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不提今日却突然提起难道与你昨日入宫有关?
柳容止明知沈云破聪慧过人,心思缜密,自己说多错多,本不该给她透露一点儿消息。
奈何醋意大发,忍不住便想发个脾气,让沈云破哄她。
你问这么多做什么?反正你也不可能见到他们。
竟还不止一人?沈云破微微抬头看向屋顶,目光深远地道,爱恨嗔痴明明非我所愿,佛家有云色即是空,偏偏世人总是被美好的皮囊蒙骗。
柳容止听她变着法地夸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偏偏沈云破在她心中不仅有美好的皮囊,更有叫人痴缠眷恋的内里,无奈憋了半日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言语上占不了上风,柳容止也只能用行动来安定内心,抓住沈云破的手恶狠狠地道,哼,不管爱恨还是嗔痴,你都只能对着我。
第81章
闻识在长公主府住了将近三年, 参与编修了好几部书,只是因为深居简出,所以在炎京中没有什么名声。只是这次会试过后, 她注定会名声大噪。
当闻识这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榜首之时, 看榜的举子们大多都是惊讶不已。
只有一些出身凉州的举人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因为这就是他们这一届乡试的解元。
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其他人的感受, 因为当时这个名字也是如此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乡试的榜首。
连中解元、会元,若是能再由圣上钦点, 高中状元,那就是三元及第了。
而原本呼声颇高的张文斌, 赫然位于第二。
无论之前再如何低调, 闻识在长公主府修书的事还是不胫而走。
她所参与修编的书籍突然身价大涨,之前从县试到会试的答卷也被挖出,众人这才发现, 她还连中过小三元。
若是被点中状元可不仅仅是三元及第,而是六元及第。
不仅是本朝, 纵观历朝历代,至今也只出过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
更何况闻识年仅双十还是一名女子,若当真连中六元,不说后无来者那也绝对是前无古人。
扶风郡主的事一下就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闻识代替沈错成为了这帮读书人口中新的谈资。
就连当今圣上看了闻识的卷子后都特地派人来询问柳容止, 求才若渴之心溢于言表。
毫无意外的, 闻识在殿试之中被圣上钦点为状元, 原本因闻识出自长公主府,而私心认为她名不符实的人在看到她的文章之后也都纷纷闭了嘴。
这其中转变最大的当属张文斌,在见识过闻识本人以及她的文章之后,这位久负盛名的才子即刻抛弃了之前的不平怨愤,转而开始频频向闻识发出邀请。
两人位列一甲,直入翰林院,闻识为翰林院修撰,张文斌则为翰林院编修,算是同僚。
闻识虽不过是从六品之职,但到底是朝廷命官,再住长公主府便有些不合适了。
不过这件事没等他人提起,柳容止早已给闻识安排了一座府邸。
不住在长公主府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便是多了些自由,坏处则是不能每日见到沈错、解语她们,还有不堪张文斌的骚扰。
她当初向解语提议的事,并未收到明确的答复。因为她无法回答解语问出的那个问题,这件事似乎也没有了下文。
当然,现在因为沈错在京,就算解语当时答应了她,也不可能此时随她一同离开长公主府。
闻识十分忧愁,一回想起当时解语问的话,便有些后悔自己说出那个提议。她总觉得,两人之间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不过,这也很有可能是她的错觉。因为虽说住到了别处,但她仍有很多机会见到解语,沈错每隔几日便要到她这里坐一坐,休沐日更是会待上大半天。
解语自然也跟着一块儿来,对她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
当然,相较于沈错正在谋划的大事,她的这些烦恼微不足道。
虽对使用□□有一些顾虑,但自小在天明教长大的她。
对于炸炎朝龙脉一事没有半点心理负担,积极为沈错出谋划策。
闻识在翰林院任职,品级虽低,但翰林学士的身份尊贵。
她又是大炎第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时常有面圣的机会,也能接触到不少重要的政务,对于此事的助力极大。
