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胆敢冒充他的生母,绝对不会是冲着他来的。他一个小男孩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来算计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人要算计他,那么肯定跟齐王府有关。
所以在情况未定之前,铺子这种东西留着没用。古管家,把铺子转卖掉吧。
啊?古管家不解,小侯爷,转卖铺子不太好吧?这要是传出去
传出去会影响王府的名声?李洛笑着摇头,名声这种东西,跟齐王府没有关系。齐王府贵为亲王府,不管有没有名声,都不会影响它崇高的地位。而且,去年十二月,齐王府已经捐了十万两银子,这要是没钱在卖铺子,说出去也是美誉。
古管家一想,顿时赞赏道:小侯爷这话甚是,咱们王府卖了铺子,这是为了给西北的将士捐军饷呢,传出去了,只会得民心。
得民心?李洛看向古管家,彳以笑非笑。
古管家和李洛对视,两人相似一笑。
都是聪明人,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奴真是越来越喜欢小侯爷了。古管家道。
这话儿你可以跟齐王哥哥说。李洛道。
古管家被咽了一下,要是让王爷知道,这事儿就大了。谁喜欢小侯爷都不行,只有王爷能喜欢小侯爷。刚开始,皇上把小侯爷赐婚给王爷,古管家真是操碎了心,但是现在,他很是放心。小侯爷为王爷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大米、银子,都是为帮助王爷得民心的。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小侯爷年纪虽小,但却是做大事情的人。古管家很是欣慰。
他家王爷很可怜,先皇死了、先皇后死了,固然皇上对王爷很好。可到底是叔叔和侄子,无法取代王爷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小侯爷的出现,简直就是苦口良药。是因为小侯爷,王爷开始有了笑容,是因为小侯爷,王爷开始像个普通的人了。
在古管家的心中,李洛能不能生孩子,王爷会不会断了子嗣,根本不重要。他最关心的是王爷的幸福,对他来说,王爷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王爷过的很好。想到这里,古管家双眼一红,眼泪滴答滴答的流了下来。
怎么了,你这是?李洛问。
古管家摇摇头:没有,奴才只要王爷和小侯爷平平安安的,幸幸福福的,这就够了。你啊别想那么多。李洛道,我们都会幸福的,也都会平安的。但前提是,你也要幸福平安。不然,你就看不到了。
老奴老奴会听小侯爷的话。古管家道。他要看着王爷长大成人,然后为先皇和先皇后报仇。
李洛看着古管家,然后拍拍他的手:好了,我要写信了。
十天后,松岭县令接到了李洛的信。
写了什么?小侯爷给你的信写了什么?县令夫人很是好奇。
松岭县令把信收起来:去去去,你一个妇道人家不要管我们的大事情,快去给我准备一些吃的,回去吧。
你县令夫人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行啊,你当了县令,和小侯爷结交了,胆子越来越大了,你敢造反了是不是?
啊哟,我的娘子,我哪里敢。松岭县令马上投降了,我的好娘子,请你给相公去准备一些吃的,相公我饿了。
行行行,你就别撒娇了,撒的我骨头都痒了。县令夫人去准备吃的了。
松岭县令觉得自己越来越被看中了,小侯爷竟然让他去查看一下齐王殿下的万亩良田,这真是太看重他了。而且他也是从信中才知道,原来西北是齐王殿下的封地。既然西北是齐王殿下的封地,那么齐王殿下迟早要回到西北的,现在他把松岭县整顿的好一点,等将来齐王殿下回到西北之后,他是不是就高升了?
