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带的东西数量不多,种类却很是齐全,公子虔直接带走了大半红薯,只那么一兜育种,还要留出些来吃,想要大面积种植还得等过几年数量多了才行。
后世粮种经过多次改良,比起这时候的粮种家再抗病抗旱抗寒产量等方面都有优势,但是想直接拿去种还有些困难,千百年后的土地和这时候的土地不可能没有差别。
不过这些自有老农去研究,秦国需要粮食,卫国也不会嫌自己粮多,好东西谁不想要呢?
红薯适应性强无地不宜,初引入便起到救荒的作用,秦国这光景和饥荒也差不了多少,只看公子虔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其中奥妙了。
背包里空间不小,收拾起来很是麻烦,卫霁谷种果蔬佐料分开放置,只靠这些东西,也能让他在秦国立足,至少这个冬天不会有事。
没有人能抵抗美食的诱惑,尤其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人,秦楚也好齐魏也罢,《山海经》中反应的明明白白,但凡华夏儿女,看到新鲜东西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玩意儿能吃吗?
他身上的这些东西不仅能吃,而且好吃,或许假以时日,他还能将小甲培养成一代大厨。
郎君,这什么东西?未来的一代大厨泡完豆子回来,看他们家公子手边多了几个陌生的块块很是好奇,能吃吗?
卫霁:古人诚不欺我。
能吃,当然能吃。卫霁让他把东西带上,然后率先朝厨房而去,这东西叫土豆,比麦饭好吃。
和红薯一样好吃吗?小甲心情瞬间好转,将案上的土豆抱在怀里赶紧跟上,您慢点,有什么事儿我做,您别乱动。
没事,我就在旁边看着。卫霁在木栅栏旁边站定,往外看了一会儿然后回头说道,往锅里添点水烧开,然后把土豆洗干净,放进水里闷熟就好。
他身上没多少力气,也懒得弄什么复杂的吃食,小甲不喜欢苦菜,又不肯吃他们带来的面饼,现在肯定没吃饱,有了住处之后总不能让这小子再饿肚子。
只用水煮就可以了?小甲把水烧上,一边洗土豆一边说道,郎君身上还有红薯吗?我收拾马车的时候没发现有剩下,不会全给公子虔带走了吧?
还有一些,红薯一次吃多了不好,明天再吃。卫霁揉了揉额头,忽然想起忘记和赵虔说红薯一次不能多吃,不然容易出现些不雅的情况。
算了,秦人粗狂,应该不会在意这些细节。
那就明天再吃吧,我其实也没那么想吃。小甲将土豆表皮的土洗干净,确定上面没有脏东西才倒进锅里,水汽蒸腾而上瞬间充满整个厨房,朦胧间什么都看不清楚。
小甲赶紧将锅盖盖上转身跑出去,他好好一个护卫,怎么就干起这活儿了呢?
郎君,这要煮多长时间?对厨房很是生疏的小护卫狼狈的咳了两声,大冬天愣是出了一身的汗。
一刻钟,很快就好。卫霁笑着将帕子递过去,感觉自己培养一代大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甲,你知道怎么回卫国吗?
小甲有些奇怪看着他们家公子,当然知道,郎君忘了,咱们出门从来都是我记路。
卫霁摸了摸鼻子,只当自己刚才什么也没说,然后才继续问道,让你自己回卫国,敢走吗?
敢当然敢,不过走是肯定不会走的,郎君打消这个念头吧。小甲看着他们家柔柔弱弱的公子,故作老成的负手道,让您当初走的时候不带小乙,现在可好,连个送信的人都找不着。
论起照顾人,小乙才是最拿手的那个,可是公子嫌带他碍事愣是不肯让人跟着,他们走的干脆,也不知道那小子哭成什么样儿了。
就小乙那性子,你敢让他跟着?卫霁哼了一声,将木栅栏关上然后回到房檐下站着,小乙平日里四处的跑,他知道的事情转眼间满宫都知道了,公子霁离家出走之心那么坚定,会透露风声才怪。
小甲抱着手臂想想,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儿,果然,他才是公子最得力的下属,不管怎么说,小甲也绝对不会留您自己在这里。
公子现在病还没好,再怎么是神仙现在也是□□凡胎,他以前没干过内侍的活,可这些天也练出来了,公子现在正需要人照顾,他怎么能在这时候离开?
