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 长安城中,一下子便清冷下来。
    酒肆、客栈之中,倒还常有人聚集,在这些地方出没的, 没多少是寻常小民, 多是江湖人士, 因此这些人谈天说地的时候, 最喜欢谈及大人物的秘闻。
    江湖上的流言蜚语,大多是他们这些传出来的。
    富贵人家,早就在自家的庄园、别业中居住过冬了, 他们也不太担心议论这些上层人士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更何况, 几碗酒下肚, 有多少人还会记得自己有几斤几两?
    诶诶, 听说了没?奉余楼接了笔大生意, 元都商会, 昨天易主了!
    啧啧啧, 这得是多少钱啊!请奉余楼出手, 那价钱,可不是一般的高!
    你还别说, 这回, 这主人家还真没花多少钱!
    怎么?
    听说元都商会后头的人, 是个武林正道, 据说和佛门关系匪浅, 那位看这些人, 不是一向不顺眼嘛
    两个江湖人正说着最近的江湖大事,谈到后头,声音却越来越小。
    这可不怪他们, 这年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凡是肆意讨论帝君、不甚恭敬的,已经统统去见阎罗王了。
    就算他们只是饭后茶余闲聊,谈到帝君的时候,也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小声地分享完八卦,他们就将话题转到了别的地方。
    若是在这个话题上再深入下去,谈到帝君的次数多了,甭管他们是夸还是骂,就一定会被人盯上。
    相比之下,谈论皇帝,就没有那么多禁忌了。
    刚刚亡国被打为伪朝的高齐,他们的皇帝,难道就不是皇帝了?
    这年头,国非常国,君非常君,纵然周帝宇文邕已经一统了北方,但是南方那里,还有皇帝,更北方,突厥也在虎视眈眈,江湖人士没有过多的敬畏心理,实在是太正常了。
    换了话题,气氛就欢快起来了。
    听说了吗?皇帝老儿刚把他儿子给抽了一顿。啧啧啧,听说太子身上都没几块好肉了。
    净瞎说,虎毒不食子,他没事抽儿子干啥!
    还不是太子好酒,这不冬天到了,多喝了几顿,指不定皇帝老儿认为儿子喝酒误事,抽他一顿让他醒醒脑子。
    两人唏嘘着,喝下了手上碗里的酒。
    这皇帝家的八卦,越说越有味道。
    寻常百姓揣测皇家生活,大概就是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但是人家就是乐意这么猜。
    反正说了也就说了,皇帝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把全天下说闲话的人都抓起来啊!
    寻常百姓将谈论的话题当成是佐酒的配菜,富贵人家小心翼翼维系着虚假的和平,而当事人,北周皇太子宇文赟心中,已经积攒了无数的怒火。
    宇文赟的父亲宇文邕,原本是无缘帝位的,只不过宇文护这个接连搞死皇帝的权臣战斗力太猛,最后才让宇文邕承继其兄的遗命登上了皇位。
    宇文邕作为一个在权臣手中登基、收拢权柄的皇帝,当然看不得自己的继承人不成器。
    作为皇帝,宇文邕是相当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但是作为父亲,他的教育方法就有些失当了。
    对于自己的长子宇文赟,宇文邕认为这个儿子还有很多需要教育、纠正的毛病。
    不幸的是,宇文邕非常传统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太子凡是有一点让他不满意的,他就会用棍棒、鞭子痛打太子。
    连被公认为后半段的皇帝生涯是个十足昏君、把太子打成口吃的高洋,在这一点上都能嘲笑一下宇文邕。
    高洋的太子高殷,为人忠厚仁孝,朝臣公认,高洋本人对儿子的仁弱秉性是很不满的,甚至一度想要废太子,因此在太子不愿意遵循高洋的教导杀死囚犯的时候,下手抽了太子几鞭,导致太子高殷吓成了口吃并且精神衰竭。
    然而,高殷的行事仍然柔仁,若说高洋对儿子没有爱护之心,那就大错特错了。
    高洋行事残忍,但是一直到这一次,太子才被吓成口吃,可见从前高殷是没有受到高洋这种残忍的教育的。
    以此来看,长时间严格管教儿子,动辄棒打,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的宇文邕,对宇文赟来说,只能算是个严父。
    这位严父抱有的当然是爱子之心,恨铁不成钢。
    但是,太子宇文赟,是否这样认为,那就存疑了。
    从北齐高氏皇族的例子看,有些人,精神病真的就是天生的。
    唐无易出身的最初世界,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南北朝历史这一块,占比并不多。
