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的我为了养家付出太多[直播]——枕风
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常顺的身子明显跟着一颤,迅速否认:不,不是,小郎君莫要瞎说,好端端的怎会有疫病,那些鸡不过是被野狗咬死的罢了。
这是在撒谎,不肯告诉他实话。
小白晏听得无趣,便说道:若当真是疫病,不知要伤及多少人的无辜性命。
这常顺捏紧了拳头,他并不敢承认,更不敢主动说出来,鸡瘟这种事说起来倒容易,可一旦被证实,不知要引起多大的恐慌,他只是一介草民,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是病死的,突然就病死了,常顺突然说道,我曾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学徒,听人说家畜身上最为肮脏,吃的都是最下等不堪的食物,喝的都是脏水,也最能抗病,若是连这些东西都病急了,人怕是也遭不住。
小白晏一怔,他从来都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想起六味鸡吃过的食物,倒也觉出几分道理来,而这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也跟着说道:崽崽有所不知,古代饲养的鸡鸭鹅,大多都是草丛里刨虫子吃,连个头小点儿的死老鼠都能吃下,是不怎么干净。
可也未必吧,禽类的自身防御系统跟人类的未必相同
朋友们,想一想遥远的印国人,他们一条河水能包治百病
反正讲卫生是没错的
这时常顺又接着说道:我不知那些鸡到底是因何病而死,只是有些不放心,小娃娃,这件事也不是你能随意插手的,就此离去吧,远远的立刻羽州。
小白晏摇了摇头,他正是为此而来,至少此时不会离去。
我去把那些死去的家畜处理掉。小白晏打量着食肆的结构,很快便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常顺连忙跟上来,低声劝道:小娃娃,莫要插手,那王掌柜是有名的赖子,对你可不会手软
你要与我同去吗?小白晏乌黑的眸子闪了闪,直把常顺看得微微愣神,下意识的点了头。
小白晏抓住他的肩膀,猛地发力,捏起一个法决,两人便越过了墙头,踩在了食肆后面的小院里,腐臭与腥味扑面而来,常顺这才恍惚着回过神,当即双腿发软,脸色惨白。
你你你是什么人常顺结结巴巴的问着,脚下却是一步都迈不开了。
食肆后面的这方小院不大,目之所及堆满了禽类的毛羽、骨头,地上浸染着的血迹暗红到几近发黑,食肆中煮熟的肉香与腥臭交织,令人不住的作呕,连小白晏都有些受不住了。
我叫白晏,是是观里的小道士,小白晏这般说着,很快便看到了搬进小院的那筐死鸡,指着问道,是这一筐吗?
是那边,怎么还有一筐?常顺也怔住了,紧接着便是浓浓的恐慌,他原以为李三家中家禽暴毙皆是偶然,没想到早已有了征兆。
这可如何是好?
他迅速用衣袖掩住了口鼻,拉起小白晏朝外逃去:小道长,快走吧,王掌柜就要过来了。
小白晏没有动,一团泛着红光的火焰自他掌心飘起,被灵力牵引着飘入小院,炽烈的火焰很快便越来越大,所有触及的羽毛尽皆化作虚无,消失不见。
常顺瞬间瞪大了双眼,望着那团泛红的火焰,久久说不出话来。
是谁在后院?一道怒喝从食肆中传来,小白晏再次丢出一团火焰,迅速提着常顺溜了出来,远远地还能听到食肆中惊慌失措的灭火声。
但红莲焰是灭不掉的,除非它将那些东西全都烧得一干二净。
常顺双腿发软,扶着墙跟在小白晏身后,不敢靠近却又不想远离,简直对着又敬又畏这真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小白晏不曾理会他的惊异,迅速从背包里拿出酒精和棉布,把自己的双手擦得干干净净。
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鸡瘟,但如果那几个人能隔离就好了,包括李三,他才是最危险的人。李宿低声提醒道,崽崽别忘了帮常顺简单消毒,让他带你去找李三,如果李三没什么大碍,是鸡瘟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不过还是要隔离观察一段时日。
话是这样说,但谁都不敢打包票,毕竟这种事防范再多都不为过。
小白晏点头应下,他如今还没学过小黑屋与结界之类的法术,自是困不住他们,但使出障眼法遮掩一二还是有法子的。
很快,食肆便平静下来,大门紧闭,打烊的牌子挂了出来。
常顺不敢反抗,顺从的带着小白晏去寻李三,等回到村子里才发现李三家中早已无人,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茅厕里的恶臭味儿老远都能闻到。
李三的娘子病了,拉肚子拉了一整天,中午没撑住直接昏了过去,刚回到家的李三便匆忙带着娘子去城里的医馆了。
小白晏心底咯噔一下,没来由的有些担忧,直播间里的观众更是陷入了阴霾之中。
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一场无法阻止的灾祸发生,日日忧虑着陷入危难的性命,着实叫人无比难捱。
