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手指很好吃[快穿]——忘却的悠(132)
很有可能是巫鼎当初破坏了什么重要计划的一环后,现在五行力士出现了这种很容易曝光的突变?
不管是哪种可能,现在的重点是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西夏这边不会善罢甘休,辽这边有阴谋。
他们这边人手,要在国内故布疑阵,又要应付双方人马。
根本没人手去探查。
可却不得不管。
也就是现在应对之策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
是啊。
如果剖析到底,的确是这个问题。
辽那边到底什么阴谋,不是光凭猜测的
需要人查,也需要人去破坏。
这额外需要调查的事件,并不是小事。
不是随便派几个低阶弟子能解决的。
他们需要高手。
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手指头清算。
是冒险挪出一两个震慑一方的高手出来帮忙?
还是回去试试拉几个闭死关的长辈?
哪里还有遗漏的独行侠能帮忙?
我
你不行。X集体反对。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让巫鼎有任何犯险的机会。
巫鼎:
我是说,我有个人选。
这国宝待遇估计短时间内脱离不了了。
幸好,他真的有更合适的人选。
巫鼎看了一眼白素贞。
就在大家以为巫鼎是让孕妇出马的时候。
白娘娘和许仙眼睛一亮,同时想到了答案。
法海!
现场的其他人听到法海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胸闷。
法海这个人嗯,等等,可以啊!!
法海嫉恶如仇,行事激烈。这点本身在修行界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是他的反战思想就很不得如今站在边关的诸位修行者们喜欢了。
法海是极端的理想主义者。
在他眼里,天下就应该除恶务尽,全是人类,全是好人。
所有战争就不该存在。
存在就是恶。
无论是哪国人,都应该和平安宁的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要不是修士无法干政。
法海肯定是把挑起战争的所有昏君都强行度化一遍。
然而大势滔滔,战争是否出现,不是他这么一个理想主义者能干预的。
两国交战,边境冲突,修士们之间按照潜规则也同时开打。
每一次,他们都把法海撂在一边。
你不参与,也别捣乱。
这么多年下来了,大家都习惯性排除法海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啊!
这次辽国明显伤天害理了!明显有为祸天下的阴谋了。
他们完全能把这件事交给法海来处理。
法海的实力,大家都是有数的。
那是真顶尖修士圈的。
神清气爽+喜笑颜开+豁然开朗。
所有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不仅仅是棘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更有一种一种
废物利用的轻快感和满足感?巫鼎贴心的进行描述。
嗯嗯嗯下意识点头。
咳咳咳他们没这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天使表示昨天最后一小段有被吓到。
这真的是意外了。
嗯我写的时候,以及事后回去看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第124章 法海好忙(小修)
法海此刻在干嘛?
嗯在闲着。
那匹白马没费多少功夫就把他送到了太原。
撂下人之后, 白马很是无情的转身就走。
徒留法海一个人,拿着圣旨,就这么站在城门口。
被所有人城门守卫围观。
没过多久在府衙大堂内, 所有在太原的文臣武将和法海面面相觑。
尴尬和诡异的气氛凝聚在空气之中。
并不是太原有多重视法海, 他们重视的是法海手中的圣旨。
但是在过圣旨内容后
文臣:这圣旨什么意思?
武将:你问我们?!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理解有点不及格了。
武将们文化学识有限, 肚子里肠子不够绕还能理解。
可文臣都品不出一二来, 那就诡异了。
最后还是法海打破僵局。
询问需要他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太原众:这是遵照圣旨的字面意思?没有隐藏含义吗?
那就这么办了?
等等, 需要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这我们怎么知道!!!
太原有穷苦百姓的聚集地吗?有。
太原有孤寡老人幼童待的慈幼院吗?有。
可这些不是圣旨上指定的内容啊!
太原有被修士战争波及流离失所甚至痛失亲人的百姓吗?有啊。
可是遭了难了,能挺过来的已经逐渐走上正轨,能投亲的就投亲。
每家的处理方法去处不同。
他们去哪儿找个集合点?
还心灵创伤?
