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眉眼与汁琮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浓眉大眼,鼻梁高挺,一身淡青色的锦袍,鬓角垂着玉绦,比姜恒高了少许,仿佛与耿曙同岁。
耿曙胸膛赤裸,止住泪水,安静地看着他。
被称作泷殿下的少年站在池边,注视耿曙那伤痕累累的身体。外头有侍卫快步跟进浴室中来,低声道:太子殿下。
来人正是汁琮的嫡长子、雍国的太子汁泷。只见太子泷稍稍摆手,吩咐道:都出去罢。
紧接着,耿曙的目光落到了太子泷的胸膛前。
那里有一块与耿曙所佩,一模一样、光华流转的玉玦。分而为玦,合而为佩。
太子泷拈起胸前的玉玦,稍稍朝向耿曙,耿曙低头看赤裸胸膛上的另一块玉玦。
哥,太子泷说,你来了。
耿曙没有回答,转过头去,看着水雾。
这一声,骤然间将他带回了好些年前,在浔东城中,那走廊前的小孩,一声怯生生的哥哥的记忆里。
我不是你哥。耿曙冷漠地说,再这么喊,杀了你。
太子泷没有回答,走近耿曙,耿曙又道:给我滚出去!
太子泷伤感地笑了笑,脚步声渐远,耿曙则始终没有回头。
第30章 求生愿
是夜, 落雁城中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预备起下元的节庆之日。雍国举国以黑为国色,对应五德终始中的水, 奉玄武为护国之神。下元节为水官解厄之日, 亦是悼念亡人的节日, 更伴随着一年秋收结束,标志正式入冬的开始。
今日是十月初一, 宫中张挂起麦灯,距离过节还有十四天。
王室开了家宴,说是家宴, 无非也就是姜太后、汁琮、太子泷、耿曙四人。姜太后为越地姜家的远亲, 追溯起来, 乃是姜昭的远房姑母, 也正因如此,当年姜昭才得以与雍国王室相识。
汁家人丁算不得兴旺,姜太后共生下两子一女, 太子琅也即汁琮兄长汁琅,出生后便体弱多病,二十七岁那年撒手人寰。本应父死子继, 汁琅却并未留嗣于世,只得兄终弟及, 由汁琮继任雍王之位。
当年汁琅还是雍王时,成家娶妻,王后名唤姜晴, 听到这名字时, 耿曙尚未发觉,但联系姜太后所言, 登时想起来了。
只因王后姜晴,乃是昭夫人,也即姜昭的妹妹。可惜汁琅死后不久,姜晴便郁郁而故。
二王子汁琮本想娶姜昭为妻,奈何姜昭心中早有所属,非耿渊不嫁。最终姜昭离去,汁琮与风戎族的族长之女成婚,并生下了如今雍国的太子,也即王室的唯一继承人,太子泷。
七年前,太子泷的母亲也病故了。
太子泷幼年失母,王室与朝廷的宠爱,尽在他一身,汁琮亲自负起了管教独生子的责任,平时十分严厉,乃至太子泷居住于宫中,时常十分孤独。
耿曙吃着晚饭,只听不说,坐在太子泷身旁的案几前,两名少年脖颈上,各戴着一枚光华流转的玉玦。
姜太后看在眼中,又想起了当年的不少事,长长叹了口气。
你哥哥初来,汁琮吩咐道,这些日子里,你便好好陪他,不必读书了。
太子泷看那模样仿佛要欢呼一声,却按捺住,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答道:是,父王。
耿曙持筷的动作又是一顿,想起自己到浔东时,姜恒也是如此,眼眶顿时红了,强忍着不哭出声来。
他那玉玦,与你的玉玦,原是一对。汁琮又说,持有阴玦,天下武将,俱须听其命令,守护持有阳玦之人。
太子泷说:我也总算见到它了,都是天意。
耿曙望向另一张空案,正要开口,汁琮便知他想问什么,主动道:你小姑傍晚已出外,去找恒儿下落了。
