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怎么会在这。
小阮这是你李大爷的孙子,收到你消息就去医院了。居委会主任看阮杭的传来疑惑的眼神,马上赶紧心领神会出声,介绍了一下情况。
这是阮杭,就住你爷爷对门,平常都是他照顾你爷爷。居委会主任说话慢悠悠,略带方言的腔调更显真诚。
但事实上阮杭哪照顾人家了,顶多倒垃圾的时候,顺手一起扔了,这段话在阮杭看来,也不过是居委会主任说的一个客气话。
不过阮杭不知道,居委会主任说这话有自己的深意。
李大爷的孙子这段时间要住在这里,以前都听人说他是在外面混的,再加上从医院回小区的一路接触,那人虽然没说什么话,可确实有那种混出来的派头。
居委会主任不敢凭印象,就轻易断定人的好坏,但那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阮杭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生活上难免毛燥,万一不小心惹了他,被他人高马大的怼两下,也够阮杭受的。
还不如提前给阮杭弄点好印象,到时候真发生什么不愉快,那人也许还能也能控制控制。
你好,辛苦你了。居委会主任还在那为自己的揣测不安。
旁边的大高个倒是先主动示好,并伸手跟阮杭打招呼,阮杭下意识的握上去,随即也略带亲近的问了一声好。
旁边居委会主任看着,心里还有点不太能接受,一个出去混了这么多年的人,还整握手这一套,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文雅人呢。
和救命恩人重逢的奇妙缘分,还没燃起太大的波澜,阮杭就意识到哪里有些不对劲,对方握完手好像忘记松了。
这样尴尬的场景他不好意思提醒,可就这么一直握着算这么回事啊。
李大爷人怎么样了?阮杭趁机瞄了对方一眼,只见救命恩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好像是在愣神,阮杭无奈只能自己不着痕迹的抽出手,随后又冲居委会主任问了一句。
而眼神自然转向了居委会主任,也躲开了那人的目光。
还那样,在医院住下了,我这不是回来陪小李拿点日用品么。说罢居委会主任就开始忙活起来,东翻翻西找找,应该是找要带的东西。
阮杭之前收拾东西的时候,对屋里结构里了解一些,便也二话不说开始帮忙。
只有那人跟没事人一样站在那,眼神还盯着阮杭一刻都没挪开。
李哥,你今晚去照顾李大爷么?阮杭被盯得发毛,赶紧问了一句话,想打破这个局面。
叫我陈伯清就行。对方语气郑重,但又一次的答非所问,让阮杭彻底失去了语言的力气,简单回了一句,就又开始转去其它房间。
其实阮杭还有一个疑问,李大爷档案上填的紧急联系人,并不叫陈伯清,而是叫李进鑫。
两个名字对不上,居委会主任没听清,他看过档案一下就听出来了。
但这李大爷也没什么钱,现在还要掏钱给他治病,要不是亲孙子,一般人可不会做这个赔本生意。
说不定人家不喜欢原先的名字,或是在外面不能用真名,改了也很正常,再加上这事跟阮杭也没多大关系,所以阮杭就也没当回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两个人又要再度离开去医院。
临走的时候李大爷的孙子一步三回头,阮杭还以为有什么东西忘了拿,急忙询问了一下,结果那人竟回了一句:你要不要一起去?