现在还不确定传染方式,如果是吃了家禽的肉,只要毁掉感染的鸡鸭鹅就行。
那个小男孩好像没什么大事?常顺也没什么事,应该不会太严重。
崽崽做好防护,不管做什么都要消毒,还有脸上的面罩,一定要戴好,不要轻易摘下来。
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帮着出主意,准备各种药品,在这种时候,多做一点就能多一分希望,谁都不敢轻易松懈下来。
待小白晏把李三娘子的病症摸清楚,直播间里有相关专业的医生已经大致推测出了病原:很有可能就是禽类霍乱,只要注意卫生,不吃那些死去的鸡,就能大大减轻风险。
禽霍乱很难感染到人啊,李三娘子的病况跟霍乱相似,可霍乱又只在人群中传播,有些奇怪了。
禽霍乱跟霍乱不是一个路数,不能混为一谈
不论是禽霍乱,还是霍乱,这两个字早已让直播间里的观众心底发慌,那可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发病率也极为恐怖,想要救回来可就难了。
不管是什么,先救人要紧!李宿将实验室的防护面罩送过去一些,小心些总没错。
为了尽快找到李三和他的娘子,小白晏没带常顺,直接御剑去了羽州,而此时的羽州已是萧瑟了不少,几个药铺全都人满为患,排着长队。
李三正搀扶着他的娘子等在门外,周围萦绕着浓浓的恶臭味道,但没人避开,因为比起这种令人作呕的味道,死亡更令他们恐惧。
这是解毒丹,能解百余种毒药。小白晏从瓷瓶中拿出了几枚丹药,一一分给众人,李三犹豫着不敢喂下去,但李三娘子却已难受得直接放入嘴中,可许是冥冥中早已有了天意,她这一口丹药还没咽下,便已吐了出来。
她腹中空空,已有一日未食,吐出的全是酸臭的黄水,配着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格外刺鼻。
小白晏还想再喂,李三娘子却已直接晕了过去,周围的病患全部慌张不已。
小人参,给她一滴汁液,一滴就好,小白晏说道,我给你灵石、平板,什么都好,也许你的一滴汁液就能救她一命。
龟缩了半日的小人参终于探出头来,委委屈屈的应下:半滴,不能再多了,再多小人参就要瘪下去啦。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朋友结婚来着,存稿光光,等我多存点儿再加更!
212、212
12、212
羽州城里。
原本的热闹繁华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言喻的恐慌和畏惧。
三大医馆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有些忍不住的病患,甚至连茅厕都来不及去,直接拉在了路边,羽州城最繁华的大街上,被恶臭与脏污充盈着。
李三娘子的病情还不是最严重的,有几位已经瘦得脱相了,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所有吃下去的东西都仿佛成了致命的毒药,不断的干呕、腹泻,身体完全被掏空,似乎连最后一丝生气都要生生的耗去。
小白晏想不明白,只不过短短两个时辰,为什么已经恶劣到如此地步。
病情严重的患者数量很多,小人参最终还是委委屈屈的掏出了两滴汁液,外加一根参须,让小白眼熬成了药汁给他们灌下去。
但人参向来只能吊着一口气,暂时保住他们的性命,若是想要痊愈,还要看医馆的大夫。
小白晏把太上老君赠予他的解毒丹全部拿了出来,但能解百余种毒的小解毒丹,却根本无法对抗这种疾病,或许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不是毒,是真真切切的病。
想要治病,唯有大夫可行。
直播间里的观众陷入争执中,有医生见过病患的粪便模样,以及各种表现出的症状,初步推测为霍乱弧菌感染,也就是最令人忌惮的霍乱。
但这种传染病出自东南亚或是更偏南的地方,而且对家禽并不易感,人类才是霍乱弧菌的易感群体,与大片死去的鸡瘟完全对应不上。
有人猜测或许是禽霍乱,但同样禽霍乱感染人群的可能性不大,不可能如此广泛,而且这些病患有些衣着富贵,显然不是养鸡的农户。
两种说法争执不一,至今都没有定论,更有人猜测是一种没有记录在册的病菌,同时具有禽霍乱和霍乱的感染能力,十分危险。
不论是哪一种猜测,都不是羽州城现在能够轻易解决的。
如果我们能够化验一下,或许会更清楚的了解这种病况,但恐怕这种责任没有人能够担下,李宿深深的吸了口气,身为一名生物研究者,他最能清楚一种病毒的杀伤力,我们会尽管跟相关部门沟通,现在最要紧的是控制病患,隔离治疗,调查传染源,不要让病情再扩大了。
水源、蔬菜、禽类各种食物都需要认真排查,绝不能有丝毫疏漏。
简单的防疫措施他能想到,但再往深了说,李宿便没那么多知识储备了,他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先这样安排,我去跟国家防疫部沟通,让他们来指导。
小白晏认真应下,把直播间里送来的各种消毒物品放到了医馆,嘱托医馆的大夫和学徒仔细使用,不要放过任何一处角落,对整条街进行了消杀。
排在医馆外的病患们顿时慌了手脚,闻着略有些刺鼻的味道,枯黄又惨白的脸上露出几分畏惧:还没治好吗?不过是腹泻呕吐,开几副药就好了,为何这般遮掩?我看你们是诚心不给治吧!