太子泷道:恒儿一定不会有事的,哥,你放心罢。
汁琮便点点头,朝耿曙说:你既能有惊无险活下来,恒儿自然也能,这些日子里,切忌胡思乱想。
姜太后叹道:昭儿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又是何苦?但凡早一年来落雁,两个孩子,也不至于
母后,汁琮又说,好了,别说了,儿好不容易缓过神,莫要多提。
姜太后点了点头。
汁琮甚至没有询问过耿曙的意愿,便自作主张,将他认作了义子。太子泷对这凭空多出来的哥哥,也丝毫没有排斥。
耿曙的心情十分复杂,用过饭后,便沉声道:我走了。
姜太后没有丝毫见怪,说:回去好好歇下,来了落雁,就都好了,天下谁也再奈何不得你。
耿曙本想离开,转念一想,却走到厅堂前,朝向姜太后、汁琮与太子泷,以及离开的汁绫的位置,跪下,磕了三个头。
耿曙低声道:谢谢,谢谢你们愿意替我找恒儿。
姜太后的眼眶刹那又红了。耿曙却别过头,显然不想被他们看见自己的表情,抬手在眉眼前擦了一把,转身匆匆离去。
汁琮朝儿子使了个眼色,太子泷便放箸不食,起身去陪耿曙了。
是夜,耿曙躺在寝殿里的榻上,这张榻比他以往睡过的任何一张床都要舒服,房外守着侍卫,随时听他的吩咐。
哥。外头传来太子泷不安的声音。
耿曙没有回答,只安静面朝墙壁,耳畔还回荡着姜恒的大喊。
走啊!走!别来!
耿曙紧闭双眼,眼前出现的,却是姜恒在雪崩临近前那一回头,嘴唇张了张,没有发出声音,接着,排山倒海的雪浪涌来,姜恒被掀翻在地,缠在了木车上,挣扎不得,彻底淹没。
太子泷来到榻畔坐下,耿曙在月光里,肩膀不住起伏,紧闭的双眼中泪水淌下。
你走,耿曙说,走,你不是我弟,我不认识你我不认识你
耿曙的声音不住发抖,太子泷没有回答,只沉默地坐在榻畔,耿曙蓦然坐起,朝他吼道:你走!我不认识你!
太子泷被这么一吼,顿时吓了一跳,退后少许,看着耿曙。
月光照在两人胸前的玉玦上,两块玉玦折射着温润的光华。太子泷不知所措的眼神,像极了姜恒。
片刻后,太子泷解下脖上的玉玦,朝耿曙递了递。
我大伯有一块,你爹也有一块。大伯死去时,留给我爹,我爹又给我的。太子泷说,你把它拼在一起,两块玉玦合二为一,朝它许个愿望,天地星宿,便会守护你、守护恒儿。我们一定会找到恒儿。
耿曙答道:不要,拿走。
太子泷却依旧将玉玦放在枕上,退后少许,继而快步离开。
耿曙看着那枚玉玦,太子泷脚步声渐远后,耿曙才摘下阴玦,与太子泷的阳玦拼在一处。
星玉合一,阴阳二玦犹如太极轮般。
耿曙发着抖,低声道:天地保佑,恒儿你一定要活着,不管在哪儿恒儿,哥哥对不起你。
耿曙哭得全身发抖,眼泪落在玉玦上,折射着月夜的微光。
时间悄然过去,雍都秋高气爽,下元节快到了。
太子泷坐在廊下,展开一卷书,无聊地看着,心却早就飞到了高墙外的校场上。
他想出去玩。
将士们训练时的射箭声、马蹄声、喝彩声不断传来,勾得他心猿意马。
耿曙换上了王子的武袍,脸上、脖上、手上的伤痕已近乎痊愈,留下几道不明显的疤痕。他的眉毛就像刀锋一般,带着自然而然,生人勿近的气势。
书房外,听到脚步声时,太子泷马上抬头。
耿曙腰畔佩剑,面如冠玉,身材挺拔,唯独玉树临风四字能形容。
他走过太子泷面前,玉玦被扔了过来,太子泷吓了一跳,赶紧抬手接住,顿时被吓得不轻,只因他或耿曙,一个接一个扔,但凡任一个稍稍失了准头,玉玦就要撞在石上,摔得粉碎。
我的天!太子泷戴上玉玦,脸色煞白。
耿曙莫名其妙,看了太子泷一眼。
太子泷道:哥,你当心点,这玉万一碎了
撞不碎。耿曙停下脚步,冷冷道,你不知道?
