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屹笑了笑,张来潜便随手指了一个姑娘,问:那个怎么样,看上去就很温柔善良。
    霍屹摇头。
    张来潜一连问了好几个,把他觉得漂亮的都指完了,甚至还有长相漂亮的少年郞,霍屹还是摇头。
    这你的要求也太高了吧。张来潜无奈地说:刚才那位可是长安四大美人之一呢。
    我不是要求高,只是大家又不了解,何谈喜欢呢。霍屹对别人的脸长得怎么样感觉很迟钝,陌生人对于他来说都是差不多的。
    你要先看上了,才能去深入了解啊!张来潜激动地说。
    要先了解,才会有感情啊。霍屹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很排斥和陌生人走得太近。
    张来潜发现他们的对话陷入了死循环,不死心地说:你就不打算认识陌生人了是吗?
    还好吧。霍屹也没有那么排斥认识新的朋友嘛,他觉得自己回长安之后还是认识了不少人的。
    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你居然不想勾搭一下。张来潜这时候才发现霍屹和他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大司农平日里非常忙碌,但一旦闲下来,他便会尽情地找点乐子,四处游玩,喝茶或者去花楼喝茶。
    那你平时闲的时候都做什么?张来潜问。
    去军营看看,或者喂马,洗剑,练习箭术,偶然看会书。霍屹说:其实我空闲时间不多,平时就很忙了,空下来就去多陪陪小月。
    张来潜心想,这种未婚却有一女的状态是怎么回事。
    你这样怎么可能找到心上人。张来潜痛心疾首地说。
    其实一个人也挺好的。霍屹说:我也不想耽误其他姑娘
    怎么就耽误了?张来潜不解:两情相悦的事。他再次打量了一下霍将军,这样的人,谁和他在一起都不算耽误,或者说是趋之若鹜,哪怕最后没有结果,也十分让人想要和他靠的近一点。
    他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外在的权势,或者说他身上的权势财富,包括声望,都只是一种附属品。这种附属品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大越第一将领,战无不胜的战绩得到的,反而是他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东西。
    相比之下,他愿意提拔照顾新人,不论是赵承还是秋鸿光,都经过了他的举荐。他对待士卒宽厚又严厉,重视士卒的生命,跟着他打仗,存活率比其他军队高多了,还能打胜仗。打赢了霍屹也愿意将自己的奖赏分给大家。他为人谦和温顺,在朝廷之中无论比他官大官小,都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当然现在比他官大的人也不多
    想一想,他一路做到现在这个位置,都没有刻意为难过谁,反倒是四处求情,跟个菩萨似的。
    这还只是张来潜知道的一些事,他偶尔会觉得霍屹的出现,仿佛老天给大越和元鼎帝的一个礼物,没有私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能被百姓做一个雕像放在家里拜的程度
    张来潜恍然大悟,难怪听尘道长说他有灵根,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霍屹哪知道张来潜一瞬间想了这么多,他之前就屡次和丛云梦说过耽误这句话,但丛云梦没详细问过他,大概是从心里觉得这只是霍屹的搪塞之词,所以没有深究。
    但霍屹确实是这么想的。
    他自己琢磨了半天,说:可能是我怕还不起对方投入的感情
    从心里来说,如果非要有,他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为他的愿望提供支持的人,这个想法显然过于自私了。
    他的愿望目前还是北伐,让大越拥有一支所向披靡之军,让大越百姓不必畏惧异族的侵扰。
    张来潜在这一刻,对霍将军可能喜欢上什么样的人,最终会和谁在一起,拥有了极大的兴趣。
    他甚至觉得,如果没有人抓住霍将军的话,霍屹最后可能真的跟听尘道长修道去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霍屹忽然问他:你呢,怎么听说你也还没成亲?
    嗨,我还年轻着呢,这么急着成家做什么。张来潜抬起下巴,说:成亲了就有人管我,我被我姐姐管的已经够烦了。
    他说到张夫人,语气就变了一些:我平时见不到姐姐的时候,倒挺想她,但见了又觉得烦,唉。
    张夫人最近如何?霍屹礼貌性地问了一下。
    张来潜道:就那样呗,呆在宫里又没事,她都长胖两圈了。我让她向陛下求情离宫,她也不愿意,唉,外面多好啊,你说是吧?
