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就借用苏贤书院。我去过苏贤书院,里面还可供大臣居住,省的再另外找地方,等京城这边重新造好了,到时候可以搬过来。李洛道。
怕是不妥当。顾郡辰道,京城这边单单是建造皇宫,就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别说还要重新建造那些倒塌的房子。
这个简单。李洛想出了办法,地动是天灾,非人力能阻止的,也跟国家和朝廷没有关系,所以大臣们自己的房子自己造,地基还是原来的地方。
这个可行。顾郡辰没有后顾之忧的下了马车。
宫人们已经在准备早餐了,除了大米之外,什么菜都没有。李洛能事先准备大米给大家吃就已经够好了,如果还有人想要菜估计也没有脸说得出口。
皇上,伙食简陋,还请委屈一下。海公公道。
委屈什么?照宁帝不在意,想象以前边境将士们没有粮食的日子,咱们今日至少还能喝到大米粥,已是幸运至极了。
照宁帝这话声音不轻,让一些觉得委屈的大臣或者其他人,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这位皇帝虽然出生好,但是从小到大,吃的苦头也多,那是从军营里出来的,军营的生活可是连大米粥都喝不上呢。
皇叔。顾郡辰走到照宁帝的张鹏边。照宁帝是在场唯一有帐篷的,今天大家到口字亭的时候,颜色已经微微有些亮了。大家能闭目打个地铺已经是不错了,还指望有帐篷?谁给你们准备?皇上那帐篷可是李小侯爷命人准备的,他们自问没有这个自问,让李小侯替他们准备不过今早看到李小侯爷的马车,又有人委屈的想:没有帐篷,有李小侯爷这样的马车也能好好的休息一番。但是,又觉得自己做梦了。李小侯爷那是为自己准备的。
醒了?今次的事情辛苦你和洛儿了。照宁帝道,如果不是地动发动的时候,你和洛儿团结大家又安排好一切,说不定人踩死人都有可能。
顾郡辰没有回答。这种表彰他们又打别人脸的话,他是不会接的,除非很讨厌那个人:来口字亭前,我们在前面耽误了一下时间,为了观察地动的情况。
哦?听到这个照宁帝才急切的问,地动发动后又怎么样了?京城的情况严重吗?
顾郡辰点头,拿出一幅画:这是我回头去看的半边京城的情况,看好之后在马车上画的。房屋基本已经倒塌了,就是重新建造房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照宁帝接过顾郡辰的画,看着画中的情况,想象一下这是京城现在的样子,他的眉头蹙的很紧:怎么会这么严重,这哪里是地动,分明把京城都洗劫一空了。特别是皇宫,看到这样的皇宫,照宁帝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先祖推翻了上一个朝廷,打进京城之后,并没有马上住进皇宫,而是先把皇宫装修了一番,然后又扩建。到了朕的手中已经有114年了,中间虽然没有继续扩建,但是维修的次数却不少,没想到114年后,却要重新建造了。此乃天意,迎接新帝,重新建造皇宫。
没想到当着大臣们的面,照宁帝会这样说。这就更加直接的说明了照宁帝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殿下的决心,所以大臣们只能假装没有听到。
照宁帝把顾郡辰画的地动后的京城图纸传给大臣们看:你们都看看吧,今儿算得上野外上朝,这里也暂时当一次金銮殿,一切的礼就免了。你们看看这样的京城,以后也记着这样的京城,记着这次的事情。
是,仅尊皇命。大臣们道。接着,那张图纸一个大臣挨着一个大臣的传了下去,不管他们之前都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但是看到这张图纸后,大家都冷静了下来,心里酸酸的,有的甚至眼眶都红了。京城被毁了,他们的家没有了,他们还在这里小肚子鸡肠的计较一切,真是不应该。
皇上,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有大臣问。
是啊皇上,京城不能回了,咱们接下来去哪里?突然觉得,人生一片渺茫。
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科举前夕,那个时候也是非常的紧张,深怕自己考的不好。这种感觉啊,过了几十年都已经忘记了,没想到现在又来了。
