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看了。照宁帝道,是黄成到了。朕没有想到忠勇侯会带着帝令,请于老将军带着京卫营过来,京卫营是皇城的第一道防守,不过来了也就罢了。便是你们侵占了皇城,仅凭秦风手中的一万五城兵马司,朕解决了你们再打回去,他还能抵抗的住吗?
黄成?兵部尚书睁大了眼睛。
第241章 皇上的秘密
还记得黄成吗?照宁帝问。
黄成是另一位猛将,更重要的是照宁帝的母后出自黄家。所以照宁帝的母族怎么可能会背叛,其实,你一定不知道,朕在事先就知道你们会造反,朕配合着你们演戏罢了。照宁帝又道,这是密信,举报会要造反的密信。
兵部尚书接过信,整个脸都黑了。
朕之所以耐着心思陪你玩,就是想要知道,你们背后的参与者,到底有哪些人。照宁帝道,当然,仅凭这封信,朕是不能定你的罪,但是没有想到你竟然真的行动了。更重要的是,抓到了勒格这个内奸。
勒格,杀了皇上。兵部尚书到。
都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兵部尚书不说,勒格也准备这么做的。勒格是当年的武状元,他的武功很高。兵部尚书又是也是武将的后代,此刻皇上的营帐里,只有他一人。所以二打你,对照宁帝来说,并没有优势。
如果是以前的照宁帝,或许没什么。可是自从七年前的内乱,太子宴的死,照宁帝的心病一直很重。这七年来,他的身体并不好而在同时,有人从照宁帝的床底下钻了出来竟然是李长诚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兵部尚书大吃一惊,他一直派人监视这里,这个李长诚怎么是什么时候躲在这里的?别说他不知道,就连照宁帝也不知道。
下官奉侯爷的命令,暗中保护皇上。李长诚道。
照宁帝心一暖,果然是李旭的儿子啊。有李长诚在,他们就没有优势了。兵部尚书和勒格对看一眼,然后逃了出去。
照宁帝和李长诚紧接着出去。
皇上。海公公在门口候着,听到里面有打斗声,他就进来了,和出来的照宁帝碰上。
各大臣安顿好了?照宁帝问。
文臣和女眷全都在营帐里,有御林军守护。海公公道,围场外于老将军、黄将军带人和造反的叛逆正在打。
而冲出来的兵部尚书和勒格又被御林军围住了。不过勒格已经派了五城兵马司的人,把所有的营帐都围了起来。现在的情况是,春猎围场里,五城兵马司的一万人围着御林军、照宁帝和朝廷官员春猎围场的山脚下,于老将军率领的两万京卫营、黄龙将军率领的一万皇陵守卫,和潜伏在下面的五千黑衣人在打。
看似人数相差很大,但情况非常的激烈,而于老将军和黄龙将军这边,并没有占到多少的优势。因为黑衣人有暗器,是之前齐王送到朝廷的烟雾弹。
而春猎围场上,兵部尚书道:皇上,就算你们下面有几万人又怎样?优势还是在我们这边。说着,他也拿出烟雾弹,这种暗器已经经过我们的改良他话还没有说完,有一支箭呼啸着过来,直接打爆了兵部尚书的头。
大家吓了一跳,顺着箭的方向看去,只见射箭的人竟然是纯阳王。
本王许久不曾射箭了,没想到还没有生手。纯阳王笑着过来。纯阳王也是战场上出来的人,以为他会在营帐里等着?错了,在发现围场有问题的时候,他早就单独行动了。所以这会儿,他是从五城兵马司士兵的后面出来的。也是从兵部尚书的后面,直接打爆了他的头。微臣护驾来迟。纯阳王朝着照宁帝行礼。
不迟。照宁帝道。
纯阳王又看向勒格以及五城兵马司的人:兵部尚书已经死了,如果你们投降,本王保证为你们向皇上求情。这件事罪不及你们,只降罪主犯,从犯一律免去死罪。更何况你们这些士兵只是听上级的命令。