封地内的官吏,是由藩王直接管辖的。
光是想到这些,松岭县令就高兴的发疯了。他感觉到自己的未来有很大的前途在等着他,跟着小侯爷有大米饭吃、有银子赚、还有大前途。松岭县令很高兴,所以他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越来越有动力了。人嘛,都是这样的,有收货才有动力,看到了收货,动力就越大了吃好县令夫人做的饭,又叫她准备了好几个便当、点心。松岭县令带上心腹和小富朝着齐王的万亩良田出发了。松岭县令的没什么事情可以做,所以游手好闲的县令终于有事情做了。而且他跟几位村长谈的大米的事情也非常成功,他赚钱,也造福百姓,现在松岭县令这位县太爷在松岭县百姓的心中,威望也越来越高了。
做好事,是件很高兴的事情。百姓们的评价高了,松岭县令听着都觉得满足。这不,做事情的劲头就越有力了。
西北军营
二月底,李洛承诺的十万两银子到了。
其实西北的士兵已经不抱有希望了,毕竟月初承诺的银子,这都已经月底了,却没想到银子竟然到了。
第二批两万士兵,每人五辆银子的军饷,也终于发放了。
王爷,这里还有小侯爷的信。
嗯,你们先下去休息吧。顾郡辰接了信。
齐王哥哥:
见信佳!明明才一个月不见,我心甚是想念,我觉得自己中毒了,中了一种名叫顾郡辰的毒,怎么办?
军饷的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很多百姓来当兵,一是朝廷招募,二是他们家中穷,缺钱。但凡有钱人家的子弟,没有一个愿意来当兵的,所以齐王哥哥应该知道,来当兵的子弟,家中情况甚是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非常迫切的希望把自己所得的军饷,交到父母的手中。
军队的士兵常年不回家,西北的士兵有那么多年没发军饷,更是没有脸面回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军饷,他们应该非常想的。所以在前两批的四万士兵中,哥哥可以安排他们回家探亲,或者请士兵的家眷来探望。
其实国家的律法对士兵是非常苛刻的,他们作为前线的勇士,应该得到更加好的福利待遇,这样他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为国家付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李洛笔。
前面还是那么认真的话,看到最后的署名,顾郡辰忍不住笑了。不过,国家不仅仅对士兵,对武将也是苛刻的。文臣看不起武将,嫌他们是匹夫之勇,没有墨宝。自古女子婚嫁,都不喜欢嫁到武将家,最现实的出发点,武将随时会战死沙场,女人嫁过去容易当寡妇。所以在各方面,武将都是被苛刻的对待。
文臣武将,文臣总是自以为是的比武将重要。以至于文臣和武将同一个品级,文臣那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就比较强。
顾郡辰想了又想,给照宁帝上了折子。
不过,照宁帝在收到他的折子前,已经朝着春猎围场出发了。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天气回温。
帝皇去春猎,凡四品包括四品以上的官员极其家眷都可随同。忠勇侯府能去春猎的,是大房李晖那一房,和李旭这一房。而李淋已经出嫁,章练白的身份不够高,不能参加春猎。再者她已经怀孕了,更加不会去。剩下李鸿因为脚的问题,自己又没有功名在身,也是不会参加。李杨氏是个寡妇,也不适合。所以李旭这一房就只有李洛一人参加。
而李晖那一房,如果是以前,李晖媳妇肯定要去的,为李池选个好的媳妇。但因为李满的事情,她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李满怀孕的事情,他们已经跟苏慕那边反应了,但是苏慕那边还没有给出结果,所以李晖媳妇更加没有心情了。故此,李晖这一房去参加春猎的只有李晖和李池。
琼极院
李长诚和辛饱随我一同,此次随圣上一起去春猎,不宜带太多人。李洛道,春猎约莫要半个月,我不在的这段日子,你们好好守着院子,不叫任何人进来。
是,请侯爷放心。
我很是放心的。李洛笑道。三个月都离开过,这些人早已让李洛很放心了。
帝皇春猎出发那天,整个京城非常的热闹。这样的大部队出发,一年也仅有一次了。按照官员的等级排列,李洛的马车在忠国公府的后面。
小侯爷。有名内侍来到李洛的马车旁。
李洛的脑袋从马车里钻出来,他认得这名内侍,是海公公身边的人:公公,有事吗?不知是海公公叫内侍来找他的,还是照宁帝叫内侍来找他的。
小侯爷,皇上有请。内侍道。
皇上?李洛赶忙出了马车,李长诚策马在马车旁,见李洛出来,赶忙翻身下马,把他从马车上抱了下来。公公请。
李洛被请到照宁帝的马车上,御驾的马车不同凡响,不仅大、宽敞,而且里面的设施也是极好。马车里只有照宁帝和海公公:皇上,小臣来了。
李洛被请上了皇帝的马车,让很多人都吃醋了。全朝的大臣其实都不明白,为什么照宁帝会这么喜欢李洛。瞧瞧今儿出发,谁有这个荣幸能上皇帝的马车?
