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太子泷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国君,但姜恒自然而然地占据了主导,仿佛他才是太子,而太子泷则是他的兄弟。
我还记得上一次在角楼里喝酒,姜恒朝太子泷说,是在洛阳了。
太子泷说:哦?也是冬天吗?
耿曙也想起来了,不想再提往事,姜恒却自顾自地起了个头,说起六年前的冬天。太子泷自然是记得的,当时武英公主亲自出使洛阳,便是为了劝说姬珣来落雁城。
但那一次,姜恒万万没想到,来看过驻军的耿曙后,等待着兄弟二人的,便是长达五年的离别,险些天人永隔。
后来哥你去灵山了,对吧?姜恒问。
嗯。耿曙简单地答道,目光十分复杂,看着姜恒。
太子泷带着担忧,询问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经过,耿曙却听得走神了,一个声音在他心底不停地回响着,把这些天里,他不愿面对的心事统统翻到了眼前。
他不能再视而不见了,他必须查出这一切的真相,哪怕他已接受了它。
再后来,我被师父捡到了。姜恒解释道,现在想起,也当真是命大
恒儿不是我的亲弟弟。
耿曙的心里,那个无情的声音回响着。
那是陆相提议的,太子泷叹了口气,说,但是管相反对,不是反对他的举措,而是觉得,还不是时候。
他们说,姬家人的身体里,流淌着疯狂的血,姜恒笑道,现在我算是懂了。
他不是我爹的儿子耿曙心里,那声音时时刻刻提醒着他。
他一直以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来自同一个人的血,他们是彼此唯一的羁绊,可郎煌那天所言,刹那颠覆了他的整个世界。
恒儿。耿曙忽然道。
啊?姜恒说。
这几天耿曙的表现很不寻常,但太子泷与姜恒都未曾注意到,只因他大部分时候都不在宫中。
他不是我亲弟弟了,我与他现在算是什么?
但他还是我的恒儿。
耿曙怔怔看着姜恒,看着他被火焰映着的脸庞,姜恒眉毛稍一扬,朝他望来,不解其意,眼里却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意。
不要说以前的事了,耿曙道,我不爱听。
姜恒将它理解为耿曙不愿听到他受苦的日子,便自嘲般地笑了笑。
太子泷说:都过去了。
没有过去。耿曙却道。
这毫无来由的一句话,令姜恒与太子泷都十分疑惑。
耿曙避开姜恒茫然的眼神,起身推开门,说:回去罢,别在外头待得太久,宫里又要担心你们了。
哥,你没事罢?姜恒问。
耿曙摇摇头,站在城墙上望向城内,随着城墙的修复,工事已近结束,接下来,就是迎接冬至日,以及新一年的到来了。
一只温暖的手拉住了耿曙的手指,耿曙蓦然转头,发现是姜恒走了出来。
他望向角楼,太子泷还在里头。
姜恒怀疑地看着他的双眼,耿曙下意识地想避开他的手,情感却战胜了他的理智,他反手握住姜恒手掌,握得紧了点。
恒儿。耿曙喃喃道,将他抱进自己怀里。姜恒却有点难为情,他们早就成年了,在宫里亲近已是勉强,于城楼上搂搂抱抱的,像什么样子?
你怎么了?姜恒说。
没什么。耿曙没有强求姜恒,伸出手,覆在他侧脸上,拇指轻轻撇了下,只是想起从前的一些事。
姜恒说:忙完了吧?今晚会回来吗?
耿曙点了点头,说:等我。
他很清楚,一旦姜恒的身份暴露,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而就在此时,一骑到得城墙下,朝高处喊:太子殿下!王子殿下!姜大人!