这样的话,只能过些天再送信回卫国了。卫霁低声叹了一口气,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摇了摇头让小甲去将煮好的土豆捞出来。
他现在还信不过公子虔,直接用秦人送信进卫宫他不放心,既然小甲不肯走,那就只能再往后推些日子了。
兄长啊兄长,公子霁的惹下的祸事,您将来可别拿我来说事儿,想起远在帝丘的卫君,卫霁忍不住有些牙疼,可现在实在没法子,也就只能让他再提心吊胆一段时间了。
小甲没想那么多,反正能吃能喝公子没事他就开心,将煮熟的土豆放进大碗里然后问道,郎君,这东西直接吃吗?
傻小子,把皮剥了。卫霁忍不住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在外面那么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吃饱了就去睡觉,睡饱了再出来。
记下了,不过这东西不能全给我吃。小甲有些不乐意,先剥了一个放到他们家公子面前,然后乐呵呵的抱着碗蹲门口去了。
这就是不能全吃?卫霁哭笑不得的看着被放到自己面前的土豆蛋蛋,给他放回碗里然后自顾自转身回房休息。
刚喝了药没什么胃口,山珍海味也吃不下去,还是留给这小子填肚子吧。
还是郎君疼我。小甲咧了咧嘴没有一点儿推脱的意思,等人回去躺下来然后才抱着碗靠着院中大树看夕阳。
天气越来越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雪,秦国的雪是什么模样他还没见过,和卫国的雪一样吗?
只希望这个冬天好好过去,别再出什么乱子了。
金乌西垂,天一黑地上也全黑了,庄子里没有灯火,除了犬吠便再没有其他声音了。
栎阳宫,公子虔拎着红薯翻身下马,扔下随从就大剌剌往房里冲,娘!娘!看儿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第6章 莫得灵魂豆腐脑
老国后坐在火炉旁,大老远听见儿子的喊声,笑骂了一声然后拎着拐杖出去,就你嗓门大。
赵虔急吼吼冲进去,寻了炉子塞进去两块红薯,然后扶着他们家母亲在旁边坐下,娘,儿今天在外面遇到两个卫国少年,这东西是从他们那儿得来的,味道很好,儿已经尝过了。
魏国人?老国后脸色微变,看着傻不愣登的大儿子直接拿拐杖砸了过去,这个档口魏人来秦国干什么?你小子就不能长点心?
娘,是卫国不是魏国,你想错了。赵虔也不敢跑,只能抱着脑袋喊冤,儿虽然不精于算计,但也不是傻子,要真是魏国探子儿绝不会手下留情。
他赵虔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能把自己冻死在外面的探子。
老国后身体强健,上马打仗不是问题,教训起儿子来更是不会手软,年轻的秦公刚进门就看见自家大哥被追着打,脚步一转二话不说赶紧躲的远远的,怎么回事儿?大哥又怎么了?
公子虔在地上打了个滚儿,硬生生将躲出去的弟弟拽了进来然后才嚷道,渠梁,你来给大哥评评理,哪儿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的?
大哥,娘要打人讲过道理吗?赵渠梁无奈回了一句,很不想掺和进这俩人之间的战争,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时候帮哪个都不行,最后只能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老国后一眼瞪过去,放下拐杖坐回塌上,拿火钳戳了戳炉子里辨不出原本模样的黑块块嘀咕道,这能是什么好东西?
别急,等一会儿就好。公子虔揉着刚才被打到的肩膀说着,让外面候着的侍女拿来个陶盆,装上小半盆水放进去两个红薯然后扔在阴凉处,没事儿别动它,看过几天会变成什么模样。
赵渠梁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家大哥满屋子转悠,娘,大哥这是怎么了?