沈错一边谋划着如何营救姑姑,一边等待着司命的消息。
钦天监已经上表,今年炎京附近很可能发生地动之灾。
然而这一切都是依据司命的推演所得,并无实际证据,端看皇上有多信任她。
皇帝有多信任司命,沈错不知道,但她绝对相信司命所言。
因此不仅准备着营救沈云破的计划,也时刻防范着即将到来的灾祸。
这种时候,霍紫苏那一家子来京凑什么热闹?沈错将手中的飞鸽传书捏成一团,捶了一下桌子,气恼道,霍鸣英那家伙的武功虽远不及姑姑,但江湖经验丰富,论难缠也数一数二。
若是母亲让他进京防备我们,这件事恐怕要麻烦许多。
沈错在此事上的优势,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是无论自己还是手下的人,武功普遍都在对方之上。
然而霍鸣英的到来不仅会抹消她的第二个优势,若这是柳容止的意思,那么很可能所谓的第一个优势也不复存在。
可沈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自己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
她细细想了一遍,又觉得自己应该没留下什么线索,毕竟柳容止的态度也一切正常。要么是巧合,要么就是柳容止打算防患于未然。
沈错自然希望是前者,却不得不提防后一种可能。
少主,我看不必过分担忧。霍掌门原本便每年都要进京面圣一次,只不过这次带了家人一起。
我听说霍姑娘去年为您庆生,或许她来京是想见见您。
解语在一旁安慰,沈错却冷哼道:哼,不过是她死皮赖脸地要来,我又恰好无聊才叫他们来凑个热闹而已。我与她又不熟,她来见我做什么?
自然是少主魅力过人,让人念念不忘。
解语意有所指,沈错原是想不到这一处的,奈何来京之后几次三番地接触了这些事,此时一听解语的话,不禁瞪大了双眼。
你是说霍紫苏、霍紫苏她觊觎、觊觎
少主,我不知霍姑娘是如何看待您的,但我觉得就算只是对朋友的情谊,她也十分看重您。
解语虽这样说,但已然无法安慰到沈错。她之前没往这方面想还不觉得如何,此时越是回忆霍紫苏的言行,越是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她天生丽质,会被人惦记在所难免。
沈错沉着脸,满是不开心的神情,语气不解地问道:真是荒谬,我听闻古晋时期男风盛行,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皆有此风气。怎么大炎好的不学,却去追捧这种靡靡之风?
解语微微一笑,问道:少主,您如此厌恶否定同性之间的感情,只将这当作不好的风气,是因为长公主与教主的事吗?
你是何意?
长公主或许胁迫教主,良乡郡主或许只是因为新奇。
但在我看来,霍姑娘是个性子认真的人,她若真的爱慕您,必然不是因为什么风气,或者贪图新鲜,即便如此,您也觉得讨厌吗?
沈错惊讶于解语的说辞,却还是认真地思考了一番,最后道:倒也说不上讨厌,可我又不喜欢她,也不想被她爱慕怪怪的。
沈错说完便甩开了这个话题,显然不愿再去思考这个假设。解语并未追问,只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天气渐暖,沈错在京中的走动也渐渐频繁起来。胭脂开始跟着白泉去商行店铺学习,她便以此为借口,一同出入闹市。
原本封了这个郡主,多少是要庆祝一番的,故而沈错才会留在京城。
然而她极怕麻烦,又不愿与那些宗室成员有过多亲密的接触,推拒了这些提议。
皇帝与太后大概是想起她之前在家宴上的表现,也没过分勉强,封赏合着圣旨一块儿送到了长公主府,这件被人议论了一月有余的大事便以一种诡异的平静收场了。
身居京城,看客最不缺的便是与皇家有关的传闻。若放在平日,皇上给宗室女封个郡主什么的,根本引不起多少波澜。
这一次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反响,一个是因为沈错自小流落民间,另一个则是因为她是柳容止的女儿。
新阳长公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到底是不同的。
霍紫苏跟随父亲来京已有三日,安顿妥帖也休息够了,打算今日去炎京闹市逛上一逛,故而难得起了个大早。
只是她这早起对其他某个人来说显然还不够早,霍紫苏打开门时,一位身穿乾正派弟子服,身形高挑精瘦的女弟子正从院门外进来。
她手持长剑,面上挂着不少汗水,显然是刚从训练场回来。
素来紧绷冷漠苦大仇深的脸上难得带着红晕,减轻了几分她身上难以亲近的疏离。
霍紫苏一看到她,便忍不住轻哼了一声。女弟子只淡淡地望了霍紫苏一眼,没有任何反应地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等一等,霍梧桐!
