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婶自然不敢少做,剩半热着,见她哪个菜吃得多再帮她盛。
这点细心很得沈错的心,对于她带剩余饭菜回家的小心思毫不在意。
二丫孤零零坐在店铺,手里还捧着馍馍。时值正午,不少下地干活的庄稼汉也上了田埂吃饭。
太阳毒辣,杂货铺门前的几棵大树成了乘凉的好去处。
二丫第天上工,这些人少不得通打量。区区个小女孩,月钱比他们不知高多少,也确实让人意难平。
二丫,吃饭了。
二婶给她压了满满碗饭菜,饭上盖了肉汤,香气几米开外就能闻到。
二婶?二丫光看就已经两眼发直,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个是
是沈掌柜让我拿给你的,放心吃吧。
精米从来不是农民的主粮,二丫更是见也没见过白米饭。再看饭上的腊肉、肉干,时吓得根本不敢伸手去接。
就算村长家里也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这么吃,这顿可不知道要吃掉多少钱银。
可是
李二婶慈祥地摸了摸她的头:沈掌柜看起来脾气不好,其实啊心善,今后你不要自己带吃的了。快吃吧,赶紧吃完可以开工。
说到开工,二丫不敢再怠慢,收了馍馍,抱着大碗坐到角落里。
好吃
除了好吃二丫再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这是她从没吃过的食物,由美味带来的幸福感充斥了她的全身。
但在幸福之外,她也不禁升起了几分罪恶感:如果能让姐姐和弟弟也尝尝该多好呢?
第4章
沈错慢条斯理地吃完午餐,小憩了半个时辰又看了会书,而后慢悠悠转到店铺里。
二丫似乎已经记完价格,踮着脚在擦柜台,见到沈错忙不迭弯腰道:沈掌柜好
嗯沈错点点头,环视圈店面,发现之前满是灰尘的地方都已经擦得干干净净,价格都记住了?有什么问题吗?
二丫连忙点了点头:我有些疑问。
大概是相处了半日,她不像之前那样紧张,说话声音虽仍然很轻,但流畅了很多。
有问题说明态度认真,沈错很满意。
嗯,你说吧。
她很显出掌柜的做派,缓步巡视着店铺,二丫跟在她身侧,声音小小的。
沈掌柜,我看到绿豆的价格三升
沈错「嗯」了声:然后呢?
我、我在想是不是与料豆弄混了呢?我听姐姐说,绿豆价钱要比精米更高。
二丫在沈错的俯视之下,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说出口。
她虽然认不全沈错标注的名字,但认识大部分谷物,看了上午后发现不少标价与姐姐告诉自己的有很大差别。
她从小在长姐的照料教导下长大,对姐姐极为信任。
但沈掌柜是掌柜,她也不敢想是掌柜弄错了,这话说得没有半分底气。
沈错原还想着自己来指点这小豆丁番,没成想对方句话把她说得愣在了当场。
精米和绿豆她倒是知道的,但料豆是什么?绿豆比精米贵吗?三升很便宜吗?精米是多少钱升?
沈错脑子转得飞快,但就是对这些没有半分印象。
二丫说完句,忐忑地等待着沈错的回复。但过了半晌沈错仍只是直定定地望着她,言不发。
二丫心发怯:沈掌柜
太丢脸了!
沈错实在是问不出口,清了清嗓子道:你等等
她说着拐去柜台,抽屉翻了半天找出本账本来,快速翻了几页。
绿豆,六百三十四石。
她照本宣科念,想了想又有些不对。
石是多少?店里倒是有个计量用的容器,供货的商家告诉她,那盒就是升,店里的贩卖价都以这升为单位。
她无法,只得又翻了几页,找到了精米的价格。
石,五百七十六。
料豆呢?
石才二百五十。
她看了几页已是头晕脑胀,招手让二丫过去。
沈掌柜
二丫连忙恭恭敬敬站到她身边,沈错把账本往她面前扔:我考考你,石等于多少升?
她个养尊处优的少主,过去既接触不到这些,也点儿不感兴趣。
即便如今做了这门营生也权当消遣,哪里会记在心里?
