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盲眼药
姜恒沉默了。
天月剑姜昭。孙英却开了口, 懒懒道,罗先生认得此人?
许久后,姜恒答道:认得, 少时蒙昭夫人之恩, 乃是故人, 多年来,常常心中挂念。
这么一说, 公孙武也想起来了,公孙家在越地世代行医,而姜家又是名门望族, 难怪这名字这么熟。
昭夫人, 公孙武说, 想起来了。当初听闻她在浔东城外, 一剑刺死郢国芈霞将军,保下了全城十余万百姓性命。
太子灵略带诧异,朝姜恒问:先生如何认得姜夫人?
姜恒又安静了一会儿, 答道:当初师父带我下山历练,萍水相逢而已。
你师父是项州么?孙英又忽然问道。
不是。姜恒一笑道,说, 往事不想多提,见谅。
孙英与太子灵交换眼色, 姜恒所言虽隐瞒了不少事实,却在太子灵心里,得到了新的推断。既是海阁门人, 理应与项州相识, 而孙英又知,项州与姜昭曾有一段过往。
此事还是当初郢军退后, 太子灵多方托人打听,推断得知,是以两人都未曾起疑。
姜夫人乃是我大郑国士,太子灵叹了口气,答道,可惜了,当初因其与耿渊琴瑟和鸣,亦受此姻缘所累,不得为她正名,迟早有一天,该替浔东百姓好好祭奠她才是。
是啊。姜恒低声道。
殿内一阵沉寂,安静得孙英都觉得有点不自在,直到公孙武调好药,坐近前来。
姜恒看了一眼,问:这是什么?
致人目盲之药。公孙武说,并将目光投向太子灵,意思是他不知道?
太子灵道:先生但请放心,此药必不会终身致盲,不过月余,便可慢慢恢复。
姜恒已经无心说话,沉默点头,任其摆布。公孙武便让姜恒抬头,将药膏小心地敷上他的双眼。
孙英解释道:罗先生,恰恰好说到昭夫人,便朝您解释下,接下来,您的身份,将是耿渊流落人间的遗腹子。
嗯,姜恒的语气异常平静,知道了。
这也是我与孙先生商议后,觉得最好的计策。太子灵道,中原传言,汁琮于四年前,率军入关,四处寻找当年耿渊的亲生子
姜恒的语气带着冷淡,说道:耿渊付出生命,为雍国蛰伏七年,刺杀各国上将军与丞相,这份恩情,汁氏定将时时记得。
不错。太子灵道,而先生您,届时将在双眼蒙上黑布,带着一把琴,与孙英孙先生,前去会一会汁琮。告诉他,您就是耿渊的孩儿。
姜恒忽然道:假扮故人之子,确实是很聪明的办法,你们是否曾调查过,耿渊真的留下了后人么?
孙英摊手,但姜恒两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见他的动作,孙英便走上前,一手在姜恒面前轻挥,答道:也许有,但多半已死了,如今唯一知道耿氏后人下落的,应当只有雍国。这是我们通过雍国举动,进行推测定下的计谋。
公孙武安静地为姜恒敷药,并未作出任何评价。
太子灵又说:这个人,是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我想世上无人知道。先生便索性改个姓,依旧唤耿恒也无妨。
姜恒说:兴许我长得不像耿渊,虽已过了十三年,但来到面前的孩子,与耿渊像不像。汁琮就认不出来么?
这就是为什么,让你当瞎子的缘故了,孙英说,蒙着双眼,便不容易辨认。
好了。公孙武拿起黑布,另一头交给孙英,两人用黑布,将姜恒的双眼蒙住。
姜恒眉眼间蒙了黑布,只露出半张脸高耸的鼻梁、白皙的脸庞,以及温润的唇。殿内众人俱没有作声。
公孙武说:公子像一块美玉。
无人接话。
又漫长的沉默后,太子灵说:脸型不大肖似。
姜恒道:你见过他?
