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盛明安的手速好像,特别快。
    我关注过电竞圈,职业选手的速度飞快,敲键盘的时候那手都成残影了。盛丑逼、咳,盛明安的手速和职业打比赛的差不多了。
    吹得有点夸张了,姐妹。
    有一波人心生好奇转头看向废柴小组,果然看到盛明安快得看不清的手速:!!假的吧!只是手指碰过键盘但其实没敲打或者只是敲出一堆乱码?
    但凡看过其他小组尤其大神镇场的黎骄小组就该知道仿真建模根本不可能是这手速!你们以为搞科研学术、建模编程是打游戏?!不是我诋毁游戏,但两者根本不是一个level!
    新闻社女生激动的说。
    对!仿真建模谈手速就是耍流氓!
    旁边的男生附和。
    仿真过程不用熟悉软件?不用一大堆复杂的公式?不用计算?建模过程不用解题?不用设计思路?不用编程?要是建模过程用这手速,那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就不用设置三天、三个小时就够了!
    那盛丑逼是在干嘛?
    装逼呗。别忘了他是个弱智,弱智当然以为其他人都是弱智。
    真的好尴尬
    我确信爆料组说某人带资进组是真的了。
    这时,有人喃喃说道:可是镜头里的盛明安的电脑显示屏确实出现了熟悉的模型,运行的程序也没有出错但凡学过一点编程就该知道这玩意有多恶心人,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都会导致整个程序出错无法运行。而且、而且
    你们没发现电子大屏右下角第四小组的进度动了吗?!
    !!!
    真的假的?!
    人群骚动,纷纷抬头看去,果然见到宽约四米的电子大屏右下角代表仿真建模进度的横杠动了!动了十分之一!!
    距离盛明安开始仿真建模过去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真的完成了十分之一的进度?!
    这什么开挂了的速度?!
    不是吧?
    有人不敢置信,立刻回头问津大学子:电子屏进度是不是出错了?盛丑逼是真的在仿真建呃!
    询问戛然而止,却见身后的仁兄面色通红、难掩激动的情绪:卧槽卧槽居然是这个思路?设计太TM的绝了!卧槽哪来的数学模型?什么时候建立的?靠!我就顿了一秒居然错过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啊啊啊这怎么算的?用哪个公式?
    不止他如此,他身旁的兄弟更疯狂,面色狰狞、咬牙切齿:为什么节目组禁带手机?!为什么?!垃圾节目组误我学业!!这么快的演算速度怎么可能记得下来?
    手机!相机!速写!啥都好,能快速记下来就好!
    啊啊啊啊我又错过一个算法!
    看不懂的人见状目瞪口呆,甚至连学业不精的津大学子或是新生都对同校校友疯狂的表现瞠目结舌,而他们不约而同陷入狂热状态的原因明显只有一个
    盛明安的仿真建模!
    他们下意识将目光从进度条上面移开,转移到底下被放大的显示屏内容,盛明安小组的跟拍显然很懂得什么才最刺激,因此镜头几乎快怼上盛明安操作的那台电脑的显示屏。
    但见显示屏下面的任务栏全是打开的软件,可电脑却没有太大的卡顿,而居中的建模软件里,随着编程代码的完成和运行,模块插入、导出、存档,然后迅速跳入下一步,进入另一个软件,导入模块、输入数据,立刻跳出灰青色的动态图片。
    那是实验数据覆盖区域的卫星动图,仔细看能看到星罗棋布的城市建筑,充满了金属科幻感。
    卫星动图飞快跳过,验证成功,赶集似的进入下个模型建模!
    原本枯燥、无聊、漫长而且完全看不懂的建模过程在提速几十倍后却无端呈现出壮观雄浑、慷慨激昂的气势,那些飞跃的英文字符和数字,那些本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数学模型线条实在难以置信它们交织得那么和谐!
    难以置信不过是简单的字符组成就能在运行的那一刻,组合成奇妙的模型。
    在这一刻,他们忽然领略到数学的美、信息的美,还有物理的奥妙。
    他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浮现黑色的宇宙,闪耀的群星,阿拉伯数字10,精巧的齿轮运转一轮后无比契合地咬合那是他们对高深领域学科的美好而奇妙的想象。
    观众席突然而至的变化自然瞒不过节目组的眼睛,潘沃、张平两导演,场务、监制等十来个人顺着人群的目光看向头顶的电子大屏,先是瞪大双眼,紧接着便是无法掩饰的震惊。
    这是废柴小组的仿真建模?