这话问的,直接把阮杭问的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说不去吧,驳了救命恩人的面子,说去吧,本来这就无亲无故的,他还真不太想去,有那时间不如趁着菜市场收摊,去买点便宜菜。
场面正纠结的时候,还好有居委会主任开口解了围,说是让阮杭去街道办点事,这才让尴尬的气氛缓解了下来。
只是还没等阮杭开心一会,就感觉到门口散发出的强烈低气压,来源正是他的救命恩人陈伯清。
伯清哥,等我办完事,回头再陪你去看李大爷。阮杭认怂,略带讨好的说了一句。
结果话还没说完,刚叫了一声伯清哥,那人散发的低气压就瞬间消失,看似随意的嗯了那么一声,可翘起的嘴角一点也藏不住。
家里人抛弃他躲债,喜怒无常的救命恩人成为邻居,一切事情让阮杭焦头烂额,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过下去,就像他手中的西红柿,无论再便宜摊主都得卖。
阿姨你不亏,我要不是给您包圆了,这东西你就得自己拿回家吃,吃不了还得扔多可惜。阮杭往塑料袋里快速装起西红柿,表情讨好又带着些许小得意。
别人买东西都是挑好的买,尤其年轻人不会讲价,往往都是被坑的主,而阮杭却是身经百战。
从他妈妈去世之后,他就被半放养了,在市场混迹这么多年,从来就没为买菜花过冤枉钱。
虽说买回来的菜品相不太好,但并不耽误吃。
等口袋快装完阮杭要走的时候,赶紧状似无意的冲五十多的女摊主说了一句:对了阿姨,有没有人说过你年轻?
要这话是别人说,就是随口的俏皮话,但架不住阮杭白净讨喜,眼睛一眨巴就给人无比真诚的感觉,再加上这随意的语气,更是让人控制不住的信以为真。
这摊主之前觉得自己卖亏了,但下一秒就被这一句话弄的喜笑颜开,美滋滋的给阮杭抓了一小把圣女果不说,还强行搭了阮杭一颗大葱。
阮杭深知天底下的女人,都是一样爱美,不分年龄,自己既然得到了实惠,说句好听的让别人高兴高兴,又何乐而不为,当然这葱绝对是意外收获。
早晨到现在,阮杭先是被追债的人追,回来又遇到李大爷的事,忙碌了一上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把菜收拾收拾放厨房里,阮杭随手就做了一锅水,煮好的挂面过凉水,随便拌点辣酱就是一餐。
阮杭现在没有条件挑剔,他仅有的生活费,还是在学校那多打了一个月的工,凑齐了回家的车票剩下的一点钱。
这的工作要下个月才正式接班,虽说由于进不去家门,他提前来交接了,可毕竟单位有制度在那。
让他提前住进宿舍,已经是居委会主任再三通融的结果,就算他现在给居委会主任帮了一点忙,但绝不能要工资。
阮杭平素开朗,之前在学校里交了不少朋友,但那些朋友和他一样都刚毕业,租房找工作正是最穷的时候,他也不想难为兄弟。
所以说这身上的四百块钱,就成了他度过这个月唯一的资金了,下个月还没着落呢。
草草的吃过饭后,阮杭又给那一家人,挨个打了一个电话,结果依旧不通。
阮杭也放弃了通过电话寻找,转而在手机上找起短期兼职。
反正他那个爸躲债有经验,以前虽然没这么严重,但也曾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果真说起来,他那个爸除了溜得快,好像一无是处,就连后妈,也是被他那张脸骗到手的。
那个年代又不能随意离婚,一个女人又打不过男人,所以没事找他一个小孩撒气,就成了唯一的发泄渠道。
久而久之心里便也没了愧疚,可谁都没想过,孩子又是多么无辜。
招聘软件下了好几个,紧巴巴的流量花了不少,可却没有找到什么适合的工作。
阮杭垂头丧气,蔫蔫的从床上爬下来,拖鞋也不穿就去了厨房。
厨房里的灶台上,此时正炖着排骨汤,排骨不多也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今天他多了个救命恩人,自己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只有一手自己摸索的厨艺还能看,便想着炖点骨头汤给新邻居送去。
如果对方要了就最好,要是对方不要,也就两根排骨他也亏不着,就当节衣缩食这么久的一点补偿。
