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传了。太子泷道,咱们手上还有嵩县的奇兵,未尝不可一战。先前王兄想过,若派出这两万人,趁着联军集结于玉璧关下,安阳守备空虚时,直捣梁国都城,说不定是个好办法。
耿曙说:恒儿想出来的办法。
此一时,彼一时了。曾嵘道,发兵前,赵灵定将先攻嵩县,否则势必腹背受敌,他不会允许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夺关,而是要花最小的代价,否则纵然死伤惨重,夺回关隘,死去的士兵数年内得不到补齐,又有何用?
曾嵘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行事端正稳重,于太子泷犹如兄长般。
陆冀则与汁琮年岁相当,近知天命之年,倒是很看得开,笑道:须知解铃仍须系铃人,听说那位年纪轻轻,便已崭露头角的小先生,来了雍国。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汁琮冷笑一声。
姜恒来到雍国,消息自然走得飞快,曾嵘早在十天前便听闻了,还知道他是耿渊的儿子,笑道:陆先生还想找他要玉璧关不成?
陆冀捋了下花白的胡子,说道:说不好,他愿意再去刺太子灵一剑呢?
汁琮当即哭笑不得,而就在这时候,姜恒来了。
与此同时,殿外还有数声手杖声响。
众人从地图中抬头一看,姜恒出现在殿外,身着武服,手持一截不知从何处削下来的长棍,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第79章 金玺印
耿曙诧异道:恒儿?
姜恒拱手, 权当打招呼了,说道:王陛下好,各位大人好。
一时间所有人表情各异, 注视姜恒。陆冀点了点头, 道:姜大人?
姜恒笑道:不敢当, 晋已亡了,如今是一介草民。
姜恒来了雍国, 未有官职,以晋廷职位称呼,确实也说得过去。若仔细算起来, 殿内数人乃是封王属地的地方官, 好几个官职比他还低了一级, 称呼起来也太不合时宜了。
汁琮道:讨伐代王时, 可不是这么说的。
汁琮那话听起来像是嘲讽,却提醒殿内众人,连代王李宏也被这少年算计了, 不可掉以轻心。
姜恒却很有默契,有时他觉得汁琮这老狐狸,实在是太合自己心意了, 都快舍不得将他当敌人了。
那就权当是太史罢。姜恒又一拱手,说, 实不相瞒,今天前来,是朝王陛下辞行的。
耿曙:!!!
太子泷不悦道:恒儿, 你要去哪儿?不是说, 要想事情么?
正是。姜恒朝众人出示自己的手杖,但坐着想, 总不是办法,正打算到雍国全境去走走,看看北方的大好河山,为期半年,一定回来。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所有的传闻、记载,都不如亲自去了解可靠,而要成为雍国的智囊,了解这个国家,是最重要的功课。
耿曙马上道:我和你一起去。
你不能去。姜恒答道,有界圭陪我,你得练兵,你有你的责任,你还要收复玉璧关呢,这位是陆大人么?久仰了。
陆冀笑了起来,说:本想找太史大人讨回玉璧关,毕竟解铃仍须系铃人,太史倒是狡猾,这就走了,我还能说什么?
啊,姜恒说,说到这个大可不必担心。你们正在商量吗?赵灵明岁以前,不会打过来的。
汁琮说:如此笃定?这可不是能拿来赌的,姜恒。
不用赌,赌什么?办法都给你们想好了。姜恒说。
一语出,殿内众人露出嘲讽神色。
你能退四国联军?曾嵘扬眉道,他们马上就要在玉璧关下集结了。
姜恒掏出一件用黄布包着的东西,递给众人,没人接。
耿曙见过,马上笑了起来。
姜恒:喏,拿着啊,没人要么?
汁琮:!!!
汁琮的脸色瞬间变了,姜恒把它放在了桌上。
金玺可以借给你们先用,姜恒说,用它盖几个印罢,昭告天下,让宋邹替天子行使命令,征集四国联军,来讨伐汁雍。
所有人:
汁琮:这
太子泷当真觉得莫名其妙:自己打自己?
陆冀率先反应过来,登时大笑道:妙计!妙计!
姜恒也懒得解释了,拱手道:告辞了,各位大人,半年后见。
耿曙虽也没想明白,却跟在姜恒身边,说:我送你出去,我还有话说。
姜恒前脚刚走,汁琮便解开金玺上所蒙的黄布,一手竟止不住地发抖。象征天子王权的传承之器,就这么到了他的手里?他还以为姜恒将持它与雍国做交易!没想到,他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拿出来了!
