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洛娜215(74)
在小李助理口中,许医生虽然有点毒舌(可能也不是一点),但做医生他无疑是非常认真的。当年老村长因劳累突发脑溢血就是靠着许医生处理得当才把人从阎罗殿给拉了回来,而且还没留下什么后遗症,老先生现在还能遛鸟下棋跳广场舞就是铁证。
不过虽然对许医生医术很肯定,但小李助理也不太确定他是否愿意收下小岏做学徒,为了避免尴尬,他主动揽下了去牵线的事。
刚刚他终于发来了消息,许医生愿意见见荀岏。
不聪明的话我可不要。这是许医生的原话,不过被小李助理给瞒下来了。有个中间人的好处就在这儿,一个优秀的中间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语言艺术圆满地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
因此,一直到站到小锦村村诊所之前,夏东篱都是怀揣着和当年送大米去狗狗学习时候一样的心情。
既担心老师太凶,孩子被欺负,又担心老师不够严厉,孩子学不到东西,特别矛盾。
就在他深吸了几口气,拉着荀岏想要去敲门的时候,他面前的诊所大门忽然打开了,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正好走出,他手上捏着一袋盒饭,明显是出来丢垃圾的。
男人一看夏东篱这架势便眉毛一挑,将垃圾随手放在门口后,他双手抱胸有些轻佻地看着这个没有再来复诊的病人说:小伙子,找男朋友也是需要腰的哦,
夏东篱:???
第91章
夏东篱上次来村诊所的时候是被小李撑着的,他痛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注意到诊所的具体情况。刚才来的时候因为紧张他没仔细看,现在小岏被许医生带进去测试了他才分神打量起这个地方来。
小锦村村诊所外表看上去是一个传统的北方小院,就是墙壁被刷得雪白,外墙上还画了代表医院的十字。
如果要说什么异常的那就是小院门口挂了两个门牌号。
哎呀,没办法。注意到夏东篱的事情,小李助理笑嘻嘻地解释道,许医生有两个证,不能挂在同一个地址,但如果分两个房呢,他一个人也不好来回跑,所以我们就给他安了两个门牌号,这样也方便些。
夏东篱木然点头,给小锦村如此活络的解决方式点了个赞。不光门牌,诊疗室其实也分了两间。
为什么夏东篱会知道呢?
因为许医生在两扇门上画了图,一扇门上画着一个人,另一个画着一头牛,画得十分形象,保证病人不会走错。
顺便说一句,刚才许医生是从牛门走出来的。
除了两扇门之外,上头还挂了一小牌子,写着就诊时间。
人科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兽科则是下午两点到四点,急诊不论,还写了个手机号,显然是怕病人紧急情况找不到医生。
从这点来看,许医生的确是挺负责的。
你别看外头这样。小李助理见他在打量院子凑过去说,其实许医生可讲究啦,他那病房里头光消毒设备就买了好几台,紫外线臭氧消毒水都有。
而且因为怕动物身上的传染病传给人,他每次出入都要换衣服消毒,所以后来就分了时间。小李助理一边说一边摊手,村子里的人也知道这事,除非急诊,尽量都在对应的时间里面来找人,免得他又换衣服。
夏东篱恍然,他看了看两扇紧紧关着的门,莫名生出了点敬畏来,但同时也更担心被拉进去的小岏了。
许医生到底要考小岏什么?
然而对于他的这个问题,小李助理也表示无法解答。
就在刚才,小锦村的这位镇村之宝调侃完夏东篱之后,趁着人还在呆愣就将荀岏带走了,名曰考试。
但问题是荀岏在医学上一窍不通不说,他目前的知识储备量也就到了小升初的程度。虽然在夏东篱看来这学习速度已经够惊人了,但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估计就和文盲没什么区别。
夏东篱感觉自己就像是陪孩子来参加自主招生的老父亲一样,除了担心孩子考不进之外还要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那叫个焦躁哦!
