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君路尘(24)
可纸包不住火,慢慢的赵自省还是发现了刘润月的身份。既然刘润月贵为公主,但本朝公主向来没有抛头露面的道理,如果她能这么做,必然是得了特许的。能让堂堂公主如此费心耗神,这百宝楼背后的真正主人是谁简直要呼之欲出了。
虽然当时只是猜测,但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渐渐坐实了赵自省的猜测。
赵自省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知道商人做生意有多难。朝廷本就重农抑商,商人赋税严重,他本有意入仕,以期改变商人的现状,但现在他明白,朝廷不会为商人做主,甚至还恨不能将商人的毛都拔干净。
尤其后来,刘润月给百宝楼定了规矩,商户所得七成皆要上交给百宝楼,这让赵自省和她产生了严重分歧。赵自省不赞同朝廷这么雁过拔毛,但刘润月认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需要用钱,商人上贡理所应当,况且还留了三成利润。
这消息很快传到太子耳中,太子本来就不放心这么多财产由一个皇族之外的贱民打理,因此寻了个由头,看在刘润月的面子上,破格提升赵自省封为户部采办,官至四品,打发回南省去了。而且特地叮嘱他,此事是皇上隆恩,着他立刻启程,不要多余告诉别人。
言下之意,就是不能让刘润月知道。赵自省何其机警!立时领会出其中意图,他一介贱民,怎敢与圣旨有违?当即就不辞而别。
刘润月知道后很不高兴,既怪赵自省一声不吭,又觉得太子不该不知会她一声,就直接把人弄走了。赵自省是她的得力助手甚至合作伙伴,况且她对赵自省也不是没有感情。
太子为了安抚刘润月的情绪,特赐赵自省为皇商,从此做生意几乎遇不到来自官方的壁垒。可惜赵自省自己心灰意冷,又怕树大招风,也就安安生生做个四品采办,除了无意间经营出南润粮庄名传江南外,其余都是些不大突出的产业,不愿意多管生意的事情。
两人远隔万里,刘润月待在宫中时百无聊赖,很怀念那个人。可现在她手握百宝楼,一身大权,太子对她也不似以往亲厚,总有些提防之心,因此也不大能离京了。
刘润月渐渐苦闷起来,想求太子帮忙,让她嫁给赵自省。刘润月相信,跟赵自省在一起,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快活,赵自省不会特意拘着她。
但太子,看着两人联手做起来的百宝楼如今日进斗金,况且又都对百宝楼知根知底,哪里敢再让两个人在一起!于是一面嘴上应着,一面安排自己的伴读老师季青林,将小女儿抢先嫁给了赵自省。
赵自省虽然心中记挂着刘润月,但自知出身低微,根本没可能与刘润月在一起,又加上他年岁渐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独苗苗一个的孤家寡人赵自省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刘润月知道后,虽然明白这里面有太子的手笔,可终究尘埃落定。她堂堂一个公主,再怎么也不可能去做妾,最终无可奈何只能作罢。可向来最亲厚的太子,种种举动却让她伤透了心,南海郡王来求亲时,刘润月便嫁了过去。
此后没多久,太子登基成为新皇,赵自省死于意外,百宝楼立了一个新规矩,那就是直接由公主负责,待公主远嫁后,再另行挑选一位公主。
铁打的皇帝在幕后,流水的公主轮流掌权。皇帝对此很满意。
六公主刘璇就是这流水的公主之一,只是她也不大会做生意,这百宝楼近十几年虽然看着依旧热闹,其实底子已经渐渐空了,皇帝才开始着急起来。
于是早早就为六公主选好了未来驸马,好让刘璇能晚嫁几年,把百宝楼拉一把。
说来也巧,这两位待选的驸马一个是南海郡王之子郑显晟,另一个就是光禄大夫季青林幼子季安复。万一将来刘璇选了季安复,那可就成了赵羡词的舅妈。
这中间曲折,莫谷宣早就暗中调查清楚,只是能与赵羡词说的却有限。
第34章 034白月光变了
莫谷宣只细细和赵羡词说了百宝楼的规则,以及想要她做什么, 这几年百宝楼进项一日不如一日, 很多商户千方百计的要撤出, 但因为契约中定下五十年租约, 这才勉强维持着脸面。不过,再这么下去总不是办法, 因此我才四处寻寻找人才。其余的,却一概没提及。
赵羡词认真听罢,思量半晌,却皱眉道, 实际上, 我并没有从商经验, 恐担不起如此重负。有一句话她心有疑惑,却没问出来, 那就是既然当初有人能与商户定下长达五十年的租约,那必是许了重利的, 如今倘若真像莫谷宣所说的那般凋敝,其中只怕内情复杂,赵羡词可不敢揽这个担子。
嗐, 原也没指望你力挽狂澜,我只是瞧你比我有做生意的头脑,左右比我抓破脑壳的好。莫谷宣说,就死马当活马医,你能做好, 我给你大大的好处,做不好也没什么。
赵羡词却依然不答话。
莫谷宣急了,我都跟你说的这样清楚明白了,你还有什么顾虑?