太子灵说:一面之缘,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过安阳,见表兄时,看见过耿渊我也记不清楚了,但这个地方可往上稍作描摹。
公孙武取来笔,在姜恒的嘴角上画了画。
殿下?姜恒沉声说。
太子灵收回手,把手放在姜恒的手背上,姜恒跪坐案后,想了很久。
太子灵道:先生请说。
姜恒斟酌再三,方道:耿渊既有后人在世,想必姜昭生前,必然会尽一切努力保护这个孩子,不可能让他姓耿,以免仇家上门。所以我觉得,既要扮此人,他该唤作姜恒。
对!孙英拍案道,你想得周全!
太子灵点头,说道:先生果然思虑慎密。
姜恒又道:汁琮见我之时,定心神剧震,第一个念头,当是盘问我的过往与来处。姜昭既曾住浔东,这孩子,必然也住浔东,在母亲的保护下,终日不得与外界相接,童年时必定孤寂。
孙英说:这就是今日咱们需要讨论的,届时汁琮会如何问、该如何回答、何时分他心神、何时动手、所抛出的,当是什么样的诱饵,都须先行确定下来,拿个主意。
姜恒点了点头,孙英又道:你会奏琴么?
太子灵搬来琴,姜恒已目不能视,太子灵便牵着他的手,让他按在琴上。姜恒轻轻拨弄数下琴弦,答道:在师门时,跟着师父学过。
很好。太子灵答道,绕指柔可先行抹上见血封喉的剧毒,藏在琴下,或卷在腕中。
孙英想了想,说:若能找到耿渊当年的黑剑,这桩行刺就更有把握。
公孙武收拾过药箱,朝太子灵道:在下便先告退了。
太子灵与孙英稍躬身送走公孙武,公孙武临走前,又朝姜恒说:哪怕有人亲自解开这黑布查验,公子的目盲亦能瞒过,只需要记得这段日子里,切勿流泪,否则容易伤到双眼。
片刻后,姜恒又说:故人之子,犹如其父双目失明,眼不能视,届时汁琮为表亲密,将上前,亲手解开我的蒙眼黑布,看见我这双眼睛,将自责万分。我再骤然出手杀他,一剑了结其性命。
殿内寂静,落针可闻。
正是如此。太子灵说,仰仗先生了,出剑之后的事,便着落在我们身上,孙英将以生命作赌注,来护佑先生的安全。
秋末,嵩县下起了第一场雪。
寒锋自南向北,覆盖了神州大地,到得中原腹地以南、玉衡山下的嵩县之时,已化作半雨半雪,南方的这股湿冷较之北面寒风呼号、鹅毛大雪过境更甚,从盔甲外无孔不入地往里钻。
耿曙进入琴川平原后,第一眼看见的,赫然是背靠玉衡山、面朝琴江的嵩县县城。
玉衡山西接代国,南邻琴江,东面中原,古称武陵桃源,确实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兵家必争,梁、郢、代三大国,迟迟不愿出手,恐怕引来他国敌对。
最终这座七万户的小城,依旧保存着它的独立地位。嵩县县令名为天子指派,实则由城中百姓选出。当然,晋天子已在五年前驾崩,天下再无帝君,而嵩县被吞并的这一天,终将到来。
嵩地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未经战事,最近一次,乃是二十年前,梁、郢的琴江之战。二十年来,嵩县居民无心战争,在一方小天地中安居乐业。五道支流蜿蜒而过的琴江平原布设下不少岗哨与箭楼,倚地利抵挡住郢国的水军,玉衡山则为此地阻断了代国的兵马。
梁国自大将军重闻死后,已无心扩展疆域。
于是这块最后的天子封地,成为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只是这一宁静,终于还是被不请自来的侵略者所打破。
嵩县县令意外地没有丝毫抵抗,大开四面城门,迎接雍军入城接管。
耿曙一路南下,与梁国的边境军队几次交战,梁军实力早已不似当年,甫一交锋便作鸟兽散,雍军则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住了从洛阳到嵩县的古道。
耿曙骑着汁琮予他的战马白夜金光,傲然屹立于嵩县城主府外。
奉天子遗命,耿曙出示腰牌,沉声道,前来接管嵩县。
嵩县县令乃是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名唤宋邹,颇有大晋遗风,客客气气道:恭迎骑都尉。
此计是太子泷所出,要强取豪夺,总归得有个缘由,而耿曙曾在洛阳任骑都尉,就是最好的理由。
朝中的猜测是,宋邹应当不至于这么不识好歹,毕竟嵩县向来只关心自己老百姓性命,不管他人死活,连洛阳沦陷,嵩县都未曾出兵勤王,雍国只要不在城中杀人,何乐而不为?