小李看着来来回回摩擦地面的夏东篱叹了口气,他搬了一个长条凳示意夏东篱坐下:别担心啦,许医生知道轻重的,而且小荀跟许医生也是见过的,他知道小荀的情况。
见过?夏东篱微讶,他和荀岏几乎片刻不离,但在他的印象里,两人并未见过面啊。他搜索记忆无果,露出了点疑惑来。
我们小锦村就这一个医生哦。青年摆摆手拉着人坐下,你刚捡到了小荀的时候,就是许医生帮忙处理的伤口,也是他做出小荀失忆的预判,然后建议警方把人送去省医院检查脑部的。所以许医生很清楚小荀的情况,他是不可能出一些很难的题目来考验小荀的,应该只是问一些基础常识的问答吧。
见夏东篱的表情明显放松,小李助理忙分散他的注意力:倒是你,你那院子弄得怎么样了?
有些数目了。夏东篱说,我打算再种些牧草吧,地里的这批山羊豆过段时间就可以采种,正好能赶上夏播。另外的话我准备种些油料作物,比如向日葵,芝麻什么的,还有荞麦。
夏东篱点开了自己手机里的一张图片放大后递给他。小李助理接过来一看,上头以夏东篱承包地的地图为蓝本,画着整整齐齐的方块圆框,框内还写着植物种类、喜光与否、开花日期和结果期等信息,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夏东篱晃了晃腿:我之前认识了一个人,他建议我先去做一下土地评测,看一下土壤里缺乏哪些有效成分,还有有机物微生物什么的。省农大就有做,我今天刚把样品寄出。一周后大致的报告能先出来,不过微生物什么的要更久一点。
土壤检测后,我现在定下的农作物种类可能要做相应调整,所以我准备等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购买种子。
反正今年的播种季是赶不上了,夏东篱倒也不急。
而且虽然播种赶不上了,但土壤以及肥料还有硬件的准备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他有些美滋滋地说道:我早上刚接到的电话,我的多功能堆肥机已经发货啦!
嗯?
小李助理侧目,怎么突然就多了多功能三个字?
呃,正好我下单后没多久他们说有产品升级,夏东篱的眼神漂移了下,然后他们说只要我能帮忙提供下数据照片什么的,就可以免费帮我升级到新款我没有被骗啦!
小李助理的眼神太明显了,夏东篱想忽略都忽略不了,他搓了下鼻子:当时我买净化器的时候他们就提出这个建议了,我当时嫌麻烦没答应,这家公司还挺注重客户反馈的
不过后来因为对净化槽确实很满意的缘故,夏东篱还是写了个500字的评论并且配图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一刷就看到自己的评论信息被挂到了宝贝详情里,而且还是主推页面。
之后的增压器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业务都是小老板谈下来的关系,但从企业反馈来说,对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次的产品革新也是增加了一个生态育肥格,其实和夏东篱的蚯蚓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昆虫来改良土质,同时收集有机肥,但那可不是一个蚯蚓箱的规模,而是长达三米的一整个半敞开抬高于地面的平台。
当然单单只是这样也谈不上创新,龙九的公司是建造了一个温度传递装置,用它可以将堆肥箱内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导出来,从而提高生态育肥箱的温度。
按照龙九那边的说法,到时候育肥箱本身的温度能够稳定在30度以上,而室温也能有25度,如果保温设施做好的话,就算是隆冬时节的室温也能保持在20度左右,这意味着他可以将这里当做一个小型温室。
20度对于大部分动物和微生物来说都是可以保持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的宜居温度,这也意味着冬天它们也能继续给夏东篱打工啦。
虽然夏东篱这边要费点功夫搭建一个温室架子来给这个装置保存热量,但毫无疑问这个改进对他是十分有利的。
这等于是一个后续0投入的温室啊!!
以后还可以将一些不耐严寒的植物搬进来,而且可以利用室内温度提早育苗,这样等到土地回暖就能直接挪出去,可以省下大量的种植时间,想想就美滋滋!