说不定是误食了什么毒蘑菇才这样,赶快开几副方子我们好去抓药啊,喷这些做什么,待会儿还是要拉的
为何迟迟得不到医治,你们医馆是想害死我们吗?我们有得是银子!
赶快治病!开方子抓药,前面的给救,后面的就不救了吗?都说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你们算是什么玩意儿!
凭什么不给我们治病啊,我们等了一个时辰了!
找他们算账,我们冲进去!
对,不能就这样算了
医馆的学徒甚至来不及阻止,便被蜂拥而至的病患挤到了一旁,医馆中顿时乱了起来,刺鼻的恶臭味堵在房中挥散不去,简直要把人熏得晕过去。
小白晏没想到它只离开了一会儿工夫,街上便已经乱了,他抬手捏下一道符箓,一道炸响在云端响起,医馆门前的石板路被劈出一个大坑。
大家散开,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我们济春堂不会见死不救,但人手着实有限,年迈的老大夫哽咽着勉强稳住,但即便以他几十年的丰厚阅历,也从未经历过这种灾难,大家都不要着急,不要往远处去,济春堂的学徒稍后会询问大家的病况以及最近的饮食,请大家千万不要隐瞒
像济春堂这样的医馆,羽州城□□有三家,里面有一到两位的坐堂大夫,五六个学徒,平日里完全能忙得过来,而今却全然乱了手脚。
小白晏在每条大街两端都布下了迷阵,防止再有百姓跑过来,但这种迷阵他是第一次使用,耗费许多灵石不说,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他必须及时查看着补上缺漏。
三大医馆的学徒开始询问病况,以及病患这几日的出行、饮食状况,但越是询问便越摸不着头脑。
羽州四大城区都有病患散布,且他们的饮食大不相同,上到鸡鸭鱼肉,下到粗粮干饼,不论富贵或是贫穷,病情没有丝毫差别,但羽州郊区以及属下的村落,亦有稀稀落落的病患。
会不会是水源出了问题?直播间里有观众猜测道,这样热的日子,他们肯定会喝水,还多半是凉水、冰水,未经煮沸,里面太多病菌了。
如果是水源,所有人都会遭殃,现在的人数并不多
你们错了,能在城里医馆看病的都是富人,穷苦百姓对于拉肚子根本不管的,不到生死关头,断然不会来看病,所以潜藏的病患还有更多!
是了,平常拉个肚子,穷人还不是捱着就过去了,哪有闲钱看病?
七八月的日头正盛,但在阳光普照下的羽州城,却弥漫着层层阴霾。
小白晏趁着布好迷阵的间隙,往府衙处跑了一趟,衙门里情况稍好,但知府却瑟缩在房中,推托着谁也不敢见,只说已经上禀到天子手中。
直播间里的观众顿时松了口气。
听说太医都是医术高明,应该有几分用处。
这个时候能有一点儿援助都是好的,可惜咱们的药也不敢贸然用
没办法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朝廷应该不会放任不管吧?
