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木兮娘(81)
老总精神奕奕,回复总助:通知董事会和管理层,就说我同意他们的会议请求,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助理层今晚加班敲定一个合作协议
***
盛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层会议。
盛外公坐会议室主位,闭着眼不发一词,会议桌旁一群人吵得口沫横飞,不约而同互甩责任,指责对方当初力排众议投资鸿芯,结果现在赔得血本无归。
董事甲冷笑:你好意思说我?当初是你深夜一个个打电话撺掇我们这些老家伙通过公司和鸿芯合作,现在鸿芯自己芯片断供,拿不出我们当初签订的16nm芯片,害我们现在被下游厂家追责!
所有人咬牙切齿:原定的16nm四核核心处理器的手机造不出来,必须赔付高额违约金不说,公司现金流短缺,资金链断裂
说到此处已经说不下去了,后果就是雪崩山塌,现在则是巨额债务悬头顶将落未落。
底下人狗咬狗一嘴毛,忽然董事乙转移火力责问盛外公:老盛,你不说句话?
盛外公睁开眼:投资有风险,盈亏自负,小孩都懂的道理,你们不懂?
当初董事层不顾盛外公苦口婆心的劝诫,甚至有点逼迫性质的逼着盛外公投资鸿芯,那时盛外公就已经对这群曾经一起打江山的老伙伴心灰意冷。
在场众人闻言脸色不佳,面子挂不住,回想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厚道,于是言语别扭的道歉。
道歉还是免了。盛外公神色冷淡的说:我人老糊涂没精力,没法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只能尽量拖延,去年公司在蓝河科技订了一批22nm工艺制程的国产芯片,用它们作为备用研发22nm国芯手机,和同样缺货的下游厂家商议,赔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让利一部分,没有现金流就用其他替补,主要缓解目前的资金短缺。
其他人一听有了解决之法,焦急的心情缓解不少,但下一刻就听盛外公继续说:但鸿芯爆雷的危机一日没解决,公司的危机就没办法彻底解决。
刚喘口气的心脏一下又被揪紧,一个两个懊悔不已。
盛外公无声叹气,他原本还打算身先士卒引爆鸿芯造芯骗局,却没料到会是美国商务部引爆鸿芯,更没想到鸿芯不是一颗地雷,而是一片雷区!
现在整个津市的半导体产业链都处于随时崩裂的状态,被牵连的大小公司都在坑里战战兢兢,然而这不是最可怕的后果。
千亿美金的骗局,无比惨烈的结果,后续不良影响只会让国人对国产光刻机自造的不信任,国内再倡导半导体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光刻机制造将会难上加难。
届时,半导体产业更会被欧美任意制裁。
鸿芯爆雷不是简单的公司破产的事,而是摧枯拉朽,积重难返的顽疾!
***
盛氏科技不是唯一一家遭逢困境的公司,他们甚至没有任何应对缓解之法!
六月中旬,鸿芯项目被移除省重点在建项目计划。
两天后,移除市重点在建项目计划。
两项措施宛如一颗原子弹投入密集人群爆炸,瞬间群情激奋,所有关联公司原以为鸿芯拖着迟迟没有宣告破产,以为政府会奔走挽救,结果政府先一步放弃鸿芯!
等于说无辜被坑骗的他们也被津市政府放弃了!
所有人都慌了。
人一慌就容易冲动,尤其人群聚集效应。
压抑许久的愤怒的声音终于破开平静的冰面,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崩断。
鸿芯爆雷带来的恐怖后果从这一日起,正式拉开硝烟四起的帷幕。
关联公司、供应商、分销商和银行,收不到头款的上游公司和拿不到货的下游公司,被串到一起的整条半导体产业链纷纷陷入资金运转不周的死循环,不约而同聚集鸿芯大楼。
他们不仅要求鸿芯领导层给出说法,也是在逼政府出面:不想事态闹到全国皆知,惊动中央的地步,津市政府就必须尽心尽力挽救鸿芯留下的烂摊子。
津市各家媒体到场,纸媒、网媒和大大小小几十个营销号争相转发报道这件事,很快有了网络热度,只是暂时不到全民皆知的地步。
曹文翰得知事态发展,立刻命人紧急处理这件事,同时不断联系津市半导体基金会一大半成员,说服他们联手拯救鸿芯、拯救津市的半导体产业链。
华芯分部、华电科分公司、美鑫、紫光等半导体领域龙头企业接到曹书记来电,起初都表达了不淌浑水的意思,但曹书记发挥他的口才说服他们再等十天。
再等十天!我保证基金会值得救,津市半导体产业链值得投资!我曹文翰以职位担保绝对没有欺骗你们,只希望你们能够站出来说几句话,暂时稳定局面十天。
曹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可以非常明确,非常肯定的告诉你们,转机就在十天之后!
