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拜访的朝中官员是最少的,因为他们更加慎重,还处于观望状态。霍屹亲自出面,谦逊有礼地应付过去。那些同僚的来信,霍屹也挨个回复。至于请柬,他一个都不会去,所以也写信道谢,并表达歉意。
前来投靠的门客拿着文章,上面大多是霍府的溢美之词,好像十年之后,他们又重新发现了霍府是多么敦厚仁德的一家人。不会写文章的,那就更是身怀绝技了,偷鸡摸狗不在话下。霍屹对他们一视同仁,全都拒绝了。
霍屹忙了一下午,天色黑了之后耳边才清静下来。也许是因为早上在宫里睡过一觉,他一整天精神都还不错。霍小满问他为啥不去拜访朝中重臣,霍屹把冷水泼在脸上,说:咱们是从边郡回来的,需要和所有人保持和平的关系,但不可与任何朝中重臣来往过密。
最好不要得罪人,但咱也不怕得罪人。那些请柬谢过就行,没有必要去。霍屹擦干冷水,心想而且皇上也不会喜欢。
*
作者有话要说:
周镇偊:朕真是个从一而终的人啊。
第十八章 长安紫薇
晚上的时候,丛云梦把买来的布料贴在霍屹身上比划,感慨说:长高了一些,但也瘦了,一定是军营里太苦了。
霍屹笑着说哪有,伸出手臂给她看自己身上一层削薄的肌肉,自夸力拉三石弓,破墙穿甲,军中无人能敌。
丛云梦让他老老实实站着量衣服,霍屹立刻就不动了,口里道:我在军队里穿不了这些你拿去给小月做吧。
小姑娘哪能用这种颜色,而且我也给她买了新衣服。丛云梦摇了摇头,贴着霍屹的手臂划出一段长度。霍屹目视前方,忽然听见丛云梦小心地问:这次能在长安留几天?
这个问题,她昨天就想问了。
霍屹顿了顿,说:今年我陪你们过元宵。
当晚霍屹躺下,月光下竹影摇曳,床上有软和的香味,应该是丛云梦为他准备的安神香。他尝试入睡,但脑子里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其实和忙碌没什么关系,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过这些年霍屹很有长进,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难以入睡的毛病,睡不着就起来做点其他事也好。
家里也有单独的靶场,霍屹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去了靶场,一炷香之后,靶子中心已经全是箭矢,霍屹的思绪也变得平静宁和。
如果周镇偊要正式反击匈奴,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调兵遣将,集中训练,运送物资,传递消息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周镇偊和先皇不一样大概吧,他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思考这件事。等这次战争结束,就上书致仕,有军功在身,离开地会体面一些。
咻!
箭矢穿透靶心,发出干脆利落的声音,尾羽微颤。
啪啪啪,鼓掌声从旁边传来。
你怎么做到的?霍灵月好奇地问,她穿着整齐的嫩黄色长裙,双手拢在袖子里,不知道在旁边站了多久。
天还没亮呢。霍屹心想确实这个颜色更适合小姑娘,他说:你起来得太早了,怎么不多睡一会。
小姑娘抬起尖尖的下巴:你不是也起来了。
小孩不睡够的话会长不高的。
可我已经比他们都高了。霍灵月嘴硬,她看霍屹开始收拾弓箭,跑过去帮忙把箭矢拔下来,说:你还没有告诉我,怎么才能做到像你这样。
霍屹问:你在家练习射箭吗?
从五岁就开始了,王伯在教我。霍灵月说:还有剑术和骑马,奶奶亲手给我做了一把小弓。
霍屹心想,五岁的话差不多,他也是这个时间开始接触这些东西的。
霍灵月的目光望向霍屹手里的弓,问:我可以试试你的弓吗?