所以夏东篱一口就答应了龙九那边延迟交货的要求,然后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规划。
小李助理看了眼夏东篱的表情渐渐迷离起来立刻就知道这小年轻又陷入了遐想。他忙提醒了一句:你尽量不要种反季节农作物哦,现在国际上有些国家不支持反季节温室作物加入有机植物行列,华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支持,但这事也说不好。
夏东篱点点头表示知道,他之前已经就有机作物的概念查过资料了。
这个词汇的解释在全球大体一致,但因各国国情的缘故也有细微不同。
有机作物本质上指的是以植物最自然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生长的种植模式。
不使用化合物的肥料和农药这点是共识,但能不能用温室大棚则是争论点。毕竟温室大棚本质上对植物而言也是改变其生存环境,而且其生长环境和外界隔离开,大棚的原材料也是污染,不太符合有机作物无污染、无负担的理念。
目前,华国倒是没说不能用大棚,但以后倒也不好说。
我准备造个玻璃的小暖房。夏东篱已经想好了,玻璃的污染比塑料小,而且也不用担心冬天积雪压垮大棚的问题。
虽然玻璃暖房的投入成本要远高于塑料大棚,但是他只是造一个棚舍,差额倒也没到让人心肝发颤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好看啊!
想一想到时候大冬天他搬个躺椅窝在玻璃暖房里,日光透过玻璃层洒在身上,他可以抱着大米一起打瞌睡,也可以一起喝茶赏雪。哎呀!!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哟!
玻璃暖房也行,但我们这儿你要保温的话估计得买三层玻璃,那花费也不少。小李助理看了看他那小身板,有些不放心地说道,到时候等人来了,你记得打个电话给我,我上去给你帮忙。还有,要是许医生收下小荀的话,他肯定不能一直呆在坡上了,你平时一个人在上头也要小心些。
我知道。夏东篱原本放飞的思路立刻被拉回到了如今的场景,他看着关闭的白色大门重新又开始紧张了起来。
他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好久啊
哪里久了,做卷子都得90分钟呢,现在才过了二十分钟不到。小李助理情不自禁地吐槽,小夏你这模样还真挺像陪男朋友面试的小姑娘的。
他本是调侃,说完了却有些后悔了,糟糕,要是这俩小伙真是这关系自己这是不是有些失礼了,哪知道夏东篱瞪圆了眼睛有些生气地说道:我这分明是老父亲的一颗心啊!
他顿了顿:小岏还是个孩子啊。
神TM孩子小李助理脑子里跑过去了一群羊驼,他看看这个自称老父亲的小年轻,再想想这一家人平日里的生活节奏,表情顿时变得微妙了起来。
你真把人当孩子,就别让人给你烧饭遛狗打理家事啊!哪次他在外头看到这两人不是这丫牵着狗,荀岏拎着东西买单,偶尔还要负责投喂一人一狗的。除了开车的是小夏外,那活生生就是带着男人出来遛娃的架势。
哦,现在有了小三轮之后,开车的也换成小荀了。
他之前还想劝劝小伙子们关系别发展得那么快,小荀到底失忆着呢,还是小宋拉着他说年轻人的事不要多管才没说。
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多虑,你说说这分明是老夫老妻的过日子模式,为什么在小夏嘴里就带上了单身老父亲含辛茹苦拉扯儿子的感觉?小夏你清醒一点啊!
作者有话要说: 知乎:在基层做村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小李助理:泻药,大概就是操不完的心,在做村官之前,我不知道还要学会先做媒人。(微笑)(微笑)
第92章
等待的时间会因为焦躁的心情而被无限拉长,也会因为聊到了感兴趣的话题被有效缩短。
当许医生诊室大门再次打开的时候,夏东篱正拿着手机热火朝天地同小李商讨种植园问题。
院子里的两个青年靠得很近,二人之间的气氛甚至带着些外人难以介入的亲密感,而且看起来有说有笑,气氛十分和乐,
刚刚跟着许医生走出来的荀岏在抬眸的一瞬间就将这一幕映入了眼中。他在那一瞬间猛然间眯起了双眼,不知是不是午后的阳光太刺眼的缘故,青年浅咖色的瞳仁更是在瞬间闪过了一丝金芒。
不过那抹光闪得太快,就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它又悄然隐去。
还行。许医生一脸勉勉强强,他冲着荀岏比划了下,道,别的不行,但力气还挺大的,我这里正好缺一个能帮我压动物的人,你以后每天下午1点过来,四点回去,周末也要,月薪按照实习工资,每月800,没问题吧?