阮杭拿着小碗准备撇去汤里的浮沫,还没等动手,敲门声就连响了几次。
刚来的时候阮杭不知道,这旧小区隔音不好,稍微有点大动静就有人来抗议,门口的敲门声不大,但绝对属于被抗议的范畴。
锅里的浮沫也不能撇了,阮杭赶紧把手中的汤勺放下,三步两步出了厨房,在对方再次敲门之前,打开了房门。
3、登堂入室
伯清哥,你这是?很意外门口站着的是新邻居陈伯清,表情得难以捉摸,但手上拿的东西,倒是像来送礼的。
买了点水果,谢谢这段时间你照顾我爷爷。一个大高个堵在门口,虽然还是没什么太多表情,但一举一动和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样子,怎么感觉是来搞对象的。
我也没做什么,随手的事。别人送礼物上门,总不好让人在外面站着。
阮杭稍微往后退了一步,刚做了一个请对方进去的动作,还能没等说话,就看那个人直接迈步进来,完全没有了刚才拘谨的样子。
陈伯清眼睛四下找了一圈拖鞋,但房间里唯一的拖鞋正在阮杭床边,这寻找很显然是没有结果的。
不用换鞋,进来就行了。 阮杭见对方站在玄关不动,赶紧说了一声,让对方进来。
不过对方最终还是没有直接进来,而是把鞋脱了之后,才拎着一大包水果进屋。
小区提供的房子本就不会太大,进门往里一走就是一张单人床,干净朴素的床单上只有一个简单的薄被,连枕头都是衣服充当的。
而反观床旁边,茶几、小沙发倒是一应俱全,只是看起来都有些破旧。
一个大小伙子也不讲究那么多,不花钱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知足了。
伯清哥你随意坐,我这厨房里做着东西呢,先去看看。原本客人第一次到访,阮杭应该好好接待才是。
可厨房里的排骨正炖着,血末不除去他自己喝还好,要是送人就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他只能把沙发上的衣服拿到旁边,请人先落座,自己再去厨房看看。
你去吧。陈伯清也不多言语,直接让阮杭先去,自己转身把水果口袋放在了茶几上。
阮杭心里着急,简单客气两声就去了厨房。
等再回来的时候,却看见那大高个,没坐在沙发上,反而坐在他的单人床上,手还在轻轻摩擦他的床单。
我腿受了点伤,沙发太矮我坐不下去。可能是阮杭不解的眼光太明显,陈伯清赶紧出声解释了一下。
听到对方解释,阮杭的视线从对方摩擦床单的手,转到了对方的腿。
陈伯清这腿修长挺直,要是坐在那小沙发上确实不舒服,而且人家这腿受伤,说不定还是因为上午救他。
阮杭这么一想,哪还有心思想其它,赶紧出声询问了一下对方的伤势,结果回答的还是老答案:没事。
陈伯清说话总是会让场面尴尬起来,阮杭自己磨磨蹭蹭的坐到矮沙发上,正想找话题缓解气氛的时候,对方竟是先开了口。
你炖的是排骨汤。这话很肯定,也不知道这陈伯清鼻子怎么这么灵。
对刚炖上。阮杭随口回了一句,心里还在盘算着要不要顺势邀请一下对方,结果对方又再度开口。
真香。新邻居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眼神和轻嗅的动作,就能看出他说的不是恭维的话,甚至要再想的深入点,还有可能是馋了。
再过一个小时就炖好了,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一起来吃。阮杭想着对方肯定是拒绝的。
不过问了这个问题,最起码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吃别人做的东西,如果对方拒绝的干脆,他晚上也省得送了。
好!对方一口答应。
阮杭听到后表情差点没控制住,他其实真的只是客气客气,家里没什么菜啊。
不过我没买什么菜,都是家常菜。话已经说出口,怎么也要说话算话,大不了把今天买的存货全用上。
要知道如果不是人家救你,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我不挑食,你做什么都行。陈伯清认真回答的语气,总是给阮杭一种感觉,就好像他在努力保证自己好养活的样子。