纯阳王说的不错。照宁帝出生,如果你们这个时候投降,还是我们华国的将士,将士只能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造反的内乱里。
砰
勒格先放下了剑:末将知罪。
五城兵马司的士兵见到勒格都放下了剑,他们还有什么好坚持的?一个一个都扔下了手中的武器。
走,随朕去下面。照宁帝道。
而围场的下面,一片的烟雾,根本看不清那些是敌人,那些是自己人。照宁帝大喊:华国的将士听令,朕命你们后退,全部后退,退到没有烟雾的地方,继续将这里围住,待烟雾散开了再杀敌
。
烟雾的持续是有时效的,总会散开。
于老将军和黄成将军听到照宁帝的话,赶忙下令,让所有的将士后退。而那些黑衣人根本不敢往前冲,所以待烟雾散去的时候,他们只能被抓、被杀、或者投降。
此时,天已经晚了。
围场上,所有人都出了营帐,大家的心惊还没有放下,事情真的已经解决了吗?于老将军被照宁帝叫了进去。
跟朕说说你怎么会来?照宁帝问。
于是,于老将军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所以我们分工,老臣带着京卫营来救驾,小侯爷去了横州。
从京城到横州听那叛贼的意思已经安排了杀手追杀洛儿。照宁帝不放心,你即刻带着京卫营返回京城。
是。于老将军欲言又止。
你放心,朕让黄龙马上启程去西北。照宁帝道,只希望郡辰还撑着。
多谢皇上。一想到顾郡辰,铁骨铮铮的老将军也红了眼。那是他的外孙了,唯一的外孙。
于老将军出来之后,黄龙进去了:皇上。
你即刻带着你手中的侍卫和一万御林军去西北,扶丘国用二十万的兵马在攻打西北边境。该死的秦老贼跟扶丘国勾结了。所以冤枉了于镇西。
诺,末将马上启程。
黄龙离开后,照宁帝疲惓的闭了一下眼睛,头疼的厉害。皇上?海公公上前,帮他按了按太阳穴。
照宁帝猛地睁开眼:叫李长诚进来。
李长诚很快进来了:下官参见皇上。
快,你速去横州的仁乡侯府,看看洛儿是不是安全到达了。照宁帝道。
诺。李长诚也担心李洛的安全,得了照宁帝的话,便连夜快马加鞭的离开了。
照宁帝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西北,他只求顾郡辰不要有事。
皇上,您别担心,王爷和小侯爷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海公公安慰。
但愿如此。照宁帝道。
皇上还有心事?海公公问。
照宁帝沉思了一下:总觉得这件事还有什么问题,但是又想不起来问题在哪里。
想不起来皇上暂时就别想了,您先休息一会儿,也许一觉醒来,就想起来了。海公公道。
朕此刻哪有心情休息?造反的余孽还没处理完,郡辰和洛儿的事情还没有消息,朕哪里睡得着?照宁帝道,而且老大这件事,老大又知道多少?还有那个告密者又是谁呢?
此人写告密信,会不会是叛党之一?海公公问。
照宁帝摇头:不可能,如果是叛党之一,直接告诉朕他的身份就可以了。朕感谢他都来不及呢,他又害怕什么?写告密信无非是不想暴露身份,那么不想暴露身份的原因是什么?写告密信的原因是什么?
不想暴露身份的原因奴才猜不出来,但是写告密信的原因却是很好猜的。海公公道。
哦?谁来听听。照宁帝也需要一个分析者。
海公公想了想道:写告密信的原因,跟兵部尚书的结局有关系,兵部尚书的结局肯定死,那么对方为什么要兵部尚书死呢?第一,可能是有仇。第二,可能是有利益。
这个照宁帝认同:你觉得他如果死了,对谁有利?