二丫心已有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道:石是十斗,斗是十升,所以石是百升。
她说自己识数显然不假。
嗯,不错沈错心里快速算了遍,这绿豆确实不该是三升,这店里粮货杂多,难免有纰漏出错,你拿账本对遍价格,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对。
二丫满脸局促与为难:沈掌、掌柜,我认不全这些字
这原也不该是伙计该做的事,只不过沈错这个当掌柜的偷懒,事情自然落到了二丫头上。
哼,麻烦。
当然,沈错给的工钱比般伙计高出不少,要是放在镇子里,招个识字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这穷乡僻壤的,能有个识数的已实属难得,她也没办法有更高的要求了。
我还是先教你认字吧。
要想今后高枕无忧,只能现在先苦先累,沈错只得亲自上阵,教授二丫识字。
杂货铺整日不定能有位顾客,沈错这教就是下午。她既无经验,更没耐心,自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恨不得股脑儿把商品的名字全塞进二丫肚子里。
二丫记性虽好,但也实在经不住沈错这填鸭般的教导,开始还记了个十之七,后面渐渐便记不清了。
都记住了吗?
沈错将笔放,吹了吹纸张,很是满意自己的蝇头小楷。虽说她对草书最为得意,但也没少练其他字体。
唔,沈、沈掌柜
二丫听得眼冒金星,低着头不敢答话。
掌柜愿意教她识字,二丫又是开心又是感激,所以对于自己没能记住她的教诲十分羞愧。
你不会什么都没记住吧?沈错老大不开心,长眉拧,本本掌柜可是亲自教你诶?
想她堂堂教少主,与多少当代书圣诗仙谈天论地,切磋技艺。
如今放下身段,亲自教授个小小稚儿学字,她竟然记不住?
沈少主不怒自威,二丫被她瞪,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起了转:我、我记住了些
十之七?
沈错怀抱着丝希望。
二丫摇了摇头。
五六?
沈错退而求其次。
二丫迟疑了下,仍缓缓摇了摇头。
那你记住了多少?
二丫结结巴巴地道:、种商品
店铺共五六十种商品,沈错下午把商品名全给她写了遍。
这不是才十之二吗?
沈错十分绝望:太笨了,太笨了,比那个乾正派的大笨驴还笨不,可能还是大笨驴笨些,但果然还是很笨。
二丫更是羞惭:对不起
天资过人的沈少主却是不想想,二丫基础薄弱,只教遍能清楚记得种商品名已实属难得,要换了其他人,能记个三四种就不错了。
算了算了,你先回家去吧。
天色已然不早,沈错吃饭来向准时,绝不会因其他事耽搁进食。
沈掌柜,您能不能把这些借我看看?
沈错所用的是上好的宣纸,檀香墨,二丫即便不懂这些也知道笔墨纸砚价格不菲,不敢问她要,只说借。
怎么,你要看?
我晚上会努力记住的!
沈错不喜欢笨蛋,但她喜欢努力上进的人,见二丫小小年纪十分知耻,总算有几分欣慰。
晚上就算了,明天再给你,回去吧。
二丫不敢有异议,准备脱下身上的衣裳。
别脱了,我又不要了,你穿回家去吧。
可是
这袄子看就价值不菲,她要穿回家去十有九会被父亲拿去卖掉。
你和你爹说,这是店里专门做工用的衣服,他要敢卖,我拆了你们房子。
她个富家小姐,仪貌堂堂,说话作态都极有涵养,偏偏气势凌人,威严天成,没半分深闺小姐的娇弱,只叫人不敢抗拒。
是
二丫不敢再脱,向她告别离开。
天色尚早,地里干活的庄稼汉都还未回去。二丫走了段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身上的短袄脱下,小心包了起来。
她来上工,弟弟虎子没人照料,只好托在李二婶家,与她孙子作块儿。
她背着短袄来到李家,因李二婶去给沈错做饭,家人此刻只有二婶的儿媳妇在院子里照看两个小孩。
杨姐姐,我来接我弟弟了。
李家堆壮丁,都有门木匠手艺,又有二婶在杂货铺帮衬,条件在村里数数二。
李二家如今只有长子娶了妻子,头年就生了个小子。只是这孩子体弱多病,还从小爱吃肉不爱吃菜,怎么也养不胖。
算命的说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投错了胎,能养大必然光宗耀祖,养不好却是要短命夭折的。
李家日日忧心,没想到李二婶去沈家帮忙后解决了这问题,这孙子石头长得飞快,如今比虎子可强出不少。
杨氏人精明,心眼虽不坏,但计较多,看天色渐晚,二丫还不来接虎子,生怕他晚上留下来吃饭。
几个地瓜杂粥给就给了,可婆婆带回来的那些好东西家里人都舍不得先吃,虎子在怕是要分上口午在这就吃了不少呢。
二丫,你来啦。杨氏放下手编了半的鸡笼,开了栅栏迎二丫进门,虎子正和石头玩呢。
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菜地里,说是玩,石头确实是在玩泥巴,虎子却是在摘杂草。他脚边整齐放着摞的杂草,小手乌黑,满头大汗。
杨氏有几分尴尬,清清嗓子道:虎子,你姐姐来了。
虎子转头,双大眼绽放出明亮的光:姐姐!
