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初中的日子对张珏来说略枯燥乏味,知识是早在上辈子就学过的,青春期的小孩们那点心思在他面前也单纯到可爱,重生前已经变成90后空巢中年的他混在一群货真价实的孩子中间,总显得沉闷到无趣。
    相对而言,运动员的身份给张珏带来了更多的刺激和乐趣,让那些繁重训练带来的疲惫辛苦在这件事上都可以被无视了。
    经过张俊宝的争取,张珏周五不用再上课,而是直接被领去进行一整天的训练。
    凌晨六点半,小姑娘小伙子们开始围着操场晨跑,带队的那个教练大声喊着。
    先跑四圈,跑最后一个的绕操场蛙跳!
    老大吆喝这么一嗓子,小朋友们立刻就认真了,一个个甩开腿使劲跑,为了抢最内一道,有几个还抢起道来。
    张珏最淡定,他不紧不慢的吊在队伍最后头,没真的让自己掉队,也不参与抢道。
    宋城总教练站一边看着,对张俊宝笑道:你外甥现在是最后一个呢。
    张俊宝嘿呦一声:放心吧,张珏精着呢,这小子是耐力型,你看他现在跑最后一个,主要是为了让别人挡风,等最后两圈他肯定就冲起来了。
    张教练对自己的外甥与亲传弟子不可谓不了解,操场是一圈四百米,四圈一千六,等到最后一圈,当别人因为先前的抢跑都开始疲惫时,张珏的步频变快,细细的长腿哒哒抡得和风火轮似的,直接就冲上第一位了。
    原本领跑的是14岁的柳叶明,他个子最高,看着最壮,本是同龄人中最具体能优势的那个,谁知队伍里最瘦小的那个居然逮着机会把所有人都反超了。
    教练们纷纷乐了:嘿,好小子,耐力是真强,到一千六的末尾还能加速的。
    心态不错啊,在末尾时不急不躁,而且拖到最后一圈才开始加速,艺高人胆大啊这是。
    这小子对自己的能耐心里有底,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跑最后一名,挺稳的。
    因为他们锻炼的地方就是体校,一个长跑队的教练路过的时候也跟着笑呵呵的。
    张俊宝,你徒弟后程不错啊,腿蹬起来有劲,可惜跑起来上身晃悠,按理说个子矮的重心低,晃成这样是核心不稳啊,改天带他去我们那练练?我看他还能再快点。
    老舅立刻警惕起来:谢谢你的好意,他太矮了,腿也没那些个高的长,真去了你们那里,张珏谁也跑不过,只有被打击的份。
    大家又不约而同的笑起来:放心放心,咱们真的不挖你墙脚。
    听他们这么说,张俊宝也觉得自己太敏感了些,便改口道:那我以后要带着张珏去你们那玩,你们可不能赶人啊。
    另一边,体能教练在不远处吆喝:缓一下,来,踢臀跑,交叉步跑,认真点啊,动作到位,腿抬起来,让我逮着敷衍的,绕场蛙跳十圈!
    对于运动员来说,一万米都只是热身,跑个一千六而已,除了那个跑最后一名的要去绕场蛙跳,其余人只是缓一阵就又要开练了。
    张珏以前没做过体育生,好在张俊宝是个魔鬼,折腾起他来从不留情,这才让他迅速适应了省队的训练。
    等到晨练结束,大家伙去吃早饭,张珏打了个哈欠。
    柳叶明看着是个对谁都没好表情的小酷哥,实则是个会关心人的热心肠,最重要的是,这小伙特别喜欢和长得好看的人相处。
    小颜狗瞥张珏一眼,咳了一声,别别扭扭的提醒:你待会吃饭快点,然后多缓一下,争取缓起码半小时,不然练的时候容易吐。
    另一个叫马晓斌的男生附和道:对,我上回就练吐了。
    张珏发现这帮练体育的男孩子性子都挺直的,只要有实力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重,而且别看花滑号称冰上芭蕾,听起来好像多优雅,实际上大家伙经常顶着太阳在操场上操练,那种属于年轻人的活力、热力与小太阳般的充沛精力,在这帮花滑男生身上一样看得见。
    食堂与操场间还隔着宿舍楼,花滑队走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一栋宿舍楼的一楼挤挤攘攘的。
    马晓斌看那边一眼,纳闷:这些人怎么都围到一块了?
    跑最后一名蛙跳的郑家龙打了个响指:各位稍等片刻,待哥去打听一番。
    马晓斌原地起蹦:你说你是谁哥啊?