我记得我刚打了胜仗的时候也是这样,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照宁帝难得笑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吃饭,吃好饭再讨论。
皇上说得对,我们得好好的吃饭,吃好饭才有力气继续走。
大学士别酸我们,你那是坐着马车,哪里需要你花力气走。
哟,你这话酸的,我几年的醋都不用吃了。翰林院大学士道,那是老夫年纪大了,小侯爷同情老夫,你正值中年,还跟我这个老头子来比?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把京城地动的事情暂时抛到了脑后。
皇后娘娘,您的早饭。宫人把早饭端到马车上。就一碗大米粥,什么菜都没有,平日里就是给宫人吃都觉得寒酸,更何况给皇后吃呢?但是现在谁都没有选择的权利,从皇帝到宫人,吃的都是一样的,有本事自己去加菜。
嗯。唐皇后应了一声。她的贴身宫女把大米粥端了进去。唐皇后是一人一辆马车的,所以里面的空间足够再塞进一个人,唐皇后把心腹的大宫女叫了进去。
娘娘,您就委屈点,等到了地方,奴婢再给您准备好吃的。宫女道。
唐皇后也不语,拿起调羹,吃了几口。淡淡的白粥,里面就放了一点细盐,盐补充一下身体的需要,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加了。真正是平日里不屑一看的食物,怕是宫里的阿猫阿狗吃的都比这个好。吃之无味啊。
皇后娘娘,您在多吃几口吧。宫女劝说,只有吃饱肚子了,才有体力,您若是不吃饱,到时候委屈了自己怎么办?
唐皇后冷笑了一声:现在都是这种情况了,谁还能给谁委屈受?接着又拿起调羹,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了起来。是啊,吃饱了才有体力,现在谁也不会迁就她了,她如果连这大米粥都看不上,接下来就什么吃的都没有了。
不仅仅唐皇后是这样,恐怕除了秦贵妃之外,谁都觉得食不下咽。便是大皇子一家当初被关在皇陵,虽然辛苦了一点,吃的伙食也差了,但也没有差到只喝大米粥啊。反而秦贵妃在冷宫里,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日子,有的时候吃的是冷饭冷菜,还不如热气腾腾的大米粥来的香大皇子怕秦贵妃一个人寂寞,特意端着大米粥上了秦贵妃的马车,想同她一起吃,这是他和大皇子妃商量过的。却没想到看到自己的母妃正在大口大口的吃,仿佛这是多么美味的佳肴。看到这里,大皇子忍不住心酸。他们一家子从皇陵回来之后,他也想去看秦贵妃的,但是:母妃,是孩儿不孝,没有办法去冷宫看你。
秦贵妃冷笑了一声:是唐皇后不让你来吧?经过一夜,她已经完全的清晰了,那个女人,以前处处比不过我,现在机会来了,她不报复才是怪事。
母妃,是孩儿没出息。大皇子心酸的很。
秦贵妃的神情又温和了:这怎么能怪你,你和儿媳妇生了孙子孙女,一家子和和睦睦的,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好好的,母妃受最大的苦头,也是心甘情愿的。儿媳妇是个好的,你要好好对他。不用妾室成群,人这一辈子,得一个人白首不相离,就足够了
儿子知道。大皇子哽咽的说,从她陪着儿子去皇陵,在皇陵里细心照顾儿子,安慰儿子起,儿臣就知道,这辈子,他是儿子要白首不相离的那个人。后来,她生了龙凤胎,父皇怜惜儿子一家,又把儿子一家放了回来。那个时候儿子不敢求父皇恩典来见母妃,怕再忍父皇生气,于是想着,后宫是皇宫管的,便去求她了。可是她说外祖父犯的是造反的大罪,你是造反贼的女儿,要见你,得父皇同意。儿子不敢去求父皇,不是儿子贪图现在的荣华富贵,怕父皇生气之下收回。而是龙凤胎还小,他们需要好的坏境。
秦贵妃握住大皇子的手:母妃懂得,你不必担心。我们母子之间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有隔阂,你是从我肚子里掉出来的肉,不管你做什么,母妃都会相信你。
母妃。大皇子双眼一红,差点要哭了,不过他忍着。母妃,您再忍忍,或许这次地动的事情是个机会,您不用再被关进冷宫了。不过,我已经跟太子求了恩典,等太子登基之后,允许我接您回王府养老。
哦?有这种事情?秦贵妃以为他和顾郡辰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你和太子殿下相处的很好?