接着,耿曙做了个示范,摘下脖上玉玦,脱手,流星般朝石山上一掷。
太子泷惊恐大喊,只见那玉撞在假山上,叮一声响,又弹了回来。
太子泷:!!!
耿曙又接住,转身走了。
太子泷忙追在他身后,问:你去哪儿?
耿曙不答,走出雍都皇宫御花园,离开走廊时,外头守卫正拦着,放了耿曙过去,却阻住太子泷去路。
太子殿下,时辰未到,您不能离开,请回去读书。侍卫长说。
太子泷只得朝耿曙道:等我一会儿,读过书,我与你一同出去走走。
让他走。耿曙朝侍卫长说。
侍卫长道:殿下,宫中有规矩,太子殿下在酉时之前,不能
耿曙手指勾着绳子,朝侍卫长出示自己的玉玦。
陛下说,持有玉玦,天下武官,都要听我的号令。耿曙说,你是不是武官?
侍卫长只得点头,耿曙又回头,看了眼太子泷。
太子泷顿时现出笑意,紧跟耿曙身后,如同脱牢的猴子般,快步往校场去。
耿曙一手勾着屋檐,跃上校场畔的演武场边廊屋顶,抱左膝坐着,垂下右脚。
太子泷跳不上去,只得在下面抬头看。
我上不去。太子泷说。
那就在底下坐着。耿曙答道。
耿曙一瞥校场上演武的将士,并无多少兴趣,雍国士兵武艺较之关内四国,虽已是佼佼者,看在他眼中,却终究一般。
太子泷则很有兴趣,毕竟每天在宫中读书实在气闷,此时看人演武,就像看斗鸡一般。
但很快,这难得的小悠闲,随着一个人的到来戛然而止。
太子泷看见那人,竟是比看见汁琮更为紧张,马上站了起来。耿曙无意朝廊下一看,顿时眼神变得凌厉了些。
来人乃是一名瘦高刺客,头发很短,脸上、头上带着纵横的伤疤,仿佛在激斗之中被人毁了整张脸。眉毛稀疏,嘴角更有一道裂痕。
那形容极其恐怖,就像怪物一般。
两位殿下,瘦高刺客揣着两手,站在阴影下,阴恻恻说道,怎么到这儿来了?
耿曙感觉到了一股杀意袭来,一手按剑。
他叫界圭,太子泷朝耿曙道,是我的守卫。
耿曙从廊上跃下,界圭比耿曙高了不止一头,稍稍低头,打量二人,目光落到耿曙腰畔的剑上。
太子殿下,该回去读书了,界圭生硬地说,别总冒冒失失地往外跑,让人好找。
太子泷脸色略有些不自然,躲在耿曙身后,勉强道:这这就回去。
耿曙回头,一看太子泷,扬眉示意。
太子泷轻轻一拉耿曙衣袖,意思是别与他起争执,自己也该回去了。
界圭又做了个动作,彬彬有礼道:武英公主回来了,带来了南方的消息,殿下请。
耿曙瞬间血液都随之凝固了,半晌后,他只觉自己的声音十分遥远、陌生。
带回来什么人了?