    只见郑家龙一溜小跑过去,找到一个看起来高高大大,和他长得挺像的哥们说了几句话,又溜跶回来,面上带着忍俊不禁的笑意。
    嘿,奇事天天有,今天这桩特逗,我和你们说,有个倒霉鬼去宿舍楼偷东西啦。
    该小偷先是被田径队的追上,接着被散打队给围了,这小偷命挺硬,愣是在绝地之中瞅见一抹缝隙冲了出去,现在正躲在一个宿舍房间里,拿家具堵着门口,而举重队的在商量要不要一起撞门。
    光是听郑家龙的转述,张珏都能感受出小偷此刻的绝望。
    在铅球队、标枪队过去凑热闹之前,宿管阿姨悠悠然拿钥匙开了门,抬脚踹开那堆桌椅板凳,上前一个十字固将小偷放倒了。
    对了,这里解释一下,十字固是非常危险的柔道动作,一旦成型就无解,这时在稍稍一用力就可以将对方的胳膊卸下来,顺便来个360度旋转。
    宿管阿姨年轻时是专业的柔道运动员。
    等附近的警察叔叔过来接人时,小偷感恩戴德的被带走了,去蹲暖气片在此刻居然成了一个小偷此刻最幸福的事。
    哈利路亚。
    因为看了一波热闹,大家的早饭一起晚点,连教练们都是如此。
    晚上九点半,张珏上完芭蕾课,回家一边写作业一边和秦雪君通着电话。
    就是这样,那个贼嗷嗷哭着扑警察叔叔怀里的样子,我怀疑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张珏继续吐槽:这小偷还不如去偷军校呢,好歹人家有纪律管着,抓着人顶多摩擦一顿就会转送警局,顺便给警察叔叔送个业绩,偷到体校简直是找死。
    若不是他幸运的避进宿舍躲了一阵,等体校里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热血爆发,小偷送医院的时候只有四分之三死都是祖宗保佑。
    秦雪君理性的评价道:这小偷不简单,我记得职业运动员跑马拉松最后四百米的速度,都比常人跑四百米要快得多,他能在重重包围下逃出去,的确有两把刷子,怕不是田径项目的沧海遗珠。
    他说的好有道理,于是张珏又乐了。
    此时花样滑冰还不是张珏的生活重心,除了花滑,他还要上学,练芭蕾。
    直到3月末,世锦赛结束,才满23岁没多久的中国男单一哥再次于短节目取得前三。
    自从温哥华冬奥崛起以来,他正变得越发自信,许多人都认为一哥大器晚成,将要带领中国男单创造历史。
    然而在自由滑开始前的六分钟练习时,他在试跳一个3lz时重重的摔了一跤。
    第13章 点冰
    命运就像过山车,上上下下,没人猜得到会发展成什么样,可能你以为要上去了,唰啦一下,这辆破车又一个猛子朝下扎过去。
    中国花滑男单的命运就是如此,大家以为就要崛起了,谁知下一秒就跌入最低谷,在青年组的扛把子因伤病退役后,成年组的扛把子也倒下了。
    在花滑之中有个俗语,就是表演分涨得难,但涨上去不会轻易掉,之前中国男单一直崛起不了,和国际赛事的裁判不青睐他们的表演也有关。
    经沈流在温哥华爆种一遭,他的表演分待遇一下涨到了一线,加上他的四周跳,接下来只要好好滑,世界排名上升是板上钉钉的事。
    谁想天有不测风云,国内唯一可以跳四周跳的一哥,最后却栽在了一个三周跳上,跟腱都断了,最后只好退赛。
    张珏不知道沈流的具体伤势,在他的记忆里,沈流还能作为一哥,在国际赛场上奋战两年的。
    至于这场发生在2010世锦赛的意外,他的记忆里好像还真有其事。
    花滑比赛一直都是六人一组,实力最强的那六人则在最后一组出场,上辈子的2010世锦赛男单最后一组,就是在6分钟练习时,俄国一哥瓦西里与美国一个在冰上发生了撞击。
    人们一度认为这是瓦西里对于美国一哥在奥运夺金的不满行为,最终瓦西里被舆论逼到退役。
    自沈流在奥运崛起,从奥运到现在的世锦赛,他的短节目一直都是前五名,在自由滑时进入最后一组也是正常的,但张珏却没有想到最后在6分钟练习的人居然变成了沈流。
    跟腱就是运动员的阿克琉斯之踵,没一副好跟腱,其他部位的肌肉练得再好,运动员也使不出劲,就算通过手术进行修复,沈流也不可能再做四周跳了。
    可能这就是命吧。
    孙千长叹一声,还是专门在没人的楼梯间叹的,就怕别人看到了又说些乱七八糟的,去扰了沈流的心情。
    别看他是双人滑项目的教父,可身为总教练,哪个撑起中国花滑在国际赛场上荣光的运动员不是他的心头宝?
    沈流独自撑着这个项目这么多年,孙千看着他从青涩走到如今,心里疼着呢。
    孙千心想:沈流是真的时运不济啊。
    另一边,被众人担心的沈流反而非常平静。
    瓦西里走入病房时,就看到这位英俊的亚洲男人正在看书,他下意识问:这是什么书?