阮杭不知道这种错觉,是怎么在表情不多的陈伯清身上发现的,但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简单的几句话过后,两个人又聊了点李大爷的事,新邻居便起身准备离开。
阮杭见茶几上还放着一堆水果,他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就想着让陈伯清拿回去点,可陈伯清摇头非是不拿,阮杭也只能放弃。
我四十五分钟后过来。临出门的时候,陈伯清冲阮杭说了一句,随手又把门后的垃圾袋拎走了。
为什么要强调四十五分钟呢,阮杭想来想去,才终于想明白。
他之前说排骨汤再有一个小时就好了,两人刚聊了十几分钟,这一算不就是排骨汤出锅的时间。
厨房内排骨汤香气四溢,阮杭用筷子戳了一下排骨上的肉,看肉的软硬程度差不多了,就赶紧关火把汤拿到了铺好的毛巾上。
他这厨房灶台少,一个锅上炖着排骨,电饭锅里煮着饭,其它的就什么也不能做。
眼瞅着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阮杭赶紧往碗里打了几个鸡蛋,开始搅拌起来。
上午的时候他买了一些结了疤的西红柿,原想着当水果吃几天。
现在陈伯清要来吃饭,正好做一个西红柿炒鸡蛋,等鸡蛋做好了,再拍一个黄瓜,就是今天的晚饭。
虽说样数少一些,但这也是他能拿出来的全部菜了。
西红柿已经提前切好,只等鸡蛋打散就可以下锅,此时厨房外又传来敲门声,这个时候能来的,也就只有陈伯清一个人了。
果不其然等阮杭一开门,就看见陈伯清站在门口,手里和之前一样,又拎着大包小包。
陈伯清也不跟阮杭客气,直接进门,拖鞋进屋一气呵成。
我买了一点现成的菜,咱们凑活吃点就行。陈伯清难得话多,和和气气的样子,还有点自来熟的感觉。
好,我那鸡蛋都准备好了,炒个西红柿炒鸡蛋,咱们就开饭。阮杭也不客气,他本来就没有什么菜准备,人家这自带东西,他也省了担心自己没有招待好对方。
从厨房里出来,小茶几上已经满满当当摆着不少菜,陈伯清还在弯腰解口袋,阮杭小心翼翼的把大汤碗放在桌上,这才看见桌上的菜。
碳烤五花肉、酱焖八爪鱼、麻辣鸡胗和徐记的烤鸭,每一样都是阮杭喜欢吃的,就连新邻居正在解的塑料袋,里面装的也是他最爱吃的水煎包。
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随便买了几样。阮杭正疑惑对方怎么知道他的喜好,就听到对方说了这么一句。
想想也是,他以前从没接触过陈伯清,这对方怎么知道他爱吃什么。
恋耽美
小阮这是你李大爷的孙子,收到你消息就去医院了。居委会主任看阮杭的传来疑惑的眼神,马上赶紧心领神会出声,介绍了一下情况。
这是阮杭,就住你爷爷对门,平常都是他照顾你爷爷。居委会主任说话慢悠悠,略带方言的腔调更显真诚。
但事实上阮杭哪照顾人家了,顶多倒垃圾的时候,顺手一起扔了,这段话在阮杭看来,也不过是居委会主任说的一个客气话。
不过阮杭不知道,居委会主任说这话有自己的深意。
李大爷的孙子这段时间要住在这里,以前都听人说他是在外面混的,再加上从医院回小区的一路接触,那人虽然没说什么话,可确实有那种混出来的派头。
居委会主任不敢凭印象,就轻易断定人的好坏,但那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阮杭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生活上难免毛燥,万一不小心惹了他,被他人高马大的怼两下,也够阮杭受的。
还不如提前给阮杭弄点好印象,到时候真发生什么不愉快,那人也许还能也能控制控制。
你好,辛苦你了。居委会主任还在那为自己的揣测不安。
旁边的大高个倒是先主动示好,并伸手跟阮杭打招呼,阮杭下意识的握上去,随即也略带亲近的问了一声好。
旁边居委会主任看着,心里还有点不太能接受,一个出去混了这么多年的人,还整握手这一套,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文雅人呢。
和救命恩人重逢的奇妙缘分,还没燃起太大的波澜,阮杭就意识到哪里有些不对劲,对方握完手好像忘记松了。
这样尴尬的场景他不好意思提醒,可就这么一直握着算这么回事啊。