说是在外面遇到两个卫国少年,还从他们手里得了些好东西。老国后看着让人放心不下的大儿子,收回目光指着炉子说道,跟黑炭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东西。
正说着,一股甜香便很是霸道的传了出来,赵虔大笑着坐回来,三两句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这东西生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都行,那小子说要是能种出来,连叶子都能吃。
他们秦国大部分地方的土地都很贫瘠,娇贵的东西养不起,万一这东西真能种出来,那他们可就赚大发了。
赵渠梁皱了皱眉头,将布兜里剩下的几块生红薯拿出来,学着他们家大哥直接掰开咬了一口,甜甜脆脆的确是好吃,大哥,这东西产量如何?
公子虔顿了一下,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脑袋,这个倒是忘了问。
那孩子精神头不好,他也想不起来要问这些,能记住那几句话已经是难得,大不了下次去庄子里再问就是了。
虽然不知道产量究竟如何,可听那孩子话中的意思,这东西的产量应该不会太低,就算低了也没关系,山沟沟里又不占良田,与其野草丛生,随便种种不碍事儿。
他们秦人很容易满足,有口吃的就乐呵。
赵渠梁毕竟是秦公,考虑到的东西不像公子虔那么浅显,秦国贫弱,山东诸国的商人都不屑于过来,更不用说游学士子,可听大哥话中意思,给他这东西的少年身份不简单,卫国世族子弟为何会来秦国?
别说什么离家出走迷路到了秦国,大哥在不打仗的时候向来粗心,他可不像大哥那么好骗。
年轻的秦公眸光微暗,将探查那二人身份之事记下,然后才继续研究这名叫红薯的吃食,在中原也没有出现过的新鲜玩意儿,就算是在秦岭大山中发现的,一个卫人又怎么会清楚其习性?
公父逝世不久,魏国虎视眈眈,他秦国眼看着就要要被山东六国瓜分,如此危急时刻,容不得他掉以轻心。
炉火旺盛,烤红薯的香气很快传了出来,赵虔拿不准火候,怕全烤成炭了于是赶紧拿火钳把东西夹出来,娘,相信儿,那孩子绝无可能是别国探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事儿你们兄弟俩自己合计,别让人钻了空子就好。老国后摇了摇头,好在大儿子没心眼,小儿子却能让人放心,不然秦国怕是熬不住接下来的苦难。
公子虔蹲在地上兴冲冲的剥着烤红薯,丝毫不知道他们家娘亲和弟弟心里想的什么,只是迫不及待让他们知道自己找来的这东西究竟有多好。
栎阳宫中其乐融融,城外庄子里也是清静闲适,天色大亮,鸡鸣犬吠不绝于耳,小甲早早将院子打扫干净,等老疾医将药送来然后去准备煎药。
卫霁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将怀中抱着的东西放在院中然后将小甲喊来,他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老疾医的药方中规中矩,还是他自己来比较好。
山间药材众多,他在外面走了几步,正好寻到几种现在需要的药,秦岭山川大体地貌与后世相同,细微之处却有差别,初来乍到走远怕是就回不来了。
此处并非高山深谷,道路不算难走,庄子里人家不多,平日里除了侍弄田地之外,也经常会上山采药打猎,方才出门时遇见了几个壮丁,虽然看上去凶悍,说起话来倒是很好相处。
盆里的黄豆泡了一晚上已经能用了,他们运气很好,院子里正好有个磨面用的小石磨,这东西由鲁班所造,问世时间不长,在秦国更是少见。
只有富庶的高门大族才会吃的那么精细,磨面太费事儿,有那个时间麦饭都煮好几拨了,秦国粮食产量低,举国上下过的都苦,比起面饼更习惯的还是麦饭。
这石磨也不知道在角落里放了多久,上面积灰许多,好在清洗之后还能用,小甲,再找个盆过来,将豆子磨成浆。
郎君稍等片刻,药马上就好,先喝了药再弄这些。小甲高声应了一句,天大地大郎君喝药最大,石磨上水还没干先晾着,豆子过会儿再磨也一样。
好,你先忙。卫霁也不急,看厨房里有些盐卤水,便先拿出来放在石磨旁边等着一会儿用来点豆腐。
盐卤点出来的豆腐不如石膏点出来的软嫩,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小甲便端着药碗过来,待他们家公子喝完然后问道,郎君,现在开始磨豆子?
