重生后被死对头买回家——羽蛇(103)
凌河:
两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同时一个箭步奔向石阶,又同时被卡在狭窄的甬道里。
凌河一脸崩溃地把曲沉舟先向上推,两人跌跌撞撞地从地下爬上来,趴在屋外的栏杆上大口地喘着气。
夜半三更的,凌河不好破口大骂,只能将牙磨得咯吱作响。
你是不是有病!好端端的,你踩他干什么!
曲沉舟不甘示弱:我刚刚看他好像动了一下,以为要醒,谁知道能踩出黄汤来?
你凌河忿忿不平:你是不是故意的!
曲沉舟无辜摊手。
几乎不约而同地,他们看向同一个方向。
柳重明原本就在书房守着,此时看到两人拌嘴,一点也不意外。
别吵了,他罕见地当起和事佬,让身后的下人端上托盘:来喝点茶,消消气。
凌河掀开盖子,看见里面的枸杞漂浮在黄褐色的参汤里,又放下茶碗。
狼狈为奸。他点着柳重明。
柳重明莫名其妙,用眼神向曲沉舟寻找答案,曲沉舟不置可否,悠然喝了口茶。
凌河呕了一声。
今夜仍然不可能有什么收获,他正想离开,又转回来。
之前你们提到双生子,我印象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案子。原本回头翻翻,只想着聊胜于无,但是发现了一些古怪。
什么?柳重明越来越庆幸曲沉舟把凌河拉下水的决定。
我刚刚说的也不准确,其实并不是双生子,而是怀有双生子的孕妇。
凌河神色凝重:有人告官,说家中即将临盆的妻子失踪,而那妇人怀的,便是双生子。
寺中卷宗归类细致,我在附近翻了翻,发现类似的案子不止一件。
十五年内,总共发生了八次,有八名身怀六甲的妇人失踪,只是其中有四桩,没有提及怀的是否是双生子。
怎么结的案?
大部分不了了之,有两件虽处置了犯人,但在我看来,中间疑点重重,草率了解,一看就是有人从中打点,找了替罪羊。
柳重明与曲沉舟对视一眼。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妇人失踪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更何况时间跨度有十五年之久。
可如今有了之前的线索,失踪的又都是怀孕妇人,其中四对双生子,这概率也高得足以令他们警觉。
更何况,一桩也没有结果。
都是些什么人?
凌河从袖中取出几张纸:时间隔了太久,最近的一次也是五年前了,这些人未必仍在,世子可以去派人查查。
柳重明令人送凌河回去,在廊下简单扫了几眼,将纸递给曲沉舟。
我是不是可以稍微乐观一点。
见曲沉舟挑起眉,示意他继续说,柳重明不由莞尔,什么都瞒不过小狐狸。
我说的的确不光是凌河的发现方无恙刚刚送来消息,说他找到我姐姐提到的那个金平庄了。
距离成峰围场不远不近,庄子上连个牌匾也没有,方无恙找得辛苦,是跟着围场一队兵士,偶然听到的。
曲沉舟皱起眉:连牌匾也没有的庄子,围场巡守为什么会知道?
对,问题就在这里,方无恙守了几天,发现那庄子看起来是个寻常人家的住处,只不过偏僻了些,但围场巡守的巡逻路线,会将那个庄子圈在其中,却不会靠得太近。
也许是为了不引人注意,每两天,巡守会经过那边一次。
庄子里都是什么人?曲沉舟也同意柳重明之前的话了,他们的确可以乐观一点:那些人都吃什么?
庄子不小,除了仆役,大大小小的人住了有三四十口,也不出门,生活优渥。
那些仆役里,整日一句话都没有,方无恙猜测,这些人极有可能都是哑巴。不光是仆役,包括护院,都一句话也不说。
平日吃穿用度有固定的人送过去,稍后我会让人留心那边,看看东西都是从哪里送出去的,只是不知道那里住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去看看。曲沉舟对此义不容辞,正好他最近也无事可做。
柳重明眼下的指望也只有这么一个。
方无恙的人虽在庄子里潜伏几天,却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谈话,里面住的人除了不外出,说的也不过是家长里短、歌词诗赋,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明天好好休息一下,后天让方无恙带你过去。他伸出手去:夜深了,去睡吧。
曲沉舟伸手让他牵着,却不住地抿嘴笑,笑得他如芒在背。
怎么了?