它很重。霍屹说。
我力气也很大。
霍灵月非常有主见,意志坚定且性格强硬,霍屹觉得她不太像自己的哥哥或者嫂嫂,反而更像霍丰年一些。
他哥哥其实是个很温和的人,霍屹的剑术不如霍信,小时候缠着哥哥一遍遍比试,霍信也愿意不厌其烦地指导他。
霍屹把弓交给霍灵月,霍灵月激动地接过去,紧接着她感到一股沉重的力量传来,拼尽全力才能扶住这张巨弓。
她挫败地咬住嘴唇,这把弓扶着都费力,更别说使用它了。
我是十三岁那年才能使用这张弓的。霍屹把弓收回来,说:想练射箭的话,以后每天早上丑时三刻,我在靶场等你。
这个时间太早了,霍灵月顾忌着他之前说长不高的事,问:白天不行吗?
白天我不一定有时间。
你很忙吗?霍灵月问:我看其他那些官员,除了上朝,其他都在家里,你甚至不用上朝。
决定有没有时间的人不是我。霍屹耸了耸肩,他看霍灵月还披散着头发,清晨的雾气笼罩在她的身上:回去穿件衣服再出来,特别是手脚要注意保暖,不然会长冻疮的
霍灵月面无表情地听他唠叨。
霍屹注意到她的表情,知道侄女已经开始烦了,因为他在这个年纪,也是很不耐烦家里人说这些的。
对了,谁教你读书?家里给你请先生了吗?
霍灵月:没有,王伯会教我认字。
霍屹说:我送你去私塾念书。
我才不要去。霍灵月非常抗拒:我不喜欢那些人。
那我也没法教你射箭了。霍屹顺手帮她把头发扎起来:你不念书,怎么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射箭。
霍灵月的头发细细软软的,霍屹给她扎了一个粗糙的马尾辫,更复杂的他就不会了。
这是他哥哥和嫂嫂的孩子他要抚养她长大,但不仅是让她吃饱穿暖,他希望霍灵月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孩子。
他希望霍灵月能够善良,坚强,不被欺骗,不受伤害。
之后两天,皇上依然天天召霍屹进宫,并且留在宫中用午膳。周镇偊是个上朝狂魔,会无限期拖延下朝的时间,还经常对霍屹抱怨,为什么上朝五天要休沐一天,他们应该展现出每月两千石俸禄的价值。
霍屹猜那些大臣一定经常在心里骂他。
边郡郡守依次回到长安,包括李仪。听说他回来之后就闭门不出,也没有拜访任何人。霍屹倒是给他送了份小礼,份额和其他郡守一样,不多不少。
李仪那边没有反应。
说起来,霍屹比他人缘好多了。霍屹对那些品级比他低的官也以礼相待,从未针对过谁,逢年过节该送的礼一点不打折扣,做事十分妥帖。他家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亲戚,仗着霍府的势力干些强占民女,横行霸市,掠夺田产的事。他又是个边郡郡守,和长安的大臣们没太多利益冲突。
霍屹身上最敏感的事,就是霍丰年了,这让大臣们对和他交好十分顾虑,但也不至于故意为难。
霍屹不在乎他们的看法,但之前丛云梦和霍灵月被迫留在长安,他只能这样保护家人。
登基大典前一天,周镇偊召霍屹进宫。
今天不止是他,皇上还召见了另一个人。内臣带霍屹去了东苑的猎场,他没见着周镇偊,内臣拿着一套猎服让他换上,还准备了弓箭。
霍屹换好衣物之后,听见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对这声音十分敏感。在战场上,能从马蹄声中听出敌军的数量和距离是基本功。霍屹抬起头,就见当今圣上一身玄色猎服,袖口收紧,腰带勒出精瘦的腰身,骑着纯黑色骏马,眼睛极亮,闪烁着摄人的光。
周镇偊很少这样情绪外露,他大部分时候都是沉稳冷静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犹豫。
周镇偊驱马在霍屹面前停下,他坐在马上,俯视着身着精干猎服的霍屹,手中的弓箭让霍屹显得冷峻锐利,他原本比冬日的寒风更加锋利,比冰雪更加凌冽,一往无前,坚不可摧,但这一切都被隐藏起来。
皇帝很久没看过这样的霍大哥,他垂头注视了很久,目光和霍屹对上,片刻之后,霍屹移开了视线。