羽州城距离京城很近,只隔了一个城池,快马加鞭只需大半日便能赶到,若是再加紧些,隔日便能有准确的消息传来。
如果有京城里的人帮忙,或许能够更容易一些,小白晏这样想着,又连忙去看守迷阵了。
小人参用灵石修炼了好一阵儿才恢复了力气,它的汁液全是精华,比参须还要珍贵,每一滴都是堪比心头血的存在,可效用也绝对惊人。
恋耽美
这是在撒谎,不肯告诉他实话。
小白晏听得无趣,便说道:若当真是疫病,不知要伤及多少人的无辜性命。
这常顺捏紧了拳头,他并不敢承认,更不敢主动说出来,鸡瘟这种事说起来倒容易,可一旦被证实,不知要引起多大的恐慌,他只是一介草民,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是病死的,突然就病死了,常顺突然说道,我曾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学徒,听人说家畜身上最为肮脏,吃的都是最下等不堪的食物,喝的都是脏水,也最能抗病,若是连这些东西都病急了,人怕是也遭不住。
小白晏一怔,他从来都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想起六味鸡吃过的食物,倒也觉出几分道理来,而这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也跟着说道:崽崽有所不知,古代饲养的鸡鸭鹅,大多都是草丛里刨虫子吃,连个头小点儿的死老鼠都能吃下,是不怎么干净。
可也未必吧,禽类的自身防御系统跟人类的未必相同
朋友们,想一想遥远的印国人,他们一条河水能包治百病
反正讲卫生是没错的
这时常顺又接着说道:我不知那些鸡到底是因何病而死,只是有些不放心,小娃娃,这件事也不是你能随意插手的,就此离去吧,远远的立刻羽州。
小白晏摇了摇头,他正是为此而来,至少此时不会离去。
我去把那些死去的家畜处理掉。小白晏打量着食肆的结构,很快便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常顺连忙跟上来,低声劝道:小娃娃,莫要插手,那王掌柜是有名的赖子,对你可不会手软
你要与我同去吗?小白晏乌黑的眸子闪了闪,直把常顺看得微微愣神,下意识的点了头。
小白晏抓住他的肩膀,猛地发力,捏起一个法决,两人便越过了墙头,踩在了食肆后面的小院里,腐臭与腥味扑面而来,常顺这才恍惚着回过神,当即双腿发软,脸色惨白。
你你你是什么人常顺结结巴巴的问着,脚下却是一步都迈不开了。
食肆后面的这方小院不大,目之所及堆满了禽类的毛羽、骨头,地上浸染着的血迹暗红到几近发黑,食肆中煮熟的肉香与腥臭交织,令人不住的作呕,连小白晏都有些受不住了。
我叫白晏,是是观里的小道士,小白晏这般说着,很快便看到了搬进小院的那筐死鸡,指着问道,是这一筐吗?
是那边,怎么还有一筐?常顺也怔住了,紧接着便是浓浓的恐慌,他原以为李三家中家禽暴毙皆是偶然,没想到早已有了征兆。
这可如何是好?
他迅速用衣袖掩住了口鼻,拉起小白晏朝外逃去:小道长,快走吧,王掌柜就要过来了。
小白晏没有动,一团泛着红光的火焰自他掌心飘起,被灵力牵引着飘入小院,炽烈的火焰很快便越来越大,所有触及的羽毛尽皆化作虚无,消失不见。
常顺瞬间瞪大了双眼,望着那团泛红的火焰,久久说不出话来。
是谁在后院?一道怒喝从食肆中传来,小白晏再次丢出一团火焰,迅速提着常顺溜了出来,远远地还能听到食肆中惊慌失措的灭火声。
但红莲焰是灭不掉的,除非它将那些东西全都烧得一干二净。
常顺双腿发软,扶着墙跟在小白晏身后,不敢靠近却又不想远离,简直对着又敬又畏这真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小白晏不曾理会他的惊异,迅速从背包里拿出酒精和棉布,把自己的双手擦得干干净净。
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鸡瘟,但如果那几个人能隔离就好了,包括李三,他才是最危险的人。李宿低声提醒道,崽崽别忘了帮常顺简单消毒,让他带你去找李三,如果李三没什么大碍,是鸡瘟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不过还是要隔离观察一段时日。
话是这样说,但谁都不敢打包票,毕竟这种事防范再多都不为过。
小白晏点头应下,他如今还没学过小黑屋与结界之类的法术,自是困不住他们,但使出障眼法遮掩一二还是有法子的。
很快,食肆便平静下来,大门紧闭,打烊的牌子挂了出来。
常顺不敢反抗,顺从的带着小白晏去寻李三,等回到村子里才发现李三家中早已无人,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茅厕里的恶臭味儿老远都能闻到。
李三的娘子病了,拉肚子拉了一整天,中午没撑住直接昏了过去,刚回到家的李三便匆忙带着娘子去城里的医馆了。
小白晏心底咯噔一下,没来由的有些担忧,直播间里的观众更是陷入了阴霾之中。
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一场无法阻止的灾祸发生,日日忧虑着陷入危难的性命,着实叫人无比难捱。
现在还不确定传染方式,如果是吃了家禽的肉,只要毁掉感染的鸡鸭鹅就行。
