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焕大概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生怕他再说出什么下流话来,云淡风轻地给出了结论:不会给你安什么罪名,算你病故,留够了你的体面,也算我顾念当年大哥的情分了。
什么情分,要给我安罪名,你有证据么?雍王挑了挑眉,一副不屑的神情。
突然被人戳穿,梁焕难免有些尴尬,却还硬要说:想要口供人证还是有的,不过你手下的那些鹰犬,我是一个也不敢让他们活着。
说到这里,梁焕觉得自己说赢了他,便匆忙让人带他下去。
*
见过雍王之后,梁焕叫来了左丞相林烛晖,直接问他:林丞相,你对苛民富官怎么看?
林烛晖是三朝老臣了,从梁焕进宫起就看着他长大,知道他一向很少管朝堂上的这些烂事。可前些日子他和吕殊打了一架,现在又问这种问题,实在奇怪。
于是林烛晖按照自己一贯的风格回答:有利有弊。
弊在何处?他没有问利。
臣以为,增加税赋不能遏止官员贪蠹,最后只是苦了百姓。
梁焕点点头,沉思半晌,问:如果是你,会如何应对?
臣会重整御史台,改革监察,制止贪贿,再逐渐降低税赋。
这些事都是林烛晖想过无数次的,所以对答如流。
好啊,那你去做吧,刚好御史台也是你的人。梁焕说得十分轻松。
林烛晖被他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他真打算和欧阳清作对啊?这可不是件小事,哪有他想得那样轻松。
他只得躬身施礼,恭谨道:做这样事是要拿命去拼的,臣手下的人都老了,大多贪生怕死,恐怕不肯做。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这话梁焕有些生气: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你了,你不干,你让朕找谁去干?
林烛晖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
但他的说法给梁焕指了个方向,必须是一群舍生忘死之人,才肯做这件事。
舍生忘死之人?
他忽然想到,前些日子白从来送来的那份不要命的会试考卷。
老臣的热血早就被岁月吹凉了,要寻一腔赤忱,还是要去年轻人那里。
*
雍州没考中的学子纷纷离开了京城,雍州会馆里突然变得冷清下来。陈述之原本还时不时在京城到处走走,现在愈发不爱出门,每天就是趴在屋里读书写字。
林未央再也没有来过,一开始还不习惯没有他的夜晚,孤身一人的冬天难免寒冷。可时日久了,发现多烧几盆炭火也是一样的。
陈述之也曾经试图找过他,却也不知可以到哪里找,漫无目的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转了又转,自然是一无所获。
殿试名次的公布不再是于城中张挂金榜,而是让所有的考生都到皇宫里的太和殿去,现场唱名,顺便行礼谢恩。
按照会试的名次,陈述之本来缩在后面的角落里,然而他很快就被叫了出去。二甲第一名,这是一个让人十分惊艳的名次,毕竟会试时他和孙山差不了多少,两次的差距着实令人叹服。
而雍州另外一个考中的人,他的同学王潜,会试还在二甲前头,殿试却落到了三甲末尾。
回忆了一下殿试时的那三篇策论,陈述之觉得自己确实写得不错。八股文中无法加入个人的想法,只有能自由发挥的殿试才能凸显出他的才华。
然而这个名次并没有改善他的情绪,能在会试卷子上乱写,就充分证明了他对官运前程不怎么感兴趣。
到殿上谢恩时,陈述之一直低着头。余光里,龙座上的人一身衮服,冕旒遮挡了他的神色,如这辉煌的金殿一般令人敬畏。
殿试发榜之后,皇家会为新科进士举办一场宴会,因为地点在琼林苑,所以这场宴会就叫做琼林宴。
两百多名士子步行离开皇宫,去往琼林苑。这是一处结构工整的皇家园林,宴会地点选在湖中的小岛上,虽然地方不大,还是挤下了二十多桌。
座位是按照殿试名次排列的,陈述之的二甲第一名就相当于总的第四名,顺理成章地坐在了最靠前的桌子上。
开宴之前,一桌人纷纷互相介绍起来。殿试的前十几名进士不会立刻当官,而是要去翰林院再做三年的学生,再根据考试名次分配官职。所以第一桌的十个人很快就会成为同学。