    这是弱智盛明安的操作?
    时间如水流逝,很快逼近结束的时刻,剩下最后三十分钟,第三和第二小组的进度还剩十分之一,黎骄小组则进入恒虚警率处理过程,这意味着他们到了检测结果的时候。
    反观最晚起步,仅用了四个半小时的盛明安,也开始了最后的运行。
    时针嗒嗒有条不紊的向前走,倒计时掉数字,几乎满格的进度条不动了。
    馆内所有观众、工作人员、选手们全神贯注投入到最后决定输赢的时刻,而实际上看过盛明安建模过程的人心里都明白,不管谁先冲到终点,他都是最终的无冕之王!
    因为他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别人60个小时的工作量!速度是别人的12倍!
    最后二十秒倒计时,许若东长舒一口气,按下enter键:跑。
    黎骄等人露出放松的笑容。
    同一时间,盛明安忽地停下,赵达和王箬小组紧张的看着他,连陈惊璆的情绪也被感染。
    盛明安的手因长达5个小时不间断高速使用而神经性抽搐,他颤抖着手,按下运行键,累得说不出话来。
    肉眼看不见的数据如洪流自九天倾泻而下,落地时却轻飘飘化作轻风似的,轻描淡写的呈现出最终结果。
    时间59分49秒,盛明安小组出结果,仿真建模成功。
    时间59分52秒,黎骄小组出结果,仿真建模成功。
    时间22点59秒、22点02分,第二和第三小组分别建模成功。
    快了三秒,仅仅三秒,绝地反击!粉碎性碾压!
    盛明安小组,赢了!!
    啊啊啊啊大神牛逼!!
    观众席上忽然有人尖叫,此人是津大雷达工程考研党,短短5个小时内已被一个高中生俘获男儿芳心。
    接下来,其他人纷纷送出夸赞和激动的尖叫,而前座黎骄粉丝和小组粉丝互看一眼,纷纷沉默。
    她们不承认在刚才的几个小时内也被盛明安带入紧张异常的心情,仿佛在看爱豆选拔赛决战之夜,仿佛班级篮球比赛晋级赛恨不得踩死对方扛着自家人送上宝座,可是一放松下来就
    emmmm,盛明安是不是偷偷场外求助?是不是作弊?
    不止粉丝们这么想,节目组的人也是这个想法,尤其潘沃和张平两个导演,他们全程没怎么关注盛明安、也没看过盛明安创建数学模型、改进算法的过程,只见到最后5个小时里,盛明安的建模软件仍然一片空白,只知道5个小时赢了别人60个小时的工作量未免太离谱!
    关键第二名的许若东还是津大研究生,而盛明安只不过是个高中生。
    一个高中生碾压了一名本专业研究生,说出去谁信?
    潘导和张平耳语了几句,很快就有人去拦住盛明安小组,言语似乎有些冲突,赵达他们明显露出怒容。
    另一边,工作人员跑去请学历资历最牛逼的专家、西电教授吴顺德过来,想让他证明盛明安作弊。
    观众席骚乱。
    盛明安作弊被导演组抓了。
    我就说太夸张了,肯定有问题。
    这怎么作弊啊?
    电脑远程操控什么的啰。
    还沉浸在盛明安那神得一批的操作里的津大学子纷纷挤到前面去偷听:如果不是盛明安,谁才是大神?
    吴顺德正在看许若东的仿真建模,拒绝工作人员的请求。
    潘导拍桌,拍摄不能中止,两边观众席议论纷纷,选手们不明所以,场面一时混乱。
    而就在这混乱的时刻,张群芳和沈卫国离开位置、穿过人群来到盛明安跟前,工作人员认不出他们,津大雷达专业的学生也认不出物理系教授和金都大学教授。
    他们只见到那头发花白的老者指着电脑问:你刚才用的相位解缠怎么得出这么精确的数据?里面的噪声滤除和条纹信息怎么同时兼顾?
    盛明安:我用了新的相位解缠算法。
    津大学子:??
    新相位解缠算法?
    那个干涉雷达监测里最困难、最容易出错但不得不应用的相位解缠?
    那个支撑该步骤的相位解缠算法出现了新的、更加精确的算法?!
    老者追问:新算法哪来的?
    我算的。盛明安两手还在颤抖,全身很疲惫:我这三天时间里算出来的,数学模型就存在D盘里。
    !!!
