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郡辰需要休息,但李洛不用,他让人拿来了素菜。广悲寺的素菜品质非常高,都是经过特意制作的,虽没有肉,但也能吃出肉的口感。李洛三天没有吃饭了,这一顿是大吃特吃。吃好饭,他去看了顾郡辰,发现他的脸色比刚才好多了,可能是被子里的温度,让他整个人觉得温暖,也温暖了他的脸色。
拉了拉被子,李洛低头,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开始研究洛氏心法。
第298章 当年泄秘者
李洛和顾郡辰在广悲寺待了半个月,直到李洛记住所有的洛氏心法,才启程离开。
给你。如来佛珠已经没有必要融合在一起了,为了洛氏心法的秘密,李洛把他们分开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串,他交给了顾郡辰。而另一串,他准备到时候问一问洛祈。这是爹爹留给我的,我把他送给你。
顾郡辰接过如来佛珠:定情信物吗?你是早该给我了,毕竟你早就收了我的定亲信物。眼神瞥过李洛腰间的玉佩。这块玉佩是自己的,皇叔送的那块玉佩一直收藏着。
李洛挑眉:多谢你的定情信物。
不客气。顾郡辰回答。
回到京城,李洛回了侯府,顾郡辰回了太子府。
这是李洛在出事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过了一个月,头上原本有一点点的毛长出来了,但因为天气开始变了,又给剃光了。所以现在,还是一颗小光头。
大家看到李洛的新造型,所以是意外的很。
小侯爷,您回来了?您没事吧?
小侯爷,您的头发
没事。李洛道,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回到琼极院,李洛又道:这段时间府里没什么事情吧?
没有,就是老太爷回来了,他和老太太和离了。纪管家道。
嗯,老太爷荣养着,以后李府三房那边的人如果找来,就不要见了。李洛道。
是,老奴记住了。
其他的事情有吗?
没有,府里很安静。
安静就好。
顾郡辰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并非回了太子府,而是去见了大理寺卿。大家以为他问的是一个月前,他被刺客袭击的事情。然而,只有大理寺卿知道,眼前的太子殿下,并不是来问这件事的。
书房里,只有顾郡辰和大理寺卿两人。大理寺卿看着眼前的太子,想着当年的小孩,他跪了下去,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需要被人保护的孩子了。
你知道孤是来干什么的吗?顾郡辰问。
微臣知道。大理寺卿道。
当年,秦尚书想拿下你,后来有人刺杀你,被南城兵马司的人救了。孤一直好奇,南城兵马司是秦尚书的人,你被人刺杀,不是正合他的心意吗?南城兵马司的人为什么要救你?顾郡辰问,而且自从那件事之后,他便不再对你动手了,告诉孤,你们私下交易了什么?又或者达成了什么共识?
大理寺卿不语。
秦尚书都死了,你还怕什么?顾郡辰问,你不敢说,是因为秦尚书的背后还有人,是不是?
微臣不敢。大理寺卿回答。
不敢?顾郡辰冷笑,公正廉明的大理寺卿,也会说不敢两个字吗?你不受威胁,不受贿赂,是什么让你害怕?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唯一让他害怕的是他的弱点。那么你的弱点是什么?
大理寺卿继续不语。
是你的亲人吗?顾郡辰。
大理寺卿神情一慌。
顾郡辰一直盯着他,把他的每一个神情都看的仔仔细细。当自己提到家人的时候,他明显的慌了。对方用你的亲人威胁你?
大理寺卿低着头不说话。
顾郡辰突然站了起来:你以为,对方可以拿你的亲人威胁你,孤就不可以吗?
殿下?大理寺卿似乎没想到顾郡辰会这么说。
孤不是善良的人,别人会做的事情,孤也会做。顾郡辰冷哼,你也别以为你是大理寺卿,就以为孤不会动你。天底下没有你,时间还是会如常的继续,而少了一个大理寺卿,孤再提拔一个就是了。朝廷也不缺栋梁,毕竟每三年科举的人那么多,几百人之中,还找不出一个大理寺卿吗?
殿下
你放心。顾郡辰打断他的话,这件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等孤可以把他消灭的时候,孤会再行动。
大理寺卿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说出口了,这件事如果不说出来,他的心里也一直不舒坦:微臣查到当年泄露秘密,出卖先皇的人,是秦尚书。当然,微臣只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微臣还查到,秦尚书的后面,还有人。
秦尚书?顾郡辰摇头,不可能。当年他是兵部侍郎,是秦贵妃的父亲,他和皇叔是一条船上的人,他怎么可能泄露计划?