众人被陈述之精致的容貌与出尘的气质所吸引,对他都十分热情,他却只是淡淡地回应。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是如此,对什么都兴致不高。
坐在陈述之旁边的是名次在他之后的士子江霁,他有着温和的眉目,眼角唇边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江霁见他情绪不佳,就一直对他嘘寒问暖,而陈述之只是回复他几个轻轻的点头。
一桌人正谈兴大发,前面忽然传来两声重重的咳嗽。众人转头去看,殿试考官罗煜站在前头,对着这两百多人说了一通场面话。
他闭嘴时,大家以为终于可以上菜了,结果他又说一会儿皇帝会来再说几句,让所有人先等着。
枯坐一会儿,忽然见身旁的人都开始起身,陈述之便知道是皇帝来了。他顺理成章地跟着站起来,也没打算抬头。
都坐着吧。罗煜,你讲过了?
这个声音传入耳中时,陈述之有些奇怪,觉得这人说话很耳熟,和林未央的声音很像。
是,臣讲过了,就等着您呢。
好,那朕也讲几句。
太像了,这是什么人?陈述之抬头去看,惊讶地发现站在那里的居然真是林未央。
因为离得近,面容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仍是熟悉的轮廓,却不是往日的神韵。
今日的他眉宇间全是英气,说起话来神采奕奕,唇角那个浅浅的笑让他显得亲切,眼底的高傲却彰显了他不容侵犯的地位。
他身着便服,衣着上和这些新科进士没什么两样,可附近几个考官都面向着他躬身低头,而他全然不在乎,只是朝着众人侃侃而谈。
记忆中的人和眼前的人重合,陈述之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天气又干又冷,此处的喧嚣不过是虚假的繁华。这琼林苑中,更多的地方是一片死寂的。
行离,坐下了。江霁在一旁拍拍他的手臂。
陈述之这才发现桌上就剩自己一个人站着,腿一软,跌到了位子上。
林未央不知何时讲完了话,也不在此逗留,同旁边的侍从吩咐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望着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在眼前消失,陈述之潦草地坐着,整个身子被十一月的正午冻透了。
林未央真正的名字叫梁焕啊,其实这个名字也好理解,梁字读一半就是林,未央的话,他住的地方应该叫未央宫吧。
所以他每天早上都会消失,就是回宫上朝吧。每天晚上又从宫里跑来雍州会馆,也真是难为他了。
他说一个月之内会说出他的身份,不是因为他想说,而是因为到了这一步,根本就无从掩饰。而且他可能也没想掩饰,对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掩饰什么呢。
哎,你们看到了么,原来皇帝陛下如此年轻英俊啊!
是啊,怎么有人什么都占着
我觉得咱们桌的陈行离也挺顺眼啊。
这是能比的么?
陈述之无法对周围人的议论充耳不闻,纵然想躲,脆弱的地方还是被旁人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就轻易碰碎。
他为什么要每天晚上跑到雍州会馆,跑到自己房间去?为什么要骗人?
他想要什么没有,自己那点卑微的心思,骗到了又有什么意思?
既然骗到了,又为何什么都不要,转身离去时能如此决然?
他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能问,更不可能得到答案。有再多的怨恨,也只能自己往下咽。
行离,你不吃饭么?江霁关切地望着他。
陈述之匆忙收敛起面上的情绪,草率一笑道:没事,我不饿,不必管我。
还是吃点吧,你这面色也太差了。江霁皱了皱眉,帮他盛了一碗粥。
然而陈述之却看到了桌上的酒壶,便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
这时刚好有别的桌来敬酒。这两百多人以后就是官场上的同年,多有互相照应的地方。所以第一桌的前十名就成为了所有人巴结的对象。
刚才一直沉默的陈述之忽然站了起来,开始帮全桌的人喝酒,谁敬他他都一饮而尽。他努力做出豪爽的模样灌酒,粗糙的动作却无法掩盖眼底的脆弱。
陈行离你别喝了,我们可不想抬你回去!
