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荀岏默然,夏东篱想了想,有些懊恼:啊呀,我应该拜托兔兔老师先去帮我要签名,然后再同他说的。失策了!
    荀岏缓缓转移开了视线,不想对小伙伴这种想要签名到了有些疯魔地步的行为给予任何评价。他将手上的箱子放了下来,试图转移话题:这是刚送过来的快递,有些沉,你买了什么?
    是狗窝吧。夏东篱凑过去看了眼,然后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他掏出剪刀三两下就打开了快递盒子,里头是被气泡膜包裹住的厚实木料。
    这种材质一看就不是室内使用的,荀岏见了微微挑眉:放在院子里的?
    不是,放楼顶。夏东篱一边把东西掏出来一边解释道,大米不喜欢这种房子一样的小窝,这个是给神兽用的。
    荀岏有些迟疑:给嘲风?
    你做的那个小陶兽不好固定,而且它也没有进炉子烤过,直接放着的话,风吹日晒的久了会褪色,所以我之前想要去网上买个神龛把它放进去。
    但是网上的神龛都是室内用的,不防水,我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有一家店说他们接受定制,结果,我问了下,不仅工期要等好久,而且要五位数工钱!不过好在我多刷了几页,逛呀逛,我就看到这个啦!
    夏东篱将工具和安装示意图都摊开来放到了荀岏面前,然后伸手点了点安装后的示意图,有些得意地说道:你看,这个造型和神龛是不是很像?
    荀岏:
    是挺像的,而且出货单上的金额也只有三位数。
    夏东篱有些美滋滋地说:我买的时候还特地挑了个有窗的,视野可好了。它下头的木板有缝隙,就算下暴雨也绝对不会淹到。
    荀岏继续沉默,他表情复杂地接过了夏东篱递过来的说明书和螺丝刀。
    一个小时后,荀岏制作的小陶兽就住进了新家。
    夏东篱对自己精挑细选的小房子可满意了,他左碰碰右看看,总觉得缺了什么。
    哦,对了,缺供奉和香炉啊!
    夏东篱当下就跑下楼去搬了几个苹果、梨子上来,另外他还拎了一个塑料袋和一个小板凳。
    小板凳放在狗窝啊,不是,神龛面前当做供桌。夏东篱在供桌上将三个苹果、一个梨摆成了一个小山的模样,然后有模有样地在另一边则放了一个香炉。
    这个香炉可是夏东篱的珍藏品,是他去河北旅游时候在博物馆里面购买的一款西汉错金博山炉的高仿品。
    能放在博物馆里的仿制周边价格自然不便宜,他们请的是内行大家制作,用的材料工艺乃至于皮色都尽可能仿照原版,艺术收藏价值非常高。
    只是一方面是太过昂贵,另一方面博山炉的形体是豆形炉,其使用的场合有局限性,一不小心就有喧宾夺主之感,其远不如明清的香炉造型好摆放,而且对使用的香料也有要求,所以购买的人并不多。
    夏东篱要求看实物的时候,盒子上头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啦!
    东西虽然贵,但是确实物有所值。
    他打开香盖,取出一袋香灰倒入腹部,熟练地压灰,用模具做了个塔香,以线香引火,不一会儿青烟合着香气便在香炉的腹中转开了。
    荀岏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烟气被炉盖压住,香气则清幽地传了出来,他微微眯起了眼,十分肯定地说道:很好闻,这同之前的香不一样。
    之前的香?夏东篱回想了下,啊,是说祭蚕神时候的吗?小岏居然能分辨二者不同,可以啊!
