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补昨天)
    夫人,我想你了,所以就回来了。李洛对着县令夫人,也是挺热情的。去年李忠铭接他回去的时候,在县令家住过几天,那个时候县令夫人帮他张罗过衣物,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挺熟悉的。
    松岭县令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有点尴尬,他的媳妇和小侯爷好像在打情骂俏,他是不是应该拿个屏风把自己隔离出去?
    小侯爷这么说,我不好好招待您,那也是不行的了。县令夫人笑着又道,您和老爷先聊,我这就去给您准备吃的。
    好,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您今天可要在这里住上一夜?县令夫人问,我好给您去准备房间。
    那就麻烦了。李洛道。
    松岭县这种地方,因为西北地境比较穷,所以南来北往的客人比较少,也因此造成了这里的物价极其便宜,便宜的结果就是这地方越来越穷了。很多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吃,自己吃成本高舍不得,所以就没有继续生产、种植或者培养。
    以至于这里人都开始种植小麦,三餐吃麦饼和馒头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这里空着的土地很多,比如李家村,经过瘟疫的影响,李家村死了近乎一半的人,而剩下的人也守在那里,每年的生产力降低,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只能够养活自己一家子的人。比如,他的养母家。
    其实西北不是不能种植大米,而是这里的贸易不好,种植出来的大米没人要,家家户户的大米都开始发霉,以至于没人喜欢种植。而小麦则容易保存,三到五年都没有问题。
    但是,小麦的营养价值虽然好,古代人却不知道,小麦也是不能多吃的,更加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作为主食,还是需要大米。
    而且,一亩地大米的产量是500斤,可以卖5两银子。
    而一亩地小麦的产量大约是900斤,但是小麦比较便宜,只能卖2到3两银子。相对而言,成本也是小麦低。贫穷地方的人,总是喜欢廉价的东西。
    不过,松岭县令家是吃大米的。
    大米和小麦相比,没有会割舍大米而去吃小麦。但凡吃过小麦的人都知道,那干燥的小麦非常的难吃。
    小侯爷孤身在京城,过的可好?松岭县令问。尽管去京城的衙役说侯府如何的气派,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如果在京城被欺负了怎么办?当然,松岭县令在今天之前,并不担心李洛的。毕竟他们根本不熟悉,有的也只是去年五月份那几天的感情。
    但今天李洛回来了,倒是有几分别样的关心。
    甚好。李洛道。
    松岭县令也相信他过的很好。瞧瞧那么多个护卫,瞧瞧身后的侍卫形影不离的跟着,瞧瞧他的穿着,瞧瞧他的红光满面。不得不相信京城的侯府把他养的很好。
    不,他回去本来就是去继承侯位的。什么样的家庭需要找一个流浪在外的孩子去继承侯府,肯定是没儿子呗。所以他回去之后,肯定被当成宝贝。这是松岭县令自己脑补的家庭剧本。
    小侯爷过的好,下官就放心了。松岭县令道。
    李洛微微一笑:县令大人可曾想过调到其他的地方?
    松岭县令心一动。但李洛到底是个六岁的孩子,他还不好确定李洛的意思。只是,对上李洛的目光,他心头一震,小男孩隐隐笑意的眼神,似乎就在等他的回答:想。最终,他还是受不了这个诱惑。
    但是,李洛笑着摇头:那可不行。
    什么?什么意思?松岭县令不懂了。这小侯爷这样问,不是想帮他调离这里吗?怎么又是这个答案。
    我对县令大人很是放心,如果换了其他县令,我担心他们无法照看我的家人。李洛道,县令大人七品官,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举人买官。买官的县令朝廷不补良田,松岭县的生活条件比较低,平时消费也很低,所以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也是足够开销的。
    松岭县令听着,额头冒汗,这个小男孩想要说什么?
    但是,没有上进心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不想做大官的官员,也不是好官员。李洛又道,县令大人想上进,我能理解。可以县令大人的举人身份,华国律法做到四品已是尽头。还不如在松岭县做你的地头蛇,这日子多么逍遥自在。
    侯爷的意思是?松岭县令还是听不懂啊。如果要他留在这里,小侯爷提这些事情是干嘛的?