第12章 摧梦
没事陈述之摆摆手。他的酒量很好,喝得再多也只是身子不听使唤,从不会失去理智。
灌了一肚子酒,他跑了趟茅房,就不想回桌上去了。他打算在这园子里走走,虽然冬天万物凋零,但看看树枝也算是散心。
棕色的林木,灰色的石头,红褐色的雕梁画栋。
他借着酒气,跌跌撞撞地在园林中穿行,酒劲上来神思却依旧清明,只是身子不受控制。园林中弯弯绕绕,也不知撞了多久,他终于觉得疲惫,随便挑了一处坐下。
坐下四周看看,刚好眼前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他仰起头读了读,上面刻的是□□皇帝修琼林苑的事情。大石碑旁边还有几座小石碑,他一个个读下去,都是历朝历代每次重修琼林苑时立的。
最后一块碑居然就是本朝的,坐得太远看不大清楚,他便几步上前趴在碑前,一句话一句话地读,十分专注仔细。
崇景元年一月十八日,诏曰:禁宫之东有苑曰琼林,凡为新登进士科者设宴饮之礼,必幸此苑
这篇诏文,梁焕可能只看过一遍,改过几个字吧。
可这才是属于他的文章,修缮琼林苑的诏书,遒劲有力,严肃庄重,每一个字都值得勒碑铸铭。
他的一切就如同御碑上的石刻,英伟地伫立着,向世人宣示它的威严。而自己是至微至贱的台阶和栏杆,只能跪在地上叩拜,决不可以伸手触碰。
陈述之身上乏力,手脚冻得发僵,无助地靠在石碑前,鼻子一酸。
早就心知肚明了,只是迟迟不愿醒
*
行离!陈行离,是你吗?
陈述之转头看向声音来处,眼前却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连忙抹了抹眼睛,便见到一个以前似乎经常见到的面容,从远处向自己走近。
那面容就如同以前一般,眉目生得矜傲,却常以随和的姿态立在人前。等到回去关上门,五官里的凌厉就会立刻软下来,也不知他单独在别人面前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不,那都是自己虚构的假象。眼前这个人不是林未央,他只是拥有一样的躯壳而已。
陈述之脑子清醒,且尚有力气收敛情绪,知道如何按照应该的方式与他相遇。他扶着石碑的底座,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子,笨拙地挪到他面前,原地跪下。
他张了张嘴,寻找着合适的措辞。然而还没说出话,梁焕就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嗔道:你怎么在这里坐着?害我找了你好半天。
陈述之一愣,他要找自己?干什么?
