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商人还探听到另一个消息。宋邹说道。
姜恒洗过澡,耿曙在旁用干巾为他擦头。
嵩县终于要有麻烦了吗?姜恒朝宋邹问道。
宋邹苦笑道:看情况确实如此。
聪明人无需长篇大论解释来解释去,姬霜既然写信朝耿曙求助,其他人自然也开始忌惮嵩县,一万驻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代国在发兵之前,一定会想办法先剿掉位于自己后方的这股力量。
除非耿曙在代军入侵嵩县前将全军撤走,那又另当别论。
他们眼下不敢就来,姜恒说,放心罢,宋大人,江对面,还有郢国呢。
是这么说。宋邹答道,可开春之后,就难料了,一切全看玉璧关归属。
姜恒点了点头,朝耿曙扬眉。
只有咱俩吗?耿曙问。
嗯,姜恒答道,你说了,去哪儿都可以。
耿曙道:当然记得,只是问问,不用护卫么?
你不就是?姜恒正收拾东西,答道。
耿曙答道:我来吧。
耿曙简单收拾姜恒的随身之物,发现只有一个空药瓶、一身里衣,连钱也没了,还有一个匣子,里头装着颜料等物,不知作何用,如此俭朴,当即令他十分难受。
姜恒说:我去交代点事儿。
耿曙已不再像先前般紧张,姜恒抵达嵩县后,无人好奇这个突然出现的青年人,耿曙朝亲兵们说了,姜恒是雍都落雁派给他的主簿。知道他是谁的人,只有宋邹,但就连宋邹,也并不清楚姜恒的真正身世。
姜恒现在需要嵩县的配合,他将与耿曙前往西川,并想办法将太子李谧放出来,借助他的力量,来反制代武王,扼住他那丧心病狂、开启大战的念头。
虽然以他的立场而言,他并不想为雍国做什么,然而他欠了汁琮的债,这笔债务是耿曙的四年人生,解去玉璧关之困,权当还给汁氏的。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设若代国开战,第一个目标就是夺取嵩县,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腹背之地留一枚雍国埋下的钉子。为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栖身之地,姜恒必须设法保全嵩县与全境军民。
姜恒又想方设法地说服自己,虽然转而帮助雍国大大脱离了他的初衷,但他也不想大动干戈,用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人的死亡来换取一统天下的盛世。他要的是雍国知难而退,而不是把玉璧关北边所有的人全杀了。
早在师门的时候,他就作出了长远的筹谋,要以最小伤亡的代价,来帮助自己所选定的国君完成一统大业。
起初这个选择是太子灵,但姜恒现在非常地茫然,太子灵真的合适么?他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界定新的人选?
矮个里拔高个。姜恒想起下山前,朝鬼先生谈及自己的宏图与理想时,无奈下意识说出的话。
五国之中,确实没有适合的天子人选,这才是大争之世中,最大的悲哀。
汁琅曾经有希望,但他早早的就死了。
姜恒来到厅内,几名商人正等着。
这位是太史姜大人。宋邹说,你们议定细节罢。
都是代国的商人,姜恒客客气气,朝他们主动行礼,商人们则受宠若惊,忙请姜恒先坐。
宋邹则不旁听以避嫌,离开了厅堂内。
耿曙把他们简单的行装打了一个包,兄弟俩的佩剑都没了,只得放了把匕首在包袱内。
宋邹捧着白银过来,朝耿曙说:将军,这是预备下的盘缠,到了西川后,说不定能用上。