    沈流抬头,对着俄国一哥友好一笑:是西语,我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最近教授让我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练花滑的家庭条件都不错,父母既然舍得送孩子去滑冰,自然也舍得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成绩不至于因练体育落下太多。
    沈流就是自己通过高考去了外国语大学,是学霸运动员群体的一员。
    瓦西里哦了一声,低下头。
    对不起,你是因为我才受伤的。
    花滑赛场没别人想的那么干净,这不仅是裁判打分时更偏心欧美运动员的问题,还有些运动员也不是好东西。
    在比赛正式开始前,运动员会有六分钟的练习时间,供他们最后一次熟悉场地,调节赛前状态,瓦西里准备试跳一个四周跳,并开始了助滑,接着他就发现自己的助滑路线上出现了其他运动员,于是他只好避开。
    接下来他又在试跳时遭遇几次类似的干扰,直到最后一次,他避到了沈流的起跳路线上。
    这就是沈流受伤的原因,他为了躲开瓦西里,而在起跳时使用了不正确的发力方式,落冰时一个踉跄,造成了令人遗憾的结局。
    瓦西里身为花滑项目的粉丝们目前公认的,在跳跃与艺术双方面取得高成就的男单1号,即使错失奥运金牌也无损他的实力和人气,毕竟他才21岁,坚持一下,参加下一届奥运会是有可能的。
    而沈流呢?他因为这场意外废了,连带着中国的男单也断档了。
    瓦西里愧疚无比,而沈流却宽容的对他说: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你也是受害者。
    大家当时都在场上,对于瓦西里的困境沈流心知肚明,可他这么一说,瓦西里就更抬不起头了。
    这个金发蓝眼的俊美青年感到自己的呼吸开始变得沉缓,沈流发现对方的眼圈都在发红,可又倔强的不肯落下来,就是不停的说着sorry。
    他心里无奈,只觉得这位著名的跳跃天才也只是个年轻人,就更好脾气的安慰了几句,然后瓦西里就真的哭了。
    沈流内心只剩下一排,他默默扯了几张纸巾递过去,瓦西里接过擦了几把,然后将纸巾按在高高的鼻子上,发出响亮的一声。
    一哥由此判断出这个毛子应该有鼻炎。
    瓦西里缓过来以后怪尴尬的,坐在病床边问沈流: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继续读书?还是做别的?
    不少花滑运动员退役后会参加商业演出,在冰上表演节目并以此为生,可沈流的脚已经这样了,显然是不可能回到冰上的,而且他看起来念书不错,瓦西里觉得他可能会做翻译。
    沈流看着自己的脚,沉思片刻。
    瓦西里,一直以来,我都梦想着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赛场上争取更多荣耀,现在我的职业生涯结束了,却不代表梦想会就此停滞不前,中国男单依然有崛起的希望。
    我会去做教练,把梦想赌在那个希望身上!
    想起那个举着双手在冰上轻快的跳起的娇小身影,沈流眼中滑过一抹坚定。
    不需要几年,你就可以在国际赛场的教练席上看到我了。
    得知沈流的决议后,不管其他人如何惊讶,孙千却坚决给予了沈流最大的支持,在中国花滑教父的支持下,手续很快落实,沈流得到了返回H省省队任教的任命。
    等到伤势痊愈,他便登上了回家的飞机。
    运动员退役后最想做的可能就是敞开吃喝,然后瘫家里做一阵子懒虫,毕竟之前自律了那么多年,这也是运动员退役即发福理论的由来。
    沈流算是比较自律的,他下飞机后第一时间就朝省队的训练馆赶。
    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他们都是从小训练,然后从市队、省队一步步的往上走,直到进入国家队,开始为国家在国际上征战。
    所以H省省队就是沈流的家,他对这里抱有很深的感情,但他回来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
    等进了省队,宋城亲自过来迎接他:一路辛苦了,你早告诉你你要来,我直接开车去接你。
    沈流拖着行李箱,单手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嘴上客套着:哪能让领导来接我啊?张师兄和小玉呢?
    宋城眼中出现一抹了然:在练陆地跳跃呢,还是老地方,,你要是着急,就先过去吧。
    见年轻人匆匆忙忙的朝训练馆走,脚步都略有些不稳,宋城摇摇头。
    拐杖都没脱离就跑回来,这年轻人也太急了,但作为一个抱有崛起之梦的老滑冰人,他也能理解沈流的心情。
    他们都太想改变中国在国际花滑赛场上的弱势了。
    此时是周六,张珏在自家主管教练张俊宝的指挥下,蹦上40公分高度的跳箱,接着右足轻轻一点,身体旋转着落地。
    这是一个3F的陆地跳跃训练。
    张俊宝严肃的训斥道:我说过后内点冰跳是内刃起跳,你的动作怎么那么别扭?到了冰上你的刃要往内侧压,你现在起跳的时候脚是平的,这放到冰上就是平刃,是不规范的你知道不?
    张珏苦着脸:舅舅在张俊宝的瞪视下他迅速改口,教练,我在陆地上压不出内刃啊,这姿势和脚往内侧撇了一下似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花滑 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菌行J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菌行J并收藏花滑 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