王陛下有昭令!信使道,速往中殿内。
你看,耿曙说,找来了,你们先去,我稍后就来。
第117章 肉中刺
姜恒平时也不离宫, 刚走出一步,汁琮就派人来了,当真是把他们看得死死的,他只得与太子泷先回去。
今天与以往却有很大的不一样, 冬至前的三天, 数名朝中核心重臣全部就座, 就等太子泷与姜恒回来。
陆冀与管魏仿佛先经过了一轮讨论,两人一起看着姜恒。
汁淼呢?汁琮问。
还在做城墙最后的收尾, 姜恒答道, 马上就来。
把门关上,汁琮吩咐道,稍后来了通传就是。
界圭上前关上殿门, 守在外头,姜恒看看周遭,卫卓、陆冀、周戎、曾松也来了, 外加管魏,这阵仗当真是前所未有。
太子泷也察觉了, 朝姜恒点点头,两人分开, 太子泷坐到汁琮身边去。
两件事, 汁琮说, 是你提的办法,须得让当事人清楚。
姜恒与管魏交换了个眼色, 这一老一小虽从不私下交换消息, 却对彼此的心思不能再清楚了。
愿洗耳恭听。姜恒说。
曾松若有所思, 看着姜恒。
汁琮道:决定采纳你的提议, 开春通知关内四国, 于玉璧关内召开五国联会。
说着,汁琮拿起金玺,犹如惊堂木般,拍在案几上,发出气吞山河之声:届时孤王将亲自奉上传国金玺,分化四国。
姜恒点了点头,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汁琮说道,经过我们谨慎的决议,要占领洛阳,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计策。
姜恒没有插话,南方四国一旦开始争斗,战争一起,汁琮便会马上出关,占据土地。
除此之外,管魏说,派出去的信使,回来了。
什么信使?姜恒不记得有信使。
与郢国结盟的信使。管魏道。
这时候外头界圭说:殿下来了。
让他进来。汁琮说。
耿曙入,扫视众人一眼,汁琮一指姜恒身边,示意他坐。
我们在说与郢国结盟的事。太子泷朝耿曙说。
哦。耿曙答道,这与他并无太大关系,他本来也就不在乎。
条件是什么?姜恒说。
条件很苛刻,汁琮答道,他们正在协议与代国的盟约,面对我们的结盟要求,郢国有挑选的余地,你懂的。
姜恒说:比起与咱们,我更好奇,他们与代国结盟的条件是什么?
姬霜嫁到郢国,陆冀说,两国以巴地为缓冲。郢国支持代,代与郑是母舅氏的姻亲,郑与梁又唇齿相依,这么一来,四国便再次联合在一起。
这是赵灵的提议罢。姜恒说。
不清楚。汁琮说,郢国朝咱们提的要求,则有三点,其中两点都与你有关。
姜恒皱眉,汁琮淡然道:所以,孤王也必须知会你一声。你对大雍而言,举足轻重。接下来,由管相说罢。
首先,管魏说,郢国要求,划黄河为界,嵩县归郢。其余有关分梁伐郑的细节,大可商酌。
好大的口气,耿曙冷冷道,吃得下么?
没有人回答,嵩县已经封给了耿曙,这意味着对方明目张胆,来讨要耿曙的封地。
其次,管魏没有评价第一条,与郢国联姻,派一名王族,前去迎娶郢国公主。
我记得郢国没有公主,姜恒说,不过临时封一个,也不是问题。
第三,管魏说,送姜大人往江都为质,待两国最终平分天下后,质子方可放回。
耿曙瞬间怒吼道:不行!
姜恒正处于震惊中,却被耿曙这么一吼,还来不及想清楚,便吓了一跳。
汁琮说:这件事太重要了,孤王不能罔顾当事人意愿,大家都回去,仔细想想罢,就这样,先散了。
是夜,姜恒仍处于震惊之中。
为什么是我?姜恒怀疑道。
耿曙没有说话,阴沉着脸,回到寝殿后率先坐下,郢国的要求实在太过无礼,既想要他的封地,又要他的弟弟。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麻烦,郢国提出联姻,目标是王族,那么谁去娶?今天当着耿曙的面这么说,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是他了。
否则由太子泷娶郢国公主吗?他的婚事,汁琮一定早有安排。
我不会给他们嵩县,耿曙说,也不会娶郢国的公主,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
姜恒笑了起来,他第一次听见婚事我自己做主这种话,忽然察觉了耿曙的某个小心思。
你喜欢上姬霜了吗?姜恒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可能。
当然不。耿曙莫名其妙答道,这与姬霜有什么关系?
