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聘——墨青笙/楚明晞(13)
大虞和胡合部的战争持续了数日,两方势均力敌,郁尘这次带了五万中军,而胡合部仍旧是十万大军,又加上物资补给及时竟然将西南中军逼退至幽州城内。
郁尘站在城墙上,望着紫荆山的方向,问道:可有月公子等人的消息?
沈安说:回将军,月公子至今杳无音讯。
郁尘咒骂道,他娘的,好好的监军不做,非要出去浪,这下好了,若是被胡合部的抓了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少胳膊少腿的不说,若是拿来威胁我大虞那就坏了,果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副将沈安说:将军不必心急,月公子虽然不是军中将士,不懂作战之法,可也是有勇有谋之人,定会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郁尘看了他一眼,沈将军,今夜若他们不归,守城的重任就交到你手里了。
将军,不可,沈安抱拳,郁将军是军中之首,若将军有什么不测,势必会影响军中士气,将军万万不可涉险。
郁尘有些沉不住气,他们出去两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若是真出了事,回去不说皇上怪罪,丞相他第一个不绕我。
他确实心急如焚,不只是因为东方月,还有跟着的子煜。
上官子煜的脚不小心被藤蔓绊了一下,狼狈地倒在了地上。
葱白的手不知道被什么利器划了一道,一点一点渗着血珠。
东方月闻着空气中淡淡地血腥味,嗤笑了一声,原以为是带了个能者,没想到竟然如此废。
夜羽伏在他身侧,看着他,说:公子
东方月叹了口气,说:罢了。
夜羽随即撕下衣物,缠在了他手上,有狼群,血腥味可以让他们更加疯狂。
上官子煜凝视着他,忍痛道了声,谢谢。
东方月侧身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凝视着不远处的营帐。
赤色的军旗在风中摇曳,被烛火映照得更加赤红,再往深看,便看到胡字沉沉的印在大旗上。
周围的空气静得吓人,除了三个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可以清晰地听到不远处狼群的长嚎。
东方月长舒了一口气,看向夜羽,俘虏的事,几分真假?
夜羽说:七分真。前日夜巡,我换了胡骑的衣物潜入,听一个巡防的兵说的。昨夜我去查探,发现前方营帐并非胡骑大军所在,从值守兵来推测,可能只是先头部队,真正的大军应该还在紫荆山外的旷野上。
先不说战时对策,达哈尔弑杀成性,若真有我军将士落入他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听他扬言,要一个一个砍下他们的头挂在城门上曝晒三日。
这达哈尔竟然如此狂妄,今日就要让他知道,这是谁的地界。
上官子煜看向东方月,不可轻举妄动,既然得了消息就应通知将军,然后再做定夺。
东方月斜睨了他一眼,笑说:你可知监军一职是何用意?监军故名,监督而不受约束。
公子,我去引开他们。
东方月看了一眼上官子煜,说:在这待着,等我们回来。
而此时,胡骑营帐内,达哈尔摘了头巾,卸下一身的装束。
脱下铠甲,才看得到这人的真面目。那是一张沾染了风霜的脸,苍老却带着风雪吹不去的血气。薄薄的嘴唇有些干枯脱皮,高挺如刀削的鼻梁昭示着草原男儿原有的野性。
大虞可有什么动静?他说。
回可汗,并无动静,想必他们也是被可汗的英勇给吓退了。
大虞失了最勇猛的将领,现在的他们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废人,不足为惧。
可汗可是有了退敌之法?
大虞这次派来的是什么中军,常驻西南,根本适应不了荀北的天气,他们现在退守不过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只要阻断了他们的军备供给,想赢.....无非瓮中捉鳖。
军师说:可汗所言不虚,但事事变幻莫测,大虞阴险狡诈,我们要提早做防才是。
报
军师说:何事如此慌张。
报可汗,大虞军队忽然调了一万精军从紫荆山后方侵入。
你说什么,此话当真。
已已经在路上了。
达哈尔将石桌一踹,酒杯滚落一地,快,召集人马
慢着可汗不必惊慌,不过一万精军,想来也作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我们就在这帐内不动,以免中了他们调虎离山之计。
军师何意?