被叫了名字的女弟子停下脚步,脸上虽依然没什么表情,但话语很是恭敬。
师姐叫我有什么事吗?
什么叫有什么事?你看到我都不打一声招呼吗?
霍紫苏从严州回到乾正派后原没想待多久,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父亲和母亲将她关了禁闭,要她反省半年。
这也便算了,禁闭她自小关到大,早就练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领,可她不知道,这是一切噩梦的开始。
父亲让新收的这个关门弟子来看着她,而这个小师妹简直像是她的克星一般。
短短两年,这小师妹就以过人的天赋与可怕的努力成为了年轻弟子中的翘楚,父亲自然少不了拿她来比较。
霍紫苏并非是嫉妒心强烈的人,也从未有过在武功上和人一较高低的想法。
最让她生气的是,这个小师妹对她冷漠疏离、不屑一顾的态度,以及时不时就会从眉眼神情中透露出的鄙夷。
她明明从未对霍梧桐做过什么,从严州回来时知道多了一个小师妹,还给她带了好多礼物,想着要好好疼爱一番。
她哪里想得到,父亲收的不是可爱的小师妹,而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顽石!
第82章
霍梧桐本不叫霍梧桐, 只是她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被霍鸣英收为弟子之后由霍紫苏的母亲帮着改了名。
乾正派弟子众多,也有不少天赋不错的弟子, 像新长虹、张雁来都算是少年英才。
然而可悲可叹的是, 天明教出了一个叱咤风云沈错,生生将这一代正派子弟统统比了下去。
如今天明教虽不复存在, 但这一直是霍鸣英心中的遗憾。
故而当初在发现霍梧桐的天赋后如获至宝,这两年倾囊相授, 不惜耗费内力为她打通经脉,以抹平她练功太晚产生的差距。
如今的霍梧桐, 已经是乾正派年轻弟子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就连大师兄新长虹之前也败在了她的手下。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日松懈,故而更是被霍鸣英整日挂在嘴边夸奖。
霍紫苏原就无故被她敌视, 被父亲唠叨得多了,渐渐也开始与她针锋相对。
只是,当霍紫苏打算反击的时候, 却赫然发现霍梧桐不仅不接招,而且对她有求必应用这种冷淡的态度。
师姐讨厌我,我怕碍了师姐的眼。
哼,究竟是谁讨厌谁?霍紫苏差点被她颠倒黑白的说辞气死,算了,不和你说这些。今日我要去逛街市,你与我一起去,帮我拿东西。
这一次霍鸣英带着女儿、妻子与最得意的小弟子一同来京,便留下了新长虹与张雁来坐守山门。
霍紫苏原是不介意一人出门的,只是看到霍梧桐又在练武,忍不住便想要捣乱一番,为她生些事。
霍梧桐眉目生得端正柔婉,本该是楚楚可怜的江南女子之姿,偏她身形精瘦,又总是不苟言笑,无端生出几分锋利。
既是师姐的命令,梧桐不敢不从。不过还请师姐稍等片刻,待我去梳洗整理一番。
霍紫苏听到命令二字时神色微动,想要发作却又不得不忍耐下来。
这样的说辞仿佛是她在欺负霍梧桐一般,然而明明是霍梧桐先对她态度恶劣的。
可现在她仗着自己掌门之女的身份对霍梧桐颐指气使是事实,她便也只能接下这点嘲讽,郁闷地等待霍梧桐换完衣服。
幸好霍梧桐行动向来干净利落,并未让她等待多久便已完成了梳洗换衣,一身清爽地出来。
霍梧桐穿的是乾正派的弟子服,一般正派子弟出门办事都会这般打扮。
不过这次霍紫苏只是单纯的出门逛街,来的又是京城热闹之地,特地换了一身从金玉良缘坊买的便服,连佩剑也不曾携带。
霍梧桐提剑跟在她身后,一脸生人勿进的神情,倒很有几分大家小姐带着护卫出门的感觉。
京中甚少能看到江湖人士走动,霍梧桐身穿弟子服又拿着剑,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幸好霍紫苏对此已经是见惯不怪,霍梧桐则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动摇的模样。