当年的秦贵妃不过是齐王府的侧妃,他泄露了秘密,如果先皇的计划失败了,他可以投靠叛贼,身份还是比兵部侍郎高。大理寺卿道,何况,只是一个侧妃,是他秦家的庶女,牺牲了也就牺牲了。但是,他出卖了秘密,唐皇后本族全族被灭,而计划照样成功了。这样一来,唐皇后没有了势力,二皇子就算嫡出,没有势力的支持,还比不上大皇子。所以不管怎么样,他都是胜利者。
听着大理寺卿的分析,顾郡辰沉默了。
当然,这是微臣的想法,没有确切的证据。而没有证据,微臣不能上报皇上。大理寺卿道。
所以,六年前皇叔生辰的时候,秦尚书陷害你,是因为这件事?顾郡辰问。
不,六年前,还不是这件事,六年前,我还没有查到秦尚书的事情。大理寺卿道,虽然皇上让微臣彻查当年计划泄露的事情,但是微臣在调查中,查到了当年内乱隐藏的真相。秦尚书威胁我,是因为那个真相。
内乱的真相?不是众皇子想要躲我父皇的皇位而造反吗?顾郡辰问。
大理寺卿摇头:不是,当年那些反贼造反失败被抓,他们的口供中全都提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我们至今没有抓到,也一直忽略了。说着,大理寺卿从书房的暗格中,拿出了一些文件,这是当年他们口供的手抄本,微臣手抄了下来。仔细查看,才发现了端倪。微臣当时惊呆了,发现众皇子背后,都有一个神秘人,在推动当时事情的发展。而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
顾郡辰拿起那些口供,仔细阅读:你所言不错,这些供词中有提到,戴面具的人、蒙面人然后再对比,发现每个皇子身边,都有一个神秘的军师。
而那个军师,是同一个人。大理寺卿道,当时秦尚书威胁我,应该是怕我查到这个神秘人。
但是秦尚书一个小小的尚书,不可能牵动在众皇子造反中。顾郡辰道,他没有这个本事,当时也没有这个势力。
所以,如果他背后还有人呢?有人威胁了他,他再来威胁我。大理寺卿断案多年,以公正廉明闻名,自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既如此,对方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你?顾郡辰不解。杀了大理寺卿,那么所有的线索都断了,这件事也许再也没有人查出来了。
杀了微臣,如同殿下说的,几百名的科举考生中,还找不出另一个微臣吗?大理寺卿道,何况,微臣一旦出事情,皇上肯定会派人继续调查。到时候,难保这件事不会被第二个人发现,还不如堵住微臣的嘴,如此一来,皇上也不会派人继续调查,殿下以为呢?
顾郡辰挑眉,有些意外:原来你都懂。
大理寺卿以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是很好懂的。但是却不是。顾郡辰这个人,很难懂。整个朝廷里,他并不和谁亲近,包括哪些太子宴留下来的旧臣,他也不亲近。他以为亲近的人,应该就只有李小侯爷了。但是李小侯爷,是个更难让人懂的人。一个小孩,出口成章,连大人都不如他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李小侯爷的胆识和聪慧,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
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赐婚,而被安排在一起。
很多人说,皇上这样赐婚,是毁了太子殿下。但是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李小侯爷赐婚给太子殿下,是在帮太子殿下。李小侯爷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于稳固太子殿下的位置。
虽然他是男的,但是没有关系,皇上将来会有三宫六院,儿子谁生的不是皇子呢?不一定非要皇后生的。但是,娶一个有用的皇后,可就不同了。
秦尚书这个人非常的狡猾,他愿意为了替对方办事情,可见对方拿住了他的把柄。大理寺卿又道。
为什么不会是他们同流合污呢?顾郡辰问。
当然不可能,这个完全可以排除。大理寺卿分析,首先,秦尚书贵为秦贵妃的生父,大皇子的外祖父,按照那个时候,大皇子完全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甚至可能是将来的皇上。对方如果跟秦尚书合作,对方有什么好处?仅仅是荣华富贵?到那个时候,秦尚书杀他都来不及,又哪来的荣华富贵?所以,两个人不可能合作。顾郡辰想了想,那么对于那个幕后的人,你是怎么定义的?
