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娘那边,我会亲去解释赔罪。
说完,他便起身,颓然地向门外走去。
二少爷且留步。就在这时,李避之却出言,唤住了他的脚步。
贵山庄近来二事,或非此黄雀复仇所为。
什么?蒋员外惊讶地从榻上站起,懵然问道:道长这话什么意思?
几位少爷娶妻不顺之事,贫道并无论断,但赵老头与方禧,此二件确非其所为。
说完,他便侧目看向钟棠,并伸出了手。
做什么?钟棠眨眨细眸,揣着明白装起了糊涂,只将自己的手往李避之掌心中放。
李避之反手而扣,直接轻扣住了他的手腕,钟棠才老实了些,另一只手摸出刚刚趁乱,从李避之那里收来的两根黑白羽,推到了两人之间的小桌上。
李避之松开了扣着钟棠的手,钟棠撇撇嘴,扭过头去不再理他。
那只雀鸟的毛色,可与这两种一般?
蒋员外看着李避之手上的黑白羽,愣了下,但很快摇摇头:不是,我记得很清楚,它身上的毛虽偏浅,但尾处都带着一点黄的,并不是这样的。
说完,他自己也有些懵:可不是它的话难不成我们又惹上了别的什么?
钟棠歪着头,分辨着蒋员外的神情,看样子他倒真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他眼睛的余光,却瞄到了一旁的若有所思的蒋玉彬。
蒋二少爷可是见过这两种鸟羽?李避之也没有错过他的异样,进而开口问道。
被提到名的蒋玉彬抬头,迟疑地看着李避之手上的鸟羽:我也不知是不是毕竟这天下白羽的鸟亦是不少的。
二少爷只管说就是。李避之既无惊讶,也不催促,只是一贯淡然说道。
蒋玉彬点点头,回忆起来:去岁秋天,我自临安回山庄时,路过百子庙避雨,恰在屋檐下捡到过一只白鸟。
当时它浑身湿透了,又好似带着伤,我便喂了它些吃的,放到火堆旁烘干但第二日雨还没停,它就不见了。
如此说来,二少爷倒是难得做了件好事。钟棠似不经意地说着,又去拈李避之手下按着的羽毛,李避之未曾闪避,由着他从自己的指间勾走那细软的羽毛。
可若真是它,又为什么要去害赵老头他们的性命?蒋玉彬怎么都想不到,令山庄染血的根源,竟有可能在他的身上。
钟棠歪歪地托着脑袋,拈起那根白羽,轻扫过下巴:谁跟你说,它是来害人的?
它不是来害人的,那它是来蒋玉彬头脑之中,实在乱得厉害,钟棠却也不再与他细说,而是将白羽放到一边。
真正要了人性命的,怕也不是这只。
也不是它?蒋员外无奈地苦笑,实在不敢去那桌上最后剩的黑羽:如此说来,竟还有其他的冤孽?
钟棠并不搭话,只是拈着鸟羽去轻扫李避之的手背,直到对方皱眉而视,他才弯弯眼睛,默默地缩回手去。
蒋员外见李、钟二人没有多言的意思,只好又将目光放到几个儿子身上:你们,可还与禽鸟有过冤孽?
蒋玉嵘心不在焉地连连摇头,蒋玉彬也信誓旦旦地说没有,至于蒋玉风罢了,此刻仍是醉醺醺地念着报应,也是问不出来的。
既不知它从哪来的,又不知它究竟要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啊。蒋员外是真的,被连日来所发生的事,折腾得身心俱疲。
此番既都无头绪,不如从其所害之人入手,李避之清冷的声音响起,终究给指出了条路子:蒋员外不如想想,这两次出事之人,可有何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蒋员外微愣,有些犹豫地说道:赵老头与方禧,这二人平时一个在后院看守,一个随身跟着彬儿,基本无所相交,实在非要说什么的话,不过都是男人。
非也,钟棠玩弄了半晌李避之的手,似脾气顺了些,用黑羽点点血嫁衣,勾唇说道:第二次真正所袭之人,应是小娴。
只不过,有人替她挡了一下。
这,这怎么又是小娴?蒋玉彬皱眉摇头说道,这小娴与赵老头,那便更无共同之处了。
他们出事前,都与何人一起?李避之抬眸,清冷的目光令人立刻安静下来,他又问道道:方禧与小娴,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蒋玉彬恍然,他关于方禧与小娴的事,他也是听人说过的,这就对了,赵老头与他媳妇,小娴与方禧,都算得上是情人相会。
这黑鸟,难不成是看不得人姻缘圆满吗?