耿曙掂量,约有百两,便点了点头。
宋邹正要告退,耿曙忽然道:你说得对,宋大人。
宋邹回身,不解,耿曙说:我不是雍人,我不过曾经以为自己是雍人。
宋邹一笑道:您又开玩笑了,将军,什么曾经以为呢?您一直是天子的人,您是天下人,将军。
翌日,嵩县为两人备齐了马车,雍军副将亲自来送。
殿下,恕我直言,玉璧关局势不定,您这又是去哪儿?那副将显然不明白,耿曙为什么会毫无来由地决定,突然就这么走了。
姜恒坐在车前,怀里抱着海东青,短短一天有余,他已经开始喜欢上这鹰了,爱得它不得了。海东青脾气凶戾,待姜恒却是百依百顺,竟愿意被他抓来,随便折腾,揉脑袋掰爪子,扯翅膀捏喙,从不生气。
就像耿曙一般。
姜恒没事时就喜欢抱着它摸个不停或是逗它玩,三不五时还亲亲它,同时理解了耿曙为什么也喜欢抱着自己,就像小动物之间,予以对方简单直白的亲昵,表达自己的心意,半点不难为情。
这种亲昵,确实能让人心情变得很好、很幸福。
耿曙看也不看那守将,递出一封信,说:到明年二月开春,若我还是没回来,你就将信拆了,按着信上说的办。
信里是姜恒思考了一夜,根据推演留下的后手布置,如果他们没能顺利解决代国之危,宋邹将亲自前往郢都,长江下游的江州城,游说郢王与太子,朝代国用兵。
届时嵩县的驻军,将奇袭梁国首都安阳,逼梁国撤军,联军只剩郑国。再接下来,就看汁琮自己的造化了,但料想能带出耿曙这等良将,摒去刺杀的意外,汁琮对付个把太子灵还是没问题的。
你太像爹了。姜恒说。
耿曙赶车,与姜恒作商人打扮,姜恒一身华服,裹襟锦袄,鬓角垂绦,上佩一枚夜明珠,袍襟上绣了金线白虎纹,怀里抱着四处张望的海东青。
耿曙则依旧一袭朴素的黑武服,袍上绣了暗纹,左肩佩一皮护肩,供海东青所停之用。
你又没见过爹,耿曙说,我也没有蒙眼。
姜恒说:既然姜太后说了,你就一定像。
耿曙答道:没有几个人见过他,尤其他的眉眼,你放心罢,不会被看出来的。
耿曙有时都惊讶于自己,居然能这么耐烦,曾经在雍都的深宫,他连答太子泷半句话都懒得开口,但面对姜恒时,他总希望姜恒再多说几句,仿佛他的声音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天籁,听到时,心里就开满了漫山遍野的花儿,有时还恨不得多逗逗他,奈何自己向来嘴拙。
姜恒说:我得给你改一改长相。
在我脸上砍一刀么?耿曙说。
砍你做什么?姜恒说,继而挪到车夫位旁,让海东青自己飞出去活动,打开那匣子,调开颜料。
哦,耿曙终于知道了,说,易容,还以为你喜欢画画儿。我只想替你受点罪,让你捅我一剑,留个疤,哥哥心里便受用了。
耿曙放缰,任凭拉车的马儿慢慢走着,冬天的暖阳中,姜恒用笔在耿曙嘴角上轻轻地描了几下,喃喃道:别瞎说,你这么好看,还是安全起见。
哪儿学的?耿曙问。
姜恒低头,蘸笔,带着笑意说道:师父教的。
耿曙说:你师父教了你不少。
姜恒答道:是啊。
耿曙忽然有点酸溜溜的,问:女孩儿么?
姜恒答道:你不是知道么?明知故问,罗宣啊,男的。可没教我怎么讨女孩儿喜欢。
耿曙:?
姜恒笑道:见了嫂子,你得自己想办法。
耿曙固执地说:不是嫂子,罗宣多大?
长得像二十来岁罢。姜恒说。
长什么模样?耿曙又问。
姜恒想了想,怎么描述呢?耿曙又道:既然易容,想必也见不到他真面目。
师门里头就我和他,姜恒道,他又用不着易容。
你在师门里头,都是他照顾你罢。
嗯。姜恒答道。
像我照看你一般吗?耿曙忽然说了句。
姜恒隐隐察觉到耿曙某些没有说出口的话,只在于那一瞬间。他不太喜欢自己提海阁,就像自己不喜欢他提落雁。
我也得给自己易个容姜恒自顾自道,稍微易一下。
耿曙警惕地看着姜恒,说:这又是谁?
