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样说,梁焕愣了愣,昨天他说了那一堆能说出来,所以舒服了吗?可是自己昨天说的那些话,他是一句也没听见吧。
他忽然抓住陈述之的手,与他目光相对,认真地说:行离,以后我会一直对你好的。
陈述之眨了眨眼,迷茫地望着他。这是哪跟哪啊?
*
五月二十六日,白从来呈奏调查贞贤年间奏折的结果。二十八日,梁焕发布诏令批复此事。
根据对奏折的调查,白从来提了一些有关书文撰写的要求,从朝堂上的奏折到全国学生的日课,全都有所涉及。然而前面铺垫一堆,最后是一条:以后翰林院庶吉士的修业年限从三年改为一年。
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吕殊,他焦躁地问:原本程学士所奏是改为五年,不知什么缘故,不增反降?
白从来便站出来,把处置结果都解释了一遍。前面的几条自然都说得通,而最后这一条有些复杂:
数出前朝每位官员不同时期所写奏折中,批复结果为同意的比例。发现庶吉士在翰林院的第一年同意比例急剧增加,后两年却基本维持不变。而没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前三年的同意比例一直在增长,最后甚至超过了庶吉士。
这个结果说明,在翰林院的第一年有用,后两年没用,那还说什么呢?三年改一年吧。
吕殊和程位被白从来的说法弄得目瞪口呆,他这是数了多少本奏折?耗费了多少人力?
其实白从来自己也知道,这样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问题。
从一大堆数字中,他当然也发现了很多不利的结果。但所有数字都在他自己手上,把什么拿给众人看都是他自己说了算。不利的那些,假装没看到就好了。
他也不怕有人质疑,如果有人怀疑其它算法会不会得出相反的结论,那对不起,我没数,你自己数一遍啊。
诏书最后一条:白从来带领彻查此事有功,他做礼部侍郎做了多年,刚好礼部尚书的位置也空了一段时间,就他吧。
*
林烛晖主动带了几个人去检查白从来的结果,而欧阳清回去就把吕殊骂了一顿。本来说要把三年变成五年,却反而给对方提供了机会,三年居然变成了一年,真是愚蠢到家了。
吕殊哭诉道:下官带着几个人,只是数错字就耗费了好长时间,不知道白从来和翰林院的那群毛头小子哪里来的能耐,能数出这么多东西
欧阳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开始他以为自己的敌人是崇景四年那些进士中的一部分,还没把那群毛头小子当回事。
但现在看来,这一部分可能并不只是几个人,而是十几个、几十个人。
而且这一伙人里,不是只有刚来的进士。白从来什么态度不好说,但这样的诏书能发出来,至少说明了梁焕的态度。
如果连皇帝都站在他们那边,那这件事就麻烦多了
*
消息传到翰林院,众人都是掩藏不住地欣喜。程位也没有什么意见,本来他同意帮吕殊说话就是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现在他觉得白从来说得更有道理,这些人在翰林院也学不到什么,还不如早些让他们去历练。
上午下了课,六个人相继从不同的路线往素隐堂走去。不知是谁的主意,今天继续吃火锅。
许恭落在最后一个,在座位上趴了半天,才慢悠悠地离开翰林院正堂。
五月底的天气,即便没有阳光也让人感到燥热。许恭一路弯弯绕绕,额头上出了薄薄一层汗,终于来到外表十分不起眼的素隐堂。
刚进了屋关上门,他还没走两步,就听见门又被吱呀一声推开。许恭不禁诧异,和屋里所有人一齐向门口望去,被门口站着的严苇杭吓了一跳。
严苇杭也吓了一跳,屋里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个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还有好像认识也好像不认识的,他们在干啥?
许恭立即推着严苇杭退到外面,把身后的门拉紧,气势汹汹地瞪着他,喝道:你来干什么?
严苇杭被他吼得有些害怕,小心地说:我跟着你来的。刚才看你好久都没去吃饭,我就给你带了一份
许恭这才发现他手上有个食盒,他把食盒推开,皱着眉问:刚才看见什么了?
看见有人
哪些人?
记不得了
许恭一字一句道:不许告诉别人,听见没?
他的声音几乎是命令,严苇杭却怔忡地望着他,看了半晌渐渐低下头,眉心有几道很深的皱纹,话音不大:我可以不说出去,但是你也得答应我点什么吧。
你要什么,说。
作者有话要说: 陈述之:我装醉的,我就想扇那个渣男(不是
第32章 厚礼
严苇杭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每天早上给你带的包子,其实挺好吃的,你要是没吃早饭的话,就尝尝呗。
许恭听到这话有些错愕,这是什么奇怪的要求?