赵羡词抿抿唇,心想,顾虑多着呢。比如莫谷宣年纪轻轻是怎么接管百宝楼的,又是从谁手里接来的?她作为六公主,民间历来传说六公主体弱多病,养在深宫不出,因而嫁娶的事也一推再推。可现在莫谷宣显然活蹦乱跳,一点也不像个病秧子,这其中又有什么由头?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百宝楼背景深厚,自然也想到了达官贵人,但谁能想到幕后的老板竟是当今六公主?等等。
赵羡词直觉百宝楼不简单,唯恐其中牵扯到皇家权势争斗,这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了。
何况莫谷宣语焉不详,只说百宝楼,其余一概没讲比如这百宝楼的幕后主人到底是谁?倘若冒然应允,怕是后患无穷。再者说,她也确实没有实在的做生意经验,不过是耳濡目染,真做起来不知有多少难处。这种种事由一时也没能缕出头绪,她自然不敢轻易应允。但转念一想,赵羡词问,我既是公主伴读,哪怕不用陪在你身边,去百宝楼做事也不妥吧?
莫谷宣道,这个好办,你若应下,我立刻就能给你一个新身份。
这倒让赵羡词大大的心动了。最近这段时间,她每每想到赵家产业,就头疼自己该怎么出面将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虽然她是赵家独一无二的小姐,但除了些嫁妆,赵家家产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况且前世她出嫁时,赵家已经走到绝路,就更别提什么嫁妆了。
思量再三,赵羡词说,如果要我答应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告诉我,百宝楼为何如今江河日下?以及,她抿抿唇,百宝楼真正的主人,到底想要什么呢。
莫谷宣心里一惊,只道,第一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百宝楼的生意一日差过一日,早年百宝楼日进斗金,是京城炙手可热的贵族玩乐之地,这些年却大不一样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莫谷宣顿了顿,想要什么,大概是让百宝楼能够再次红火起来,多挣点钱,就这样。
赵羡词听罢,暗想,如果只是单纯想挣钱的话,自己倒不是不可以去练练手,毕竟她虽看多了生意场,可实际操练却极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能够因此拿到一个新身份,若非公主之尊,只怕此事还不好操作。
我或可一试,但有两点,赵羡词说,一则我不过纸上谈兵,成效不知几何,不管能不能成,此事决不能让我家人知道。二则,她笑笑,药的事
莫谷宣脸就一抽,你看着赵羡词固执的模样,莫谷宣无奈道,我师父医术了得,又是本门留下的秘方,应该很快就能好。
那到底还要等多久?
莫谷宣沉默下,真的快了,我师父已经有头绪了,后面试药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也就是说最迟到年末,成与不成也就见分晓了。
赵羡词面楼喜色,既如此,我就暂且在百宝楼做到年末,不知可否?又说,想把这么大的买卖做起来,光靠你我是不行的,总还要更多人,我且试着瞧瞧百宝楼因何亏损,只要找到原因,那能不能扭转也就知道了。末了又问,我被选作公主伴读之事,我家里人可曾知道?