    前排津大学子齐刷刷:是不是人!!
    第13章 骤雨[13]
    什、什么叫相位解缠算法?
    有人一脸懵逼地问。
    这得从相位解缠说起,所谓相位解缠就是对去平和滤波后的相位进行解缠处理,从而得到真实相位。InSAR、就是干涉雷达从监测目标到成像的过程中,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nSAR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干涉SAR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还包含了滤波处理、相位解缠、大气改正值等关键技术。其中相位解缠最难、也最容易失败,但它的数据准确性却直接影响DEM和DInSAR技术测量地表形变量的精度!
    三十多年来不断有人提出各类解决、改进、改善相位解缠的算法,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精度更加准确的相位数据,从而得到更清晰直观的成像和形变数据!
    在实际的应用中,相位解缠作为一个嵌入式模块被嵌入处理干涉雷达数据的软件里,这样的话,在雷达软件运作时,就会自动使用该模块处理测量回来的数据。
    说回相位解缠算法,主要的算法有两大类:路径跟踪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是最优类算法,就是精度没那么好
    balabalabala。
    问话的人已经头晕目眩,完全听不懂,只知道所谓的相位解缠算法很复杂、很重要就对了。
    总而言之,这人意犹未尽的说:如果盛明安算出精度更准确、更适合应用于实际的相位解缠算法,那就意味着我国现有的干涉雷达技术在这一方面很可能比国外先进!
    这也太厉害了吧?!
    旁边的人接着问:我国现有的雷达技术水平和国际水平相差很大吗?
    至少在SAR对地观测成像这块差了一大截,国产雷达卫星干涉技术达不到毫米形变探测,没有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涉SAR毫米级形变测量的成套技术和软件体系,每年花费巨大从别国购买说到一半,这名津大学子突然扫去脸上阴云,摩拳擦掌,十分兴奋的说:所以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了吧!
    懂、懂了。
    津大雷达工程专业的学子在观众席上激情科普,以至于一开始还不知道新相位缠解算法的人都有了它很重要!很牛逼!的基本概念。
    但是这么厉害的新算法出自弱智高中生盛明安之手也太假了吧?!
    那个老人是谁?他的话能信?这是真的吗?
    没人能给出回答。
    他们默契的盯着馆内的盛明安和两名老者,纷纷安静下来、屏住呼吸偷听他们之间的对话
    你怎么算的?
    基于最小二乘平差,对干涉SAR进行噪声消除算法,在兼顾噪声滤除和条纹信息的前提下,建立量化综合目标函数作出最优滤波的理论技术体系
    盛明安慢吞吞的解释,借着停顿的档口喘气,便是在精神如此疲惫的情况下,仍然思路清晰而完整的解释了全新算法。
    原来如此。沈卫国若有所思:你是不是还改进了大气改正值的算法?
    津大学子:What?
    盛明安点头。
    津大学子:!!!
    沈卫国盯着盛明安:和国际通用的大气水汽空间插值技术相比如何?
    盛明安想了想,回答:精确度达到70%。
    沈卫国追问:新相位解缠算法?
    盛明安:40%。
    沈卫国:数模和算法过程能让我看看吗?
    盛明安让开位置,完整的思路全都在D盘和草稿本,您随意看。
    退后时不小心撞到陈惊璆的肩膀,盛明安顺势拽住他的胳膊喘着气说:给你五十块钱,让我靠一靠。
    本意想扶住盛明安的陈惊璆闻言,低头看他,因为爆肝24小时再加上5个小时全神贯注仿真建模而耗费大量体力的缘故,盛明安此刻累得轻轻喘气。
    他阖着双目,仿佛随时能睡着。
    口罩遮住了下半张脸,异常昳丽的眉眼却透出清冷的气质,倘若不是脸颊两侧的红疮浮肿,恐怕比黎骄还漂亮。
    可是比不上黎骄善解人意,不如他识趣,讨人喜欢。
    盛明安心里怎么想他?到底是有多低劣的印象才会在共事三天后仍迫不及待的划清界限,像害怕被垃圾黏住一样。
    陈惊璆漠然的想着,忽然向后退,导致盛明安差点趔趄摔倒,好在赵达眼疾手快跨步上前扶住他。
    盛明安勉强睁开眼,见是赵达,便放心的继续靠:谢了,朋友。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木兮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兮娘并收藏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