不过自己确实也不够厚道,人家辛辛苦苦带的食物,每次都觉得糟老头子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从来尝也不尝一口。没想到,他这么在意么?
那行,明天你再带来我吃。今天这里的事,不许告诉任何人,知道么?
严苇杭浅浅一笑,点了点头,我不会说的。
许恭把他的身子扭过去往前一推,仍旧是命令的语气: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出去。你最好把今天来这里的路忘了。
原本也没记住。严苇杭往远离素隐堂的方向走,一直没回过头。
许恭松了口气,原本只在额头上的汗流了满脸,他随便拿手抹了抹,便重新推门进屋。
他一进屋就给梁焕跪下了,哭道:都是臣的错,过来时没注意有人尾随,实在是大意臣方才也跟他说了,让他切不可告诉旁人
梁焕让旁边的陈述之把他扶起来,白从来在一边道:你们也不必如此小心,现在还能藏一藏,以后做的事情多了,总有藏不住的一天。你们都要预备着,即便有一天不得不暴露人前,也得有活下去的能耐。
大家点头称是,梁焕被他一口一个你们弄得十分不舒服。合着这忙活半天,你不跟大家是一伙的啊?
见人都来齐了,有人便点上火。他们先听梁焕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这次最大的成果是把在翰林院的时间减到一年,也就是说这六人在今年就能去往各处,获得一定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梁焕获得了对朝堂更多的掌控。
接着白从来也说了两句,场面话结束后,贾宣看着沸腾的火锅馋涎欲滴,一坐下就开始往里面放肉。江霁道:除了我们之外,一共是十七个人帮忙
也没别的,还是继续给钱吧。梁焕道。
蒸汽从锅里飘出来,熏得人人一头汗。许恭跑过去把窗户开开,回头问:陛下给那十七个人发了钱,不给臣等赏赐些什么?
这话一说完,大家都是一愣,要赏赐还可以这么直接的吗?
好啊,你们想要什么?梁焕爽朗地笑了两声。
这谁敢回答?屋里鸦雀无声,连贾宣砸吧嘴的声音都没了。
梁焕没办法,只好叫来卢隐,你们不说,那朕给什么是什么了。卢隐,你去私库里拿几样东西
卢隐很快便回来了,他抱着一个大盒子,到梁焕面前打开,便见到大盒子里装着几个小盒子。梁焕先望一眼白从来说:你就算了。
白从来笑笑,他没什么意见。
梁焕按卢隐指示的顺序一个个地打开小盒子。
给许恭送了一支鸡毫笔,给贾宣送了一把剑,给江霁送了一块玉佩。后面两个人一个送了两本书,一个送了一副字画。
都送完了陈述之才发现,嗯?好像被跳过去了?
先看不过去的是江霁,他问梁焕:陛下,行离还没有呢。
梁焕讪讪道:朕还没想好送他什么,改日再说吧。
有人有些不解,五个都送了,就差他一个么?想不出来的话,随便送点什么不就好了。
但也有人明白了,他俩要送东西当然得藏起来偷偷送,还能让大家都看着?
吃完了饭,大家陆陆续续走了,梁焕就把陈述之留到最后。见没有了旁人,他就把脑袋靠在陈述之的肩膀上,叹道:真好。
真好?陈述之也懒得躲他了,只是微微扭过头看他。
望着那些人离去的背影,梁焕喃喃道:我原以为自己没什么能耐,叫你们来那天,我自己都怕得要命。没想到真有一日能有所作为,便觉得我并非无用,只是不曾试过。
陈述之笑道:陛下不用着急,这才不过是人的问题,还未做些实事。陛下天资卓异,没问题的。
梁焕被他夸得心花怒放,用下巴杵着他的肩窝,认真地盯着他,一字一句道:行离,谢谢你。这次你是大功臣,要送你最好的。
这次的事虽然是二十多个人一起做的,但最初的主意还是来自陈述之。
陈述之把他从自己身上挡开,,陛下不用送臣什么,您不常送他们,这回送一送是应该的。但平日里您没少送东西给臣,现在就不要了。
那怎么行,你怎么可以和他们比。梁焕嗔道。
说完,他便站起身来,拉着陈述之从素隐堂的后门出去。
外头的空气暖融融的,陈述之被柳絮弄得打了个喷嚏,仰着脖子问:您这又是做什么?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梁焕只管拉着他走。
到了有人的地方,陈述之连忙抽回自己的手,默默跟在他身后。一直走到一处精巧别致的屋子门口,匾额上写着藏珍阁。
这是什么地方?像是宝库。陈述之好奇地盯着看。
梁焕没有回答,只是推开门拉他进去。
除了门口的两个看守,这里似乎一个人也没有,也很久都没有人来了。空气中有股木头腐朽的气味,窗户太少,所以屋里很暗。
陈述之适应了半晌,才逐渐看清屋里的东西,一排排的架子上摆着各种奇珍异宝,什么瓷瓶、玉器、铜鼎、宝石、文玩全都有,还有很多陈述之没见过叫不上名字的器物。
这里是陈述之还没问完,就被梁焕拖着往里走。
这里算是我的私库吧,许多东西都是各地进贡的,我也没什么用,就全搁在这里,专门拿来送人。梁焕回头,得意地挑了挑眉,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你都拿走!