曲沉舟只笑不说话。
直到进了卧房,柳重明见他铺开被子,这就要睡的架势,到底还是站在纱笼前,低声嗫嚅道:沉舟,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曲沉舟坐在床上,除去鞋袜,盘腿坐在床上仰头看。
柳重明知道了,小狐狸刚刚究竟为什么要笑,分明就是已经知道了什么,等着他自己坦白呢。
我娘今天叫我过去了。他叹了口气,在床沿上坐下,摊开手心,一只手搭过来,已逐渐褪去少年圆润。
他轻轻摩挲着这只手。
因为之前的事,你也知道,我娘着实病了一段时间,最近身体才慢慢好起来。她让人来叫我的时候,我也想着,太久没见,我这个做儿子的,怎么都该去看看她。
结果没想到,当时去看她的,还有唐家的人。
他只见到那位姨母,便已经知道了母亲的心思。
母亲从来以出身唐家为荣,从他袭世子位时起,就时常在耳边唠叨,要他迎娶唐家的姑娘。
他从来也不想站在皇后一边,更不想让白柳两家跟着自己,拜倒在宁王脚下。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已经有了心爱之人,再不能容忍身边有其他人。
曲沉舟只笑,抽出手来,去解头上的红绳。
皇后那边,世子能别得罪还是别得罪,场面话还是要有的,发疯也不能疯到皇后那里。
这个我知道,你不用担心,柳重明安慰他:我没让她们有机会开这个口。
重明,如果改日皇后
没有如果,柳重明把他的手拿下来,帮他一圈圈解下红绳,叠好塞在枕头下面:谁敢逼我,我就干脆马上娶了你,就在这个别院,跟你洞房。谁再想往我这儿塞人,就只给你做侍婢。
都是名门闺秀呢。
名门闺秀又怎样,她们如果拉得下脸进我柳家的门,就得听我的。
那我呢?曲沉舟问。
柳重明一本正经,回答很快:我当然是听你的。
曲沉舟嗤笑出声,钻进被子里,将被子直拉到鼻尖上。
世子究竟是为了躲婚事呢?还是急着与我洞房呢?
小狐狸精,柳重明恨恨地把被子扯下来:又勾我,信不信我现在就办了你!
他的手划开中衣的衣襟,有玉铃被拨得响了一声。
曲沉舟条件反射地按下,又藏回衣襟中。
世子,皇上虽对皇后情分少,却常给皇后撑腰,甚至不会让哪位娘娘协理六宫,有时候,我甚至想过,皇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握在皇后手里。
柳重明看着轻佻的笑意在面前渐渐淡去,这生硬转过的话题,总是让他想飘忽落下的心找不到归处。
作者有话要说: PS:不要着急看不懂沉舟要做的事,看后面的事情发展,很快就会知道了
第129章 博弈
地面上虽已见不到雨水存在的痕迹,但空气中却没了干旱时的燥热。
于德喜令人将清凉殿外的竹帘打下来,初夏燥热的空气更被隔在门外。
皇上,他端了乳糖真雪过去,轻声道:歇歇吧。
虞帝上了年纪,下雨天温度突变,还害了两天风寒,就着帘子映过来的光看了一会儿书,便有些困倦。
于德喜躬着身,将杯盏推过去,双手高举,接过了书卷放在一边,垂手而立。
许是一场及时雨的原因,虞帝的心情始终很好,将乳糖真雪吃了几口,才在软塌上靠着,缓声问道:怎么有一阵子没见廖广明了?
于德喜忙答道:奴才说呢,怎么这段时间好像少了点什么,听皇上问起,这才想起来,原来是廖统领。
虞帝微微睁开眼,笑骂一句:你这糊涂样子,怎的还比不上朕?
皇上日理万机,条条目目都记得清楚,奴才怎么敢比,于德喜忙回道:只是奴才昨儿见到世子,皇上这么一问,才想起来,廖统领如今该是已经去了京外,操练人马去了。
虞帝又低头舀起一勺,问:怎么还扯到重明了?