前日可汗不是派人放出风声,说要将抓来得俘虏砍下头来挂在城门暴晒,想来他们是要出手营救了。
军师的意思是
可汗只要派兵严加把守,我们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不愧是军师,果然妙啊。
东方月换了胡骑的衣服,躲在草垛后面观察着各个营帐的情形。有两个特别奇怪,一个帐前只有一人看守,另一个却有很多士兵守在帐外,且相隔甚远。
听说大虞调遣了一万精军想要来功打我军,果然不自量力。
可汗为何还不出兵
军师和可汗商量缓兵之计,不是你我能懂的,我们就在此严阵待命就好。
东方月躲在帐后,听着士兵的谈话。
他想,如果他们不出兵,那么缓兵之计又是什么,若非真的有我军将士落入他们手中,现在必须尽早决断........
记忆中那浑厚的声线又在耳畔响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月儿,你要记住,行军打仗要的不只是杀伐决断,还要学会诡诈之术,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方可取胜.......
若是要瓮中捉鳖,必定会制造假象,那么营帐中便只有
东方月撵着手里的火折子,面上是狂放不羁的笑,原以为师傅所教之兵道这一世是用不得了,不成想还真给了我尝试的机会。
火着火了快救火
营帐着火了
落日的余晖,金灿灿的洒落在这幽州城内。
郁尘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紫荆山脉。
那座山的尽头是茫茫无际的旷野,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营帐。那是胡合部的领地,是他们数年来不曾踏入的地方。
东方月拿了酒壶,不知何时早已站在了他身侧,想去看看?
郁尘回眸,不只是看看。
想要?
想做梦都在想。
东方月微眯着眼把酒壶递给他,喝吧,喝多了就梦到了。
郁尘回神打掉他手中的酒壶,不悦道:你什么意思?
做梦?东方月看着他道,说你憨蠢你果真是称得起这名号,你跟着大将军驰骋沙场就学了这点本事吗?
关你何事。
东方月垂了眼眸,你可知王道?东方月看着他疑惑地神情,咂舌道:想来你也不懂,所谓王道,是说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百姓
你想说什么?郁尘看他,你我都不是王,你何必在此卖弄学识。
我只是想说我来这里看清的东西。东方月饮了一口酒,都说民心趋之,那何谓民心,又怎得安之?
国家昌盛,百姓安乐,无灾无恙,便是安稳。战乱频繁,最扰的便是民心。
今日喝了不少酒吧,在这耍什么酒疯。郁尘夺过他手里的酒壶,痛饮了一番,烧营帐的事干的好你怎得知道胡骑营帐中并没有我军将士。
东方月置若罔闻,醉醺醺地说:若要民心趋之,便要免内乱,正所谓无家则无国,无国亦无家。
郁尘以为他是醉了,便顺着他的话,问,何为家,何为国?
月儿,何为家,何为国。
师傅,统治为国,住所为家。
男子微笑着看向他,说:一兵带一户,一户谓为家,万户万家意为国。
东方月迷蒙着眼,仿佛又看到了师傅模糊的模样,他挺直身子,义正言辞地地对着郁尘说:一兵带一户,一户谓为家,万户万家意为国。
郁尘扶了他,却听这人呢喃道:他说上官羽有家国胸怀,今日我终于明白了这话何意。
你说什么醉话呢。
东方月推开他的手,你为何还是看不懂,明明监军一职古往今来都是宦官,而你身边确是我,你自己都不思量一番吗,皇上手中握着兵符,却没握得住....没能握住军臣的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要的不只是你们的言听计从,还是
是什么说啊。
东方月狠瞪了他一眼,切实的瘫倒在他怀里。
是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是放出去知道回来的忠犬........