    有不少人天生对木料油脂这类传统香料不敏感,夏东篱还遇到过区分不出沉香和檀香的人。当时他们跟团去海南旅游,若不是夏东篱将他拉走,那位得在景区被人狠狠敲上一笔。
    夏东篱高兴地跟荀岏解释道:嗯,这是降真香,上次那个应该是主要以檀香为主的合香,那个是祭祀用的,这个是赏玩级的,品类不一样。
    我买的这款是直接挑的木料,当时是看着老师傅切割打粉的,纯度很高。但是这块油份太高,放了大半年了到现在还没完全干透,只能做塔香,做香篆的话会熄。
    不过香塔的话用这个炉子就正好了。他轻轻转了下炉盖,调整了下烟气逸散开的角度,然后将香炉往荀岏的方向推了推。
    夏东篱兴致勃勃地指着香炉说:这个炉子的设计特别精巧,我不是说造型啊,你看,这部分的烟气是直接从山顶的这个口出来的,这个是直线烟,但是这一部分
    他拿用来引火的线香点了点另一半边,道:这里的顶端被封住了,烟往上出走不出来,就只能下沉,沉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从下方的孔洞轻飘飘走出来。它一个香炉兼具倒流和线性香,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工艺呢。
    不过这炉子对香料要求也高,用香篆的话得两股一起烧才能看到效果。但香塔烟大,过一会之后你就能看到山峰青烟直上,山中动物清晰可见,山脚云雾缠绕的场面啦。
    荀岏微微偏着头,摆出了认真倾听的模样。
    他那一双咖色的眸子专注地盯着香炉,随着夏东篱的描述目光在香炉上逡巡,还时不时点头肯定夏东篱的叙述,夏东篱见他表现出了对品香的兴趣也很开心。
    他直接拖了个蒲团上来放到了小板凳边上,对荀岏说:你坐在这儿吧!塔香味道浓,不适合在室内点,在这里燃正好。来来来!我教你怎么做塔香和香篆。其实挺简单的,多练练就好了。
    半个小时候,兴致勃勃教授荀岏打香篆的夏东篱接到镇子上物流点的电话,让他现在赶紧去拿快件。
    因为那边小哥实在催得急,所以,他只能叮嘱了下刚刚上手的小岏小心火烛之后便匆匆开车离开了。
    夏东篱这次买了好些东西,不过被物流小哥催得最厉害的是外头贴了生鲜标签的紫阳花花苗。
    紫阳花喜水半耐阴,可以种在小池塘边上的藤架那儿。
    它的花期是盛夏,现在已经结花苞了,夏东篱家的紫藤快要谢了,过几日它正好接紫藤的班。
    不过这种植物虽然皮实,但它其实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虽然按照小锦村的气候来说紫阳花应该也不至于冻死,但是露出地面的枝条冻伤恐怕是避免不了的。
    夏东篱买的是紫阳花中生命力最强的品种无尽夏,这个品种是老枝开花,如果冬季有损伤的话就会影响来年的复花。
    所以,如果要好好观花的话,他就得多费一番功夫将花先种到花盆里,然后再埋到土里。
    这样既不影响观花,等气候变冷了又可以把花挖出来搬到室内过冬啦。唯一的缺点就是盆栽的植物体型必然是会受到限制,但瑕不掩瑜。
    大米对于新到家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它蠢蠢欲动地扒拉着纸盒子,十分好奇夏东篱没打开的那个盒子里放了什么。
    夏东篱此时正一手花盆一手铁锹,见狗狗这幅模样干脆给它开了箱子,里头放的是厚厚的皮管以及一个古怪的塑料装置。
    汪?
    这是什么?是汪的新玩具吗?
    大米试探性地张嘴咬了咬管道,立刻被夏东篱拉开了。它也有些嫌弃地扭头呸呸两声,想要将嘴里的塑料味吐出来。
    这个不是吃的呀!夏东篱看了眼塑料管,还好还好,大米没用力,这管道本身也比较结实,不辜负商家号称的车碾都没事的品质。
    见管子没破,夏东篱松了口气,这个是用来浇灌的农具哟!只要连上这个,夏天缺水就能拖着它去浇灌啦!
    他将一根稍短些的管道连上了塑料器具,然后接在了雨水收集器的出水口。水流一通,前头的小器具就开始左右摇摆,水珠立即急促均匀地从喷嘴中洒出。
    刷拉拉刷拉拉大米的脑袋跟着水珠的方向左右摇摆,它面前的一块地很快就湿透了。
    汪?
    大米疑惑地喊了一声,这个水是用来洗JIO的吗?
    等等!这不对啊!
    夏东篱震惊了,他当时看宝贝详情的时候可是说扬程能达到810米呢,现在有10厘米吗!!
    是不是哪里装错了?还是他漏了哪个配件?夏东篱开始翻箱倒柜找说明书。
    正当他逐字逐句研究说明书的时候,家里的大门被敲了两下。等小李助理提着一个编织袋缓缓走进来,入目的场景便是一室凌乱。
    院子里摊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管子不说,小院的主人正站在垃圾堆的正中央双目灼灼地看着他:李助理!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东西是不是坏了?它的水太小了。
    李助理看了眼那个往外头喷着小水珠的喷头以及接在雨水收集器上的接口顿时了然。
    他在农具这方面也谈得上是经验丰富,立刻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正要解答,忽然看到夏东篱家的屋顶在冒烟,顿时大惊:小夏,你们家老房子是不是着火了?!
    第52章
    基层干部是行政组织中事务最杂乱也最锻炼人的岗位,小李助理在担任小锦村村干部的这些年大事小事都经历了不少,就连应对火灾他也是相当有经验。
    当年,小锦村在搞宗教活动的时候也搞出过一次火灾,当时大家都没有经验,准备了灭火器却没人会用,最后还是刚毕业的小李助理匆匆赶到现场扛起了灭火重任。
    其实,小李助理这也是生活所迫。
    他老家所在的村落就在森林边上,早些年没禁烟花爆竹的时候,每隔两年春节都得小烧一趟,更不用提还有雷暴天的雷击火以及扫墓时候的明火引起的山火。
    山沟沟里面消防车可不方便进来,而且那时候消防员也没如今这一套装备,全靠村民的防火意识。如果村民挡不住了,那基本就全面崩盘。
    这样的生活环境致使小李助理对烟火气特别敏感,现在他一看到夏东篱家屋顶冒烟,第一反应就是捡起地上的皮管子和管道转接口就往楼上冲。
    这时候夏东篱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他只是回头看一眼屋顶的功夫,再一转头就只能看到小李助理的背影了。更夸张的是,小李助理居然一边跑一边收拾管线!
