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呐,连个青年组男单都滑不过。
    徐绰追师兄追得也很辛苦,在她累得半死的时候,一个留着的男孩却闷不吭声的紧跟上去。
    这是上周才开始在这训练的男孩,叫察罕不花(白犍牛),10岁,在三中附近的桂花香小学读四年级,父亲早逝,母亲在菜市场卖牛羊肉,还有个哥哥在三中念书。
    单亲家庭,还要供两孩子,察罕不花自然没钱去找教练上私课,平时就在公园里滑野冰,这孩子身子骨好,摔摔打打的竟然也没怎么伤过,就这样练出了四种两周跳。
    张俊宝原本趁着周末,带两个外甥去公园里喂鸽子、骑马拍照,然后在公园的野冰场看到察罕不花磕磕绊绊的练两周跳。
    小朋友有着蒙族人特有的结实骨架,空中转速不行,蹦起来的高度却相当惊人,且滑得很快,张珏过去和人聊了一阵,就知道了不少关于他的事。
    据说是因为身高差不多,察罕不花刚开始以为张珏和他一样是小学生,所以一点戒心都没有,张珏问什么他说什么。
    小朋友有学民族舞,但没专门练过花样滑冰,跳跃全是自己在公园看别人的动作练出来的。
    张俊宝一惊,心想这好像是个天才啊,于是张珏圆满退场,老舅上前做了几个测试,转头就给宋城打了电话。
    总之,现在察罕不花被安排进了市队,每个月有几百块的补贴(这是察罕不花的家人愿意送他过来训练的总要原因),而且从他的训练场地在省队,每天也在省队食堂吃免费营养餐来看,宋城是不打算放过这个人才了。
    也只有张珏才知道,幸好他现在把察罕不花忽悠过来,不然等再过一年,察罕不花就要被路过此地的J省教练捡走,去做黄莺、关临的队友了。
    在上辈子,金子暄日常崩比赛崩心态的时候,总是可靠的察罕不花顶上去,他也因此被冰迷们亲切的称为牛哥。
    全锦赛的时候还有粉丝给他喊口号:牛哥牛哥,最可靠的牛哥,我们可敬可爱的蒙族二哥。
    察罕不花最大的弱点是基础不好,但他毅力惊人,且据说身板极端结实,怎么练都不受伤,所以在张珏死前一年,察罕不花以20岁高龄完成了第一个四周跳,加上他那充满蒙古民族风情的表演风格,世界排名一直稳定提升。
    还有,察罕不花成年后的身高是一米七,发育关挺好过的。
    这次下课的时候,张珏没有第一时间去吃饭,而是坐在场边,让杨治安为他处理伤口。
    小孩太累了,上滑行课时摔了一跤,被路过的运动员的冰刀划了一下,胳膊上多了道口子。。
    这会儿杨志远给他贴纱布,叮嘱着:回去后别让伤口碰水啊。
    张珏苦着脸:你昨天也这么说,我两天没洗澡,人都臭了。
    他不是体味重的类型,但架不住运动员天天挥汗如雨,不洗真不行。
    杨志远面无表情:谁叫你昨天也摔破皮了,还摔得是右胳膊,这下你可左右对称了。
    小孩咳了一声,他昨天受伤是练四周跳练的,因为本身的跳跃高度、转体能力都还不足以完成四周跳,但他偏喜欢跳,典型的人菜瘾还大,让教练们看着脑阔疼。
    等处理好胳膊上的伤口,他自己俯身扒下冰鞋。
    张珏的脚踝上有一圈浅淡的瘢痕,这是长期穿冰鞋训练,皮肤与坚硬的冰鞋摩擦时导致,是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标志。
    只要看到这么一圈瘢痕,不用说了,不是花滑就是速滑,要么就是打冰球的。
    张珏的左脚大拇指有一个高强度训练磨出来的水泡,现在水泡破了,脱袜子时疼得他直吸凉气。
    张珏从年初恢复花滑训练到现在已有近12个月,在此期间,张珏不仅集齐了六种三周跳,各种33连跳,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
    他年纪小,长辈保护得精心,脚踝暂时没出现花滑选手常见的变形,这种磕磕碰碰的皮外伤却早就成了日常。
    沈教练蹲边上,将冰袋压在他脚踝上,又心疼又苦恼。
    咱们明天就要出发去北京了,伤成这样可怎么搞哦。
    张教练也蹲着给张师兄压另一只脚:没关系,我们这次特意提前几天过去,正好他每次坐飞机都不舒坦,让他好好歇一天,合乐开始前都不上大强度训练了。
    这时张珏把脏袜子往运动包里塞,张教练骂他:干啥玩意呢?袜子那么臭,能和水壶、擦脸毛巾这些碰脸的东西放一块吗?拿塑料袋包一下。
    骂完孩子,张俊宝和其他学生交代训练的事:大师兄要比总决赛,教练得带他去北京,你们要不要跟着去看看?队里包食宿,去见见世面挺好,还可以借国家队的场地训练。
    如果不去的话,就让明教练带你们。
    徐绰上前一步,坚定地说道:我要去北京。
    张俊宝点头,转脸露出个慈爱的微笑,问最听话的小徒弟:不花呢?我问过你妈妈了,她说看你自己。
    察罕不花憨实的挠头笑:我、我也去。
    第32章 语言
    本次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在12月9日正式开赛,张珏12月5日就到了北京。
