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皇爷听罢,他是有喜有忧的样子,喜的是灿儿重新被重视以后可以手里掌握实权,可以在朝中有一定的地位。忧虑的则是,陛下现在的脾气不知道要发多久。
    他也不好帮孙太师了,如果不帮了,那孙太师最后会怎么想他?怕是两人多年的情谊会有些折损,毕竟这感情是最容易造成关系碎裂的因素。
    栖皇爷便悄悄瞄了喝着茶的楚灿,见他春光满面的俊容,就知道他和妻子昨晚过的很和谐。
    他老人家就道:灿儿以为老夫该怎么做?
    楚灿道:不管不问。
    栖皇爷道:这样不太好吧。
    楚灿知道皇爷和太师多年的友谊,这么坐视不理确实不应该,更何况,此事不是孙太师的错,而是孙立个人的事情。
    楚灿建议道:为今之计,只能事后去劝太师了。
    栖皇爷顿时苦着一张脸了,他确实不怕得罪孙太师,可这老孙若是犟脾气上来,跟他斗一斗,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楚灿见他不采纳,便又道:一不做二不休。
    栖皇爷有些好奇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灿儿?
    楚灿道:收集孙立犯事的证据,交给孙太师,小王想孙太师会知道您的一片良苦用心。
    而且孙太师此刻心里肯定清楚,这是陛下对他的报复。如果您亲自帮他挽回孙家的颜面,那孙立到底要不要救,有必要救吗?他的价值就一目了然了。
    孙太师会知道怎么选择。
    孙家的颜面之下,大义灭亲,便是需时之手段。
    他的话并没有错。
    比起孙立这么个亲侄儿,高府门第,世家子孙,更看重的是脸面和人脉层次。
    如今陛下一挥手抹的是孙太师的面,可他们可以转移陛下的影响,到孙立身上去。
    栖皇爷快刀斩乱麻,他迅速站起来道:老夫先去一趟顺天府。
    弃卒保帅正是他们常用的手段。
    再使一次用在谁的身上,又有什么区别。
    第150章 谴责楚月
    孙太师未上朝之前, 便迅速收到了一封密信通知他。
    他翻开信封时里面却是一叠叠的证据, 关于孙立贩卖□□还有抢占民女、私开赌场的罪名。并且孙立的赌场现在已经被城北军给捣毁了。
    孙太师平常睁只眼闭只眼,对自己亲侄子的事情很少过问, 他觉得只是些蝇头小利侄子要占去就占去了。
    只是没想到,这孙立仗着和自己的关系, 变得越来越得寸进尺, 甚至都敢光明正大违反律法了。
    孙太师很清楚这封信是谁给他的,无非就是想提醒他,不要因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出头, 现在陛下正在气头上,谁要是违抗她就要吃点苦头。
    虽说陛下年纪还小,不暗朝政,可她手上仍旧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大权,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家畏惧了。
    而今天只不过是治理了一个小小的孙立, 就是在警告他。
    孙太师快刀斩乱麻立即让人把证据传到了顺天府, 给了甄少凡,甄少凡收到上面的命令, 立即判定了孙立的罪名, 抄罚孙立个人财产,以示充公。
    只不过, 甄少凡还特别收到了阳大人的命令。阳大人命令他将赃款还之于民,剩下的可以创办一个借读书院,供给一些寒门学子作为暂时的栖息之地。
    而且每年的费用可以由灵珑府支付,甄少凡照着去办了, 不过他很快又收到了栖王府的一份银子,说是每年会出钱资助借读书院。
    两位正主都发话了,甄少凡只需要去办理就行了。
    本来甄少凡就是顺天府丞,想巴结他的人自然就多了,只要甄少凡露个态度立马就有人现成准备好了一间曾经荒废的大院子,再拆了围院墙,打通了其他荒废茅草屋,请十几个瓦工修缮一番,再请一个附近的老厨娘为学子们做饭。
    这些人的办事效率可谓是迅速,只要钱到位,人到位,关系到位做什么事情都快的令人震惊。
    一时间,借读书院就诞生了。
    甄少凡派了师爷过去亲自筛选入住的寒门学子,避免有些人浑水摸鱼摸进来,占了名额。其实有钱的人并不会稀罕这个借读书院,但对那些寒门学子来说,却是可以选择的一条后路。
    可以借居一段时间,剩下不少的住宿费。
    而借读书院因为是官家设立的,附近的客栈就算想抱怨也不敢抱怨,他们平常都会在每年提前过来的学子赚到不少钱,甚至有的掌柜还把价格提高到三倍以上,以取来牟利。
    如今借读书院迅速开张,就迎来了上百学子的投靠,这些人有一穷二白有慕名而来的,更多的是冲着阳大人资助的名号来的。
    原本那些抱怨楚月一道圣令的学子,纷纷惭愧起来。
    我等受之有愧啊!
