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从御书房出来,整个人浑浑噩噩的。他去了坤宁宫,可站在坤宁宫的大门前,他又不知道自己此刻进去,能干什么?
    殿下来了?宫人看到了他,马上请他进去。
    二皇子看着唐皇后,他的母后,永远都是淡定从容的,仿佛什么事情都不会让她生气,他不知道皇后的修养怎么可以这么好。
    怎么了?见儿子傻愣愣的看着自己,唐皇后微笑的问。
    扑通二皇子跪了下去:输了,母后,我什么都输了,输的一败涂地。
    输了?唐皇后挑眉,怎么个输法,告诉母后。
    于是,二皇子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如果我不交出秦阅兵,父皇就要终身囚禁我。母后,我是他的儿子,他为什么要那么狠心?为什么?二皇子痛哭。
    唐皇后上前,把跪下地上的二皇子抱进怀里,就像小时候没有得到父爱的他,在自己面前痛哭一样。不怕,没事的,交了就交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输。儿子,失败了并不可怕,只要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就没有输。
    可是对于皇位,我突然失去了兴趣。母后,从小到大你就告诉我,太子的位置是我的,皇位也是我的,因为那是唐家牺牲了全族人的性命换来的。所以我一直以为,那都是我的。可是现在,我好迷茫。父皇告诉我,那本来就是四弟的,是皇伯父留给他的。母后,我真的不知道我该怎么办了。趴在唐皇后的怀中,二皇子脆弱极了。
    唐皇后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安慰孩子一样的安慰:这些都是你的,权利、地位,什么都是你的,你不用担心,母后会帮你拿到的。便是你父皇,也不能威胁你,这是顾家欠我唐家的。欠我唐家的东西,就必须留给我的儿子。
    第340章 纯阳王回京
    母后,你想干什么?二皇子有些担心,母后,你别做傻事,我已经投降了,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一定不能出事。母后,儿子求求你了?
    唐皇后扶着二皇子站起来:去休息一下吧,母后不会出事的,你放心。
    呵。
    二皇子进去休息之后,唐皇后的脸色沉了下来。皇上不仁就别怪她不义。
    第二天。
    轻一点,好疼。顾郡辰很是委屈,洛儿,你轻一点。门口的婢女,低着头,脸有些红。大清早的,太子殿下就呻吟,也不知道小侯爷做了什么。
    李洛白了他一眼:箭插进去都不疼,上点药就疼?你还是不是男人?
    顾郡辰咧开嘴,笑的有些得意:你每天晚上都知道我是不是男人。门口的婢女脸更红了,太子殿下耍流氓也这么有魅力。你还说我太持久了。
    神经病。李洛骂了声。
    殿下、小侯爷,纯阳王求见。古管家来了。
    顾郡辰沉下脸:他来干什么?不见。好不容养病,洛儿在身边照顾,怎么说都不见。
    古管家知道,他家太子殿下又闹脾气了。纯阳王和暗木他们一起来的。
    李洛挑眉,纯阳王和暗木一起来的?不会吧,这个老头子莫不是跟着暗木易容的他也去了横州那边?有请,去书房。
    是
    李洛起身:你在这里休息,我去见他。
    顾郡辰跟着起身:一起吧,我少不了需要你。
    需要个屁。
    两人来到书房,纯阳王被请了进来。纯阳王看上去精神很好,但是隐隐又透着几分疲惫。连同纯阳王一起的是暗木等人,也来到了书房。属下参加殿下、参见小侯爷。
    老臣参加殿下。纯阳王也行礼。
    起身。
    你们怎么会一起来?李洛若有所思的问,莫不是你又个跟踪我了?这句话问的是纯阳王。
    纯阳王哈哈大笑:这不是跟着跟着就跟习惯了吗?不过,你倒是厉害,把我也骗到过去了。也好在我跟着去了,才有收获,不然凭他们三个,只有逃跑的份。
    什么收获?李洛好奇了。
    暗木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只不过,人被逃跑了,因为那个暗器冒出了烟雾。但是我们看清了他的长相,是归义侯秦阅兵。
    秦阅兵?李洛相当惊讶:那个烟雾是利用药材融合接触空气产生的反应来制造的,他秦阅兵有这个本事?一个秦家的庶孙,怎么可能。不过也是,当时秦尚书手中不是也有这样的烟雾弹吗?是因为以前的烟雾弹没有用玩,还是制造烟雾弹的人还在?