第299章 为婢女说亲
原本微臣还不好猜测,但是前段时间,殿下遇到了刺客。大理寺卿道,这件事大理寺一直在跟进,也有了一点结论。
说说看。顾郡辰洗耳恭听。
从那些刺客的凶器和衣着上看,和原来秦尚书的那些人,是一伙儿的。说明秦尚书死了之后,他的势力被人接收了。大理寺卿道,但不可能是大皇子,因为这样的行为,谁都会怀疑大皇子。
不错,我也觉得不会是大哥。那么二哥?李洛问。
二皇子也没有这个本事吞并秦尚书的势力。大理寺卿一语击中,二皇子如果有这个本事,秦尚书的势力还能发展的起来吗?所以背后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是当年内乱事情的那个神秘人。
而他的势力,一定比秦尚书大,是不是?顾郡辰问。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大理寺卿不否认。
顾郡辰皱眉,想到了一件事:当年我父皇因何而死的,你知道吗?
微臣不知道。但是,听到过一些闲言闲语。好像说,先皇是因中毒而死的。大理寺卿道。
不错,中毒。顾郡辰坦白,你认为当年能给我父皇下毒的是哪些人?当年内乱的时候,孤不在父皇的身边,所以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父皇身边有哪些人。
难道没有其他人记得吗?大理寺卿问,当年先皇身边的人,全都不在了吗?
有的离开了,有的死了。那几年,孤因为中了毒,并不关心那些事。所以当年的线索,要查起来恐怕非常的困难。顾郡辰当时不仅仅中毒,而且也年幼,没有考虑的这么仔细。
不过,孤可以去打听一下。
到时候还请殿下给微臣一份名单,有了名单才好查人。大理寺卿道。这算是投名状,他从此之后,投靠太子殿下了嗯。顾郡辰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当年造成内乱的人,其实并没有死光。众皇子造反,被杀了,但是他们的后代,父皇念在皇室血脉的份上,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流放了。如果要查出那个神秘人,从流放人的口中,也许能查到一点线索。
微臣马上派人去查。
不。顾郡辰阻止,你不适合去查,而且流放的人口众多,你也不适合去查。你一动手,动静太大,这件事,孤会派人去查。
曰
疋。
还有,孤派几个人给你使,虽不是一流的高手,但是也算高手了。好好的留着你的命,等孤登基,不会亏待你的。
谢殿下。
顾郡辰走了,门口守候的郡一像影子一样的跟着他。大理寺卿发现自己衣服的后面全都湿透了,十九岁的太子,让他压力很大。太子殿下的气势和魄力,并不输皇上,甚至他的心思,比皇上还要慎密。这样的人,天生适合那个位置。
是啊,那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如果当年的太子宴不是顾及太子殿下年纪还小,不是顾及太子殿下中了毒,皇位,又怎么传给今上呢?
发现自己想多了的大理寺卿,叹了一声气。江山自有人杰出,皇家子弟,又岂是寻常人能比?但是遗传这种东西,也未免太偏心了。今上的三个皇子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太子。也难怪今上会立侄子为太子,当然,这最重要的还是今上和先皇的感情。
十月
李小侯爷半躺在他的宰相椅子上,看着六部送来的文件。这宰相椅,是他自己取的,因为宰相躺的椅子。作为宰相,统辖六部,其实很忙的。但同时,也能知道六部的情况,很好。李洛知道了六部的情况,等于顾郡辰知道了六部的情况。
照宁帝封李洛为宰相,恐怕还有这一举。
李洛拉了棉衣,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冷。这才十月,那种风吹过,就有种刺骨的感觉,让人真是不舒服。所以,李小侯爷派人连耳帽都做好了,这会儿正戴着。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洛想起了昨晚上丫头们的窃窃私语。身边的几个丫头,元末连孩子都有了,但年红、绿瓶和平安,却还没有婚配。就连辛饱,都18岁了。
他是男子,心比较粗。他不说,丫头们也不提,只是几个姑娘私下各自取笑一番。李洛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想男人了。
古代的姑娘啊,才二十岁,就想结婚生子了。
平安,性格强势,倒是又有分寸,就是到了大户人家,也是带的出去的。不过平安要强,她的丈夫要格外用心。