当然,莫谷宣说,这么大的消息,你一入选就有专门的宫人去你家报喜了。不过之后要委屈你一阵,虽说做公主伴读不比选妃,但宫中规矩森严,尤其我还要跟你一个新的身份,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你不能将事情告诉家中,就算出了宫也不能与她们见面,免得节外生枝。
赵羡词只当周府众人已知晓她做伴读女官之事,哪里想得到,入选消息一出,就已经传到周家。那时她的身份还未定,就连传消息的人也不知道她接下来是做美人还是才人,谁能想到她竟做了伴读女官?直到六公主刘璇将人领回宫殿,掖庭又按制将此事书在纸上,伴读女官之事才尘埃落定。
但这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赵羡词作女官的事情隔了三天才传到周府。
赵羡词自是不知晓其中原委,应道,但我要手书一封,送与秦牧云。你放心,我不会多言,你若不放心,内容可经你过目。
莫谷宣摆摆手,如果你这点分寸都没有,我也不必找你。你写吧,我找人给你送去。
考虑到现在的情况,赵羡词于是只写了两句话:
入宫伴读,公主甚善。半年之后,或可返家,云儿勿念。
莫谷宣要帮她送信时,才突然想起,跟她讲,据我所知,那秦牧云在你入选当日就回扬城了,你这信是要送到扬城吗?
赵羡词吃惊道,已经走了吗?
对啊,周府送人那么大动静,婆子丫头跟了十几个,还有一个长队的小厮搬着东西,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赵羡词一时不舍极了,但思及周家的下场,又觉得秦牧云还是离开的好。因知道信送往扬城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赵羡词就不舍得这么言简意赅了,于是重新写了一封长信,无非是交待秦牧云放宽心,回家后也要照顾好自己等,自然也讲了半年后她或许会被放出宫去探亲,那时就能相见。
可惜赵羡词不知道,秦牧云回家绕了远路,她的信在秦御史家都落了灰,秦牧云才堪堪到家。秦家父母提前知道秦牧云要回来,高兴地准备了许久,赶忙给心肝宝贝收拾了闺房,信自然也在收拾时被丫头给她放进了书架上。
至于秦御史和秦夫人什么时候能想起提醒宝贝女儿,有一封来自京中的信,谁也不知道。
而秦牧云回了家,自是要歇息一段时日,好承欢膝前,什么时候能发现赵羡词的信,也未可知。
至于周府的人,很快得知赵羡词做了伴读女官的事,虽然也是值得高兴的喜事,但总比不上宫妃荣耀,赵夫人不免失望。况且虽说是伴读女官,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伺候公主的丫头,以后什么时候能放出宫还不知道呢,这一进宫轻易见不得面,只怕以后连婚姻都要耽误了。
赵夫人如何不焦心!知道赵羡词无望做皇妃,赵夫人想起周夫人原先的话,暗自探了好几次口风。但她的顾虑又如何不是周夫人的顾虑?况且,早先因为七王爷的事,赵羡词名声有损。虽然知道赵羡词是冤枉的,但周夫人可不在乎这个,她只在乎赵羡词是不是有个好名声。
尤其秦牧云也回了家去,以后能否嫁给周雪津,也都另说。人不在跟前,变数就大,周夫人现在可以放心给周雪津安排合意的媳妇了。
因此,也不大看得上赵羡词,觉得配不上她世家子弟的宝贝儿子。
每当赵夫人明里暗里试探,周夫人要么笑笑转移话题,要么夸赞赵羡词有本事,人又得体,以后跟着公主前途无量,就是不提周雪津的事。
几次如此,赵夫人知道此事无望,也就泄了气。她是万万没想到,带女儿上京选秀后,竟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初花的那些钱拿不到回报不说,连女儿嫁人的事也都要化成泡影了!因此每日哀叹连连,以泪洗面。
这周府,也渐渐待不下去了。