瞧瞧洛哥儿真是好福气。忠国公夫人道,放眼这京城,还有谁能让皇上这么喜欢。
婆婆说得是,小侯爷不仅福气好,人也是聪明伶俐,长得也好。这样的话孩子,谁都喜欢。纯和郡主道。一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要是将来她也能生个这样的孩子,那该多好。
忠国公夫人以为她在心急孩子,拉过她的手道:你们夫妻结婚才多久,怀孕这种事情还得随缘,你别紧张,也别心急。再过上三年如果还没孩子,再心急也不迟。
纯和郡主也是聪明人,从婆婆的话中她听明白了,三年内没有子嗣,他们都不会催她。一则是婆家人好,但还有一点是因为她的身份。她是纯阳王的女儿,如果夫家要马上纳妾,恐怕也不好跟她父王交代。
嗯。纯和郡主点了点头,婆婆,茗洁儿嫁进李家也有一年多了吧?
是啊,去年前年的十二月嫁进来的,那个时候皇上还赐了菜,给足了面子。忠国公夫人道。不过李泽成亲的时候,皇上可没有赐菜。虽然李泽的身份比李鸿高,婚宴请的人也比李鸿的气派,但仅仅是没有皇上赐菜,可是被李鸿的婚宴比了下去。
纯和郡主笑了笑:老侯爷为国捐躯,皇上恩宠侯府也是应该的。
这道理谁都明白。但是侯府得了皇上的恩宠,的确是让人羡慕。洛哥儿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并非每个为国捐躯的人,他的子嗣都能得到皇上的恩宠。要知道在洛哥儿来之前,侯府的门第虽然在,但已经开始落魄。可洛哥儿一来,皇上就把他赐婚给了齐王,而且他还捐大米给西北军,又是开慈善之家种种事情,可不是头脑简单的人能做的出来的。
婆婆,您说皇上为什么把他赐婚给齐王爷,毕竟毕竟他是个男的啊。纯和郡主想不明白。关于这个问题,全京城没有一个人是能想明白的。当然,全京城没有一个人是不想知道的。
第226章 讨论立储君
皇帝的心思,谁能知道呢?如果谁都能知道,谁都能猜得透,那么还要皇帝干嘛?
李洛一上马车,看到照宁帝躺着,海公公神情有些急切。李洛忙问:怎么了?海爷爷,皇上怎么了?
洛儿来了?照宁帝听到声音,有些疲惫的道,快过来,给朕按一按,你上次给朕按摩的时候,非常舒服。
皇上您头疼了?李洛赶忙脱了鞋子进去。
就是一阵阵的疼,这几日疼的特别厉害,像是有小虫子钻进了朕的脑袋里。照宁帝道,快,小家伙,快给朕来按一按。
是的皇上。李洛脱下自己的外袍,嫌衣服穿的多有点碍事,又请海公公帮忙卷起他的袖子。然后把照宁帝的头转移到自己的小短腿上,皇上闭目休息会儿,有小臣在请您放心。
嗯。照宁帝闭目休息。
李洛给照宁帝按摩,因为他人小,力道就轻了,而这种力道对照宁帝而言就刚刚好。海爷爷,皇上最近忙公务总是很晚才休息吗?