姜恒稍稍改了一点点容貌,看了眼镜子,说:不知道,师父曾经给我易过,随便的一个什么人?
姜恒用了先前在师门时,罗宣教过他的易容法,只稍稍改了下鼻子与嘴唇、下颔线。
这个时候,海东青飞回来了,爪子上提着一条活蹦乱跳的蛇,直接把那蛇扔进了姜恒怀里。姜恒瞬间狂叫一声,耿曙没被那蛇吓着,却被姜恒吓着了,他眼明手快,挟住蛇的七寸,道:没毒!别害怕!看,快看,菜花蛇!
拿拿拿姜恒脑袋不住往后躲,拿远点儿!
姜恒在沧山上被蛇咬过一次,当然罗宣很快赶来,什么毒都不在话下,但他还多少有点害怕。
耿曙把蛇放了,朝他说:那是风羽抓给你的。
哦。姜恒心有余悸。
海东青此时正停在耿曙肩佩的护肩皮甲上,歪着头,不解地打量他。
真是有心了,姜恒朝海东青说,我不吃蛇,谢了。
耿曙嘴角略翘着,说:它想讨好你,奈何你不领情。
谁也不会领情的罢!姜恒哭笑不得道,但海东青的作为,还是令他十分感动,便伸手摸了摸它。
海东青跳回姜恒怀里,收起了爪子。
耿曙说:所以它傻,就像我。
姜恒说:你又不傻。
耿曙说:恒儿,我傻。
姜恒笑着侧身,靠上耿曙的背,与他背抵着背。耿曙拿过马缰,信手抖了几下,马车穿过玉衡山下的古道入口,进了蜀道,在江边悠悠地走着,冬季江水退了,绿得深不可测,两道则是绵延不绝、铺满崇山峻岭的常青树。
后来你去看过海了么?耿曙又问。
没有,姜恒出神地说,等你带我去呢。
耿曙嗯了声,又问:记得咱们从浔东上洛阳的路上么?
许多都不记得了,姜恒侧头,朝耿曙说,光记得项州带我去钓鱼那会儿。
耿曙道:就不记得我为你抓鱼了。
姜恒想起来了,那天很冷,耿曙为了给他找点肉吃,站在深水里,摸了一下午,一无所获。
从浔东去洛阳的路上,实在太冷了,姜恒说,还好没把你冻着。
耿曙说:可惜摸了好几个时辰,什么也没有。
姜恒说:也许因为那山涧里,本来就没有鱼。
你心疼我么?耿曙问。
当然了,姜恒说,只是那会儿不懂。
耿曙说话总是直来直往,所有的感情都不加于掩饰,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也好,你心疼我么也罢,尤其那一声声的恒儿,让姜恒感觉到了不尽的温暖,却也有点难为情。
但耿曙从到他家的第一天就是这般,十岁时这么朝他说话,十九岁上,还是这么朝他说话,当初稚气的容颜,已化为岁月间凝重的、英俊的男性脸庞。
知道你心疼,耿曙漫不经心道,比什么都值,旁的人我都不这么说,恒儿。
姜恒笑了起来,说:你在落雁,一定不这么说话。
在落雁,我不说话,谁也不说,都攒着对你说。我太高兴了,恒儿,你还活着,你回来了。我又活过来了,我当真太高兴了。耿曙又说,这几天里,每天我心里头都在出太阳,简直像做梦一样。
耿曙仿佛要将自己内心里,装了五年、无处宣泄的感情,统统朝姜恒倒出来,想诉说他怎么思念姜恒、怎么难过。可是话到嘴边,他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说了,只能笨拙地去谈往事,期待姜恒能懂这些回忆里所掩藏的诸多心情。
姜恒听懂了。
你再这么说下去,我怕我也不想你娶嫂子了。姜恒如是说。
耿曙笑了起来,像是在笑姜恒表达感情时竟也如此笨拙,又像是在笑自己,忽然也觉得有一点点难为情了。
第55章 蜀锦袍
入蜀道一路上阳光灿烂, 一如许多年前离开浔东前往洛阳,那笔直大路两侧的风景。有时耿曙甚至在想,如果他们一直在行路就好了。
江水滔滔, 猿啼阵阵, 在城外看见钟山的那一刻, 姜恒真切地感觉到,西川到了。
钟山九响, 改朝换代。耿曙懒洋洋随口道。
姜恒笑道:枫水化冻,冬去春来。前半句可不能乱说,哪怕任意一国的国君, 也不会希望听到。
西川千年来物产富庶, 川中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枫水绕国都而过, 灌溉万顷良田,更被蜀道相隔,不通外界, 中原的战乱影响不到此地,当真是姜恒这些年来所见,天下最富饶的地方了。