这个海公公不敢说。
说,朕恕你无罪。照宁帝道。
诺。海公公接着道,兵部尚书死了,大皇子的势力消灭了,无非就是就是二皇子、三皇子和齐王殿下占了好处。
不错,但是郡辰可以排除。照宁帝道。
皇上所言不错。如果是王爷安排的告密,那么王爷不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扶丘国也没有二十万兵马兵临西北边境的机会了。海公公道,所以
所以是老二或者老三吗?照宁帝蹙眉。
这个结局,照宁帝不愿意想。如果真的是他们其中之一告的密,那么真是一箭双雕。既设计了老大,又设计了郡辰。
但是,如果是老二或者老三的话,老二的可能又大一点。老大如果死了、郡辰如果死了,老二就是铁板上的储君了,不管是嫡还是长,他都占尽了。
突然,外面吵了起来。
去看看怎么回事?照宁帝火头突然往上升。
海公公去看了一下,马上回来报道:是秦贵妃和大皇子,在外面跪着。
跪着?照宁帝冷笑:跪什么?跟朕认错吗?如果他们要跪,就让他们一直跪着,朕要休息了。
诺。
第二天
秦贵妃和大皇子在照宁帝的营帐外跪了一夜。不仅仅是他们,大皇子妃也跟着来跪了。
皇后营帐
二皇子一早就去请安了,当然是把这件事告诉皇后。但是皇后那里又怎么会没有收到消息呢?不过,看着儿子一脸的兴奋,皇后难得没有指责他:出了这道门,就把你脸上的表情收起来。母后,你说父皇会怎么处置大哥?杀了吗?二皇子问。语气兴奋中,还带着无情。一想到照宁帝可能会杀了大皇子,他尤其高兴。
杀不杀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后道,左右他没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了。儿子啊,那个位置是你的,就只能是你的。那是我们唐家人用命换来的,他秦家也想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母后教训的是,忍才是最重要的。二皇子符合,从小您就教育儿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忍。我们没有他们那样有势力,所以要忍着,希望他们越来越强大,这样父皇才好枪打出头鸟。不用我们去争,父皇就先会解决他们。
皇后笑着漱了漱口:话是如此。但是老大解决了,你真正的对手还在外面呢。
四弟。二皇子眼底闪过阴霾。他一定会坐上储君的位置,然后坐上皇位。这是他父皇的皇位,就应该由他继承,顾郡辰只是侄子,算什么东西。
别急。皇后道,顾郡辰的事情也不急,他还年轻,又和男子定亲了。他如果被立为储君,朝廷中会有一半的官员不会同意。到那个时候,那些个官员就是你的支持者了。
还是母后厉害。二皇子朝着皇后竖起大拇指,母后才是我的大军师。
得得得,别拍我的马屁,你以为本宫不知道你的心思?皇后冷冷一笑,皇上啊,做的太绝了。
的确很绝,就因为儿臣和曲龙公主联姻,就让儿臣绝了储君的心思。二皇子也冷冷笑了,父皇这般,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四弟才是他的儿子。
皇后因为二皇子的这句话,眼底闪过微妙的感觉。
母后母后您怎么了?因为皇后游神的太久,二皇子有些担心,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皇后摇头: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往事。
什么往事?二皇子很少听皇后提起以前的事情,这会儿听皇后提起,他也有兴趣听一听。而且外面他又不能出去看戏,所以只得窝在这里。
皇后看了他一眼,随即笑道:你方才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顾郡辰是他的儿子。
二皇子心一惊:难道是真的?虽然他也觉得不会是真的。
当然不是。皇后白了他一眼,但是,你父皇的心中只有一个女人,而顾郡辰是那个女人生的。
砰二皇子脑中的一根神经断了:母后,您可别吓我。那那可是