    要马上告诉皇上,全国通缉他。李洛道。
    嗯,我进宫。顾郡辰道。
    不,你受伤了,还是我进宫吧。让顾郡辰进宫,回来又是各种委屈。
    那我呢?纯阳王道,是不是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一个老头子,就像一个讨着要糖的小孩。
    李洛点头,对纯阳王露出笑容:这次真的谢谢你。
    如果你能叫我一声祖父,那就值得了。纯阳王道。
    叫与不叫,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关系,你何必执着这个?李洛反问。
    纯阳王先是一愣,虽然眼中流露出了惊喜。他哈哈大笑了起来:本王懂了,本王回府了。叫与不叫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关系,李洛的意思是,他们血缘的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所以,等于间接的承认了他这个祖父。
    看着纯阳王高兴的离开,李洛叹气。作为一个心理年龄永远是二十五岁的青年,小侯爷压力很大,上要顾虑幼稚的祖父,下要顾虑呆萌的伴侣。这人啊,就是不是太能干了。哎又叹了一声气,小侯爷进宫了。
    御书房
    秦阅兵?追杀你的是秦阅兵?他现在逃了,你想要全国拘捕他?照宁帝摇头,不行,我这边已经有计划,不能打草惊蛇。
    皇叔的意思是?李洛听不懂,什么打草惊蛇的计划?
    照宁帝解释:老二和秦阅兵的关系,你们都知道吧?
    是的,秦阅兵为二皇子所用,这次他在我回京的路上埋伏,暗卫易容成我的样子引他离开,却不知纯阳王黄雀在后。李洛想着,又觉得好笑。
    纯阳王和洛儿关系倒是好。照宁帝道。
    李洛一震,不知道照宁帝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试探吗?觉得他和纯阳王勾结?还是认为太子府拉帮结派?纯阳王追着我好多年了,他说我脑子聪明,就是武功不够好,想收我为徒
    。
    哈哈哈照宁帝大笑:老王爷年纪虽大,心态却很还年轻啊。洛儿,老二已经招供了,他招供了自己和秦阅兵的关系,秦阅兵如果从纯阳王手中离开,十有八九会去找老二,朕已经把御林军安排进了老二的府邸,所以静等消息就是了。如果全国拘捕秦阅兵的话,估计他不会藏起来,而不会来京城。
    臣知道了,还是皇叔考虑的仔细。如此,就等结果。
    对了,老二在说起秦阅兵的时候,还说起过一件事。他说护城河涨水,是秦阅兵告诉他的,接下来还有地动。照宁帝道,关于地动的事情非常严重,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京城会变成墓地。而且地动会造成人心惶惶,但你如果把大家移到其他地方,结果地动没有发生的话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洛心头一紧,地动就是所为的地震。他隐隐已经有些了解算卦之术了,是因为星象、地理、五行、八字来算的一种术法,跟现代的周公解梦、瞎子算命等各种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术法不能说不准确,就像护城河涨水这就是非常准确的。
    护城河涨水是地势的关系,也是地球表层发热等等众多因素形成。而从护城河涨水就可以看出,地球表层非常的不稳定,再引发地震并不奇怪。
    我相信地动会来。李洛道,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护城河突然涨水,说明了地底下非常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地动的说法宁可信其有。
    可是地动却是不能说的,否则人心惶惶。照宁帝道,而且地动的寓意也不好,如同护城河涨水,如果传出去会对国家对朝廷都不利。
    这简单,我们想个办法,让大家搬迁就是了。李洛道,就是办法得名正言顺,说的好听一点。
    你可有办法?照宁帝问。
    一时之间还没想到。李洛如实回答,待我回去和太子商量之后,再来稟告皇叔。
    去吧。
    李洛才离开皇宫,京兆府尹进宫面圣。
    石碑?什么石碑?照宁帝问。
    微臣已经把石碑画下来了,是在水灾村子的上游发现的,距离护城河河岸不远的地方,如果不是水流干了,还发现不了。京兆府府尹道。作为京兆府府尹,东郊京卫营去东郊村子帮忙的时候,他也马上过去了。这是被还是京卫营的将士发现的。
    照宁帝拿出纸张,看着上面的图案。很普通的石碑,一共两块,分别刻着字。一块石碑刻着天佑我朝,一块石碑刻着千古名君。不管说的是现在已经登基的照宁帝,还是说祭神的太子,都是极好的预兆。本来,护城河涨水发生在太子祭神的时候,虽然事后顾郡辰利用自己被刺杀的事情,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但时候肯定还会被提起,对太子的名声肯定会有影响。
    但是现在,如果说护城河涨水是为了出现这两块石碑,这寓意就不同了。马上把这件事传开,知道的人越多约好。
    诺,微臣马上去办。京兆府府尹也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本来水灾已经人心惶惶了,现在有了这个寓意,大家就会把护城河水灾理解为上天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惊现石碑。而且护城河的水灾非人力可以设计,所以大家也不会怀疑石碑的真实性。
    京兆府府尹离开之后,照宁帝问海公公: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个老奴不知道。海公公道。
    照宁帝笑了声:你相信这个?照宁帝军营出生,杀戮无数,他自然不信这种迷信。虽然祭神也是极其迷信的,但这是传统,我无法改变。
    陛下的意思是人为?如果是人为,会是谁?海公公问。
    退一步讲,发现这两块石碑,对谁有利?照宁帝问。
    海公公想了想:对皇上有利,对在祭神的太子也有利。
    当时太子祭神,天降大雨,护城河涨水,水流东郊村子,造成水灾。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谁会做出对朕或者对太子有利的事情?照宁帝再问。
    海公公没想到。
    当时,在那里的还有谁?照宁帝提醒。
    海公公恍然大悟:您说的是小侯爷?