陛下,臣猎了只雄鹿,请陛下过目。另一个声音传来,打破了两人沉默的气氛。
霍屹转头看去,一个中年男人正收起弓箭走过来,旁边的侍从拖着一只鹿的尸体。他眉毛下垂,皮肤粗粝,脸上有明显的伤疤,使他看上去非常凶。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背部微弓,发丝间有几缕白色。
拢方郡守,李仪。
李仪已至不惑之年,三朝为将,参与过无数战争,多身先士卒,以命搏命,常年游走在生死线上。
然而他至今仍然只是个郡守而已。
之前霍屹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是李仪,周镇偊对这位三朝将臣了解不多,因此招进宫里想认识一下。
同为郡守,霍屹和李仪是同级,不过霍屹是晚辈,他朝李仪友好地点了点头,李仪打量了一下他,忽然说:霍郡守,之前你给我送了封信。
那是挺久之前的事了,当时匈奴大军入侵,霍屹觉得情势危急,所以写信给李仪,让他做好防守准备。
信送来的太晚了,匈奴已经联合了小羌国,于半个月前发起了进攻。李仪哼了一声:你不是故意等匈奴退兵之后才送信过来的吧。
霍屹:这人说话果然不好听,难怪朝中人缘最差。
他仰起头,眼角眉梢的线条流畅极了,像用墨画上去的一样:李郡守,西河边郡距离拢方郡有半个月的行程啊。
他说完就温和地笑了一下,退后半步,给他们让开路。
霍卿想来玩一会吗。周镇偊坐在马上问。
他都让霍屹把猎服换上了,自然没有商榷的余地,内臣给霍屹牵来一匹白色的骏马,眼神黑亮,鬓毛极美,四肢修长如刀刃。霍屹从小练习骑射,倒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匹马,他用熟练的手法和白马交流了一下感情,便跨步骑上马背。
这马名为白雾,是来自北方的高原马。周镇偊和他并肩站着,说:爱卿们今天尽可随意狩猎,不管猎到什么,都是你们的。
这话是对两人一起说的,李仪打了个呼哨,坐上马之后就离开了。
周镇偊笑着问:霍卿今天想打点什么?
霍屹八风不动:随缘。
*
作者有话要说:
霍屹:身为大越打工人,我有没有时间,当然是老板决定的啦。
第十九章 长安紫薇
东苑位于龙首原下,其上是连绵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拱卫着紫微宫后方。东苑面积极大,与山脉相连,是狩猎的好去处。大越之前的朝代名为夏,是一个兵戈铁马的朝代,夏朝君王暴烈,纲常独断,刑法严明,望之四海夷服,就连人人谈之色变的匈奴,也曾经北却千里。然而因为频繁的战争,朝廷财政无力支撑,内战频发,最终夏亡越起。
顺带一提,夏王朝时期,匈奴被打得抱头鼠窜,一路向西,征服了许多王朝,甚至亡国灭种。匈奴是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部落,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力量与速度,他们不仅是大越的噩梦,更像是一只行走在大陆间凶残可怕的野兽。在夏王朝覆灭后,匈奴卷土重来,再度成为悬在大越人民头顶上的刀,且时不时就要刮下一块血肉。
而大越吸收了夏朝覆灭的教训,自开国起便与民休息,实行宽松的国政,重文轻武,讲究无为而治。经过多年修生养息,文人地位已经高于武士。但这是一个诞生于战火之中的民族,平民之中仍然尚武,闲暇时刻仍然以比赛射箭骑马与刀剑功夫为乐,宫廷之中,皇帝也常在东苑狩猎放鹰,宴请大臣。
总之,东苑狩猎是一个备受追捧的宫廷游戏。
李仪一马当先已经进入了园林之中,霍屹知道今天皇上想考验的是李仪,他只是个添头,因此并不着急,骑马慢悠悠地闲逛着。
园林外围只是些小动物,李仪一路往里走,周围渐渐安静下来,茂密的树林遮蔽了日光。冬天的动物不多,李仪想抓个厉害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李仪同样出生于将门世家,在夏王朝时期,李家先人就曾镇守边关,击退匈奴。李家世世代代都在打仗,从夏朝打到大越,所有地位都是拿命搏来的,然而即使如此,李仪也只是个边郡郡守,无法封侯,也没有将军的职位。