绿瓶和年红是个温柔的人,但温柔的又不同,绿瓶性格温和,却不内向。但年红却有点内向,这样的人,适合老实的人辛饱。李洛叫了声。
恋耽美
拉了拉被子,李洛低头,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开始研究洛氏心法。
第298章 当年泄秘者
李洛和顾郡辰在广悲寺待了半个月,直到李洛记住所有的洛氏心法,才启程离开。
给你。如来佛珠已经没有必要融合在一起了,为了洛氏心法的秘密,李洛把他们分开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串,他交给了顾郡辰。而另一串,他准备到时候问一问洛祈。这是爹爹留给我的,我把他送给你。
顾郡辰接过如来佛珠:定情信物吗?你是早该给我了,毕竟你早就收了我的定亲信物。眼神瞥过李洛腰间的玉佩。这块玉佩是自己的,皇叔送的那块玉佩一直收藏着。
李洛挑眉:多谢你的定情信物。
不客气。顾郡辰回答。
回到京城,李洛回了侯府,顾郡辰回了太子府。
这是李洛在出事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过了一个月,头上原本有一点点的毛长出来了,但因为天气开始变了,又给剃光了。所以现在,还是一颗小光头。
大家看到李洛的新造型,所以是意外的很。
小侯爷,您回来了?您没事吧?
小侯爷,您的头发
没事。李洛道,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回到琼极院,李洛又道:这段时间府里没什么事情吧?
没有,就是老太爷回来了,他和老太太和离了。纪管家道。
嗯,老太爷荣养着,以后李府三房那边的人如果找来,就不要见了。李洛道。
是,老奴记住了。
其他的事情有吗?
没有,府里很安静。
安静就好。
顾郡辰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并非回了太子府,而是去见了大理寺卿。大家以为他问的是一个月前,他被刺客袭击的事情。然而,只有大理寺卿知道,眼前的太子殿下,并不是来问这件事的。
书房里,只有顾郡辰和大理寺卿两人。大理寺卿看着眼前的太子,想着当年的小孩,他跪了下去,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需要被人保护的孩子了。
你知道孤是来干什么的吗?顾郡辰问。
微臣知道。大理寺卿道。
当年,秦尚书想拿下你,后来有人刺杀你,被南城兵马司的人救了。孤一直好奇,南城兵马司是秦尚书的人,你被人刺杀,不是正合他的心意吗?南城兵马司的人为什么要救你?顾郡辰问,而且自从那件事之后,他便不再对你动手了,告诉孤,你们私下交易了什么?又或者达成了什么共识?
大理寺卿不语。
秦尚书都死了,你还怕什么?顾郡辰问,你不敢说,是因为秦尚书的背后还有人,是不是?
微臣不敢。大理寺卿回答。
不敢?顾郡辰冷笑,公正廉明的大理寺卿,也会说不敢两个字吗?你不受威胁,不受贿赂,是什么让你害怕?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唯一让他害怕的是他的弱点。那么你的弱点是什么?
大理寺卿继续不语。
是你的亲人吗?顾郡辰。
大理寺卿神情一慌。
顾郡辰一直盯着他,把他的每一个神情都看的仔仔细细。当自己提到家人的时候,他明显的慌了。对方用你的亲人威胁你?
大理寺卿低着头不说话。
顾郡辰突然站了起来:你以为,对方可以拿你的亲人威胁你,孤就不可以吗?
殿下?大理寺卿似乎没想到顾郡辰会这么说。
孤不是善良的人,别人会做的事情,孤也会做。顾郡辰冷哼,你也别以为你是大理寺卿,就以为孤不会动你。天底下没有你,时间还是会如常的继续,而少了一个大理寺卿,孤再提拔一个就是了。朝廷也不缺栋梁,毕竟每三年科举的人那么多,几百人之中,还找不出一个大理寺卿吗?
殿下
你放心。顾郡辰打断他的话,这件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等孤可以把他消灭的时候,孤会再行动。
大理寺卿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说出口了,这件事如果不说出来,他的心里也一直不舒坦:微臣查到当年泄露秘密,出卖先皇的人,是秦尚书。当然,微臣只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微臣还查到,秦尚书的后面,还有人。
秦尚书?顾郡辰摇头,不可能。当年他是兵部侍郎,是秦贵妃的父亲,他和皇叔是一条船上的人,他怎么可能泄露计划?