赵麒年也是,虽然妹妹进宫做女官听起来很光彩,但与那群非富即贵的公子哥儿厮混时,有那些嘴臭的,总是拿这事揶揄出身没他们好的赵麒年,说的话就很难听了,比如什么,就算不能成为皇上的女人,长久跟着公主,左右以后出宫也人老珠黄,说不定就和公主好上了,也算半个皇亲国戚,就是可惜他妹妹尝不到男人的雄风之类。
这些人嘴里总是三句离不开女人,那些不中听的荤笑话信手拈来,赵麒年哪里听得了这个!没过几日,就怏怏的不愿再去同人玩,在母亲跟前既无趣,又要对着赵夫人的满面愁容,赵麒年受不了,烦闷之极。
不过三五日,也和赵夫人回南省去了,晚晴和雷守青本想留在京中等赵羡词,奈何身不由己,只好跟着赵夫人回去了。
但府上没了赵羡词,雷守青时不时看见赵麒年,心里慌得很,索性寻了由头离开赵家,又和雷阿大一处了。晚晴却无处可去,她原本是赵羡词的丫头,此后赵羡词不知何时能出宫,自然也不能带她出宫去,赵夫人就想让她伺候赵麒年。
晚晴吓得三魂七魄丢了一半,苦苦哀求赵夫人,赵夫人哪里会听一个小丫头说什么?又是从小养在家的奴才,赵夫人自然说一不二。晚晴的父母知道此事,倒是极为高兴。
最后,雷守青给她出了个主意,趁夜把晚晴带走了。
晚晴私出府去,再没回来。赵夫人找了一阵骂了一阵,但因为本就不是个会管事的人,闹腾一阵也就作罢,赵麒年回了南省,就当场复活起来,哪里还会管家里这些事,晚晴总算躲过去,全靠雷守青收留。
至于赵羡词,她和莫谷宣商量罢,也终于拿到一个全新的身份。
考量再三,为免以后自己身份曝光被人做文章,尤其为了把赵家产业以一个正当理由夺回来,她给自己取名赵康,字贤,说是赵自省的私生子,是父亲在扬城采办时与某女子私会所生。
莫谷宣没听过这么编排自己父亲的,却也将其余一应诸事打理妥当,包括赵康的出生来历和人生经历,连母亲都给她试着找了一个,但安全为上,最好还是安排赵康母亲早亡,毕竟孤身一个女子养孩子不易,不然就只能安排这个并不存在的母亲改嫁。这样做起来就更麻烦,索性让她亡故的好。
赵羡词拿到赵康的档案,总算确定了全新的身份。待细看一应官印手续,赵羡词不由叹道,此事若非你玉成,寻常人还真做不了。
莫谷宣笑道,这等事,旁人轻易求都求不来,我可是你的贵人。
赵羡词也不反驳,作揖道,多谢贵人。
别耍嘴皮子功夫,莫谷宣说,你可要为本贵人把事儿做好了!又因知道姑姑曾与赵自省有些渊源,便将赵羡词的事暗中传信告诉了远嫁南海郡的刘润月。
恋耽美
虽然当时只是猜测,但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渐渐坐实了赵自省的猜测。
赵自省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知道商人做生意有多难。朝廷本就重农抑商,商人赋税严重,他本有意入仕,以期改变商人的现状,但现在他明白,朝廷不会为商人做主,甚至还恨不能将商人的毛都拔干净。
尤其后来,刘润月给百宝楼定了规矩,商户所得七成皆要上交给百宝楼,这让赵自省和她产生了严重分歧。赵自省不赞同朝廷这么雁过拔毛,但刘润月认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需要用钱,商人上贡理所应当,况且还留了三成利润。
这消息很快传到太子耳中,太子本来就不放心这么多财产由一个皇族之外的贱民打理,因此寻了个由头,看在刘润月的面子上,破格提升赵自省封为户部采办,官至四品,打发回南省去了。而且特地叮嘱他,此事是皇上隆恩,着他立刻启程,不要多余告诉别人。
言下之意,就是不能让刘润月知道。赵自省何其机警!立时领会出其中意图,他一介贱民,怎敢与圣旨有违?当即就不辞而别。
刘润月知道后很不高兴,既怪赵自省一声不吭,又觉得太子不该不知会她一声,就直接把人弄走了。赵自省是她的得力助手甚至合作伙伴,况且她对赵自省也不是没有感情。
太子为了安抚刘润月的情绪,特赐赵自省为皇商,从此做生意几乎遇不到来自官方的壁垒。可惜赵自省自己心灰意冷,又怕树大招风,也就安安生生做个四品采办,除了无意间经营出南润粮庄名传江南外,其余都是些不大突出的产业,不愿意多管生意的事情。