二丫没说什么,感谢了杨氏,而后拉着虎子回家。
姐姐姐,我今天在石头家吃到肉了,好好吃呀,真想让姐姐也尝尝。
二丫知道应该是李二婶带回来的,心对她十分感激。
没事,姐姐也吃到了。
真的吗?太好啦!
虎子年幼,自己吃到好东西还能想着姐姐,实在难能可贵。
嗯,沈掌柜人很好,等姐姐发了月钱,就给你买糖吃。
糖!
虎子可没忘记姐姐当初带回来的那大盒糕点,虽然大部分被继母抢了去,但姐姐之前给他偷偷藏了些,他至今忘不了那个味道。
可是母亲会不会又
可他不是无忧无虑的小孩,姐弟俩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继母又怎么可能会让二丫留着月钱呢?
没事,姐姐会想办法的。
第5章
姐弟俩的三餐家里向来是不管的,父亲常年不着家,继母也是游手好闲,只知差使二丫。
两人回到家,继母早已吃过晚饭出去串门。二丫烧火做饭,热了两个黑面馍馍,就着温水和弟弟块儿吃了。
所谓的黑面馍馍用的不是面粉也不是玉米粉,而是谷皮麦壳掺杂着些杂粮做成的,这些东西通常都是作为家畜饲料贩卖,只有实在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才会吃这些。
姐弟俩午吃了人间美味,晚上面对馍馍也没半分嫌弃。
九月天气渐冷,夜晚柴房漏风,又没厚实的被衾,二丫只能用晒过的稻杆把地铺得厚实些。
姐姐,你冷不冷?
二丫把带回来的短袄给弟弟穿上,虎子几乎是被团团包在其。
我不冷,你睡吧。
虎子凑到姐姐怀里,乖巧点头:那姐姐你抱着我,我们块儿就不冷了。
嗯
有长姐照拂时,姐弟俩还没那么凄惨,二丫轻轻拍着弟弟的背,回忆起姐姐又忍不住想哭。
虎子年纪小,长姐离去大半年,印象渐渐淡了,不再时常提起。
但二丫不同,母亲去世,长姐如母,这四年全靠姐姐将两人拉扯大,对于姐姐被卖事,她的心充满了阴影。
她知道,自己必须早做打算。
天还未亮,二丫已经起床,挑满水缸里的水,做了稀得水似的杂粮粥,又给继母热了玉米馒头,然后叫醒弟弟。
姐姐被卖以后她做了几乎全部的家务,继母严苛,动辄打骂,她不敢懈怠。
两姐弟趁着继母未起床,披星赶月地出了门。
二丫家住在村尾离山最近的地方,孤零零的座,和村口有不远的距离。
二丫先把弟弟送到李家,恰好遇到出门的二婶,两人块儿来到了杂货铺。
沈错还未起身,李二婶领着二丫从后院进入,二丫帮着她烧火做饭。
二丫,你吃过早饭了没?