陈述之一惊,连忙摇头,臣可不敢拿这里的东西。
梁焕停下脚步,回头瞪他一眼,不满道:说是送你的,为何不敢?你随便挑,不用客气。
陈述之抬头朝左右看看,这些东西这谁受得起啊。
咦,这个居然在这里。梁焕忽然站住,蹲下去架子上拿东西,扒拉了半天,从下面掏出一个小盒子。
你看,这个。梁焕把盒子举到他面前打开,这个送你吧。
陈述之从盒子里拿出一条深蓝色的带子,约有两根手指宽,一条手臂长。那带子的布料很软,针脚也很细密,上头的隐约的花纹,看不清楚。
这是什么?陈述之小心地抚摸着它。
梁焕又把脑袋拱在他肩膀上,解释道:这是我娘给我做的发带,我进宫的时候一起送过来的,没想到却被当成贡品,直接就放到这了。
啊?陈述之听得有点晕。
见他疑惑,梁焕这才想起没同他说过小时候的事,便解释道:我十岁才进的宫,之前是在乡野间长大的,我爹娘就是养父母都是前朝功臣后代,隐居田园养我。
陈述之十分惊讶,他以前从没提到过这些事,没想到他长于民间,怪不得平日里没点帝王做派。
后来我进宫的时候,我娘给我做了一堆东西,除了这个发带,还有袜子啊围脖啊什么的,宫里根本就用不上她做的,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说着,梁焕把发带放在他手上,我在宫里也用不着,正好给你,你拿回去就可以用了。
陈述之吓得赶紧把发带放回盒子里。那是他养母给他做的,他的养母,这是个什么身份?不好算,不过肯定很尊贵。而且关键是,那是做给他的啊,自己怎么敢要?
陛下,您送的东西太贵重了,臣不敢收。陈述之低着头,谨慎道。
梁焕只当他是客气,仍然把那个盒子往陈述之手里塞,哪里珍贵了,整间屋子就这个最不值钱了。再说了,这是我的东西,我愿意送给我喜欢的人,有什么不对吗?
陈述之捧着盒子直接就跪下了,陛下,这是您母亲做给您的,臣身份微贱,实在受不起。
听见这话,梁焕愣了片刻,随即站起身子,别过头去。
他静立许久,忽然冷冷地开口:陈行离,我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对你好,让你高兴,而你却油盐不进。我只是在做给我自己看,对吗?
这话把陈述之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不就是没要他的东西么,至于说这种话吗?
不是这样的陈述之拧着眉头,脸上写着慌张,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梁焕盯着他的双眼,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只酝酿出一层愤怒:我真是下贱,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讨好一个不可能被讨好的人
陈述之逐渐明白过来他到底在气什么,看着眼前的梁焕,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难过的时候,他在家里陪着自己,抱着自己说那些甜言蜜语。原来不顺着他的意思了,他就可以眨眼之间变成这样。
原来他的好都是有条件的,不给他回报,那就没有资格受他的好。
也对,再怎么说他也是君王,本就不该对任何人说那种话。他随便说说罢了,自己就信么?
陈述之有些气愤,更多却是委屈,他很想转身逃离这里,又不能如此。他只能想办法安抚他、取悦他。
他避开面前人的目光,四下搜寻一圈,随手拿起架子上的一个红色的小盒子,在梁焕面前展开,仓促道:陛下,臣喜欢这个,您把这个送给臣好吗?