大皇子摇头:是我跟他有了合作。咱们几兄弟中,如果注定继承皇位的那个人不是我,我则希望是他。
秦贵妃不予评价,她对顾郡辰这个人并不了解。不过:你们合作的是什么?
我们之间合作的是大皇子把事情跟秦贵妃说了一遍,他本来就不是会向秦贵妃隐瞒事情的人,我现在无心皇位,也知道皇位与我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我想跟着四弟。
秦贵妃听了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有人敢利用这次地动造反,而且还想让儿子联系父亲的旧势力,可见对方居心巨测,狼子野心。好在你没答应,这种人你便是答应了,事成之后,难保他不会杀你灭口。光是想,都觉得心有余悸。
大皇子轻笑:看把母妃紧张的,儿子当然知道这种人不可信,所以才事先联系四弟,交代了底,卖他一个好,等他登基之后,我的儿子才会过的好一点。只要我老老实实,他也不会为难我。
你倒是想的好,利用这次的地动动手,如果没有防备,也许对方真的会成功。秦贵妃道。
但是大皇子却摇头:未必,母妃也看到了如今这里的情况。两万御林军、两万五城兵马司、一万皇陵守卫军、三万京卫营,一共八万。对方如果要利用地动造反,一时之间要凑齐兵力对付这八万人,可是非常困难的。
哦?秦贵妃挑眉。
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可不是边境那些滥竽充数的将士,御林军是所有将士中的精英,只为保护皇上而存在,他们战斗力就非常可怕了。更何况五城兵马司的人和京卫营的人也不简单,所以对方如果想用相同人数的将士,是不会臝的。大皇子分析。
秦贵妃听了,很是安慰:没想到我儿子已经懂得这么多了。以前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儿子并没有那么懂事,后来父亲造反失败,自己被打入冷宫,儿子才懂事了。看样子人生真的是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长大。那你觉得,这个暗中人会是谁?
大皇子摇头:这个我不知道,对方似乎很神秘,而且,他也没有完全的相信我,只让我联系好外公的旧部,并不告诉我,他准备怎么做。所以等于说,他很不相信我。
一切要小心为上。
母妃放心。
这段时间,母妃便不下马车了,到底母妃是个被关进冷宫的人,你得空了,就来上面跟母妃聊聊,也带上孙子孙女,让母妃看看。
好。
第348章 戴副将被抓
早饭过后,照宁帝和大臣们在野外商量京城的事情。京城成了废墟堆,不能住人,不能生活,所以京城要迁移到距离京城近一点,又繁华一点的地方,象州。而象州的苏贤书院,的确是作为临时皇宫最好的地方。于是,有此决定之后,照宁帝下了圣旨,让人快马加鞭送到象州从这里到象州,按照他们大队人马的速度,需要三天,但是照宁帝有马车,按照他的速度,两天就够了。身为帝皇,他自然不可能因为这里的这些人,慢慢的跟他们一起去象州,所以商议之后,照宁帝先行,其他人则慢慢的过去。
照宁帝先行,御林军、京卫营、皇陵守卫军跟随。有马车的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以及一干的妃嫔,自然也跟着一起走了。
留下顾郡辰、李洛和两万人的五城兵马司慢行。因为这些都没有马车,速度比较慢。
郡辰,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了。照宁帝把顾郡辰叫到了马车上,皇叔在象州等你。
嗯,皇叔放心。顾郡辰道。
接着照宁帝把帝令给了顾郡辰:这是原本就属于你的东西,现在朕把它还给你,路上注意安全,象州见。