李大爷人怎么样了?阮杭趁机瞄了对方一眼,只见救命恩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好像是在愣神,阮杭无奈只能自己不着痕迹的抽出手,随后又冲居委会主任问了一句。
而眼神自然转向了居委会主任,也躲开了那人的目光。
还那样,在医院住下了,我这不是回来陪小李拿点日用品么。说罢居委会主任就开始忙活起来,东翻翻西找找,应该是找要带的东西。
阮杭之前收拾东西的时候,对屋里结构里了解一些,便也二话不说开始帮忙。
只有那人跟没事人一样站在那,眼神还盯着阮杭一刻都没挪开。
李哥,你今晚去照顾李大爷么?阮杭被盯得发毛,赶紧问了一句话,想打破这个局面。
叫我陈伯清就行。对方语气郑重,但又一次的答非所问,让阮杭彻底失去了语言的力气,简单回了一句,就又开始转去其它房间。
其实阮杭还有一个疑问,李大爷档案上填的紧急联系人,并不叫陈伯清,而是叫李进鑫。
两个名字对不上,居委会主任没听清,他看过档案一下就听出来了。
但这李大爷也没什么钱,现在还要掏钱给他治病,要不是亲孙子,一般人可不会做这个赔本生意。
说不定人家不喜欢原先的名字,或是在外面不能用真名,改了也很正常,再加上这事跟阮杭也没多大关系,所以阮杭就也没当回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两个人又要再度离开去医院。
临走的时候李大爷的孙子一步三回头,阮杭还以为有什么东西忘了拿,急忙询问了一下,结果那人竟回了一句:你要不要一起去?
这话问的,直接把阮杭问的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说不去吧,驳了救命恩人的面子,说去吧,本来这就无亲无故的,他还真不太想去,有那时间不如趁着菜市场收摊,去买点便宜菜。
场面正纠结的时候,还好有居委会主任开口解了围,说是让阮杭去街道办点事,这才让尴尬的气氛缓解了下来。
只是还没等阮杭开心一会,就感觉到门口散发出的强烈低气压,来源正是他的救命恩人陈伯清。
伯清哥,等我办完事,回头再陪你去看李大爷。阮杭认怂,略带讨好的说了一句。
结果话还没说完,刚叫了一声伯清哥,那人散发的低气压就瞬间消失,看似随意的嗯了那么一声,可翘起的嘴角一点也藏不住。
家里人抛弃他躲债,喜怒无常的救命恩人成为邻居,一切事情让阮杭焦头烂额,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过下去,就像他手中的西红柿,无论再便宜摊主都得卖。
阿姨你不亏,我要不是给您包圆了,这东西你就得自己拿回家吃,吃不了还得扔多可惜。阮杭往塑料袋里快速装起西红柿,表情讨好又带着些许小得意。
别人买东西都是挑好的买,尤其年轻人不会讲价,往往都是被坑的主,而阮杭却是身经百战。
从他妈妈去世之后,他就被半放养了,在市场混迹这么多年,从来就没为买菜花过冤枉钱。
虽说买回来的菜品相不太好,但并不耽误吃。
等口袋快装完阮杭要走的时候,赶紧状似无意的冲五十多的女摊主说了一句:对了阿姨,有没有人说过你年轻?
要这话是别人说,就是随口的俏皮话,但架不住阮杭白净讨喜,眼睛一眨巴就给人无比真诚的感觉,再加上这随意的语气,更是让人控制不住的信以为真。
这摊主之前觉得自己卖亏了,但下一秒就被这一句话弄的喜笑颜开,美滋滋的给阮杭抓了一小把圣女果不说,还强行搭了阮杭一颗大葱。
阮杭深知天底下的女人,都是一样爱美,不分年龄,自己既然得到了实惠,说句好听的让别人高兴高兴,又何乐而不为,当然这葱绝对是意外收获。
早晨到现在,阮杭先是被追债的人追,回来又遇到李大爷的事,忙碌了一上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把菜收拾收拾放厨房里,阮杭随手就做了一锅水,煮好的挂面过凉水,随便拌点辣酱就是一餐。
阮杭现在没有条件挑剔,他仅有的生活费,还是在学校那多打了一个月的工,凑齐了回家的车票剩下的一点钱。
这的工作要下个月才正式接班,虽说由于进不去家门,他提前来交接了,可毕竟单位有制度在那。
让他提前住进宿舍,已经是居委会主任再三通融的结果,就算他现在给居委会主任帮了一点忙,但绝不能要工资。