虽然不知道公子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盆豆子肯定不是给马准备的。
卫霁皱着眉头将药咽下,用清水将口中苦味冲掉,然后挥挥手让小甲开始干活,这石磨闲置的时间太长,用起来肯定不会顺手,他刚试过,只转了两圈手上就没力气了。
然而,小甲毕竟和他不一样,泡了一夜的黄豆被放进石磨的小孔里,没一会儿底下的盆里就盛满了豆浆,身强体壮的少年人额头连汗都不见,只等他们家公子的下一步命令。
卫霁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再看看神色轻松的小甲,幽幽叹了一口气然后让他去把豆浆煮开,人比人气死人,他还是老老实实在旁边看着吧。
小甲的动作很是利落,厨房里柴火充足,洁白的豆浆很快咕噜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浓浓的豆香,惹的扇火的少年郎忍不住吞起了口水,郎君,能吃了吗?
还没好,再等一会儿。看这孩子依旧盯着锅里的豆浆不放,卫霁忍不住摇了摇头,可以先盛出来一点尝尝。
谢谢郎君。小甲应的飞快,小心的从锅里舀出来一勺,不等热气散开便忍不住抿了一口。
豆子的腥味儿在磨开后散去不少,比单吃豆子好太多了,少年人眼睛一亮,连忙又盛了一碗递过去,郎君,给。
放着吧,我现在吃不下。卫霁让他把碗放在旁边,将今晨在外面摘的药草分类放好,等锅里的豆浆放凉,把豆渣捋出来然后再把盐卤水加进去。
磨豆子的时候没加水,就这么煮出来吃着肯定噎得慌,这小子图新鲜什么都想吃,待会儿怕是要把舌头也吞下去。
小甲看着罐子里的盐卤水,再看看锅里还冒着热气儿的洁白豆浆,舍不得浪费这一锅好东西,郎君,这怎么加?
卫霁想了一会儿,从记忆深处将做老豆腐的步骤找出来,把盐卤水滴在勺子里然后放在锅里搅,搅一会儿换一勺,搅到推不动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恋耽美
后世粮种经过多次改良,比起这时候的粮种家再抗病抗旱抗寒产量等方面都有优势,但是想直接拿去种还有些困难,千百年后的土地和这时候的土地不可能没有差别。
不过这些自有老农去研究,秦国需要粮食,卫国也不会嫌自己粮多,好东西谁不想要呢?
红薯适应性强无地不宜,初引入便起到救荒的作用,秦国这光景和饥荒也差不了多少,只看公子虔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其中奥妙了。
背包里空间不小,收拾起来很是麻烦,卫霁谷种果蔬佐料分开放置,只靠这些东西,也能让他在秦国立足,至少这个冬天不会有事。
没有人能抵抗美食的诱惑,尤其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人,秦楚也好齐魏也罢,《山海经》中反应的明明白白,但凡华夏儿女,看到新鲜东西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玩意儿能吃吗?
他身上的这些东西不仅能吃,而且好吃,或许假以时日,他还能将小甲培养成一代大厨。
郎君,这什么东西?未来的一代大厨泡完豆子回来,看他们家公子手边多了几个陌生的块块很是好奇,能吃吗?
卫霁:古人诚不欺我。
能吃,当然能吃。卫霁让他把东西带上,然后率先朝厨房而去,这东西叫土豆,比麦饭好吃。
和红薯一样好吃吗?小甲心情瞬间好转,将案上的土豆抱在怀里赶紧跟上,您慢点,有什么事儿我做,您别乱动。
没事,我就在旁边看着。卫霁在木栅栏旁边站定,往外看了一会儿然后回头说道,往锅里添点水烧开,然后把土豆洗干净,放进水里闷熟就好。
他身上没多少力气,也懒得弄什么复杂的吃食,小甲不喜欢苦菜,又不肯吃他们带来的面饼,现在肯定没吃饱,有了住处之后总不能让这小子再饿肚子。
只用水煮就可以了?小甲把水烧上,一边洗土豆一边说道,郎君身上还有红薯吗?我收拾马车的时候没发现有剩下,不会全给公子虔带走了吧?