李二婶蒸上白面馒头、熬上粥,从篮子里取出个玉米馒头递给她:先吃点垫垫肚子,这是二婶从家里带来的,你放心吃。
二丫眼巴巴望着她,却是没接手。
让你吃就吃吧。
王家这两姐妹都与母亲长得极为相似,清隽秀丽,温婉柔善。只不过这性子都十分要强,宁死都不肯麻烦人家。
她与许氏有交,有心帮衬,只奈何当初自家也没余裕。
公公尚在,丈夫未和几个兄弟分家,孙子体弱,儿媳又爱计较,她家里当不得主,实在没法提供更多帮助。
不过如今她在杂货铺做事,每月两银子,在几个妯娌间脱颖而出,腰杆子也硬了不少。
恋耽美
这点细心很得沈错的心,对于她带剩余饭菜回家的小心思毫不在意。
二丫孤零零坐在店铺,手里还捧着馍馍。时值正午,不少下地干活的庄稼汉也上了田埂吃饭。
太阳毒辣,杂货铺门前的几棵大树成了乘凉的好去处。
二丫第天上工,这些人少不得通打量。区区个小女孩,月钱比他们不知高多少,也确实让人意难平。
二丫,吃饭了。
二婶给她压了满满碗饭菜,饭上盖了肉汤,香气几米开外就能闻到。
二婶?二丫光看就已经两眼发直,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个是
是沈掌柜让我拿给你的,放心吃吧。
精米从来不是农民的主粮,二丫更是见也没见过白米饭。再看饭上的腊肉、肉干,时吓得根本不敢伸手去接。
就算村长家里也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这么吃,这顿可不知道要吃掉多少钱银。
可是
李二婶慈祥地摸了摸她的头:沈掌柜看起来脾气不好,其实啊心善,今后你不要自己带吃的了。快吃吧,赶紧吃完可以开工。
说到开工,二丫不敢再怠慢,收了馍馍,抱着大碗坐到角落里。
好吃
除了好吃二丫再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这是她从没吃过的食物,由美味带来的幸福感充斥了她的全身。
但在幸福之外,她也不禁升起了几分罪恶感:如果能让姐姐和弟弟也尝尝该多好呢?
第4章
沈错慢条斯理地吃完午餐,小憩了半个时辰又看了会书,而后慢悠悠转到店铺里。
二丫似乎已经记完价格,踮着脚在擦柜台,见到沈错忙不迭弯腰道:沈掌柜好
嗯沈错点点头,环视圈店面,发现之前满是灰尘的地方都已经擦得干干净净,价格都记住了?有什么问题吗?
二丫连忙点了点头:我有些疑问。
大概是相处了半日,她不像之前那样紧张,说话声音虽仍然很轻,但流畅了很多。
有问题说明态度认真,沈错很满意。
嗯,你说吧。
她很显出掌柜的做派,缓步巡视着店铺,二丫跟在她身侧,声音小小的。
沈掌柜,我看到绿豆的价格三升
沈错「嗯」了声:然后呢?
我、我在想是不是与料豆弄混了呢?我听姐姐说,绿豆价钱要比精米更高。
二丫在沈错的俯视之下,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说出口。
她虽然认不全沈错标注的名字,但认识大部分谷物,看了上午后发现不少标价与姐姐告诉自己的有很大差别。
她从小在长姐的照料教导下长大,对姐姐极为信任。
但沈掌柜是掌柜,她也不敢想是掌柜弄错了,这话说得没有半分底气。
沈错原还想着自己来指点这小豆丁番,没成想对方句话把她说得愣在了当场。
精米和绿豆她倒是知道的,但料豆是什么?绿豆比精米贵吗?三升很便宜吗?精米是多少钱升?
沈错脑子转得飞快,但就是对这些没有半分印象。
二丫说完句,忐忑地等待着沈错的回复。但过了半晌沈错仍只是直定定地望着她,言不发。
二丫心发怯:沈掌柜
太丢脸了!
沈错实在是问不出口,清了清嗓子道:你等等
她说着拐去柜台,抽屉翻了半天找出本账本来,快速翻了几页。
绿豆,六百三十四石。
她照本宣科念,想了想又有些不对。
石是多少?店里倒是有个计量用的容器,供货的商家告诉她,那盒就是升,店里的贩卖价都以这升为单位。
她无法,只得又翻了几页,找到了精米的价格。
石,五百七十六。
料豆呢?
石才二百五十。
她看了几页已是头晕脑胀,招手让二丫过去。
沈掌柜
二丫连忙恭恭敬敬站到她身边,沈错把账本往她面前扔:我考考你,石等于多少升?
她个养尊处优的少主,过去既接触不到这些,也点儿不感兴趣。
即便如今做了这门营生也权当消遣,哪里会记在心里?