恋耽美
他忽然抓住陈述之的手,与他目光相对,认真地说:行离,以后我会一直对你好的。
陈述之眨了眨眼,迷茫地望着他。这是哪跟哪啊?
*
五月二十六日,白从来呈奏调查贞贤年间奏折的结果。二十八日,梁焕发布诏令批复此事。
根据对奏折的调查,白从来提了一些有关书文撰写的要求,从朝堂上的奏折到全国学生的日课,全都有所涉及。然而前面铺垫一堆,最后是一条:以后翰林院庶吉士的修业年限从三年改为一年。
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吕殊,他焦躁地问:原本程学士所奏是改为五年,不知什么缘故,不增反降?
白从来便站出来,把处置结果都解释了一遍。前面的几条自然都说得通,而最后这一条有些复杂:
数出前朝每位官员不同时期所写奏折中,批复结果为同意的比例。发现庶吉士在翰林院的第一年同意比例急剧增加,后两年却基本维持不变。而没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前三年的同意比例一直在增长,最后甚至超过了庶吉士。
这个结果说明,在翰林院的第一年有用,后两年没用,那还说什么呢?三年改一年吧。
吕殊和程位被白从来的说法弄得目瞪口呆,他这是数了多少本奏折?耗费了多少人力?
其实白从来自己也知道,这样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问题。
从一大堆数字中,他当然也发现了很多不利的结果。但所有数字都在他自己手上,把什么拿给众人看都是他自己说了算。不利的那些,假装没看到就好了。
他也不怕有人质疑,如果有人怀疑其它算法会不会得出相反的结论,那对不起,我没数,你自己数一遍啊。
诏书最后一条:白从来带领彻查此事有功,他做礼部侍郎做了多年,刚好礼部尚书的位置也空了一段时间,就他吧。
*
林烛晖主动带了几个人去检查白从来的结果,而欧阳清回去就把吕殊骂了一顿。本来说要把三年变成五年,却反而给对方提供了机会,三年居然变成了一年,真是愚蠢到家了。
吕殊哭诉道:下官带着几个人,只是数错字就耗费了好长时间,不知道白从来和翰林院的那群毛头小子哪里来的能耐,能数出这么多东西
欧阳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开始他以为自己的敌人是崇景四年那些进士中的一部分,还没把那群毛头小子当回事。
但现在看来,这一部分可能并不只是几个人,而是十几个、几十个人。
而且这一伙人里,不是只有刚来的进士。白从来什么态度不好说,但这样的诏书能发出来,至少说明了梁焕的态度。
如果连皇帝都站在他们那边,那这件事就麻烦多了
*
消息传到翰林院,众人都是掩藏不住地欣喜。程位也没有什么意见,本来他同意帮吕殊说话就是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现在他觉得白从来说得更有道理,这些人在翰林院也学不到什么,还不如早些让他们去历练。
上午下了课,六个人相继从不同的路线往素隐堂走去。不知是谁的主意,今天继续吃火锅。
许恭落在最后一个,在座位上趴了半天,才慢悠悠地离开翰林院正堂。
五月底的天气,即便没有阳光也让人感到燥热。许恭一路弯弯绕绕,额头上出了薄薄一层汗,终于来到外表十分不起眼的素隐堂。
刚进了屋关上门,他还没走两步,就听见门又被吱呀一声推开。许恭不禁诧异,和屋里所有人一齐向门口望去,被门口站着的严苇杭吓了一跳。
严苇杭也吓了一跳,屋里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个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还有好像认识也好像不认识的,他们在干啥?
许恭立即推着严苇杭退到外面,把身后的门拉紧,气势汹汹地瞪着他,喝道:你来干什么?
严苇杭被他吼得有些害怕,小心地说:我跟着你来的。刚才看你好久都没去吃饭,我就给你带了一份
许恭这才发现他手上有个食盒,他把食盒推开,皱着眉问:刚才看见什么了?
看见有人
哪些人?
记不得了
许恭一字一句道:不许告诉别人,听见没?
他的声音几乎是命令,严苇杭却怔忡地望着他,看了半晌渐渐低下头,眉心有几道很深的皱纹,话音不大:我可以不说出去,但是你也得答应我点什么吧。
你要什么,说。
作者有话要说: 陈述之:我装醉的,我就想扇那个渣男(不是
第32章 厚礼
严苇杭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每天早上给你带的包子,其实挺好吃的,你要是没吃早饭的话,就尝尝呗。
许恭听到这话有些错愕,这是什么奇怪的要求?