两人远隔万里,刘润月待在宫中时百无聊赖,很怀念那个人。可现在她手握百宝楼,一身大权,太子对她也不似以往亲厚,总有些提防之心,因此也不大能离京了。
刘润月渐渐苦闷起来,想求太子帮忙,让她嫁给赵自省。刘润月相信,跟赵自省在一起,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快活,赵自省不会特意拘着她。
但太子,看着两人联手做起来的百宝楼如今日进斗金,况且又都对百宝楼知根知底,哪里敢再让两个人在一起!于是一面嘴上应着,一面安排自己的伴读老师季青林,将小女儿抢先嫁给了赵自省。
赵自省虽然心中记挂着刘润月,但自知出身低微,根本没可能与刘润月在一起,又加上他年岁渐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独苗苗一个的孤家寡人赵自省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刘润月知道后,虽然明白这里面有太子的手笔,可终究尘埃落定。她堂堂一个公主,再怎么也不可能去做妾,最终无可奈何只能作罢。可向来最亲厚的太子,种种举动却让她伤透了心,南海郡王来求亲时,刘润月便嫁了过去。
此后没多久,太子登基成为新皇,赵自省死于意外,百宝楼立了一个新规矩,那就是直接由公主负责,待公主远嫁后,再另行挑选一位公主。
铁打的皇帝在幕后,流水的公主轮流掌权。皇帝对此很满意。
六公主刘璇就是这流水的公主之一,只是她也不大会做生意,这百宝楼近十几年虽然看着依旧热闹,其实底子已经渐渐空了,皇帝才开始着急起来。
于是早早就为六公主选好了未来驸马,好让刘璇能晚嫁几年,把百宝楼拉一把。
说来也巧,这两位待选的驸马一个是南海郡王之子郑显晟,另一个就是光禄大夫季青林幼子季安复。万一将来刘璇选了季安复,那可就成了赵羡词的舅妈。
这中间曲折,莫谷宣早就暗中调查清楚,只是能与赵羡词说的却有限。
第34章 034白月光变了
莫谷宣只细细和赵羡词说了百宝楼的规则,以及想要她做什么, 这几年百宝楼进项一日不如一日, 很多商户千方百计的要撤出, 但因为契约中定下五十年租约, 这才勉强维持着脸面。不过,再这么下去总不是办法, 因此我才四处寻寻找人才。其余的,却一概没提及。
赵羡词认真听罢,思量半晌,却皱眉道, 实际上, 我并没有从商经验, 恐担不起如此重负。有一句话她心有疑惑,却没问出来, 那就是既然当初有人能与商户定下长达五十年的租约,那必是许了重利的, 如今倘若真像莫谷宣所说的那般凋敝,其中只怕内情复杂,赵羡词可不敢揽这个担子。
嗐, 原也没指望你力挽狂澜,我只是瞧你比我有做生意的头脑,左右比我抓破脑壳的好。莫谷宣说,就死马当活马医,你能做好, 我给你大大的好处,做不好也没什么。
赵羡词却依然不答话。
莫谷宣急了,我都跟你说的这样清楚明白了,你还有什么顾虑?
赵羡词抿抿唇,心想,顾虑多着呢。比如莫谷宣年纪轻轻是怎么接管百宝楼的,又是从谁手里接来的?她作为六公主,民间历来传说六公主体弱多病,养在深宫不出,因而嫁娶的事也一推再推。可现在莫谷宣显然活蹦乱跳,一点也不像个病秧子,这其中又有什么由头?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百宝楼背景深厚,自然也想到了达官贵人,但谁能想到幕后的老板竟是当今六公主?等等。
赵羡词直觉百宝楼不简单,唯恐其中牵扯到皇家权势争斗,这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了。
何况莫谷宣语焉不详,只说百宝楼,其余一概没讲比如这百宝楼的幕后主人到底是谁?倘若冒然应允,怕是后患无穷。再者说,她也确实没有实在的做生意经验,不过是耳濡目染,真做起来不知有多少难处。这种种事由一时也没能缕出头绪,她自然不敢轻易应允。但转念一想,赵羡词问,我既是公主伴读,哪怕不用陪在你身边,去百宝楼做事也不妥吧?