    大家还是好好读书,朝有一日,金榜题名,我们一定要好好报效朝廷报答阳大人。
    阳大人不愧是巾帼女官,比起她,我等真是自形渐秽。
    是啊,我等不满的时候差点忘记了阳大人。
    阳大人一直是个好官,若非她,现在的科举考场,还没有像现在那么干净。
    此学子说的便是阳清涟第一年上任时,她正好是考场主试官,那一年,阳清涟带头抄了不少带头作弊的世家子弟,甚至挖出了朝廷内尸位素餐靠钱买官之人。
    只要阳清涟带头办的事情,朝廷上下一致支持,所以第一年她是顺风顺水,无人敢敌。
    第二年,阳清涟办事逐渐收敛起来,可暗中发力仍旧带着一股狠劲,只要触发律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便毫不留一丝情面通通斩除。
    第三年,阳清涟开始暗中扶持寒门清官,还有世家年轻有志者,将他们调派远外之地暗中设下一道道官桩,并且每一年都会在边区县城搞一次肃贪之风。
    每年都会抓到不少偷吃的小老鼠,这些人都是直接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的地方官,只要抓到,不用经过刑部,五品以上可以处理这些芝麻小官。
    阳清涟这么大的手笔,却没有引起朝廷内任何一个大官的不满,因为她十分有分寸捏的都是一些小蚂蚁,而小蚂蚁自然撼动不了大象。以至于现在中下层官场,一个个和谐有制度,不敢有多余的念头。
    中下层清廉了,百姓的日子自然过的好,公平了不少,甚至每年各地尽职的小官门口,都会有孩童唱清官之歌。
    至于高层贪污,错根复杂,阳清涟却一声不吭了。
    或许有人以为阳清涟不敢得罪扶持她的那些老臣,却不知道,该拿的罪证,仍旧一丝丝积累着被阳清涟收集着,逐渐地拿捏在自己的手上。
    此手段正验证了一句话:耻半时难清、英雄雪耻万里自清高人出气一世休清。
    知道的人,都会认为阳清涟她天生就该生在官场上,她就是为官场而诞生的人。
    一间小小的借读书院,不足五百平,却堪堪收纳了三百多学子。并且这三百多学子日后又会有多少有志之士,无论如何,他们在未来都不会惦念借读书院的存在。
    孙立的罪名已经敲定,现在没有人再敢出来求情,或者质疑楚月的决定。
    下面的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孙立欺男霸女的罪名给吸引了过去,更有戏班子将孙立写进了戏本上去了,各种版本,一时间,茶巷子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与这些平民百姓所关注的地方不同,朝廷上下的官员,如今对楚月半夜焚烧宝典之书的举动,而由上到下地感到震惊。
    连几位亲王都出动了,尤其是以楚族长为首的人,已经聚集在金銮殿附近,等待楚月在早朝出现后,好让她亲自给一个交待。
    毕竟那可是先帝,还是太太上皇曾经特地视为国宝的炼丹宝典,还有各册的蓬莱岛的上古记载,这些都是绝版的国宝,受过二代君王的重视,不能不让他们重视起来。
    礼王看见楚族长来了。
    他道:皇叔,您也是为了陛下烧宝典一事而来的?
    楚族长道:陛下的任性已经达到了本族长无法容忍的地步,今天,我一定要给她一个教训。
    封王听罢,他道:陛下才不过十七岁,她又是在盛世之下接下的皇位,并非像先帝皇兄那样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可以快速得到磨炼。
    皇叔与皇弟,你们未免将此事看的太严重了。
    楚族长听见封王现在有站在楚月这边的倾向,他喝斥道:陛下不懂事,你难道就要跟她一样?你身为皇叔有教导之责,为何偏偏说这种话?
    难道你也想尝尝族规。
    封王只是一个劲的摇头:族长息怒,何不等听陛下亲口陈述再作定论。我等在此猜测令人人心惶惶,这样让大臣怎么看我们楚氏皇族这些人?
    另外,烧国之宝典之前,陛下是在参加栖王的婚礼,可她回来后为什么会突然想去典书库呢?族长你何曾想过?
    此话瞬间将风向导在另一边,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尤其是孙太师和栖皇爷。
    栖皇爷当场站出来道:灿儿大婚,陛下身为弟弟自然要为兄长感到高兴,陛下多喝几杯也难免。
    这臭小子想把风头调转到灿儿身上,真是其心可居。
    而孙太师则是犹豫地看了下栖皇爷,他不是不想帮楚灿说话,而是比起楚灿,他觉得陛下显得更重要。现在陛下犯错了,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人来背负她的过错,而不是有太多私人感情。
    孙太师顿时不说话了。
    他在孙立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公正不阿的态度,那栖皇爷也该摆出跟他同样的态度,而不是个人感情倾注的太多。
    于是众人都互相说了起来。
    封王道:陛下喝醉了,一时兴起,她哪里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若说是陛下的错,那陛下身边的人为何不提醒她?尤其是郑公公,这个老家伙不是皇爷的人吗?