炎京繁华,许多东西都是其他地方没有的,霍紫苏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忘记了找茬的打算。
霍梧桐手中已提了不少油纸包,几乎都是一些吃食。霍紫苏年纪虽已不小,但对小吃的喜好从未变过。
霍梧桐一直与她保持着一步的距离,悉心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不知炎京的金玉良缘坊与别处有没有什么不同,走,我们去瞧一瞧。
霍紫苏说着便已向金玉良缘坊走去,霍梧桐看着她的背影,神情微微柔和了一些,无声地叹了一口气,大步跟上。
然而在她进入金玉良缘坊时,一道由强大内力所产生威压迎面扑来,让她忍不住便催生了内力以抵挡这种恐怖的威势。
师姐!
霍梧桐不假思索地拔剑挡在了霍紫苏身前,然而当看到面前这人的脸时,她完全呆愣,三年前的那些短暂却深刻的回忆再次涌入了她的脑海。
沈错知道霍紫苏跟着霍鸣英来了京城,却没想到今日会那么巧,竟在金玉良缘坊碰到她。
对方显然也没想到会遇到她,两人甫一照面便都愣了一下。
沈错!
恋耽美
柳容止明知沈云破聪慧过人,心思缜密,自己说多错多,本不该给她透露一点儿消息。
奈何醋意大发,忍不住便想发个脾气,让沈云破哄她。
你问这么多做什么?反正你也不可能见到他们。
竟还不止一人?沈云破微微抬头看向屋顶,目光深远地道,爱恨嗔痴明明非我所愿,佛家有云色即是空,偏偏世人总是被美好的皮囊蒙骗。
柳容止听她变着法地夸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偏偏沈云破在她心中不仅有美好的皮囊,更有叫人痴缠眷恋的内里,无奈憋了半日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言语上占不了上风,柳容止也只能用行动来安定内心,抓住沈云破的手恶狠狠地道,哼,不管爱恨还是嗔痴,你都只能对着我。
第81章
闻识在长公主府住了将近三年, 参与编修了好几部书,只是因为深居简出,所以在炎京中没有什么名声。只是这次会试过后, 她注定会名声大噪。
当闻识这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榜首之时, 看榜的举子们大多都是惊讶不已。
只有一些出身凉州的举人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因为这就是他们这一届乡试的解元。
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其他人的感受, 因为当时这个名字也是如此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乡试的榜首。
连中解元、会元,若是能再由圣上钦点, 高中状元,那就是三元及第了。
而原本呼声颇高的张文斌, 赫然位于第二。
无论之前再如何低调, 闻识在长公主府修书的事还是不胫而走。
她所参与修编的书籍突然身价大涨,之前从县试到会试的答卷也被挖出,众人这才发现, 她还连中过小三元。
若是被点中状元可不仅仅是三元及第,而是六元及第。
不仅是本朝, 纵观历朝历代,至今也只出过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
更何况闻识年仅双十还是一名女子,若当真连中六元,不说后无来者那也绝对是前无古人。
扶风郡主的事一下就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闻识代替沈错成为了这帮读书人口中新的谈资。
就连当今圣上看了闻识的卷子后都特地派人来询问柳容止, 求才若渴之心溢于言表。
毫无意外的, 闻识在殿试之中被圣上钦点为状元, 原本因闻识出自长公主府,而私心认为她名不符实的人在看到她的文章之后也都纷纷闭了嘴。
这其中转变最大的当属张文斌,在见识过闻识本人以及她的文章之后,这位久负盛名的才子即刻抛弃了之前的不平怨愤,转而开始频频向闻识发出邀请。
两人位列一甲,直入翰林院,闻识为翰林院修撰,张文斌则为翰林院编修,算是同僚。