但出发之前,太子泷再三提醒耿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雍国将嵩县置于势力范围,也即意味着,嵩县也许将在不久的以后,迎来新的战火。而宋邹能让方圆不足四百里的小县城,多年里与三个虎视眈眈的大国相安无事,必然艺高人胆大。
进入嵩县后,须得一切万分谨慎,临别前,太子泷为兄长穿戴铠甲,认真道,不要扰民,不要换地方官,更不要胡乱杀人。
知道了。耿曙没好气地答道。
果然一如太子泷所料,耿曙没有遭受任何阻力,便顺理成章地进驻城内,城主府已打扫干净,尊他为大晋骑都尉,县令则自觉地搬了出来。
嵩县百姓不仅没有丝毫抵触,反而夹道欢迎耿曙的进城。雍军顿时面面相觑,看着眼前的老百姓,产生了自己是来解万民于倒悬的错觉。
汁将军,请。宋邹客客气气,循晋制,以天子使臣视察地方的礼数,将耿曙请进了城主府,说道,若将军不嫌弃,这些日子里,便请在嵩县住下。
当然不嫌弃。耿曙环顾四周,嵩县无战事侵扰,多年来发展得十分富庶,城主府背山而建,清幽雅致,又有三进的大花园,池水清澈,府墙很低,厅内铺了席地,跪坐其间往外望去,恰好能看见府外琴川分明的梯田,让人心旷神怡。
太子泷从小就喜欢南方,只可惜从未渡过黄河,这地方他一定喜欢。耿曙心道。
此乃城防名簿,宋邹与麾下主簿官员,送上城中军防名册,若需从本县募兵,具体事宜,还请汁将军定夺。
我们不在此地募兵。一名副将跪坐耿曙身后,雍国军人与南人有明显的区别,声若洪钟,背脊挺拔,无论何时何地,俱注意端正形象,军纪严明,丝毫没有半点松懈。
耿曙抬手,示意闭嘴,答道:有什么是我们能为乡亲父老做的?
这也是太子泷嘱咐的,让他到了嵩县之后,设法朝当地示好,以收买民心。耿曙不习惯与人绕来绕去,直接开门见山了。
宋邹侧倚在案前,想了想,笑道:还真得倚仗将军,琴川古渠日久失修,恐怕撑不得几年了,古道也有松垮,将军若闲来无事,便请帮个小忙?
于是耿曙便让宋邹开具文书,分付属下士兵,让他们去为嵩县修渠、修路,其间驻军一应费用,自当嵩县所供,军民鱼水,倒是其乐融融。
第43章 对弈局
一场雨下过, 天又凉了些许。
耿曙顺利完成嵩县驻军,接管了城防,却没有干涉城内一应政务与民生运转, 依旧交由宋邹打理。根据他的观察, 宋邹在识人与用人一道上颇有能耐, 大小事宜无需他亲力亲为,嵩县县政, 一应官员自能料理。
宋邹每日尚能拨冗,前来与耿曙下盘棋。耿曙敏锐地察觉到,宋邹正在以最大的诚意来认识他、了解他, 至于这家伙肚子里在想什么, 太子泷若在, 也许还能指点一二, 只凭耿曙,实在猜不到。
他的城府实在太深了。
汁将军是哪里人?宋邹说。
雍人。耿曙答道,起初他对宋邹十分提防, 但发现这名县令连城防的调动安排都交给了自己后,便慢慢地放下了戒心,毕竟只要自己对他不满, 再聪明的文官也敌不过刀子架在脖颈上,他没有必要朝自己玩花样。
您不是雍人。宋邹笑道。
耿曙道:你又知道我不是雍人了?