阮杭平素开朗,之前在学校里交了不少朋友,但那些朋友和他一样都刚毕业,租房找工作正是最穷的时候,他也不想难为兄弟。
所以说这身上的四百块钱,就成了他度过这个月唯一的资金了,下个月还没着落呢。
草草的吃过饭后,阮杭又给那一家人,挨个打了一个电话,结果依旧不通。
阮杭也放弃了通过电话寻找,转而在手机上找起短期兼职。
反正他那个爸躲债有经验,以前虽然没这么严重,但也曾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果真说起来,他那个爸除了溜得快,好像一无是处,就连后妈,也是被他那张脸骗到手的。
那个年代又不能随意离婚,一个女人又打不过男人,所以没事找他一个小孩撒气,就成了唯一的发泄渠道。
久而久之心里便也没了愧疚,可谁都没想过,孩子又是多么无辜。
招聘软件下了好几个,紧巴巴的流量花了不少,可却没有找到什么适合的工作。
阮杭垂头丧气,蔫蔫的从床上爬下来,拖鞋也不穿就去了厨房。
厨房里的灶台上,此时正炖着排骨汤,排骨不多也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今天他多了个救命恩人,自己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只有一手自己摸索的厨艺还能看,便想着炖点骨头汤给新邻居送去。
如果对方要了就最好,要是对方不要,也就两根排骨他也亏不着,就当节衣缩食这么久的一点补偿。
阮杭拿着小碗准备撇去汤里的浮沫,还没等动手,敲门声就连响了几次。
刚来的时候阮杭不知道,这旧小区隔音不好,稍微有点大动静就有人来抗议,门口的敲门声不大,但绝对属于被抗议的范畴。
锅里的浮沫也不能撇了,阮杭赶紧把手中的汤勺放下,三步两步出了厨房,在对方再次敲门之前,打开了房门。
3、登堂入室
伯清哥,你这是?很意外门口站着的是新邻居陈伯清,表情得难以捉摸,但手上拿的东西,倒是像来送礼的。
买了点水果,谢谢这段时间你照顾我爷爷。一个大高个堵在门口,虽然还是没什么太多表情,但一举一动和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样子,怎么感觉是来搞对象的。
我也没做什么,随手的事。别人送礼物上门,总不好让人在外面站着。
阮杭稍微往后退了一步,刚做了一个请对方进去的动作,还能没等说话,就看那个人直接迈步进来,完全没有了刚才拘谨的样子。
陈伯清眼睛四下找了一圈拖鞋,但房间里唯一的拖鞋正在阮杭床边,这寻找很显然是没有结果的。
不用换鞋,进来就行了。 阮杭见对方站在玄关不动,赶紧说了一声,让对方进来。
不过对方最终还是没有直接进来,而是把鞋脱了之后,才拎着一大包水果进屋。
小区提供的房子本就不会太大,进门往里一走就是一张单人床,干净朴素的床单上只有一个简单的薄被,连枕头都是衣服充当的。
而反观床旁边,茶几、小沙发倒是一应俱全,只是看起来都有些破旧。
一个大小伙子也不讲究那么多,不花钱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知足了。
伯清哥你随意坐,我这厨房里做着东西呢,先去看看。原本客人第一次到访,阮杭应该好好接待才是。
可厨房里的排骨正炖着,血末不除去他自己喝还好,要是送人就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他只能把沙发上的衣服拿到旁边,请人先落座,自己再去厨房看看。
你去吧。陈伯清也不多言语,直接让阮杭先去,自己转身把水果口袋放在了茶几上。
阮杭心里着急,简单客气两声就去了厨房。
等再回来的时候,却看见那大高个,没坐在沙发上,反而坐在他的单人床上,手还在轻轻摩擦他的床单。
我腿受了点伤,沙发太矮我坐不下去。可能是阮杭不解的眼光太明显,陈伯清赶紧出声解释了一下。
听到对方解释,阮杭的视线从对方摩擦床单的手,转到了对方的腿。
陈伯清这腿修长挺直,要是坐在那小沙发上确实不舒服,而且人家这腿受伤,说不定还是因为上午救他。
阮杭这么一想,哪还有心思想其它,赶紧出声询问了一下对方的伤势,结果回答的还是老答案:没事。