第18章
景帝夜不能入眠,便起了身。
淡冷的光透过窗映在琉璃盏上,洒了一处明亮。
小玄子听见响动推了殿门,弯腰走了进去。
景帝掀了紫金纱帐,声音沙哑,李英可在?
回皇上,李公公他去了颐和宫。小玄子扶了景帝,公公他让奴才在这候着,说是您醒过来便把温着的汤药给端过来,伺候您喝了。
什么汤药?
说是特意讨来的方子,务必伺候您喝了。
景帝看了他一眼,拖长了声音,疲倦地道:可知他是哪里讨来的方子。
小玄子忙回:公公走时交代过了,说是以前海棠小姐在时给皇上讨的方子,有安神助眠之效。
那便端过来罢。景帝说。
晚些时候,李英回了承德殿。
见景帝伏案批阅奏折,便退了出来,在殿外候着。
汤药可喝了?李英问。
小玄子回他,本来看着圣上有些犹豫,但听说是特意讨的方子,便欣然了。
李英笑道:不是因为特意讨的方子,而是写方子的人,圣上也是易念旧情的人,如今小姐已故,提起来未免伤感。
小玄子听着有些云里雾里,也没再回话。
是李英回来了?
李英躬身答道:回皇上,奴才回来了。
太后身体可好些了?景帝合了奏折,说,昨日朕去请安,太后都未曾起榻。
回皇上,身体是好些了,可是这精神却还是萎靡着。李英上前扶着他,继续道,太医说是近日劳心伤神,才至有气无力。
丞相府出了这般大事,她怎能不伤神,再加上拿着当女儿疼的人就这么去了,更是伤心了。
奴才是怕太后走不出来,人已故,不能再这般劳心伤神了,圣上也是,最近都消瘦了。
朕能怎么办。景帝叹道,李英啊,朕现在也是身处两难之境。先不说这无端而起的大火到底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府里人无心之过,朕最对不起的便是名扬了。他在外为朕鞍前马后,监督着中军,朕不但没给他解了后顾之忧,反而让他朕都没脸说下去。
皇上,奴才听说京辅都尉萧将军已经在彻查京城巡防了,很快便会有结果了,皇上不必太挂心。月公子他生性善良,也不会怪罪皇上。
怎能不挂心。景帝微怒,说:他不怪罪,我更是难受,朕对不起他啊。还有,这场火来得突然,堂上众臣虽然不言,但心里却各有想法,朕猜不透他们在想什么,却也能思量个二三。
李英俯首,皇上,那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您不必太记在心上,伤了心神。
罢了,罢了。景帝叹了一口气,扶朕过去,休憩一会儿,便要上朝了。
第二日清晨,大虞朝堂。
景帝看了一眼分庭而站的众臣,抿了笑意,众爱卿今日可有本奏啊。
沈凌白出身,屈膝而跪,缓缓叩首道:皇上,臣有事奏。
景帝说:沈爱卿,有何事,这般行礼?
沈凌白抬头,说:皇上,臣请求皇上宽恕臣无礼之罪。
话都没说就让朕宽恕你?这怎么行。景帝看向朝臣,众臣也该不愿了。
若是皇上不宽恕臣,臣就跪在这里等皇上宽恕了再起身。
你这沈爱卿你这是逼朕呢
微臣不敢,只因臣接下来要启奏之事,关系圣上,所以才想先拿了这权,以免皇上为此责罚微臣。
沈爱卿,若是都像你这般,那朕这朝堂可就乱了。
皇上,微臣要奏之事虽然关系皇上,却也只是浅谈,并非会降罪之事。沈凌白说。
景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听你一说,朕倒有些好奇了,朕免你罪了,说来听听。
沈凌白跪首,谢皇上。微臣今日要弹劾丞相
弹劾丞相?沈爱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微臣知道,臣身为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责。渊和十三年,皇上下诏令大赦天下,上官将军之女意在大赦之中,皇上悲悯免了此女之罪,还特为此赐了婚,嫁于丞相之子。可近日丞相府大火,全府上下一百三十余人偏偏只有此女逝于大火中,臣不得不怀疑是府内人刻意为之。
恋耽美
郁尘站在城墙上,望着紫荆山的方向,问道:可有月公子等人的消息?