    霍屹道:说不定她有自己的想法。
    张来潜摇了摇头,随手指了指前面两个姑娘,说:她们要过来了,你猜她们是为你还是为我?
    霍屹看他兴致很高的样子,顺从地说道:为你吧。
    张来潜对自己的外貌很自信,他朝那两个姑娘笑了笑,然而那两个姑娘看了霍屹一眼,竟然停下了脚步,露出向往仰慕又有点敬畏,不敢靠近的神情,有些犹豫地离开了。
    张来潜:???
    霍将军这是什么气场啊!
    因为霍屹坐在他旁边,整个诗会到结束,都没有姑娘来这边,虽然她们的视线总是若有若无地落在他们身上。倒有几个少年鼓起勇气过来了,都被霍屹三言两语打发走。
    霍屹发现再也没人过来之后很快就放松下来,两人就这么纯粹地喝酒谈天,听其他人作诗射箭,倒是挺享受这次诗会的。
    不过下一次他一定不会来了。
    霍屹在诗会上的状态,多多少少和霍灵月在太学宫差不多。
    霍灵月自己身边有几个朋友,以她为核心在一起活动,她也并非故意要搞小圈子,就是不知不觉就这样了。主要是和太学宫其他人确实玩不到一起去,霍灵月除了比较注意周云深之外,就没有再关注太学宫的其他人了。
    霍灵月和李封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会半遮半掩地注视着他们。他们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其他学生的口里,态度自然是褒贬不一。特别是霍灵月越来越受到皇帝陛下的喜爱时,他们这个小圈子就成为了整个太学宫的焦点。
    霍灵月对此一无所知,她虽然听霍屹总是念叨有点烦,但把霍屹说的话也偶尔记下来的,例如说霍屹时刻强调让她与人为善,当然前提是对方得是个人总之霍灵月自认为对太学宫的同学们都十分友善,从不挑事,也不怕别人来找麻烦。在凝聚起那几个朋友之后,霍灵月更是完全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也就没太注意整个太学宫的状况了。
    霍灵月最近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在这个小圈子里,加上霍灵月和李封,总共也只有五个人。其中一个叫何果的学生来自北方边郡,父亲是邯郸郡的郡守。
    何果相比起其他学生,肤色更深一点,身体健硕,有着结实的肌肉。不过他和李封那种状态又不一样,李封是在军队里操练出来的,而何果是在从田地里打磨出来的。
    没错,虽然他父亲是邯郸郡郡守,但他只是个庶子,郡守也不怎么重视他,何果干脆自己整天厮混在田地里,整天和农夫们待在一起。这次圣上要开太学,郡守琢磨了半天,把何果送过来了。
    何果来太学宫之后,因为那身肤色和粗糙的手还被嘲笑过,那时候他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霍灵月的朋友,加入这么一个小圈子里。
    此时正是早上的课程结束之后的时间,一般来说他们会趁这段时间吃饭和休息,然后等下午开始练习武艺。
    但霍灵月他们,此时正蹲在红墙下面,围成一个圆圈。
    这块地够大了吗?霍灵月问。
    何果点了点头:可以的。
    霍灵月便问:种子带了吗?
    又有一人说:带了。
    铁锨呢?