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梁焕皱眉望着他红红的眼眶。
没有臣无碍。他低头答道。
梁焕没继续盯着他问,而是抓住他的手臂,拉着他就往外走,轻快道:可是有一阵没见你了,走,去屋里坐会儿,我还有许多事没给你讲过。
被他一拉,陈述之失去平衡的身子差点跌在地上,又让他及时扶住。
你这是喝大了?那些人一直灌你么?什么人啊,都已经是进士了,还跟流氓似的
听着熟悉的语调,陈述之一些压抑的记忆被唤起,同时被唤起的还有相伴而生的情绪。
不行,看到他,听他说话,原本按下水面的记忆就会又浮起来。在他面前,迟早会露馅。
梁焕怕他再摔倒了,干脆抱起他一只手臂,稳稳地扶住他,任他往哪里歪都不会跌下去。
陈述之不敢让他扶,更不敢挣脱,只能就这样,任凭熟悉的体温将他灼伤。
二人走到了琼林阁。这是琼林苑里的一处屋子,只有三间,是给游园的人临时休憩的地方。
卢隐先让人进屋生炭火,梁焕又吩咐他去弄点醒酒的东西。
到了屋里,周身一下子暖和起来,喝多了酒的脸颊上便长出红霞。梁焕一直把陈述之扶到位子上,他想不坐都不行。
望着他颓丧的模样,梁焕露出热情的模样道:行离,你有什么心事莫要憋着,你给我说,我或许能帮你呢。
他说完,便忽然想到自己最后一次去雍州会馆那天,要离开时,陈述之哭了。
不会和我有关吧
梁焕面上现了几分羞惭,抱歉啊,之前编了个名字编了个身份糊弄你。但我也尽力帮你了,你的会试卷子是我取的,我也不是出于私心,你本来就该中。还有,我已经给你家的那个什么州同写信,把你的婚事搅黄了。
他以为说完这些陈述之会原谅并感谢自己,没想到他却垂着眸子问:您还有旁的事要说吗?
他觉得最重要的,居然是身份么?而且除此之外,再没什么重要的。
没了吧?梁焕不明所以。
那陈述之闭了闭眼,然后扶着椅子小心地站起身来。
梁焕一把把他按回去,白了他一眼,又没外人,不用这样,怪别扭的。
那臣问一句不恭敬的话,您为何每天都要去那个房间?
他的话音很流畅,乍听上去是冷静的,然而仔细分辨时,却会发现在微微颤抖。
梁焕没注意他的语气,只是目光上移,回忆了片刻道:事情过去了,现在告诉你也无妨。床边的木板另一侧有人在说机密事情,我是过去听的。
好像又编了什么借口糊弄你,别介意啊,我可不敢直接说我去听墙角。
这话说得十分轻松,仿佛就是随口说了一句玩笑,再随口为之道个歉,没什么大不了的。
炭火温暖了整间屋子,却暖不了身上的寒冷。
这个答案并没有让陈述之有多惊诧,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这也是其中一种。
恋耽美
什么情分,要给我安罪名,你有证据么?雍王挑了挑眉,一副不屑的神情。
突然被人戳穿,梁焕难免有些尴尬,却还硬要说:想要口供人证还是有的,不过你手下的那些鹰犬,我是一个也不敢让他们活着。
说到这里,梁焕觉得自己说赢了他,便匆忙让人带他下去。
*
见过雍王之后,梁焕叫来了左丞相林烛晖,直接问他:林丞相,你对苛民富官怎么看?
林烛晖是三朝老臣了,从梁焕进宫起就看着他长大,知道他一向很少管朝堂上的这些烂事。可前些日子他和吕殊打了一架,现在又问这种问题,实在奇怪。
于是林烛晖按照自己一贯的风格回答:有利有弊。
弊在何处?他没有问利。
臣以为,增加税赋不能遏止官员贪蠹,最后只是苦了百姓。
梁焕点点头,沉思半晌,问:如果是你,会如何应对?
臣会重整御史台,改革监察,制止贪贿,再逐渐降低税赋。
这些事都是林烛晖想过无数次的,所以对答如流。
好啊,那你去做吧,刚好御史台也是你的人。梁焕说得十分轻松。
林烛晖被他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他真打算和欧阳清作对啊?这可不是件小事,哪有他想得那样轻松。
他只得躬身施礼,恭谨道:做这样事是要拿命去拼的,臣手下的人都老了,大多贪生怕死,恐怕不肯做。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这话梁焕有些生气: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你了,你不干,你让朕找谁去干?
林烛晖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
但他的说法给梁焕指了个方向,必须是一群舍生忘死之人,才肯做这件事。
舍生忘死之人?