恭喜吾王,陆冀说,贺喜吾王。
他什么意思?太子泷还没想明白,更不知道这枚金玺,对雍国而言代表着什么。
陆冀说:殿下,宋邹是晋臣,嵩县是天子封地,对不对?
太子泷带着疑惑点头。
陆冀:那么由宋邹出面,讨伐我大雍,乃是情理之中。设若宋邹发出征讨令,加盖金玺,照会诸国,各封国是不是要听他的号令?
太子泷忽然就懂了,这么说来,联军的召集者,就变成了宋邹!
可他们怎么会让他当联军的盟主?太子泷说,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曾嵘也回过神来了,点头笑道:不错,确实妙计,他当不当上盟主不论,诸侯国的国君,总不能去讨伐他罢?用什么名头?
陆冀耐心解释道:宋邹大可收编驻扎在嵩县的,咱们的雍军,让他们充任天子王军,各国哪怕不听他的号令,总不能动手攻打他罢?剿灭嵩县,师出无名,这支奇兵于是便谁也端不掉,必然安安稳稳,押他们的后方,这么一来,联军顾忌腹背受敌,根本不可能出关一战。
曾宇想了想,说:他们也可以将宋邹的王军收编,并入联军,让他当个名义上的盟主,由赵灵指挥唔,不过这样也好,宋邹若临阵反水,联军势必大乱,更简单了。
曾嵘道:现在就怕赵灵会不顾金玺敕令,强行攻陷嵩县。
不,他不会,陆冀说,这就是姜大人所算最准的地方,因为他但凡这么做了,定将遭到代、郢两国的围攻。谁也不想当撕破脸的那个。陛下,就这么办,但为保万全,还须得让周游派出特使,前往郢国。
汁琮现在耳畔已听不见任何人的话了,眼里只有那枚黑色的金玺。
金玺竟然是这个模样的汁琮只见过盖了玺印的锦帛,却从未看见金玺本身,本以为是黄金所铸,那材质却极其奇特,传说只有黑剑能斩断它?那么天底下,金玺便无从伪造汁琮终于明白了。
借用。汁琮握住金玺,冷笑一声。
雍国的宗庙庄重深沉,高处开一天窗,天窗顶端,乃是直没天际、镇守全城的墨玉镶金玄武像,那是汁雍家族初来塞外时,于巨擘神山深处,得到的地脉之玉所打造。
玄武墨玉像前,设四张灵案,供奉历朝历代国君,又有王家玉牒置于案前。百年风雨,几度春秋,北雍历经各族叛乱、变法、重整朝政,与南方数次交战,已成长为这乱世之中的一方霸主。
俨然一名初出茅庐,却无所畏惧的年轻人,他锋芒毕露,一如姜太后年轻时所嫁的那名雍王汁穆。汁穆文武双全,把一生的才情与力量,奉献予他的国家,膝下两名嫡子中,汁琅继承了他运筹神州的文韬,汁琮则得到了他睥睨天下的武道。
二十年前,雍国朝野之中,都认为汁琅将是结束这大争之世的英主,是百年来不世出的伟大国君,在他的治理之下,雍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已隐隐有问鼎中原的气势。
也正因如此,梁国才如此紧张,召集联军,要一举挫败雍国。
但耿渊的计划尚未成功,汁琅便已驾崩了。
他走得实在太早了,就像长夜中一道闪烁的强光,观者以为日出将至时,却发现那不过是璀璨的流星。
界圭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袱,来到汁琅的灵位前,点了三炷香,插在香炉中,将一杯酒放在案前。
姜太后无声无息地来到了界圭身后。
阳春三月时节,宗庙四面换上了雪白纱帘,在阳光下飞扬。姜太后手拈一杯,杯中满是桃花花瓣泡就的茶,放在儿子的灵位前。
他很坚持。界圭回头,朝姜太后说。
那就去罢,姜太后出神地说,本该如此。
话音落,姜太后又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
界圭说:在雍国探访不会出意外,太后请放心。
有你在身边,总是放心的,界圭。姜太后最终还是没忍住,声音发颤,他知道吗?
界圭道:他不知道。
姜太后沉吟片刻,又问:他呢?