十天之后,鸿芯不会倒,津市半导体产业链不会崩断,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从我津市起步,发扬光大。
我敢保证,华国的电子通信企业永远不会再发生今日之困!不会再被美帝轻轻松松扼住芯片的命脉!
时间就是金钱。
拖延十天时间耗损的资金数以亿计,但华芯、华电科等龙头企业都承担得起,只是背负的压力不会小。
只不过是曹文翰一句空口白话,不见政府转圜急救政策、没有任何企业从中斡旋接盘鸿芯,基金会上市计划更是直接搁浅,他们凭什么信任曹文翰?
凭他是津市市委副书记?
别搞笑了!
就是省委书记到了跟前也别想凭借几句情绪激昂的话语就说服他们拿出几亿资金去赌一个看不见光明的结果!
但曹文翰何必这么费心费力的祈求?
如果鸿芯和津市半导体产业链注定解体崩塌,曹文翰何必死撑着游走斡旋?
直接放弃鸿芯,宣告破产,就算半导体产业受到重创但及时止损,曹文翰应该比谁都懂这个道理才对。
他这么坚持干什么?
难道真有奇迹发生不成?
众人对所谓奇迹的猜想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内心深处升腾而起的微弱希望。
沉默和犹豫,一番内心挣扎过后,几个半导体龙头企业里具有实权的人物发话:十天,只有十天。
曹书记欣喜若狂:你们绝对不会失望今天的决定!我保证!
关于鸿芯千亿美金骗局一事,媒体已经开始在网上披露,因涉及政府重大在建项目,所以声浪越来越大。
其中混淆不少境外势力故意搅混水、带节奏,渐渐朝这国怎,定体问,亏总民的标准公知发言模板趋势走。
2016年的网络监管还不太严格,带路党和恨国党惯于发动煽动性评论,又是有组织行动,不少没多少判断能力的网民成功被带歪。
鸿芯千亿美金骗局相关话题下面的评论乌烟瘴气,基本不能入目。
局面越来越混乱,而鸿芯苦苦支撑十天,没人知道津市政府和半导体龙头企业到底付出多少心力才勉强稳住局面。
***
自安全抽身离去后,陈天鹤就不怎么关注鸿芯,而是指挥郑河南下去往珠三角地区重新开始造芯项目。
没错!
还是空手套白狼的招数,还是造芯项目,换个地方就打算原原本本照搬重新来过!
招数老套,就是有人愿意入局。
郑河在珠三角地区的布局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造芯项目让陈天鹤尝到甜头,这次不止一个郑河在布局,他同时操控五家公司分布于全国各地注册,开启不同名称实则内容和套路都一致的造芯项目。
腾辉集团总部大楼,最高三十四层,一整层都是陈天鹤的个人办公地。
占地宽敞的办公室,室内设施齐全,正前方一面大书柜,全套的办公桌椅,左边是一扇六七米宽的落地窗,窗外灯火璀璨,上可观无穷天空、下可赏万家灯火。
陈天鹤倒了杯酒,立在落地窗俯瞰津市最繁华的城中心,眼中凝结着傲慢,嘲讽这大城市里忙碌的普通人。
都是一群供人取乐、任人宰割的蠢货!
突然身后一道铃声打破空旷室内的冷寂,陈天鹤一动不动,铃声坚持不懈响了很久才断。
过了一会又响,断断续续数次之后,陈天鹤才按下接听键。
秘书:陈董,还是郦女士找您,她想跟您聊一聊。
又是贪得无厌、蠢不自知的郦裕华。
陈天鹤喝下整杯酒,本想让人赶走她,忽然心中一动,改而说道:带她上来。
秘书还以为又是赶走的回复,没想到这回得到相反的答案:是。
***
在等待光源系统专利申请通过的时间里,盛明安和陈惊璆回科大,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陈惊璆的学分差不多修满,只要通过答辩就能毕业,因此学校予以通过申请。
只是轮到盛明安的申请时却有些犹豫,原因很简单,他学分未修满。
彼时校长拿着这张申请表感觉很烫手,他找来教导过盛明安的潘教授、朱教授等几位教授共同商讨这个申请应该怎么处理。
盛明安已经熟知大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他对光学领域和量子力学的领域远远超过同级生。毫不夸张的说,他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成就不亚于一名博士,甚至是教授。潘教授如是说。
朱教授赞同:他解决了量子纠错,一举推进量子计算向前迈进至少二十年。这份成就足以让他提前毕业,而不是将时间和才能浪费在无谓的两年大学生活。
另外两名教授是盛明安的光学导师,紧跟潘、朱两位教授说道:不提早期的一篇雷达算法论文,之后的prl论文一篇,科学论文一篇,自然论文两篇,还有一个国奖、一个陈嘉庚科学奖,这成绩别说博士,他都可以评教授职称了!