奴才也是听人闲话,偶然知道的,说来给皇上逗个乐。廖统领瞧中的那块地,还正好是世子的地方,听说世子这次,转手又赚了不少。
这个重明,虞帝笑起来:真是个脑子灵的,说不吃亏都是小瞧他,该说他所图不小才是。
于德喜听着话里有话,仔细伺候着虞帝吃了大半碗,才斟酌着说道:听说这次世子不光在银钱上开了大口,还把潘赫也提过去了。
这话说完,他屏气凝神立在一旁,等了许久,才听到回音,却听不真切,究竟是赞赏还是冷笑。
朕说什么来着,重明所图不小。
他看着虞帝的神色,试探着接下去:世子聪慧过人,来日必然是栋梁之才。
这一次,虞帝闭了眼睛,像是已经睡过去似的,只在于德喜上前轻轻揉捏腿时,才叹息一声。
到底还是和阿正不一样。
于德喜心中有了数。
这些年来,皇上与柳侯的事,他也听出个七七八八。
皇上一面心中有对柳侯过意不去的地方,可更多的,则是担忧,柳侯心如止水无欲无求,没了根的浮萍,连带着柳家和白家也踏实不下来。
从前的世子柳清颜倒将柳侯的性子学了不少,好在如今稳坐那个位置的人,换成了柳重明。
在世子报上潘赫跑船的账目时,他就看到了皇上嘴边的笑。
贪婪的人好啊,世子既然抛出了系在脖子上的绳索,皇上又怎么有不去牵的理由呢?
飘了几十年的白柳两家,也终于能握牢了。
奴才也没读过书,他笑道:不知道这算不算得青出于蓝?
油嘴滑舌,虞帝笑着瞥他一眼:小家伙还算能干,可这话不能说太早,等他有点动静了,再夸吧金平庄那边怎么样?
皇上放心,都好好的呢,都是奴才亲自选的人,不会让他们有闪失。
也别做得太过了,别总让人过去看。那地方本就偏僻,不要搞得太引人注目。说起这个时,虞帝免不了上心多嘱咐:嘴都严实着点。
于德喜诺诺应着,专心控制着手底下的力道,片刻后又听头顶问道:薄言后来有没有跟你聊过,廖广明为什么突然想着偷袭他?
薄统领正直谨慎,不说人闲话。倒是奴才多嘴多舌问过一次,薄统领只说,恐怕只是一场误会。
于德喜含糊过去。
他跟随皇上十多年了,知道皇上这其实不是在问自己,而是少个贴心可靠的人说说话,拿拿主意。
如今当着他说起,不过是为了自问自答而已,他只要给个顺水话头就够了。
误会?虞帝冷笑。
于德喜低着头,不敢接话。
薄统领越是退让,皇上越是心中有怒。
这师兄弟两人也不是第一天有龃龉,可像廖广明这样还是第一次。往小了说是廖广明放肆,往大了说呢?
起初皇上也不过是对廖广明的争宠好斗不满,可最要不得的却是宁王爷。
据说在春日宴后,宁王爷在席间听一些不成器的世家子开了赌盘,赌廖广明和任瑞的胜率,这位王爷二话不说,押了廖广明。
可前年洛城之乱,有心人都看在眼里呢,那洛城就是齐王和宁王的必争之地。
这次廖广明过去剿匪,若是输了,皇上也许还能看在多年鞍前马后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若是撞赢了常年带兵的任瑞,以皇上的心思,必然怀疑背后是不是有谁在帮手。
从在春日宴上应下赌约,就已经注定翻不了身了。
只是这生死悬于一念,也不知道廖广明能不能反应得过来。
于德喜偷眼看去,见虞帝已有昏昏欲睡之状,忙令人送了薄衾进来,仔细盖好,正要退出去时,见这老人眼皮又动了动,忙轻声问道:皇上,要不要传哪位娘娘来服侍着。
虞帝的确是倦了,闭着眼不动:一个时辰后,叫清如过来。
于德喜不意外,之前皇上风寒,贵妃娘娘衣不解带日夜照护,皇上更念着娘娘温柔体贴呢。
是。
他回了一声,蹑手蹑脚下了台阶,将出门时,又听到吩咐。
于德喜,你帮朕记着,如果重明办好这件事,朕会给他一个意外之喜。
于德喜轻声应着,又在门口站了半晌,很快听到均匀绵长的呼吸声,才蹑手蹑脚地出了门。
门外的小太监机灵地为他端了茶水,他轻抿一口,才吩咐下去。
天气热得快,别忘了给丽景宫里送两匹霄云纱。
霄云纱么?