我想,他应当也不知道。界圭说,但以他多疑的性子,察觉此事,只是时间问题,在那以前,咱们须得做好一切准备。
姜太后一夜间似乎老了许多,闭上双眼,十七年前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我老了,姜太后淡淡道,没有几年可活了。
界圭欲言又止,姜太后又说:这一路上,一定要非常当心。去罢,界圭,没想到一眨眼十七年过去,终究绕不开,要折腾你一辈子。
界圭离开前,又回头道:正求之不得。
雍都王宫外,耿曙追在姜恒身后,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姜恒一去就是半年。姜恒好说歹说,要劝他留下来,耿曙那脸色则黑得不能再黑,最终姜恒生气了。
我们不能总是待在这儿,姜恒说,哥,我要为雍国办事,我要当大臣,你是上将军!
于理,耿曙知道这是必然;于情,他们刚相逢不到半年,又怎么割舍得下姜恒?
耿曙知道以姜恒脾气,与他耍性子是没用的,他只认道理,遂耐心道:四国联军既然今岁不会出关,我就不必留在雍宫。
练兵怎么办?治军怎么办?战术怎么办?姜恒难以置信道,不用提前准备吗?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兵家怎么说的,都忘光了?
耿曙又陷入了倔强的沉默,姜恒耐心道:界圭会保护我。这半年,我必须去,否则不好好做功课,来日怎么治国?
姜恒已经将时间大幅度缩短了,按他的计划,走遍任何一国,要深入民间,都需至少三年。但眼下时间不等人,不因耿曙,只因雍国面临的危机实在太多了,看似十分强大,实则内忧外患,随时将遭遇灭顶之灾。
姜恒抱了下耿曙,说:哥,我走了。
耿曙又寸步不离地跟在姜恒身后,看那模样,显然是劝不离的。
姜恒板着脸,走出宫门,忽见不远处站着一人,手里也拄着一把手杖,那人两鬓染霜,身着朝服,五旬开外,双目神采奕奕,带着智慧的狡黠之光。
游历去了?那人打量姜恒,笑道。
姜恒不知此人是谁,望向耿曙,耿曙则抱拳道:管相。
管魏大人。姜恒知道这一定就是那位闻名中原的大雍丞相了。
姜太史,管魏笑道,路上有什么吩咐,派人往朝中传个信。
自当如此。姜恒说。
管魏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之意,缘因雍国国土地广人稀,又大多是苦荒之地,出外游历的世家子弟不是没有,却局限于雍国六城,姜恒是唯一一个,愿意亲自去丈量这土地的外来者。
管魏又道:王子殿下,不必依依不舍,再过数日,风戎军团便当往北方练兵了,风戎人追逐水草而去,想必你们不多时便能见面。
耿曙忽然心中一动,问:当真?
管魏说:在您归朝之前,陛下便有此打算。
姜恒闻言猜到,汁琮要重整军队编制,耿曙应当会被委以重任了,届时集结风戎人的军队后,想必他也要离开落雁城北上,说不定能碰面。
管魏的到来,简直救了姜恒的性命。
于是姜恒朝他说:你看,这不是正好么?
耿曙终于接受了这必然的暂时分别,想了想,说:行吧。
接着,耿曙朝王宫的方向打了个唿哨,过得良久,海东青扑打翅膀,朝他们飞来。
把风羽带上,耿曙说,我要知道你到了何处,每天都必须给我送信。
你要累死它了!姜恒哭笑不得道,五天。
三天,耿曙道,不能再少了。
姜恒妥协了,又见界圭牵着两匹马,等待在宫外。
走了。姜恒眼眶忽然有点湿润,耿曙则不发一语,直到姜恒翻身上马,才说:
恒儿,我想你。
姜恒回头看了眼,朝耿曙伤感地笑了笑,界圭沉默不语。出得落雁城去时,姜恒再回头,耿曙依旧站在城墙高处,远远地看着,直到两人成为天边的小黑点。
第80章 催命符
桃花殿内, 汁琮依旧看着金玺出神,姜太后、武英公主传看了一轮,姜太后说:我见过盖了金玺的王旨, 却也是五十年前, 刚嫁给你爹那时的事。
汁琮说:是, 母后,王旨已有五十年, 未曾发到塞北来。
管魏说:终于找到了?
汁琮抬眼,扬眉,说:大雍的天命, 尽在于此。他走了?