是的,最近事情特别多。海公公回答,因为西北军营十万两银子的事情,惹来了其他军营士兵的羡慕,很多军营反应上来,士兵们的情绪非常的不好。其二,兵部无主,兵部侍郎不能代替兵部尚书,军中的事情传到军部,军部送到内阁,内阁又请皇上做主。
还有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吧。李洛道,这个月是三月啊。
三月,李旭的忌日要到了,当年内乱的时间也要到了。太子宴的忌日,也要到了。照宁帝很痛恨三月。把一个只会打仗、不会处理政事的王爷,送上了皇位,中间必然是辛苦的。
是啊,这是三月啊。
海爷爷,去年的三月怎么没有春猎啊?李洛好奇。
春猎不是每年举行的。海公公道,三年一次,刚好轮到今年了。
这样啊可是国库不是空虚吗?春猎的开销也不少吧?李洛又问。国库都没钱了,春猎可以不举行啊?
小侯爷,这等事情不是咱家一个奴才能管的着的?海公公道。
国库空虚,但有些场合是必要的。照宁帝突然出声,而且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华国刚刚开创的时候,祖宗们注重武力,所以才有春猎的活动。也有借助春猎,选拔武将人才。是小臣见识浅薄了。李洛道。
并非你见识浅薄,其实你考虑的很对,国家都没银子了,为什么这些活动还要继续?照宁帝冷冷一笑,连你一个五岁
皇上,小臣七岁了。李洛出声提醒。
哈哈哈照宁帝大笑:是啊,你七岁了,朕还以为你才五岁呢,可原来转眼间,你已经七岁了。
外面的侍卫听到照宁帝的笑声心头有些微恙,也只有李小侯爷才能让皇上这样开怀大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小侯爷才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呢。想想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谁都没有让皇上这样笑过,这人和人相比,差距就是大。亲儿子遭父亲嫌弃,这对别人的儿子却又那么喜欢。
这还真像后爹。
马车里,照宁帝依旧闭着眼睛,享受这李洛的按摩。但是你一个七岁的孩子都知道国库空虚,春猎这种活动可以省了,为什么其他人不知道?六部不知道、三品官员不知道、四品官员不知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在想,我们国家缺银子。他们想的大概是,皇上有钱,我们要怎么用皇上的钱来给自己享福。
恋耽美
所以在情况未定之前,铺子这种东西留着没用。古管家,把铺子转卖掉吧。
啊?古管家不解,小侯爷,转卖铺子不太好吧?这要是传出去
传出去会影响王府的名声?李洛笑着摇头,名声这种东西,跟齐王府没有关系。齐王府贵为亲王府,不管有没有名声,都不会影响它崇高的地位。而且,去年十二月,齐王府已经捐了十万两银子,这要是没钱在卖铺子,说出去也是美誉。
古管家一想,顿时赞赏道:小侯爷这话甚是,咱们王府卖了铺子,这是为了给西北的将士捐军饷呢,传出去了,只会得民心。
得民心?李洛看向古管家,彳以笑非笑。
古管家和李洛对视,两人相似一笑。
都是聪明人,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奴真是越来越喜欢小侯爷了。古管家道。
这话儿你可以跟齐王哥哥说。李洛道。
古管家被咽了一下,要是让王爷知道,这事儿就大了。谁喜欢小侯爷都不行,只有王爷能喜欢小侯爷。刚开始,皇上把小侯爷赐婚给王爷,古管家真是操碎了心,但是现在,他很是放心。小侯爷为王爷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大米、银子,都是为帮助王爷得民心的。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小侯爷年纪虽小,但却是做大事情的人。古管家很是欣慰。
他家王爷很可怜,先皇死了、先皇后死了,固然皇上对王爷很好。可到底是叔叔和侄子,无法取代王爷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小侯爷的出现,简直就是苦口良药。是因为小侯爷,王爷开始有了笑容,是因为小侯爷,王爷开始像个普通的人了。
在古管家的心中,李洛能不能生孩子,王爷会不会断了子嗣,根本不重要。他最关心的是王爷的幸福,对他来说,王爷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王爷过的很好。想到这里,古管家双眼一红,眼泪滴答滴答的流了下来。
怎么了,你这是?李洛问。
古管家摇摇头:没有,奴才只要王爷和小侯爷平平安安的,幸幸福福的,这就够了。你啊别想那么多。李洛道,我们都会幸福的,也都会平安的。但前提是,你也要幸福平安。不然,你就看不到了。
老奴老奴会听小侯爷的话。古管家道。他要看着王爷长大成人,然后为先皇和先皇后报仇。
李洛看着古管家,然后拍拍他的手:好了,我要写信了。
十天后,松岭县令接到了李洛的信。
写了什么?小侯爷给你的信写了什么?县令夫人很是好奇。
松岭县令把信收起来:去去去,你一个妇道人家不要管我们的大事情,快去给我准备一些吃的,回去吧。
你县令夫人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行啊,你当了县令,和小侯爷结交了,胆子越来越大了,你敢造反了是不是?