对,就是她。
她,太子宴的太子妃。
第242章
母后,这个玩笑可不好笑。那毕竟是毕竟是父皇的嫂子。二皇子觉得自己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谬的事情,之所以最荒谬,是因为这件事跟他的父皇有关。像他父皇这样的人呢,既然会爱慕自己的嫂子?这件事如果传出去,可不得了了。
你应该知道,你父皇从小是在太子宫长大的。后来太子娶妻,他那个时候才七八岁。我们这一辈的人,也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的,她美丽、温柔、聪明,是京城除公主外,最尊贵的人了,她在当年,是京城的第一才女。皇后道,说起顾郡辰的生母,她也不生气。皇上从小先皇后就去世了,他对当时的太子妃感情应该是复杂的。敬如母亲,但又什么爱着。他们相差八岁,八岁,也不是多大的年纪。他还没长大,她是最娇美的花朵。他长大了,她在最盛开的时候。十几岁的少年郎,二十几岁的女人。
母后。二皇子为自己的母后觉得不值得,唐家为了保护父皇,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儿子啊,男人寡情。皇后知道,照宁帝不是寡情,而是太痴情,太钟情。他所有的感情,都给了太子宴一家。他最尊敬的兄长、他最爱的女人、他最疼爱的侄子。偏偏,他没有泄露半分。
如果自己不是他的枕边人,可能还不会知道,如果他不是那次醉酒那次醉酒是什么时候?对了,是她死的时候。
恋耽美
黄成?兵部尚书睁大了眼睛。
第241章 皇上的秘密
还记得黄成吗?照宁帝问。
黄成是另一位猛将,更重要的是照宁帝的母后出自黄家。所以照宁帝的母族怎么可能会背叛,其实,你一定不知道,朕在事先就知道你们会造反,朕配合着你们演戏罢了。照宁帝又道,这是密信,举报会要造反的密信。
兵部尚书接过信,整个脸都黑了。
朕之所以耐着心思陪你玩,就是想要知道,你们背后的参与者,到底有哪些人。照宁帝道,当然,仅凭这封信,朕是不能定你的罪,但是没有想到你竟然真的行动了。更重要的是,抓到了勒格这个内奸。
勒格,杀了皇上。兵部尚书到。
都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兵部尚书不说,勒格也准备这么做的。勒格是当年的武状元,他的武功很高。兵部尚书又是也是武将的后代,此刻皇上的营帐里,只有他一人。所以二打你,对照宁帝来说,并没有优势。
如果是以前的照宁帝,或许没什么。可是自从七年前的内乱,太子宴的死,照宁帝的心病一直很重。这七年来,他的身体并不好而在同时,有人从照宁帝的床底下钻了出来竟然是李长诚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兵部尚书大吃一惊,他一直派人监视这里,这个李长诚怎么是什么时候躲在这里的?别说他不知道,就连照宁帝也不知道。
下官奉侯爷的命令,暗中保护皇上。李长诚道。
照宁帝心一暖,果然是李旭的儿子啊。有李长诚在,他们就没有优势了。兵部尚书和勒格对看一眼,然后逃了出去。
照宁帝和李长诚紧接着出去。
皇上。海公公在门口候着,听到里面有打斗声,他就进来了,和出来的照宁帝碰上。
各大臣安顿好了?照宁帝问。
文臣和女眷全都在营帐里,有御林军守护。海公公道,围场外于老将军、黄将军带人和造反的叛逆正在打。
而冲出来的兵部尚书和勒格又被御林军围住了。不过勒格已经派了五城兵马司的人,把所有的营帐都围了起来。现在的情况是,春猎围场里,五城兵马司的一万人围着御林军、照宁帝和朝廷官员春猎围场的山脚下,于老将军率领的两万京卫营、黄龙将军率领的一万皇陵守卫,和潜伏在下面的五千黑衣人在打。
看似人数相差很大,但情况非常的激烈,而于老将军和黄龙将军这边,并没有占到多少的优势。因为黑衣人有暗器,是之前齐王送到朝廷的烟雾弹。
而春猎围场上,兵部尚书道:皇上,就算你们下面有几万人又怎样?优势还是在我们这边。说着,他也拿出烟雾弹,这种暗器已经经过我们的改良他话还没有说完,有一支箭呼啸着过来,直接打爆了兵部尚书的头。