姜恒坐到案上,大惑不解,盯着耿曙看,他总觉得耿曙最近有点不大对劲,对他的好奇心,已远远超过了今日之议。
哥,姜恒说,我不是让你娶郢公主,我就好奇问问,你想和什么样的人成亲,共度一生?
这是两兄弟第一次正式谈起这个话题。
我不知道。耿曙生硬地说,不,我知道,我不想成婚,我想就像现在这般,守着你,过一辈子,这就够了。恒儿,你呢?
姜恒说:那么耿家就没有后人了,你想过吗?
不是还有你吗?耿曙说,你如果有孩儿,可以过继给我一个。我替你抚养不,咱们时时在一起,谁来抚养,有区别吗?
姜恒语塞,他确实也没想过成亲的事。
设若我也不想成亲呢?姜恒说。
那就更好了。耿曙说,想到你每天夜里,睡在另一个人的枕畔,我虽然知道这是必然,却依旧有点有点寂寞,但这是我自己的事,你不必理会我。
姜恒:
耿曙在他面前向来直来直去,姜恒素来知道他的独占欲很强,而且只对他。但听见这话时,他仍然十分感动,他以为这些年里,时光改变了他们许多,没想到耿曙内心最深处,依旧是那个倔强又固执的家伙,犹如从未改变过。
那耿家就姜恒总觉得这不太好,毕竟他受读过的圣贤书所影响,思路与耿曙不一样。
有什么关系?耿曙说,天下的百姓,就是你的孩子。这话是你自己说的。
姜恒蓦然被耿曙开导了,没想到耿曙对此竟是看得比他还要透彻。
你说得对,姜恒说,那就不强求了。
耿曙心里仿佛堵着一口气,说:本该如此。
姜恒说:那就只得让太子泷去哦,不,我还有个好主意。说着,姜恒现出了恶作剧的笑容。
耿曙:?
没什么。姜恒自然而然地结束了这个话题,他还不知道郢王为什么在这么多人里,偏偏瞄准了他,让他去当质子。可行吗?自然是可行的。变法已近尾声,一切按部就班,接下来,则是雍国的休整期,这个时间不会太长,顶多三年,快的话,一年便可恢复。
但耿曙却还有话要说,先前他一直躲避着姜恒的目光,现在终于直视他的双眼。
恒儿,耿曙说,我心里只有一个你,你心里也只有一个我,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这些日子里我想了许多,我们之间,再容不下别的人了,当然,这只是哥自己这么想的。不知道你
姜恒听了这话,脸上有点发热,这不是耿曙第一次朝他这么说了。
是是是,姜恒笑道,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
耿曙:
姜恒已经有主意了,岔开话题,朝耿曙说:如果我去当质子,你也去郢国,咱们依旧在一起,可以去吗?
耿曙那表情显然还想说什么,被姜恒这么一问,忽然怔住了。
可以。耿曙先前竟没想到有这个办法,可是他以什么名义去呢?眼下雍国军队解甲归田,诸族平定,暂时也用不着他了。
姜恒想了想,征求地看着耿曙:是可以的。
可以,耿曙重复道,这我乐意。
那我明天与你父王谈谈。姜恒说,预备展开他的恶作剧了。他知道汁琮在算计他,他必须去当质子,因为和议的设想,是他提出来的,为了推动天下一统,他必须亲自去解决。
虽然他不知道汁琮为什么这么持之以恒地想算计他,但他总有对付他的办法。
翌日清晨,姜恒走出花园,还在想这件事。
我不明白。姜恒自言自语。
你不明白的事最近似乎多了不少?界圭跟在姜恒身后,说道,看来小太史偶尔也会犯糊涂。
姜恒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界圭一眼。
你要去么?界圭昨夜听了姜恒与耿曙对话,想必今天来见汁琮,已是下了决定。
你会去么?姜恒说。
太后把我人都送你了,界圭说,你去,我当然就去。
姜恒说:那可不是好主意,虽然战事已结束,但保不齐没有人来杀太子与雍王,我觉得你留在宫里比较好。
界圭说:你果然还是嫌弃我了,你这个记仇的小家伙,想来林胡人那桩事后,你就时时在记恨我。如果你哥跟着,想来我只会碍事。
恋耽美
我还记得上一次在角楼里喝酒,姜恒朝太子泷说,是在洛阳了。
太子泷说:哦?也是冬天吗?