不过自己确实也不够厚道,人家辛辛苦苦带的食物,每次都觉得糟老头子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从来尝也不尝一口。没想到,他这么在意么?
那行,明天你再带来我吃。今天这里的事,不许告诉任何人,知道么?
严苇杭浅浅一笑,点了点头,我不会说的。
许恭把他的身子扭过去往前一推,仍旧是命令的语气: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出去。你最好把今天来这里的路忘了。
原本也没记住。严苇杭往远离素隐堂的方向走,一直没回过头。
许恭松了口气,原本只在额头上的汗流了满脸,他随便拿手抹了抹,便重新推门进屋。
他一进屋就给梁焕跪下了,哭道:都是臣的错,过来时没注意有人尾随,实在是大意臣方才也跟他说了,让他切不可告诉旁人
梁焕让旁边的陈述之把他扶起来,白从来在一边道:你们也不必如此小心,现在还能藏一藏,以后做的事情多了,总有藏不住的一天。你们都要预备着,即便有一天不得不暴露人前,也得有活下去的能耐。
大家点头称是,梁焕被他一口一个你们弄得十分不舒服。合着这忙活半天,你不跟大家是一伙的啊?
见人都来齐了,有人便点上火。他们先听梁焕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这次最大的成果是把在翰林院的时间减到一年,也就是说这六人在今年就能去往各处,获得一定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梁焕获得了对朝堂更多的掌控。
接着白从来也说了两句,场面话结束后,贾宣看着沸腾的火锅馋涎欲滴,一坐下就开始往里面放肉。江霁道:除了我们之外,一共是十七个人帮忙
也没别的,还是继续给钱吧。梁焕道。
蒸汽从锅里飘出来,熏得人人一头汗。许恭跑过去把窗户开开,回头问:陛下给那十七个人发了钱,不给臣等赏赐些什么?
这话一说完,大家都是一愣,要赏赐还可以这么直接的吗?
好啊,你们想要什么?梁焕爽朗地笑了两声。
这谁敢回答?屋里鸦雀无声,连贾宣砸吧嘴的声音都没了。
梁焕没办法,只好叫来卢隐,你们不说,那朕给什么是什么了。卢隐,你去私库里拿几样东西
卢隐很快便回来了,他抱着一个大盒子,到梁焕面前打开,便见到大盒子里装着几个小盒子。梁焕先望一眼白从来说:你就算了。
白从来笑笑,他没什么意见。
梁焕按卢隐指示的顺序一个个地打开小盒子。
给许恭送了一支鸡毫笔,给贾宣送了一把剑,给江霁送了一块玉佩。后面两个人一个送了两本书,一个送了一副字画。
都送完了陈述之才发现,嗯?好像被跳过去了?
先看不过去的是江霁,他问梁焕:陛下,行离还没有呢。
梁焕讪讪道:朕还没想好送他什么,改日再说吧。
有人有些不解,五个都送了,就差他一个么?想不出来的话,随便送点什么不就好了。
但也有人明白了,他俩要送东西当然得藏起来偷偷送,还能让大家都看着?
吃完了饭,大家陆陆续续走了,梁焕就把陈述之留到最后。见没有了旁人,他就把脑袋靠在陈述之的肩膀上,叹道:真好。
真好?陈述之也懒得躲他了,只是微微扭过头看他。
望着那些人离去的背影,梁焕喃喃道:我原以为自己没什么能耐,叫你们来那天,我自己都怕得要命。没想到真有一日能有所作为,便觉得我并非无用,只是不曾试过。
陈述之笑道:陛下不用着急,这才不过是人的问题,还未做些实事。陛下天资卓异,没问题的。
梁焕被他夸得心花怒放,用下巴杵着他的肩窝,认真地盯着他,一字一句道:行离,谢谢你。这次你是大功臣,要送你最好的。
这次的事虽然是二十多个人一起做的,但最初的主意还是来自陈述之。
陈述之把他从自己身上挡开,,陛下不用送臣什么,您不常送他们,这回送一送是应该的。但平日里您没少送东西给臣,现在就不要了。
那怎么行,你怎么可以和他们比。梁焕嗔道。
说完,他便站起身来,拉着陈述之从素隐堂的后门出去。
外头的空气暖融融的,陈述之被柳絮弄得打了个喷嚏,仰着脖子问:您这又是做什么?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梁焕只管拉着他走。
到了有人的地方,陈述之连忙抽回自己的手,默默跟在他身后。一直走到一处精巧别致的屋子门口,匾额上写着藏珍阁。
这是什么地方?像是宝库。陈述之好奇地盯着看。
梁焕没有回答,只是推开门拉他进去。
除了门口的两个看守,这里似乎一个人也没有,也很久都没有人来了。空气中有股木头腐朽的气味,窗户太少,所以屋里很暗。
陈述之适应了半晌,才逐渐看清屋里的东西,一排排的架子上摆着各种奇珍异宝,什么瓷瓶、玉器、铜鼎、宝石、文玩全都有,还有很多陈述之没见过叫不上名字的器物。
这里是陈述之还没问完,就被梁焕拖着往里走。
这里算是我的私库吧,许多东西都是各地进贡的,我也没什么用,就全搁在这里,专门拿来送人。梁焕回头,得意地挑了挑眉,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你都拿走!
