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君路尘(26)
于是一眼看到自家女儿带着福莘,举止风雅的在街上散步,引得一众人围观。同僚此时也看到此景,不由赞道,咱们扬城何时来了一位这样雅致的人物,真是英雄出少年。
说罢再看一眼秦御史,同僚奇怪道,竟与大人年轻时有几分相似!
秦御史虽然有些无奈女儿又是此番模样,但难得见她如此有兴致,也只好暗叹一声,由她去了。此时听见同僚说这话,不禁心中有些骄傲,故意问道,哦?不知以王大人之见,我与那少年相比,谁更胜一筹?
王大人看看秦知寒,又看看外面的秦牧云,道,若论硬朗,自然是大人您更有气概。但若论文雅风流恕属下直言,只怕那少年更胜些。您看,那些姑娘们都看入迷了呢。
秦御史再也忍不住,朗声笑了起来,特骄傲地说,不瞒王大人,你盛赞的这位少年,正是小女。哎,我这个女儿,自小被宠坏了,我也拿她没办法。
话是这么说,王大人可一点也没看出御史大人没办法的意思,那语气中满满的骄傲都快要溢出来了!虽然惊讶于那是个少女,但扬城风俗不比京中,对姑娘管束没有那么严,又见御史大人自己乐见其成,旁人哪还有多话的道理?于是王大人叹道,早先听说令爱自京中还家,是个当世少见的才女,谁曾想今日竟见了!真不愧是我们扬城女儿,英姿飒爽风采迷人啊。
王大人客气,客气!秦御史说着客气话,嘴角都要翘上天去了。
他们不过在此闲聊,谁能想到,早在八九岁时就因琼花柳香引起过扬城女儿争相模仿的秦牧云,再次掀起了女子穿男装的风潮。
只不过扬城虽然风气开放些,但大部分家庭也没开放到能让女子女扮男装就上街的地步,因此姑娘们都只是亲手缝制了男装,各自在家中穿着玩罢了。
秦牧云自己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女装出去,多有束缚,男装出去,几乎每走一步都是注视的目光,让她极不自在,索性也懒得出去了。
只幸好这半年来,墨光为了治她病根,特地教了她一套养身的拳法,秦牧云年纪不大,习武虽然稍显晚了些,但也不算无可救药,也尽心学着。既然不想出门,便每日琢磨拳法去了。
墨光见她极聪慧,不仅一点就通还会举一反三,虽然拳法熟练不够,但要点都能领会,便欣赏极了,很想要收她为徒,打算教她一套完整的门派功夫。
本来秦牧云对此并不感兴趣,她体弱惯了,常常走不了多少路就气喘吁吁,哪里曾想过习武这种事!谁知道如今经墨前辈医治,身子一日比一日好。
因体会到走路不喘心急不咳的好处,秦牧云就更加渴望健康的体魄,听说墨光要教的功夫能帮她治病根,还能强身健体,哪里还有推辞的道理!
