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镇偊听完前因后果,说:镇南王是朕的三哥,朕相信他不会有此谋逆之心。既然有证人在,那你亲自去一趟镇南王属地调查吧。不过听说三哥属地有军队驻扎,为了安全,你也带上一支军队。
赵承领命离开,他来长安城之后,办了几件大案,几乎从没有让皇帝陛下失望过。
赵承离开那天,霍屹还送他来着,毕竟赵承带走的军队是从北军里分出来的。有两个校尉跟着,都听从赵承的指挥。
他离开一个月之后,南方便传来镇南王周宏自杀的消息。
赵承的军队还在半道上,另外两个校尉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有些纠结,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往前。赵承果断地下令继续行军,镇南王自绝一事,他总得亲眼看看,而且还要找到证据。
他们一路赶到镇南王所在的封地,这里挺偏,当举着玄色旗帜,身穿赤袍的北军骑兵踏进这片领土,家家门户紧闭,人人噤若寒蝉。
偌大的王府此时极为清冷,只有一个老仆还守在门口。
赵承走进去的时候,老仆说:主人已经走了,我将他埋葬在后山。
赵承问:世子和其他人呢?
老仆道:有的追随主人自绝,有的逃跑了。
当初那个杀手死了之后,皇帝立案调查镇南王谋反一案的消息传到这边之后,镇南王周宏一时恐惧至极,他想起了很久之前,那只放在他床上的耳朵。
那些门客一时也慌了神,毕竟谋反这种事,当然是要先手才有优势,打个出其不意。如今被陛下知道了,他们自然只能坐以待毙。有的门客趁机跑了,他们总是跑得很快,有的门客则劝周宏立刻出兵。
周宏纠结半天,他想到了那个可怕的元鼎帝,那个令人畏惧的霍将军,而大越北军正在赶来的消息也传到了王府之中。
在那个时刻,他终于清醒了,他不敢面对霍屹和元鼎帝。
周宏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刘黯。
他说:你也离开吧,刘叔,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谋逆是诛九族的罪,整个镇南王府上下顿时陷入动荡之中,周迁先逃跑了,他的几个妻儿和王府中的妃妾走投无路,纷纷跟着周宏自绝。诺大的王府,不过几天时间,便充斥着鲜血和死亡。
刘黯一直在处理这些事,他埋葬了周宏,又处理了其他人。那些想要逃跑和离开的王府侍从,他也分了金银干粮。那些主张进攻的门客见回天无力,也只好逃掉了。
最后整个王府,居然就剩下刘黯一个人。
这是霍屹和周镇偊还没有出手的情况下,一个消息就足以击溃镇南王的心理防线。一方面来说,镇南王确实十分脆弱,周镇偊评价他有贼心没贼胆,想做点事,但又无法承担代价。从另一方面来说,元鼎帝和北军霍屹的威势,已经达到了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赵承问那个老仆:镇南王谋反一事,是否属实。
老仆涕泗横流,嘶哑道:是否属实还重要吗,整个王府,如今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赵承道:国法不会伤害无辜之人。
老仆摇了摇头:主人他至今,尚未调动一兵一卒
他的心情复杂无比,几乎窒息,那日彗星竞天,他在欢呼声中,所看到的死亡和鲜血,就是这样的场景。
赵承看了他一眼,问:你是谁?