    这次他不再掩饰自己晕机的毛病,进了酒店连晚饭都没吃,就砰的倒床上睡个昏天黑地,和他住一间的察罕不花小朋友轻手轻脚的放行李,生怕打扰了师兄的好眠。
    徐绰靠在门口招手:不花,快来。
    两个小朋友坐电梯到了2楼,这家综合酒店的二楼是茶苑,走廊有一面落地窗,两个孩子便靠在窗边,看到一辆大巴停在酒店门口,不断有穿着有枫叶图案的运动外套的运动员走下来。
    大巴附近围着不少记者,他们环绕着运动员,如同众星捧月。
    徐绰小声说道:是加国的运动员,他们的冰舞是强势项目,不花,你看那两个才下车的。
    察罕不花看去,一位高大俊美的白人男性正扶着一个妖娆美艳的拉丁美人走下巴士,还顺手将对方背包扛到自己肩上。
    小孩不由自主的惊叹道:他们长得好好看。
    他们是温哥华冬奥的冰舞冠军,男伴朱林和女伴斯蒂芬妮,今年分别19岁和21岁,号称是自90年代的GP组合后最有天赋的冰舞组合。
    徐绰撇嘴:其实他们的水平和亚军差不多,主要是温哥华冬奥就在加国主办,主场作战,而且他们两个是这一届冬奥里长得最好看
    花滑是颜狗项目,颜值高的运动员总是更容易出头,朱林与斯蒂芬妮的颜值高到第一次参加冬奥,便被媒体冠上温哥华冬奥最养眼运动员的头衔、裁判在他们和一对更资深的美国组合之间纠结许久,到底把他们捧上了冠军宝座,这对看资历打分的冰舞项目来说,也算是奇迹了。
    察罕不花懵懵懂懂:那师兄以后参加奥运的话,是不是也能加更多分?
    徐绰摇头:他的脸应该能抵掉一部分的压分吧,加分是不可能加分的。
    加国选手也属于北美系,待遇不是他们能比的。
    因为花滑吃的是青春饭,运动员们都满脸胶原蛋白,加上在室内运动,汗没少流,新陈代谢健康,但又不会晒到太阳,一个个甭提皮肤多好了,再加上身材好、比例棒,怎么看都不会丑。
    察罕不花知道自己骨架太过粗壮,他永远没法和师兄一样穿着闪亮的考斯滕,在冰上飘飘若仙,跳跃也不够轻盈,他还特黑,到了晚上就找不见了。
    小朋友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吃不到颜值福利了,以后想要有好成绩的话,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徐绰又和察罕不花唠叨了一通什么现在外国的双人滑、冰舞都喜欢炒cp,比如朱林其实已经有了女朋友,但为了让自己和女伴的表演更有cp感,所以他们只要在媒体面前露面,就一定会表现得很暧昧。
    一般这种演的暧昧要么最后弄假成真,原配悲伤离开,要么就是等这对运动员退役,cp原地立拆,好好的爱情小船变沉船,无数磕cp的冰迷心碎,嚷嚷着又翻了一艘之类的让人听不懂的话。
    偏偏冰迷和媒体们还特别吃这一套。
    当然,因为双人滑和冰舞有不少都是自小搭档,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最后就成了真情侣。
    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分站赛阶段,青年组和成年组都是分开比的,比赛地点也不同,总决赛却会放在一起比,其中人气低的青年组在白天下午比,成年组的比赛放在晚上。
    经过分站赛的激烈竞争,能够留到总决赛的只有该项目最强的前六名,他们也可以被视为1011赛季的上半段,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地球最强的六位选手/组合。
    为了能从容的倒时差,大洋彼岸的加国、美国运动员今天都已抵达北京,加上北美系花滑实绩相当能打,每次有大巴抵达酒店门口时,徐绰和察罕不花便能看到闪光灯不断地闪烁。
    对于冰迷们来说,这些运动员就是他们追逐的明星。
    徐绰对花滑项目的所有知名运动员如数家珍,一个个的为察罕不花介绍着,等美国队过来的时候,她指着一个亚裔说。
    看,那个就是安格斯.乔,被师兄在美国站打崩了。
    察罕不花瞅了一眼,立刻收回目光:师兄比他帅。
    徐绰满脸赞同。
    没错,大师兄才是最帅的。
    张珏睡醒的时候,窗外天光微熹,摸过手机看了看,凌晨六点。
    他在昨晚八点被喊起来吃了份老舅带的蔬菜沙拉,之后又匆匆倒下,这会儿算算,竟是断断续续睡足12个小时,张珏彻底清醒,浑身轻松。
    小孩悄无声息的完成洗漱,换上运动服,往长了水泡的伤处贴上创口贴,在走廊活动了关节,便离开酒店,开始顺着街面慢跑,12月的北方寒风迎面扑来,张珏冷得一个激灵。
    幸好跑起来就暖和了。
    他晨跑了半个小时,回酒店时顺路进便利店,就看到一英俊的斯拉夫少年站在柜台前,和店员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
    #%*@#巴(弹舌)拿(弹舌)。
    店员懵逼脸,她努力的用友好的语气重复用英语问:呃,请问您到底是需要什么东西呢?