当年的秦贵妃不过是齐王府的侧妃,他泄露了秘密,如果先皇的计划失败了,他可以投靠叛贼,身份还是比兵部侍郎高。大理寺卿道,何况,只是一个侧妃,是他秦家的庶女,牺牲了也就牺牲了。但是,他出卖了秘密,唐皇后本族全族被灭,而计划照样成功了。这样一来,唐皇后没有了势力,二皇子就算嫡出,没有势力的支持,还比不上大皇子。所以不管怎么样,他都是胜利者。
听着大理寺卿的分析,顾郡辰沉默了。
当然,这是微臣的想法,没有确切的证据。而没有证据,微臣不能上报皇上。大理寺卿道。
所以,六年前皇叔生辰的时候,秦尚书陷害你,是因为这件事?顾郡辰问。
不,六年前,还不是这件事,六年前,我还没有查到秦尚书的事情。大理寺卿道,虽然皇上让微臣彻查当年计划泄露的事情,但是微臣在调查中,查到了当年内乱隐藏的真相。秦尚书威胁我,是因为那个真相。
内乱的真相?不是众皇子想要躲我父皇的皇位而造反吗?顾郡辰问。
大理寺卿摇头:不是,当年那些反贼造反失败被抓,他们的口供中全都提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我们至今没有抓到,也一直忽略了。说着,大理寺卿从书房的暗格中,拿出了一些文件,这是当年他们口供的手抄本,微臣手抄了下来。仔细查看,才发现了端倪。微臣当时惊呆了,发现众皇子背后,都有一个神秘人,在推动当时事情的发展。而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
顾郡辰拿起那些口供,仔细阅读:你所言不错,这些供词中有提到,戴面具的人、蒙面人然后再对比,发现每个皇子身边,都有一个神秘的军师。
而那个军师,是同一个人。大理寺卿道,当时秦尚书威胁我,应该是怕我查到这个神秘人。
但是秦尚书一个小小的尚书,不可能牵动在众皇子造反中。顾郡辰道,他没有这个本事,当时也没有这个势力。
所以,如果他背后还有人呢?有人威胁了他,他再来威胁我。大理寺卿断案多年,以公正廉明闻名,自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既如此,对方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你?顾郡辰不解。杀了大理寺卿,那么所有的线索都断了,这件事也许再也没有人查出来了。
杀了微臣,如同殿下说的,几百名的科举考生中,还找不出另一个微臣吗?大理寺卿道,何况,微臣一旦出事情,皇上肯定会派人继续调查。到时候,难保这件事不会被第二个人发现,还不如堵住微臣的嘴,如此一来,皇上也不会派人继续调查,殿下以为呢?
顾郡辰挑眉,有些意外:原来你都懂。
大理寺卿以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是很好懂的。但是却不是。顾郡辰这个人,很难懂。整个朝廷里,他并不和谁亲近,包括哪些太子宴留下来的旧臣,他也不亲近。他以为亲近的人,应该就只有李小侯爷了。但是李小侯爷,是个更难让人懂的人。一个小孩,出口成章,连大人都不如他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李小侯爷的胆识和聪慧,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
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赐婚,而被安排在一起。
很多人说,皇上这样赐婚,是毁了太子殿下。但是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李小侯爷赐婚给太子殿下,是在帮太子殿下。李小侯爷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于稳固太子殿下的位置。
虽然他是男的,但是没有关系,皇上将来会有三宫六院,儿子谁生的不是皇子呢?不一定非要皇后生的。但是,娶一个有用的皇后,可就不同了。
秦尚书这个人非常的狡猾,他愿意为了替对方办事情,可见对方拿住了他的把柄。大理寺卿又道。
为什么不会是他们同流合污呢?顾郡辰问。
当然不可能,这个完全可以排除。大理寺卿分析,首先,秦尚书贵为秦贵妃的生父,大皇子的外祖父,按照那个时候,大皇子完全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甚至可能是将来的皇上。对方如果跟秦尚书合作,对方有什么好处?仅仅是荣华富贵?到那个时候,秦尚书杀他都来不及,又哪来的荣华富贵?所以,两个人不可能合作。顾郡辰想了想,那么对于那个幕后的人,你是怎么定义的?