刘黯,镇南王府一个仆从罢了。老仆说:当初有幸得主人赏识,就让我守在最后吧。
赵承让人控制住刘黯,自己带兵进了镇南王府,搜索之后,果然发现了周宏准备的武器和粮草。
那些武器和现在北军手里用的武器不同,是之前的样式,无论是锋利度还是适用性都比不上如今北军的武器。
毕竟北军是有长安武库支持的,那边一直在研发更优秀的武器和盔甲。
而镇南王储存的这些装备中,有些盔甲甚至生锈了。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镇南王其实就是有贼心没贼胆,他一边存储粮草和装备,却始终没有要出兵的打算。如果没有宴会上刺杀一事,再往前说,如果没有送周云深去长安一事,镇南王说不定还真会拖到自己寿终正寝为止。
周宏虽然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但周云深是很了解他的。
赵承对这些倒没什么感觉,他让人把那些干粮和武器拿出来,准备带回到长安去,这一趟唯一的收货就这些了。
他走出库房,一滩浓稠的血蔓延到他的脚下,浸湿了他的衣摆。
赵承看到那位自称刘黯的老仆躺在地上,双手握着一把刀,刀刃完全埋入胸口。
旁边的士兵为难地说:他忽然抢了刀,我们没想到他居然有几分武艺,所以没拦下来
嗯。赵承淡淡地说:把他埋了吧。
忠于反主还是大越,他选错了而已。
此事就这样过去了,赵承带着那些收来的粮草和武器回到长安。镇南王身死这件事看似很大,在整个大越都引发了很大的讨论度,关于镇南王养的那些门客,都被当做是过街老鼠,而镇南王之子周迁也不知所踪。但时间久了,大家便发现这件事其实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每天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一切与之前没任何变化。
镇南王一案尘埃落定之后,赵承的身份和威望更上一层楼,自从他上任以来,先后处理了丞相,王侯等等案件,世家贵族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捋虎须,毕竟他们再高贵,也比不上真正的皇室中人。
就在镇南王这件事结束之后,朝中传来一个消息,慕容安丞相的腿摔断了。
丞相大人今年七十高龄了,算是比较长寿的年龄,虽然精神看上去还好,但身体毕竟老了,所以有个磕绊什么的,实在是非常正常的。
但有些人,确实觉得不太正常。
因为在此之前,慕容丞相曾经多次向陛下乞骸骨,请求辞职回家颐养天年,都被皇帝陛下拒绝了。
紧接着,慕容丞相就摔断了腿。
陶嘉木和霍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颇有些不可思议:不止于此吧,那可是他自己的腿啊。
霍屹在想另外一件事:陛下之前为什么不让他辞官回家?
他坐在那儿合适啊。陶嘉木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了:慕容丞相不论资历还是能力,都十分合适,压得住其他人。
霍屹莫名地叹了口气。
陶嘉木道:你还想着致仕?
看情况吧,就算离开,也得先把家底攒起来。霍屹喝了口茶,天气逐渐炎热,陶嘉木给他带来了新的茶叶,喝起来清爽而没有丝毫苦涩的味道:腿断了,那确实就没办法了。你觉得,接下来谁会担任这个丞相之位。
这个位置不吉利啊!重则诛全族,轻则断条腿。陶嘉木深深地感慨一声:得是个命硬的人才行。
霍屹继续喝茶,这个位置,确实不好坐。
接下来,就是御使大夫常汤,廷尉赵承,或者太傅陈晖。他们几个最有机会。陶嘉木掰着指头点了一遍,还有一些其他人,但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合适。
霍屹:陈晖不太可能吧,他刚从西河边郡回来,才坐上太傅的位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太傅坐到丞相上,这晋升速度跟飞一样。
他可以当丞相,不过时机还不到。陶嘉木分析说:你想想,他当了二十年的中郎,在皇帝身边的时间比咱们久多了,这也是一种积累。元宵节之前,陛下把他叫回来任职太傅,我看陛下是想平衡内外朝的势力,他以后在外朝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霍屹认同他这个观点,说到内外朝,他便问:你觉得公孙羊有没有可能?
陶嘉木断然摇头。
霍屹:那御使大夫和赵承呢?
陶嘉木道:我个人觉得赵承不太可能,他多年轻啊,背后又没有什么势力。常汤资历什么的,和慕容丞相差不多,我看他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我觉得没用,得看陛下怎么想。陶嘉木感慨地说:你天天和陛下在一起,他怎么想的,你比我清楚啊。
霍屹手里的茶杯抖了一下:我哪有天天和陛下在一起。
陶嘉木: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啊!
他有点想劝,又不想失了分寸感,内心纠结无比。
霍屹掩饰性地咳了一声,道:你就没想过你自己?