于是当场拜了师父,还在秦家父母的见证下,给墨光叩了三个响头,就算简单的拜师仪式了。
秦知寒夫妇因为墨光救了他们独女的病,早就感激不尽了,如今又见老神医要收秦牧云为徒,自是更加感激。
这半年来,墨光主治秦牧云的病,效果虽好,但用在周乐清身上就不大有那么见效。
一是因为周乐清积病已久,宿疾难愈,二则周乐清早年冒着生命危险生下秦牧云,能捡回一条命都是上天庇佑,自然也重伤了本元。
秦家人知道后,难免有些失望。只是这十几年,也早就习惯了。幸好女儿的病还有治好的希望,夫妻俩已经很知足了。
周乐清还道,如今看云儿这情况,说不定以后还能生儿育女呢。
但按照秦御史的想法,他妻子因生了女儿,几乎折去大半条命,他夫妻二人又向来恩爱,秦知寒为此后怕了许多年。而今秦牧云虽然身子看着好些,但生孩子总是太冒险,他倒不大愿意让女儿生养。不过这些话可不敢跟周乐清讲,不然堂堂的御史大人怕又要跪板子。
与此同时,因知道御史之女在家,这扬城官眷几乎都递来拜帖。一是想见见秦牧云,二是想为她说媒。且不说秦家姑娘貌美有才华,又是御史的女儿,就只说秦牧云随随便便就能引领扬城风流这一点说,多少人都恨不能踏破秦家门槛。
往年,每逢有人来见,秦御史和周乐清总是能推就推,一是因为他们已给女儿定好归宿,二来周乐清身子不好,不能多操心这些事。但这次,秦牧云半死不活地从周家回来后,就连周乐清自己都有些想重新考量这么亲事了。
原指望女儿嫁给周家,能够在亲人的庇佑下,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活,左右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又沾亲带故门当户对。可谁料,如今不过是去了两年,让两个孩子处一处,还没嫁过去呢,好好的一个闺女就剩了半条命送回来,周乐清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母亲年事已高,我过去念着兄长为人正直,雪津也是个知道疼人的,周乐清说,但现在看来,我那嫂嫂却未必好相与。
秦御史道,既然如此,现在来府上说亲的人有许多,倒不如我们都看看。左右离不开扬城,还是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的宝贝女儿,还是自己护着最安心。
周乐清想了想,问问云儿的意见吧。当初送她去周府时还小,不知道什么事,现在也大了,婚姻嫁娶这等大事,还是要问问她的意思。
也好,秦御史犹豫了下,又说,我猜,女儿怕是有心上人了。这才把前阵子秦牧去渡口和那两封信的事都说给周乐清,这等事,我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开口,你们母女亲近,就问问她。若真有心上人,只要那人品行端正,知道疼人,不管出身如何,我们都可以考虑。
周乐清嗔他,门当户对还是要的。
这话可说不得,秦御史非常有经验地说,就凭云儿那性子,万一她看上一个穷小子,你这话一说,她指定不肯告诉你了。你的女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第37章 037白月光变了
自拜师之后,墨光对秦牧云就比以往严格多了。
原来教她养身体的拳法, 也只是让秦牧云每日多练练, 并未强求。但如今秦牧云改口称他一声师父, 老人家就显见得严厉许多。
虽然我们门派已经落败, 因而如今也不似古时有许多规矩,但有两点还是要记住的, 墨光严肃道,第一点,是个侠字。路遇不平之事,有能力者不得袖手旁观, 无力相助的也不得欺软怕硬, 要谨守侠义之道;第二点, 便是勇字,危难当前不得退缩, 墨道之人不得见死不救,见利忘义。
秦牧云都一一应下。
墨光又说, 其实我本不姓墨,俗姓张,单名一个光字。只因自小在师门生活, 便以墨为姓。现在墨道衰微,我们也不便以墨者身份示人,便改莫姓,也方便行走。
弟子知晓。秦牧云笑问,师父, 那师门中可还有其他弟子?
莫光摇头,严格来说,你是我第一个弟子。
秦牧云有些吃惊,京城中,不是有个莫谷宣的?
她身份特殊,莫光说,我只是为她治病,她虽称我为师父,却从未行过拜师礼,因而不算墨道弟子,你是我名下第一个入门弟子。
秦牧云看着他已经斑白的头发,再想想莫光说话的神情,现在大致能理解,所谓墨道衰微,到底是衰到什么地步了。
谁料莫光却像看透她的想法似的,我们墨者虽然少,却也还是有几个的。只是大家都聚在一个地方,不大与外界往来,我当年心高气盛才离开外出谋生,这原也不拘。只是我在墨者村中排第二,除了师兄以外,还有两位师妹和一位师弟,只不知他们有没有弟子。又说,你以为谁想做我们弟子都能做的?也要我们看得上才是。如今既聪慧又肯吃苦的人少见,我师兄一辈子都没有收徒,我也是到这般年纪才收了你。若我师弟师妹也收了弟子,你可就是他们的大师姐了,要做个表率才好。
至于怎么做表率,便是好好习武。最好能连医术一起学了,但学医是个极耗神的事,一时半会,莫光也不愿意让她学。
秦牧云听信了莫光的话,以为墨者村是什么了不得的隐世门派,习武便更用心了。直到她亲自去了墨者村,才明白为什么莫光口中的大师兄没有收徒村子里真的太穷了,一个极偏僻的边远小镇,还是山脚下稀稀拉拉三四户人家,别说多养一个弟子,就连他们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只能全靠那双勤劳的双手。
那一刻秦牧云很怀疑,莫光师父是怎么认定她一个官家小姐能吃得这种苦的?