大家吓了一跳,顺着箭的方向看去,只见射箭的人竟然是纯阳王。
本王许久不曾射箭了,没想到还没有生手。纯阳王笑着过来。纯阳王也是战场上出来的人,以为他会在营帐里等着?错了,在发现围场有问题的时候,他早就单独行动了。所以这会儿,他是从五城兵马司士兵的后面出来的。也是从兵部尚书的后面,直接打爆了他的头。微臣护驾来迟。纯阳王朝着照宁帝行礼。
不迟。照宁帝道。
纯阳王又看向勒格以及五城兵马司的人:兵部尚书已经死了,如果你们投降,本王保证为你们向皇上求情。这件事罪不及你们,只降罪主犯,从犯一律免去死罪。更何况你们这些士兵只是听上级的命令。
纯阳王说的不错。照宁帝出生,如果你们这个时候投降,还是我们华国的将士,将士只能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造反的内乱里。
砰
勒格先放下了剑:末将知罪。
五城兵马司的士兵见到勒格都放下了剑,他们还有什么好坚持的?一个一个都扔下了手中的武器。
走,随朕去下面。照宁帝道。
而围场的下面,一片的烟雾,根本看不清那些是敌人,那些是自己人。照宁帝大喊:华国的将士听令,朕命你们后退,全部后退,退到没有烟雾的地方,继续将这里围住,待烟雾散开了再杀敌
。
烟雾的持续是有时效的,总会散开。
于老将军和黄成将军听到照宁帝的话,赶忙下令,让所有的将士后退。而那些黑衣人根本不敢往前冲,所以待烟雾散去的时候,他们只能被抓、被杀、或者投降。
此时,天已经晚了。
围场上,所有人都出了营帐,大家的心惊还没有放下,事情真的已经解决了吗?于老将军被照宁帝叫了进去。
跟朕说说你怎么会来?照宁帝问。
于是,于老将军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所以我们分工,老臣带着京卫营来救驾,小侯爷去了横州。
从京城到横州听那叛贼的意思已经安排了杀手追杀洛儿。照宁帝不放心,你即刻带着京卫营返回京城。
是。于老将军欲言又止。
你放心,朕让黄龙马上启程去西北。照宁帝道,只希望郡辰还撑着。
多谢皇上。一想到顾郡辰,铁骨铮铮的老将军也红了眼。那是他的外孙了,唯一的外孙。
于老将军出来之后,黄龙进去了:皇上。
你即刻带着你手中的侍卫和一万御林军去西北,扶丘国用二十万的兵马在攻打西北边境。该死的秦老贼跟扶丘国勾结了。所以冤枉了于镇西。
诺,末将马上启程。
黄龙离开后,照宁帝疲惓的闭了一下眼睛,头疼的厉害。皇上?海公公上前,帮他按了按太阳穴。
照宁帝猛地睁开眼:叫李长诚进来。
李长诚很快进来了:下官参见皇上。
快,你速去横州的仁乡侯府,看看洛儿是不是安全到达了。照宁帝道。
诺。李长诚也担心李洛的安全,得了照宁帝的话,便连夜快马加鞭的离开了。
照宁帝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西北,他只求顾郡辰不要有事。
皇上,您别担心,王爷和小侯爷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海公公安慰。
但愿如此。照宁帝道。
皇上还有心事?海公公问。
照宁帝沉思了一下:总觉得这件事还有什么问题,但是又想不起来问题在哪里。
想不起来皇上暂时就别想了,您先休息一会儿,也许一觉醒来,就想起来了。海公公道。
朕此刻哪有心情休息?造反的余孽还没处理完,郡辰和洛儿的事情还没有消息,朕哪里睡得着?照宁帝道,而且老大这件事,老大又知道多少?还有那个告密者又是谁呢?
此人写告密信,会不会是叛党之一?海公公问。
照宁帝摇头:不可能,如果是叛党之一,直接告诉朕他的身份就可以了。朕感谢他都来不及呢,他又害怕什么?写告密信无非是不想暴露身份,那么不想暴露身份的原因是什么?写告密信的原因是什么?
不想暴露身份的原因奴才猜不出来,但是写告密信的原因却是很好猜的。海公公道。
哦?谁来听听。照宁帝也需要一个分析者。
海公公想了想道:写告密信的原因,跟兵部尚书的结局有关系,兵部尚书的结局肯定死,那么对方为什么要兵部尚书死呢?第一,可能是有仇。第二,可能是有利益。
这个照宁帝认同:你觉得他如果死了,对谁有利?