那个小男孩好像没什么大事?常顺也没什么事,应该不会太严重。
崽崽做好防护,不管做什么都要消毒,还有脸上的面罩,一定要戴好,不要轻易摘下来。
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帮着出主意,准备各种药品,在这种时候,多做一点就能多一分希望,谁都不敢轻易松懈下来。
待小白晏把李三娘子的病症摸清楚,直播间里有相关专业的医生已经大致推测出了病原:很有可能就是禽类霍乱,只要注意卫生,不吃那些死去的鸡,就能大大减轻风险。
禽霍乱很难感染到人啊,李三娘子的病况跟霍乱相似,可霍乱又只在人群中传播,有些奇怪了。
禽霍乱跟霍乱不是一个路数,不能混为一谈
不论是禽霍乱,还是霍乱,这两个字早已让直播间里的观众心底发慌,那可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发病率也极为恐怖,想要救回来可就难了。
不管是什么,先救人要紧!李宿将实验室的防护面罩送过去一些,小心些总没错。
为了尽快找到李三和他的娘子,小白晏没带常顺,直接御剑去了羽州,而此时的羽州已是萧瑟了不少,几个药铺全都人满为患,排着长队。
李三正搀扶着他的娘子等在门外,周围萦绕着浓浓的恶臭味道,但没人避开,因为比起这种令人作呕的味道,死亡更令他们恐惧。
这是解毒丹,能解百余种毒药。小白晏从瓷瓶中拿出了几枚丹药,一一分给众人,李三犹豫着不敢喂下去,但李三娘子却已难受得直接放入嘴中,可许是冥冥中早已有了天意,她这一口丹药还没咽下,便已吐了出来。
她腹中空空,已有一日未食,吐出的全是酸臭的黄水,配着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格外刺鼻。
小白晏还想再喂,李三娘子却已直接晕了过去,周围的病患全部慌张不已。
小人参,给她一滴汁液,一滴就好,小白晏说道,我给你灵石、平板,什么都好,也许你的一滴汁液就能救她一命。
龟缩了半日的小人参终于探出头来,委委屈屈的应下:半滴,不能再多了,再多小人参就要瘪下去啦。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朋友结婚来着,存稿光光,等我多存点儿再加更!
212、212
12、212
羽州城里。
原本的热闹繁华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言喻的恐慌和畏惧。
三大医馆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有些忍不住的病患,甚至连茅厕都来不及去,直接拉在了路边,羽州城最繁华的大街上,被恶臭与脏污充盈着。
李三娘子的病情还不是最严重的,有几位已经瘦得脱相了,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所有吃下去的东西都仿佛成了致命的毒药,不断的干呕、腹泻,身体完全被掏空,似乎连最后一丝生气都要生生的耗去。
小白晏想不明白,只不过短短两个时辰,为什么已经恶劣到如此地步。
病情严重的患者数量很多,小人参最终还是委委屈屈的掏出了两滴汁液,外加一根参须,让小白眼熬成了药汁给他们灌下去。
但人参向来只能吊着一口气,暂时保住他们的性命,若是想要痊愈,还要看医馆的大夫。
小白晏把太上老君赠予他的解毒丹全部拿了出来,但能解百余种毒的小解毒丹,却根本无法对抗这种疾病,或许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不是毒,是真真切切的病。
想要治病,唯有大夫可行。
直播间里的观众陷入争执中,有医生见过病患的粪便模样,以及各种表现出的症状,初步推测为霍乱弧菌感染,也就是最令人忌惮的霍乱。
但这种传染病出自东南亚或是更偏南的地方,而且对家禽并不易感,人类才是霍乱弧菌的易感群体,与大片死去的鸡瘟完全对应不上。
有人猜测或许是禽霍乱,但同样禽霍乱感染人群的可能性不大,不可能如此广泛,而且这些病患有些衣着富贵,显然不是养鸡的农户。
两种说法争执不一,至今都没有定论,更有人猜测是一种没有记录在册的病菌,同时具有禽霍乱和霍乱的感染能力,十分危险。
不论是哪一种猜测,都不是羽州城现在能够轻易解决的。
如果我们能够化验一下,或许会更清楚的了解这种病况,但恐怕这种责任没有人能够担下,李宿深深的吸了口气,身为一名生物研究者,他最能清楚一种病毒的杀伤力,我们会尽管跟相关部门沟通,现在最要紧的是控制病患,隔离治疗,调查传染源,不要让病情再扩大了。
水源、蔬菜、禽类各种食物都需要认真排查,绝不能有丝毫疏漏。
简单的防疫措施他能想到,但再往深了说,李宿便没那么多知识储备了,他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先这样安排,我去跟国家防疫部沟通,让他们来指导。
小白晏认真应下,把直播间里送来的各种消毒物品放到了医馆,嘱托医馆的大夫和学徒仔细使用,不要放过任何一处角落,对整条街进行了消杀。
排在医馆外的病患们顿时慌了手脚,闻着略有些刺鼻的味道,枯黄又惨白的脸上露出几分畏惧:还没治好吗?不过是腹泻呕吐,开几副药就好了,为何这般遮掩?我看你们是诚心不给治吧!