不过眼下,看多了陈旧古籍的秦牧云还是很期待自古传承侠义精神的墨者村的,毕竟墨道中人,哪个不是所在行业的翘楚?
他们师徒正在习武,福莘待秦牧云歇息的时候说,小姐,夫人让您空了去下,她有话要跟您说。
秦牧云看看莫光闭目养神全然不为所动的模样,只好道,好,你告诉我娘,回头我就去。
于是又在莫光的严格要求下,练了一下午的基本功,直到晚饭时候才歇。
本是打算饭后就去找母亲来着,但秦牧云手脚发软,浑身酸疼,又累又乏,连澡都没洗,刚沾了床就睡过去了。
周乐清来看女儿,见她这么辛苦,哪有不心疼的?但是眼见着女儿如今竟能做习武这样的事,整日面色红润,身康体健的,又狠狠心由她去了。至于说心上人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
秦牧云于是每日这么辛苦地被莫光训练着,长久下来,不知不觉早已不见了病怏怏的样子,整个人越发神采飞扬了,再练基本功也觉得轻松起来。
刚开始,秦牧云平日几乎都没有时间想赵羡词,但随着身体越来越好,她终于慢慢步入正轨,虽说功夫还是三脚猫功夫,但底子打好了,便没有当初那么难熬,算着日子,眼见着秋天都又见了尾巴,却还是没等到赵羡词。
不仅人没来,甚至连信也收不到了。
秦牧云不免牵肠挂肚,几次提笔欲写信,又不知道该寄去哪里。只能无数次在心里怪赵羡词言而无信,才说人跟以前不一样了,哼,哪里变了,还不是一样的信口开河,不守信用?她的话,我是再也不信了!
福莘在一旁听着,只能强行假装自己耳聋,听不到听不到听不到,她什么也不知道,不管老爷夫人再怎么旁敲侧击小姐心上人的事,福莘都是一问三不知。
这种事,谁敢说啊!福莘觉得自己太难了。
而此刻还在船上的赵羡词,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她身旁还跟着两个护卫,是莫谷宣特地派来保护她的,一个叫万水,另一个叫千山,其中万水听见赵羡词打喷嚏,虽然依旧冷冰冰的模样去也立刻拿了大氅来,递给赵羡词。
多谢,我不冷。赵羡词话出口,又看见这两位护卫大哥几乎能把人冻死的表情,只好接了过来。暗想,这莫谷宣说是派两个高手一路护送她,怕不是故意折腾她的吧?这两位护卫大哥,一路上几乎没说过话,要不是亲耳听到他们当初对莫谷宣说遵命,赵羡词几乎以为这两人是哑巴了皇家的护卫,真是与众不同。
于是她去问了船夫,我们还有多久到南省?
快了,船家说,如果还是这样子风平浪静的话,也就两三天的路程了。
辛苦了。赵羡词说罢,倚在船舱门口望向渐渐漆黑的河面,不知道晚晴和雷守青现在怎么样了。还有秦牧云
她没有绕去扬城,而是直接回了南省。毕竟,相对于不断传来好消息的秦牧云来说,这一年时间,赵麒年的钱只怕就要花光了。
星夜兼程,赵羡词终于在四天后抵达南省。
可一身男装的赵羡词,此刻已经不能回赵家。她也不愿意回去。
刚一靠近渡口,就看见不远处有四个人。赵羡词远远地只瞧见拿着灯笼的雷阿大,还有前面不时张望的晚晴,却不知道雷阿大身边那人又是谁?