    李封说:带了。
    霍灵月拍了拍手:那就开始吧。
    几个人就动了起来,开始松土挖沟。
    这一幕让何果感觉十分惊奇或者说,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紫微宫里种地。
    事情的源头,还在于他们几个人聊天,聊的还是北伐。
    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霍灵月和李封,毕竟他们知道的更多一点。一群半大不小的少年,心里自然是满腔愤慨,每个人都指望着能一路直接把匈奴赶跑,不止是河套地区,包括更远的河西走廊和高原都要纳入大越版图,总之连匈奴老家都给扬了。但他们也知道北伐面临着最现实的问题,按照大越的耕种效率,三年时间可攒出一年的存粮,而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十年的储存。
    就是说,打一场仗,需要三十年的积累。
    如今大越打了三场仗,就确确实实地消耗完了大越百年的积累,当今陛下还建了武库和太学宫,还要在遥远的北部边境建立两座边郡,要不是元鼎帝和大司农使劲想办法捞钱,才能维持目前的平衡。
    霍灵月他们分析后觉得,朝廷缺钱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很多钱财都在地主豪强手里,陛下之前的所作所为就是想把那部分钱收为朝廷所用。第二个就是因为土地产量少,没钱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没有更多的粮食生产和矿产。
    何果平时寡言少语的,那天他们谈论的话题却刚好落在他擅长的领域,于是何果就试探性地提出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他以前一直和农夫厮混在农田里,晒的一身古铜色,浑身皮肤粗粝无比,一副那种在田地里长出来憨憨的样子,实际上,何果十分聪明。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12 23:40:32~20201213 23:41: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晏难返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0407102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六十五章 长安龙凤
    他从小踩在泥土上, 看着那些弯腰插秧的农夫们,便会问各种问题。
    为什么要在春天耕种,为什么需要水源和阳光,为什么要翻土最开始还是很简单的问题, 到了后来, 就开始复杂起来了, 连经验丰富的老农夫都无法回答。
    经验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第一次种田和种了一辈子地的农夫肯定是不一样的, 然而经验之上, 动脑子是件更重要的事。毕竟大部分耕织者,有什么种子就用什么种子,有什么农具就用什么农具, 他们不会想改变种子,改进耕地的方法,也不会想发明更好的纺织机器,他们只是在重复以前的过程。
    何果就这样一边吸收老农夫们的经验, 一边低头琢磨着。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北方的粮食产量不如南方。
    这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啦,但何果还在往下想,为什么北方的粮食产量不如南方, 因为北方降雨量少,水利不足,常有大风天气和旱灾。
    他分析完这些之后,再往下想一层,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
    天要下雨或者天不下雨, 大风或者旱灾,都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
    但农田之上, 人未必不能操控这一亩三分地的气候。
    何果平时总是沉默寡言的样子,有红鼻头和厚厚的嘴唇,看上去还有点呆滞。但他其实思维非常敏捷,看似在发呆,实际上脑子里已经想到很深的地方了。
    但他稍微缺乏了一点行动能力,何果被父亲所厌弃,内心多少有点自卑内向,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总是忍不住自我怀疑。
    不过研究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在积累了很多资料后,何果终于决定实施自己的计划,然而就在这时,长安城的命令下来了,郡守并没有问过何果的意见,直接把他打包送到了长安。
    何果茫然无措地坐在马车上,只带上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手稿,便驶向了未知的远方。
    就在那天他们五人讨论完粮食产量限制了大越北伐和各种工程的开展之后,何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改变目前的耕种方式,提高粮食产量。
    这话说出来之后,他感觉十分不好意思,仿佛自己是一个说大话的无知稚子一样。倒是霍灵月听完十分感兴趣,因为霍屹曾经无数次强调过,粮食是百姓从土里一粒一粒种出来的。
    霍灵月当机立断,说就在长安城找一块地做实验。
    何果一瞬间又觉得自己的手稿拿不出手了,他觉得这群人,虽然目前都很出色,但毕竟年龄都还小。
    总有一种做事不靠谱的感觉。
    霍灵月却说,无论干什么都要趁早,人越早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越好。
    例如周镇偊十八岁当上皇帝,但他六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例如霍屹虽然二十八岁才带兵打仗,但他十六岁的时候就随父亲出征了。
    霍灵月就时常后悔,自己是在八岁时霍屹回来之后才开始系统地接触各种知识,如果能早几年,她肯定比现在还厉害。
    早一年就多一年经验,不管干得怎么样。
    积累嘛,积少成多。
    霍灵月行动力惊人,她自己有片田,不过离长安城有点远。后来周镇偊知道了这件事,便直接在紫微宫里划了整整半亩的地,专门给他们种田。
    皇帝陛下对霍家人的偏心,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何果觉得无论任何人提出这种要求,都不可能实现的吧
    总之,他们五个人,就在紫微宫开始种田了。
    简直像梦一样。
    何果捧着自己的手稿,目光依次落在另外四人身上。
    这圈子的核心是霍灵月,她未必是最聪明,最强壮的,但大家确实是因为她汇集在一起。第二个就是李封,他的武艺在这群太学宫的学生中实在是出类拔萃,而且李封是个十分可靠的人,为人踏实又诚恳,另外一人叫宁椎光,堪称学富五车,知识储量极为丰富,不管问他什么都知道。还有一个叫洪阳的,擅长音律和算术,还会计算历法,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何果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对比起他们来说一无是处,不知道当初霍灵月为什么容纳他进入这个圈子里。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将军长命百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最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白并收藏将军长命百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