啊哟,我的娘子,我哪里敢。松岭县令马上投降了,我的好娘子,请你给相公去准备一些吃的,相公我饿了。
行行行,你就别撒娇了,撒的我骨头都痒了。县令夫人去准备吃的了。
松岭县令觉得自己越来越被看中了,小侯爷竟然让他去查看一下齐王殿下的万亩良田,这真是太看重他了。而且他也是从信中才知道,原来西北是齐王殿下的封地。既然西北是齐王殿下的封地,那么齐王殿下迟早要回到西北的,现在他把松岭县整顿的好一点,等将来齐王殿下回到西北之后,他是不是就高升了?
封地内的官吏,是由藩王直接管辖的。
光是想到这些,松岭县令就高兴的发疯了。他感觉到自己的未来有很大的前途在等着他,跟着小侯爷有大米饭吃、有银子赚、还有大前途。松岭县令很高兴,所以他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越来越有动力了。人嘛,都是这样的,有收货才有动力,看到了收货,动力就越大了吃好县令夫人做的饭,又叫她准备了好几个便当、点心。松岭县令带上心腹和小富朝着齐王的万亩良田出发了。松岭县令的没什么事情可以做,所以游手好闲的县令终于有事情做了。而且他跟几位村长谈的大米的事情也非常成功,他赚钱,也造福百姓,现在松岭县令这位县太爷在松岭县百姓的心中,威望也越来越高了。
做好事,是件很高兴的事情。百姓们的评价高了,松岭县令听着都觉得满足。这不,做事情的劲头就越有力了。
西北军营
二月底,李洛承诺的十万两银子到了。
其实西北的士兵已经不抱有希望了,毕竟月初承诺的银子,这都已经月底了,却没想到银子竟然到了。
第二批两万士兵,每人五辆银子的军饷,也终于发放了。
王爷,这里还有小侯爷的信。
嗯,你们先下去休息吧。顾郡辰接了信。
齐王哥哥:
见信佳!明明才一个月不见,我心甚是想念,我觉得自己中毒了,中了一种名叫顾郡辰的毒,怎么办?