管魏放下手杖, 在一旁坐下, 说:走了。陛下, 老臣记得,十八年前,先王尚在时, 便有意立下这个规矩。
恋耽美
耿曙说:恒儿想出来的办法。
此一时,彼一时了。曾嵘道,发兵前,赵灵定将先攻嵩县,否则势必腹背受敌,他不会允许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夺关,而是要花最小的代价,否则纵然死伤惨重,夺回关隘,死去的士兵数年内得不到补齐,又有何用?
曾嵘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行事端正稳重,于太子泷犹如兄长般。
陆冀则与汁琮年岁相当,近知天命之年,倒是很看得开,笑道:须知解铃仍须系铃人,听说那位年纪轻轻,便已崭露头角的小先生,来了雍国。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汁琮冷笑一声。
姜恒来到雍国,消息自然走得飞快,曾嵘早在十天前便听闻了,还知道他是耿渊的儿子,笑道:陆先生还想找他要玉璧关不成?
陆冀捋了下花白的胡子,说道:说不好,他愿意再去刺太子灵一剑呢?
汁琮当即哭笑不得,而就在这时候,姜恒来了。
与此同时,殿外还有数声手杖声响。
众人从地图中抬头一看,姜恒出现在殿外,身着武服,手持一截不知从何处削下来的长棍,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第79章 金玺印
耿曙诧异道:恒儿?
姜恒拱手, 权当打招呼了,说道:王陛下好,各位大人好。
一时间所有人表情各异, 注视姜恒。陆冀点了点头, 道:姜大人?
姜恒笑道:不敢当, 晋已亡了,如今是一介草民。
姜恒来了雍国, 未有官职,以晋廷职位称呼,确实也说得过去。若仔细算起来, 殿内数人乃是封王属地的地方官, 好几个官职比他还低了一级, 称呼起来也太不合时宜了。
汁琮道:讨伐代王时, 可不是这么说的。
汁琮那话听起来像是嘲讽,却提醒殿内众人,连代王李宏也被这少年算计了, 不可掉以轻心。
姜恒却很有默契,有时他觉得汁琮这老狐狸,实在是太合自己心意了, 都快舍不得将他当敌人了。
那就权当是太史罢。姜恒又一拱手,说, 实不相瞒,今天前来,是朝王陛下辞行的。
耿曙:!!!
太子泷不悦道:恒儿, 你要去哪儿?不是说, 要想事情么?
正是。姜恒朝众人出示自己的手杖,但坐着想, 总不是办法,正打算到雍国全境去走走,看看北方的大好河山,为期半年,一定回来。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所有的传闻、记载,都不如亲自去了解可靠,而要成为雍国的智囊,了解这个国家,是最重要的功课。
耿曙马上道:我和你一起去。
你不能去。姜恒答道,有界圭陪我,你得练兵,你有你的责任,你还要收复玉璧关呢,这位是陆大人么?久仰了。
陆冀笑了起来,说:本想找太史大人讨回玉璧关,毕竟解铃仍须系铃人,太史倒是狡猾,这就走了,我还能说什么?
啊,姜恒说,说到这个大可不必担心。你们正在商量吗?赵灵明岁以前,不会打过来的。
汁琮说:如此笃定?这可不是能拿来赌的,姜恒。
不用赌,赌什么?办法都给你们想好了。姜恒说。
一语出,殿内众人露出嘲讽神色。
你能退四国联军?曾嵘扬眉道,他们马上就要在玉璧关下集结了。
姜恒掏出一件用黄布包着的东西,递给众人,没人接。
耿曙见过,马上笑了起来。
姜恒:喏,拿着啊,没人要么?
汁琮:!!!
汁琮的脸色瞬间变了,姜恒把它放在了桌上。
金玺可以借给你们先用,姜恒说,用它盖几个印罢,昭告天下,让宋邹替天子行使命令,征集四国联军,来讨伐汁雍。
所有人:
汁琮:这
太子泷当真觉得莫名其妙:自己打自己?
陆冀率先反应过来,登时大笑道:妙计!妙计!
姜恒也懒得解释了,拱手道:告辞了,各位大人,半年后见。
耿曙虽也没想明白,却跟在姜恒身边,说:我送你出去,我还有话说。
姜恒前脚刚走,汁琮便解开金玺上所蒙的黄布,一手竟止不住地发抖。象征天子王权的传承之器,就这么到了他的手里?他还以为姜恒将持它与雍国做交易!没想到,他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拿出来了!