莫谷宣道,这个好办,你若应下,我立刻就能给你一个新身份。
这倒让赵羡词大大的心动了。最近这段时间,她每每想到赵家产业,就头疼自己该怎么出面将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虽然她是赵家独一无二的小姐,但除了些嫁妆,赵家家产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况且前世她出嫁时,赵家已经走到绝路,就更别提什么嫁妆了。
思量再三,赵羡词说,如果要我答应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告诉我,百宝楼为何如今江河日下?以及,她抿抿唇,百宝楼真正的主人,到底想要什么呢。
莫谷宣心里一惊,只道,第一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百宝楼的生意一日差过一日,早年百宝楼日进斗金,是京城炙手可热的贵族玩乐之地,这些年却大不一样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莫谷宣顿了顿,想要什么,大概是让百宝楼能够再次红火起来,多挣点钱,就这样。
赵羡词听罢,暗想,如果只是单纯想挣钱的话,自己倒不是不可以去练练手,毕竟她虽看多了生意场,可实际操练却极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能够因此拿到一个新身份,若非公主之尊,只怕此事还不好操作。
我或可一试,但有两点,赵羡词说,一则我不过纸上谈兵,成效不知几何,不管能不能成,此事决不能让我家人知道。二则,她笑笑,药的事
莫谷宣脸就一抽,你看着赵羡词固执的模样,莫谷宣无奈道,我师父医术了得,又是本门留下的秘方,应该很快就能好。
那到底还要等多久?
莫谷宣沉默下,真的快了,我师父已经有头绪了,后面试药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也就是说最迟到年末,成与不成也就见分晓了。
赵羡词面楼喜色,既如此,我就暂且在百宝楼做到年末,不知可否?又说,想把这么大的买卖做起来,光靠你我是不行的,总还要更多人,我且试着瞧瞧百宝楼因何亏损,只要找到原因,那能不能扭转也就知道了。末了又问,我被选作公主伴读之事,我家里人可曾知道?
当然,莫谷宣说,这么大的消息,你一入选就有专门的宫人去你家报喜了。不过之后要委屈你一阵,虽说做公主伴读不比选妃,但宫中规矩森严,尤其我还要跟你一个新的身份,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你不能将事情告诉家中,就算出了宫也不能与她们见面,免得节外生枝。
赵羡词只当周府众人已知晓她做伴读女官之事,哪里想得到,入选消息一出,就已经传到周家。那时她的身份还未定,就连传消息的人也不知道她接下来是做美人还是才人,谁能想到她竟做了伴读女官?直到六公主刘璇将人领回宫殿,掖庭又按制将此事书在纸上,伴读女官之事才尘埃落定。
但这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赵羡词作女官的事情隔了三天才传到周府。
赵羡词自是不知晓其中原委,应道,但我要手书一封,送与秦牧云。你放心,我不会多言,你若不放心,内容可经你过目。
莫谷宣摆摆手,如果你这点分寸都没有,我也不必找你。你写吧,我找人给你送去。
考虑到现在的情况,赵羡词于是只写了两句话:
入宫伴读,公主甚善。半年之后,或可返家,云儿勿念。
莫谷宣要帮她送信时,才突然想起,跟她讲,据我所知,那秦牧云在你入选当日就回扬城了,你这信是要送到扬城吗?
赵羡词吃惊道,已经走了吗?
对啊,周府送人那么大动静,婆子丫头跟了十几个,还有一个长队的小厮搬着东西,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赵羡词一时不舍极了,但思及周家的下场,又觉得秦牧云还是离开的好。因知道信送往扬城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赵羡词就不舍得这么言简意赅了,于是重新写了一封长信,无非是交待秦牧云放宽心,回家后也要照顾好自己等,自然也讲了半年后她或许会被放出宫去探亲,那时就能相见。