军饷的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很多百姓来当兵,一是朝廷招募,二是他们家中穷,缺钱。但凡有钱人家的子弟,没有一个愿意来当兵的,所以齐王哥哥应该知道,来当兵的子弟,家中情况甚是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非常迫切的希望把自己所得的军饷,交到父母的手中。
军队的士兵常年不回家,西北的士兵有那么多年没发军饷,更是没有脸面回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军饷,他们应该非常想的。所以在前两批的四万士兵中,哥哥可以安排他们回家探亲,或者请士兵的家眷来探望。
其实国家的律法对士兵是非常苛刻的,他们作为前线的勇士,应该得到更加好的福利待遇,这样他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为国家付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李洛笔。
前面还是那么认真的话,看到最后的署名,顾郡辰忍不住笑了。不过,国家不仅仅对士兵,对武将也是苛刻的。文臣看不起武将,嫌他们是匹夫之勇,没有墨宝。自古女子婚嫁,都不喜欢嫁到武将家,最现实的出发点,武将随时会战死沙场,女人嫁过去容易当寡妇。所以在各方面,武将都是被苛刻的对待。
文臣武将,文臣总是自以为是的比武将重要。以至于文臣和武将同一个品级,文臣那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就比较强。
顾郡辰想了又想,给照宁帝上了折子。
不过,照宁帝在收到他的折子前,已经朝着春猎围场出发了。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天气回温。
帝皇去春猎,凡四品包括四品以上的官员极其家眷都可随同。忠勇侯府能去春猎的,是大房李晖那一房,和李旭这一房。而李淋已经出嫁,章练白的身份不够高,不能参加春猎。再者她已经怀孕了,更加不会去。剩下李鸿因为脚的问题,自己又没有功名在身,也是不会参加。李杨氏是个寡妇,也不适合。所以李旭这一房就只有李洛一人参加。
而李晖那一房,如果是以前,李晖媳妇肯定要去的,为李池选个好的媳妇。但因为李满的事情,她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李满怀孕的事情,他们已经跟苏慕那边反应了,但是苏慕那边还没有给出结果,所以李晖媳妇更加没有心情了。故此,李晖这一房去参加春猎的只有李晖和李池。
琼极院
李长诚和辛饱随我一同,此次随圣上一起去春猎,不宜带太多人。李洛道,春猎约莫要半个月,我不在的这段日子,你们好好守着院子,不叫任何人进来。
是,请侯爷放心。
我很是放心的。李洛笑道。三个月都离开过,这些人早已让李洛很放心了。
帝皇春猎出发那天,整个京城非常的热闹。这样的大部队出发,一年也仅有一次了。按照官员的等级排列,李洛的马车在忠国公府的后面。
小侯爷。有名内侍来到李洛的马车旁。
李洛的脑袋从马车里钻出来,他认得这名内侍,是海公公身边的人:公公,有事吗?不知是海公公叫内侍来找他的,还是照宁帝叫内侍来找他的。
小侯爷,皇上有请。内侍道。
皇上?李洛赶忙出了马车,李长诚策马在马车旁,见李洛出来,赶忙翻身下马,把他从马车上抱了下来。公公请。
李洛被请到照宁帝的马车上,御驾的马车不同凡响,不仅大、宽敞,而且里面的设施也是极好。马车里只有照宁帝和海公公:皇上,小臣来了。
李洛被请上了皇帝的马车,让很多人都吃醋了。全朝的大臣其实都不明白,为什么照宁帝会这么喜欢李洛。瞧瞧今儿出发,谁有这个荣幸能上皇帝的马车?
瞧瞧洛哥儿真是好福气。忠国公夫人道,放眼这京城,还有谁能让皇上这么喜欢。
婆婆说得是,小侯爷不仅福气好,人也是聪明伶俐,长得也好。这样的话孩子,谁都喜欢。纯和郡主道。一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要是将来她也能生个这样的孩子,那该多好。
忠国公夫人以为她在心急孩子,拉过她的手道:你们夫妻结婚才多久,怀孕这种事情还得随缘,你别紧张,也别心急。再过上三年如果还没孩子,再心急也不迟。
纯和郡主也是聪明人,从婆婆的话中她听明白了,三年内没有子嗣,他们都不会催她。一则是婆家人好,但还有一点是因为她的身份。她是纯阳王的女儿,如果夫家要马上纳妾,恐怕也不好跟她父王交代。
嗯。纯和郡主点了点头,婆婆,茗洁儿嫁进李家也有一年多了吧?