二丫心已有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道:石是十斗,斗是十升,所以石是百升。
她说自己识数显然不假。
嗯,不错沈错心里快速算了遍,这绿豆确实不该是三升,这店里粮货杂多,难免有纰漏出错,你拿账本对遍价格,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对。
二丫满脸局促与为难:沈掌、掌柜,我认不全这些字
这原也不该是伙计该做的事,只不过沈错这个当掌柜的偷懒,事情自然落到了二丫头上。
哼,麻烦。
当然,沈错给的工钱比般伙计高出不少,要是放在镇子里,招个识字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这穷乡僻壤的,能有个识数的已实属难得,她也没办法有更高的要求了。
我还是先教你认字吧。
要想今后高枕无忧,只能现在先苦先累,沈错只得亲自上阵,教授二丫识字。
杂货铺整日不定能有位顾客,沈错这教就是下午。她既无经验,更没耐心,自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恨不得股脑儿把商品的名字全塞进二丫肚子里。
二丫记性虽好,但也实在经不住沈错这填鸭般的教导,开始还记了个十之七,后面渐渐便记不清了。
都记住了吗?
沈错将笔放,吹了吹纸张,很是满意自己的蝇头小楷。虽说她对草书最为得意,但也没少练其他字体。
唔,沈、沈掌柜
二丫听得眼冒金星,低着头不敢答话。
掌柜愿意教她识字,二丫又是开心又是感激,所以对于自己没能记住她的教诲十分羞愧。
你不会什么都没记住吧?沈错老大不开心,长眉拧,本本掌柜可是亲自教你诶?
想她堂堂教少主,与多少当代书圣诗仙谈天论地,切磋技艺。
如今放下身段,亲自教授个小小稚儿学字,她竟然记不住?
沈少主不怒自威,二丫被她瞪,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起了转:我、我记住了些
十之七?
沈错怀抱着丝希望。
二丫摇了摇头。
五六?
沈错退而求其次。
二丫迟疑了下,仍缓缓摇了摇头。
那你记住了多少?
二丫结结巴巴地道:、种商品
店铺共五六十种商品,沈错下午把商品名全给她写了遍。
这不是才十之二吗?
沈错十分绝望:太笨了,太笨了,比那个乾正派的大笨驴还笨不,可能还是大笨驴笨些,但果然还是很笨。
二丫更是羞惭:对不起
天资过人的沈少主却是不想想,二丫基础薄弱,只教遍能清楚记得种商品名已实属难得,要换了其他人,能记个三四种就不错了。
算了算了,你先回家去吧。
天色已然不早,沈错吃饭来向准时,绝不会因其他事耽搁进食。
沈掌柜,您能不能把这些借我看看?
沈错所用的是上好的宣纸,檀香墨,二丫即便不懂这些也知道笔墨纸砚价格不菲,不敢问她要,只说借。
怎么,你要看?
我晚上会努力记住的!
沈错不喜欢笨蛋,但她喜欢努力上进的人,见二丫小小年纪十分知耻,总算有几分欣慰。
晚上就算了,明天再给你,回去吧。
二丫不敢有异议,准备脱下身上的衣裳。
别脱了,我又不要了,你穿回家去吧。
可是
这袄子看就价值不菲,她要穿回家去十有九会被父亲拿去卖掉。
你和你爹说,这是店里专门做工用的衣服,他要敢卖,我拆了你们房子。
她个富家小姐,仪貌堂堂,说话作态都极有涵养,偏偏气势凌人,威严天成,没半分深闺小姐的娇弱,只叫人不敢抗拒。
是
二丫不敢再脱,向她告别离开。
天色尚早,地里干活的庄稼汉都还未回去。二丫走了段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身上的短袄脱下,小心包了起来。
她来上工,弟弟虎子没人照料,只好托在李二婶家,与她孙子作块儿。
她背着短袄来到李家,因李二婶去给沈错做饭,家人此刻只有二婶的儿媳妇在院子里照看两个小孩。
杨姐姐,我来接我弟弟了。
李家堆壮丁,都有门木匠手艺,又有二婶在杂货铺帮衬,条件在村里数数二。
李二家如今只有长子娶了妻子,头年就生了个小子。只是这孩子体弱多病,还从小爱吃肉不爱吃菜,怎么也养不胖。
算命的说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投错了胎,能养大必然光宗耀祖,养不好却是要短命夭折的。
李家日日忧心,没想到李二婶去沈家帮忙后解决了这问题,这孙子石头长得飞快,如今比虎子可强出不少。
杨氏人精明,心眼虽不坏,但计较多,看天色渐晚,二丫还不来接虎子,生怕他晚上留下来吃饭。
几个地瓜杂粥给就给了,可婆婆带回来的那些好东西家里人都舍不得先吃,虎子在怕是要分上口午在这就吃了不少呢。
二丫,你来啦。杨氏放下手编了半的鸡笼,开了栅栏迎二丫进门,虎子正和石头玩呢。
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菜地里,说是玩,石头确实是在玩泥巴,虎子却是在摘杂草。他脚边整齐放着摞的杂草,小手乌黑,满头大汗。
杨氏有几分尴尬,清清嗓子道:虎子,你姐姐来了。
虎子转头,双大眼绽放出明亮的光:姐姐!