曲沉舟抱着手臂,倚在花架旁边,看着柳重明收拾东西。
倒是适合夏天,娘娘穿起来必然很好看。
柳重明不满地看一眼自己在说正事呢,小狐狸又在这装傻充楞的。
皇上还真是把我看得紧,他知道曲沉舟必然也想得到其中关节:我这前脚刚把山林卖给廖广明没多久,他就在姐姐那边敲打出动静来了。
恋耽美
两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同时一个箭步奔向石阶,又同时被卡在狭窄的甬道里。
凌河一脸崩溃地把曲沉舟先向上推,两人跌跌撞撞地从地下爬上来,趴在屋外的栏杆上大口地喘着气。
夜半三更的,凌河不好破口大骂,只能将牙磨得咯吱作响。
你是不是有病!好端端的,你踩他干什么!
曲沉舟不甘示弱:我刚刚看他好像动了一下,以为要醒,谁知道能踩出黄汤来?
你凌河忿忿不平:你是不是故意的!
曲沉舟无辜摊手。
几乎不约而同地,他们看向同一个方向。
柳重明原本就在书房守着,此时看到两人拌嘴,一点也不意外。
别吵了,他罕见地当起和事佬,让身后的下人端上托盘:来喝点茶,消消气。
凌河掀开盖子,看见里面的枸杞漂浮在黄褐色的参汤里,又放下茶碗。
狼狈为奸。他点着柳重明。
柳重明莫名其妙,用眼神向曲沉舟寻找答案,曲沉舟不置可否,悠然喝了口茶。
凌河呕了一声。
今夜仍然不可能有什么收获,他正想离开,又转回来。
之前你们提到双生子,我印象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案子。原本回头翻翻,只想着聊胜于无,但是发现了一些古怪。
什么?柳重明越来越庆幸曲沉舟把凌河拉下水的决定。
我刚刚说的也不准确,其实并不是双生子,而是怀有双生子的孕妇。
凌河神色凝重:有人告官,说家中即将临盆的妻子失踪,而那妇人怀的,便是双生子。
寺中卷宗归类细致,我在附近翻了翻,发现类似的案子不止一件。
十五年内,总共发生了八次,有八名身怀六甲的妇人失踪,只是其中有四桩,没有提及怀的是否是双生子。
怎么结的案?
大部分不了了之,有两件虽处置了犯人,但在我看来,中间疑点重重,草率了解,一看就是有人从中打点,找了替罪羊。
柳重明与曲沉舟对视一眼。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妇人失踪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更何况时间跨度有十五年之久。
可如今有了之前的线索,失踪的又都是怀孕妇人,其中四对双生子,这概率也高得足以令他们警觉。
更何况,一桩也没有结果。
都是些什么人?
凌河从袖中取出几张纸:时间隔了太久,最近的一次也是五年前了,这些人未必仍在,世子可以去派人查查。
柳重明令人送凌河回去,在廊下简单扫了几眼,将纸递给曲沉舟。
我是不是可以稍微乐观一点。
见曲沉舟挑起眉,示意他继续说,柳重明不由莞尔,什么都瞒不过小狐狸。
我说的的确不光是凌河的发现方无恙刚刚送来消息,说他找到我姐姐提到的那个金平庄了。
距离成峰围场不远不近,庄子上连个牌匾也没有,方无恙找得辛苦,是跟着围场一队兵士,偶然听到的。
曲沉舟皱起眉:连牌匾也没有的庄子,围场巡守为什么会知道?
对,问题就在这里,方无恙守了几天,发现那庄子看起来是个寻常人家的住处,只不过偏僻了些,但围场巡守的巡逻路线,会将那个庄子圈在其中,却不会靠得太近。
也许是为了不引人注意,每两天,巡守会经过那边一次。
庄子里都是什么人?曲沉舟也同意柳重明之前的话了,他们的确可以乐观一点:那些人都吃什么?
庄子不小,除了仆役,大大小小的人住了有三四十口,也不出门,生活优渥。
那些仆役里,整日一句话都没有,方无恙猜测,这些人极有可能都是哑巴。不光是仆役,包括护院,都一句话也不说。
平日吃穿用度有固定的人送过去,稍后我会让人留心那边,看看东西都是从哪里送出去的,只是不知道那里住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去看看。曲沉舟对此义不容辞,正好他最近也无事可做。
柳重明眼下的指望也只有这么一个。
方无恙的人虽在庄子里潜伏几天,却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谈话,里面住的人除了不外出,说的也不过是家长里短、歌词诗赋,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明天好好休息一下,后天让方无恙带你过去。他伸出手去:夜深了,去睡吧。
曲沉舟伸手让他牵着,却不住地抿嘴笑,笑得他如芒在背。
怎么了?