还有一些,红薯一次吃多了不好,明天再吃。卫霁揉了揉额头,忽然想起忘记和赵虔说红薯一次不能多吃,不然容易出现些不雅的情况。
算了,秦人粗狂,应该不会在意这些细节。
那就明天再吃吧,我其实也没那么想吃。小甲将土豆表皮的土洗干净,确定上面没有脏东西才倒进锅里,水汽蒸腾而上瞬间充满整个厨房,朦胧间什么都看不清楚。
小甲赶紧将锅盖盖上转身跑出去,他好好一个护卫,怎么就干起这活儿了呢?
郎君,这要煮多长时间?对厨房很是生疏的小护卫狼狈的咳了两声,大冬天愣是出了一身的汗。
一刻钟,很快就好。卫霁笑着将帕子递过去,感觉自己培养一代大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甲,你知道怎么回卫国吗?
小甲有些奇怪看着他们家公子,当然知道,郎君忘了,咱们出门从来都是我记路。
卫霁摸了摸鼻子,只当自己刚才什么也没说,然后才继续问道,让你自己回卫国,敢走吗?
敢当然敢,不过走是肯定不会走的,郎君打消这个念头吧。小甲看着他们家柔柔弱弱的公子,故作老成的负手道,让您当初走的时候不带小乙,现在可好,连个送信的人都找不着。
论起照顾人,小乙才是最拿手的那个,可是公子嫌带他碍事愣是不肯让人跟着,他们走的干脆,也不知道那小子哭成什么样儿了。
就小乙那性子,你敢让他跟着?卫霁哼了一声,将木栅栏关上然后回到房檐下站着,小乙平日里四处的跑,他知道的事情转眼间满宫都知道了,公子霁离家出走之心那么坚定,会透露风声才怪。
小甲抱着手臂想想,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儿,果然,他才是公子最得力的下属,不管怎么说,小甲也绝对不会留您自己在这里。
公子现在病还没好,再怎么是神仙现在也是□□凡胎,他以前没干过内侍的活,可这些天也练出来了,公子现在正需要人照顾,他怎么能在这时候离开?
这样的话,只能过些天再送信回卫国了。卫霁低声叹了一口气,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摇了摇头让小甲去将煮好的土豆捞出来。
他现在还信不过公子虔,直接用秦人送信进卫宫他不放心,既然小甲不肯走,那就只能再往后推些日子了。
兄长啊兄长,公子霁的惹下的祸事,您将来可别拿我来说事儿,想起远在帝丘的卫君,卫霁忍不住有些牙疼,可现在实在没法子,也就只能让他再提心吊胆一段时间了。
小甲没想那么多,反正能吃能喝公子没事他就开心,将煮熟的土豆放进大碗里然后问道,郎君,这东西直接吃吗?
傻小子,把皮剥了。卫霁忍不住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在外面那么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吃饱了就去睡觉,睡饱了再出来。
记下了,不过这东西不能全给我吃。小甲有些不乐意,先剥了一个放到他们家公子面前,然后乐呵呵的抱着碗蹲门口去了。
这就是不能全吃?卫霁哭笑不得的看着被放到自己面前的土豆蛋蛋,给他放回碗里然后自顾自转身回房休息。
刚喝了药没什么胃口,山珍海味也吃不下去,还是留给这小子填肚子吧。
还是郎君疼我。小甲咧了咧嘴没有一点儿推脱的意思,等人回去躺下来然后才抱着碗靠着院中大树看夕阳。
天气越来越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雪,秦国的雪是什么模样他还没见过,和卫国的雪一样吗?