大家面面相觑了N久之后。
还是知府脑子转得快, 坦言太原历经磨难, 处处是苦海中的群众。
然后特地为法海请出了一块令牌。
凭着这块令牌,太原可以横着走, 哪怕军事重地都可以。
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仁宗旨意的尊重。
给了法海充分的自由。
无论是礼还是法来说,真的是相当看中了。
可实际上却没什么要紧。
这块令牌若是落在别人手里,那是必须慎重的。
知府都不能拿着随便晃悠。
其他地方这种金牌令箭根本没有。
也就是太原是前线重地, 一旦战事爆发, 未免调度冲突, 才有了这块令牌。
可法海是修士啊,还是方外之人。
给就给了。
事后官家若是问起来,他们可是绝对有交代的。
法海:
法海不傻,他当然感觉到了这些人的敷衍。
若是平时, 他肯定会给这些官员打个素位尸餐的标签。
可在手里拿着这份莫名其妙的圣旨的情况下他倒是能理解一下这几位的茫然了。
紧接着法海手里拿着一块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令牌到处跑。
哪怕圣旨有问题,法海还是有心普渡一下众生的。
战争将至,妖孽横行,众生皆苦。
可俗话说,想法是丰满的, 现实总是骨干的。
更多的是,想象越美好,现实就越惨烈。
当李励带着一群人找到法海的时候。
看到的就是如下碎裂的一幕。
德高望重实力高强的法海禅师,坐在那里敲击木鱼,静心修禅。
背后大树庇荫让整个画面颇有几分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意境。
但是这个画面的全景是
法海的金钵倒悬在空中,散发着柔和的金光进行镇压。
金光笼罩的镇压圈子里有着十几个2~6岁的小孩。
李励众人:???
只见小孩们在金光圈中,嬉笑打闹玩得超级开心,你扑我,我扑你,你打我,我压你。
偶有擦伤摔倒,金光也立刻把人治好了。
于是熊孩子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什么情况?
不知道,但是感觉好像不能上去打扰。
法海的背影此刻看起来是那么的佛。
看起来是如此的充满佛性。
周身充斥着一种算了吧就这样吧无所谓了的佛性。
大彻大悟,四大皆空。
他们现在上去会不会打扰到法海的顿悟?
毁人修行可是大忌。
要不,再等等?
这等待时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少。
没过多久,一大群农妇喜笑颜开的朝着法海走来。
被金钵罩住的孩子们看到农妇们全部扑到了金光边缘,小脸都贴变形了。
法海随手一挥。
金钵回到了他的手里。
孩子们如同乳燕回巢,扑向了自己的母亲的怀抱中。
农妇们对法海谢了又谢。
硬是留下不少野果野菜作为感谢,才带着孩子转身离开。
法海把谢礼用法术收起来后起身。
回头看向了李励他们,也没什么别的表情。
只是气质更佛了。
法海禅师你在这里带孩子?
巫鼎不是说扔了个抚慰战后心灵创伤任务吗?
怎么变成带孩子了?
法海:
一言难尽。
法海本就不是擅长佛理渡人。
因为修行天赋奇高,他从小到达也没接触过这活。
他本以为,最多是自己说的无法抚平对方的内心,对方没能体会到佛理。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对方听不懂。
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普通老百姓。
你对他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
他除了眼睛转成圈还能做什么?
脾气好一点的怯生生的问你,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脾气差一点的直接翻个白眼走人,大骂死秃驴耽搁他们干活。
心灵上的悲痛?
的确有。
可法海的操作,安抚效果还不如左邻右里的一个拥抱。
说一句都会好起来的。
法海也倔,继续用自己的方法和村民沟通。
搞得村民不胜其烦。
要不是法海用法力帮了他们很多忙。
估计他们现在都有报官的心了。
直到有一天。
一个熊孩子爬到树上差点掉下来。
法海随手用金钵接住。
村民们千恩万谢,其中一位妇女灵光一闪。
大师,这么多天了,你的意思是不是你想帮助我们?让我们高兴起来?