    我拿四品官的月例来补贴县令大人,大人就安心留在这里吧。李洛最后才说出目的,四品官员五十两银子一个月,我再补贴你二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一年五百两。大人认为如何?松岭县令心一动,当然好了。不能升官,发个财也是好的。而且如同小侯爷说的,松岭县虽然贫穷,但的确很轻松,平日里也发生不了一件大事。如果给他四品官的月例,在这里逍遥自在,这日子过的踏实啊。
    举人买官,四品到头,这是华国律法。那他想往上升职的原因是什么?权势?四品官屁股大的权势?所以当然是因为银子啦。如果小侯爷补贴他的话不敢不敢,哪里敢拿小侯爷的银子。
    大人拿着,我才放心,也能放心的拜托大人帮我做事情。李洛说着,打了一个手势。
    李长诚拿出五百两银子交给松岭县令。松岭县令从来没有一次性拿过这么多的银子,手都在发抖,很是兴奋,同时又担心,这不会是受贿吧?
    县令大人不用多想,我在京城名声极好,我父亲是为了保护皇上而死的,皇上对我很是疼爱。李洛又道,我这次来松岭,还有一件事,想拜托县令大人。当然,也不是拜托,是想给县令大人一个发财又不违法的机会。
    发财又不违法,不干那是傻瓜。松岭县令几乎不用思考:请问小侯爷是什么事情?
    西北土地极多,很多土地都空着没东西可以种植,就拿我们松岭县来说,一眼望去都是小麦。一亩地900斤的小麦,大家种植出来的小麦都吃不光,虽然易保存可以吃很久,但是接下来的土地呢?都没什么用处。我想要大米。李洛开口。
    大米?
    对。李洛眯起眼,我想要一个月150万斤的大米,以一两银子150斤的价格来收购,那么一个月就是1万两银子,一年12万两。一年有两次的稻谷丰收,五月和九月,也就是每次要900万斤的大米。大人可以收购松岭县的土地,也可以租用松岭县的土地,这里的土地及其便宜。
    松岭县令心动的很。
    这里的土地的确很便宜。放在靠近京城的土地,千亩良田一年千两银子,而这里,千亩土地一年500两银子都不用。
    900万斤的大米,一亩良田如果收货差一点400斤的大米,那么需要22500亩的良田。
    一年的租金折价11250
    一年的田税:150大米乘以22500等于3375000斤大米,或者33750两银子。
    一年的种子成本:一亩地1两银子乘以22500等于22500成本一年的工钱:一亩地200个铜板,22500亩的话需要4500两银子。
    那么加起来所有的开销是:72000
    一年还能赚的钱12万两银子72000两银子,就算差一点,还有4万两银。
    当然,这是第一种方法。
    还有第二种方法,李洛向松岭县令收的价格是1两银子150斤,松岭县令可以向老百姓收1 两银子200斤大米,他赚其中的差价。一年也有4万银子。
    松岭县令在心中算计了一下,还是赚其中的差价比较方便。
    可是,我是朝廷命官,向百姓收大米,这恐怕松岭县令顾忌这个。
    你放心,我会派人来松岭县,你只要作为中间人帮他牵线就可以,收大米和付钱的事情,不经过你。我给的价格是1两银子150斤大米,你和他们怎么谈是你的事情。李洛道。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
    松岭县良田土地很多,老百姓的劳动力没地方用。而且,他收的大米虽然便宜,但是对西北的物价来说,并不便宜。
    更何况他的大米不是作为流通,不会引起全国米价的震动,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米价。如此一来,西北大军的粮食不用从京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从京城运到西北军营,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从这里运到西北军营,约莫三天就够了。
    而且银子也可以省了很多。
    他红酒的利润一个月7万两银子,购买大米一个月才1万两银子。
    李洛内心又要吐槽了,为了解决西北大军的粮食问题,小侯爷是心力交瘁啊。
    第198章 (补昨天)
    既然小侯爷如此相信下官,下官就跟着小侯爷干了。松岭县令决定放手一把。而且只要不是他经手的买卖,那么他就不违法。何况这样也能带动松岭县百姓的生活水平,那么空着的土地也有地方派做用场了,老百姓也不用担心大米发霉了。
    当然,松岭县令的心也没那么黑。他的要求也不高,一个月有几百两银子的收入也就够了。李洛以1两银子150斤的大米来收购,他以1两银子160斤的大米去收购。毕竟百姓的劳动力还是不能剥削的。
    这样一算,他一年也能赚个8000余两。松岭县令觉得心满意足了。
    瞧着他春光满面的神情,李洛知道结果了。
    其实,还有更简单的办法。李洛又道。
    松岭县令现在对李洛是心服口服了:小侯爷请讲。