这个海公公不敢说。
说,朕恕你无罪。照宁帝道。
诺。海公公接着道,兵部尚书死了,大皇子的势力消灭了,无非就是就是二皇子、三皇子和齐王殿下占了好处。
不错,但是郡辰可以排除。照宁帝道。
皇上所言不错。如果是王爷安排的告密,那么王爷不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扶丘国也没有二十万兵马兵临西北边境的机会了。海公公道,所以
所以是老二或者老三吗?照宁帝蹙眉。
这个结局,照宁帝不愿意想。如果真的是他们其中之一告的密,那么真是一箭双雕。既设计了老大,又设计了郡辰。
但是,如果是老二或者老三的话,老二的可能又大一点。老大如果死了、郡辰如果死了,老二就是铁板上的储君了,不管是嫡还是长,他都占尽了。
突然,外面吵了起来。
去看看怎么回事?照宁帝火头突然往上升。
海公公去看了一下,马上回来报道:是秦贵妃和大皇子,在外面跪着。
跪着?照宁帝冷笑:跪什么?跟朕认错吗?如果他们要跪,就让他们一直跪着,朕要休息了。
诺。
第二天
秦贵妃和大皇子在照宁帝的营帐外跪了一夜。不仅仅是他们,大皇子妃也跟着来跪了。
皇后营帐
二皇子一早就去请安了,当然是把这件事告诉皇后。但是皇后那里又怎么会没有收到消息呢?不过,看着儿子一脸的兴奋,皇后难得没有指责他:出了这道门,就把你脸上的表情收起来。母后,你说父皇会怎么处置大哥?杀了吗?二皇子问。语气兴奋中,还带着无情。一想到照宁帝可能会杀了大皇子,他尤其高兴。
杀不杀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后道,左右他没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了。儿子啊,那个位置是你的,就只能是你的。那是我们唐家人用命换来的,他秦家也想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母后教训的是,忍才是最重要的。二皇子符合,从小您就教育儿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忍。我们没有他们那样有势力,所以要忍着,希望他们越来越强大,这样父皇才好枪打出头鸟。不用我们去争,父皇就先会解决他们。
皇后笑着漱了漱口:话是如此。但是老大解决了,你真正的对手还在外面呢。
四弟。二皇子眼底闪过阴霾。他一定会坐上储君的位置,然后坐上皇位。这是他父皇的皇位,就应该由他继承,顾郡辰只是侄子,算什么东西。
别急。皇后道,顾郡辰的事情也不急,他还年轻,又和男子定亲了。他如果被立为储君,朝廷中会有一半的官员不会同意。到那个时候,那些个官员就是你的支持者了。
还是母后厉害。二皇子朝着皇后竖起大拇指,母后才是我的大军师。
得得得,别拍我的马屁,你以为本宫不知道你的心思?皇后冷冷一笑,皇上啊,做的太绝了。
的确很绝,就因为儿臣和曲龙公主联姻,就让儿臣绝了储君的心思。二皇子也冷冷笑了,父皇这般,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四弟才是他的儿子。
皇后因为二皇子的这句话,眼底闪过微妙的感觉。
母后母后您怎么了?因为皇后游神的太久,二皇子有些担心,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皇后摇头: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往事。
什么往事?二皇子很少听皇后提起以前的事情,这会儿听皇后提起,他也有兴趣听一听。而且外面他又不能出去看戏,所以只得窝在这里。
皇后看了他一眼,随即笑道:你方才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顾郡辰是他的儿子。
二皇子心一惊:难道是真的?虽然他也觉得不会是真的。
当然不是。皇后白了他一眼,但是,你父皇的心中只有一个女人,而顾郡辰是那个女人生的。
砰二皇子脑中的一根神经断了:母后,您可别吓我。那那可是
对,就是她。
她,太子宴的太子妃。
第242章
母后,这个玩笑可不好笑。那毕竟是毕竟是父皇的嫂子。二皇子觉得自己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谬的事情,之所以最荒谬,是因为这件事跟他的父皇有关。像他父皇这样的人呢,既然会爱慕自己的嫂子?这件事如果传出去,可不得了了。
你应该知道,你父皇从小是在太子宫长大的。后来太子娶妻,他那个时候才七八岁。我们这一辈的人,也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的,她美丽、温柔、聪明,是京城除公主外,最尊贵的人了,她在当年,是京城的第一才女。皇后道,说起顾郡辰的生母,她也不生气。皇上从小先皇后就去世了,他对当时的太子妃感情应该是复杂的。敬如母亲,但又什么爱着。他们相差八岁,八岁,也不是多大的年纪。他还没长大,她是最娇美的花朵。他长大了,她在最盛开的时候。十几岁的少年郎,二十几岁的女人。
母后。二皇子为自己的母后觉得不值得,唐家为了保护父皇,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儿子啊,男人寡情。皇后知道,照宁帝不是寡情,而是太痴情,太钟情。他所有的感情,都给了太子宴一家。他最尊敬的兄长、他最爱的女人、他最疼爱的侄子。偏偏,他没有泄露半分。
如果自己不是他的枕边人,可能还不会知道,如果他不是那次醉酒那次醉酒是什么时候?对了,是她死的时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