我?!陶嘉木的思路瞬间被带走了:我不可能的,现在这个博士的位置,最适合我。陛下也不会考虑我,而且当丞相要命硬嘛,我就算了,放过我吧。
周镇偊确实没考虑过陶嘉木,陶嘉木在他眼里,当博士绰绰有余,但担任丞相,还差了点历练。
陶嘉木更适合传道授业解惑,并且专注地研究点什么东西,就算当丞相,也得是几十年之后。
慕容安那个老家伙,居然为了辞职自己从马车上摔下来,周镇偊对此十分无可奈何,他觉得慕容安坐在丞相那个位置真的非常合适,这两年就没出过乱子。但慕容安做到这种地步,周镇偊也不能让一个瘸腿老人强行上朝,那也太不讲理了。
于是周镇偊只好重新选个丞相,备选人并不多,他斟酌片刻,便做了决定。
陈晖上朝回来之后,便回书房忙碌了,他刚当上太傅不久,皇帝陛下对他态度很好,陈晖便觉得受宠若惊,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过了一会,不轻不重的敲门声响起。
在家里,会这么敲门的绝对是陈梦鹤,陈晖说了声进来,外面的侍从便打开门,推着陈梦鹤进入书房。
梦鹤,有事?陈晖放下手上的书卷,问道。
陈梦鹤双手交叠放在腿上,语出惊人:爹,你想不想当丞相?
陈晖吓得手一抖,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
陈梦鹤不是那种喜欢开玩笑的人。
他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皱着眉头问:你觉得这次陛下会选我?
陈晖那紧皱的眉头,抽搐的面容和不安的手指,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纠结。
丞相谁不想当啊,但元鼎帝的丞相是个高危职业。陈晖心里自然也有过当丞相的梦想,但今天在陈梦鹤说出这句话之前,他是完全没有考虑过的。
爹,你想多了。陈梦鹤仰着头,说:陛下这次不会选你的。
陈晖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坐下来。
陈梦鹤又说道:但下次就不一定了。
陈晖有点想站起来,但觉得那样未免太过于不稳重,硬生生把自己按住了。
你有什么想法?他虚心向自己的儿子请教。
这次最有机会被皇帝选中的人有两个,尚书令公孙羊和廷尉赵承。陈梦鹤和陶嘉木的观点有些许不同:他们都是陛下亲手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放在丞相之位是很合适的。
陈晖陷入沉思之中,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御使大夫毕竟丞相之位,一般是从三公选出来的。
常汤不可能,陛下不会选择他。陈梦鹤顿了一下,默默补充道:除非他犯了什么事,陛下想处理他,否则不会让他当丞相。
陈晖:所以丞相之位果然很危险!
也不一定,其实慕容丞相位置就挺稳的,他自己绷不住,才出此下策。当丞相,不犯错就行,顺便祈祷天下也别出什么乱子。
陈晖摇了摇头:其实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毕竟摔断自己的腿,也是需要决心的。
他怕犯错,或者已经犯了错,有把柄握在陛下手上了。陈梦鹤挥了挥手,他过来不是讨论这些的:这次陛下可能会选公孙羊和赵承,具体要看他们自己。
陈晖:他们俩不太可能吧,都是平民出身,虽然都有功绩在身,但精英阶层的陈晖还是难以接受这件事。
陈梦鹤说:陛下用人,出身和血脉都不会成为阻碍。
他说的有道理,陈晖确实也见识过了:这也不管我的事啊,难道下次陛下就会选我了?
他们言谈之间,俨然把丞相之位当成了一个换位频繁的高危职业,认定不论是谁,在丞相之位都坐不久。
坐久了容易积累权力,皇帝陛下并不想看到那种场面。
陈晖转念一想,问:那下一次可能会是我?
陈梦鹤摇头:不是。
陈晖冷静下来:儿子,你给个准数。
陈梦鹤说:第三次就差不多了。
陈晖:太远了。
还行吧。陈梦鹤觉得以这个频率来说,肯定是六年之内的事。
他的语气如此笃定,陈晖忍不住问:你能看那么远?