阿弥陀佛。是的。
那太好了!这个农妇把自己身边的两个五岁的男娃,一个三岁的女娃推到法海身边。大师,您用那个罩子把孩子罩住就行了。
说完,那个农妇转身就跑。
村子里遭了灾。他们除了要走出亲人逝去的悲痛外,更需要抢救田里的收成,需要修整房屋,更需要洗衣服做饭,把日子继续过下去。
法海用法术解决了他们最急需的帮忙的问题。
但是法海不会帮助他们搞定全部。
更不会一直帮忙。
这是惯例了,大家都知道,法海能出现大家已经很感谢了如果他能不念经就更好了。
这么多活要干,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没人管了。
就像是刚刚差点从树上掉下来的孩子。
若是能和乖字沾边,那就不叫熊孩子了。
有了榜样,法海就那么一愣神的功夫,周围瞬间被孩子淹没了。
不能走的背在身上,七八岁的已经算半个劳动力了,一起来帮忙。
当中区间里的孩子,全部交给法海。
有那个圈圈一照,孩子们怎么都跑不出去。
家长们只要定时过来投喂就行了。
三天后,隔壁两个村子的孩子也送过来了。
哪怕每天要多走一个时辰。
法海:
没带过孩子的肯定会说一句:至于嘛。
带过孩子的肯定会回答一句:很至于。
如果巫鼎知道的话,还会用网络当红段子进行一下总结:一个孩子的确干不了什么,但是他有本事让你什么都干不成。
在得知李励他们是来找他去辽国的调查密案,并且这个要求已经得到了官家许可的时候。
法海的眼睛里闪过光芒。
然后猛然觉得这个心境有违佛性,立刻闭目念经进行自省忏悔。
李励:???
法海禅师不愿意?
阿弥陀佛,老衲愿意前往。法海的语速稍微快了点,果然佛心不够。
法海愿意就好说了。
一路上李励把能说的先介绍了一遍。
先简单解释一下,最近沸沸扬扬事情的真相。
我们从西夏那里弄来的是超级良种。
当时彩云满天的神迹带来的不是什么天材地宝,更不是神兵利器。
若是法海禅师在辽国听到其他消息,千万别上当。
巫鼎的事情暂时没说。
毕竟牵扯的世界观太大,现在没有细细解说的时间,巫鼎本人也不希望太过瞩目。
其次,把辽之前诡异的情况,人丹的推测全部说了一遍。
法海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件事的确是不得不查,而且是耽搁不起的。
另外李励还特地强调了另一件事情。
战事将起,你别犯错误。
现在三国的情况瞬息万变。
乍一看还是修行者之间的战斗,谁知道会不会突然间引火?
阿弥陀佛。法海不赞同的看向边关。
继续念着佛号。
他能收尽天下妖魔鬼怪,但是对人类的战争却依旧那么无力。
世间的法则束缚着他,却纵容着这世间的罪恶。
法海的责任感还是很强的。
在知道辽的修士可能会搞一个为祸天下的苍生的阴谋之后。
立刻毫不犹豫的前往草原。
恋耽美
不管是哪种可能,现在的重点是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西夏这边不会善罢甘休,辽这边有阴谋。
他们这边人手,要在国内故布疑阵,又要应付双方人马。
根本没人手去探查。
可却不得不管。
也就是现在应对之策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
是啊。
如果剖析到底,的确是这个问题。
辽那边到底什么阴谋,不是光凭猜测的
需要人查,也需要人去破坏。
这额外需要调查的事件,并不是小事。
不是随便派几个低阶弟子能解决的。
他们需要高手。
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手指头清算。
是冒险挪出一两个震慑一方的高手出来帮忙?
还是回去试试拉几个闭死关的长辈?
哪里还有遗漏的独行侠能帮忙?
我
你不行。X集体反对。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让巫鼎有任何犯险的机会。
巫鼎:
我是说,我有个人选。
这国宝待遇估计短时间内脱离不了了。
幸好,他真的有更合适的人选。
巫鼎看了一眼白素贞。
就在大家以为巫鼎是让孕妇出马的时候。
白娘娘和许仙眼睛一亮,同时想到了答案。
法海!
现场的其他人听到法海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胸闷。
法海这个人嗯,等等,可以啊!!
法海嫉恶如仇,行事激烈。这点本身在修行界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是他的反战思想就很不得如今站在边关的诸位修行者们喜欢了。
法海是极端的理想主义者。
在他眼里,天下就应该除恶务尽,全是人类,全是好人。
所有战争就不该存在。
存在就是恶。
无论是哪国人,都应该和平安宁的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要不是修士无法干政。
法海肯定是把挑起战争的所有昏君都强行度化一遍。
然而大势滔滔,战争是否出现,不是他这么一个理想主义者能干预的。
两国交战,边境冲突,修士们之间按照潜规则也同时开打。
每一次,他们都把法海撂在一边。
你不参与,也别捣乱。
这么多年下来了,大家都习惯性排除法海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啊!