六百年前, 晋天子得天下,将西川封予李姓代氏, 从此便一代接一代,传了下来。及至两百年前代国中兴,出将军岭, 得汉中之地, 又南下从郢国手中夺巴郡,将此版图扩展至五国中第二大, 隐隐有问鼎中原的架势。
而数十年来,代国更出了一名不世强者,正是今日坐拥西川万顷良田、兵马二十万数的代武王。若非耿渊琴鸣天下打乱了四国攻雍的计划,说不定眼下代武王已平定北雍,出剑门关与诸国一较高下,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西川城墙高大气派,时值隆冬清晨,城中薄雾升起,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百姓安居乐业,绝非济州等地可比。
西川人有钱,耿曙在旁卸下货物,朝姜恒说,这回过来,能不能见姬霜公主不知道,钱想必不会少挣。
姜恒无奈道:我倒不会做生意。
姜恒站在马车旁,核对货单。西川城中民风富庶,城防守备却十分森严,细细盘问了他们来处,又看了货单,但大体俱十分礼貌,也不收姜恒的贿赂金。
恋耽美
姜恒洗过澡,耿曙在旁用干巾为他擦头。
嵩县终于要有麻烦了吗?姜恒朝宋邹问道。
宋邹苦笑道:看情况确实如此。
聪明人无需长篇大论解释来解释去,姬霜既然写信朝耿曙求助,其他人自然也开始忌惮嵩县,一万驻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代国在发兵之前,一定会想办法先剿掉位于自己后方的这股力量。
除非耿曙在代军入侵嵩县前将全军撤走,那又另当别论。
他们眼下不敢就来,姜恒说,放心罢,宋大人,江对面,还有郢国呢。
是这么说。宋邹答道,可开春之后,就难料了,一切全看玉璧关归属。
姜恒点了点头,朝耿曙扬眉。
只有咱俩吗?耿曙问。
嗯,姜恒答道,你说了,去哪儿都可以。
耿曙道:当然记得,只是问问,不用护卫么?
你不就是?姜恒正收拾东西,答道。
耿曙答道:我来吧。
耿曙简单收拾姜恒的随身之物,发现只有一个空药瓶、一身里衣,连钱也没了,还有一个匣子,里头装着颜料等物,不知作何用,如此俭朴,当即令他十分难受。
姜恒说:我去交代点事儿。
耿曙已不再像先前般紧张,姜恒抵达嵩县后,无人好奇这个突然出现的青年人,耿曙朝亲兵们说了,姜恒是雍都落雁派给他的主簿。知道他是谁的人,只有宋邹,但就连宋邹,也并不清楚姜恒的真正身世。
姜恒现在需要嵩县的配合,他将与耿曙前往西川,并想办法将太子李谧放出来,借助他的力量,来反制代武王,扼住他那丧心病狂、开启大战的念头。
虽然以他的立场而言,他并不想为雍国做什么,然而他欠了汁琮的债,这笔债务是耿曙的四年人生,解去玉璧关之困,权当还给汁氏的。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设若代国开战,第一个目标就是夺取嵩县,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腹背之地留一枚雍国埋下的钉子。为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栖身之地,姜恒必须设法保全嵩县与全境军民。
姜恒又想方设法地说服自己,虽然转而帮助雍国大大脱离了他的初衷,但他也不想大动干戈,用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人的死亡来换取一统天下的盛世。他要的是雍国知难而退,而不是把玉璧关北边所有的人全杀了。
早在师门的时候,他就作出了长远的筹谋,要以最小伤亡的代价,来帮助自己所选定的国君完成一统大业。
起初这个选择是太子灵,但姜恒现在非常地茫然,太子灵真的合适么?他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界定新的人选?