象州见。顾郡辰藏好帝令。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又回到了他的手中护送照宁帝的大队人马,在午饭后就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李洛其实有些不解:对方如果想要陷害你,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了。这边有一干的大臣,只有两万的五城兵马司,如果对方人多,会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就怕那人不出手。顾郡辰道,此事不用担心,我和大哥已经商量好了。
啤。
照宁帝他们出发之后,顾郡辰这边的队伍休息了一会儿,也出发了。因着前面的队伍有马车,步行的也是将士们,而这边步行的都是大臣,所以这速度相差挺多的。到了晚上,距离就彻底的拉开了。晚饭还是白粥,不过没有盐了。本来准备的盐也不少,白粥可以有点淡淡的咸咸的味道。但是八万多人吃饭,盐哪里够。
晚上又是白粥,这会儿能吃一口肉,我都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得了,我啊,有白粥吃我就很满足了。
就是,没有李小侯爷事先准备好,连白粥都没得吃。
一群马后炮,不管他们说的有几分真心,李洛很明白一件事,有些情分,对方在落魄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记住,事后有了荣华富贵,就什么都忘记了。
晚上注意要特别注意。顾郡辰对着李忠铭道,巡逻的侍卫不要偷懒,以防发生不测
。
是,太子殿下请放心。李忠铭安排了三组侍卫巡逻,也不会耽误侍卫们的休息。到了下半夜,晚上的露水特别重,不过,大家睡的却是非常熟。甚至中午,连个醒来的人都没有。
而一群黑衣人,慢慢的靠近了。
过来吧,没人。熟睡的众人中,有人醒了过来。对前方的黑人道,药下的够重,不用担心,快把人解决了。
黑人朝着他竖起大拇指:事成之后,这五层兵马司总指挥的位置就是你的,太子殿下和李小侯爷在哪里?
恋耽美
怕是不妥当。顾郡辰道,京城这边单单是建造皇宫,就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别说还要重新建造那些倒塌的房子。
这个简单。李洛想出了办法,地动是天灾,非人力能阻止的,也跟国家和朝廷没有关系,所以大臣们自己的房子自己造,地基还是原来的地方。
这个可行。顾郡辰没有后顾之忧的下了马车。
宫人们已经在准备早餐了,除了大米之外,什么菜都没有。李洛能事先准备大米给大家吃就已经够好了,如果还有人想要菜估计也没有脸说得出口。
皇上,伙食简陋,还请委屈一下。海公公道。
委屈什么?照宁帝不在意,想象以前边境将士们没有粮食的日子,咱们今日至少还能喝到大米粥,已是幸运至极了。
照宁帝这话声音不轻,让一些觉得委屈的大臣或者其他人,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这位皇帝虽然出生好,但是从小到大,吃的苦头也多,那是从军营里出来的,军营的生活可是连大米粥都喝不上呢。
皇叔。顾郡辰走到照宁帝的张鹏边。照宁帝是在场唯一有帐篷的,今天大家到口字亭的时候,颜色已经微微有些亮了。大家能闭目打个地铺已经是不错了,还指望有帐篷?谁给你们准备?皇上那帐篷可是李小侯爷命人准备的,他们自问没有这个自问,让李小侯替他们准备不过今早看到李小侯爷的马车,又有人委屈的想:没有帐篷,有李小侯爷这样的马车也能好好的休息一番。但是,又觉得自己做梦了。李小侯爷那是为自己准备的。
醒了?今次的事情辛苦你和洛儿了。照宁帝道,如果不是地动发动的时候,你和洛儿团结大家又安排好一切,说不定人踩死人都有可能。
顾郡辰没有回答。这种表彰他们又打别人脸的话,他是不会接的,除非很讨厌那个人:来口字亭前,我们在前面耽误了一下时间,为了观察地动的情况。
哦?听到这个照宁帝才急切的问,地动发动后又怎么样了?京城的情况严重吗?