曲沉舟只笑不说话。
直到进了卧房,柳重明见他铺开被子,这就要睡的架势,到底还是站在纱笼前,低声嗫嚅道:沉舟,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曲沉舟坐在床上,除去鞋袜,盘腿坐在床上仰头看。
柳重明知道了,小狐狸刚刚究竟为什么要笑,分明就是已经知道了什么,等着他自己坦白呢。
我娘今天叫我过去了。他叹了口气,在床沿上坐下,摊开手心,一只手搭过来,已逐渐褪去少年圆润。
他轻轻摩挲着这只手。
因为之前的事,你也知道,我娘着实病了一段时间,最近身体才慢慢好起来。她让人来叫我的时候,我也想着,太久没见,我这个做儿子的,怎么都该去看看她。
结果没想到,当时去看她的,还有唐家的人。
他只见到那位姨母,便已经知道了母亲的心思。
母亲从来以出身唐家为荣,从他袭世子位时起,就时常在耳边唠叨,要他迎娶唐家的姑娘。
他从来也不想站在皇后一边,更不想让白柳两家跟着自己,拜倒在宁王脚下。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已经有了心爱之人,再不能容忍身边有其他人。
曲沉舟只笑,抽出手来,去解头上的红绳。
皇后那边,世子能别得罪还是别得罪,场面话还是要有的,发疯也不能疯到皇后那里。
这个我知道,你不用担心,柳重明安慰他:我没让她们有机会开这个口。
重明,如果改日皇后
没有如果,柳重明把他的手拿下来,帮他一圈圈解下红绳,叠好塞在枕头下面:谁敢逼我,我就干脆马上娶了你,就在这个别院,跟你洞房。谁再想往我这儿塞人,就只给你做侍婢。
都是名门闺秀呢。
名门闺秀又怎样,她们如果拉得下脸进我柳家的门,就得听我的。
那我呢?曲沉舟问。
柳重明一本正经,回答很快:我当然是听你的。
曲沉舟嗤笑出声,钻进被子里,将被子直拉到鼻尖上。
世子究竟是为了躲婚事呢?还是急着与我洞房呢?
小狐狸精,柳重明恨恨地把被子扯下来:又勾我,信不信我现在就办了你!
他的手划开中衣的衣襟,有玉铃被拨得响了一声。
曲沉舟条件反射地按下,又藏回衣襟中。
世子,皇上虽对皇后情分少,却常给皇后撑腰,甚至不会让哪位娘娘协理六宫,有时候,我甚至想过,皇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握在皇后手里。
柳重明看着轻佻的笑意在面前渐渐淡去,这生硬转过的话题,总是让他想飘忽落下的心找不到归处。
作者有话要说: PS:不要着急看不懂沉舟要做的事,看后面的事情发展,很快就会知道了
第129章 博弈
地面上虽已见不到雨水存在的痕迹,但空气中却没了干旱时的燥热。
于德喜令人将清凉殿外的竹帘打下来,初夏燥热的空气更被隔在门外。
皇上,他端了乳糖真雪过去,轻声道:歇歇吧。
虞帝上了年纪,下雨天温度突变,还害了两天风寒,就着帘子映过来的光看了一会儿书,便有些困倦。
于德喜躬着身,将杯盏推过去,双手高举,接过了书卷放在一边,垂手而立。
许是一场及时雨的原因,虞帝的心情始终很好,将乳糖真雪吃了几口,才在软塌上靠着,缓声问道:怎么有一阵子没见廖广明了?
于德喜忙答道:奴才说呢,怎么这段时间好像少了点什么,听皇上问起,这才想起来,原来是廖统领。
虞帝微微睁开眼,笑骂一句:你这糊涂样子,怎的还比不上朕?
皇上日理万机,条条目目都记得清楚,奴才怎么敢比,于德喜忙回道:只是奴才昨儿见到世子,皇上这么一问,才想起来,廖统领如今该是已经去了京外,操练人马去了。
虞帝又低头舀起一勺,问:怎么还扯到重明了?