李仪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只觉得无论怎么拼命立功,往上走的路上似乎有无穷的阻力。他在边郡也算是尽职尽责,不曾有丝毫懈怠,可是很多郡守都升迁了,他只是从一个边郡去往另一个边郡,前途无望。
讨好朝中大臣,结党营私,招揽门客他瞧不起这些手段,认为只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好,只需要要对李家负责,对边关百姓负责,对皇上负责。
但他的尽职尽责似乎没有作用,越云帝从来没有要提拔他的意思,李仪已经很多年没有在皇上面前露过脸。新帝登基时,他并没有什么期待,即将年过半百,这一生也许就这样了,直到某天战死沙场。
然而新帝单独召见了他,这让李仪心里又生出了一点希望。
虽然霍屹那小子也来了。
李仪对霍丰年还是十分佩服的,但霍屹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他参与过最大的战役就是当年的漠北之战,北军大败,之后在边郡多年,也没有什么建树。
他想的深了,一路越走越远,渐渐地已经听不到身后的动静。李仪握紧了弓箭,耳边风声掠过,他在草丛中看到了一只白虎的背影。
若是其他人独自遇到老虎,必然惊惧不已,李仪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毕竟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他屏住呼吸,瞄准沉睡中的白虎,一箭射出,只听叮的一声,箭矢没入,声音却不对劲。
李仪心里狐疑,片刻之后才下马走过去,发现那并非白虎,只是一块形状似虎的石头而已。箭矢深深地没入石块之中,干脆利落至极。
他试图把箭□□,这只是宫中配备的制式箭矢,并没有断石之利。李仪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正沉思间,听见马蹄声渐进,霍屹骑着白雾出现在视野中。
李仪皱眉,这小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然而紧接着,他瞳孔骤缩,霍屹举起了弓箭,瞄准的正是他所在的方向。
他怎么敢?!李仪半是惊惧半是愤怒,霍屹这小子居然想趁狩猎暗杀他么!然而此时李仪已经来不及抽箭,身上也没有任何利器,他怒视霍屹,正要质问,就听霍屹低喝道:别动!
恋耽美
前来投靠的门客拿着文章,上面大多是霍府的溢美之词,好像十年之后,他们又重新发现了霍府是多么敦厚仁德的一家人。不会写文章的,那就更是身怀绝技了,偷鸡摸狗不在话下。霍屹对他们一视同仁,全都拒绝了。
霍屹忙了一下午,天色黑了之后耳边才清静下来。也许是因为早上在宫里睡过一觉,他一整天精神都还不错。霍小满问他为啥不去拜访朝中重臣,霍屹把冷水泼在脸上,说:咱们是从边郡回来的,需要和所有人保持和平的关系,但不可与任何朝中重臣来往过密。
最好不要得罪人,但咱也不怕得罪人。那些请柬谢过就行,没有必要去。霍屹擦干冷水,心想而且皇上也不会喜欢。
*
作者有话要说:
周镇偊:朕真是个从一而终的人啊。
第十八章 长安紫薇
晚上的时候,丛云梦把买来的布料贴在霍屹身上比划,感慨说:长高了一些,但也瘦了,一定是军营里太苦了。
霍屹笑着说哪有,伸出手臂给她看自己身上一层削薄的肌肉,自夸力拉三石弓,破墙穿甲,军中无人能敌。
丛云梦让他老老实实站着量衣服,霍屹立刻就不动了,口里道:我在军队里穿不了这些你拿去给小月做吧。
小姑娘哪能用这种颜色,而且我也给她买了新衣服。丛云梦摇了摇头,贴着霍屹的手臂划出一段长度。霍屹目视前方,忽然听见丛云梦小心地问:这次能在长安留几天?