沈安说:回将军,月公子至今杳无音讯。
郁尘咒骂道,他娘的,好好的监军不做,非要出去浪,这下好了,若是被胡合部的抓了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少胳膊少腿的不说,若是拿来威胁我大虞那就坏了,果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副将沈安说:将军不必心急,月公子虽然不是军中将士,不懂作战之法,可也是有勇有谋之人,定会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郁尘看了他一眼,沈将军,今夜若他们不归,守城的重任就交到你手里了。
将军,不可,沈安抱拳,郁将军是军中之首,若将军有什么不测,势必会影响军中士气,将军万万不可涉险。
郁尘有些沉不住气,他们出去两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若是真出了事,回去不说皇上怪罪,丞相他第一个不绕我。
他确实心急如焚,不只是因为东方月,还有跟着的子煜。
上官子煜的脚不小心被藤蔓绊了一下,狼狈地倒在了地上。
葱白的手不知道被什么利器划了一道,一点一点渗着血珠。
东方月闻着空气中淡淡地血腥味,嗤笑了一声,原以为是带了个能者,没想到竟然如此废。
夜羽伏在他身侧,看着他,说:公子
东方月叹了口气,说:罢了。
夜羽随即撕下衣物,缠在了他手上,有狼群,血腥味可以让他们更加疯狂。
上官子煜凝视着他,忍痛道了声,谢谢。
东方月侧身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凝视着不远处的营帐。
赤色的军旗在风中摇曳,被烛火映照得更加赤红,再往深看,便看到胡字沉沉的印在大旗上。
周围的空气静得吓人,除了三个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可以清晰地听到不远处狼群的长嚎。
东方月长舒了一口气,看向夜羽,俘虏的事,几分真假?
夜羽说:七分真。前日夜巡,我换了胡骑的衣物潜入,听一个巡防的兵说的。昨夜我去查探,发现前方营帐并非胡骑大军所在,从值守兵来推测,可能只是先头部队,真正的大军应该还在紫荆山外的旷野上。
先不说战时对策,达哈尔弑杀成性,若真有我军将士落入他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听他扬言,要一个一个砍下他们的头挂在城门上曝晒三日。
这达哈尔竟然如此狂妄,今日就要让他知道,这是谁的地界。
上官子煜看向东方月,不可轻举妄动,既然得了消息就应通知将军,然后再做定夺。
东方月斜睨了他一眼,笑说:你可知监军一职是何用意?监军故名,监督而不受约束。
公子,我去引开他们。
东方月看了一眼上官子煜,说:在这待着,等我们回来。
而此时,胡骑营帐内,达哈尔摘了头巾,卸下一身的装束。
脱下铠甲,才看得到这人的真面目。那是一张沾染了风霜的脸,苍老却带着风雪吹不去的血气。薄薄的嘴唇有些干枯脱皮,高挺如刀削的鼻梁昭示着草原男儿原有的野性。
大虞可有什么动静?他说。
回可汗,并无动静,想必他们也是被可汗的英勇给吓退了。
大虞失了最勇猛的将领,现在的他们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废人,不足为惧。
可汗可是有了退敌之法?
大虞这次派来的是什么中军,常驻西南,根本适应不了荀北的天气,他们现在退守不过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只要阻断了他们的军备供给,想赢.....无非瓮中捉鳖。
军师说:可汗所言不虚,但事事变幻莫测,大虞阴险狡诈,我们要提早做防才是。
报
军师说:何事如此慌张。
报可汗,大虞军队忽然调了一万精军从紫荆山后方侵入。
你说什么,此话当真。
已已经在路上了。
达哈尔将石桌一踹,酒杯滚落一地,快,召集人马
慢着可汗不必惊慌,不过一万精军,想来也作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我们就在这帐内不动,以免中了他们调虎离山之计。
军师何意?