矮个里拔高个。姜恒想起下山前,朝鬼先生谈及自己的宏图与理想时,无奈下意识说出的话。
五国之中,确实没有适合的天子人选,这才是大争之世中,最大的悲哀。
汁琅曾经有希望,但他早早的就死了。
姜恒来到厅内,几名商人正等着。
这位是太史姜大人。宋邹说,你们议定细节罢。
都是代国的商人,姜恒客客气气,朝他们主动行礼,商人们则受宠若惊,忙请姜恒先坐。
宋邹则不旁听以避嫌,离开了厅堂内。
耿曙把他们简单的行装打了一个包,兄弟俩的佩剑都没了,只得放了把匕首在包袱内。
宋邹捧着白银过来,朝耿曙说:将军,这是预备下的盘缠,到了西川后,说不定能用上。
耿曙掂量,约有百两,便点了点头。
宋邹正要告退,耿曙忽然道:你说得对,宋大人。
宋邹回身,不解,耿曙说:我不是雍人,我不过曾经以为自己是雍人。
宋邹一笑道:您又开玩笑了,将军,什么曾经以为呢?您一直是天子的人,您是天下人,将军。
翌日,嵩县为两人备齐了马车,雍军副将亲自来送。
殿下,恕我直言,玉璧关局势不定,您这又是去哪儿?那副将显然不明白,耿曙为什么会毫无来由地决定,突然就这么走了。
姜恒坐在车前,怀里抱着海东青,短短一天有余,他已经开始喜欢上这鹰了,爱得它不得了。海东青脾气凶戾,待姜恒却是百依百顺,竟愿意被他抓来,随便折腾,揉脑袋掰爪子,扯翅膀捏喙,从不生气。
就像耿曙一般。
姜恒没事时就喜欢抱着它摸个不停或是逗它玩,三不五时还亲亲它,同时理解了耿曙为什么也喜欢抱着自己,就像小动物之间,予以对方简单直白的亲昵,表达自己的心意,半点不难为情。
这种亲昵,确实能让人心情变得很好、很幸福。
耿曙看也不看那守将,递出一封信,说:到明年二月开春,若我还是没回来,你就将信拆了,按着信上说的办。
信里是姜恒思考了一夜,根据推演留下的后手布置,如果他们没能顺利解决代国之危,宋邹将亲自前往郢都,长江下游的江州城,游说郢王与太子,朝代国用兵。
届时嵩县的驻军,将奇袭梁国首都安阳,逼梁国撤军,联军只剩郑国。再接下来,就看汁琮自己的造化了,但料想能带出耿曙这等良将,摒去刺杀的意外,汁琮对付个把太子灵还是没问题的。
你太像爹了。姜恒说。
耿曙赶车,与姜恒作商人打扮,姜恒一身华服,裹襟锦袄,鬓角垂绦,上佩一枚夜明珠,袍襟上绣了金线白虎纹,怀里抱着四处张望的海东青。
耿曙则依旧一袭朴素的黑武服,袍上绣了暗纹,左肩佩一皮护肩,供海东青所停之用。
你又没见过爹,耿曙说,我也没有蒙眼。
姜恒说:既然姜太后说了,你就一定像。
耿曙答道:没有几个人见过他,尤其他的眉眼,你放心罢,不会被看出来的。
耿曙有时都惊讶于自己,居然能这么耐烦,曾经在雍都的深宫,他连答太子泷半句话都懒得开口,但面对姜恒时,他总希望姜恒再多说几句,仿佛他的声音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天籁,听到时,心里就开满了漫山遍野的花儿,有时还恨不得多逗逗他,奈何自己向来嘴拙。