校长其实也赞同破例同意盛明安提前毕业,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还是担心盛明安的科研成就不足以让科大为他破例。
盛明安虽拿了四五篇顶级论文期刊一作,可他的科研成果还需要时间验证,目前看不出效果是其一。
其二,盛明安今年才大二,却有一大半的时间不在科大,没来上课,一年里没什么成果,难免有人觉得他是伤仲永,骄傲自满,一蹶不振。
我担心屡次破例,会引起学生不满。
潘教授:如果能做到盛明安的标准,学校也会同意他们提前毕业。
朱教授表示是这道理没错。
另外两名教授对视一眼,沉吟道:校长无非担心学校屡次为盛明安破例会引起盛明安不满,但是如果盛明安提前毕业的申请不是由学校通过,而是由教育局同意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校长:
校长:这得多大的脸面才能让教育局同意?
靠盛明安一个人的脸面就够了。光学教授笑说:独家内幕,盛明安带领一支科研团队攻破13.5nm光源系统的核心技术,还跟申市微电子科技达成合作,目前已经被纳入02专项,交由蓝河科技开发。
校长噌地站起:是极紫外光刻的13.5nm光源系统核心技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他作恍然大悟状:我就说去年盛明安怎么一声不响,课不来上,考试不怎么来,一年到头留在学校的时间没几天,也不见什么科研成果,原来是去搞光源系统!居然是去搞光源系统?!他还给搞成了!!
校长想了想,忍不住沾沾自喜:幸好是我们科大的学生。
要是被首都那两所大学抢了去,真哭都不知道哪去哭了。
光源系统技术的突破最能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有这份成就加持,还担心什么破不破例?
跪都不知道怎么跪服,谁还反对?
校长的担忧一扫而空,大手一挥,同意盛明安的提前毕业申请,不过为堵悠悠众口,他还是多走了一道申请教育局同意的程序。
双重程序保险下来,可见他有多重视盛明安这学生了。
潘朱等几位教授离开校长办公室,前者拦下两位光学教授询问:光源系统技术真的被盛明安攻破了?
还能有假?光学教授叹道:你们没关注津市的千亿美金造芯骗局吧?多看看,这事儿已经传到了首都,上面人都看着。国外拿着芯片掐住我们的喉咙,明目张胆的勒索、封锁和威胁,兵不血刃,轻易制住了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电子通信国企。
多大的耻辱啊!
华兴和鸿芯这两件事,不是只有人民痛心愤恨,首都上面的人也在关注,除了痛心暗恨,他们还看到了危机。
布局二十年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专项至今没有重大突破,美国突然发难,国内猪队友扯后腿,半导体产业发展顿时陷入僵局。
国内半导体领域很多人不由想起2003年发生的汉芯事件。
2003年申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用一枚美国芯片假装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取名汉芯,骗取国家数十亿科研资金逃往海外,重创当时国内欣欣向荣的半导体产业,以致芯片自主研发领域至今还萎靡不振、半死不活。
很多人拿鸿芯爆雷和汉芯事件对比,深忧半导体产业发展遭到第二次重创。
恰好此时盛明安带着他攻破13.5nm光源系统技术的消息横空出现,彻底打破僵局,让首都某些人看到此次重大危机中的转机。
听完事件经过和结果,朱教授也叹服,忍不住一再摇头失笑:国之幸事。
与此同时,国务院。
某位老者听下面人的汇报,抽出一份光源系统技术攻破的报告,在上面盖上红色印章。
等一会儿,这份报告就会连同另一份红头文件放入牛皮袋送进国家机密档案,并列入一份新计划的国家重大科研工程专项。
下位的将军瞥了眼那份红头文件和报告,只看清头部几个字,心中已有猜测,大约是将津市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光源系统技术攻破纳入核高基项目。
所谓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元件、高端通用芯片等软件产品研发计划,也称为01专项。
恋耽美
***
盛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层会议。
盛外公坐会议室主位,闭着眼不发一词,会议桌旁一群人吵得口沫横飞,不约而同互甩责任,指责对方当初力排众议投资鸿芯,结果现在赔得血本无归。
董事甲冷笑:你好意思说我?当初是你深夜一个个打电话撺掇我们这些老家伙通过公司和鸿芯合作,现在鸿芯自己芯片断供,拿不出我们当初签订的16nm芯片,害我们现在被下游厂家追责!