    张珏捧着两瓶水发了阵呆,见他们用嘴扯不清的样子,便上前和店员打招呼:姐姐,有纸笔吗?
    张珏用聋哑英语拯救了两个可怜人,通过书写,他得知金发少年想知道在哪里能买香蕉。
    富含钾的香蕉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疲劳,增强饱腹感与提高血糖,是运动员最青睐的水果之一,连张珏都习惯了在上场比赛的15分钟前来根香蕉。
    张珏叹气:这儿没香蕉,和我来吧.
    他勾勾手指。
    follow me。
    这会儿后世开得到处都是的精品水果店还没有流行开来,张珏对这一片也不是很熟,干脆直接带人去了最近的菜市场。
    清晨的菜市场很是热闹,到处是涌动的人流,伊利亚颇有些无所适从,那个漂亮过头的男孩一直和他说follow me,伊利亚便紧紧跟着他。
    以他的口语水平,万一走丢了,想问路都难。
    张珏顺手扯住俄系太子的袖子,带人找到一个水果摊前,指着一大把香蕉。
    老板,香蕉多少钱?
    老板一称,比了个数:12元。
    我还要一盒菠萝。
    20块。
    张珏付了钱,用水果摊自带的剪刀剪了半把香蕉递给伊利亚。
    喏,banana。
    伊利亚.萨夫申科捧着香蕉,拿出钱包问他多少钱?
    这句张珏听清楚了,他连忙摇手:不用给钱,香蕉好便宜的。
    香蕉是最便宜的水果之一了好吗,张珏真挺不好意思和人要这点钱,而且伊利亚的钱包里只有红彤彤的百元大钞,张珏找不开,也懒得找。
    这时候张珏又想念起支付二维码的好处了,哦,忘了,外国不流行二维码。
    菜市场门口还有个豆制品专卖店,老板点了最新鲜的豆花,张珏路过那的时候,用一种渴望的目光盯着豆花好一阵,隔壁早餐店里飘出才炸好的油条的香味。
    碳水和油脂对于张珏这种被迫保持低体脂的运动员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张珏忍痛移开目光,耷拉着小脑袋往回走,伊利亚依然紧跟他的脚步,眼中浮现一抹兴味。
    张珏的长相和体型都很有辨识度,只要见过就不会忘,伊利亚在看到他的第一眼时,就认出了张珏的身份,不然他也不会轻易和一个才认识的人走。
    伊利亚相信张珏也认出了自己,证据就是他们都没有互道姓名,但等进了酒店电梯时,张珏很自然的按了21和22。
    俄罗斯代表团住21楼并非秘密,他们本来是住23楼的,但昨天有一个疯狂的男冰迷溜进去,然后扑到现役世界第一的女单芙罗妮亚的面前求婚,事闹得挺大,赛事主办方就给他们换了楼层,运动员这边都知道。
    伊利亚所在的楼层先到了,他走了几步,突然转头指着自己,冰蓝的眼睛带笑。
    伊利亚。
    张珏也指着自己。
    张珏。
    下一瞬,门扉合上。
    他们还有一句相同的未尽之语,由于语言不通的问题没有说出口,那就是期待与你的比赛。
    伊利亚有预感,这个天赋过人的中国少年,将会和寺冈隼人一样,与他在赛场上斗上很多年。
    张珏一脸严肃的盘腿坐床上,然后拧了根香蕉剥开,咬一口,嚼嚼。
    那就是在瓦西里退役后接下俄罗斯一哥位置的伊利亚.萨夫申科,虽然看起来的确不是好亲近的样子,但也没传言中那么不苟言笑嘛,如果能在退役前赢伊利亚一次就好了,这样以后吹牛打屁的时候,也可以说自己是赢过世界冠军的人。
    张珏知道自己的技术相对伊利亚来说还很粗糙,除非他能有四周跳,否则在面对这位青年组霸主时,张珏只有三分胜算。
    然而张珏的四周跳只能用一字形容菜。
    张珏人菜瘾大,却有自知之明。
    他的空中转体能力只到3.6至3.8周的水准,这要是张珏的技术脏一点,来个提前转体,使劲偷周,腆着脸说自己完成了四周跳,似乎也能骗骗外行人。
    可惜他这人偏偏是个脸皮薄的。
    不对,张珏突然想起个事,就是其实在比赛中,裁判对于周数的判定是,只要周数不足没有超出90度,那么这个跳跃就可以被视作是成立的,届时裁判会根据选手的完成度来给他们加减GOE。
    恋耽美

章节目录


花滑 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菌行J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菌行J并收藏花滑 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