界圭答道:没有,陛下让我来找您,到了便知。
从校场到偏殿的这段路,每一步,耿曙的步伐都仿佛有千斤重,但终点仍然会来。
殿内光线暗了下来,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来了。
界圭将耿曙带到殿前,便守在了门外,耿曙经过他身边时,仿佛感觉到一滴温热的水,滴在了自己的手背上。
但他没有多看界圭哪怕一眼,径直经过他的身旁,来到殿中。
汁绫一身衣裳未换,在殿内踱了几步,抬眼见耿曙已来,欲言又止。汁琮则端坐王位上喝着茶,沉声道:坐罢。
耿曙与汁绫对视时,便已知道,最后那一点自欺欺人的希望,已伴随着汁绫的归来,而彻底破碎。
汁绫眼中带着愧疚,仿佛这一切是她亲手造成,又长叹了一声。
绫儿,说实话,汁琮最后道,都告诉他罢,他也不小了,十五岁了。
汁绫点了点头,带着难过的神色,说:灵山已经没有人了,开春后,到处都是饕狗与秃鹫,找到了不少骨骸,而完整的尸体,却一具也没有。
耿曙麻木地点了点头,事实如此,只是没有亲眼看见姜恒的尸体,他始终怀着一线希望。
汁绫说:但我找到了你说的那辆车的遗骸,被埋在山坡下,烂得差不多了。一旁二十五步方圆,有上百具骨骸。
耿曙努力控制着自己,不去想那画面。
汁绫又道:有人动过那里,兴许是野狗,或是战场搜尸的百姓。我们问遍了附近的村庄,没有没有人见过逃生的恒儿。
汁琮看着耿曙。
足足十个月过去,还能在战场遗迹找到什么?尸体早就被饕狗与秃鹫分食,白骨上也早已长满了藤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知道了。耿曙说。
汁绫说:也许还活着,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尸体。
耿曙忽道:木车的缆绳上,没有缠着死人么?哪怕白骨。
汁绫答道:木车在冲下山坡时已经瓦解了,车轮尽毁。兴许他挣扎出来后,朝另一个方向走了?如果他还活着,你觉得他会去什么地方?
耿曙静了很久,缓缓地说:我想,他应当去了越地罢,就像夫人一样,我要是他,就一定会去找他的娘。不打紧,不必再找了。
汁绫欲言又止,汁琮则叹了口气,翻开手中的祭天文书。
恋耽美
耿曙胸膛赤裸,止住泪水,安静地看着他。
被称作泷殿下的少年站在池边,注视耿曙那伤痕累累的身体。外头有侍卫快步跟进浴室中来,低声道:太子殿下。
来人正是汁琮的嫡长子、雍国的太子汁泷。只见太子泷稍稍摆手,吩咐道:都出去罢。
紧接着,耿曙的目光落到了太子泷的胸膛前。
那里有一块与耿曙所佩,一模一样、光华流转的玉玦。分而为玦,合而为佩。
太子泷拈起胸前的玉玦,稍稍朝向耿曙,耿曙低头看赤裸胸膛上的另一块玉玦。
哥,太子泷说,你来了。
耿曙没有回答,转过头去,看着水雾。
这一声,骤然间将他带回了好些年前,在浔东城中,那走廊前的小孩,一声怯生生的哥哥的记忆里。
我不是你哥。耿曙冷漠地说,再这么喊,杀了你。
太子泷没有回答,走近耿曙,耿曙又道:给我滚出去!