所有人咬牙切齿:原定的16nm四核核心处理器的手机造不出来,必须赔付高额违约金不说,公司现金流短缺,资金链断裂
说到此处已经说不下去了,后果就是雪崩山塌,现在则是巨额债务悬头顶将落未落。
底下人狗咬狗一嘴毛,忽然董事乙转移火力责问盛外公:老盛,你不说句话?
盛外公睁开眼:投资有风险,盈亏自负,小孩都懂的道理,你们不懂?
当初董事层不顾盛外公苦口婆心的劝诫,甚至有点逼迫性质的逼着盛外公投资鸿芯,那时盛外公就已经对这群曾经一起打江山的老伙伴心灰意冷。
在场众人闻言脸色不佳,面子挂不住,回想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厚道,于是言语别扭的道歉。
道歉还是免了。盛外公神色冷淡的说:我人老糊涂没精力,没法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只能尽量拖延,去年公司在蓝河科技订了一批22nm工艺制程的国产芯片,用它们作为备用研发22nm国芯手机,和同样缺货的下游厂家商议,赔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让利一部分,没有现金流就用其他替补,主要缓解目前的资金短缺。
其他人一听有了解决之法,焦急的心情缓解不少,但下一刻就听盛外公继续说:但鸿芯爆雷的危机一日没解决,公司的危机就没办法彻底解决。
刚喘口气的心脏一下又被揪紧,一个两个懊悔不已。
盛外公无声叹气,他原本还打算身先士卒引爆鸿芯造芯骗局,却没料到会是美国商务部引爆鸿芯,更没想到鸿芯不是一颗地雷,而是一片雷区!
现在整个津市的半导体产业链都处于随时崩裂的状态,被牵连的大小公司都在坑里战战兢兢,然而这不是最可怕的后果。
千亿美金的骗局,无比惨烈的结果,后续不良影响只会让国人对国产光刻机自造的不信任,国内再倡导半导体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光刻机制造将会难上加难。
届时,半导体产业更会被欧美任意制裁。
鸿芯爆雷不是简单的公司破产的事,而是摧枯拉朽,积重难返的顽疾!
***
盛氏科技不是唯一一家遭逢困境的公司,他们甚至没有任何应对缓解之法!
六月中旬,鸿芯项目被移除省重点在建项目计划。
两天后,移除市重点在建项目计划。
两项措施宛如一颗原子弹投入密集人群爆炸,瞬间群情激奋,所有关联公司原以为鸿芯拖着迟迟没有宣告破产,以为政府会奔走挽救,结果政府先一步放弃鸿芯!
等于说无辜被坑骗的他们也被津市政府放弃了!
所有人都慌了。
人一慌就容易冲动,尤其人群聚集效应。
压抑许久的愤怒的声音终于破开平静的冰面,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崩断。
鸿芯爆雷带来的恐怖后果从这一日起,正式拉开硝烟四起的帷幕。
关联公司、供应商、分销商和银行,收不到头款的上游公司和拿不到货的下游公司,被串到一起的整条半导体产业链纷纷陷入资金运转不周的死循环,不约而同聚集鸿芯大楼。
他们不仅要求鸿芯领导层给出说法,也是在逼政府出面:不想事态闹到全国皆知,惊动中央的地步,津市政府就必须尽心尽力挽救鸿芯留下的烂摊子。
津市各家媒体到场,纸媒、网媒和大大小小几十个营销号争相转发报道这件事,很快有了网络热度,只是暂时不到全民皆知的地步。
曹文翰得知事态发展,立刻命人紧急处理这件事,同时不断联系津市半导体基金会一大半成员,说服他们联手拯救鸿芯、拯救津市的半导体产业链。
华芯分部、华电科分公司、美鑫、紫光等半导体领域龙头企业接到曹书记来电,起初都表达了不淌浑水的意思,但曹书记发挥他的口才说服他们再等十天。
再等十天!我保证基金会值得救,津市半导体产业链值得投资!我曹文翰以职位担保绝对没有欺骗你们,只希望你们能够站出来说几句话,暂时稳定局面十天。
曹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可以非常明确,非常肯定的告诉你们,转机就在十天之后!