只希望这个冬天好好过去,别再出什么乱子了。
金乌西垂,天一黑地上也全黑了,庄子里没有灯火,除了犬吠便再没有其他声音了。
栎阳宫,公子虔拎着红薯翻身下马,扔下随从就大剌剌往房里冲,娘!娘!看儿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第6章 莫得灵魂豆腐脑
老国后坐在火炉旁,大老远听见儿子的喊声,笑骂了一声然后拎着拐杖出去,就你嗓门大。
赵虔急吼吼冲进去,寻了炉子塞进去两块红薯,然后扶着他们家母亲在旁边坐下,娘,儿今天在外面遇到两个卫国少年,这东西是从他们那儿得来的,味道很好,儿已经尝过了。
魏国人?老国后脸色微变,看着傻不愣登的大儿子直接拿拐杖砸了过去,这个档口魏人来秦国干什么?你小子就不能长点心?
娘,是卫国不是魏国,你想错了。赵虔也不敢跑,只能抱着脑袋喊冤,儿虽然不精于算计,但也不是傻子,要真是魏国探子儿绝不会手下留情。
他赵虔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能把自己冻死在外面的探子。
老国后身体强健,上马打仗不是问题,教训起儿子来更是不会手软,年轻的秦公刚进门就看见自家大哥被追着打,脚步一转二话不说赶紧躲的远远的,怎么回事儿?大哥又怎么了?
公子虔在地上打了个滚儿,硬生生将躲出去的弟弟拽了进来然后才嚷道,渠梁,你来给大哥评评理,哪儿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的?
大哥,娘要打人讲过道理吗?赵渠梁无奈回了一句,很不想掺和进这俩人之间的战争,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时候帮哪个都不行,最后只能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老国后一眼瞪过去,放下拐杖坐回塌上,拿火钳戳了戳炉子里辨不出原本模样的黑块块嘀咕道,这能是什么好东西?
别急,等一会儿就好。公子虔揉着刚才被打到的肩膀说着,让外面候着的侍女拿来个陶盆,装上小半盆水放进去两个红薯然后扔在阴凉处,没事儿别动它,看过几天会变成什么模样。
赵渠梁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家大哥满屋子转悠,娘,大哥这是怎么了?
说是在外面遇到两个卫国少年,还从他们手里得了些好东西。老国后看着让人放心不下的大儿子,收回目光指着炉子说道,跟黑炭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东西。
正说着,一股甜香便很是霸道的传了出来,赵虔大笑着坐回来,三两句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这东西生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都行,那小子说要是能种出来,连叶子都能吃。
他们秦国大部分地方的土地都很贫瘠,娇贵的东西养不起,万一这东西真能种出来,那他们可就赚大发了。
赵渠梁皱了皱眉头,将布兜里剩下的几块生红薯拿出来,学着他们家大哥直接掰开咬了一口,甜甜脆脆的确是好吃,大哥,这东西产量如何?
公子虔顿了一下,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脑袋,这个倒是忘了问。
那孩子精神头不好,他也想不起来要问这些,能记住那几句话已经是难得,大不了下次去庄子里再问就是了。
虽然不知道产量究竟如何,可听那孩子话中的意思,这东西的产量应该不会太低,就算低了也没关系,山沟沟里又不占良田,与其野草丛生,随便种种不碍事儿。
他们秦人很容易满足,有口吃的就乐呵。
赵渠梁毕竟是秦公,考虑到的东西不像公子虔那么浅显,秦国贫弱,山东诸国的商人都不屑于过来,更不用说游学士子,可听大哥话中意思,给他这东西的少年身份不简单,卫国世族子弟为何会来秦国?
别说什么离家出走迷路到了秦国,大哥在不打仗的时候向来粗心,他可不像大哥那么好骗。
年轻的秦公眸光微暗,将探查那二人身份之事记下,然后才继续研究这名叫红薯的吃食,在中原也没有出现过的新鲜玩意儿,就算是在秦岭大山中发现的,一个卫人又怎么会清楚其习性?