太子泷伤感地笑了笑,脚步声渐远,耿曙则始终没有回头。
第30章 求生愿
是夜, 落雁城中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预备起下元的节庆之日。雍国举国以黑为国色,对应五德终始中的水, 奉玄武为护国之神。下元节为水官解厄之日, 亦是悼念亡人的节日, 更伴随着一年秋收结束,标志正式入冬的开始。
今日是十月初一, 宫中张挂起麦灯,距离过节还有十四天。
王室开了家宴,说是家宴, 无非也就是姜太后、汁琮、太子泷、耿曙四人。姜太后为越地姜家的远亲, 追溯起来, 乃是姜昭的远房姑母, 也正因如此,当年姜昭才得以与雍国王室相识。
汁家人丁算不得兴旺,姜太后共生下两子一女, 太子琅也即汁琮兄长汁琅,出生后便体弱多病,二十七岁那年撒手人寰。本应父死子继, 汁琅却并未留嗣于世,只得兄终弟及, 由汁琮继任雍王之位。
当年汁琅还是雍王时,成家娶妻,王后名唤姜晴, 听到这名字时, 耿曙尚未发觉,但联系姜太后所言, 登时想起来了。
只因王后姜晴,乃是昭夫人,也即姜昭的妹妹。可惜汁琅死后不久,姜晴便郁郁而故。
二王子汁琮本想娶姜昭为妻,奈何姜昭心中早有所属,非耿渊不嫁。最终姜昭离去,汁琮与风戎族的族长之女成婚,并生下了如今雍国的太子,也即王室的唯一继承人,太子泷。
七年前,太子泷的母亲也病故了。
太子泷幼年失母,王室与朝廷的宠爱,尽在他一身,汁琮亲自负起了管教独生子的责任,平时十分严厉,乃至太子泷居住于宫中,时常十分孤独。
耿曙吃着晚饭,只听不说,坐在太子泷身旁的案几前,两名少年脖颈上,各戴着一枚光华流转的玉玦。
姜太后看在眼中,又想起了当年的不少事,长长叹了口气。
你哥哥初来,汁琮吩咐道,这些日子里,你便好好陪他,不必读书了。
太子泷看那模样仿佛要欢呼一声,却按捺住,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答道:是,父王。
耿曙持筷的动作又是一顿,想起自己到浔东时,姜恒也是如此,眼眶顿时红了,强忍着不哭出声来。
他那玉玦,与你的玉玦,原是一对。汁琮又说,持有阴玦,天下武将,俱须听其命令,守护持有阳玦之人。
太子泷说:我也总算见到它了,都是天意。
耿曙望向另一张空案,正要开口,汁琮便知他想问什么,主动道:你小姑傍晚已出外,去找恒儿下落了。
太子泷道:恒儿一定不会有事的,哥,你放心罢。
汁琮便点点头,朝耿曙说:你既能有惊无险活下来,恒儿自然也能,这些日子里,切忌胡思乱想。
姜太后叹道:昭儿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又是何苦?但凡早一年来落雁,两个孩子,也不至于
母后,汁琮又说,好了,别说了,儿好不容易缓过神,莫要多提。
姜太后点了点头。
汁琮甚至没有询问过耿曙的意愿,便自作主张,将他认作了义子。太子泷对这凭空多出来的哥哥,也丝毫没有排斥。
耿曙的心情十分复杂,用过饭后,便沉声道:我走了。
姜太后没有丝毫见怪,说:回去好好歇下,来了落雁,就都好了,天下谁也再奈何不得你。
耿曙本想离开,转念一想,却走到厅堂前,朝向姜太后、汁琮与太子泷,以及离开的汁绫的位置,跪下,磕了三个头。
耿曙低声道:谢谢,谢谢你们愿意替我找恒儿。
姜太后的眼眶刹那又红了。耿曙却别过头,显然不想被他们看见自己的表情,抬手在眉眼前擦了一把,转身匆匆离去。
汁琮朝儿子使了个眼色,太子泷便放箸不食,起身去陪耿曙了。
是夜,耿曙躺在寝殿里的榻上,这张榻比他以往睡过的任何一张床都要舒服,房外守着侍卫,随时听他的吩咐。
哥。外头传来太子泷不安的声音。
耿曙没有回答,只安静面朝墙壁,耳畔还回荡着姜恒的大喊。
走啊!走!别来!
耿曙紧闭双眼,眼前出现的,却是姜恒在雪崩临近前那一回头,嘴唇张了张,没有发出声音,接着,排山倒海的雪浪涌来,姜恒被掀翻在地,缠在了木车上,挣扎不得,彻底淹没。
太子泷来到榻畔坐下,耿曙在月光里,肩膀不住起伏,紧闭的双眼中泪水淌下。
你走,耿曙说,走,你不是我弟,我不认识你我不认识你
耿曙的声音不住发抖,太子泷没有回答,只沉默地坐在榻畔,耿曙蓦然坐起,朝他吼道:你走!我不认识你!