陈述之一惊,连忙摇头,臣可不敢拿这里的东西。
梁焕停下脚步,回头瞪他一眼,不满道:说是送你的,为何不敢?你随便挑,不用客气。
陈述之抬头朝左右看看,这些东西这谁受得起啊。
咦,这个居然在这里。梁焕忽然站住,蹲下去架子上拿东西,扒拉了半天,从下面掏出一个小盒子。
你看,这个。梁焕把盒子举到他面前打开,这个送你吧。
陈述之从盒子里拿出一条深蓝色的带子,约有两根手指宽,一条手臂长。那带子的布料很软,针脚也很细密,上头的隐约的花纹,看不清楚。
这是什么?陈述之小心地抚摸着它。
梁焕又把脑袋拱在他肩膀上,解释道:这是我娘给我做的发带,我进宫的时候一起送过来的,没想到却被当成贡品,直接就放到这了。
啊?陈述之听得有点晕。
见他疑惑,梁焕这才想起没同他说过小时候的事,便解释道:我十岁才进的宫,之前是在乡野间长大的,我爹娘就是养父母都是前朝功臣后代,隐居田园养我。
陈述之十分惊讶,他以前从没提到过这些事,没想到他长于民间,怪不得平日里没点帝王做派。
后来我进宫的时候,我娘给我做了一堆东西,除了这个发带,还有袜子啊围脖啊什么的,宫里根本就用不上她做的,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说着,梁焕把发带放在他手上,我在宫里也用不着,正好给你,你拿回去就可以用了。
陈述之吓得赶紧把发带放回盒子里。那是他养母给他做的,他的养母,这是个什么身份?不好算,不过肯定很尊贵。而且关键是,那是做给他的啊,自己怎么敢要?
陛下,您送的东西太贵重了,臣不敢收。陈述之低着头,谨慎道。
梁焕只当他是客气,仍然把那个盒子往陈述之手里塞,哪里珍贵了,整间屋子就这个最不值钱了。再说了,这是我的东西,我愿意送给我喜欢的人,有什么不对吗?
陈述之捧着盒子直接就跪下了,陛下,这是您母亲做给您的,臣身份微贱,实在受不起。
听见这话,梁焕愣了片刻,随即站起身子,别过头去。
他静立许久,忽然冷冷地开口:陈行离,我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对你好,让你高兴,而你却油盐不进。我只是在做给我自己看,对吗?
这话把陈述之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不就是没要他的东西么,至于说这种话吗?
不是这样的陈述之拧着眉头,脸上写着慌张,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梁焕盯着他的双眼,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只酝酿出一层愤怒:我真是下贱,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讨好一个不可能被讨好的人
陈述之逐渐明白过来他到底在气什么,看着眼前的梁焕,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难过的时候,他在家里陪着自己,抱着自己说那些甜言蜜语。原来不顺着他的意思了,他就可以眨眼之间变成这样。
原来他的好都是有条件的,不给他回报,那就没有资格受他的好。
也对,再怎么说他也是君王,本就不该对任何人说那种话。他随便说说罢了,自己就信么?
陈述之有些气愤,更多却是委屈,他很想转身逃离这里,又不能如此。他只能想办法安抚他、取悦他。
他避开面前人的目光,四下搜寻一圈,随手拿起架子上的一个红色的小盒子,在梁焕面前展开,仓促道:陛下,臣喜欢这个,您把这个送给臣好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