陈伯清说话总是会让场面尴尬起来,阮杭自己磨磨蹭蹭的坐到矮沙发上,正想找话题缓解气氛的时候,对方竟是先开了口。
你炖的是排骨汤。这话很肯定,也不知道这陈伯清鼻子怎么这么灵。
对刚炖上。阮杭随口回了一句,心里还在盘算着要不要顺势邀请一下对方,结果对方又再度开口。
真香。新邻居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眼神和轻嗅的动作,就能看出他说的不是恭维的话,甚至要再想的深入点,还有可能是馋了。
再过一个小时就炖好了,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一起来吃。阮杭想着对方肯定是拒绝的。
不过问了这个问题,最起码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吃别人做的东西,如果对方拒绝的干脆,他晚上也省得送了。
好!对方一口答应。
阮杭听到后表情差点没控制住,他其实真的只是客气客气,家里没什么菜啊。
不过我没买什么菜,都是家常菜。话已经说出口,怎么也要说话算话,大不了把今天买的存货全用上。
要知道如果不是人家救你,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我不挑食,你做什么都行。陈伯清认真回答的语气,总是给阮杭一种感觉,就好像他在努力保证自己好养活的样子。
阮杭不知道这种错觉,是怎么在表情不多的陈伯清身上发现的,但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简单的几句话过后,两个人又聊了点李大爷的事,新邻居便起身准备离开。
阮杭见茶几上还放着一堆水果,他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就想着让陈伯清拿回去点,可陈伯清摇头非是不拿,阮杭也只能放弃。
我四十五分钟后过来。临出门的时候,陈伯清冲阮杭说了一句,随手又把门后的垃圾袋拎走了。
为什么要强调四十五分钟呢,阮杭想来想去,才终于想明白。
他之前说排骨汤再有一个小时就好了,两人刚聊了十几分钟,这一算不就是排骨汤出锅的时间。
厨房内排骨汤香气四溢,阮杭用筷子戳了一下排骨上的肉,看肉的软硬程度差不多了,就赶紧关火把汤拿到了铺好的毛巾上。
他这厨房灶台少,一个锅上炖着排骨,电饭锅里煮着饭,其它的就什么也不能做。
眼瞅着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阮杭赶紧往碗里打了几个鸡蛋,开始搅拌起来。
上午的时候他买了一些结了疤的西红柿,原想着当水果吃几天。
现在陈伯清要来吃饭,正好做一个西红柿炒鸡蛋,等鸡蛋做好了,再拍一个黄瓜,就是今天的晚饭。
虽说样数少一些,但这也是他能拿出来的全部菜了。
西红柿已经提前切好,只等鸡蛋打散就可以下锅,此时厨房外又传来敲门声,这个时候能来的,也就只有陈伯清一个人了。
果不其然等阮杭一开门,就看见陈伯清站在门口,手里和之前一样,又拎着大包小包。
陈伯清也不跟阮杭客气,直接进门,拖鞋进屋一气呵成。
我买了一点现成的菜,咱们凑活吃点就行。陈伯清难得话多,和和气气的样子,还有点自来熟的感觉。
好,我那鸡蛋都准备好了,炒个西红柿炒鸡蛋,咱们就开饭。阮杭也不客气,他本来就没有什么菜准备,人家这自带东西,他也省了担心自己没有招待好对方。
从厨房里出来,小茶几上已经满满当当摆着不少菜,陈伯清还在弯腰解口袋,阮杭小心翼翼的把大汤碗放在桌上,这才看见桌上的菜。
碳烤五花肉、酱焖八爪鱼、麻辣鸡胗和徐记的烤鸭,每一样都是阮杭喜欢吃的,就连新邻居正在解的塑料袋,里面装的也是他最爱吃的水煎包。
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随便买了几样。阮杭正疑惑对方怎么知道他的喜好,就听到对方说了这么一句。
想想也是,他以前从没接触过陈伯清,这对方怎么知道他爱吃什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