荀岏点点头,许医生又将眼光投向了夏东篱,夏东篱连忙表示他这里没问题,哪知许医生翻了翻眼皮:谁和你说这个,你跟我来复查。
夏东篱歪了歪头,许医生立刻炸了,那时候给你配好药之后让你来复查的,你人呢?是不是不疼了就忘记了!
他锐利的视线为他捕捉到了夏东篱脸上的心虚,顿时嘴唇皮一翻,话语就像是子弹一样冲着夏东篱连番扫射:你那时候就是腰肌劳损,再发展下去就是腰椎盘突出,等到那时候你吃什么药做什么理疗都没用了,都叮嘱你好几遍一定要来复查复查!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病人,夏东篱在许医生迫人的气势下瑟瑟发抖地被带进去了诊疗室,然后他就被人压在床上一阵揉搓。
末了,对方一边洗手一边发表了不满的意见:你倒是保养得不错啊,不是说最近忙得很吗?
夏东篱艰难的把自己从病床上撕了下来,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像是被肉锤敲打过一般,酥软成了一滩。他站定后跳了跳,将原本被拉到肩头的衣服重新拽下来,觉得自己就像把骨头重新排列了一遍,舒服极了。
他看着许医生的眼神带上了点佩服,这就是专业医生的实力吗?都不需要过X光核磁共振,靠着手指就能判断他骨头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效果堪比按摩。
过X光可以更直观些,一般医生触诊也能看出问题,只是看不出问题有多严重,你腰还好,继续保持,倒是颈椎要多注意些,平时去打打羽毛球。许医生擦了擦手,将电脑里打出的诊疗纸递给他,门诊费5元。
恋耽美
不过虽然对许医生医术很肯定,但小李助理也不太确定他是否愿意收下小岏做学徒,为了避免尴尬,他主动揽下了去牵线的事。
刚刚他终于发来了消息,许医生愿意见见荀岏。
不聪明的话我可不要。这是许医生的原话,不过被小李助理给瞒下来了。有个中间人的好处就在这儿,一个优秀的中间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语言艺术圆满地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
因此,一直到站到小锦村村诊所之前,夏东篱都是怀揣着和当年送大米去狗狗学习时候一样的心情。
既担心老师太凶,孩子被欺负,又担心老师不够严厉,孩子学不到东西,特别矛盾。
就在他深吸了几口气,拉着荀岏想要去敲门的时候,他面前的诊所大门忽然打开了,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正好走出,他手上捏着一袋盒饭,明显是出来丢垃圾的。
男人一看夏东篱这架势便眉毛一挑,将垃圾随手放在门口后,他双手抱胸有些轻佻地看着这个没有再来复诊的病人说:小伙子,找男朋友也是需要腰的哦,
夏东篱:???
第91章
夏东篱上次来村诊所的时候是被小李撑着的,他痛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注意到诊所的具体情况。刚才来的时候因为紧张他没仔细看,现在小岏被许医生带进去测试了他才分神打量起这个地方来。
小锦村村诊所外表看上去是一个传统的北方小院,就是墙壁被刷得雪白,外墙上还画了代表医院的十字。
如果要说什么异常的那就是小院门口挂了两个门牌号。
哎呀,没办法。注意到夏东篱的事情,小李助理笑嘻嘻地解释道,许医生有两个证,不能挂在同一个地址,但如果分两个房呢,他一个人也不好来回跑,所以我们就给他安了两个门牌号,这样也方便些。
夏东篱木然点头,给小锦村如此活络的解决方式点了个赞。不光门牌,诊疗室其实也分了两间。
为什么夏东篱会知道呢?