前日可汗不是派人放出风声,说要将抓来得俘虏砍下头来挂在城门暴晒,想来他们是要出手营救了。
军师的意思是
可汗只要派兵严加把守,我们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不愧是军师,果然妙啊。
东方月换了胡骑的衣服,躲在草垛后面观察着各个营帐的情形。有两个特别奇怪,一个帐前只有一人看守,另一个却有很多士兵守在帐外,且相隔甚远。
听说大虞调遣了一万精军想要来功打我军,果然不自量力。
可汗为何还不出兵
军师和可汗商量缓兵之计,不是你我能懂的,我们就在此严阵待命就好。
东方月躲在帐后,听着士兵的谈话。
他想,如果他们不出兵,那么缓兵之计又是什么,若非真的有我军将士落入他们手中,现在必须尽早决断........
记忆中那浑厚的声线又在耳畔响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月儿,你要记住,行军打仗要的不只是杀伐决断,还要学会诡诈之术,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方可取胜.......
若是要瓮中捉鳖,必定会制造假象,那么营帐中便只有
东方月撵着手里的火折子,面上是狂放不羁的笑,原以为师傅所教之兵道这一世是用不得了,不成想还真给了我尝试的机会。
火着火了快救火
营帐着火了
落日的余晖,金灿灿的洒落在这幽州城内。
郁尘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紫荆山脉。
那座山的尽头是茫茫无际的旷野,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营帐。那是胡合部的领地,是他们数年来不曾踏入的地方。
东方月拿了酒壶,不知何时早已站在了他身侧,想去看看?
郁尘回眸,不只是看看。
想要?
想做梦都在想。
东方月微眯着眼把酒壶递给他,喝吧,喝多了就梦到了。
郁尘回神打掉他手中的酒壶,不悦道:你什么意思?
做梦?东方月看着他道,说你憨蠢你果真是称得起这名号,你跟着大将军驰骋沙场就学了这点本事吗?
关你何事。
东方月垂了眼眸,你可知王道?东方月看着他疑惑地神情,咂舌道:想来你也不懂,所谓王道,是说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百姓
你想说什么?郁尘看他,你我都不是王,你何必在此卖弄学识。
我只是想说我来这里看清的东西。东方月饮了一口酒,都说民心趋之,那何谓民心,又怎得安之?
国家昌盛,百姓安乐,无灾无恙,便是安稳。战乱频繁,最扰的便是民心。
今日喝了不少酒吧,在这耍什么酒疯。郁尘夺过他手里的酒壶,痛饮了一番,烧营帐的事干的好你怎得知道胡骑营帐中并没有我军将士。
东方月置若罔闻,醉醺醺地说:若要民心趋之,便要免内乱,正所谓无家则无国,无国亦无家。
郁尘以为他是醉了,便顺着他的话,问,何为家,何为国?
月儿,何为家,何为国。
师傅,统治为国,住所为家。
男子微笑着看向他,说:一兵带一户,一户谓为家,万户万家意为国。
东方月迷蒙着眼,仿佛又看到了师傅模糊的模样,他挺直身子,义正言辞地地对着郁尘说:一兵带一户,一户谓为家,万户万家意为国。
郁尘扶了他,却听这人呢喃道:他说上官羽有家国胸怀,今日我终于明白了这话何意。
你说什么醉话呢。
东方月推开他的手,你为何还是看不懂,明明监军一职古往今来都是宦官,而你身边确是我,你自己都不思量一番吗,皇上手中握着兵符,却没握得住....没能握住军臣的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要的不只是你们的言听计从,还是
是什么说啊。
东方月狠瞪了他一眼,切实的瘫倒在他怀里。
是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是放出去知道回来的忠犬........
第18章
景帝夜不能入眠,便起了身。
淡冷的光透过窗映在琉璃盏上,洒了一处明亮。
小玄子听见响动推了殿门,弯腰走了进去。
景帝掀了紫金纱帐,声音沙哑,李英可在?