是啊,去年前年的十二月嫁进来的,那个时候皇上还赐了菜,给足了面子。忠国公夫人道。不过李泽成亲的时候,皇上可没有赐菜。虽然李泽的身份比李鸿高,婚宴请的人也比李鸿的气派,但仅仅是没有皇上赐菜,可是被李鸿的婚宴比了下去。
纯和郡主笑了笑:老侯爷为国捐躯,皇上恩宠侯府也是应该的。
这道理谁都明白。但是侯府得了皇上的恩宠,的确是让人羡慕。洛哥儿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并非每个为国捐躯的人,他的子嗣都能得到皇上的恩宠。要知道在洛哥儿来之前,侯府的门第虽然在,但已经开始落魄。可洛哥儿一来,皇上就把他赐婚给了齐王,而且他还捐大米给西北军,又是开慈善之家种种事情,可不是头脑简单的人能做的出来的。
婆婆,您说皇上为什么把他赐婚给齐王爷,毕竟毕竟他是个男的啊。纯和郡主想不明白。关于这个问题,全京城没有一个人是能想明白的。当然,全京城没有一个人是不想知道的。
第226章 讨论立储君
皇帝的心思,谁能知道呢?如果谁都能知道,谁都能猜得透,那么还要皇帝干嘛?
李洛一上马车,看到照宁帝躺着,海公公神情有些急切。李洛忙问:怎么了?海爷爷,皇上怎么了?
洛儿来了?照宁帝听到声音,有些疲惫的道,快过来,给朕按一按,你上次给朕按摩的时候,非常舒服。
皇上您头疼了?李洛赶忙脱了鞋子进去。
就是一阵阵的疼,这几日疼的特别厉害,像是有小虫子钻进了朕的脑袋里。照宁帝道,快,小家伙,快给朕来按一按。
是的皇上。李洛脱下自己的外袍,嫌衣服穿的多有点碍事,又请海公公帮忙卷起他的袖子。然后把照宁帝的头转移到自己的小短腿上,皇上闭目休息会儿,有小臣在请您放心。
嗯。照宁帝闭目休息。
李洛给照宁帝按摩,因为他人小,力道就轻了,而这种力道对照宁帝而言就刚刚好。海爷爷,皇上最近忙公务总是很晚才休息吗?
是的,最近事情特别多。海公公回答,因为西北军营十万两银子的事情,惹来了其他军营士兵的羡慕,很多军营反应上来,士兵们的情绪非常的不好。其二,兵部无主,兵部侍郎不能代替兵部尚书,军中的事情传到军部,军部送到内阁,内阁又请皇上做主。
还有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吧。李洛道,这个月是三月啊。
三月,李旭的忌日要到了,当年内乱的时间也要到了。太子宴的忌日,也要到了。照宁帝很痛恨三月。把一个只会打仗、不会处理政事的王爷,送上了皇位,中间必然是辛苦的。
是啊,这是三月啊。
海爷爷,去年的三月怎么没有春猎啊?李洛好奇。
春猎不是每年举行的。海公公道,三年一次,刚好轮到今年了。
这样啊可是国库不是空虚吗?春猎的开销也不少吧?李洛又问。国库都没钱了,春猎可以不举行啊?
小侯爷,这等事情不是咱家一个奴才能管的着的?海公公道。
国库空虚,但有些场合是必要的。照宁帝突然出声,而且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华国刚刚开创的时候,祖宗们注重武力,所以才有春猎的活动。也有借助春猎,选拔武将人才。是小臣见识浅薄了。李洛道。
并非你见识浅薄,其实你考虑的很对,国家都没银子了,为什么这些活动还要继续?照宁帝冷冷一笑,连你一个五岁
皇上,小臣七岁了。李洛出声提醒。
哈哈哈照宁帝大笑:是啊,你七岁了,朕还以为你才五岁呢,可原来转眼间,你已经七岁了。
外面的侍卫听到照宁帝的笑声心头有些微恙,也只有李小侯爷才能让皇上这样开怀大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小侯爷才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呢。想想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谁都没有让皇上这样笑过,这人和人相比,差距就是大。亲儿子遭父亲嫌弃,这对别人的儿子却又那么喜欢。
这还真像后爹。
马车里,照宁帝依旧闭着眼睛,享受这李洛的按摩。但是你一个七岁的孩子都知道国库空虚,春猎这种活动可以省了,为什么其他人不知道?六部不知道、三品官员不知道、四品官员不知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在想,我们国家缺银子。他们想的大概是,皇上有钱,我们要怎么用皇上的钱来给自己享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