这次辽国明显伤天害理了!明显有为祸天下的阴谋了。
他们完全能把这件事交给法海来处理。
法海的实力,大家都是有数的。
那是真顶尖修士圈的。
神清气爽+喜笑颜开+豁然开朗。
所有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不仅仅是棘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更有一种一种
废物利用的轻快感和满足感?巫鼎贴心的进行描述。
嗯嗯嗯下意识点头。
咳咳咳他们没这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天使表示昨天最后一小段有被吓到。
这真的是意外了。
嗯我写的时候,以及事后回去看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第124章 法海好忙(小修)
法海此刻在干嘛?
嗯在闲着。
那匹白马没费多少功夫就把他送到了太原。
撂下人之后, 白马很是无情的转身就走。
徒留法海一个人,拿着圣旨,就这么站在城门口。
被所有人城门守卫围观。
没过多久在府衙大堂内, 所有在太原的文臣武将和法海面面相觑。
尴尬和诡异的气氛凝聚在空气之中。
并不是太原有多重视法海, 他们重视的是法海手中的圣旨。
但是在过圣旨内容后
文臣:这圣旨什么意思?
武将:你问我们?!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理解有点不及格了。
武将们文化学识有限, 肚子里肠子不够绕还能理解。
可文臣都品不出一二来, 那就诡异了。
最后还是法海打破僵局。
询问需要他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太原众:这是遵照圣旨的字面意思?没有隐藏含义吗?
那就这么办了?
等等, 需要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这我们怎么知道!!!
太原有穷苦百姓的聚集地吗?有。
太原有孤寡老人幼童待的慈幼院吗?有。
可这些不是圣旨上指定的内容啊!
太原有被修士战争波及流离失所甚至痛失亲人的百姓吗?有啊。
可是遭了难了,能挺过来的已经逐渐走上正轨,能投亲的就投亲。
每家的处理方法去处不同。
他们去哪儿找个集合点?
还心灵创伤?
大家面面相觑了N久之后。
还是知府脑子转得快, 坦言太原历经磨难, 处处是苦海中的群众。
然后特地为法海请出了一块令牌。
凭着这块令牌,太原可以横着走, 哪怕军事重地都可以。
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仁宗旨意的尊重。
给了法海充分的自由。
无论是礼还是法来说,真的是相当看中了。
可实际上却没什么要紧。
这块令牌若是落在别人手里,那是必须慎重的。
知府都不能拿着随便晃悠。
其他地方这种金牌令箭根本没有。
也就是太原是前线重地, 一旦战事爆发, 未免调度冲突, 才有了这块令牌。
可法海是修士啊,还是方外之人。
给就给了。
事后官家若是问起来,他们可是绝对有交代的。
法海:
法海不傻,他当然感觉到了这些人的敷衍。
若是平时, 他肯定会给这些官员打个素位尸餐的标签。
可在手里拿着这份莫名其妙的圣旨的情况下他倒是能理解一下这几位的茫然了。
紧接着法海手里拿着一块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令牌到处跑。
哪怕圣旨有问题,法海还是有心普渡一下众生的。
战争将至,妖孽横行,众生皆苦。
可俗话说,想法是丰满的, 现实总是骨干的。
更多的是,想象越美好,现实就越惨烈。
当李励带着一群人找到法海的时候。
看到的就是如下碎裂的一幕。
德高望重实力高强的法海禅师,坐在那里敲击木鱼,静心修禅。
背后大树庇荫让整个画面颇有几分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意境。
但是这个画面的全景是
法海的金钵倒悬在空中,散发着柔和的金光进行镇压。
金光笼罩的镇压圈子里有着十几个2~6岁的小孩。
李励众人:???
只见小孩们在金光圈中,嬉笑打闹玩得超级开心,你扑我,我扑你,你打我,我压你。
偶有擦伤摔倒,金光也立刻把人治好了。
于是熊孩子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什么情况?
不知道,但是感觉好像不能上去打扰。
法海的背影此刻看起来是那么的佛。
看起来是如此的充满佛性。
周身充斥着一种算了吧就这样吧无所谓了的佛性。
大彻大悟,四大皆空。
他们现在上去会不会打扰到法海的顿悟?
毁人修行可是大忌。
要不,再等等?
这等待时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少。
没过多久,一大群农妇喜笑颜开的朝着法海走来。
被金钵罩住的孩子们看到农妇们全部扑到了金光边缘,小脸都贴变形了。
法海随手一挥。
金钵回到了他的手里。
孩子们如同乳燕回巢,扑向了自己的母亲的怀抱中。
农妇们对法海谢了又谢。
硬是留下不少野果野菜作为感谢,才带着孩子转身离开。
法海把谢礼用法术收起来后起身。
回头看向了李励他们,也没什么别的表情。
只是气质更佛了。
法海禅师你在这里带孩子?