说不定是误食了什么毒蘑菇才这样,赶快开几副方子我们好去抓药啊,喷这些做什么,待会儿还是要拉的
为何迟迟得不到医治,你们医馆是想害死我们吗?我们有得是银子!
赶快治病!开方子抓药,前面的给救,后面的就不救了吗?都说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你们算是什么玩意儿!
凭什么不给我们治病啊,我们等了一个时辰了!
找他们算账,我们冲进去!
对,不能就这样算了
医馆的学徒甚至来不及阻止,便被蜂拥而至的病患挤到了一旁,医馆中顿时乱了起来,刺鼻的恶臭味堵在房中挥散不去,简直要把人熏得晕过去。
小白晏没想到它只离开了一会儿工夫,街上便已经乱了,他抬手捏下一道符箓,一道炸响在云端响起,医馆门前的石板路被劈出一个大坑。
大家散开,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我们济春堂不会见死不救,但人手着实有限,年迈的老大夫哽咽着勉强稳住,但即便以他几十年的丰厚阅历,也从未经历过这种灾难,大家都不要着急,不要往远处去,济春堂的学徒稍后会询问大家的病况以及最近的饮食,请大家千万不要隐瞒
像济春堂这样的医馆,羽州城□□有三家,里面有一到两位的坐堂大夫,五六个学徒,平日里完全能忙得过来,而今却全然乱了手脚。
小白晏在每条大街两端都布下了迷阵,防止再有百姓跑过来,但这种迷阵他是第一次使用,耗费许多灵石不说,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他必须及时查看着补上缺漏。
三大医馆的学徒开始询问病况,以及病患这几日的出行、饮食状况,但越是询问便越摸不着头脑。
羽州四大城区都有病患散布,且他们的饮食大不相同,上到鸡鸭鱼肉,下到粗粮干饼,不论富贵或是贫穷,病情没有丝毫差别,但羽州郊区以及属下的村落,亦有稀稀落落的病患。
会不会是水源出了问题?直播间里有观众猜测道,这样热的日子,他们肯定会喝水,还多半是凉水、冰水,未经煮沸,里面太多病菌了。
如果是水源,所有人都会遭殃,现在的人数并不多
你们错了,能在城里医馆看病的都是富人,穷苦百姓对于拉肚子根本不管的,不到生死关头,断然不会来看病,所以潜藏的病患还有更多!
是了,平常拉个肚子,穷人还不是捱着就过去了,哪有闲钱看病?
七八月的日头正盛,但在阳光普照下的羽州城,却弥漫着层层阴霾。
小白晏趁着布好迷阵的间隙,往府衙处跑了一趟,衙门里情况稍好,但知府却瑟缩在房中,推托着谁也不敢见,只说已经上禀到天子手中。
直播间里的观众顿时松了口气。
听说太医都是医术高明,应该有几分用处。
这个时候能有一点儿援助都是好的,可惜咱们的药也不敢贸然用
没办法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朝廷应该不会放任不管吧?
羽州城距离京城很近,只隔了一个城池,快马加鞭只需大半日便能赶到,若是再加紧些,隔日便能有准确的消息传来。
如果有京城里的人帮忙,或许能够更容易一些,小白晏这样想着,又连忙去看守迷阵了。
小人参用灵石修炼了好一阵儿才恢复了力气,它的汁液全是精华,比参须还要珍贵,每一滴都是堪比心头血的存在,可效用也绝对惊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