这个问题,她昨天就想问了。
霍屹顿了顿,说:今年我陪你们过元宵。
当晚霍屹躺下,月光下竹影摇曳,床上有软和的香味,应该是丛云梦为他准备的安神香。他尝试入睡,但脑子里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其实和忙碌没什么关系,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过这些年霍屹很有长进,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难以入睡的毛病,睡不着就起来做点其他事也好。
家里也有单独的靶场,霍屹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去了靶场,一炷香之后,靶子中心已经全是箭矢,霍屹的思绪也变得平静宁和。
如果周镇偊要正式反击匈奴,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调兵遣将,集中训练,运送物资,传递消息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周镇偊和先皇不一样大概吧,他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思考这件事。等这次战争结束,就上书致仕,有军功在身,离开地会体面一些。
咻!
箭矢穿透靶心,发出干脆利落的声音,尾羽微颤。
啪啪啪,鼓掌声从旁边传来。
你怎么做到的?霍灵月好奇地问,她穿着整齐的嫩黄色长裙,双手拢在袖子里,不知道在旁边站了多久。
天还没亮呢。霍屹心想确实这个颜色更适合小姑娘,他说:你起来得太早了,怎么不多睡一会。
小姑娘抬起尖尖的下巴:你不是也起来了。
小孩不睡够的话会长不高的。
可我已经比他们都高了。霍灵月嘴硬,她看霍屹开始收拾弓箭,跑过去帮忙把箭矢拔下来,说:你还没有告诉我,怎么才能做到像你这样。
霍屹问:你在家练习射箭吗?
从五岁就开始了,王伯在教我。霍灵月说:还有剑术和骑马,奶奶亲手给我做了一把小弓。
霍屹心想,五岁的话差不多,他也是这个时间开始接触这些东西的。
霍灵月的目光望向霍屹手里的弓,问:我可以试试你的弓吗?
它很重。霍屹说。
我力气也很大。
霍灵月非常有主见,意志坚定且性格强硬,霍屹觉得她不太像自己的哥哥或者嫂嫂,反而更像霍丰年一些。
他哥哥其实是个很温和的人,霍屹的剑术不如霍信,小时候缠着哥哥一遍遍比试,霍信也愿意不厌其烦地指导他。
霍屹把弓交给霍灵月,霍灵月激动地接过去,紧接着她感到一股沉重的力量传来,拼尽全力才能扶住这张巨弓。
她挫败地咬住嘴唇,这把弓扶着都费力,更别说使用它了。
我是十三岁那年才能使用这张弓的。霍屹把弓收回来,说:想练射箭的话,以后每天早上丑时三刻,我在靶场等你。
这个时间太早了,霍灵月顾忌着他之前说长不高的事,问:白天不行吗?
白天我不一定有时间。
你很忙吗?霍灵月问:我看其他那些官员,除了上朝,其他都在家里,你甚至不用上朝。
决定有没有时间的人不是我。霍屹耸了耸肩,他看霍灵月还披散着头发,清晨的雾气笼罩在她的身上:回去穿件衣服再出来,特别是手脚要注意保暖,不然会长冻疮的
霍灵月面无表情地听他唠叨。
霍屹注意到她的表情,知道侄女已经开始烦了,因为他在这个年纪,也是很不耐烦家里人说这些的。
对了,谁教你读书?家里给你请先生了吗?