闻识虽不过是从六品之职,但到底是朝廷命官,再住长公主府便有些不合适了。
不过这件事没等他人提起,柳容止早已给闻识安排了一座府邸。
不住在长公主府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便是多了些自由,坏处则是不能每日见到沈错、解语她们,还有不堪张文斌的骚扰。
她当初向解语提议的事,并未收到明确的答复。因为她无法回答解语问出的那个问题,这件事似乎也没有了下文。
当然,现在因为沈错在京,就算解语当时答应了她,也不可能此时随她一同离开长公主府。
闻识十分忧愁,一回想起当时解语问的话,便有些后悔自己说出那个提议。她总觉得,两人之间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不过,这也很有可能是她的错觉。因为虽说住到了别处,但她仍有很多机会见到解语,沈错每隔几日便要到她这里坐一坐,休沐日更是会待上大半天。
解语自然也跟着一块儿来,对她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
当然,相较于沈错正在谋划的大事,她的这些烦恼微不足道。
虽对使用□□有一些顾虑,但自小在天明教长大的她。
对于炸炎朝龙脉一事没有半点心理负担,积极为沈错出谋划策。
闻识在翰林院任职,品级虽低,但翰林学士的身份尊贵。
她又是大炎第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时常有面圣的机会,也能接触到不少重要的政务,对于此事的助力极大。
沈错一边谋划着如何营救姑姑,一边等待着司命的消息。
钦天监已经上表,今年炎京附近很可能发生地动之灾。
然而这一切都是依据司命的推演所得,并无实际证据,端看皇上有多信任她。
皇帝有多信任司命,沈错不知道,但她绝对相信司命所言。
因此不仅准备着营救沈云破的计划,也时刻防范着即将到来的灾祸。
这种时候,霍紫苏那一家子来京凑什么热闹?沈错将手中的飞鸽传书捏成一团,捶了一下桌子,气恼道,霍鸣英那家伙的武功虽远不及姑姑,但江湖经验丰富,论难缠也数一数二。
若是母亲让他进京防备我们,这件事恐怕要麻烦许多。
沈错在此事上的优势,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是无论自己还是手下的人,武功普遍都在对方之上。
然而霍鸣英的到来不仅会抹消她的第二个优势,若这是柳容止的意思,那么很可能所谓的第一个优势也不复存在。
可沈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自己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
她细细想了一遍,又觉得自己应该没留下什么线索,毕竟柳容止的态度也一切正常。要么是巧合,要么就是柳容止打算防患于未然。
沈错自然希望是前者,却不得不提防后一种可能。
少主,我看不必过分担忧。霍掌门原本便每年都要进京面圣一次,只不过这次带了家人一起。
我听说霍姑娘去年为您庆生,或许她来京是想见见您。
解语在一旁安慰,沈错却冷哼道:哼,不过是她死皮赖脸地要来,我又恰好无聊才叫他们来凑个热闹而已。我与她又不熟,她来见我做什么?
自然是少主魅力过人,让人念念不忘。
解语意有所指,沈错原是想不到这一处的,奈何来京之后几次三番地接触了这些事,此时一听解语的话,不禁瞪大了双眼。
你是说霍紫苏、霍紫苏她觊觎、觊觎
少主,我不知霍姑娘是如何看待您的,但我觉得就算只是对朋友的情谊,她也十分看重您。
解语虽这样说,但已然无法安慰到沈错。她之前没往这方面想还不觉得如何,此时越是回忆霍紫苏的言行,越是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她天生丽质,会被人惦记在所难免。
沈错沉着脸,满是不开心的神情,语气不解地问道:真是荒谬,我听闻古晋时期男风盛行,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皆有此风气。怎么大炎好的不学,却去追捧这种靡靡之风?