赵羡词脚步一顿,有些迟疑。她此番回南省,是以赵贤的身份回来的,而且也不大能抛头露面,免得被人认出来。毕竟,现在的赵羡词应该在皇宫里,杳无音信地做着伴读女官。思量再三,赵羡词让两个护卫大哥前去问问情况,千山听令二话不说,手里还提着剑就过去了。唬得赵羡词连忙喊住他,千山大哥!指了指他不离身的长剑,赵羡词无奈笑道,他们都是普通人,这样可能会受到惊吓。
千山愣了愣,随手就把长剑别在了后腰,然后大步而去。
赵羡词在背后看见,不由得想,这也太粗暴了。
然而晚晴几人还是被吓了一跳,雷阿大将女眷挡在身后,警惕地问,你是什么人?
我家主子让我问一下,千山指向了躲在雷阿大背后的女子,她是谁?
雷阿大看见背后的人受惊,脸色更难看了,你家主子是谁?
千山没有回答。
这时候,雷守青突然问晚晴,按日子,小姐是不是这几日能到?
晚晴点点头,按说是该到了,只是这水路不一定早晚,早几日晚几日都有可能。只是我们都等了两三天了,不知道还要几天。
雷守青眨眨眼,忽然扬声道,船上的客人,我们是在这里等我家小姐的。您问的这位,是我兄长的妻子陈苗苗,都是我们一家的人,不知道哪里冒犯了贵人?
赵羡词在船中听见雷守青的声音,总觉得苗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仔细想了想,这才想起来,这苗苗莫非就是当初醉贤楼那位被赵麒年欺凌的唱曲女子?
竟和雷阿大成亲了?这可从没听他们在信中提过。
不过未免节外生枝,赵羡词还是避开了她们。趁着夜色遮掩,让万水和千山一左一右带着剑挡住自己,经过雷守青四人身旁,她特意看了一眼那陈苗苗,这一眼就认出,果然就是当初那女子没错,只是许久没见,竟似富态许多。
晚晴看见一个男人过来,身边还跟着两个提剑的人,吓得又往雷守青身后躲了躲。
雷阿大也依然十分警惕地护着身后的三个姑娘,直到赵羡词离开他的视线。
唯有雷守青,目光炯炯地盯着来人,似乎要穿过那两个护卫看清中间那人面貌似的。
赵羡词自然没有忽视她的目光,于是路过她们身边时,微微侧脸与雷守青对视一眼,随即做出嘘的手势来。
雷守青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恋耽美
说罢再看一眼秦御史,同僚奇怪道,竟与大人年轻时有几分相似!
秦御史虽然有些无奈女儿又是此番模样,但难得见她如此有兴致,也只好暗叹一声,由她去了。此时听见同僚说这话,不禁心中有些骄傲,故意问道,哦?不知以王大人之见,我与那少年相比,谁更胜一筹?
王大人看看秦知寒,又看看外面的秦牧云,道,若论硬朗,自然是大人您更有气概。但若论文雅风流恕属下直言,只怕那少年更胜些。您看,那些姑娘们都看入迷了呢。
秦御史再也忍不住,朗声笑了起来,特骄傲地说,不瞒王大人,你盛赞的这位少年,正是小女。哎,我这个女儿,自小被宠坏了,我也拿她没办法。
话是这么说,王大人可一点也没看出御史大人没办法的意思,那语气中满满的骄傲都快要溢出来了!虽然惊讶于那是个少女,但扬城风俗不比京中,对姑娘管束没有那么严,又见御史大人自己乐见其成,旁人哪还有多话的道理?于是王大人叹道,早先听说令爱自京中还家,是个当世少见的才女,谁曾想今日竟见了!真不愧是我们扬城女儿,英姿飒爽风采迷人啊。
王大人客气,客气!秦御史说着客气话,嘴角都要翘上天去了。
他们不过在此闲聊,谁能想到,早在八九岁时就因琼花柳香引起过扬城女儿争相模仿的秦牧云,再次掀起了女子穿男装的风潮。
只不过扬城虽然风气开放些,但大部分家庭也没开放到能让女子女扮男装就上街的地步,因此姑娘们都只是亲手缝制了男装,各自在家中穿着玩罢了。
秦牧云自己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女装出去,多有束缚,男装出去,几乎每走一步都是注视的目光,让她极不自在,索性也懒得出去了。
只幸好这半年来,墨光为了治她病根,特地教了她一套养身的拳法,秦牧云年纪不大,习武虽然稍显晚了些,但也不算无可救药,也尽心学着。既然不想出门,便每日琢磨拳法去了。
墨光见她极聪慧,不仅一点就通还会举一反三,虽然拳法熟练不够,但要点都能领会,便欣赏极了,很想要收她为徒,打算教她一套完整的门派功夫。
本来秦牧云对此并不感兴趣,她体弱惯了,常常走不了多少路就气喘吁吁,哪里曾想过习武这种事!谁知道如今经墨前辈医治,身子一日比一日好。
因体会到走路不喘心急不咳的好处,秦牧云就更加渴望健康的体魄,听说墨光要教的功夫能帮她治病根,还能强身健体,哪里还有推辞的道理!