钟棠用手撑着下巴,恰与李避之对视一眼,饶有深意地说道:怕是不止。
--------
东院芙蓉斋中,莲花灯盏将花屏纱幛照得敞亮,丫鬟小萱仔细地将羽娘的手腕包扎好,忧心地说道:这怎么就划了这么深的口子,怕是要在姑娘手腕上留疤了。
羽娘有些出神,但还是笑笑:不过是在腕上,遮一遮没人会留心看的。
那也让人心疼呀,小萱努努嘴,又笑了:姑娘也看到了,二少爷多心疼呀。
好了,提到蒋玉彬,羽娘发白的脸上,也终于现出丝红晕,她轻推这小萱的肩膀:我这边没事了,你去陪陪小娴吧,她今晚必定睡不安稳的。
小萱与小娴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同寻常。她想到小娴出的事,也是不放心的,此刻听得羽娘这么说,正合了她的心意。
于是又替羽娘整理好被褥后,便推门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摊上蒋员外这么个爹,也没办法~
第10章 山庄羽影(十)
小萱走后,房中又空荡安静下来,羽娘独自坐在窗下的梳妆台前,愣愣地看着镜中的自己。
夜风起了,穿过窗外的花树时,留下簌簌沙沙的声响,稍远些的地方,好似有几声空洞的鸟鸣。
羽娘立刻攥紧了手,她睁眼警惕地看向窗外,可风停了,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她稍稍松了口气,低头伏在梳妆台上,想要闭目来平复纷乱的心绪。
可原本已经渐歇的风,忽而骤然来袭,哗啦一下,竟将闭合的房门吹开了。
羽娘赶忙回头去瞧,提灯下房门外,空空荡荡的黑夜中,没有半个人影。
只有一仿佛淋了血的红漆木盒,静静地被放在那里。
羽娘手腕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着,她颤抖地走过去,俯下身,将那木盒轻轻地掀开。
染血的黑羽一下子从盒中溢出,羽娘的手不断地去压,却无法阻挡越来越多的黑羽,从她的手指间漏出,散落到她的身上,如附骨之蛆,翻涌着,蠕动着,仿佛要将她吞噬。
为什么为什么还不放过我羽娘在遍地黑羽中,无助的抱住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紧紧地。
直到她再也无法承受,嗓子间发出一声若雀鸟般的哀鸣,而后发疯似的从黑羽中挣扎而出,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掌柜的,您这是又要去哪呀?张顺子耷拉着脑袋,站在厨房里,头疼地看着钟棠忙里忙外。
一只只手指粗的白面小卷,裹入了蜜渍过的红豆,而后放入蒸笼中,等到微甜的香气溢出时,便膨为了白嫩细软的糕团。
钟棠也不看他,嘴里念叨着:我自有我的事要做,让开让开,别碍事。
唉,我的掌柜的,自打来了这庄子里,就没见您安分过张顺子的话还没说完,嘴里就被钟棠塞进块刚出笼的红豆糕,烫得他一阵呜哇乱叫。
偏生钟棠脚边蹲着的黄狸儿,听到了他这动静,只当是在玩闹,也仰着脑袋,跟着喵呜喵呜地叫唤起来。
行了,行了,吵死了。钟棠一把将黄狸儿捞起,又往它嘴里塞了块浸过水的肉干,这才堵住了小猫的嘴。
张顺子好容易将那块红豆糕咽下去,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真的,掌柜的,我刚刚打听着,这庄子近来邪乎得很,大晚上的您就别出去了。
钟棠玉色的手指利索地拈起白色的小糕,一块块整齐地码进了碟子里,而后挑眉问道:庄子里邪乎,说明有什么?
