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忙着做农活,根本没时间上山去捡柴,现在这批柴火还是冬天找人买的,堆在杂物间旁边,原本快堆到房顶的柴火现在还没赵单识膝盖高。
    我看再找人买批柴火吧?前阵子牙子妹还说木工厂他们那边新伐了一批木头,现在剩的枝条和下脚料应该不少。
    赵单识点头答应,行,中午我就打电话问一下。
    木工厂伐木主要用树干,树枝他们用不着,一般卖给附近的农户。这些柴火也不贵,一大卡车才一千来块钱,比烧煤气划算多了。
    不过村人心疼钱,极少有人会去买那些柴火,就算家里没柴烧,上山扒拉点枯枝落叶也不是什么难事,六七岁以上的小孩就能做。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晒谷场上一担芋禾杆正在晾着,已经有些发蔫。
    早上晨露大,赵单识让徒弟几个把芋禾杆翻了个,接着晒,等到傍晚,这批芋禾杆蔫得差不多,可以撕去表皮腌好用大陶罐子装起来。
    赵单识想了想,拍一期腌芋禾杆的视频也不错,不过要等今天掰完玉米再说。
    没一会,黎凭忙完田里的东西回家吃饭。
    一行人迅速吃完,赵单识换好衣服,把自己收拾整齐,背上背筐去掰玉米。
    黎凭拿出摄影机,跟在他后面拍摄。
    赵单识不止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掰完还把玉米皮也剥掉,就剩光溜溜的饱满玉米放在背筐里,黄澄澄的颜色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家里人多力量大,这么一亩地的玉米,一上午不到就全部掰下来了。
    掰好的玉米串好挂在屋檐下晾晒,显得十分多。
    中午大家没怎么休息,简单地吃了一顿午饭后,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又去地里砍玉米杆。
    单识,这块地接下来用来干嘛?
    再看看吧,应该种点蔬菜,蔬菜种类还没定。我看要不要种藠头。
    赵单识本人挺喜欢吃藠头,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拿腊肉或者腊鸭来炒,那叫一个香。
    藠头卖的挺贵,一斤就要三四块钱,就算不种来吃,种来卖也挺划算的。
    种点葱姜蒜也不错,这些都比一般的菜价格要高,遇上好年景的时候,一斤卖八九块钱也不成问题。
    累了一天,晚上赵单识特地留饶春风他们吃饭,今天不是星期五吗?孩子们应该快回家了,让他们来吃烧烤。
    那些家伙一个两个肚量大的很,让他们过来,明台几个忙的过来吗?
    放心吧,忙的过来。吃烧烤主要还是自己动手嘛,他们炒两个菜就完了。赵单识笑道:我们今天弄了那么多菜,来几个都够吃。
    饶春风想让儿女来凑凑热闹,干完活爽快地叫人去了。
    赵服顺叫来弟弟黑子。
    勺子叫来儿子赵路行。
    等到傍晚的时候,他们满院子都是人,凑在一起十分热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赵单识带着赵明台几个烙玉米烙,炒玉米粒,炸玉米汁,他还要拍视频,整个院子的人都安静下来了,就在旁边看着他拍。
    晚上的镜头并不多,赵单识动作行云流水,一份份玉米烙很快就烙完了。
    院子里炭火已经生起来,他和老爷子在镜头里开始烤茄子,烤玉米,烤排骨,烤鸡腿考完之后,两人在院子里边吃边聊。尽管赵单识的声音不怎么收录,观众们还是能透过屏幕感觉到满满的丰收喜悦。
    好不容易拍完收工,赵单识伸个懒腰,扬声招呼:大家快来烤肉,二华,你们几个再去做几份玉米的食物。
    来了!院子里的少年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纷纷过来抢位子。
    黑子抢到位置后不忘跟赵单识卖乖,单识叔,我烤鸡翅给你们吃!
    赵路行不甘示弱,单识叔,我给你烤排骨。
    你这小子,就记得你叔啊?勺子笑骂。
    饶春风两个儿女刚开始时有些拘谨,现在也跟着大家一起笑。
    赵明台举手,师父,我们可以弄玉米爆米花么?