巫鼎不是说扔了个抚慰战后心灵创伤任务吗?
怎么变成带孩子了?
法海:
一言难尽。
法海本就不是擅长佛理渡人。
因为修行天赋奇高,他从小到达也没接触过这活。
他本以为,最多是自己说的无法抚平对方的内心,对方没能体会到佛理。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对方听不懂。
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普通老百姓。
你对他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
他除了眼睛转成圈还能做什么?
脾气好一点的怯生生的问你,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脾气差一点的直接翻个白眼走人,大骂死秃驴耽搁他们干活。
心灵上的悲痛?
的确有。
可法海的操作,安抚效果还不如左邻右里的一个拥抱。
说一句都会好起来的。
法海也倔,继续用自己的方法和村民沟通。
搞得村民不胜其烦。
要不是法海用法力帮了他们很多忙。
估计他们现在都有报官的心了。
直到有一天。
一个熊孩子爬到树上差点掉下来。
法海随手用金钵接住。
村民们千恩万谢,其中一位妇女灵光一闪。
大师,这么多天了,你的意思是不是你想帮助我们?让我们高兴起来?
阿弥陀佛。是的。
那太好了!这个农妇把自己身边的两个五岁的男娃,一个三岁的女娃推到法海身边。大师,您用那个罩子把孩子罩住就行了。
说完,那个农妇转身就跑。
村子里遭了灾。他们除了要走出亲人逝去的悲痛外,更需要抢救田里的收成,需要修整房屋,更需要洗衣服做饭,把日子继续过下去。
法海用法术解决了他们最急需的帮忙的问题。
但是法海不会帮助他们搞定全部。
更不会一直帮忙。
这是惯例了,大家都知道,法海能出现大家已经很感谢了如果他能不念经就更好了。
这么多活要干,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没人管了。
就像是刚刚差点从树上掉下来的孩子。
若是能和乖字沾边,那就不叫熊孩子了。
有了榜样,法海就那么一愣神的功夫,周围瞬间被孩子淹没了。
不能走的背在身上,七八岁的已经算半个劳动力了,一起来帮忙。
当中区间里的孩子,全部交给法海。
有那个圈圈一照,孩子们怎么都跑不出去。
家长们只要定时过来投喂就行了。
三天后,隔壁两个村子的孩子也送过来了。
哪怕每天要多走一个时辰。
法海:
没带过孩子的肯定会说一句:至于嘛。
带过孩子的肯定会回答一句:很至于。
如果巫鼎知道的话,还会用网络当红段子进行一下总结:一个孩子的确干不了什么,但是他有本事让你什么都干不成。
在得知李励他们是来找他去辽国的调查密案,并且这个要求已经得到了官家许可的时候。
法海的眼睛里闪过光芒。
然后猛然觉得这个心境有违佛性,立刻闭目念经进行自省忏悔。
李励:???
法海禅师不愿意?
阿弥陀佛,老衲愿意前往。法海的语速稍微快了点,果然佛心不够。
法海愿意就好说了。
一路上李励把能说的先介绍了一遍。
先简单解释一下,最近沸沸扬扬事情的真相。
我们从西夏那里弄来的是超级良种。
当时彩云满天的神迹带来的不是什么天材地宝,更不是神兵利器。
若是法海禅师在辽国听到其他消息,千万别上当。
巫鼎的事情暂时没说。
毕竟牵扯的世界观太大,现在没有细细解说的时间,巫鼎本人也不希望太过瞩目。
其次,把辽之前诡异的情况,人丹的推测全部说了一遍。
法海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件事的确是不得不查,而且是耽搁不起的。
另外李励还特地强调了另一件事情。
战事将起,你别犯错误。
现在三国的情况瞬息万变。
乍一看还是修行者之间的战斗,谁知道会不会突然间引火?
阿弥陀佛。法海不赞同的看向边关。
继续念着佛号。
他能收尽天下妖魔鬼怪,但是对人类的战争却依旧那么无力。
世间的法则束缚着他,却纵容着这世间的罪恶。
法海的责任感还是很强的。
在知道辽的修士可能会搞一个为祸天下的苍生的阴谋之后。
立刻毫不犹豫的前往草原。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