霍灵月:没有,王伯会教我认字。
霍屹说:我送你去私塾念书。
我才不要去。霍灵月非常抗拒:我不喜欢那些人。
那我也没法教你射箭了。霍屹顺手帮她把头发扎起来:你不念书,怎么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射箭。
霍灵月的头发细细软软的,霍屹给她扎了一个粗糙的马尾辫,更复杂的他就不会了。
这是他哥哥和嫂嫂的孩子他要抚养她长大,但不仅是让她吃饱穿暖,他希望霍灵月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孩子。
他希望霍灵月能够善良,坚强,不被欺骗,不受伤害。
之后两天,皇上依然天天召霍屹进宫,并且留在宫中用午膳。周镇偊是个上朝狂魔,会无限期拖延下朝的时间,还经常对霍屹抱怨,为什么上朝五天要休沐一天,他们应该展现出每月两千石俸禄的价值。
霍屹猜那些大臣一定经常在心里骂他。
边郡郡守依次回到长安,包括李仪。听说他回来之后就闭门不出,也没有拜访任何人。霍屹倒是给他送了份小礼,份额和其他郡守一样,不多不少。
李仪那边没有反应。
说起来,霍屹比他人缘好多了。霍屹对那些品级比他低的官也以礼相待,从未针对过谁,逢年过节该送的礼一点不打折扣,做事十分妥帖。他家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亲戚,仗着霍府的势力干些强占民女,横行霸市,掠夺田产的事。他又是个边郡郡守,和长安的大臣们没太多利益冲突。
霍屹身上最敏感的事,就是霍丰年了,这让大臣们对和他交好十分顾虑,但也不至于故意为难。
霍屹不在乎他们的看法,但之前丛云梦和霍灵月被迫留在长安,他只能这样保护家人。
登基大典前一天,周镇偊召霍屹进宫。
今天不止是他,皇上还召见了另一个人。内臣带霍屹去了东苑的猎场,他没见着周镇偊,内臣拿着一套猎服让他换上,还准备了弓箭。
霍屹换好衣物之后,听见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对这声音十分敏感。在战场上,能从马蹄声中听出敌军的数量和距离是基本功。霍屹抬起头,就见当今圣上一身玄色猎服,袖口收紧,腰带勒出精瘦的腰身,骑着纯黑色骏马,眼睛极亮,闪烁着摄人的光。
周镇偊很少这样情绪外露,他大部分时候都是沉稳冷静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犹豫。
周镇偊驱马在霍屹面前停下,他坐在马上,俯视着身着精干猎服的霍屹,手中的弓箭让霍屹显得冷峻锐利,他原本比冬日的寒风更加锋利,比冰雪更加凌冽,一往无前,坚不可摧,但这一切都被隐藏起来。
皇帝很久没看过这样的霍大哥,他垂头注视了很久,目光和霍屹对上,片刻之后,霍屹移开了视线。
陛下,臣猎了只雄鹿,请陛下过目。另一个声音传来,打破了两人沉默的气氛。
霍屹转头看去,一个中年男人正收起弓箭走过来,旁边的侍从拖着一只鹿的尸体。他眉毛下垂,皮肤粗粝,脸上有明显的伤疤,使他看上去非常凶。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背部微弓,发丝间有几缕白色。
拢方郡守,李仪。
李仪已至不惑之年,三朝为将,参与过无数战争,多身先士卒,以命搏命,常年游走在生死线上。
然而他至今仍然只是个郡守而已。
之前霍屹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是李仪,周镇偊对这位三朝将臣了解不多,因此招进宫里想认识一下。
同为郡守,霍屹和李仪是同级,不过霍屹是晚辈,他朝李仪友好地点了点头,李仪打量了一下他,忽然说:霍郡守,之前你给我送了封信。
那是挺久之前的事了,当时匈奴大军入侵,霍屹觉得情势危急,所以写信给李仪,让他做好防守准备。
信送来的太晚了,匈奴已经联合了小羌国,于半个月前发起了进攻。李仪哼了一声:你不是故意等匈奴退兵之后才送信过来的吧。
霍屹:这人说话果然不好听,难怪朝中人缘最差。
他仰起头,眼角眉梢的线条流畅极了,像用墨画上去的一样:李郡守,西河边郡距离拢方郡有半个月的行程啊。
他说完就温和地笑了一下,退后半步,给他们让开路。
霍卿想来玩一会吗。周镇偊坐在马上问。
他都让霍屹把猎服换上了,自然没有商榷的余地,内臣给霍屹牵来一匹白色的骏马,眼神黑亮,鬓毛极美,四肢修长如刀刃。霍屹从小练习骑射,倒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匹马,他用熟练的手法和白马交流了一下感情,便跨步骑上马背。
这马名为白雾,是来自北方的高原马。周镇偊和他并肩站着,说:爱卿们今天尽可随意狩猎,不管猎到什么,都是你们的。
这话是对两人一起说的,李仪打了个呼哨,坐上马之后就离开了。
周镇偊笑着问:霍卿今天想打点什么?