宋邹岔开话题, 随口道:听说将军很快就要迎娶代国公主了?听说那位公主当真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还是姬家之后。
耿曙答道:从哪儿听说的?我怎么不知道?我连未婚妻的面,都没有见过。
两人各自落子, 宋邹忽然又道:属下有一件事, 始终不明白。
耿曙没有回答,片刻后也道:本将军也有一件事, 始终不明白,不知道宋大人能否为我解惑?
宋邹一笑道:将军请先说。
说着,宋邹落子,耿曙自知棋艺压根不是宋邹的对手,这么陪自己下,宋邹已让得无法再让了。
我不明白,耿曙说,嵩县百姓,竟是这么期盼雍军到来。难不成,此地民生富庶、一片升平之景,俱是假象?抑或过得数月,代国便要打过来了,正四处找替死鬼顶上去开战?
宋邹忽然大笑起来,说道:将军您开玩笑了。
如果太子泷在此地,当会提醒耿曙,从进城至今,没有人叫过耿曙一声殿下。每个人对他的称呼,俱是骑都尉将军。而这两重身份之间微妙的区别,正象征了宋邹的微妙态度之差。
但耿曙不是太子泷,更不是姜恒,在这方面上他没有心眼。
百姓欢迎将军入城,宋邹说道,乃是心系大晋天子,对五年前洛阳那场大火与喑哑的天下王钟,仍有不舍。将军曾在赵将军麾下任职,将军的职位是天子亲赐,见您,便如见赵将军亲来。至于您带的,是哪一国士兵,于我们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
耿曙沉默片刻,终于从中咀嚼出了某种暗示与特别的滋味。
我猜想将军,亦同样怀抱振兴晋室之念。宋邹说,既是如此,百姓自当欢迎,有何不对?
恋耽美
姜恒沉默了。
天月剑姜昭。孙英却开了口, 懒懒道,罗先生认得此人?
许久后,姜恒答道:认得, 少时蒙昭夫人之恩, 乃是故人, 多年来,常常心中挂念。
这么一说, 公孙武也想起来了,公孙家在越地世代行医,而姜家又是名门望族, 难怪这名字这么熟。
昭夫人, 公孙武说, 想起来了。当初听闻她在浔东城外, 一剑刺死郢国芈霞将军,保下了全城十余万百姓性命。
太子灵略带诧异,朝姜恒问:先生如何认得姜夫人?
姜恒又安静了一会儿, 答道:当初师父带我下山历练,萍水相逢而已。
你师父是项州么?孙英又忽然问道。
不是。姜恒一笑道,说, 往事不想多提,见谅。
孙英与太子灵交换眼色, 姜恒所言虽隐瞒了不少事实,却在太子灵心里,得到了新的推断。既是海阁门人, 理应与项州相识, 而孙英又知,项州与姜昭曾有一段过往。
此事还是当初郢军退后, 太子灵多方托人打听,推断得知,是以两人都未曾起疑。
姜夫人乃是我大郑国士,太子灵叹了口气,答道,可惜了,当初因其与耿渊琴瑟和鸣,亦受此姻缘所累,不得为她正名,迟早有一天,该替浔东百姓好好祭奠她才是。
是啊。姜恒低声道。
殿内一阵沉寂,安静得孙英都觉得有点不自在,直到公孙武调好药,坐近前来。
姜恒看了一眼,问:这是什么?
致人目盲之药。公孙武说,并将目光投向太子灵,意思是他不知道?