有,有什么?张顺子冷不防被钟棠问住了,卡了好半天才说:大约是,有妖怪?
钟棠听后点点头,继续问他:有妖怪要怎么做?
这还能怎么做,逃命啊。张顺子更不知所以,锤着头说道。
逃命,逃到什么人身边最安全?钟棠勾唇一笑,张顺子总觉他肯定还有后话,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逃到和尚道长身边?
这就对了,钟棠端起碟子,转身就往小厨房外走去:我现在就要去道长那里了,你老老实实呆屋里别乱跑,替我看好黄狸儿。
这,这,掌柜的--张顺子蹦达在钟棠身后,见实在拦不住,只好用力抹了下自己的脸,愁容满面地抱着黄狸儿树下乘凉去了。
作为青屏山庄请来的贵客,李避之自然被安排在了一处上好的院落中。钟棠双手端着小瓷碟,也不挑灯,只一路沿翠竹林间的小道走着,轻快的脚步颠得腰间玉珠金铃阵阵作响。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那粉墙树影后的院落前,走入垂花门时还抬手拨了下廊上花灯穗儿。
但很快,,钟棠便停住了脚步。
前方,翠竹绮窗旁,随微风轻晃的灯火间,却是两个人相对而立的身影。
那此事便这般定下,多谢道长了娇如黄莺的声音传来,钟棠的心里酸酸涩涩的,他并不知道这般情绪名为什么,下意识地侧身往竹林中藏。
谁在那里?可惜这般细微的响动,却引来了李避之的目光。
钟棠眉间一颦,却也不躲了,径直端着小瓷碟走到了两人面前,闲闲地说道:想不到,都这般晚了,道长这里还有客来访。
李避之望着他,有些话到了嘴边,出口时却变了模样:你怎么来了。
短短的几个字,冷淡地连疑问的起伏都没有,却梗在了钟棠的心口,噎得他有些难受。
钟某不能来吗?他想都没想,就问了回去。
羽娘似乎看出了这两人间气氛不寻常,忙开口解释道:深夜来访是我唐突,原只是实在不放心小娴的事,才来找道长细问如今已尽然得知了,也该告辞了。
说完便向李避之俯身作礼,不待他说什么,便匆匆离去了。
羽娘走后,这院落中,便只剩钟棠与李避之两人。
仿佛连灯火也跟着暗了些,让两人的神情都不甚清晰。
我是来给道长送红豆糕的。半晌后,钟棠开了口,却不似往常般带着笑意。
钟掌柜费心了,只是贫道说过,并不喜甜食。李避之明明就站在那里,却将目光转像了夜色中的竹林,仿若真的不曾在乎。
钟棠抬眼,青袍的道长,冷面如玉,不沾染半分红尘。
他梗在心中的闷气,也变了味道,一时间恼得他不明白,方才在蒋员外处的那盏热茶,那份纵容,难道都是他的臆想?
当真不喜吗?他强压着心绪,挤出了这句话,可等来的却是李避之淡漠如故的回答:
当真不喜。
钟棠又笑了出来,边笑着边点头:好,好,看来是钟某多事了,李道长早些休息吧。
说完,便将手中的瓷碟,重重地放到了两人之间的石桌上,可偏生决绝未够,碟底恰压到了他的朱袖上,钟棠抽手时反而将瓷碟整个牵扯下来。白软的红豆糕就那样,散落了一地,顷刻就沾满泥土。
钟棠却再没心思去管了,撂下句告辞,转身直接离开了院落。
朱色的身影,在夜色中越行越远,青袍之下,李避之紧攥的手,却一刻都未放开。
竹林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弯月坠于天际,清冷无声。
许久后,他慢慢地俯下身,未握剑的手极为惜重地,将散落在泥土中的红豆糕捡起。
一块又一块,拂去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放入掌心,送于口中。
蜜渍的红豆被刻意用淡茶浸过,并没了浓重的腻味,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可就是这丝淡薄的甜,却令李避之反复咀嚼,唯是想要再多含留片刻。
最后一块红豆糕被捡起,李避之阖上了含霜的眼眸,正要将它递到嘴边时,却被一只手拦住了。
道长不是说,不喜欢吗?