    第341章 大皇子计划
    可不就是他吗?在那种情况下,会担心太子被护城河涨水的舆论印象的,从而马上做出反应的,除他之外,朕想不到别人。照宁帝说着,又笑了。李洛啊李洛,朕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李洛指婚给郡辰。郡辰困住了李洛,李洛愿为他心系华国。而同样,郡辰愿为他不顾子嗣,他们之间没有空隙,连成了一跟线,如果断了,剩下的半根因为不构长,能做的事情就有限了。
    小侯爷之聪明,非常人能及。但也是陛下有先见之明,才能让小侯爷为华国所用。海公公道。
    照宁帝瞪了海公公一眼:得,不要拍马屁。朕的先见之明,也是广慈大师指点的。当时,朕还是犹犹豫豫的下了圣旨,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未来会怎么样,现在,朕如果去了九泉,也能放心的面对皇兄了。
    比赛是万岁,自然万万岁。海公公马上道。
    老家伙,我们都老了。五十三了,遥想当年,李洛刚回京的时候,那么小的孩子,就这样走进御书房,大大咧咧的,一点都不害怕。
    所以小侯爷天生就是皇家的人。海公公又拍马屁了。
    是啊。照宁帝感叹,朕对得起李旭了。李旭临死之前,唯求朕要照顾他的幼子。
    所以因果循环,善因结善果。海公公道。
    听你的话,还挺有菩萨的意境。
    奴才哪有这个慧根。
    几十年的老主仆,关起御书房的门,偷偷摸摸的开始闲聊了起来。京城的风随着皇位的诱惑力,也乱吹了起来,但不知这一次,又能乱吹多久。别说皇子们抵抗不了皇位的诱惑,就是有些有野心的大臣,也想自己拔杆而起,能坐一坐那张椅子。可惜,连关上房门穿龙袍的勇气都没有。
    大皇子府。
    最近京中很不太平,人人都在担心,可大皇子府却是非常的安静。甚至连婢女走过,一点点的脚步声都能听见。大皇子府的人很少,除了一干随大皇子去皇陵的婢女外,剩下的是后来他们回来之后,照宁帝赐下的。皇帝赐下的宫人必然是皇帝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眼线。
    不知道京城会不会变天。大皇子妃坐在大皇子的身边,现实二弟遇刺,再是太子遇刺,一波又一波的风,但愿不会波及到我们这里。说实话,皇陵那种地方,是真的不想去了别担心。大皇子握住妻子的手,皇位不是那么好争的,二弟想、四弟也想,就看谁有本事。左右也不关我们的事情了,对我们来说,还能走出那道门,就是福气。
    说起皇陵,大皇子也曾经以为,他会终身被囚禁在那里,却没有想到父皇还是宽厚,放了他出来。囚禁在皇陵,跟在宫人的监视下生活在这里,是完全不同的。在王府,就算有宫人的监视,还能感觉到自由的、新鲜的空气。而在皇陵里,一睁开眼,能活动的空间都是眼睛能看得见的。
    那可不。大皇子妃靠在大皇子的怀里,二弟和四弟总是有区别的。二弟虽然是你的亲兄弟,但皇后是嫡母,如果他当了皇帝,凭他的野心,以及你长在他前面,他肯定不会放过你。但是四弟不同,四弟是皇伯父的儿子,你的存在不会影响到他嫡子的身份。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