太子灵道:先生但请放心,此药必不会终身致盲,不过月余,便可慢慢恢复。
姜恒已经无心说话,沉默点头,任其摆布。公孙武便让姜恒抬头,将药膏小心地敷上他的双眼。
孙英解释道:罗先生,恰恰好说到昭夫人,便朝您解释下,接下来,您的身份,将是耿渊流落人间的遗腹子。
嗯,姜恒的语气异常平静,知道了。
这也是我与孙先生商议后,觉得最好的计策。太子灵道,中原传言,汁琮于四年前,率军入关,四处寻找当年耿渊的亲生子
姜恒的语气带着冷淡,说道:耿渊付出生命,为雍国蛰伏七年,刺杀各国上将军与丞相,这份恩情,汁氏定将时时记得。
不错。太子灵道,而先生您,届时将在双眼蒙上黑布,带着一把琴,与孙英孙先生,前去会一会汁琮。告诉他,您就是耿渊的孩儿。
姜恒忽然道:假扮故人之子,确实是很聪明的办法,你们是否曾调查过,耿渊真的留下了后人么?
孙英摊手,但姜恒两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见他的动作,孙英便走上前,一手在姜恒面前轻挥,答道:也许有,但多半已死了,如今唯一知道耿氏后人下落的,应当只有雍国。这是我们通过雍国举动,进行推测定下的计谋。
公孙武安静地为姜恒敷药,并未作出任何评价。
太子灵又说:这个人,是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我想世上无人知道。先生便索性改个姓,依旧唤耿恒也无妨。
姜恒说:兴许我长得不像耿渊,虽已过了十三年,但来到面前的孩子,与耿渊像不像。汁琮就认不出来么?
这就是为什么,让你当瞎子的缘故了,孙英说,蒙着双眼,便不容易辨认。
好了。公孙武拿起黑布,另一头交给孙英,两人用黑布,将姜恒的双眼蒙住。
姜恒眉眼间蒙了黑布,只露出半张脸高耸的鼻梁、白皙的脸庞,以及温润的唇。殿内众人俱没有作声。
公孙武说:公子像一块美玉。
无人接话。
又漫长的沉默后,太子灵说:脸型不大肖似。
姜恒道:你见过他?
太子灵说:一面之缘,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过安阳,见表兄时,看见过耿渊我也记不清楚了,但这个地方可往上稍作描摹。
公孙武取来笔,在姜恒的嘴角上画了画。
殿下?姜恒沉声说。
太子灵收回手,把手放在姜恒的手背上,姜恒跪坐案后,想了很久。
太子灵道:先生请说。
姜恒斟酌再三,方道:耿渊既有后人在世,想必姜昭生前,必然会尽一切努力保护这个孩子,不可能让他姓耿,以免仇家上门。所以我觉得,既要扮此人,他该唤作姜恒。
对!孙英拍案道,你想得周全!
太子灵点头,说道:先生果然思虑慎密。
姜恒又道:汁琮见我之时,定心神剧震,第一个念头,当是盘问我的过往与来处。姜昭既曾住浔东,这孩子,必然也住浔东,在母亲的保护下,终日不得与外界相接,童年时必定孤寂。
孙英说:这就是今日咱们需要讨论的,届时汁琮会如何问、该如何回答、何时分他心神、何时动手、所抛出的,当是什么样的诱饵,都须先行确定下来,拿个主意。
姜恒点了点头,孙英又道:你会奏琴么?