十天之后,鸿芯不会倒,津市半导体产业链不会崩断,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从我津市起步,发扬光大。
我敢保证,华国的电子通信企业永远不会再发生今日之困!不会再被美帝轻轻松松扼住芯片的命脉!
时间就是金钱。
拖延十天时间耗损的资金数以亿计,但华芯、华电科等龙头企业都承担得起,只是背负的压力不会小。
只不过是曹文翰一句空口白话,不见政府转圜急救政策、没有任何企业从中斡旋接盘鸿芯,基金会上市计划更是直接搁浅,他们凭什么信任曹文翰?
凭他是津市市委副书记?
别搞笑了!
就是省委书记到了跟前也别想凭借几句情绪激昂的话语就说服他们拿出几亿资金去赌一个看不见光明的结果!
但曹文翰何必这么费心费力的祈求?
如果鸿芯和津市半导体产业链注定解体崩塌,曹文翰何必死撑着游走斡旋?
直接放弃鸿芯,宣告破产,就算半导体产业受到重创但及时止损,曹文翰应该比谁都懂这个道理才对。
他这么坚持干什么?
难道真有奇迹发生不成?
众人对所谓奇迹的猜想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内心深处升腾而起的微弱希望。
沉默和犹豫,一番内心挣扎过后,几个半导体龙头企业里具有实权的人物发话:十天,只有十天。
曹书记欣喜若狂:你们绝对不会失望今天的决定!我保证!
关于鸿芯千亿美金骗局一事,媒体已经开始在网上披露,因涉及政府重大在建项目,所以声浪越来越大。
其中混淆不少境外势力故意搅混水、带节奏,渐渐朝这国怎,定体问,亏总民的标准公知发言模板趋势走。
2016年的网络监管还不太严格,带路党和恨国党惯于发动煽动性评论,又是有组织行动,不少没多少判断能力的网民成功被带歪。
鸿芯千亿美金骗局相关话题下面的评论乌烟瘴气,基本不能入目。
局面越来越混乱,而鸿芯苦苦支撑十天,没人知道津市政府和半导体龙头企业到底付出多少心力才勉强稳住局面。
***
自安全抽身离去后,陈天鹤就不怎么关注鸿芯,而是指挥郑河南下去往珠三角地区重新开始造芯项目。
没错!
还是空手套白狼的招数,还是造芯项目,换个地方就打算原原本本照搬重新来过!
招数老套,就是有人愿意入局。
郑河在珠三角地区的布局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造芯项目让陈天鹤尝到甜头,这次不止一个郑河在布局,他同时操控五家公司分布于全国各地注册,开启不同名称实则内容和套路都一致的造芯项目。
腾辉集团总部大楼,最高三十四层,一整层都是陈天鹤的个人办公地。
占地宽敞的办公室,室内设施齐全,正前方一面大书柜,全套的办公桌椅,左边是一扇六七米宽的落地窗,窗外灯火璀璨,上可观无穷天空、下可赏万家灯火。
陈天鹤倒了杯酒,立在落地窗俯瞰津市最繁华的城中心,眼中凝结着傲慢,嘲讽这大城市里忙碌的普通人。
都是一群供人取乐、任人宰割的蠢货!
突然身后一道铃声打破空旷室内的冷寂,陈天鹤一动不动,铃声坚持不懈响了很久才断。
过了一会又响,断断续续数次之后,陈天鹤才按下接听键。
秘书:陈董,还是郦女士找您,她想跟您聊一聊。
又是贪得无厌、蠢不自知的郦裕华。
陈天鹤喝下整杯酒,本想让人赶走她,忽然心中一动,改而说道:带她上来。
秘书还以为又是赶走的回复,没想到这回得到相反的答案:是。
***
在等待光源系统专利申请通过的时间里,盛明安和陈惊璆回科大,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陈惊璆的学分差不多修满,只要通过答辩就能毕业,因此学校予以通过申请。
只是轮到盛明安的申请时却有些犹豫,原因很简单,他学分未修满。
彼时校长拿着这张申请表感觉很烫手,他找来教导过盛明安的潘教授、朱教授等几位教授共同商讨这个申请应该怎么处理。
盛明安已经熟知大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他对光学领域和量子力学的领域远远超过同级生。毫不夸张的说,他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成就不亚于一名博士,甚至是教授。潘教授如是说。
朱教授赞同:他解决了量子纠错,一举推进量子计算向前迈进至少二十年。这份成就足以让他提前毕业,而不是将时间和才能浪费在无谓的两年大学生活。
另外两名教授是盛明安的光学导师,紧跟潘、朱两位教授说道:不提早期的一篇雷达算法论文,之后的prl论文一篇,科学论文一篇,自然论文两篇,还有一个国奖、一个陈嘉庚科学奖,这成绩别说博士,他都可以评教授职称了!