姜恒说:我得给你改一改长相。
在我脸上砍一刀么?耿曙说。
砍你做什么?姜恒说,继而挪到车夫位旁,让海东青自己飞出去活动,打开那匣子,调开颜料。
哦,耿曙终于知道了,说,易容,还以为你喜欢画画儿。我只想替你受点罪,让你捅我一剑,留个疤,哥哥心里便受用了。
耿曙放缰,任凭拉车的马儿慢慢走着,冬天的暖阳中,姜恒用笔在耿曙嘴角上轻轻地描了几下,喃喃道:别瞎说,你这么好看,还是安全起见。
哪儿学的?耿曙问。
姜恒低头,蘸笔,带着笑意说道:师父教的。
耿曙说:你师父教了你不少。
姜恒答道:是啊。
耿曙忽然有点酸溜溜的,问:女孩儿么?
姜恒答道:你不是知道么?明知故问,罗宣啊,男的。可没教我怎么讨女孩儿喜欢。
耿曙:?
姜恒笑道:见了嫂子,你得自己想办法。
耿曙固执地说:不是嫂子,罗宣多大?
长得像二十来岁罢。姜恒说。
长什么模样?耿曙又问。
姜恒想了想,怎么描述呢?耿曙又道:既然易容,想必也见不到他真面目。
师门里头就我和他,姜恒道,他又用不着易容。
你在师门里头,都是他照顾你罢。
嗯。姜恒答道。
像我照看你一般吗?耿曙忽然说了句。
姜恒隐隐察觉到耿曙某些没有说出口的话,只在于那一瞬间。他不太喜欢自己提海阁,就像自己不喜欢他提落雁。
我也得给自己易个容姜恒自顾自道,稍微易一下。
耿曙警惕地看着姜恒,说:这又是谁?
姜恒稍稍改了一点点容貌,看了眼镜子,说:不知道,师父曾经给我易过,随便的一个什么人?
姜恒用了先前在师门时,罗宣教过他的易容法,只稍稍改了下鼻子与嘴唇、下颔线。
这个时候,海东青飞回来了,爪子上提着一条活蹦乱跳的蛇,直接把那蛇扔进了姜恒怀里。姜恒瞬间狂叫一声,耿曙没被那蛇吓着,却被姜恒吓着了,他眼明手快,挟住蛇的七寸,道:没毒!别害怕!看,快看,菜花蛇!
拿拿拿姜恒脑袋不住往后躲,拿远点儿!
姜恒在沧山上被蛇咬过一次,当然罗宣很快赶来,什么毒都不在话下,但他还多少有点害怕。
耿曙把蛇放了,朝他说:那是风羽抓给你的。
哦。姜恒心有余悸。
海东青此时正停在耿曙肩佩的护肩皮甲上,歪着头,不解地打量他。
真是有心了,姜恒朝海东青说,我不吃蛇,谢了。
耿曙嘴角略翘着,说:它想讨好你,奈何你不领情。
谁也不会领情的罢!姜恒哭笑不得道,但海东青的作为,还是令他十分感动,便伸手摸了摸它。
海东青跳回姜恒怀里,收起了爪子。
耿曙说:所以它傻,就像我。
姜恒说:你又不傻。
耿曙说:恒儿,我傻。
姜恒笑着侧身,靠上耿曙的背,与他背抵着背。耿曙拿过马缰,信手抖了几下,马车穿过玉衡山下的古道入口,进了蜀道,在江边悠悠地走着,冬季江水退了,绿得深不可测,两道则是绵延不绝、铺满崇山峻岭的常青树。
后来你去看过海了么?耿曙又问。
没有,姜恒出神地说,等你带我去呢。
耿曙嗯了声,又问:记得咱们从浔东上洛阳的路上么?