李避之猛地睁开双眼,便看到钟棠已蹲到了他的面前,轻软的朱衣随夜风扬起,拂过他的脸侧。
他刚要说什么,却被钟棠的手指抵住了唇,钟棠仰脸看着他,两人离得是那般的近,近得李避之都能看到,他眸中还未散去的气恼与委屈。
你现在不要说话,钟棠将最后一块红豆糕从他的手中拿走,然后咬牙说道:我算是想明白了,无论你说什么,都只会让我生气。
一向习惯于沉默示人的李避之,此刻竟无措起来,钟棠越是不许他说话,他反而越是无措。
钟棠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实在想不懂他的这位老相好,究竟在做什么。明明当面说出的话是那样的刻薄,可背后做出的事,却又那样的--
他眉眼轻挑,计已上心来:李道长,现在钟某要问你几个问题,你不许说话,只能摇头或点头。
李避之微怔,但之后还是默默地点了下头。
钟棠似被顺了几分气,薄唇轻启,问出了第一个问题:宋姑娘今晚来找你,你们除了妖鸟的事,还聊过别的吗?
李避之摇摇头,神色上毫无遮掩,尽是坦然。
钟棠轻哼一声,他其实心中也明白,李避之与羽娘确实并不可能有什么,自己刚刚确实是被李避之的冷淡惹得昏头了。
恋耽美
说完,他便起身,颓然地向门外走去。
二少爷且留步。就在这时,李避之却出言,唤住了他的脚步。
贵山庄近来二事,或非此黄雀复仇所为。
什么?蒋员外惊讶地从榻上站起,懵然问道:道长这话什么意思?
几位少爷娶妻不顺之事,贫道并无论断,但赵老头与方禧,此二件确非其所为。
说完,他便侧目看向钟棠,并伸出了手。
做什么?钟棠眨眨细眸,揣着明白装起了糊涂,只将自己的手往李避之掌心中放。
李避之反手而扣,直接轻扣住了他的手腕,钟棠才老实了些,另一只手摸出刚刚趁乱,从李避之那里收来的两根黑白羽,推到了两人之间的小桌上。
李避之松开了扣着钟棠的手,钟棠撇撇嘴,扭过头去不再理他。
那只雀鸟的毛色,可与这两种一般?
蒋员外看着李避之手上的黑白羽,愣了下,但很快摇摇头:不是,我记得很清楚,它身上的毛虽偏浅,但尾处都带着一点黄的,并不是这样的。
说完,他自己也有些懵:可不是它的话难不成我们又惹上了别的什么?
钟棠歪着头,分辨着蒋员外的神情,看样子他倒真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他眼睛的余光,却瞄到了一旁的若有所思的蒋玉彬。
蒋二少爷可是见过这两种鸟羽?李避之也没有错过他的异样,进而开口问道。
被提到名的蒋玉彬抬头,迟疑地看着李避之手上的鸟羽:我也不知是不是毕竟这天下白羽的鸟亦是不少的。
二少爷只管说就是。李避之既无惊讶,也不催促,只是一贯淡然说道。
蒋玉彬点点头,回忆起来:去岁秋天,我自临安回山庄时,路过百子庙避雨,恰在屋檐下捡到过一只白鸟。
当时它浑身湿透了,又好似带着伤,我便喂了它些吃的,放到火堆旁烘干但第二日雨还没停,它就不见了。
如此说来,二少爷倒是难得做了件好事。钟棠似不经意地说着,又去拈李避之手下按着的羽毛,李避之未曾闪避,由着他从自己的指间勾走那细软的羽毛。
可若真是它,又为什么要去害赵老头他们的性命?蒋玉彬怎么都想不到,令山庄染血的根源,竟有可能在他的身上。
钟棠歪歪地托着脑袋,拈起那根白羽,轻扫过下巴:谁跟你说,它是来害人的?