恭喜吾王,陆冀说,贺喜吾王。
他什么意思?太子泷还没想明白,更不知道这枚金玺,对雍国而言代表着什么。
陆冀说:殿下,宋邹是晋臣,嵩县是天子封地,对不对?
太子泷带着疑惑点头。
陆冀:那么由宋邹出面,讨伐我大雍,乃是情理之中。设若宋邹发出征讨令,加盖金玺,照会诸国,各封国是不是要听他的号令?
太子泷忽然就懂了,这么说来,联军的召集者,就变成了宋邹!
可他们怎么会让他当联军的盟主?太子泷说,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曾嵘也回过神来了,点头笑道:不错,确实妙计,他当不当上盟主不论,诸侯国的国君,总不能去讨伐他罢?用什么名头?
陆冀耐心解释道:宋邹大可收编驻扎在嵩县的,咱们的雍军,让他们充任天子王军,各国哪怕不听他的号令,总不能动手攻打他罢?剿灭嵩县,师出无名,这支奇兵于是便谁也端不掉,必然安安稳稳,押他们的后方,这么一来,联军顾忌腹背受敌,根本不可能出关一战。
曾宇想了想,说:他们也可以将宋邹的王军收编,并入联军,让他当个名义上的盟主,由赵灵指挥唔,不过这样也好,宋邹若临阵反水,联军势必大乱,更简单了。
曾嵘道:现在就怕赵灵会不顾金玺敕令,强行攻陷嵩县。
不,他不会,陆冀说,这就是姜大人所算最准的地方,因为他但凡这么做了,定将遭到代、郢两国的围攻。谁也不想当撕破脸的那个。陛下,就这么办,但为保万全,还须得让周游派出特使,前往郢国。
汁琮现在耳畔已听不见任何人的话了,眼里只有那枚黑色的金玺。
金玺竟然是这个模样的汁琮只见过盖了玺印的锦帛,却从未看见金玺本身,本以为是黄金所铸,那材质却极其奇特,传说只有黑剑能斩断它?那么天底下,金玺便无从伪造汁琮终于明白了。
借用。汁琮握住金玺,冷笑一声。
雍国的宗庙庄重深沉,高处开一天窗,天窗顶端,乃是直没天际、镇守全城的墨玉镶金玄武像,那是汁雍家族初来塞外时,于巨擘神山深处,得到的地脉之玉所打造。
玄武墨玉像前,设四张灵案,供奉历朝历代国君,又有王家玉牒置于案前。百年风雨,几度春秋,北雍历经各族叛乱、变法、重整朝政,与南方数次交战,已成长为这乱世之中的一方霸主。
俨然一名初出茅庐,却无所畏惧的年轻人,他锋芒毕露,一如姜太后年轻时所嫁的那名雍王汁穆。汁穆文武双全,把一生的才情与力量,奉献予他的国家,膝下两名嫡子中,汁琅继承了他运筹神州的文韬,汁琮则得到了他睥睨天下的武道。
二十年前,雍国朝野之中,都认为汁琅将是结束这大争之世的英主,是百年来不世出的伟大国君,在他的治理之下,雍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已隐隐有问鼎中原的气势。
也正因如此,梁国才如此紧张,召集联军,要一举挫败雍国。
但耿渊的计划尚未成功,汁琅便已驾崩了。
他走得实在太早了,就像长夜中一道闪烁的强光,观者以为日出将至时,却发现那不过是璀璨的流星。
界圭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袱,来到汁琅的灵位前,点了三炷香,插在香炉中,将一杯酒放在案前。
姜太后无声无息地来到了界圭身后。
阳春三月时节,宗庙四面换上了雪白纱帘,在阳光下飞扬。姜太后手拈一杯,杯中满是桃花花瓣泡就的茶,放在儿子的灵位前。
他很坚持。界圭回头,朝姜太后说。
那就去罢,姜太后出神地说,本该如此。
话音落,姜太后又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
界圭说:在雍国探访不会出意外,太后请放心。
有你在身边,总是放心的,界圭。姜太后最终还是没忍住,声音发颤,他知道吗?
界圭道:他不知道。
姜太后沉吟片刻,又问:他呢?