陈梦鹤轻轻嗯了一声,表情并没有显得炫耀或者高兴。
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周云深。
自从镇南王出事之后,周云深便越发锋芒毕露,不再掩饰自己的才能。
恋耽美
赵承领命离开,他来长安城之后,办了几件大案,几乎从没有让皇帝陛下失望过。
赵承离开那天,霍屹还送他来着,毕竟赵承带走的军队是从北军里分出来的。有两个校尉跟着,都听从赵承的指挥。
他离开一个月之后,南方便传来镇南王周宏自杀的消息。
赵承的军队还在半道上,另外两个校尉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有些纠结,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往前。赵承果断地下令继续行军,镇南王自绝一事,他总得亲眼看看,而且还要找到证据。
他们一路赶到镇南王所在的封地,这里挺偏,当举着玄色旗帜,身穿赤袍的北军骑兵踏进这片领土,家家门户紧闭,人人噤若寒蝉。
偌大的王府此时极为清冷,只有一个老仆还守在门口。
赵承走进去的时候,老仆说:主人已经走了,我将他埋葬在后山。
赵承问:世子和其他人呢?
老仆道:有的追随主人自绝,有的逃跑了。
当初那个杀手死了之后,皇帝立案调查镇南王谋反一案的消息传到这边之后,镇南王周宏一时恐惧至极,他想起了很久之前,那只放在他床上的耳朵。
那些门客一时也慌了神,毕竟谋反这种事,当然是要先手才有优势,打个出其不意。如今被陛下知道了,他们自然只能坐以待毙。有的门客趁机跑了,他们总是跑得很快,有的门客则劝周宏立刻出兵。
周宏纠结半天,他想到了那个可怕的元鼎帝,那个令人畏惧的霍将军,而大越北军正在赶来的消息也传到了王府之中。
在那个时刻,他终于清醒了,他不敢面对霍屹和元鼎帝。
周宏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刘黯。
他说:你也离开吧,刘叔,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谋逆是诛九族的罪,整个镇南王府上下顿时陷入动荡之中,周迁先逃跑了,他的几个妻儿和王府中的妃妾走投无路,纷纷跟着周宏自绝。诺大的王府,不过几天时间,便充斥着鲜血和死亡。
刘黯一直在处理这些事,他埋葬了周宏,又处理了其他人。那些想要逃跑和离开的王府侍从,他也分了金银干粮。那些主张进攻的门客见回天无力,也只好逃掉了。
最后整个王府,居然就剩下刘黯一个人。
这是霍屹和周镇偊还没有出手的情况下,一个消息就足以击溃镇南王的心理防线。一方面来说,镇南王确实十分脆弱,周镇偊评价他有贼心没贼胆,想做点事,但又无法承担代价。从另一方面来说,元鼎帝和北军霍屹的威势,已经达到了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赵承问那个老仆:镇南王谋反一事,是否属实。
老仆涕泗横流,嘶哑道:是否属实还重要吗,整个王府,如今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赵承道:国法不会伤害无辜之人。
老仆摇了摇头:主人他至今,尚未调动一兵一卒
他的心情复杂无比,几乎窒息,那日彗星竞天,他在欢呼声中,所看到的死亡和鲜血,就是这样的场景。
赵承看了他一眼,问:你是谁?