它不是来害人的,那它是来蒋玉彬头脑之中,实在乱得厉害,钟棠却也不再与他细说,而是将白羽放到一边。
真正要了人性命的,怕也不是这只。
也不是它?蒋员外无奈地苦笑,实在不敢去那桌上最后剩的黑羽:如此说来,竟还有其他的冤孽?
钟棠并不搭话,只是拈着鸟羽去轻扫李避之的手背,直到对方皱眉而视,他才弯弯眼睛,默默地缩回手去。
蒋员外见李、钟二人没有多言的意思,只好又将目光放到几个儿子身上:你们,可还与禽鸟有过冤孽?
蒋玉嵘心不在焉地连连摇头,蒋玉彬也信誓旦旦地说没有,至于蒋玉风罢了,此刻仍是醉醺醺地念着报应,也是问不出来的。
既不知它从哪来的,又不知它究竟要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啊。蒋员外是真的,被连日来所发生的事,折腾得身心俱疲。
此番既都无头绪,不如从其所害之人入手,李避之清冷的声音响起,终究给指出了条路子:蒋员外不如想想,这两次出事之人,可有何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蒋员外微愣,有些犹豫地说道:赵老头与方禧,这二人平时一个在后院看守,一个随身跟着彬儿,基本无所相交,实在非要说什么的话,不过都是男人。
非也,钟棠玩弄了半晌李避之的手,似脾气顺了些,用黑羽点点血嫁衣,勾唇说道:第二次真正所袭之人,应是小娴。
只不过,有人替她挡了一下。
这,这怎么又是小娴?蒋玉彬皱眉摇头说道,这小娴与赵老头,那便更无共同之处了。
他们出事前,都与何人一起?李避之抬眸,清冷的目光令人立刻安静下来,他又问道道:方禧与小娴,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蒋玉彬恍然,他关于方禧与小娴的事,他也是听人说过的,这就对了,赵老头与他媳妇,小娴与方禧,都算得上是情人相会。
这黑鸟,难不成是看不得人姻缘圆满吗?
钟棠用手撑着下巴,恰与李避之对视一眼,饶有深意地说道:怕是不止。
--------
东院芙蓉斋中,莲花灯盏将花屏纱幛照得敞亮,丫鬟小萱仔细地将羽娘的手腕包扎好,忧心地说道:这怎么就划了这么深的口子,怕是要在姑娘手腕上留疤了。
羽娘有些出神,但还是笑笑:不过是在腕上,遮一遮没人会留心看的。
那也让人心疼呀,小萱努努嘴,又笑了:姑娘也看到了,二少爷多心疼呀。
好了,提到蒋玉彬,羽娘发白的脸上,也终于现出丝红晕,她轻推这小萱的肩膀:我这边没事了,你去陪陪小娴吧,她今晚必定睡不安稳的。
小萱与小娴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同寻常。她想到小娴出的事,也是不放心的,此刻听得羽娘这么说,正合了她的心意。
于是又替羽娘整理好被褥后,便推门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摊上蒋员外这么个爹,也没办法~
第10章 山庄羽影(十)
小萱走后,房中又空荡安静下来,羽娘独自坐在窗下的梳妆台前,愣愣地看着镜中的自己。
夜风起了,穿过窗外的花树时,留下簌簌沙沙的声响,稍远些的地方,好似有几声空洞的鸟鸣。
羽娘立刻攥紧了手,她睁眼警惕地看向窗外,可风停了,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她稍稍松了口气,低头伏在梳妆台上,想要闭目来平复纷乱的心绪。
可原本已经渐歇的风,忽而骤然来袭,哗啦一下,竟将闭合的房门吹开了。