    湿玉米弄不起来,等这批玉米粒晒干之后再说吧。
    那边扬声答应了,其他人则搬着小矮凳坐在炭盆前考东西吃。
    他家的炭盆够大,这么多人围坐在一起也勉强坐得下。
    食材都是中午就已经准备好了,该腌的都早已经腌上,该串的已经串好,烤的时候刷点油跟蜂蜜,喜欢吃辣的撒辣椒粉,觉得不够咸的加酱油,大家自力更生,这些烧烤食物又新奇又好吃,连老爷子都赞不绝口。
    黎凭和赵单识简单吃了一点,就抱着兜兜在旁边休息。
    大家看他们夫夫这边聊着天,默契地不过来打扰。
    兜兜闻到香味又开始馋别人的烧烤了,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个劲儿往那边看,嘴角亮晶晶。
    乖,儿子,别看那个,我们来吃香喷喷的玉米糊糊。
    赵单识喂坐在黎凭怀里的兜兜,兜兜虽然眼馋别人的烧烤,但玉米糊糊也来者不拒。
    吃完一口,他还会自己张开小嘴,跟嗷嗷待哺的小燕子一般,啊一声示意他老爸继续喂。
    兜兜这份玉米糊糊特地蒸熟了,比生玉米糊少一分清甜,多一分粘稠香浓。
    赵单识喂着喂着,自己也有些馋,干脆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勺,别说,这味道还真不错。
    咿呀呀!兜兜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等吃,一见他这动作立刻急了,伸出小手去拍赵单识的手臂,眼睛不眨地盯着赵单识的嘴。
    好啦好啦,别嚷嚷,你一勺,我一勺,再给你老爹来一勺,做人要学会分享是不是?赵单识嘴里叨叨,赶紧给兜兜塞了一勺。
    兜兜尝到了味,总算不那么急,不过目光还是盯着赵单识不放,就怕老爸又偷吃自己的玉米糊糊。
    赵单识轻轻点了点他的小鼻子,这护食的劲头也不知道想谁,也不知道像谁。
    黎凭好笑道:像你啊,还能像谁?
    我才不护食,来,师兄,你也尝尝他的玉米糊糊。赵单识说着给黎凭塞了一口,贱兮兮地笑道:味道十分不错吧?我们明天早上吃这个。
    兜兜眼看另一勺又塞到了老爹嘴里,嘴巴一扁,眼睛已经有亮晶晶的泪水了。
    就在他张嘴想哭的时候,赵单识赶紧塞了一勺堵住他的哭声,莫哭莫哭,儿子啊,这里还多的是。
    有了食物,兜兜那要哭的趋势总算被压下去了。
    黎凭任他去,你就逗吧,逗哭了看老爷子不说你。
    不行啊,师兄,你只护崽不护你老婆?赵单识回头看了一下坐在人群中热热闹闹烧烤的老爷子,赶紧哄兜兜,来,兜兜,再来尝点。我们兜兜是小男子汉,可坚强了,才不那么小气,是不是?
    兜兜不理他爸,圆溜溜的眼睛盯着赵单识手里的碗,认认真真地吃着嘴里的食物,吃得十分香甜。
    赵单识看黎凭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转头一看,见没人注意他们,赵单识倾身亲了亲黎凭的脸颊,眼里满是笑意:我们师兄是大男子汉,才不会告状,是不是?
    黎凭笑骂,滚。
    第69章 总结
    收完玉米差不多到收红薯了, 赵单识去地里挖了一窝红薯来吃, 他们家的红薯香甜绵软,放到灶膛里烤着吃, 跟流蜜一样甜。
    赵单识以前在大城市吃过不少糕点,中式的, 西式的,各种各样都有,现在回想起来, 这些糕点的味道还不如他家的红薯。
    现在很多食品都依靠添加剂,而添加剂的味道并不纯粹,舌头灵的人很容易感到不适。
    好吃!师父你是不是加了什么秘方啊?
    赵明台性子活泼, 一边往嘴里塞滚烫的红薯, 一边哈着气, 一副宁愿烫死都不放过嘴里食物的模样。
    赵单识细致剥开红薯皮, 小心吹了吹才咬了一口, 你又不是没看见, 刚挖下来的红薯, 红薯藤还在那里呢, 我能加什么秘方?
    赵单识没少往红薯地里浇灵肥, 他猜测这批红薯的品质应当不错,却没想到品质能那么好。他原本还想说把这批红薯洗了做薯粉, 尝了一下, 他又舍不得了。
    这么好品质的红薯, 就算当水果吃也不亏, 弄成薯粉太暴殄天物了。估计等真收了红薯,他们可以考虑放到淘宝店上去卖。
    红薯比较好存放,物流成本要比一般的食材低得多。走普通快递的话,包好了在路上走个一个星期完全不在话下。
    如果平均每斤番薯的物流成本在三块钱以内,他一斤番薯卖五块钱就有不少赚头。当然,买家买的量比较大的话,他还可以找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比如送点其他什么搭配一下。
    赵单识怔怔地想买卖的事情,老爷子在旁边抓了一个慢慢吃,这红薯的确好吃,从哪里买的种子?