太子灵搬来琴,姜恒已目不能视,太子灵便牵着他的手,让他按在琴上。姜恒轻轻拨弄数下琴弦,答道:在师门时,跟着师父学过。
很好。太子灵答道,绕指柔可先行抹上见血封喉的剧毒,藏在琴下,或卷在腕中。
孙英想了想,说:若能找到耿渊当年的黑剑,这桩行刺就更有把握。
公孙武收拾过药箱,朝太子灵道:在下便先告退了。
太子灵与孙英稍躬身送走公孙武,公孙武临走前,又朝姜恒说:哪怕有人亲自解开这黑布查验,公子的目盲亦能瞒过,只需要记得这段日子里,切勿流泪,否则容易伤到双眼。
片刻后,姜恒又说:故人之子,犹如其父双目失明,眼不能视,届时汁琮为表亲密,将上前,亲手解开我的蒙眼黑布,看见我这双眼睛,将自责万分。我再骤然出手杀他,一剑了结其性命。
殿内寂静,落针可闻。
正是如此。太子灵说,仰仗先生了,出剑之后的事,便着落在我们身上,孙英将以生命作赌注,来护佑先生的安全。
秋末,嵩县下起了第一场雪。
寒锋自南向北,覆盖了神州大地,到得中原腹地以南、玉衡山下的嵩县之时,已化作半雨半雪,南方的这股湿冷较之北面寒风呼号、鹅毛大雪过境更甚,从盔甲外无孔不入地往里钻。
耿曙进入琴川平原后,第一眼看见的,赫然是背靠玉衡山、面朝琴江的嵩县县城。
玉衡山西接代国,南邻琴江,东面中原,古称武陵桃源,确实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兵家必争,梁、郢、代三大国,迟迟不愿出手,恐怕引来他国敌对。
最终这座七万户的小城,依旧保存着它的独立地位。嵩县县令名为天子指派,实则由城中百姓选出。当然,晋天子已在五年前驾崩,天下再无帝君,而嵩县被吞并的这一天,终将到来。
嵩地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未经战事,最近一次,乃是二十年前,梁、郢的琴江之战。二十年来,嵩县居民无心战争,在一方小天地中安居乐业。五道支流蜿蜒而过的琴江平原布设下不少岗哨与箭楼,倚地利抵挡住郢国的水军,玉衡山则为此地阻断了代国的兵马。
梁国自大将军重闻死后,已无心扩展疆域。
于是这块最后的天子封地,成为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只是这一宁静,终于还是被不请自来的侵略者所打破。
嵩县县令意外地没有丝毫抵抗,大开四面城门,迎接雍军入城接管。
耿曙一路南下,与梁国的边境军队几次交战,梁军实力早已不似当年,甫一交锋便作鸟兽散,雍军则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住了从洛阳到嵩县的古道。
耿曙骑着汁琮予他的战马白夜金光,傲然屹立于嵩县城主府外。
奉天子遗命,耿曙出示腰牌,沉声道,前来接管嵩县。
嵩县县令乃是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名唤宋邹,颇有大晋遗风,客客气气道:恭迎骑都尉。
此计是太子泷所出,要强取豪夺,总归得有个缘由,而耿曙曾在洛阳任骑都尉,就是最好的理由。
朝中的猜测是,宋邹应当不至于这么不识好歹,毕竟嵩县向来只关心自己老百姓性命,不管他人死活,连洛阳沦陷,嵩县都未曾出兵勤王,雍国只要不在城中杀人,何乐而不为?
但出发之前,太子泷再三提醒耿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雍国将嵩县置于势力范围,也即意味着,嵩县也许将在不久的以后,迎来新的战火。而宋邹能让方圆不足四百里的小县城,多年里与三个虎视眈眈的大国相安无事,必然艺高人胆大。
进入嵩县后,须得一切万分谨慎,临别前,太子泷为兄长穿戴铠甲,认真道,不要扰民,不要换地方官,更不要胡乱杀人。
知道了。耿曙没好气地答道。
果然一如太子泷所料,耿曙没有遭受任何阻力,便顺理成章地进驻城内,城主府已打扫干净,尊他为大晋骑都尉,县令则自觉地搬了出来。
嵩县百姓不仅没有丝毫抵触,反而夹道欢迎耿曙的进城。雍军顿时面面相觑,看着眼前的老百姓,产生了自己是来解万民于倒悬的错觉。
汁将军,请。宋邹客客气气,循晋制,以天子使臣视察地方的礼数,将耿曙请进了城主府,说道,若将军不嫌弃,这些日子里,便请在嵩县住下。
当然不嫌弃。耿曙环顾四周,嵩县无战事侵扰,多年来发展得十分富庶,城主府背山而建,清幽雅致,又有三进的大花园,池水清澈,府墙很低,厅内铺了席地,跪坐其间往外望去,恰好能看见府外琴川分明的梯田,让人心旷神怡。
太子泷从小就喜欢南方,只可惜从未渡过黄河,这地方他一定喜欢。耿曙心道。
此乃城防名簿,宋邹与麾下主簿官员,送上城中军防名册,若需从本县募兵,具体事宜,还请汁将军定夺。
我们不在此地募兵。一名副将跪坐耿曙身后,雍国军人与南人有明显的区别,声若洪钟,背脊挺拔,无论何时何地,俱注意端正形象,军纪严明,丝毫没有半点松懈。
耿曙抬手,示意闭嘴,答道:有什么是我们能为乡亲父老做的?