顾郡辰点头,拿出一幅画:这是我回头去看的半边京城的情况,看好之后在马车上画的。房屋基本已经倒塌了,就是重新建造房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照宁帝接过顾郡辰的画,看着画中的情况,想象一下这是京城现在的样子,他的眉头蹙的很紧:怎么会这么严重,这哪里是地动,分明把京城都洗劫一空了。特别是皇宫,看到这样的皇宫,照宁帝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先祖推翻了上一个朝廷,打进京城之后,并没有马上住进皇宫,而是先把皇宫装修了一番,然后又扩建。到了朕的手中已经有114年了,中间虽然没有继续扩建,但是维修的次数却不少,没想到114年后,却要重新建造了。此乃天意,迎接新帝,重新建造皇宫。
没想到当着大臣们的面,照宁帝会这样说。这就更加直接的说明了照宁帝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殿下的决心,所以大臣们只能假装没有听到。
照宁帝把顾郡辰画的地动后的京城图纸传给大臣们看:你们都看看吧,今儿算得上野外上朝,这里也暂时当一次金銮殿,一切的礼就免了。你们看看这样的京城,以后也记着这样的京城,记着这次的事情。
是,仅尊皇命。大臣们道。接着,那张图纸一个大臣挨着一个大臣的传了下去,不管他们之前都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但是看到这张图纸后,大家都冷静了下来,心里酸酸的,有的甚至眼眶都红了。京城被毁了,他们的家没有了,他们还在这里小肚子鸡肠的计较一切,真是不应该。
皇上,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有大臣问。
是啊皇上,京城不能回了,咱们接下来去哪里?突然觉得,人生一片渺茫。
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科举前夕,那个时候也是非常的紧张,深怕自己考的不好。这种感觉啊,过了几十年都已经忘记了,没想到现在又来了。
我记得我刚打了胜仗的时候也是这样,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照宁帝难得笑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吃饭,吃好饭再讨论。
皇上说得对,我们得好好的吃饭,吃好饭才有力气继续走。
大学士别酸我们,你那是坐着马车,哪里需要你花力气走。
哟,你这话酸的,我几年的醋都不用吃了。翰林院大学士道,那是老夫年纪大了,小侯爷同情老夫,你正值中年,还跟我这个老头子来比?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把京城地动的事情暂时抛到了脑后。
皇后娘娘,您的早饭。宫人把早饭端到马车上。就一碗大米粥,什么菜都没有,平日里就是给宫人吃都觉得寒酸,更何况给皇后吃呢?但是现在谁都没有选择的权利,从皇帝到宫人,吃的都是一样的,有本事自己去加菜。
嗯。唐皇后应了一声。她的贴身宫女把大米粥端了进去。唐皇后是一人一辆马车的,所以里面的空间足够再塞进一个人,唐皇后把心腹的大宫女叫了进去。
娘娘,您就委屈点,等到了地方,奴婢再给您准备好吃的。宫女道。
唐皇后也不语,拿起调羹,吃了几口。淡淡的白粥,里面就放了一点细盐,盐补充一下身体的需要,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加了。真正是平日里不屑一看的食物,怕是宫里的阿猫阿狗吃的都比这个好。吃之无味啊。
皇后娘娘,您在多吃几口吧。宫女劝说,只有吃饱肚子了,才有体力,您若是不吃饱,到时候委屈了自己怎么办?