    除了这个时代都是割据政权,社会黑暗之外,后人不愿多谈,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很多君王,他们的行为能共同编写一部叫做人类奇葩行为大赏的书。
    很不幸的,宇文赟他就是这些奇葩皇帝中的一员。
    年少时期在父亲的教育下看起来品行不错,为人也没有太大过失的宇文赟,在宇文邕过世后,就放飞自我了。
    少年时代受到了过多压抑的宇文赟,在父亲去世之后,终于迎来了迟来的叛逆。
    一帝立五后的奇葩行为,成功超神,给岳父奠定了篡位的基础。
    不过思考一下,从宇文赟记事起,他就已经父亲认定的继承人虽然宇文赟是宇文邕的庶长子,但是宇文邕的嫡妻阿史那氏出自突厥,宇文邕求娶于她,只不过是政治联姻而已当然会以自我为中心。
    在宇文护被除去之前,宇文邕他们这些宇文泰的亲子,都只是国公封爵,宇文邕继位前的爵位,便是鲁国公。
    宇文邕继位后,便封长子宇文赟为鲁国公,将之作为继承人看待的心思,昭然若揭。
    在宇文护掌权时,宇文邕不立太子,也不敢将亲兄弟晋封为王爵,只能一意奉承宇文护及其家人。
    宇文护被除去后,宇文邕晋封自己的一众亲兄弟为王,鲁国公宇文赟也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子。
    从宇文赟的受封历程来看,不管宇文邕表面上对这个儿子有多不满意,但是一开始将他坚定地作为继承人的心思,还是非常明显的。
    有如此条件,也难怪宇文赟会以自我为中心。
    未来宇文赟如何放飞自我暂且不论,只说现在。
    宇文邕对儿子的要求一向严格,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太子都要表现得和平常一样,不能受到影响。
    他还禁止太子饮酒或者酒水进入东宫,甚至派人在东宫时刻盯梢,经常回报太子的动向。
    这一回太子受罚,就是因为入冬天寒之后,举止失当,不小心露出了点喜好奢靡的苗头。
    在江湖人的说法里,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浑身上下没有好肉的太子,正躺在他的床上休养。
    此时已然入夜,太子躺在床上,却半分睡意也没有。
    任谁被老爹亲自下手打成这样,都是睡不好的,而且,越是身份高贵的人,就越是没干过亲自上手打人的活,这轻重控制,比专业的是差多了。
    好在宇文邕动手的次数也不算少了,已然摸索了一些经验出来。
    太子受罚,这自然是真的,谁也犯不着在这上面无中生有。
    但是谣言嘛,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会夸大的,太子宇文赟现在,只不过是受了点皮外伤,看着吓人,但养个三五天,也就差不多能好全了。
    躺在床上的太子,感到分外憋屈。
    皇帝老爹不仅打骂他,过分拘束他的行为,还常常说些什么废太子、不只一个儿子之类的话来威胁他。
    他这个太子,还比不过自己那些当王爷的兄弟来得自由!
    本性就不善良的宇文赟,越想越气,终于将手伸向了床上的一个暗格这地方是他的合作者在他的要求下帮忙弄出来的,就算他的皇帝父亲派了不少的人监管他,也难以找到这地方拿出了一样被黑布裹得严实的东西。
    黑布里是一本唤作《阴阳合欢功》的法诀,外加一瓶药散,这些药散被分成了等量的份额,被一粒粒蜡丸严严实实地包裹着。
    若是不识货的外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药散和功法有关,无外乎是一些助兴的药。
    但是,实际上,这药散的药性,和他人想象的,决然不同。
    宇文赟眸光不定,就听见边上有人开口:太子这是终于下定决心了?
    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尤其是当事人心里有鬼的时候。
    但是,宇文赟也不是第一次和莫名出现在他房中的这个人见面了,心理素质也算锻炼出来了:少废话,你之前说的话,可还算数吗?
    太子放心,来人慢条斯理地回答,我这个人啊,做事情,是最讲信用不过了。
    那好,那本宫,就相信你一次!
    太子殿下,从前咱们哪次合作,结局是不愉快的?你放心,这一次你做的事,对你我都是有利的,之前说得那么清楚明白了,你还不信吗?
    宇文赟不再吭声了。
    来人慢慢隐没在黑暗里:那么,在下就等太子的好消息了。
    第八十七章 谋逆
    宣政元年五月己丑, 帝总戎北伐,诏太子监国。癸巳,帝不豫,止于云阳宫。丙申, 诏停诸军事。帝疾甚, 将还京, 有方士观易者谒。
    易献秘术, 明日,稍愈,又明日, 渐康健。
    军中少药, 而易谓帝似康实弱, 故返京。
    赟在京中, 谨治国政, 闻帝不豫, 渐行乖张。及帝乘舆而返, 赟不知帝愈, 有喜色。
    帝谓曰:好为之,古来太子被废者几人, 余儿亦可立也!