羽娘赶忙回头去瞧,提灯下房门外,空空荡荡的黑夜中,没有半个人影。
只有一仿佛淋了血的红漆木盒,静静地被放在那里。
羽娘手腕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着,她颤抖地走过去,俯下身,将那木盒轻轻地掀开。
染血的黑羽一下子从盒中溢出,羽娘的手不断地去压,却无法阻挡越来越多的黑羽,从她的手指间漏出,散落到她的身上,如附骨之蛆,翻涌着,蠕动着,仿佛要将她吞噬。
为什么为什么还不放过我羽娘在遍地黑羽中,无助的抱住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紧紧地。
直到她再也无法承受,嗓子间发出一声若雀鸟般的哀鸣,而后发疯似的从黑羽中挣扎而出,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掌柜的,您这是又要去哪呀?张顺子耷拉着脑袋,站在厨房里,头疼地看着钟棠忙里忙外。
一只只手指粗的白面小卷,裹入了蜜渍过的红豆,而后放入蒸笼中,等到微甜的香气溢出时,便膨为了白嫩细软的糕团。
钟棠也不看他,嘴里念叨着:我自有我的事要做,让开让开,别碍事。
唉,我的掌柜的,自打来了这庄子里,就没见您安分过张顺子的话还没说完,嘴里就被钟棠塞进块刚出笼的红豆糕,烫得他一阵呜哇乱叫。
偏生钟棠脚边蹲着的黄狸儿,听到了他这动静,只当是在玩闹,也仰着脑袋,跟着喵呜喵呜地叫唤起来。
行了,行了,吵死了。钟棠一把将黄狸儿捞起,又往它嘴里塞了块浸过水的肉干,这才堵住了小猫的嘴。
张顺子好容易将那块红豆糕咽下去,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真的,掌柜的,我刚刚打听着,这庄子近来邪乎得很,大晚上的您就别出去了。
钟棠玉色的手指利索地拈起白色的小糕,一块块整齐地码进了碟子里,而后挑眉问道:庄子里邪乎,说明有什么?
有,有什么?张顺子冷不防被钟棠问住了,卡了好半天才说:大约是,有妖怪?
钟棠听后点点头,继续问他:有妖怪要怎么做?
这还能怎么做,逃命啊。张顺子更不知所以,锤着头说道。
逃命,逃到什么人身边最安全?钟棠勾唇一笑,张顺子总觉他肯定还有后话,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逃到和尚道长身边?
这就对了,钟棠端起碟子,转身就往小厨房外走去:我现在就要去道长那里了,你老老实实呆屋里别乱跑,替我看好黄狸儿。
这,这,掌柜的--张顺子蹦达在钟棠身后,见实在拦不住,只好用力抹了下自己的脸,愁容满面地抱着黄狸儿树下乘凉去了。
作为青屏山庄请来的贵客,李避之自然被安排在了一处上好的院落中。钟棠双手端着小瓷碟,也不挑灯,只一路沿翠竹林间的小道走着,轻快的脚步颠得腰间玉珠金铃阵阵作响。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那粉墙树影后的院落前,走入垂花门时还抬手拨了下廊上花灯穗儿。
但很快,,钟棠便停住了脚步。
前方,翠竹绮窗旁,随微风轻晃的灯火间,却是两个人相对而立的身影。
那此事便这般定下,多谢道长了娇如黄莺的声音传来,钟棠的心里酸酸涩涩的,他并不知道这般情绪名为什么,下意识地侧身往竹林中藏。
谁在那里?可惜这般细微的响动,却引来了李避之的目光。
钟棠眉间一颦,却也不躲了,径直端着小瓷碟走到了两人面前,闲闲地说道:想不到,都这般晚了,道长这里还有客来访。
李避之望着他,有些话到了嘴边,出口时却变了模样:你怎么来了。