耿曙也想起来了,不想再提往事,姜恒却自顾自地起了个头,说起六年前的冬天。太子泷自然是记得的,当时武英公主亲自出使洛阳,便是为了劝说姬珣来落雁城。
但那一次,姜恒万万没想到,来看过驻军的耿曙后,等待着兄弟二人的,便是长达五年的离别,险些天人永隔。
后来哥你去灵山了,对吧?姜恒问。
嗯。耿曙简单地答道,目光十分复杂,看着姜恒。
太子泷带着担忧,询问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经过,耿曙却听得走神了,一个声音在他心底不停地回响着,把这些天里,他不愿面对的心事统统翻到了眼前。
他不能再视而不见了,他必须查出这一切的真相,哪怕他已接受了它。
再后来,我被师父捡到了。姜恒解释道,现在想起,也当真是命大
恒儿不是我的亲弟弟。
耿曙的心里,那个无情的声音回响着。
那是陆相提议的,太子泷叹了口气,说,但是管相反对,不是反对他的举措,而是觉得,还不是时候。
他们说,姬家人的身体里,流淌着疯狂的血,姜恒笑道,现在我算是懂了。
他不是我爹的儿子耿曙心里,那声音时时刻刻提醒着他。
他一直以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来自同一个人的血,他们是彼此唯一的羁绊,可郎煌那天所言,刹那颠覆了他的整个世界。
恒儿。耿曙忽然道。
啊?姜恒说。
这几天耿曙的表现很不寻常,但太子泷与姜恒都未曾注意到,只因他大部分时候都不在宫中。
他不是我亲弟弟了,我与他现在算是什么?
但他还是我的恒儿。
耿曙怔怔看着姜恒,看着他被火焰映着的脸庞,姜恒眉毛稍一扬,朝他望来,不解其意,眼里却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意。
不要说以前的事了,耿曙道,我不爱听。
姜恒将它理解为耿曙不愿听到他受苦的日子,便自嘲般地笑了笑。
太子泷说:都过去了。
没有过去。耿曙却道。
这毫无来由的一句话,令姜恒与太子泷都十分疑惑。
耿曙避开姜恒茫然的眼神,起身推开门,说:回去罢,别在外头待得太久,宫里又要担心你们了。
哥,你没事罢?姜恒问。
耿曙摇摇头,站在城墙上望向城内,随着城墙的修复,工事已近结束,接下来,就是迎接冬至日,以及新一年的到来了。
一只温暖的手拉住了耿曙的手指,耿曙蓦然转头,发现是姜恒走了出来。
他望向角楼,太子泷还在里头。
姜恒怀疑地看着他的双眼,耿曙下意识地想避开他的手,情感却战胜了他的理智,他反手握住姜恒手掌,握得紧了点。
恒儿。耿曙喃喃道,将他抱进自己怀里。姜恒却有点难为情,他们早就成年了,在宫里亲近已是勉强,于城楼上搂搂抱抱的,像什么样子?
你怎么了?姜恒说。
没什么。耿曙没有强求姜恒,伸出手,覆在他侧脸上,拇指轻轻撇了下,只是想起从前的一些事。
姜恒说:忙完了吧?今晚会回来吗?
耿曙点了点头,说:等我。
他很清楚,一旦姜恒的身份暴露,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而就在此时,一骑到得城墙下,朝高处喊:太子殿下!王子殿下!姜大人!