解语微微一笑,问道:少主,您如此厌恶否定同性之间的感情,只将这当作不好的风气,是因为长公主与教主的事吗?
你是何意?
长公主或许胁迫教主,良乡郡主或许只是因为新奇。
但在我看来,霍姑娘是个性子认真的人,她若真的爱慕您,必然不是因为什么风气,或者贪图新鲜,即便如此,您也觉得讨厌吗?
沈错惊讶于解语的说辞,却还是认真地思考了一番,最后道:倒也说不上讨厌,可我又不喜欢她,也不想被她爱慕怪怪的。
沈错说完便甩开了这个话题,显然不愿再去思考这个假设。解语并未追问,只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天气渐暖,沈错在京中的走动也渐渐频繁起来。胭脂开始跟着白泉去商行店铺学习,她便以此为借口,一同出入闹市。
原本封了这个郡主,多少是要庆祝一番的,故而沈错才会留在京城。
然而她极怕麻烦,又不愿与那些宗室成员有过多亲密的接触,推拒了这些提议。
皇帝与太后大概是想起她之前在家宴上的表现,也没过分勉强,封赏合着圣旨一块儿送到了长公主府,这件被人议论了一月有余的大事便以一种诡异的平静收场了。
身居京城,看客最不缺的便是与皇家有关的传闻。若放在平日,皇上给宗室女封个郡主什么的,根本引不起多少波澜。
这一次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反响,一个是因为沈错自小流落民间,另一个则是因为她是柳容止的女儿。
新阳长公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到底是不同的。
霍紫苏跟随父亲来京已有三日,安顿妥帖也休息够了,打算今日去炎京闹市逛上一逛,故而难得起了个大早。
只是她这早起对其他某个人来说显然还不够早,霍紫苏打开门时,一位身穿乾正派弟子服,身形高挑精瘦的女弟子正从院门外进来。
她手持长剑,面上挂着不少汗水,显然是刚从训练场回来。
素来紧绷冷漠苦大仇深的脸上难得带着红晕,减轻了几分她身上难以亲近的疏离。
霍紫苏一看到她,便忍不住轻哼了一声。女弟子只淡淡地望了霍紫苏一眼,没有任何反应地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等一等,霍梧桐!
被叫了名字的女弟子停下脚步,脸上虽依然没什么表情,但话语很是恭敬。
师姐叫我有什么事吗?
什么叫有什么事?你看到我都不打一声招呼吗?
霍紫苏从严州回到乾正派后原没想待多久,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父亲和母亲将她关了禁闭,要她反省半年。
这也便算了,禁闭她自小关到大,早就练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领,可她不知道,这是一切噩梦的开始。
父亲让新收的这个关门弟子来看着她,而这个小师妹简直像是她的克星一般。
短短两年,这小师妹就以过人的天赋与可怕的努力成为了年轻弟子中的翘楚,父亲自然少不了拿她来比较。
霍紫苏并非是嫉妒心强烈的人,也从未有过在武功上和人一较高低的想法。
最让她生气的是,这个小师妹对她冷漠疏离、不屑一顾的态度,以及时不时就会从眉眼神情中透露出的鄙夷。
她明明从未对霍梧桐做过什么,从严州回来时知道多了一个小师妹,还给她带了好多礼物,想着要好好疼爱一番。
她哪里想得到,父亲收的不是可爱的小师妹,而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顽石!