短短的几个字,冷淡地连疑问的起伏都没有,却梗在了钟棠的心口,噎得他有些难受。
钟某不能来吗?他想都没想,就问了回去。
羽娘似乎看出了这两人间气氛不寻常,忙开口解释道:深夜来访是我唐突,原只是实在不放心小娴的事,才来找道长细问如今已尽然得知了,也该告辞了。
说完便向李避之俯身作礼,不待他说什么,便匆匆离去了。
羽娘走后,这院落中,便只剩钟棠与李避之两人。
仿佛连灯火也跟着暗了些,让两人的神情都不甚清晰。
我是来给道长送红豆糕的。半晌后,钟棠开了口,却不似往常般带着笑意。
钟掌柜费心了,只是贫道说过,并不喜甜食。李避之明明就站在那里,却将目光转像了夜色中的竹林,仿若真的不曾在乎。
钟棠抬眼,青袍的道长,冷面如玉,不沾染半分红尘。
他梗在心中的闷气,也变了味道,一时间恼得他不明白,方才在蒋员外处的那盏热茶,那份纵容,难道都是他的臆想?
当真不喜吗?他强压着心绪,挤出了这句话,可等来的却是李避之淡漠如故的回答:
当真不喜。
钟棠又笑了出来,边笑着边点头:好,好,看来是钟某多事了,李道长早些休息吧。
说完,便将手中的瓷碟,重重地放到了两人之间的石桌上,可偏生决绝未够,碟底恰压到了他的朱袖上,钟棠抽手时反而将瓷碟整个牵扯下来。白软的红豆糕就那样,散落了一地,顷刻就沾满泥土。
钟棠却再没心思去管了,撂下句告辞,转身直接离开了院落。
朱色的身影,在夜色中越行越远,青袍之下,李避之紧攥的手,却一刻都未放开。
竹林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弯月坠于天际,清冷无声。
许久后,他慢慢地俯下身,未握剑的手极为惜重地,将散落在泥土中的红豆糕捡起。
一块又一块,拂去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放入掌心,送于口中。
蜜渍的红豆被刻意用淡茶浸过,并没了浓重的腻味,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可就是这丝淡薄的甜,却令李避之反复咀嚼,唯是想要再多含留片刻。
最后一块红豆糕被捡起,李避之阖上了含霜的眼眸,正要将它递到嘴边时,却被一只手拦住了。
道长不是说,不喜欢吗?
李避之猛地睁开双眼,便看到钟棠已蹲到了他的面前,轻软的朱衣随夜风扬起,拂过他的脸侧。
他刚要说什么,却被钟棠的手指抵住了唇,钟棠仰脸看着他,两人离得是那般的近,近得李避之都能看到,他眸中还未散去的气恼与委屈。
你现在不要说话,钟棠将最后一块红豆糕从他的手中拿走,然后咬牙说道:我算是想明白了,无论你说什么,都只会让我生气。
一向习惯于沉默示人的李避之,此刻竟无措起来,钟棠越是不许他说话,他反而越是无措。
钟棠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实在想不懂他的这位老相好,究竟在做什么。明明当面说出的话是那样的刻薄,可背后做出的事,却又那样的--
他眉眼轻挑,计已上心来:李道长,现在钟某要问你几个问题,你不许说话,只能摇头或点头。
李避之微怔,但之后还是默默地点了下头。
钟棠似被顺了几分气,薄唇轻启,问出了第一个问题:宋姑娘今晚来找你,你们除了妖鸟的事,还聊过别的吗?
李避之摇摇头,神色上毫无遮掩,尽是坦然。
钟棠轻哼一声,他其实心中也明白,李避之与羽娘确实并不可能有什么,自己刚刚确实是被李避之的冷淡惹得昏头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