    栖皇爷怒道:郑公公乃是先帝近身内监官,他待陛下一向尽职,你何故乱泼水。陛下做错了事情,就该改正,而不是推卸责任,或者让别人帮他承担罪责。
    礼王则道:陛下还没有出现,各位能不能稍微理智点?
    孙太师:........
    这还真是废话。
    楚族长最后道:我等在此括燥,还不如等陛下出来解释,如今宝典书已经烧了,大家还是想想怎么把宝典给重修回原本。
    说罢,他看向周围平常站着的太监们,如今一个都没有。
    楚族长奇怪道:早朝时间快到了,陛下的御驾为何还没有出现?
    话音刚落,外面的殿庭瞬间传来了铺天盖地,闹腾的敲锣声,咚咚咚的声音,吸引了不少臣子纷纷走出金銮殿。很快殿庭之上,一辆辆三轮木车推着一堆堆书籍倒在了石板上,堆积成了座座小山。
    再一阵敲锣打鼓,由赵茂带着数十人禁卫军,将一个个油桶给提了出来。
    众臣见此,纷纷眼皮子一跳,暗呼不妙。
    第151章 金銮殿再烧书
    众人都惊愕地看着焚书现场再度发生, 昨晚他们不在只能心生遗憾, 可如今已经眼睁睁能看见陛下晚上任性妄为的时候,她连赵茂都使用上了, 就说明她必会当着众人的面来烧书示威。
    朝他们示威。
    一瞬间众臣的议论纷纷。
    陛下这是在挑衅天下仕林之人吗?
    今日若真烧了,那陛下的威信便会大弧度折损。
    就算没烧, 光是运书到大殿前, 传出去的风评也不好听,搞不好陛下会落得一个昏庸的骂名。
    孙太师和皇爷呢?
    他们都在看着,陛下竟然还无所顾忌, 简直未将我们放在眼里。
    而有心人却在悄悄道:看来陛下是在生气,如今却想了这么个下下之法来报复我等。
    呵,最后还不是她自己落得骂名,与我等何关。
    哎, 话不能这么说, 陛下到底还是年幼无知, 想当年先帝这个年纪时,早就铲除了刘家, 哪像现在的陛下。
    嘘, 这话私下说就行了,我们都是先帝培养的老臣, 自然要对陛下多加担待。
    可担待总不能等她以后娶妻生子还是这个样子。
    就是,那陛下要什么时候才能成熟?
    对了阳大人呢?
    又一人忽然提出一个疑惑。
    众臣的心思顿时变得各异,有的人奇怪阳清涟为什么没有来上朝,有的人绝对这是阳清涟故意指使的, 可是他们没有证据不敢乱说,只能想想罢了。毕竟说出来可能乌纱帽不保了。
    现在的阳清涟还是大家终归所望的首辅大人,只要她站在先帝派这边,她永远就是首辅,先帝派还有百官之首,哪怕谁不服她都得憋着,看见她,还得给她磕头行人下之礼。
    大家对于阳清涟不出现的原因,猜了后,都默契的什么都不说了。
    至于对陛下,大多数逐渐变得失望起来。
    唯有一些年轻臣子,尤其是刘年和马酒城,两人待在一起,忍不住道。
    陛下这是何意?
    我相信陛下,而且,那些书刚刚推过来的时候,我似乎看见了那本书。
    什么书?
    太太上皇荒淫无度,夜御九女的野史记载。
    马酒城:........
    大人,这。
    刘年咳嗽一声道:是真的,太太上皇就是因为那一夜落下病根,后来被刘家人利用常年病床不起,以至于最后暴毙。
    还是先帝和素妃娘娘勇敢闯进去,揭开了太太上皇的死迅。
    马酒城瞬间浑身不对劲了,这个时候他还是乖乖等陛下出来吧。他还是愿意相信陛下不是为了胡作非为来报复那些三公三孤大臣们,而是另有其他的意思。
    而众臣的表情,自然落入了皇族的眼里。
    楚开河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万分,这个陛下还烧书上上瘾了,居然敢烧到他们眼前来了。
    而栖皇爷和孙太师纷纷对视一眼后,两人朝不同方向走去,想去找楚月希望能劝上几句,让她不要随便挑衅大臣们,让大臣们好不容易对她积攒的一点信服而再度失望而归。可两人没走几步就被禁卫军给拦下来了。
    带头的人正好是赵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朕乃昏君[系统](GL)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琉璃仙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琉璃仙草并收藏朕乃昏君[系统](GL)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