第299章 为婢女说亲
原本微臣还不好猜测,但是前段时间,殿下遇到了刺客。大理寺卿道,这件事大理寺一直在跟进,也有了一点结论。
说说看。顾郡辰洗耳恭听。
从那些刺客的凶器和衣着上看,和原来秦尚书的那些人,是一伙儿的。说明秦尚书死了之后,他的势力被人接收了。大理寺卿道,但不可能是大皇子,因为这样的行为,谁都会怀疑大皇子。
不错,我也觉得不会是大哥。那么二哥?李洛问。
二皇子也没有这个本事吞并秦尚书的势力。大理寺卿一语击中,二皇子如果有这个本事,秦尚书的势力还能发展的起来吗?所以背后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是当年内乱事情的那个神秘人。
而他的势力,一定比秦尚书大,是不是?顾郡辰问。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大理寺卿不否认。
顾郡辰皱眉,想到了一件事:当年我父皇因何而死的,你知道吗?
微臣不知道。但是,听到过一些闲言闲语。好像说,先皇是因中毒而死的。大理寺卿道。
不错,中毒。顾郡辰坦白,你认为当年能给我父皇下毒的是哪些人?当年内乱的时候,孤不在父皇的身边,所以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父皇身边有哪些人。
难道没有其他人记得吗?大理寺卿问,当年先皇身边的人,全都不在了吗?
有的离开了,有的死了。那几年,孤因为中了毒,并不关心那些事。所以当年的线索,要查起来恐怕非常的困难。顾郡辰当时不仅仅中毒,而且也年幼,没有考虑的这么仔细。
不过,孤可以去打听一下。
到时候还请殿下给微臣一份名单,有了名单才好查人。大理寺卿道。这算是投名状,他从此之后,投靠太子殿下了嗯。顾郡辰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当年造成内乱的人,其实并没有死光。众皇子造反,被杀了,但是他们的后代,父皇念在皇室血脉的份上,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流放了。如果要查出那个神秘人,从流放人的口中,也许能查到一点线索。
微臣马上派人去查。
不。顾郡辰阻止,你不适合去查,而且流放的人口众多,你也不适合去查。你一动手,动静太大,这件事,孤会派人去查。
曰
疋。
还有,孤派几个人给你使,虽不是一流的高手,但是也算高手了。好好的留着你的命,等孤登基,不会亏待你的。
谢殿下。
顾郡辰走了,门口守候的郡一像影子一样的跟着他。大理寺卿发现自己衣服的后面全都湿透了,十九岁的太子,让他压力很大。太子殿下的气势和魄力,并不输皇上,甚至他的心思,比皇上还要慎密。这样的人,天生适合那个位置。
是啊,那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如果当年的太子宴不是顾及太子殿下年纪还小,不是顾及太子殿下中了毒,皇位,又怎么传给今上呢?
发现自己想多了的大理寺卿,叹了一声气。江山自有人杰出,皇家子弟,又岂是寻常人能比?但是遗传这种东西,也未免太偏心了。今上的三个皇子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太子。也难怪今上会立侄子为太子,当然,这最重要的还是今上和先皇的感情。
十月
李小侯爷半躺在他的宰相椅子上,看着六部送来的文件。这宰相椅,是他自己取的,因为宰相躺的椅子。作为宰相,统辖六部,其实很忙的。但同时,也能知道六部的情况,很好。李洛知道了六部的情况,等于顾郡辰知道了六部的情况。
照宁帝封李洛为宰相,恐怕还有这一举。
李洛拉了棉衣,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冷。这才十月,那种风吹过,就有种刺骨的感觉,让人真是不舒服。所以,李小侯爷派人连耳帽都做好了,这会儿正戴着。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洛想起了昨晚上丫头们的窃窃私语。身边的几个丫头,元末连孩子都有了,但年红、绿瓶和平安,却还没有婚配。就连辛饱,都18岁了。
他是男子,心比较粗。他不说,丫头们也不提,只是几个姑娘私下各自取笑一番。李洛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想男人了。
古代的姑娘啊,才二十岁,就想结婚生子了。
平安,性格强势,倒是又有分寸,就是到了大户人家,也是带的出去的。不过平安要强,她的丈夫要格外用心。
绿瓶和年红是个温柔的人,但温柔的又不同,绿瓶性格温和,却不内向。但年红却有点内向,这样的人,适合老实的人辛饱。李洛叫了声。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