奴才也是听人闲话,偶然知道的,说来给皇上逗个乐。廖统领瞧中的那块地,还正好是世子的地方,听说世子这次,转手又赚了不少。
这个重明,虞帝笑起来:真是个脑子灵的,说不吃亏都是小瞧他,该说他所图不小才是。
于德喜听着话里有话,仔细伺候着虞帝吃了大半碗,才斟酌着说道:听说这次世子不光在银钱上开了大口,还把潘赫也提过去了。
这话说完,他屏气凝神立在一旁,等了许久,才听到回音,却听不真切,究竟是赞赏还是冷笑。
朕说什么来着,重明所图不小。
他看着虞帝的神色,试探着接下去:世子聪慧过人,来日必然是栋梁之才。
这一次,虞帝闭了眼睛,像是已经睡过去似的,只在于德喜上前轻轻揉捏腿时,才叹息一声。
到底还是和阿正不一样。
于德喜心中有了数。
这些年来,皇上与柳侯的事,他也听出个七七八八。
皇上一面心中有对柳侯过意不去的地方,可更多的,则是担忧,柳侯心如止水无欲无求,没了根的浮萍,连带着柳家和白家也踏实不下来。
从前的世子柳清颜倒将柳侯的性子学了不少,好在如今稳坐那个位置的人,换成了柳重明。
在世子报上潘赫跑船的账目时,他就看到了皇上嘴边的笑。
贪婪的人好啊,世子既然抛出了系在脖子上的绳索,皇上又怎么有不去牵的理由呢?
飘了几十年的白柳两家,也终于能握牢了。
奴才也没读过书,他笑道:不知道这算不算得青出于蓝?
油嘴滑舌,虞帝笑着瞥他一眼:小家伙还算能干,可这话不能说太早,等他有点动静了,再夸吧金平庄那边怎么样?
皇上放心,都好好的呢,都是奴才亲自选的人,不会让他们有闪失。
也别做得太过了,别总让人过去看。那地方本就偏僻,不要搞得太引人注目。说起这个时,虞帝免不了上心多嘱咐:嘴都严实着点。
于德喜诺诺应着,专心控制着手底下的力道,片刻后又听头顶问道:薄言后来有没有跟你聊过,廖广明为什么突然想着偷袭他?
薄统领正直谨慎,不说人闲话。倒是奴才多嘴多舌问过一次,薄统领只说,恐怕只是一场误会。
于德喜含糊过去。
他跟随皇上十多年了,知道皇上这其实不是在问自己,而是少个贴心可靠的人说说话,拿拿主意。
如今当着他说起,不过是为了自问自答而已,他只要给个顺水话头就够了。
误会?虞帝冷笑。
于德喜低着头,不敢接话。
薄统领越是退让,皇上越是心中有怒。
这师兄弟两人也不是第一天有龃龉,可像廖广明这样还是第一次。往小了说是廖广明放肆,往大了说呢?
起初皇上也不过是对廖广明的争宠好斗不满,可最要不得的却是宁王爷。
据说在春日宴后,宁王爷在席间听一些不成器的世家子开了赌盘,赌廖广明和任瑞的胜率,这位王爷二话不说,押了廖广明。
可前年洛城之乱,有心人都看在眼里呢,那洛城就是齐王和宁王的必争之地。
这次廖广明过去剿匪,若是输了,皇上也许还能看在多年鞍前马后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若是撞赢了常年带兵的任瑞,以皇上的心思,必然怀疑背后是不是有谁在帮手。
从在春日宴上应下赌约,就已经注定翻不了身了。
只是这生死悬于一念,也不知道廖广明能不能反应得过来。
于德喜偷眼看去,见虞帝已有昏昏欲睡之状,忙令人送了薄衾进来,仔细盖好,正要退出去时,见这老人眼皮又动了动,忙轻声问道:皇上,要不要传哪位娘娘来服侍着。
虞帝的确是倦了,闭着眼不动:一个时辰后,叫清如过来。
于德喜不意外,之前皇上风寒,贵妃娘娘衣不解带日夜照护,皇上更念着娘娘温柔体贴呢。
是。
他回了一声,蹑手蹑脚下了台阶,将出门时,又听到吩咐。
于德喜,你帮朕记着,如果重明办好这件事,朕会给他一个意外之喜。
于德喜轻声应着,又在门口站了半晌,很快听到均匀绵长的呼吸声,才蹑手蹑脚地出了门。
门外的小太监机灵地为他端了茶水,他轻抿一口,才吩咐下去。
天气热得快,别忘了给丽景宫里送两匹霄云纱。
霄云纱么?
曲沉舟抱着手臂,倚在花架旁边,看着柳重明收拾东西。
倒是适合夏天,娘娘穿起来必然很好看。
柳重明不满地看一眼自己在说正事呢,小狐狸又在这装傻充楞的。
皇上还真是把我看得紧,他知道曲沉舟必然也想得到其中关节:我这前脚刚把山林卖给廖广明没多久,他就在姐姐那边敲打出动静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