    也就是市面上那些,忘了究竟在哪买的了。赵单识随口应了一声,他心知他家的红薯种得那么好,绝对不关种子的事。
    赵明台吃完一个还想拿第二个,赵单识啪一声打了一下他的手,瞪眼道:你师公他们还没吃呢。
    赵单识今天挖的红薯不多,也就挖了两株,一共十三个,在座的人若吃两个,剩下的就不够分了。
    赵明台被打了一下也不急,他把椅子搬到赵单识旁边,央求道:师父,我们多挖点回来吃呗?您看,烤着吃,煮着吃,炖着吃,吃番薯片,吃番薯糖水,还可以吃番薯干,番薯能做的菜不少,您挖点回来给我们练练手呗。
    练个屁手!你就惦记着吃!红薯还没长好,得再长一个多星期。赵单识朝他翻白眼,赵小明,我警告你啊,你别私下去祸害我那堆红薯,要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赵服顺在一旁叹气,师父,您平时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每到这时候,您就特别接地气了。
    别激我,激我也没用,不接地气就得伤钱。反正过一个多星期再说吧。赵单识不跟他说,转而问赵文德:文德叔,我们的茄子树,豆角藤等是不是老了?
    茄子树,豆角藤这些植物都有生长期限,当它们结了一定数量的果实之后,母体就会老化,产量大幅下降。一般人家种来吃没事,他们这种专门种菜卖的人就要考虑换一批新的了。
    差不多,顶多再过一两个星期就要拔掉种新的。
    那行,我去买点种子,我们得准备种新的。赵单识把挂在杂物房前的本子拿过来,用笔在上面做记录,还有草莓苗,也老化得差不多了吧。西瓜摘了快一个月,西瓜藤也快干了。那两株南瓜,冬瓜。
    天气热,草莓已经不怎么结果,西瓜也只能结一茬瓜,这两样都要拔掉重新种新的作物。
    这些差不多要收拾好,我看看下半年种点什么?
    老爷子在一旁提醒他,差不多可以种萝卜了,白萝卜,红萝卜,白菜
    嗯,我记一下。好像马铃薯也是这个时候种。然后番茄,芹菜,大葱,青蒜,菠菜,甘蓝,花菜哎,还挺多。赵单识翻看之前的笔记,简单做了下规划,我看看这些菜去年的价格怎么样?就依着去年的菜价来吧。
    文德叔,我们地里的秋葵是不是也多了?
    赵单识当初种菜的时候,分了好几次把菜种下去,一些菜渐渐老了,没有收获,另一些菜又长成了顶上来,一年四季他们县城里那个菜铺子应该都不会缺菜卖。
    是多,冬瓜,茄子,辣椒,扁豆
    赵单识一一记下来,那我们这阵子就卖这些菜吧。
    晚上,赵单识在小书桌上算半年来的收入与支出。
    他和黎凭这半年总共收入七十多万,这其中包括卖蔬菜的收入,卖草莓的收入和卖凉菜之类的收入。短短半年能有这个收益,他种的田算十分给力了。
    这里面草莓占了大头,凉菜和卤菜也没少赚。
    比起收入,他们的支出也不小,租田就用了近三万,种子和肥料也不便宜,最贵的就是人工。
    挖水塘,种枇杷,买鱼苗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钱也要算上。
    除此之外,租车的钱,租商铺的钱,还有添加的各项设备,这里也花了五六万。
    半年来,他们一共花了十三万八,盈余五十八万左右。
    赵单识想想,今年冬天他还得商量包山的事情,如果今年一整年营业额理想的话,最好还得请外面的科技公司过来改造一下他们租的田。
    该用到底肥用上,滴灌系统,监测系统这些也得用上,随着他们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赵单识不想全部依赖守望号。
    守望号的确好用,不过他是个烧生物能的大户,赵单识日常用的灵泉水靠生物能,种田也靠生物能换肥、换种、换诊断机会,守望号警戒那边用的生物能能省一点是一点,毕竟用华国币可比用生物能划算多了。
    黎凭坐在旁边跟他一起算,这样算成本不对,我们还得把生物能的成本一起算进去。守望号账面上还剩多少生物能?
    黎凭发问的同时,守望号已经把赵单识账面上生物能的数量调出来了,一共八百六十七点三生物能。
    怎么这么少?赵单识惊呼,现在我们不是每天都能从我的粉丝上吸收到生物能么?
    是的,每天大概能吸收到六七百生物能,对半分,你大概每天都有三四百生物能进账。
    赵单识现在微博上的粉丝已经快突破五十万了,能有多少生物能赵单识还是关注过的。
    对呀,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我账面上的生物能那么少?赵单识揉揉眉心,你调出账目来让我看看,我每天都把这些生物能花到哪里去了。
    嗯。首先你每天要买七八斤水,这里就快两百生物能。你前天买了两百生物能灵肥,昨天买了三十七生物能种子,记录在这里,你可以自己看一下。你几乎每天都要花生物能,在这种挣得多花的也多的情况下,基本上没什么结余。
    守望号把支出与收入列出来,黎凭一看就知道账目没错。
    赵单识叹口气,我还想说下半年多换点灵肥来种东西,现在这样怎么扩大生产。
    没办法了,只能继续在粉丝这边做工作。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月寂烟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寂烟雨并收藏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