于是当场拜了师父,还在秦家父母的见证下,给墨光叩了三个响头,就算简单的拜师仪式了。
秦知寒夫妇因为墨光救了他们独女的病,早就感激不尽了,如今又见老神医要收秦牧云为徒,自是更加感激。
这半年来,墨光主治秦牧云的病,效果虽好,但用在周乐清身上就不大有那么见效。
一是因为周乐清积病已久,宿疾难愈,二则周乐清早年冒着生命危险生下秦牧云,能捡回一条命都是上天庇佑,自然也重伤了本元。
秦家人知道后,难免有些失望。只是这十几年,也早就习惯了。幸好女儿的病还有治好的希望,夫妻俩已经很知足了。
周乐清还道,如今看云儿这情况,说不定以后还能生儿育女呢。
但按照秦御史的想法,他妻子因生了女儿,几乎折去大半条命,他夫妻二人又向来恩爱,秦知寒为此后怕了许多年。而今秦牧云虽然身子看着好些,但生孩子总是太冒险,他倒不大愿意让女儿生养。不过这些话可不敢跟周乐清讲,不然堂堂的御史大人怕又要跪板子。
与此同时,因知道御史之女在家,这扬城官眷几乎都递来拜帖。一是想见见秦牧云,二是想为她说媒。且不说秦家姑娘貌美有才华,又是御史的女儿,就只说秦牧云随随便便就能引领扬城风流这一点说,多少人都恨不能踏破秦家门槛。
往年,每逢有人来见,秦御史和周乐清总是能推就推,一是因为他们已给女儿定好归宿,二来周乐清身子不好,不能多操心这些事。但这次,秦牧云半死不活地从周家回来后,就连周乐清自己都有些想重新考量这么亲事了。
原指望女儿嫁给周家,能够在亲人的庇佑下,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活,左右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又沾亲带故门当户对。可谁料,如今不过是去了两年,让两个孩子处一处,还没嫁过去呢,好好的一个闺女就剩了半条命送回来,周乐清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母亲年事已高,我过去念着兄长为人正直,雪津也是个知道疼人的,周乐清说,但现在看来,我那嫂嫂却未必好相与。
秦御史道,既然如此,现在来府上说亲的人有许多,倒不如我们都看看。左右离不开扬城,还是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的宝贝女儿,还是自己护着最安心。
周乐清想了想,问问云儿的意见吧。当初送她去周府时还小,不知道什么事,现在也大了,婚姻嫁娶这等大事,还是要问问她的意思。
也好,秦御史犹豫了下,又说,我猜,女儿怕是有心上人了。这才把前阵子秦牧去渡口和那两封信的事都说给周乐清,这等事,我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开口,你们母女亲近,就问问她。若真有心上人,只要那人品行端正,知道疼人,不管出身如何,我们都可以考虑。
周乐清嗔他,门当户对还是要的。
这话可说不得,秦御史非常有经验地说,就凭云儿那性子,万一她看上一个穷小子,你这话一说,她指定不肯告诉你了。你的女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第37章 037白月光变了
自拜师之后,墨光对秦牧云就比以往严格多了。
原来教她养身体的拳法, 也只是让秦牧云每日多练练, 并未强求。但如今秦牧云改口称他一声师父, 老人家就显见得严厉许多。
虽然我们门派已经落败, 因而如今也不似古时有许多规矩,但有两点还是要记住的, 墨光严肃道,第一点,是个侠字。路遇不平之事,有能力者不得袖手旁观, 无力相助的也不得欺软怕硬, 要谨守侠义之道;第二点, 便是勇字,危难当前不得退缩, 墨道之人不得见死不救,见利忘义。
秦牧云都一一应下。
墨光又说, 其实我本不姓墨,俗姓张,单名一个光字。只因自小在师门生活, 便以墨为姓。现在墨道衰微,我们也不便以墨者身份示人,便改莫姓,也方便行走。
弟子知晓。秦牧云笑问,师父, 那师门中可还有其他弟子?