因为许医生在两扇门上画了图,一扇门上画着一个人,另一个画着一头牛,画得十分形象,保证病人不会走错。
顺便说一句,刚才许医生是从牛门走出来的。
除了两扇门之外,上头还挂了一小牌子,写着就诊时间。
人科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兽科则是下午两点到四点,急诊不论,还写了个手机号,显然是怕病人紧急情况找不到医生。
从这点来看,许医生的确是挺负责的。
你别看外头这样。小李助理见他在打量院子凑过去说,其实许医生可讲究啦,他那病房里头光消毒设备就买了好几台,紫外线臭氧消毒水都有。
而且因为怕动物身上的传染病传给人,他每次出入都要换衣服消毒,所以后来就分了时间。小李助理一边说一边摊手,村子里的人也知道这事,除非急诊,尽量都在对应的时间里面来找人,免得他又换衣服。
夏东篱恍然,他看了看两扇紧紧关着的门,莫名生出了点敬畏来,但同时也更担心被拉进去的小岏了。
许医生到底要考小岏什么?
然而对于他的这个问题,小李助理也表示无法解答。
就在刚才,小锦村的这位镇村之宝调侃完夏东篱之后,趁着人还在呆愣就将荀岏带走了,名曰考试。
但问题是荀岏在医学上一窍不通不说,他目前的知识储备量也就到了小升初的程度。虽然在夏东篱看来这学习速度已经够惊人了,但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估计就和文盲没什么区别。
夏东篱感觉自己就像是陪孩子来参加自主招生的老父亲一样,除了担心孩子考不进之外还要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那叫个焦躁哦!
小李看着来来回回摩擦地面的夏东篱叹了口气,他搬了一个长条凳示意夏东篱坐下:别担心啦,许医生知道轻重的,而且小荀跟许医生也是见过的,他知道小荀的情况。
见过?夏东篱微讶,他和荀岏几乎片刻不离,但在他的印象里,两人并未见过面啊。他搜索记忆无果,露出了点疑惑来。
我们小锦村就这一个医生哦。青年摆摆手拉着人坐下,你刚捡到了小荀的时候,就是许医生帮忙处理的伤口,也是他做出小荀失忆的预判,然后建议警方把人送去省医院检查脑部的。所以许医生很清楚小荀的情况,他是不可能出一些很难的题目来考验小荀的,应该只是问一些基础常识的问答吧。
见夏东篱的表情明显放松,小李助理忙分散他的注意力:倒是你,你那院子弄得怎么样了?
有些数目了。夏东篱说,我打算再种些牧草吧,地里的这批山羊豆过段时间就可以采种,正好能赶上夏播。另外的话我准备种些油料作物,比如向日葵,芝麻什么的,还有荞麦。
夏东篱点开了自己手机里的一张图片放大后递给他。小李助理接过来一看,上头以夏东篱承包地的地图为蓝本,画着整整齐齐的方块圆框,框内还写着植物种类、喜光与否、开花日期和结果期等信息,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夏东篱晃了晃腿:我之前认识了一个人,他建议我先去做一下土地评测,看一下土壤里缺乏哪些有效成分,还有有机物微生物什么的。省农大就有做,我今天刚把样品寄出。一周后大致的报告能先出来,不过微生物什么的要更久一点。
土壤检测后,我现在定下的农作物种类可能要做相应调整,所以我准备等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购买种子。
反正今年的播种季是赶不上了,夏东篱倒也不急。
而且虽然播种赶不上了,但土壤以及肥料还有硬件的准备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他有些美滋滋地说道:我早上刚接到的电话,我的多功能堆肥机已经发货啦!
嗯?
小李助理侧目,怎么突然就多了多功能三个字?
呃,正好我下单后没多久他们说有产品升级,夏东篱的眼神漂移了下,然后他们说只要我能帮忙提供下数据照片什么的,就可以免费帮我升级到新款我没有被骗啦!