这也是太子泷嘱咐的,让他到了嵩县之后,设法朝当地示好,以收买民心。耿曙不习惯与人绕来绕去,直接开门见山了。
宋邹侧倚在案前,想了想,笑道:还真得倚仗将军,琴川古渠日久失修,恐怕撑不得几年了,古道也有松垮,将军若闲来无事,便请帮个小忙?
于是耿曙便让宋邹开具文书,分付属下士兵,让他们去为嵩县修渠、修路,其间驻军一应费用,自当嵩县所供,军民鱼水,倒是其乐融融。
第43章 对弈局
一场雨下过, 天又凉了些许。
耿曙顺利完成嵩县驻军,接管了城防,却没有干涉城内一应政务与民生运转, 依旧交由宋邹打理。根据他的观察, 宋邹在识人与用人一道上颇有能耐, 大小事宜无需他亲力亲为,嵩县县政, 一应官员自能料理。
宋邹每日尚能拨冗,前来与耿曙下盘棋。耿曙敏锐地察觉到,宋邹正在以最大的诚意来认识他、了解他, 至于这家伙肚子里在想什么, 太子泷若在, 也许还能指点一二, 只凭耿曙,实在猜不到。
他的城府实在太深了。
汁将军是哪里人?宋邹说。
雍人。耿曙答道,起初他对宋邹十分提防, 但发现这名县令连城防的调动安排都交给了自己后,便慢慢地放下了戒心,毕竟只要自己对他不满, 再聪明的文官也敌不过刀子架在脖颈上,他没有必要朝自己玩花样。
您不是雍人。宋邹笑道。
耿曙道:你又知道我不是雍人了?
宋邹岔开话题, 随口道:听说将军很快就要迎娶代国公主了?听说那位公主当真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还是姬家之后。
耿曙答道:从哪儿听说的?我怎么不知道?我连未婚妻的面,都没有见过。
两人各自落子, 宋邹忽然又道:属下有一件事, 始终不明白。
耿曙没有回答,片刻后也道:本将军也有一件事, 始终不明白,不知道宋大人能否为我解惑?
宋邹一笑道:将军请先说。
说着,宋邹落子,耿曙自知棋艺压根不是宋邹的对手,这么陪自己下,宋邹已让得无法再让了。
我不明白,耿曙说,嵩县百姓,竟是这么期盼雍军到来。难不成,此地民生富庶、一片升平之景,俱是假象?抑或过得数月,代国便要打过来了,正四处找替死鬼顶上去开战?
宋邹忽然大笑起来,说道:将军您开玩笑了。
如果太子泷在此地,当会提醒耿曙,从进城至今,没有人叫过耿曙一声殿下。每个人对他的称呼,俱是骑都尉将军。而这两重身份之间微妙的区别,正象征了宋邹的微妙态度之差。
但耿曙不是太子泷,更不是姜恒,在这方面上他没有心眼。
百姓欢迎将军入城,宋邹说道,乃是心系大晋天子,对五年前洛阳那场大火与喑哑的天下王钟,仍有不舍。将军曾在赵将军麾下任职,将军的职位是天子亲赐,见您,便如见赵将军亲来。至于您带的,是哪一国士兵,于我们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
耿曙沉默片刻,终于从中咀嚼出了某种暗示与特别的滋味。
我猜想将军,亦同样怀抱振兴晋室之念。宋邹说,既是如此,百姓自当欢迎,有何不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