太子泷被这么一吼,顿时吓了一跳,退后少许,看着耿曙。
月光照在两人胸前的玉玦上,两块玉玦折射着温润的光华。太子泷不知所措的眼神,像极了姜恒。
片刻后,太子泷解下脖上的玉玦,朝耿曙递了递。
我大伯有一块,你爹也有一块。大伯死去时,留给我爹,我爹又给我的。太子泷说,你把它拼在一起,两块玉玦合二为一,朝它许个愿望,天地星宿,便会守护你、守护恒儿。我们一定会找到恒儿。
耿曙答道:不要,拿走。
太子泷却依旧将玉玦放在枕上,退后少许,继而快步离开。
耿曙看着那枚玉玦,太子泷脚步声渐远后,耿曙才摘下阴玦,与太子泷的阳玦拼在一处。
星玉合一,阴阳二玦犹如太极轮般。
耿曙发着抖,低声道:天地保佑,恒儿你一定要活着,不管在哪儿恒儿,哥哥对不起你。
耿曙哭得全身发抖,眼泪落在玉玦上,折射着月夜的微光。
时间悄然过去,雍都秋高气爽,下元节快到了。
太子泷坐在廊下,展开一卷书,无聊地看着,心却早就飞到了高墙外的校场上。
他想出去玩。
将士们训练时的射箭声、马蹄声、喝彩声不断传来,勾得他心猿意马。
耿曙换上了王子的武袍,脸上、脖上、手上的伤痕已近乎痊愈,留下几道不明显的疤痕。他的眉毛就像刀锋一般,带着自然而然,生人勿近的气势。
书房外,听到脚步声时,太子泷马上抬头。
耿曙腰畔佩剑,面如冠玉,身材挺拔,唯独玉树临风四字能形容。
他走过太子泷面前,玉玦被扔了过来,太子泷吓了一跳,赶紧抬手接住,顿时被吓得不轻,只因他或耿曙,一个接一个扔,但凡任一个稍稍失了准头,玉玦就要撞在石上,摔得粉碎。
我的天!太子泷戴上玉玦,脸色煞白。
耿曙莫名其妙,看了太子泷一眼。
太子泷道:哥,你当心点,这玉万一碎了
撞不碎。耿曙停下脚步,冷冷道,你不知道?
接着,耿曙做了个示范,摘下脖上玉玦,脱手,流星般朝石山上一掷。
太子泷惊恐大喊,只见那玉撞在假山上,叮一声响,又弹了回来。
太子泷:!!!
耿曙又接住,转身走了。
太子泷忙追在他身后,问:你去哪儿?
耿曙不答,走出雍都皇宫御花园,离开走廊时,外头守卫正拦着,放了耿曙过去,却阻住太子泷去路。
太子殿下,时辰未到,您不能离开,请回去读书。侍卫长说。
太子泷只得朝耿曙道:等我一会儿,读过书,我与你一同出去走走。
让他走。耿曙朝侍卫长说。
侍卫长道:殿下,宫中有规矩,太子殿下在酉时之前,不能
耿曙手指勾着绳子,朝侍卫长出示自己的玉玦。
陛下说,持有玉玦,天下武官,都要听我的号令。耿曙说,你是不是武官?