小李助理的眼神太明显了,夏东篱想忽略都忽略不了,他搓了下鼻子:当时我买净化器的时候他们就提出这个建议了,我当时嫌麻烦没答应,这家公司还挺注重客户反馈的
不过后来因为对净化槽确实很满意的缘故,夏东篱还是写了个500字的评论并且配图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一刷就看到自己的评论信息被挂到了宝贝详情里,而且还是主推页面。
之后的增压器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业务都是小老板谈下来的关系,但从企业反馈来说,对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次的产品革新也是增加了一个生态育肥格,其实和夏东篱的蚯蚓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昆虫来改良土质,同时收集有机肥,但那可不是一个蚯蚓箱的规模,而是长达三米的一整个半敞开抬高于地面的平台。
当然单单只是这样也谈不上创新,龙九的公司是建造了一个温度传递装置,用它可以将堆肥箱内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导出来,从而提高生态育肥箱的温度。
按照龙九那边的说法,到时候育肥箱本身的温度能够稳定在30度以上,而室温也能有25度,如果保温设施做好的话,就算是隆冬时节的室温也能保持在20度左右,这意味着他可以将这里当做一个小型温室。
20度对于大部分动物和微生物来说都是可以保持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的宜居温度,这也意味着冬天它们也能继续给夏东篱打工啦。
虽然夏东篱这边要费点功夫搭建一个温室架子来给这个装置保存热量,但毫无疑问这个改进对他是十分有利的。
这等于是一个后续0投入的温室啊!!
以后还可以将一些不耐严寒的植物搬进来,而且可以利用室内温度提早育苗,这样等到土地回暖就能直接挪出去,可以省下大量的种植时间,想想就美滋滋!
所以夏东篱一口就答应了龙九那边延迟交货的要求,然后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规划。
小李助理看了眼夏东篱的表情渐渐迷离起来立刻就知道这小年轻又陷入了遐想。他忙提醒了一句:你尽量不要种反季节农作物哦,现在国际上有些国家不支持反季节温室作物加入有机植物行列,华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支持,但这事也说不好。
夏东篱点点头表示知道,他之前已经就有机作物的概念查过资料了。
这个词汇的解释在全球大体一致,但因各国国情的缘故也有细微不同。
有机作物本质上指的是以植物最自然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生长的种植模式。
不使用化合物的肥料和农药这点是共识,但能不能用温室大棚则是争论点。毕竟温室大棚本质上对植物而言也是改变其生存环境,而且其生长环境和外界隔离开,大棚的原材料也是污染,不太符合有机作物无污染、无负担的理念。
目前,华国倒是没说不能用大棚,但以后倒也不好说。
我准备造个玻璃的小暖房。夏东篱已经想好了,玻璃的污染比塑料小,而且也不用担心冬天积雪压垮大棚的问题。
虽然玻璃暖房的投入成本要远高于塑料大棚,但是他只是造一个棚舍,差额倒也没到让人心肝发颤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好看啊!
想一想到时候大冬天他搬个躺椅窝在玻璃暖房里,日光透过玻璃层洒在身上,他可以抱着大米一起打瞌睡,也可以一起喝茶赏雪。哎呀!!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哟!
玻璃暖房也行,但我们这儿你要保温的话估计得买三层玻璃,那花费也不少。小李助理看了看他那小身板,有些不放心地说道,到时候等人来了,你记得打个电话给我,我上去给你帮忙。还有,要是许医生收下小荀的话,他肯定不能一直呆在坡上了,你平时一个人在上头也要小心些。
我知道。夏东篱原本放飞的思路立刻被拉回到了如今的场景,他看着关闭的白色大门重新又开始紧张了起来。
他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好久啊
哪里久了,做卷子都得90分钟呢,现在才过了二十分钟不到。小李助理情不自禁地吐槽,小夏你这模样还真挺像陪男朋友面试的小姑娘的。
他本是调侃,说完了却有些后悔了,糟糕,要是这俩小伙真是这关系自己这是不是有些失礼了,哪知道夏东篱瞪圆了眼睛有些生气地说道:我这分明是老父亲的一颗心啊!