第82章
霍梧桐本不叫霍梧桐, 只是她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被霍鸣英收为弟子之后由霍紫苏的母亲帮着改了名。
乾正派弟子众多,也有不少天赋不错的弟子, 像新长虹、张雁来都算是少年英才。
然而可悲可叹的是, 天明教出了一个叱咤风云沈错,生生将这一代正派子弟统统比了下去。
如今天明教虽不复存在, 但这一直是霍鸣英心中的遗憾。
故而当初在发现霍梧桐的天赋后如获至宝,这两年倾囊相授, 不惜耗费内力为她打通经脉,以抹平她练功太晚产生的差距。
如今的霍梧桐, 已经是乾正派年轻弟子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就连大师兄新长虹之前也败在了她的手下。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日松懈,故而更是被霍鸣英整日挂在嘴边夸奖。
霍紫苏原就无故被她敌视, 被父亲唠叨得多了,渐渐也开始与她针锋相对。
只是,当霍紫苏打算反击的时候, 却赫然发现霍梧桐不仅不接招,而且对她有求必应用这种冷淡的态度。
师姐讨厌我,我怕碍了师姐的眼。
哼,究竟是谁讨厌谁?霍紫苏差点被她颠倒黑白的说辞气死,算了,不和你说这些。今日我要去逛街市,你与我一起去,帮我拿东西。
这一次霍鸣英带着女儿、妻子与最得意的小弟子一同来京,便留下了新长虹与张雁来坐守山门。
霍紫苏原是不介意一人出门的,只是看到霍梧桐又在练武,忍不住便想要捣乱一番,为她生些事。
霍梧桐眉目生得端正柔婉,本该是楚楚可怜的江南女子之姿,偏她身形精瘦,又总是不苟言笑,无端生出几分锋利。
既是师姐的命令,梧桐不敢不从。不过还请师姐稍等片刻,待我去梳洗整理一番。
霍紫苏听到命令二字时神色微动,想要发作却又不得不忍耐下来。
这样的说辞仿佛是她在欺负霍梧桐一般,然而明明是霍梧桐先对她态度恶劣的。
可现在她仗着自己掌门之女的身份对霍梧桐颐指气使是事实,她便也只能接下这点嘲讽,郁闷地等待霍梧桐换完衣服。
幸好霍梧桐行动向来干净利落,并未让她等待多久便已完成了梳洗换衣,一身清爽地出来。
霍梧桐穿的是乾正派的弟子服,一般正派子弟出门办事都会这般打扮。
不过这次霍紫苏只是单纯的出门逛街,来的又是京城热闹之地,特地换了一身从金玉良缘坊买的便服,连佩剑也不曾携带。
霍梧桐提剑跟在她身后,一脸生人勿进的神情,倒很有几分大家小姐带着护卫出门的感觉。
京中甚少能看到江湖人士走动,霍梧桐身穿弟子服又拿着剑,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幸好霍紫苏对此已经是见惯不怪,霍梧桐则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动摇的模样。
炎京繁华,许多东西都是其他地方没有的,霍紫苏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忘记了找茬的打算。
霍梧桐手中已提了不少油纸包,几乎都是一些吃食。霍紫苏年纪虽已不小,但对小吃的喜好从未变过。
霍梧桐一直与她保持着一步的距离,悉心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不知炎京的金玉良缘坊与别处有没有什么不同,走,我们去瞧一瞧。
霍紫苏说着便已向金玉良缘坊走去,霍梧桐看着她的背影,神情微微柔和了一些,无声地叹了一口气,大步跟上。
然而在她进入金玉良缘坊时,一道由强大内力所产生威压迎面扑来,让她忍不住便催生了内力以抵挡这种恐怖的威势。
师姐!
霍梧桐不假思索地拔剑挡在了霍紫苏身前,然而当看到面前这人的脸时,她完全呆愣,三年前的那些短暂却深刻的回忆再次涌入了她的脑海。
沈错知道霍紫苏跟着霍鸣英来了京城,却没想到今日会那么巧,竟在金玉良缘坊碰到她。
对方显然也没想到会遇到她,两人甫一照面便都愣了一下。
沈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