唐皇后冷笑了一声:现在都是这种情况了,谁还能给谁委屈受?接着又拿起调羹,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了起来。是啊,吃饱了才有体力,现在谁也不会迁就她了,她如果连这大米粥都看不上,接下来就什么吃的都没有了。
不仅仅唐皇后是这样,恐怕除了秦贵妃之外,谁都觉得食不下咽。便是大皇子一家当初被关在皇陵,虽然辛苦了一点,吃的伙食也差了,但也没有差到只喝大米粥啊。反而秦贵妃在冷宫里,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日子,有的时候吃的是冷饭冷菜,还不如热气腾腾的大米粥来的香大皇子怕秦贵妃一个人寂寞,特意端着大米粥上了秦贵妃的马车,想同她一起吃,这是他和大皇子妃商量过的。却没想到看到自己的母妃正在大口大口的吃,仿佛这是多么美味的佳肴。看到这里,大皇子忍不住心酸。他们一家子从皇陵回来之后,他也想去看秦贵妃的,但是:母妃,是孩儿不孝,没有办法去冷宫看你。
秦贵妃冷笑了一声:是唐皇后不让你来吧?经过一夜,她已经完全的清晰了,那个女人,以前处处比不过我,现在机会来了,她不报复才是怪事。
母妃,是孩儿没出息。大皇子心酸的很。
秦贵妃的神情又温和了:这怎么能怪你,你和儿媳妇生了孙子孙女,一家子和和睦睦的,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好好的,母妃受最大的苦头,也是心甘情愿的。儿媳妇是个好的,你要好好对他。不用妾室成群,人这一辈子,得一个人白首不相离,就足够了
儿子知道。大皇子哽咽的说,从她陪着儿子去皇陵,在皇陵里细心照顾儿子,安慰儿子起,儿臣就知道,这辈子,他是儿子要白首不相离的那个人。后来,她生了龙凤胎,父皇怜惜儿子一家,又把儿子一家放了回来。那个时候儿子不敢求父皇恩典来见母妃,怕再忍父皇生气,于是想着,后宫是皇宫管的,便去求她了。可是她说外祖父犯的是造反的大罪,你是造反贼的女儿,要见你,得父皇同意。儿子不敢去求父皇,不是儿子贪图现在的荣华富贵,怕父皇生气之下收回。而是龙凤胎还小,他们需要好的坏境。
秦贵妃握住大皇子的手:母妃懂得,你不必担心。我们母子之间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有隔阂,你是从我肚子里掉出来的肉,不管你做什么,母妃都会相信你。
母妃。大皇子双眼一红,差点要哭了,不过他忍着。母妃,您再忍忍,或许这次地动的事情是个机会,您不用再被关进冷宫了。不过,我已经跟太子求了恩典,等太子登基之后,允许我接您回王府养老。
哦?有这种事情?秦贵妃以为他和顾郡辰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你和太子殿下相处的很好?
大皇子摇头:是我跟他有了合作。咱们几兄弟中,如果注定继承皇位的那个人不是我,我则希望是他。
秦贵妃不予评价,她对顾郡辰这个人并不了解。不过:你们合作的是什么?
我们之间合作的是大皇子把事情跟秦贵妃说了一遍,他本来就不是会向秦贵妃隐瞒事情的人,我现在无心皇位,也知道皇位与我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我想跟着四弟。
秦贵妃听了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有人敢利用这次地动造反,而且还想让儿子联系父亲的旧势力,可见对方居心巨测,狼子野心。好在你没答应,这种人你便是答应了,事成之后,难保他不会杀你灭口。光是想,都觉得心有余悸。
大皇子轻笑:看把母妃紧张的,儿子当然知道这种人不可信,所以才事先联系四弟,交代了底,卖他一个好,等他登基之后,我的儿子才会过的好一点。只要我老老实实,他也不会为难我。
你倒是想的好,利用这次的地动动手,如果没有防备,也许对方真的会成功。秦贵妃道。
但是大皇子却摇头:未必,母妃也看到了如今这里的情况。两万御林军、两万五城兵马司、一万皇陵守卫军、三万京卫营,一共八万。对方如果要利用地动造反,一时之间要凑齐兵力对付这八万人,可是非常困难的。
哦?秦贵妃挑眉。
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可不是边境那些滥竽充数的将士,御林军是所有将士中的精英,只为保护皇上而存在,他们战斗力就非常可怕了。更何况五城兵马司的人和京卫营的人也不简单,所以对方如果想用相同人数的将士,是不会臝的。大皇子分析。
秦贵妃听了,很是安慰:没想到我儿子已经懂得这么多了。以前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儿子并没有那么懂事,后来父亲造反失败,自己被打入冷宫,儿子才懂事了。看样子人生真的是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长大。那你觉得,这个暗中人会是谁?