王陛下有昭令!信使道,速往中殿内。
你看,耿曙说,找来了,你们先去,我稍后就来。
第117章 肉中刺
姜恒平时也不离宫, 刚走出一步,汁琮就派人来了,当真是把他们看得死死的,他只得与太子泷先回去。
今天与以往却有很大的不一样, 冬至前的三天, 数名朝中核心重臣全部就座, 就等太子泷与姜恒回来。
陆冀与管魏仿佛先经过了一轮讨论,两人一起看着姜恒。
汁淼呢?汁琮问。
还在做城墙最后的收尾, 姜恒答道, 马上就来。
把门关上,汁琮吩咐道,稍后来了通传就是。
界圭上前关上殿门, 守在外头,姜恒看看周遭,卫卓、陆冀、周戎、曾松也来了, 外加管魏,这阵仗当真是前所未有。
太子泷也察觉了, 朝姜恒点点头,两人分开, 太子泷坐到汁琮身边去。
两件事, 汁琮说, 是你提的办法,须得让当事人清楚。
姜恒与管魏交换了个眼色, 这一老一小虽从不私下交换消息, 却对彼此的心思不能再清楚了。
愿洗耳恭听。姜恒说。
曾松若有所思, 看着姜恒。
汁琮道:决定采纳你的提议, 开春通知关内四国, 于玉璧关内召开五国联会。
说着,汁琮拿起金玺,犹如惊堂木般,拍在案几上,发出气吞山河之声:届时孤王将亲自奉上传国金玺,分化四国。
姜恒点了点头,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汁琮说道,经过我们谨慎的决议,要占领洛阳,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计策。
姜恒没有插话,南方四国一旦开始争斗,战争一起,汁琮便会马上出关,占据土地。
除此之外,管魏说,派出去的信使,回来了。
什么信使?姜恒不记得有信使。
与郢国结盟的信使。管魏道。
这时候外头界圭说:殿下来了。
让他进来。汁琮说。
耿曙入,扫视众人一眼,汁琮一指姜恒身边,示意他坐。
我们在说与郢国结盟的事。太子泷朝耿曙说。
哦。耿曙答道,这与他并无太大关系,他本来也就不在乎。
条件是什么?姜恒说。
条件很苛刻,汁琮答道,他们正在协议与代国的盟约,面对我们的结盟要求,郢国有挑选的余地,你懂的。
姜恒说:比起与咱们,我更好奇,他们与代国结盟的条件是什么?
姬霜嫁到郢国,陆冀说,两国以巴地为缓冲。郢国支持代,代与郑是母舅氏的姻亲,郑与梁又唇齿相依,这么一来,四国便再次联合在一起。
这是赵灵的提议罢。姜恒说。
不清楚。汁琮说,郢国朝咱们提的要求,则有三点,其中两点都与你有关。
姜恒皱眉,汁琮淡然道:所以,孤王也必须知会你一声。你对大雍而言,举足轻重。接下来,由管相说罢。
首先,管魏说,郢国要求,划黄河为界,嵩县归郢。其余有关分梁伐郑的细节,大可商酌。
好大的口气,耿曙冷冷道,吃得下么?
没有人回答,嵩县已经封给了耿曙,这意味着对方明目张胆,来讨要耿曙的封地。
其次,管魏没有评价第一条,与郢国联姻,派一名王族,前去迎娶郢国公主。
我记得郢国没有公主,姜恒说,不过临时封一个,也不是问题。
第三,管魏说,送姜大人往江都为质,待两国最终平分天下后,质子方可放回。
耿曙瞬间怒吼道:不行!
姜恒正处于震惊中,却被耿曙这么一吼,还来不及想清楚,便吓了一跳。
汁琮说:这件事太重要了,孤王不能罔顾当事人意愿,大家都回去,仔细想想罢,就这样,先散了。
是夜,姜恒仍处于震惊之中。
为什么是我?姜恒怀疑道。
耿曙没有说话,阴沉着脸,回到寝殿后率先坐下,郢国的要求实在太过无礼,既想要他的封地,又要他的弟弟。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麻烦,郢国提出联姻,目标是王族,那么谁去娶?今天当着耿曙的面这么说,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是他了。
否则由太子泷娶郢国公主吗?他的婚事,汁琮一定早有安排。
我不会给他们嵩县,耿曙说,也不会娶郢国的公主,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
姜恒笑了起来,他第一次听见婚事我自己做主这种话,忽然察觉了耿曙的某个小心思。
你喜欢上姬霜了吗?姜恒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可能。
当然不。耿曙莫名其妙答道,这与姬霜有什么关系?