我想,他应当也不知道。界圭说,但以他多疑的性子,察觉此事,只是时间问题,在那以前,咱们须得做好一切准备。
姜太后一夜间似乎老了许多,闭上双眼,十七年前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我老了,姜太后淡淡道,没有几年可活了。
界圭欲言又止,姜太后又说:这一路上,一定要非常当心。去罢,界圭,没想到一眨眼十七年过去,终究绕不开,要折腾你一辈子。
界圭离开前,又回头道:正求之不得。
雍都王宫外,耿曙追在姜恒身后,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姜恒一去就是半年。姜恒好说歹说,要劝他留下来,耿曙那脸色则黑得不能再黑,最终姜恒生气了。
我们不能总是待在这儿,姜恒说,哥,我要为雍国办事,我要当大臣,你是上将军!
于理,耿曙知道这是必然;于情,他们刚相逢不到半年,又怎么割舍得下姜恒?
耿曙知道以姜恒脾气,与他耍性子是没用的,他只认道理,遂耐心道:四国联军既然今岁不会出关,我就不必留在雍宫。
练兵怎么办?治军怎么办?战术怎么办?姜恒难以置信道,不用提前准备吗?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兵家怎么说的,都忘光了?
耿曙又陷入了倔强的沉默,姜恒耐心道:界圭会保护我。这半年,我必须去,否则不好好做功课,来日怎么治国?
姜恒已经将时间大幅度缩短了,按他的计划,走遍任何一国,要深入民间,都需至少三年。但眼下时间不等人,不因耿曙,只因雍国面临的危机实在太多了,看似十分强大,实则内忧外患,随时将遭遇灭顶之灾。
姜恒抱了下耿曙,说:哥,我走了。
耿曙又寸步不离地跟在姜恒身后,看那模样,显然是劝不离的。
姜恒板着脸,走出宫门,忽见不远处站着一人,手里也拄着一把手杖,那人两鬓染霜,身着朝服,五旬开外,双目神采奕奕,带着智慧的狡黠之光。
游历去了?那人打量姜恒,笑道。
姜恒不知此人是谁,望向耿曙,耿曙则抱拳道:管相。
管魏大人。姜恒知道这一定就是那位闻名中原的大雍丞相了。
姜太史,管魏笑道,路上有什么吩咐,派人往朝中传个信。
自当如此。姜恒说。
管魏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之意,缘因雍国国土地广人稀,又大多是苦荒之地,出外游历的世家子弟不是没有,却局限于雍国六城,姜恒是唯一一个,愿意亲自去丈量这土地的外来者。
管魏又道:王子殿下,不必依依不舍,再过数日,风戎军团便当往北方练兵了,风戎人追逐水草而去,想必你们不多时便能见面。
耿曙忽然心中一动,问:当真?
管魏说:在您归朝之前,陛下便有此打算。
姜恒闻言猜到,汁琮要重整军队编制,耿曙应当会被委以重任了,届时集结风戎人的军队后,想必他也要离开落雁城北上,说不定能碰面。
管魏的到来,简直救了姜恒的性命。
于是姜恒朝他说:你看,这不是正好么?
耿曙终于接受了这必然的暂时分别,想了想,说:行吧。
接着,耿曙朝王宫的方向打了个唿哨,过得良久,海东青扑打翅膀,朝他们飞来。
把风羽带上,耿曙说,我要知道你到了何处,每天都必须给我送信。
你要累死它了!姜恒哭笑不得道,五天。
三天,耿曙道,不能再少了。
姜恒妥协了,又见界圭牵着两匹马,等待在宫外。
走了。姜恒眼眶忽然有点湿润,耿曙则不发一语,直到姜恒翻身上马,才说:
恒儿,我想你。
姜恒回头看了眼,朝耿曙伤感地笑了笑,界圭沉默不语。出得落雁城去时,姜恒再回头,耿曙依旧站在城墙高处,远远地看着,直到两人成为天边的小黑点。
第80章 催命符
桃花殿内, 汁琮依旧看着金玺出神,姜太后、武英公主传看了一轮,姜太后说:我见过盖了金玺的王旨, 却也是五十年前, 刚嫁给你爹那时的事。
汁琮说:是, 母后,王旨已有五十年, 未曾发到塞北来。
管魏说:终于找到了?
汁琮抬眼,扬眉,说:大雍的天命, 尽在于此。他走了?
管魏放下手杖, 在一旁坐下, 说:走了。陛下, 老臣记得,十八年前,先王尚在时, 便有意立下这个规矩。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