    你一个人收购大米总是麻烦的,又累。你可以把各村的村长召集起来,然后让他们收购。5月份我要的大米产量是900万斤,你可以给村长奖励,收购到100万斤大米的给100两银子、收购到10万斤大米的给10两银子、收购到1万斤大米的给1两银子。就这些小钱,一年最多的打赏也不过千两银子,和大人赚的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李洛的建议让松岭县令眼睛一亮,的确是这样。他自己瞎恍惚什么,还不如聚集各村的村长,让他们去忙乎。
    而且在村子里,村长的威信更加的大。
    你一可以给村长们一点建议。李洛又道,村长可以回扣的村民,卖1000斤的返回50 铜板,卖1万斤的返回500铜板,卖10万斤的返回5两银子以此类推。
    等于村长把一半的回扣返回给村民。
    良田如果收益好,稻谷个个饱满,一亩地有500斤的大米。差一点450斤、400斤。一万斤也就20亩的地。
    很多老百姓家里并不是没有20亩的地,而是空着这20亩的地,他们不知道有什么用场。
    20亩的地,种了一万斤的大米,上交给朝廷3000斤,剩下的他们吃吃实在太多了,放在家里又发霉。
    所以西北的百姓只好放弃了大米。
    松岭县令仿佛看到银子在飞了,小侯爷果然聪明伶俐,非一般人可以比。下官佩服。真正让松岭县令佩服的,是小侯爷的思维,他懂得如何回馈给百姓,然后再加以利用他们的作为。
    古代人的思维跟现代人的思维是不同的。
    奖金制度在现代的大小企业里,都是适用的。但是在古代人的思维里,他们不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们只想不停剥削百姓,压榨完他们的最后一滴心血。
    佩服就不用了,只要有我在一天,就一定会有县令大人的明天。李洛道,还有一件事,还请县令大人留意。
    您请说。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一百件,他也是答应的。因为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小侯爷的买卖,虽然说的好听只是赚钱,但是长远的发展对松岭县是有利的。只要不是贪官的,总有几分自己的理想,如果能把松岭县发展好,对他这个松岭县县令来说,也是一件光荣而伟大的事情。
    松岭县是去西北边境的必经之地。李洛道,边境乃是重要的关卡之地,我想请县令大人注意一下,如果有可疑任人物经过,还留意几分,来给我支个信,或者派人去给边境的齐王支个信。
    齐王殿下何等人物,松岭县令有些怕:齐王殿下下官
    我会跟齐王殿下打声招呼。李洛道,县令大人不用担心。大人可能不知道,我已被圣上赐婚给齐王殿下了。
    啥松岭县令傻眼了,两个男人这咱们的皇上还真是诡异。等等,松岭县令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小侯爷所做是关心齐王殿下的话,那么半年900万斤的大米,您大米是给西北军营的?
    西北军营有十万的士兵,作为松岭县令他是知道的。天啊,小侯爷这才六岁啊,这等思维,乃是妖孽人物。莫不是真的乃妖精变的?
    怕了?李洛微微一笑,双眸明亮,褶褶生辉。
    松岭县令看着他,他咽了咽口水。怕字,怎么都说不出口。一个六岁的孩子尚且有这般的魄力,而一个大男人怕什么?
    古之最大功劳,乃从龙。举人买官,四品到头。大人可想更高?可想更远?李洛问。
    砰砰松岭县令的心跳加速,额头的汗水滴答滴答的流。他觉得喉咙干燥,可血液在沸腾。
    松岭县和京城相差甚远,不管大人在这里做什么,没有人会在意的。何况,我在京城,能保大人万无一失再者,大人便是不相信我,也不相信齐王府吗?李洛道。
    齐王的身份,全华国子民没有人不知道的。
    太子宴唯一的嫡子,当今圣上的嫡亲的侄子。京城整个世家之首的代表,他的存在,太尊贵了。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齐王,朝廷当今的形式松岭县令自然是知道的,三皇子是个没前途的,当今朝廷三足鼎立,可大皇子、二皇子、齐王,三者之间,储君之位到底会归谁?
    恐怕整个朝廷都在想。
    如果是一般的皇家,一般的王爷,齐王并没有继承权。可他是当今胞兄的嫡子,太子宴传位于照宁帝,再册封嫡幼子为齐王,继承了照宁帝的王位封号,这中间的意思,照宁帝明白,整个朝廷也明白。
    也就是说,这个王爷是拥有王位继承权的。
    何况,当今如果是一般的皇帝,就算太子宴有这个意思,当今也可以不予理睬。但当今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太子宴用尽心思保护下来的弟弟,七年前,如果不是太子宴保护了今上,他早就死了。当年,太子宴的计划中,完全可以保护自己的嫡长子,但是他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当然,那个计划离不开唐皇后一家。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