二丫没说什么,感谢了杨氏,而后拉着虎子回家。
姐姐姐,我今天在石头家吃到肉了,好好吃呀,真想让姐姐也尝尝。
二丫知道应该是李二婶带回来的,心对她十分感激。
没事,姐姐也吃到了。
真的吗?太好啦!
虎子年幼,自己吃到好东西还能想着姐姐,实在难能可贵。
嗯,沈掌柜人很好,等姐姐发了月钱,就给你买糖吃。
糖!
虎子可没忘记姐姐当初带回来的那大盒糕点,虽然大部分被继母抢了去,但姐姐之前给他偷偷藏了些,他至今忘不了那个味道。
可是母亲会不会又
可他不是无忧无虑的小孩,姐弟俩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继母又怎么可能会让二丫留着月钱呢?
没事,姐姐会想办法的。
第5章
姐弟俩的三餐家里向来是不管的,父亲常年不着家,继母也是游手好闲,只知差使二丫。
两人回到家,继母早已吃过晚饭出去串门。二丫烧火做饭,热了两个黑面馍馍,就着温水和弟弟块儿吃了。
所谓的黑面馍馍用的不是面粉也不是玉米粉,而是谷皮麦壳掺杂着些杂粮做成的,这些东西通常都是作为家畜饲料贩卖,只有实在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才会吃这些。
姐弟俩午吃了人间美味,晚上面对馍馍也没半分嫌弃。
九月天气渐冷,夜晚柴房漏风,又没厚实的被衾,二丫只能用晒过的稻杆把地铺得厚实些。
姐姐,你冷不冷?
二丫把带回来的短袄给弟弟穿上,虎子几乎是被团团包在其。
我不冷,你睡吧。
虎子凑到姐姐怀里,乖巧点头:那姐姐你抱着我,我们块儿就不冷了。
嗯
有长姐照拂时,姐弟俩还没那么凄惨,二丫轻轻拍着弟弟的背,回忆起姐姐又忍不住想哭。
虎子年纪小,长姐离去大半年,印象渐渐淡了,不再时常提起。
但二丫不同,母亲去世,长姐如母,这四年全靠姐姐将两人拉扯大,对于姐姐被卖事,她的心充满了阴影。
她知道,自己必须早做打算。
天还未亮,二丫已经起床,挑满水缸里的水,做了稀得水似的杂粮粥,又给继母热了玉米馒头,然后叫醒弟弟。
姐姐被卖以后她做了几乎全部的家务,继母严苛,动辄打骂,她不敢懈怠。
两姐弟趁着继母未起床,披星赶月地出了门。
二丫家住在村尾离山最近的地方,孤零零的座,和村口有不远的距离。
二丫先把弟弟送到李家,恰好遇到出门的二婶,两人块儿来到了杂货铺。
沈错还未起身,李二婶领着二丫从后院进入,二丫帮着她烧火做饭。
二丫,你吃过早饭了没?
李二婶蒸上白面馒头、熬上粥,从篮子里取出个玉米馒头递给她:先吃点垫垫肚子,这是二婶从家里带来的,你放心吃。
二丫眼巴巴望着她,却是没接手。
让你吃就吃吧。
王家这两姐妹都与母亲长得极为相似,清隽秀丽,温婉柔善。只不过这性子都十分要强,宁死都不肯麻烦人家。
她与许氏有交,有心帮衬,只奈何当初自家也没余裕。
公公尚在,丈夫未和几个兄弟分家,孙子体弱,儿媳又爱计较,她家里当不得主,实在没法提供更多帮助。
不过如今她在杂货铺做事,每月两银子,在几个妯娌间脱颖而出,腰杆子也硬了不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