校长其实也赞同破例同意盛明安提前毕业,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还是担心盛明安的科研成就不足以让科大为他破例。
盛明安虽拿了四五篇顶级论文期刊一作,可他的科研成果还需要时间验证,目前看不出效果是其一。
其二,盛明安今年才大二,却有一大半的时间不在科大,没来上课,一年里没什么成果,难免有人觉得他是伤仲永,骄傲自满,一蹶不振。
我担心屡次破例,会引起学生不满。
潘教授:如果能做到盛明安的标准,学校也会同意他们提前毕业。
朱教授表示是这道理没错。
另外两名教授对视一眼,沉吟道:校长无非担心学校屡次为盛明安破例会引起盛明安不满,但是如果盛明安提前毕业的申请不是由学校通过,而是由教育局同意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校长:
校长:这得多大的脸面才能让教育局同意?
靠盛明安一个人的脸面就够了。光学教授笑说:独家内幕,盛明安带领一支科研团队攻破13.5nm光源系统的核心技术,还跟申市微电子科技达成合作,目前已经被纳入02专项,交由蓝河科技开发。
校长噌地站起:是极紫外光刻的13.5nm光源系统核心技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他作恍然大悟状:我就说去年盛明安怎么一声不响,课不来上,考试不怎么来,一年到头留在学校的时间没几天,也不见什么科研成果,原来是去搞光源系统!居然是去搞光源系统?!他还给搞成了!!
校长想了想,忍不住沾沾自喜:幸好是我们科大的学生。
要是被首都那两所大学抢了去,真哭都不知道哪去哭了。
光源系统技术的突破最能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有这份成就加持,还担心什么破不破例?
跪都不知道怎么跪服,谁还反对?
校长的担忧一扫而空,大手一挥,同意盛明安的提前毕业申请,不过为堵悠悠众口,他还是多走了一道申请教育局同意的程序。
双重程序保险下来,可见他有多重视盛明安这学生了。
潘朱等几位教授离开校长办公室,前者拦下两位光学教授询问:光源系统技术真的被盛明安攻破了?
还能有假?光学教授叹道:你们没关注津市的千亿美金造芯骗局吧?多看看,这事儿已经传到了首都,上面人都看着。国外拿着芯片掐住我们的喉咙,明目张胆的勒索、封锁和威胁,兵不血刃,轻易制住了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电子通信国企。
多大的耻辱啊!
华兴和鸿芯这两件事,不是只有人民痛心愤恨,首都上面的人也在关注,除了痛心暗恨,他们还看到了危机。
布局二十年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专项至今没有重大突破,美国突然发难,国内猪队友扯后腿,半导体产业发展顿时陷入僵局。
国内半导体领域很多人不由想起2003年发生的汉芯事件。
2003年申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用一枚美国芯片假装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取名汉芯,骗取国家数十亿科研资金逃往海外,重创当时国内欣欣向荣的半导体产业,以致芯片自主研发领域至今还萎靡不振、半死不活。
很多人拿鸿芯爆雷和汉芯事件对比,深忧半导体产业发展遭到第二次重创。
恰好此时盛明安带着他攻破13.5nm光源系统技术的消息横空出现,彻底打破僵局,让首都某些人看到此次重大危机中的转机。
听完事件经过和结果,朱教授也叹服,忍不住一再摇头失笑:国之幸事。
与此同时,国务院。
某位老者听下面人的汇报,抽出一份光源系统技术攻破的报告,在上面盖上红色印章。
等一会儿,这份报告就会连同另一份红头文件放入牛皮袋送进国家机密档案,并列入一份新计划的国家重大科研工程专项。
下位的将军瞥了眼那份红头文件和报告,只看清头部几个字,心中已有猜测,大约是将津市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光源系统技术攻破纳入核高基项目。
所谓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元件、高端通用芯片等软件产品研发计划,也称为01专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