霍屹八风不动:随缘。
*
作者有话要说:
霍屹:身为大越打工人,我有没有时间,当然是老板决定的啦。
第十九章 长安紫薇
东苑位于龙首原下,其上是连绵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拱卫着紫微宫后方。东苑面积极大,与山脉相连,是狩猎的好去处。大越之前的朝代名为夏,是一个兵戈铁马的朝代,夏朝君王暴烈,纲常独断,刑法严明,望之四海夷服,就连人人谈之色变的匈奴,也曾经北却千里。然而因为频繁的战争,朝廷财政无力支撑,内战频发,最终夏亡越起。
顺带一提,夏王朝时期,匈奴被打得抱头鼠窜,一路向西,征服了许多王朝,甚至亡国灭种。匈奴是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部落,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力量与速度,他们不仅是大越的噩梦,更像是一只行走在大陆间凶残可怕的野兽。在夏王朝覆灭后,匈奴卷土重来,再度成为悬在大越人民头顶上的刀,且时不时就要刮下一块血肉。
而大越吸收了夏朝覆灭的教训,自开国起便与民休息,实行宽松的国政,重文轻武,讲究无为而治。经过多年修生养息,文人地位已经高于武士。但这是一个诞生于战火之中的民族,平民之中仍然尚武,闲暇时刻仍然以比赛射箭骑马与刀剑功夫为乐,宫廷之中,皇帝也常在东苑狩猎放鹰,宴请大臣。
总之,东苑狩猎是一个备受追捧的宫廷游戏。
李仪一马当先已经进入了园林之中,霍屹知道今天皇上想考验的是李仪,他只是个添头,因此并不着急,骑马慢悠悠地闲逛着。
园林外围只是些小动物,李仪一路往里走,周围渐渐安静下来,茂密的树林遮蔽了日光。冬天的动物不多,李仪想抓个厉害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李仪同样出生于将门世家,在夏王朝时期,李家先人就曾镇守边关,击退匈奴。李家世世代代都在打仗,从夏朝打到大越,所有地位都是拿命搏来的,然而即使如此,李仪也只是个边郡郡守,无法封侯,也没有将军的职位。
李仪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只觉得无论怎么拼命立功,往上走的路上似乎有无穷的阻力。他在边郡也算是尽职尽责,不曾有丝毫懈怠,可是很多郡守都升迁了,他只是从一个边郡去往另一个边郡,前途无望。
讨好朝中大臣,结党营私,招揽门客他瞧不起这些手段,认为只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好,只需要要对李家负责,对边关百姓负责,对皇上负责。
但他的尽职尽责似乎没有作用,越云帝从来没有要提拔他的意思,李仪已经很多年没有在皇上面前露过脸。新帝登基时,他并没有什么期待,即将年过半百,这一生也许就这样了,直到某天战死沙场。
然而新帝单独召见了他,这让李仪心里又生出了一点希望。
虽然霍屹那小子也来了。
李仪对霍丰年还是十分佩服的,但霍屹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他参与过最大的战役就是当年的漠北之战,北军大败,之后在边郡多年,也没有什么建树。
他想的深了,一路越走越远,渐渐地已经听不到身后的动静。李仪握紧了弓箭,耳边风声掠过,他在草丛中看到了一只白虎的背影。
若是其他人独自遇到老虎,必然惊惧不已,李仪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毕竟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他屏住呼吸,瞄准沉睡中的白虎,一箭射出,只听叮的一声,箭矢没入,声音却不对劲。
李仪心里狐疑,片刻之后才下马走过去,发现那并非白虎,只是一块形状似虎的石头而已。箭矢深深地没入石块之中,干脆利落至极。
他试图把箭□□,这只是宫中配备的制式箭矢,并没有断石之利。李仪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正沉思间,听见马蹄声渐进,霍屹骑着白雾出现在视野中。
李仪皱眉,这小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然而紧接着,他瞳孔骤缩,霍屹举起了弓箭,瞄准的正是他所在的方向。
他怎么敢?!李仪半是惊惧半是愤怒,霍屹这小子居然想趁狩猎暗杀他么!然而此时李仪已经来不及抽箭,身上也没有任何利器,他怒视霍屹,正要质问,就听霍屹低喝道:别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