    夏东篱买的可是30米的规格,管道非常长,此前又散了一地,于是小李助理干脆将管道绕在肩膀上,一圈圈绕,很快就捏住了长长的水管头部,那一幅模样活像是要去拼命。
    夏东篱惊呆了,连忙撒腿跟上,等等,那不是着火啊啊啊!
    他喊得太晚了,小李助理已经扛着他那沉甸甸的管子蹬蹬蹬进屋了,他步伐矫健身轻如燕,一转眼人就不见了踪影。
    夏东篱赶忙撒腿追过去,最后当他在卫生间截住了小李助理的时候,他已经选好了正确的管道转接口并且连接好了管道和水龙头,就差最后一步通水了。
    幸好赶上了!
    这种水管一旦通水可没有第二个控制阀,到时候他们一边上楼一边漏水,就算最后楼顶没起火,他的小楼也得被水给淹了。
    不是起火啦!只是熏香而已。夏东篱带着一脸狐疑的小李助理一起向着天台走去。
    他其实心里头也有些纳闷,不过是点个香而已,小岏怎么会搞出来那么大的烟?
    但他倒是真的不担心楼顶着火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家楼顶上也放了几个水缸蓄水,如果真的着火的话,按小岏的力气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另一方面他没在天台放什么东西,房顶也是新翻修的,地面铺设的全是不容易燃烧的混凝土,唯一能烧起来的大概就是他刚买的神龛了。
    最关键的是,从刚刚到现在,他一直没有闻到东西燃烧之后的味道,屋子里只有隐隐约约的降真香的气味。
    嗯这个味道似乎和他刚才点燃时候的降真香气味有些区别呢,要更深沉绵长一点。
    啊,真好闻!
    作为香料爱好者的夏东篱狠狠地吸了吸鼻子,情不自禁有些陶醉。
    降真香和沉香一样,都是采集植物受到外力伤害后伤口分泌出的油脂炮制而成。
    并且,降真香的载体吉钩藤更为独特一些,它对每一种外力损伤都会反哺出不同香型的香料,也就是说,它的伤口分泌的油脂有机物成分含量每一次都会略有不同,而这份差异就造成了降真香最奇妙的地方即便是同一块香料,如果是因为不同原因受创的话,它的香味也是会有不同的。
    夏东篱购买的降真香是粉状的,师傅们会将木料预分类后再做研磨,也会尽量搅匀粉体以增强其香味稳定性。所以如果只是坐在香炉边上嗅闻可能不太容易分出差异,但是现在他们在香炉的下方,经过分子运动和颗粒沉淀,气味已经有了层次感,这才被他闻了出来。
    不过他走的时候是关上了屋顶门的来着,这味道居然还能传到室内,唔,夏东篱觉得就算小岏在屋顶摆了个香塔阵他也不会奇怪了。
    但当他推开门的时候,他还是不由自主对他的判断生出了怀疑。
    开门的一瞬间,屋顶凝滞的空气重新形成了对流,原本氤氲沉淀的烟气立刻被搅乱,它们向着四周扩散开来,瞬间转淡。
    夏东篱一眼就对上了有些惊讶回眸的荀岏,青年看过来的眼神中还透着一丝被打扰的迷茫,看起来无辜极了。
    最关键的是,他面前只放了一个香炉,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香塔阵,地上也干干净净的,没有水渍,狗屋也完好无损,整个天台都呈现出一种极为正常的状况。
    夏东篱又看了眼盛放香粉的盒子,少了的量也十分有限,很显然从一开始荀岏就用得很节制,他顿时就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了。
    按照这个用量,在敞开的室外空间怎么会形成那么大的烟雾?
    走在他背后的小李助理也跟着探头一看,顿时表情中也带上了一丝迷茫,他伸出头嗅了嗅,同样没有在馥郁的熏香之外闻到别的味道。
    出什么事了?荀岏看了眼急匆匆上楼的两人,颇有些不明所以的味道。
    他从蒲团上站起身面朝二人走去。夏东篱三言两语和他说明了情况,闻言,荀岏表情中露出了些惊讶和茫然,随后,他摇摇头,表示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生。
    现场环境也的确非常干净,最后也只能当做是视角问题。
    谁也没注意到,被荀岏挡在背后的博山炉上,那原本宛若凝乳般流淌的烟气突然变得轻快了起来,这时,恰有一阵清风拂过,将所有的痕迹尽数吹散。
    正常情况下,一个香炉的烟当然不会生出那样浓稠的烟气啦,但如果从头到尾所有的烟雾全都被压缩在一个空间内呢?
    在夏东篱上楼之前就是这样的场景:荀岏将烟雾束缚在了一个小空间内,自己置身其中尽情享受。为了吸起来味道更好,他还想办法将其中杂味去除,使得烟气更加纯粹。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