刘黯,镇南王府一个仆从罢了。老仆说:当初有幸得主人赏识,就让我守在最后吧。
赵承让人控制住刘黯,自己带兵进了镇南王府,搜索之后,果然发现了周宏准备的武器和粮草。
那些武器和现在北军手里用的武器不同,是之前的样式,无论是锋利度还是适用性都比不上如今北军的武器。
毕竟北军是有长安武库支持的,那边一直在研发更优秀的武器和盔甲。
而镇南王储存的这些装备中,有些盔甲甚至生锈了。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镇南王其实就是有贼心没贼胆,他一边存储粮草和装备,却始终没有要出兵的打算。如果没有宴会上刺杀一事,再往前说,如果没有送周云深去长安一事,镇南王说不定还真会拖到自己寿终正寝为止。
周宏虽然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但周云深是很了解他的。
赵承对这些倒没什么感觉,他让人把那些干粮和武器拿出来,准备带回到长安去,这一趟唯一的收货就这些了。
他走出库房,一滩浓稠的血蔓延到他的脚下,浸湿了他的衣摆。
赵承看到那位自称刘黯的老仆躺在地上,双手握着一把刀,刀刃完全埋入胸口。
旁边的士兵为难地说:他忽然抢了刀,我们没想到他居然有几分武艺,所以没拦下来
嗯。赵承淡淡地说:把他埋了吧。
忠于反主还是大越,他选错了而已。
此事就这样过去了,赵承带着那些收来的粮草和武器回到长安。镇南王身死这件事看似很大,在整个大越都引发了很大的讨论度,关于镇南王养的那些门客,都被当做是过街老鼠,而镇南王之子周迁也不知所踪。但时间久了,大家便发现这件事其实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每天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一切与之前没任何变化。
镇南王一案尘埃落定之后,赵承的身份和威望更上一层楼,自从他上任以来,先后处理了丞相,王侯等等案件,世家贵族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捋虎须,毕竟他们再高贵,也比不上真正的皇室中人。
就在镇南王这件事结束之后,朝中传来一个消息,慕容安丞相的腿摔断了。
丞相大人今年七十高龄了,算是比较长寿的年龄,虽然精神看上去还好,但身体毕竟老了,所以有个磕绊什么的,实在是非常正常的。
但有些人,确实觉得不太正常。
因为在此之前,慕容丞相曾经多次向陛下乞骸骨,请求辞职回家颐养天年,都被皇帝陛下拒绝了。
紧接着,慕容丞相就摔断了腿。
陶嘉木和霍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颇有些不可思议:不止于此吧,那可是他自己的腿啊。
霍屹在想另外一件事:陛下之前为什么不让他辞官回家?
他坐在那儿合适啊。陶嘉木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了:慕容丞相不论资历还是能力,都十分合适,压得住其他人。
霍屹莫名地叹了口气。
陶嘉木道:你还想着致仕?
看情况吧,就算离开,也得先把家底攒起来。霍屹喝了口茶,天气逐渐炎热,陶嘉木给他带来了新的茶叶,喝起来清爽而没有丝毫苦涩的味道:腿断了,那确实就没办法了。你觉得,接下来谁会担任这个丞相之位。
这个位置不吉利啊!重则诛全族,轻则断条腿。陶嘉木深深地感慨一声:得是个命硬的人才行。
霍屹继续喝茶,这个位置,确实不好坐。
接下来,就是御使大夫常汤,廷尉赵承,或者太傅陈晖。他们几个最有机会。陶嘉木掰着指头点了一遍,还有一些其他人,但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合适。
霍屹:陈晖不太可能吧,他刚从西河边郡回来,才坐上太傅的位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太傅坐到丞相上,这晋升速度跟飞一样。
他可以当丞相,不过时机还不到。陶嘉木分析说:你想想,他当了二十年的中郎,在皇帝身边的时间比咱们久多了,这也是一种积累。元宵节之前,陛下把他叫回来任职太傅,我看陛下是想平衡内外朝的势力,他以后在外朝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霍屹认同他这个观点,说到内外朝,他便问:你觉得公孙羊有没有可能?
陶嘉木断然摇头。
霍屹:那御使大夫和赵承呢?
陶嘉木道:我个人觉得赵承不太可能,他多年轻啊,背后又没有什么势力。常汤资历什么的,和慕容丞相差不多,我看他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我觉得没用,得看陛下怎么想。陶嘉木感慨地说:你天天和陛下在一起,他怎么想的,你比我清楚啊。
霍屹手里的茶杯抖了一下:我哪有天天和陛下在一起。
陶嘉木: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啊!
他有点想劝,又不想失了分寸感,内心纠结无比。
霍屹掩饰性地咳了一声,道:你就没想过你自己?