许多都不记得了,姜恒侧头,朝耿曙说,光记得项州带我去钓鱼那会儿。
耿曙道:就不记得我为你抓鱼了。
姜恒想起来了,那天很冷,耿曙为了给他找点肉吃,站在深水里,摸了一下午,一无所获。
从浔东去洛阳的路上,实在太冷了,姜恒说,还好没把你冻着。
耿曙说:可惜摸了好几个时辰,什么也没有。
姜恒说:也许因为那山涧里,本来就没有鱼。
你心疼我么?耿曙问。
当然了,姜恒说,只是那会儿不懂。
耿曙说话总是直来直往,所有的感情都不加于掩饰,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也好,你心疼我么也罢,尤其那一声声的恒儿,让姜恒感觉到了不尽的温暖,却也有点难为情。
但耿曙从到他家的第一天就是这般,十岁时这么朝他说话,十九岁上,还是这么朝他说话,当初稚气的容颜,已化为岁月间凝重的、英俊的男性脸庞。
知道你心疼,耿曙漫不经心道,比什么都值,旁的人我都不这么说,恒儿。
姜恒笑了起来,说:你在落雁,一定不这么说话。
在落雁,我不说话,谁也不说,都攒着对你说。我太高兴了,恒儿,你还活着,你回来了。我又活过来了,我当真太高兴了。耿曙又说,这几天里,每天我心里头都在出太阳,简直像做梦一样。
耿曙仿佛要将自己内心里,装了五年、无处宣泄的感情,统统朝姜恒倒出来,想诉说他怎么思念姜恒、怎么难过。可是话到嘴边,他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说了,只能笨拙地去谈往事,期待姜恒能懂这些回忆里所掩藏的诸多心情。
姜恒听懂了。
你再这么说下去,我怕我也不想你娶嫂子了。姜恒如是说。
耿曙笑了起来,像是在笑姜恒表达感情时竟也如此笨拙,又像是在笑自己,忽然也觉得有一点点难为情了。
第55章 蜀锦袍
入蜀道一路上阳光灿烂, 一如许多年前离开浔东前往洛阳,那笔直大路两侧的风景。有时耿曙甚至在想,如果他们一直在行路就好了。
江水滔滔, 猿啼阵阵, 在城外看见钟山的那一刻, 姜恒真切地感觉到,西川到了。
钟山九响, 改朝换代。耿曙懒洋洋随口道。
姜恒笑道:枫水化冻,冬去春来。前半句可不能乱说,哪怕任意一国的国君, 也不会希望听到。
西川千年来物产富庶, 川中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枫水绕国都而过, 灌溉万顷良田,更被蜀道相隔,不通外界, 中原的战乱影响不到此地,当真是姜恒这些年来所见,天下最富饶的地方了。
六百年前, 晋天子得天下,将西川封予李姓代氏, 从此便一代接一代,传了下来。及至两百年前代国中兴,出将军岭, 得汉中之地, 又南下从郢国手中夺巴郡,将此版图扩展至五国中第二大, 隐隐有问鼎中原的架势。
而数十年来,代国更出了一名不世强者,正是今日坐拥西川万顷良田、兵马二十万数的代武王。若非耿渊琴鸣天下打乱了四国攻雍的计划,说不定眼下代武王已平定北雍,出剑门关与诸国一较高下,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西川城墙高大气派,时值隆冬清晨,城中薄雾升起,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百姓安居乐业,绝非济州等地可比。
西川人有钱,耿曙在旁卸下货物,朝姜恒说,这回过来,能不能见姬霜公主不知道,钱想必不会少挣。
姜恒无奈道:我倒不会做生意。
姜恒站在马车旁,核对货单。西川城中民风富庶,城防守备却十分森严,细细盘问了他们来处,又看了货单,但大体俱十分礼貌,也不收姜恒的贿赂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