他忽然想到,前些日子白从来送来的那份不要命的会试考卷。
老臣的热血早就被岁月吹凉了,要寻一腔赤忱,还是要去年轻人那里。
*
雍州没考中的学子纷纷离开了京城,雍州会馆里突然变得冷清下来。陈述之原本还时不时在京城到处走走,现在愈发不爱出门,每天就是趴在屋里读书写字。
林未央再也没有来过,一开始还不习惯没有他的夜晚,孤身一人的冬天难免寒冷。可时日久了,发现多烧几盆炭火也是一样的。
陈述之也曾经试图找过他,却也不知可以到哪里找,漫无目的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转了又转,自然是一无所获。
殿试名次的公布不再是于城中张挂金榜,而是让所有的考生都到皇宫里的太和殿去,现场唱名,顺便行礼谢恩。
按照会试的名次,陈述之本来缩在后面的角落里,然而他很快就被叫了出去。二甲第一名,这是一个让人十分惊艳的名次,毕竟会试时他和孙山差不了多少,两次的差距着实令人叹服。
而雍州另外一个考中的人,他的同学王潜,会试还在二甲前头,殿试却落到了三甲末尾。
回忆了一下殿试时的那三篇策论,陈述之觉得自己确实写得不错。八股文中无法加入个人的想法,只有能自由发挥的殿试才能凸显出他的才华。
然而这个名次并没有改善他的情绪,能在会试卷子上乱写,就充分证明了他对官运前程不怎么感兴趣。
到殿上谢恩时,陈述之一直低着头。余光里,龙座上的人一身衮服,冕旒遮挡了他的神色,如这辉煌的金殿一般令人敬畏。
殿试发榜之后,皇家会为新科进士举办一场宴会,因为地点在琼林苑,所以这场宴会就叫做琼林宴。
两百多名士子步行离开皇宫,去往琼林苑。这是一处结构工整的皇家园林,宴会地点选在湖中的小岛上,虽然地方不大,还是挤下了二十多桌。
座位是按照殿试名次排列的,陈述之的二甲第一名就相当于总的第四名,顺理成章地坐在了最靠前的桌子上。
开宴之前,一桌人纷纷互相介绍起来。殿试的前十几名进士不会立刻当官,而是要去翰林院再做三年的学生,再根据考试名次分配官职。所以第一桌的十个人很快就会成为同学。
众人被陈述之精致的容貌与出尘的气质所吸引,对他都十分热情,他却只是淡淡地回应。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是如此,对什么都兴致不高。
坐在陈述之旁边的是名次在他之后的士子江霁,他有着温和的眉目,眼角唇边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江霁见他情绪不佳,就一直对他嘘寒问暖,而陈述之只是回复他几个轻轻的点头。
一桌人正谈兴大发,前面忽然传来两声重重的咳嗽。众人转头去看,殿试考官罗煜站在前头,对着这两百多人说了一通场面话。
他闭嘴时,大家以为终于可以上菜了,结果他又说一会儿皇帝会来再说几句,让所有人先等着。
枯坐一会儿,忽然见身旁的人都开始起身,陈述之便知道是皇帝来了。他顺理成章地跟着站起来,也没打算抬头。
都坐着吧。罗煜,你讲过了?