    赟由是异谋。
    六月, 癸丑, 岁星、荧惑、太白合于东井。
    赟诈上诏, 率兵士二千余人入, 皆使披甲。
    帝有备, 赟受擒,囚于笼中,挽帝衣大叫, 帝望之而泣。
    明日,杀之。
    赟之为恶,几可比于元凶劭矣!
    《周书帝纪第六宣帝》
    北周皇帝宇文邕改元宣政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北伐突厥然而半路上因为他病倒的缘故,回师返京了而第二件大事,就是引起全国动荡的太子谋逆之事。
    太子谋逆,最后的下场自然唯死而已。
    然而太子死了,其谋逆所引发的动荡,还未解决。
    宇文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虽然宇文邕在他身边放了人每月报告太子的不良行为,但是并不是说完全限定了他的日常生活。
    太子正常地读书、往来、宠幸后院女子,都不会被深究。
    毕竟,宇文邕只是出于关心儿子的目的,在他身边放人监督他的行为,而不是处心积虑抓太子的小辫子,试图废掉太子。
    那么太子总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就拉拢了那么多的兵马。
    作为一个在宇文护的压力下当上皇帝,两位兄长都因为宇文护专权而被害的皇帝,宇文邕记忆中的兄弟关系,还是非常和睦的。
    后来摆脱了宇文护的宇文邕,对于亲情的想法,还停留在那个因为宇文护专权,而血亲的感情都显得非常亲密与坚定的时候。
    所以,虽然对宇文赟有种种的不满意,但那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正常的嫌弃,在宇文邕的心目中,他和宇文赟的父子关系,还能算得上是父慈子孝。
    当然了,实际上,在宇文赟心目中,可能是父辞子笑。
    宇文赟天性就不安分,但是他会装啊,就算他巴不得宇文邕就在他眼前登天,面上也能装出一副好儿子的模样。
    杀完儿子以后,宇文邕就开始给这件事找幕后主使了。
    不要和他说什么全是他儿子自己策划的,连个教唆人都没有,他不听,他的教育方法没有问题!
    宇文邕对自己的儿子很关心,连儿子性格有问题,都会亲手去揍他一顿,还会安排手下人盯着太子的言行,每个月奏报一次。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宇文赟都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宇文邕敏锐地察觉到背后存在的阴影。
    也因为这种情况,宇文邕一反常态,选择了一个与朝中所有人都无关的人物来调查此事。
    为他献上秘术的方式观易,就是他这次委以重任的人选。
    事实上,宇文邕这样的做法,相当的冒险。
    历朝历代以来,江湖中人混迹于帝王身边的例子很是不少,不小心的,连后宫、子嗣乃至于帝王本人,都会受其控制。
    如果按照这个世界的正常发展,没有唐无易搅局的话,那么未来建立武周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魔道妖女努力攀爬顶点的最好例证。
    然而,宇文邕本人虽然不担心自己对大臣的操控力不行,但是这个时期,让他完全相信别人给出的关于宇文赟的一切论证,都是不可行的。
    宇文邕认为,作为一个亲爹,他可以说是相当的关心孩子了,还安排人跟在宇文赟身边每月一报,就这样,宇文赟都能谋逆,那这满朝文武,他又能去相信谁呢?
    还不如找一个和朝臣们都无关的人过来。
    至于方士观易,宇文邕也是去查过了的。
    观易所献的秘术,托言为道家的秘术,有一些房中术的影子。
    但是就算观易献上秘术的同时,还献上了秘药,双管齐下,才让宇文邕转危为安,但是他的功法,效果未免也太好了些。
    仔细调查就能发现,此人身后,应当是魔门。
    方士打扮,也精通道门术语,献上的秘术与房中之事有关,最大的可能是魔门的真传道,但若说是阴癸派或者灭情道,倒也不是不可能。
    宇文邕打压佛门,以魔门的立场来说,他们是倾向于合作的,所以,无论方士观易是魔门还是道门的人,这次派他去调查太子谋逆之事,若是真的与朝臣有关,或者是佛门有人插手了,那么查出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至于太子与魔门或者道门勾搭上了的可能性,宇文邕只能说这种可能有,但不大,当然,他还是另外派了人去调查的。
    宇文邕的打算很正常,按照常理来说,是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但是,偏偏,那个为他献上秘术的方士,还有一个身份。
    只能说,堂堂魔门大佬,亲自下场,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不会被人料到的。
    唐无易亲自出马,当然不是为了再给自己披一个方士马甲那么简单,如果说马甲的话,以他现在的权势,想要多少,就能造出多少来。
    他只是想要加快一下进程了。
    来到这个世界的基础目的是突破到大宗师,依靠来到这个世界前积累下的底子和时间的力量,他轻松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