大皇子摇头:这个我不知道,对方似乎很神秘,而且,他也没有完全的相信我,只让我联系好外公的旧部,并不告诉我,他准备怎么做。所以等于说,他很不相信我。
一切要小心为上。
母妃放心。
这段时间,母妃便不下马车了,到底母妃是个被关进冷宫的人,你得空了,就来上面跟母妃聊聊,也带上孙子孙女,让母妃看看。
好。
第348章 戴副将被抓
早饭过后,照宁帝和大臣们在野外商量京城的事情。京城成了废墟堆,不能住人,不能生活,所以京城要迁移到距离京城近一点,又繁华一点的地方,象州。而象州的苏贤书院,的确是作为临时皇宫最好的地方。于是,有此决定之后,照宁帝下了圣旨,让人快马加鞭送到象州从这里到象州,按照他们大队人马的速度,需要三天,但是照宁帝有马车,按照他的速度,两天就够了。身为帝皇,他自然不可能因为这里的这些人,慢慢的跟他们一起去象州,所以商议之后,照宁帝先行,其他人则慢慢的过去。
照宁帝先行,御林军、京卫营、皇陵守卫军跟随。有马车的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以及一干的妃嫔,自然也跟着一起走了。
留下顾郡辰、李洛和两万人的五城兵马司慢行。因为这些都没有马车,速度比较慢。
郡辰,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了。照宁帝把顾郡辰叫到了马车上,皇叔在象州等你。
嗯,皇叔放心。顾郡辰道。
接着照宁帝把帝令给了顾郡辰:这是原本就属于你的东西,现在朕把它还给你,路上注意安全,象州见。
象州见。顾郡辰藏好帝令。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又回到了他的手中护送照宁帝的大队人马,在午饭后就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李洛其实有些不解:对方如果想要陷害你,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了。这边有一干的大臣,只有两万的五城兵马司,如果对方人多,会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就怕那人不出手。顾郡辰道,此事不用担心,我和大哥已经商量好了。
啤。
照宁帝他们出发之后,顾郡辰这边的队伍休息了一会儿,也出发了。因着前面的队伍有马车,步行的也是将士们,而这边步行的都是大臣,所以这速度相差挺多的。到了晚上,距离就彻底的拉开了。晚饭还是白粥,不过没有盐了。本来准备的盐也不少,白粥可以有点淡淡的咸咸的味道。但是八万多人吃饭,盐哪里够。
晚上又是白粥,这会儿能吃一口肉,我都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得了,我啊,有白粥吃我就很满足了。
就是,没有李小侯爷事先准备好,连白粥都没得吃。
一群马后炮,不管他们说的有几分真心,李洛很明白一件事,有些情分,对方在落魄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记住,事后有了荣华富贵,就什么都忘记了。
晚上注意要特别注意。顾郡辰对着李忠铭道,巡逻的侍卫不要偷懒,以防发生不测
。
是,太子殿下请放心。李忠铭安排了三组侍卫巡逻,也不会耽误侍卫们的休息。到了下半夜,晚上的露水特别重,不过,大家睡的却是非常熟。甚至中午,连个醒来的人都没有。
而一群黑衣人,慢慢的靠近了。
过来吧,没人。熟睡的众人中,有人醒了过来。对前方的黑人道,药下的够重,不用担心,快把人解决了。
黑人朝着他竖起大拇指:事成之后,这五层兵马司总指挥的位置就是你的,太子殿下和李小侯爷在哪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