这个声音传入耳中时,陈述之有些奇怪,觉得这人说话很耳熟,和林未央的声音很像。
是,臣讲过了,就等着您呢。
好,那朕也讲几句。
太像了,这是什么人?陈述之抬头去看,惊讶地发现站在那里的居然真是林未央。
因为离得近,面容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仍是熟悉的轮廓,却不是往日的神韵。
今日的他眉宇间全是英气,说起话来神采奕奕,唇角那个浅浅的笑让他显得亲切,眼底的高傲却彰显了他不容侵犯的地位。
他身着便服,衣着上和这些新科进士没什么两样,可附近几个考官都面向着他躬身低头,而他全然不在乎,只是朝着众人侃侃而谈。
记忆中的人和眼前的人重合,陈述之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天气又干又冷,此处的喧嚣不过是虚假的繁华。这琼林苑中,更多的地方是一片死寂的。
行离,坐下了。江霁在一旁拍拍他的手臂。
陈述之这才发现桌上就剩自己一个人站着,腿一软,跌到了位子上。
林未央不知何时讲完了话,也不在此逗留,同旁边的侍从吩咐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望着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在眼前消失,陈述之潦草地坐着,整个身子被十一月的正午冻透了。
林未央真正的名字叫梁焕啊,其实这个名字也好理解,梁字读一半就是林,未央的话,他住的地方应该叫未央宫吧。
所以他每天早上都会消失,就是回宫上朝吧。每天晚上又从宫里跑来雍州会馆,也真是难为他了。
他说一个月之内会说出他的身份,不是因为他想说,而是因为到了这一步,根本就无从掩饰。而且他可能也没想掩饰,对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掩饰什么呢。
哎,你们看到了么,原来皇帝陛下如此年轻英俊啊!
是啊,怎么有人什么都占着
我觉得咱们桌的陈行离也挺顺眼啊。
这是能比的么?
陈述之无法对周围人的议论充耳不闻,纵然想躲,脆弱的地方还是被旁人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就轻易碰碎。
他为什么要每天晚上跑到雍州会馆,跑到自己房间去?为什么要骗人?
他想要什么没有,自己那点卑微的心思,骗到了又有什么意思?
既然骗到了,又为何什么都不要,转身离去时能如此决然?
他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能问,更不可能得到答案。有再多的怨恨,也只能自己往下咽。
行离,你不吃饭么?江霁关切地望着他。
陈述之匆忙收敛起面上的情绪,草率一笑道:没事,我不饿,不必管我。
还是吃点吧,你这面色也太差了。江霁皱了皱眉,帮他盛了一碗粥。
然而陈述之却看到了桌上的酒壶,便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
这时刚好有别的桌来敬酒。这两百多人以后就是官场上的同年,多有互相照应的地方。所以第一桌的前十名就成为了所有人巴结的对象。
刚才一直沉默的陈述之忽然站了起来,开始帮全桌的人喝酒,谁敬他他都一饮而尽。他努力做出豪爽的模样灌酒,粗糙的动作却无法掩盖眼底的脆弱。
陈行离你别喝了,我们可不想抬你回去!
第12章 摧梦
没事陈述之摆摆手。他的酒量很好,喝得再多也只是身子不听使唤,从不会失去理智。
灌了一肚子酒,他跑了趟茅房,就不想回桌上去了。他打算在这园子里走走,虽然冬天万物凋零,但看看树枝也算是散心。
棕色的林木,灰色的石头,红褐色的雕梁画栋。
他借着酒气,跌跌撞撞地在园林中穿行,酒劲上来神思却依旧清明,只是身子不受控制。园林中弯弯绕绕,也不知撞了多久,他终于觉得疲惫,随便挑了一处坐下。
坐下四周看看,刚好眼前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他仰起头读了读,上面刻的是□□皇帝修琼林苑的事情。大石碑旁边还有几座小石碑,他一个个读下去,都是历朝历代每次重修琼林苑时立的。
最后一块碑居然就是本朝的,坐得太远看不大清楚,他便几步上前趴在碑前,一句话一句话地读,十分专注仔细。
崇景元年一月十八日,诏曰:禁宫之东有苑曰琼林,凡为新登进士科者设宴饮之礼,必幸此苑
这篇诏文,梁焕可能只看过一遍,改过几个字吧。
可这才是属于他的文章,修缮琼林苑的诏书,遒劲有力,严肃庄重,每一个字都值得勒碑铸铭。
他的一切就如同御碑上的石刻,英伟地伫立着,向世人宣示它的威严。而自己是至微至贱的台阶和栏杆,只能跪在地上叩拜,决不可以伸手触碰。
陈述之身上乏力,手脚冻得发僵,无助地靠在石碑前,鼻子一酸。
早就心知肚明了,只是迟迟不愿醒
*
行离!陈行离,是你吗?