回皇上,李公公他去了颐和宫。小玄子扶了景帝,公公他让奴才在这候着,说是您醒过来便把温着的汤药给端过来,伺候您喝了。
什么汤药?
说是特意讨来的方子,务必伺候您喝了。
景帝看了他一眼,拖长了声音,疲倦地道:可知他是哪里讨来的方子。
小玄子忙回:公公走时交代过了,说是以前海棠小姐在时给皇上讨的方子,有安神助眠之效。
那便端过来罢。景帝说。
晚些时候,李英回了承德殿。
见景帝伏案批阅奏折,便退了出来,在殿外候着。
汤药可喝了?李英问。
小玄子回他,本来看着圣上有些犹豫,但听说是特意讨的方子,便欣然了。
李英笑道:不是因为特意讨的方子,而是写方子的人,圣上也是易念旧情的人,如今小姐已故,提起来未免伤感。
小玄子听着有些云里雾里,也没再回话。
是李英回来了?
李英躬身答道:回皇上,奴才回来了。
太后身体可好些了?景帝合了奏折,说,昨日朕去请安,太后都未曾起榻。
回皇上,身体是好些了,可是这精神却还是萎靡着。李英上前扶着他,继续道,太医说是近日劳心伤神,才至有气无力。
丞相府出了这般大事,她怎能不伤神,再加上拿着当女儿疼的人就这么去了,更是伤心了。
奴才是怕太后走不出来,人已故,不能再这般劳心伤神了,圣上也是,最近都消瘦了。
朕能怎么办。景帝叹道,李英啊,朕现在也是身处两难之境。先不说这无端而起的大火到底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府里人无心之过,朕最对不起的便是名扬了。他在外为朕鞍前马后,监督着中军,朕不但没给他解了后顾之忧,反而让他朕都没脸说下去。
皇上,奴才听说京辅都尉萧将军已经在彻查京城巡防了,很快便会有结果了,皇上不必太挂心。月公子他生性善良,也不会怪罪皇上。
怎能不挂心。景帝微怒,说:他不怪罪,我更是难受,朕对不起他啊。还有,这场火来得突然,堂上众臣虽然不言,但心里却各有想法,朕猜不透他们在想什么,却也能思量个二三。
李英俯首,皇上,那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您不必太记在心上,伤了心神。
罢了,罢了。景帝叹了一口气,扶朕过去,休憩一会儿,便要上朝了。
第二日清晨,大虞朝堂。
景帝看了一眼分庭而站的众臣,抿了笑意,众爱卿今日可有本奏啊。
沈凌白出身,屈膝而跪,缓缓叩首道:皇上,臣有事奏。
景帝说:沈爱卿,有何事,这般行礼?
沈凌白抬头,说:皇上,臣请求皇上宽恕臣无礼之罪。
话都没说就让朕宽恕你?这怎么行。景帝看向朝臣,众臣也该不愿了。
若是皇上不宽恕臣,臣就跪在这里等皇上宽恕了再起身。
你这沈爱卿你这是逼朕呢
微臣不敢,只因臣接下来要启奏之事,关系圣上,所以才想先拿了这权,以免皇上为此责罚微臣。
沈爱卿,若是都像你这般,那朕这朝堂可就乱了。
皇上,微臣要奏之事虽然关系皇上,却也只是浅谈,并非会降罪之事。沈凌白说。
景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听你一说,朕倒有些好奇了,朕免你罪了,说来听听。
沈凌白跪首,谢皇上。微臣今日要弹劾丞相
弹劾丞相?沈爱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微臣知道,臣身为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责。渊和十三年,皇上下诏令大赦天下,上官将军之女意在大赦之中,皇上悲悯免了此女之罪,还特为此赐了婚,嫁于丞相之子。可近日丞相府大火,全府上下一百三十余人偏偏只有此女逝于大火中,臣不得不怀疑是府内人刻意为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