莫光摇头,严格来说,你是我第一个弟子。
秦牧云有些吃惊,京城中,不是有个莫谷宣的?
她身份特殊,莫光说,我只是为她治病,她虽称我为师父,却从未行过拜师礼,因而不算墨道弟子,你是我名下第一个入门弟子。
秦牧云看着他已经斑白的头发,再想想莫光说话的神情,现在大致能理解,所谓墨道衰微,到底是衰到什么地步了。
谁料莫光却像看透她的想法似的,我们墨者虽然少,却也还是有几个的。只是大家都聚在一个地方,不大与外界往来,我当年心高气盛才离开外出谋生,这原也不拘。只是我在墨者村中排第二,除了师兄以外,还有两位师妹和一位师弟,只不知他们有没有弟子。又说,你以为谁想做我们弟子都能做的?也要我们看得上才是。如今既聪慧又肯吃苦的人少见,我师兄一辈子都没有收徒,我也是到这般年纪才收了你。若我师弟师妹也收了弟子,你可就是他们的大师姐了,要做个表率才好。
至于怎么做表率,便是好好习武。最好能连医术一起学了,但学医是个极耗神的事,一时半会,莫光也不愿意让她学。
秦牧云听信了莫光的话,以为墨者村是什么了不得的隐世门派,习武便更用心了。直到她亲自去了墨者村,才明白为什么莫光口中的大师兄没有收徒村子里真的太穷了,一个极偏僻的边远小镇,还是山脚下稀稀拉拉三四户人家,别说多养一个弟子,就连他们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只能全靠那双勤劳的双手。
那一刻秦牧云很怀疑,莫光师父是怎么认定她一个官家小姐能吃得这种苦的?
不过眼下,看多了陈旧古籍的秦牧云还是很期待自古传承侠义精神的墨者村的,毕竟墨道中人,哪个不是所在行业的翘楚?
他们师徒正在习武,福莘待秦牧云歇息的时候说,小姐,夫人让您空了去下,她有话要跟您说。
秦牧云看看莫光闭目养神全然不为所动的模样,只好道,好,你告诉我娘,回头我就去。
于是又在莫光的严格要求下,练了一下午的基本功,直到晚饭时候才歇。
本是打算饭后就去找母亲来着,但秦牧云手脚发软,浑身酸疼,又累又乏,连澡都没洗,刚沾了床就睡过去了。
周乐清来看女儿,见她这么辛苦,哪有不心疼的?但是眼见着女儿如今竟能做习武这样的事,整日面色红润,身康体健的,又狠狠心由她去了。至于说心上人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
秦牧云于是每日这么辛苦地被莫光训练着,长久下来,不知不觉早已不见了病怏怏的样子,整个人越发神采飞扬了,再练基本功也觉得轻松起来。
刚开始,秦牧云平日几乎都没有时间想赵羡词,但随着身体越来越好,她终于慢慢步入正轨,虽说功夫还是三脚猫功夫,但底子打好了,便没有当初那么难熬,算着日子,眼见着秋天都又见了尾巴,却还是没等到赵羡词。
不仅人没来,甚至连信也收不到了。
秦牧云不免牵肠挂肚,几次提笔欲写信,又不知道该寄去哪里。只能无数次在心里怪赵羡词言而无信,才说人跟以前不一样了,哼,哪里变了,还不是一样的信口开河,不守信用?她的话,我是再也不信了!