陈述之转头看向声音来处,眼前却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连忙抹了抹眼睛,便见到一个以前似乎经常见到的面容,从远处向自己走近。
那面容就如同以前一般,眉目生得矜傲,却常以随和的姿态立在人前。等到回去关上门,五官里的凌厉就会立刻软下来,也不知他单独在别人面前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不,那都是自己虚构的假象。眼前这个人不是林未央,他只是拥有一样的躯壳而已。
陈述之脑子清醒,且尚有力气收敛情绪,知道如何按照应该的方式与他相遇。他扶着石碑的底座,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子,笨拙地挪到他面前,原地跪下。
他张了张嘴,寻找着合适的措辞。然而还没说出话,梁焕就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嗔道:你怎么在这里坐着?害我找了你好半天。
陈述之一愣,他要找自己?干什么?
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梁焕皱眉望着他红红的眼眶。
没有臣无碍。他低头答道。
梁焕没继续盯着他问,而是抓住他的手臂,拉着他就往外走,轻快道:可是有一阵没见你了,走,去屋里坐会儿,我还有许多事没给你讲过。
被他一拉,陈述之失去平衡的身子差点跌在地上,又让他及时扶住。
你这是喝大了?那些人一直灌你么?什么人啊,都已经是进士了,还跟流氓似的
听着熟悉的语调,陈述之一些压抑的记忆被唤起,同时被唤起的还有相伴而生的情绪。
不行,看到他,听他说话,原本按下水面的记忆就会又浮起来。在他面前,迟早会露馅。
梁焕怕他再摔倒了,干脆抱起他一只手臂,稳稳地扶住他,任他往哪里歪都不会跌下去。
陈述之不敢让他扶,更不敢挣脱,只能就这样,任凭熟悉的体温将他灼伤。
二人走到了琼林阁。这是琼林苑里的一处屋子,只有三间,是给游园的人临时休憩的地方。
卢隐先让人进屋生炭火,梁焕又吩咐他去弄点醒酒的东西。
到了屋里,周身一下子暖和起来,喝多了酒的脸颊上便长出红霞。梁焕一直把陈述之扶到位子上,他想不坐都不行。
望着他颓丧的模样,梁焕露出热情的模样道:行离,你有什么心事莫要憋着,你给我说,我或许能帮你呢。
他说完,便忽然想到自己最后一次去雍州会馆那天,要离开时,陈述之哭了。
不会和我有关吧
梁焕面上现了几分羞惭,抱歉啊,之前编了个名字编了个身份糊弄你。但我也尽力帮你了,你的会试卷子是我取的,我也不是出于私心,你本来就该中。还有,我已经给你家的那个什么州同写信,把你的婚事搅黄了。
他以为说完这些陈述之会原谅并感谢自己,没想到他却垂着眸子问:您还有旁的事要说吗?
他觉得最重要的,居然是身份么?而且除此之外,再没什么重要的。
没了吧?梁焕不明所以。
那陈述之闭了闭眼,然后扶着椅子小心地站起身来。
梁焕一把把他按回去,白了他一眼,又没外人,不用这样,怪别扭的。
那臣问一句不恭敬的话,您为何每天都要去那个房间?
他的话音很流畅,乍听上去是冷静的,然而仔细分辨时,却会发现在微微颤抖。
梁焕没注意他的语气,只是目光上移,回忆了片刻道:事情过去了,现在告诉你也无妨。床边的木板另一侧有人在说机密事情,我是过去听的。
好像又编了什么借口糊弄你,别介意啊,我可不敢直接说我去听墙角。
这话说得十分轻松,仿佛就是随口说了一句玩笑,再随口为之道个歉,没什么大不了的。
炭火温暖了整间屋子,却暖不了身上的寒冷。
这个答案并没有让陈述之有多惊诧,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这也是其中一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