姜恒坐到案上,大惑不解,盯着耿曙看,他总觉得耿曙最近有点不大对劲,对他的好奇心,已远远超过了今日之议。
哥,姜恒说,我不是让你娶郢公主,我就好奇问问,你想和什么样的人成亲,共度一生?
这是两兄弟第一次正式谈起这个话题。
我不知道。耿曙生硬地说,不,我知道,我不想成婚,我想就像现在这般,守着你,过一辈子,这就够了。恒儿,你呢?
姜恒说:那么耿家就没有后人了,你想过吗?
不是还有你吗?耿曙说,你如果有孩儿,可以过继给我一个。我替你抚养不,咱们时时在一起,谁来抚养,有区别吗?
姜恒语塞,他确实也没想过成亲的事。
设若我也不想成亲呢?姜恒说。
那就更好了。耿曙说,想到你每天夜里,睡在另一个人的枕畔,我虽然知道这是必然,却依旧有点有点寂寞,但这是我自己的事,你不必理会我。
姜恒:
耿曙在他面前向来直来直去,姜恒素来知道他的独占欲很强,而且只对他。但听见这话时,他仍然十分感动,他以为这些年里,时光改变了他们许多,没想到耿曙内心最深处,依旧是那个倔强又固执的家伙,犹如从未改变过。
那耿家就姜恒总觉得这不太好,毕竟他受读过的圣贤书所影响,思路与耿曙不一样。
有什么关系?耿曙说,天下的百姓,就是你的孩子。这话是你自己说的。
姜恒蓦然被耿曙开导了,没想到耿曙对此竟是看得比他还要透彻。
你说得对,姜恒说,那就不强求了。
耿曙心里仿佛堵着一口气,说:本该如此。
姜恒说:那就只得让太子泷去哦,不,我还有个好主意。说着,姜恒现出了恶作剧的笑容。
耿曙:?
没什么。姜恒自然而然地结束了这个话题,他还不知道郢王为什么在这么多人里,偏偏瞄准了他,让他去当质子。可行吗?自然是可行的。变法已近尾声,一切按部就班,接下来,则是雍国的休整期,这个时间不会太长,顶多三年,快的话,一年便可恢复。
但耿曙却还有话要说,先前他一直躲避着姜恒的目光,现在终于直视他的双眼。
恒儿,耿曙说,我心里只有一个你,你心里也只有一个我,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这些日子里我想了许多,我们之间,再容不下别的人了,当然,这只是哥自己这么想的。不知道你
姜恒听了这话,脸上有点发热,这不是耿曙第一次朝他这么说了。
是是是,姜恒笑道,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
耿曙:
姜恒已经有主意了,岔开话题,朝耿曙说:如果我去当质子,你也去郢国,咱们依旧在一起,可以去吗?
耿曙那表情显然还想说什么,被姜恒这么一问,忽然怔住了。
可以。耿曙先前竟没想到有这个办法,可是他以什么名义去呢?眼下雍国军队解甲归田,诸族平定,暂时也用不着他了。
姜恒想了想,征求地看着耿曙:是可以的。
可以,耿曙重复道,这我乐意。
那我明天与你父王谈谈。姜恒说,预备展开他的恶作剧了。他知道汁琮在算计他,他必须去当质子,因为和议的设想,是他提出来的,为了推动天下一统,他必须亲自去解决。
虽然他不知道汁琮为什么这么持之以恒地想算计他,但他总有对付他的办法。
翌日清晨,姜恒走出花园,还在想这件事。
我不明白。姜恒自言自语。
你不明白的事最近似乎多了不少?界圭跟在姜恒身后,说道,看来小太史偶尔也会犯糊涂。
姜恒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界圭一眼。
你要去么?界圭昨夜听了姜恒与耿曙对话,想必今天来见汁琮,已是下了决定。
你会去么?姜恒说。
太后把我人都送你了,界圭说,你去,我当然就去。
姜恒说:那可不是好主意,虽然战事已结束,但保不齐没有人来杀太子与雍王,我觉得你留在宫里比较好。
界圭说:你果然还是嫌弃我了,你这个记仇的小家伙,想来林胡人那桩事后,你就时时在记恨我。如果你哥跟着,想来我只会碍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