公父逝世不久,魏国虎视眈眈,他秦国眼看着就要要被山东六国瓜分,如此危急时刻,容不得他掉以轻心。
炉火旺盛,烤红薯的香气很快传了出来,赵虔拿不准火候,怕全烤成炭了于是赶紧拿火钳把东西夹出来,娘,相信儿,那孩子绝无可能是别国探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事儿你们兄弟俩自己合计,别让人钻了空子就好。老国后摇了摇头,好在大儿子没心眼,小儿子却能让人放心,不然秦国怕是熬不住接下来的苦难。
公子虔蹲在地上兴冲冲的剥着烤红薯,丝毫不知道他们家娘亲和弟弟心里想的什么,只是迫不及待让他们知道自己找来的这东西究竟有多好。
栎阳宫中其乐融融,城外庄子里也是清静闲适,天色大亮,鸡鸣犬吠不绝于耳,小甲早早将院子打扫干净,等老疾医将药送来然后去准备煎药。
卫霁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将怀中抱着的东西放在院中然后将小甲喊来,他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老疾医的药方中规中矩,还是他自己来比较好。
山间药材众多,他在外面走了几步,正好寻到几种现在需要的药,秦岭山川大体地貌与后世相同,细微之处却有差别,初来乍到走远怕是就回不来了。
此处并非高山深谷,道路不算难走,庄子里人家不多,平日里除了侍弄田地之外,也经常会上山采药打猎,方才出门时遇见了几个壮丁,虽然看上去凶悍,说起话来倒是很好相处。
盆里的黄豆泡了一晚上已经能用了,他们运气很好,院子里正好有个磨面用的小石磨,这东西由鲁班所造,问世时间不长,在秦国更是少见。
只有富庶的高门大族才会吃的那么精细,磨面太费事儿,有那个时间麦饭都煮好几拨了,秦国粮食产量低,举国上下过的都苦,比起面饼更习惯的还是麦饭。
这石磨也不知道在角落里放了多久,上面积灰许多,好在清洗之后还能用,小甲,再找个盆过来,将豆子磨成浆。
郎君稍等片刻,药马上就好,先喝了药再弄这些。小甲高声应了一句,天大地大郎君喝药最大,石磨上水还没干先晾着,豆子过会儿再磨也一样。
好,你先忙。卫霁也不急,看厨房里有些盐卤水,便先拿出来放在石磨旁边等着一会儿用来点豆腐。
盐卤点出来的豆腐不如石膏点出来的软嫩,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小甲便端着药碗过来,待他们家公子喝完然后问道,郎君,现在开始磨豆子?
虽然不知道公子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盆豆子肯定不是给马准备的。
卫霁皱着眉头将药咽下,用清水将口中苦味冲掉,然后挥挥手让小甲开始干活,这石磨闲置的时间太长,用起来肯定不会顺手,他刚试过,只转了两圈手上就没力气了。
然而,小甲毕竟和他不一样,泡了一夜的黄豆被放进石磨的小孔里,没一会儿底下的盆里就盛满了豆浆,身强体壮的少年人额头连汗都不见,只等他们家公子的下一步命令。
卫霁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再看看神色轻松的小甲,幽幽叹了一口气然后让他去把豆浆煮开,人比人气死人,他还是老老实实在旁边看着吧。
小甲的动作很是利落,厨房里柴火充足,洁白的豆浆很快咕噜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浓浓的豆香,惹的扇火的少年郎忍不住吞起了口水,郎君,能吃了吗?
还没好,再等一会儿。看这孩子依旧盯着锅里的豆浆不放,卫霁忍不住摇了摇头,可以先盛出来一点尝尝。
谢谢郎君。小甲应的飞快,小心的从锅里舀出来一勺,不等热气散开便忍不住抿了一口。
豆子的腥味儿在磨开后散去不少,比单吃豆子好太多了,少年人眼睛一亮,连忙又盛了一碗递过去,郎君,给。
放着吧,我现在吃不下。卫霁让他把碗放在旁边,将今晨在外面摘的药草分类放好,等锅里的豆浆放凉,把豆渣捋出来然后再把盐卤水加进去。
磨豆子的时候没加水,就这么煮出来吃着肯定噎得慌,这小子图新鲜什么都想吃,待会儿怕是要把舌头也吞下去。
小甲看着罐子里的盐卤水,再看看锅里还冒着热气儿的洁白豆浆,舍不得浪费这一锅好东西,郎君,这怎么加?
卫霁想了一会儿,从记忆深处将做老豆腐的步骤找出来,把盐卤水滴在勺子里然后放在锅里搅,搅一会儿换一勺,搅到推不动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