福莘在一旁听着,只能强行假装自己耳聋,听不到听不到听不到,她什么也不知道,不管老爷夫人再怎么旁敲侧击小姐心上人的事,福莘都是一问三不知。
这种事,谁敢说啊!福莘觉得自己太难了。
而此刻还在船上的赵羡词,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她身旁还跟着两个护卫,是莫谷宣特地派来保护她的,一个叫万水,另一个叫千山,其中万水听见赵羡词打喷嚏,虽然依旧冷冰冰的模样去也立刻拿了大氅来,递给赵羡词。
多谢,我不冷。赵羡词话出口,又看见这两位护卫大哥几乎能把人冻死的表情,只好接了过来。暗想,这莫谷宣说是派两个高手一路护送她,怕不是故意折腾她的吧?这两位护卫大哥,一路上几乎没说过话,要不是亲耳听到他们当初对莫谷宣说遵命,赵羡词几乎以为这两人是哑巴了皇家的护卫,真是与众不同。
于是她去问了船夫,我们还有多久到南省?
快了,船家说,如果还是这样子风平浪静的话,也就两三天的路程了。
辛苦了。赵羡词说罢,倚在船舱门口望向渐渐漆黑的河面,不知道晚晴和雷守青现在怎么样了。还有秦牧云
她没有绕去扬城,而是直接回了南省。毕竟,相对于不断传来好消息的秦牧云来说,这一年时间,赵麒年的钱只怕就要花光了。
星夜兼程,赵羡词终于在四天后抵达南省。
可一身男装的赵羡词,此刻已经不能回赵家。她也不愿意回去。
刚一靠近渡口,就看见不远处有四个人。赵羡词远远地只瞧见拿着灯笼的雷阿大,还有前面不时张望的晚晴,却不知道雷阿大身边那人又是谁?
赵羡词脚步一顿,有些迟疑。她此番回南省,是以赵贤的身份回来的,而且也不大能抛头露面,免得被人认出来。毕竟,现在的赵羡词应该在皇宫里,杳无音信地做着伴读女官。思量再三,赵羡词让两个护卫大哥前去问问情况,千山听令二话不说,手里还提着剑就过去了。唬得赵羡词连忙喊住他,千山大哥!指了指他不离身的长剑,赵羡词无奈笑道,他们都是普通人,这样可能会受到惊吓。
千山愣了愣,随手就把长剑别在了后腰,然后大步而去。
赵羡词在背后看见,不由得想,这也太粗暴了。
然而晚晴几人还是被吓了一跳,雷阿大将女眷挡在身后,警惕地问,你是什么人?
我家主子让我问一下,千山指向了躲在雷阿大背后的女子,她是谁?
雷阿大看见背后的人受惊,脸色更难看了,你家主子是谁?
千山没有回答。
这时候,雷守青突然问晚晴,按日子,小姐是不是这几日能到?
晚晴点点头,按说是该到了,只是这水路不一定早晚,早几日晚几日都有可能。只是我们都等了两三天了,不知道还要几天。
雷守青眨眨眼,忽然扬声道,船上的客人,我们是在这里等我家小姐的。您问的这位,是我兄长的妻子陈苗苗,都是我们一家的人,不知道哪里冒犯了贵人?
赵羡词在船中听见雷守青的声音,总觉得苗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仔细想了想,这才想起来,这苗苗莫非就是当初醉贤楼那位被赵麒年欺凌的唱曲女子?
竟和雷阿大成亲了?这可从没听他们在信中提过。
不过未免节外生枝,赵羡词还是避开了她们。趁着夜色遮掩,让万水和千山一左一右带着剑挡住自己,经过雷守青四人身旁,她特意看了一眼那陈苗苗,这一眼就认出,果然就是当初那女子没错,只是许久没见,竟似富态许多。
晚晴看见一个男人过来,身边还跟着两个提剑的人,吓得又往雷守青身后躲了躲。
雷阿大也依然十分警惕地护着身后的三个姑娘,直到赵羡词离开他的视线。
唯有雷守青,目光炯炯地盯着来人,似乎要穿过那两个护卫看清中间那人面貌似的。
赵羡词自然没有忽视她的目光,于是路过她们身边时,微微侧脸与雷守青对视一眼,随即做出嘘的手势来。
雷守青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