他顿了顿:小岏还是个孩子啊。
神TM孩子小李助理脑子里跑过去了一群羊驼,他看看这个自称老父亲的小年轻,再想想这一家人平日里的生活节奏,表情顿时变得微妙了起来。
你真把人当孩子,就别让人给你烧饭遛狗打理家事啊!哪次他在外头看到这两人不是这丫牵着狗,荀岏拎着东西买单,偶尔还要负责投喂一人一狗的。除了开车的是小夏外,那活生生就是带着男人出来遛娃的架势。
哦,现在有了小三轮之后,开车的也换成小荀了。
他之前还想劝劝小伙子们关系别发展得那么快,小荀到底失忆着呢,还是小宋拉着他说年轻人的事不要多管才没说。
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多虑,你说说这分明是老夫老妻的过日子模式,为什么在小夏嘴里就带上了单身老父亲含辛茹苦拉扯儿子的感觉?小夏你清醒一点啊!
作者有话要说: 知乎:在基层做村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小李助理:泻药,大概就是操不完的心,在做村官之前,我不知道还要学会先做媒人。(微笑)(微笑)
第92章
等待的时间会因为焦躁的心情而被无限拉长,也会因为聊到了感兴趣的话题被有效缩短。
当许医生诊室大门再次打开的时候,夏东篱正拿着手机热火朝天地同小李商讨种植园问题。
院子里的两个青年靠得很近,二人之间的气氛甚至带着些外人难以介入的亲密感,而且看起来有说有笑,气氛十分和乐,
刚刚跟着许医生走出来的荀岏在抬眸的一瞬间就将这一幕映入了眼中。他在那一瞬间猛然间眯起了双眼,不知是不是午后的阳光太刺眼的缘故,青年浅咖色的瞳仁更是在瞬间闪过了一丝金芒。
不过那抹光闪得太快,就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它又悄然隐去。
还行。许医生一脸勉勉强强,他冲着荀岏比划了下,道,别的不行,但力气还挺大的,我这里正好缺一个能帮我压动物的人,你以后每天下午1点过来,四点回去,周末也要,月薪按照实习工资,每月800,没问题吧?
荀岏点点头,许医生又将眼光投向了夏东篱,夏东篱连忙表示他这里没问题,哪知许医生翻了翻眼皮:谁和你说这个,你跟我来复查。
夏东篱歪了歪头,许医生立刻炸了,那时候给你配好药之后让你来复查的,你人呢?是不是不疼了就忘记了!
他锐利的视线为他捕捉到了夏东篱脸上的心虚,顿时嘴唇皮一翻,话语就像是子弹一样冲着夏东篱连番扫射:你那时候就是腰肌劳损,再发展下去就是腰椎盘突出,等到那时候你吃什么药做什么理疗都没用了,都叮嘱你好几遍一定要来复查复查!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病人,夏东篱在许医生迫人的气势下瑟瑟发抖地被带进去了诊疗室,然后他就被人压在床上一阵揉搓。
末了,对方一边洗手一边发表了不满的意见:你倒是保养得不错啊,不是说最近忙得很吗?
夏东篱艰难的把自己从病床上撕了下来,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像是被肉锤敲打过一般,酥软成了一滩。他站定后跳了跳,将原本被拉到肩头的衣服重新拽下来,觉得自己就像把骨头重新排列了一遍,舒服极了。
他看着许医生的眼神带上了点佩服,这就是专业医生的实力吗?都不需要过X光核磁共振,靠着手指就能判断他骨头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效果堪比按摩。
过X光可以更直观些,一般医生触诊也能看出问题,只是看不出问题有多严重,你腰还好,继续保持,倒是颈椎要多注意些,平时去打打羽毛球。许医生擦了擦手,将电脑里打出的诊疗纸递给他,门诊费5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