可惜赵羡词不知道,秦牧云回家绕了远路,她的信在秦御史家都落了灰,秦牧云才堪堪到家。秦家父母提前知道秦牧云要回来,高兴地准备了许久,赶忙给心肝宝贝收拾了闺房,信自然也在收拾时被丫头给她放进了书架上。
至于秦御史和秦夫人什么时候能想起提醒宝贝女儿,有一封来自京中的信,谁也不知道。
而秦牧云回了家,自是要歇息一段时日,好承欢膝前,什么时候能发现赵羡词的信,也未可知。
至于周府的人,很快得知赵羡词做了伴读女官的事,虽然也是值得高兴的喜事,但总比不上宫妃荣耀,赵夫人不免失望。况且虽说是伴读女官,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伺候公主的丫头,以后什么时候能放出宫还不知道呢,这一进宫轻易见不得面,只怕以后连婚姻都要耽误了。
赵夫人如何不焦心!知道赵羡词无望做皇妃,赵夫人想起周夫人原先的话,暗自探了好几次口风。但她的顾虑又如何不是周夫人的顾虑?况且,早先因为七王爷的事,赵羡词名声有损。虽然知道赵羡词是冤枉的,但周夫人可不在乎这个,她只在乎赵羡词是不是有个好名声。
尤其秦牧云也回了家去,以后能否嫁给周雪津,也都另说。人不在跟前,变数就大,周夫人现在可以放心给周雪津安排合意的媳妇了。
因此,也不大看得上赵羡词,觉得配不上她世家子弟的宝贝儿子。
每当赵夫人明里暗里试探,周夫人要么笑笑转移话题,要么夸赞赵羡词有本事,人又得体,以后跟着公主前途无量,就是不提周雪津的事。
几次如此,赵夫人知道此事无望,也就泄了气。她是万万没想到,带女儿上京选秀后,竟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初花的那些钱拿不到回报不说,连女儿嫁人的事也都要化成泡影了!因此每日哀叹连连,以泪洗面。
这周府,也渐渐待不下去了。
赵麒年也是,虽然妹妹进宫做女官听起来很光彩,但与那群非富即贵的公子哥儿厮混时,有那些嘴臭的,总是拿这事揶揄出身没他们好的赵麒年,说的话就很难听了,比如什么,就算不能成为皇上的女人,长久跟着公主,左右以后出宫也人老珠黄,说不定就和公主好上了,也算半个皇亲国戚,就是可惜他妹妹尝不到男人的雄风之类。
这些人嘴里总是三句离不开女人,那些不中听的荤笑话信手拈来,赵麒年哪里听得了这个!没过几日,就怏怏的不愿再去同人玩,在母亲跟前既无趣,又要对着赵夫人的满面愁容,赵麒年受不了,烦闷之极。
不过三五日,也和赵夫人回南省去了,晚晴和雷守青本想留在京中等赵羡词,奈何身不由己,只好跟着赵夫人回去了。
但府上没了赵羡词,雷守青时不时看见赵麒年,心里慌得很,索性寻了由头离开赵家,又和雷阿大一处了。晚晴却无处可去,她原本是赵羡词的丫头,此后赵羡词不知何时能出宫,自然也不能带她出宫去,赵夫人就想让她伺候赵麒年。
晚晴吓得三魂七魄丢了一半,苦苦哀求赵夫人,赵夫人哪里会听一个小丫头说什么?又是从小养在家的奴才,赵夫人自然说一不二。晚晴的父母知道此事,倒是极为高兴。
最后,雷守青给她出了个主意,趁夜把晚晴带走了。
晚晴私出府去,再没回来。赵夫人找了一阵骂了一阵,但因为本就不是个会管事的人,闹腾一阵也就作罢,赵麒年回了南省,就当场复活起来,哪里还会管家里这些事,晚晴总算躲过去,全靠雷守青收留。
至于赵羡词,她和莫谷宣商量罢,也终于拿到一个全新的身份。
考量再三,为免以后自己身份曝光被人做文章,尤其为了把赵家产业以一个正当理由夺回来,她给自己取名赵康,字贤,说是赵自省的私生子,是父亲在扬城采办时与某女子私会所生。
莫谷宣没听过这么编排自己父亲的,却也将其余一应诸事打理妥当,包括赵康的出生来历和人生经历,连母亲都给她试着找了一个,但安全为上,最好还是安排赵康母亲早亡,毕竟孤身一个女子养孩子不易,不然就只能安排这个并不存在的母亲改嫁。这样做起来就更麻烦,索性让她亡故的好。
赵羡词拿到赵康的档案,总算确定了全新的身份。待细看一应官印手续,赵羡词不由叹道,此事若非你玉成,寻常人还真做不了。
莫谷宣笑道,这等事,旁人轻易求都求不来,我可是你的贵人。
赵羡词也不反驳,作揖道,多谢贵人。
别耍嘴皮子功夫,莫谷宣说,你可要为本贵人把事儿做好了!又因知道姑姑曾与赵自省有些渊源,便将赵羡词的事暗中传信告诉了远嫁南海郡的刘润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