我?!陶嘉木的思路瞬间被带走了:我不可能的,现在这个博士的位置,最适合我。陛下也不会考虑我,而且当丞相要命硬嘛,我就算了,放过我吧。
周镇偊确实没考虑过陶嘉木,陶嘉木在他眼里,当博士绰绰有余,但担任丞相,还差了点历练。
陶嘉木更适合传道授业解惑,并且专注地研究点什么东西,就算当丞相,也得是几十年之后。
慕容安那个老家伙,居然为了辞职自己从马车上摔下来,周镇偊对此十分无可奈何,他觉得慕容安坐在丞相那个位置真的非常合适,这两年就没出过乱子。但慕容安做到这种地步,周镇偊也不能让一个瘸腿老人强行上朝,那也太不讲理了。
于是周镇偊只好重新选个丞相,备选人并不多,他斟酌片刻,便做了决定。
陈晖上朝回来之后,便回书房忙碌了,他刚当上太傅不久,皇帝陛下对他态度很好,陈晖便觉得受宠若惊,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过了一会,不轻不重的敲门声响起。
在家里,会这么敲门的绝对是陈梦鹤,陈晖说了声进来,外面的侍从便打开门,推着陈梦鹤进入书房。
梦鹤,有事?陈晖放下手上的书卷,问道。
陈梦鹤双手交叠放在腿上,语出惊人:爹,你想不想当丞相?
陈晖吓得手一抖,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
陈梦鹤不是那种喜欢开玩笑的人。
他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皱着眉头问:你觉得这次陛下会选我?
陈晖那紧皱的眉头,抽搐的面容和不安的手指,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纠结。
丞相谁不想当啊,但元鼎帝的丞相是个高危职业。陈晖心里自然也有过当丞相的梦想,但今天在陈梦鹤说出这句话之前,他是完全没有考虑过的。
爹,你想多了。陈梦鹤仰着头,说:陛下这次不会选你的。
陈晖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坐下来。
陈梦鹤又说道:但下次就不一定了。
陈晖有点想站起来,但觉得那样未免太过于不稳重,硬生生把自己按住了。
你有什么想法?他虚心向自己的儿子请教。
这次最有机会被皇帝选中的人有两个,尚书令公孙羊和廷尉赵承。陈梦鹤和陶嘉木的观点有些许不同:他们都是陛下亲手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放在丞相之位是很合适的。
陈晖陷入沉思之中,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御使大夫毕竟丞相之位,一般是从三公选出来的。
常汤不可能,陛下不会选择他。陈梦鹤顿了一下,默默补充道:除非他犯了什么事,陛下想处理他,否则不会让他当丞相。
陈晖:所以丞相之位果然很危险!
也不一定,其实慕容丞相位置就挺稳的,他自己绷不住,才出此下策。当丞相,不犯错就行,顺便祈祷天下也别出什么乱子。
陈晖摇了摇头:其实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毕竟摔断自己的腿,也是需要决心的。
他怕犯错,或者已经犯了错,有把柄握在陛下手上了。陈梦鹤挥了挥手,他过来不是讨论这些的:这次陛下可能会选公孙羊和赵承,具体要看他们自己。
陈晖:他们俩不太可能吧,都是平民出身,虽然都有功绩在身,但精英阶层的陈晖还是难以接受这件事。
陈梦鹤说:陛下用人,出身和血脉都不会成为阻碍。
他说的有道理,陈晖确实也见识过了:这也不管我的事啊,难道下次陛下就会选我了?
他们言谈之间,俨然把丞相之位当成了一个换位频繁的高危职业,认定不论是谁,在丞相之位都坐不久。
坐久了容易积累权力,皇帝陛下并不想看到那种场面。
陈晖转念一想,问:那下一次可能会是我?
陈梦鹤摇头:不是。
陈晖冷静下来:儿子,你给个准数。
陈梦鹤说:第三次就差不多了。
陈晖:太远了。
还行吧。陈梦鹤觉得以这个频率来说,肯定是六年之内的事。
他的语气如此笃定,陈晖忍不住问:你能看那么远?
陈梦鹤轻轻嗯了一声,表情并没有显得炫耀或者高兴。
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周云深。
自从镇南王出事之后,周云深便越发锋芒毕露,不再掩饰自己的才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