侍卫长只得点头,耿曙又回头,看了眼太子泷。
太子泷顿时现出笑意,紧跟耿曙身后,如同脱牢的猴子般,快步往校场去。
耿曙一手勾着屋檐,跃上校场畔的演武场边廊屋顶,抱左膝坐着,垂下右脚。
太子泷跳不上去,只得在下面抬头看。
我上不去。太子泷说。
那就在底下坐着。耿曙答道。
耿曙一瞥校场上演武的将士,并无多少兴趣,雍国士兵武艺较之关内四国,虽已是佼佼者,看在他眼中,却终究一般。
太子泷则很有兴趣,毕竟每天在宫中读书实在气闷,此时看人演武,就像看斗鸡一般。
但很快,这难得的小悠闲,随着一个人的到来戛然而止。
太子泷看见那人,竟是比看见汁琮更为紧张,马上站了起来。耿曙无意朝廊下一看,顿时眼神变得凌厉了些。
来人乃是一名瘦高刺客,头发很短,脸上、头上带着纵横的伤疤,仿佛在激斗之中被人毁了整张脸。眉毛稀疏,嘴角更有一道裂痕。
那形容极其恐怖,就像怪物一般。
两位殿下,瘦高刺客揣着两手,站在阴影下,阴恻恻说道,怎么到这儿来了?
耿曙感觉到了一股杀意袭来,一手按剑。
他叫界圭,太子泷朝耿曙道,是我的守卫。
耿曙从廊上跃下,界圭比耿曙高了不止一头,稍稍低头,打量二人,目光落到耿曙腰畔的剑上。
太子殿下,该回去读书了,界圭生硬地说,别总冒冒失失地往外跑,让人好找。
太子泷脸色略有些不自然,躲在耿曙身后,勉强道:这这就回去。
耿曙回头,一看太子泷,扬眉示意。
太子泷轻轻一拉耿曙衣袖,意思是别与他起争执,自己也该回去了。
界圭又做了个动作,彬彬有礼道:武英公主回来了,带来了南方的消息,殿下请。
耿曙瞬间血液都随之凝固了,半晌后,他只觉自己的声音十分遥远、陌生。
带回来什么人了?
界圭答道:没有,陛下让我来找您,到了便知。
从校场到偏殿的这段路,每一步,耿曙的步伐都仿佛有千斤重,但终点仍然会来。
殿内光线暗了下来,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来了。
界圭将耿曙带到殿前,便守在了门外,耿曙经过他身边时,仿佛感觉到一滴温热的水,滴在了自己的手背上。
但他没有多看界圭哪怕一眼,径直经过他的身旁,来到殿中。
汁绫一身衣裳未换,在殿内踱了几步,抬眼见耿曙已来,欲言又止。汁琮则端坐王位上喝着茶,沉声道:坐罢。
耿曙与汁绫对视时,便已知道,最后那一点自欺欺人的希望,已伴随着汁绫的归来,而彻底破碎。
汁绫眼中带着愧疚,仿佛这一切是她亲手造成,又长叹了一声。
绫儿,说实话,汁琮最后道,都告诉他罢,他也不小了,十五岁了。
汁绫点了点头,带着难过的神色,说:灵山已经没有人了,开春后,到处都是饕狗与秃鹫,找到了不少骨骸,而完整的尸体,却一具也没有。
耿曙麻木地点了点头,事实如此,只是没有亲眼看见姜恒的尸体,他始终怀着一线希望。
汁绫说:但我找到了你说的那辆车的遗骸,被埋在山坡下,烂得差不多了。一旁二十五步方圆,有上百具骨骸。
耿曙努力控制着自己,不去想那画面。
汁绫又道:有人动过那里,兴许是野狗,或是战场搜尸的百姓。我们问遍了附近的村庄,没有没有人见过逃生的恒儿。
汁琮看着耿曙。
足足十个月过去,还能在战场遗迹找到什么?尸体早就被饕狗与秃鹫分食,白骨上也早已长满了藤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知道了。耿曙说。
汁绫说:也许还活着,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尸体。
耿曙忽道:木车的缆绳上,没有缠着死人么?哪怕白骨。
汁绫答道:木车在冲下山坡时已经瓦解了,车轮尽毁。兴许他挣扎出来后,朝另一个方向走了?如果他还活着,你觉得他会去什么地方?
耿曙静了很久,缓缓地说:我想,他应当去了越地罢,就像夫人一样,我要是他,就一定会去找他的娘。不打紧,不必再找了。
汁绫欲言又止,汁琮则叹了口气,翻开手中的祭天文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