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分家又不是单过,咱们的公中要独立出来,分的是公中。李晖媳妇解释,按着我姑母这样的性格,迟早还会惹出麻烦,到时候被洛哥儿赶出去了,咱们不一样得跟着走?公中独立出来,便是他们那边惹了事,跟咱们也没有关系,而且你官道上也需要用银子,池哥儿说亲也要用银子,满姐儿嫁嫁人也要用银子,你指望公中?老太太的小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想想。李晖道。
    你想什么呢?李晖媳妇又道,鸿哥儿成亲多么气派,就是二弟不在了,二万两银子的聘礼,按照侯门世子的规格,洛哥儿的做派让谁都是心服口服的。五干两银子说拿出来就拿出来,我听说淋姐儿成亲的时候,他还给了一千两银子的压箱底。去年五月份他来的时候,圣上才上给了八干两银子,他去年买庄子买良田都用了一半了,他哪来这么多银子?说明他私下肯定还有钱,财不露白的道理,他一个六岁的孩子都知道,咱们呢?咱们身上有钱吗?你别想着现在,还得想想以后,想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孙子。
    李晖这个人,大事上精明,小事上不管事。这是被李老太爷教出来的结果,可是现在听自己的媳妇这么一分析,也是有道理的。我会找父亲谈谈的。
    不如你找洛哥儿谈谈?李晖媳妇犹豫着道,父亲也不是个能做主的,他现在每天去外面逛达,听听曲子,找人下下棋。
    我一个大伯找他一个小侄子去商量?这不叫人笑掉大牙吗?李晖不干。
    谁笑?啊?你告诉我谁笑?关上门都是自己家里的事情,谁笑?你看三房,三弟都两年没回来了,三弟妹一个人过着,还要被姑母压着,就是不找人商量。谁会笑你?外面能知道吗?李晖媳妇这泼辣劲一上来,李晖都没有办法了。
    当初看上她,就是觉得她精明,稍微泼辣一点,家里也不会吃亏,又是老太太的侄女,现在想想,这媳妇找来就是自己受罪。
    不过,她对他从来都是好的,好的都是留给自己,自己衙门值班多晚她都等着。夫妻俩二十多年过来了,家里的事情他是从来没有操心过。
    官场上需要用钱了,也是她给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她的钱是哪里来的。
    行吧,我明儿去找洛哥儿说说,反正明儿休沐。李晖叹了一声气,男人啊,在家里适当的时候也要妥协。
    第二天,李晖去找李洛了,李洛光着膀子正在打拳。刚蹲好马步呢,李长诚在一边教导,李洛的身后还有二十名护卫和辛饱跟着一起练习。李长诚的工夫好,教李洛那是绰绰有余的。李洛也不求做个功夫第一的大侠,但是自保能力要有。
    李晖看着他们打拳,听着他吆喝声。心里又叹了一声气,侯府自从洛哥儿L来了之后,真的变了很多。最直接的是朝气磅礴的生气,以前的侯府死气沉沉的,现在侯府像一户京城里有威望的侯府了。
    而改变这一切的,主要是因为这个孩子。
    您请稍等,奴才去通知侯爷一声您来了。
    下人想去叫李洛,被李晖阻止了:我去亭子上坐坐。
    第183章
    琼极院有个挑高的凉亭,建造的非丰常精美,风景非常的好。是前主人的风雅留给他们来享受:对了,你们院子里不是有那个红酒吗?还有吗?有的话给我也来一壶,再上点点心。
    是。下人马上去准备。
    过了一会儿,李洛打好了拳,平安立马递上帕子:小侯爷,大老爷方才来过,看您在打拳他便去了凉亭等候。
    哦?怎么不来叫我?李洛擦了一下脸,然后洗个手。把我的早点送到凉亭,准备两人份的。
    大老爷应该吃过了吧?平安道,是大老爷说不要打扰您的,奴婢们就不敢做主了
    嗯。不管有没有吃过,备好总是好的。万一他没吃过,又不好意思说呢?李洛笑着解释。
    平安听懂了:谢侯爷指点。
    这个凉亭真是好,坐在这里倒是把侯府大半的风景看的清楚。李晖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吃着点心,人生得意之时就是在此刻。
    大伯好兴趣。李洛换好了衣服走上台阶,身后跟着平安等人,端着早点。
    李晖笑了几声,有些尴尬。借你的地方兴致一回,拳打好了?
    好了,强身健体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怎么好叫大伯久等。说着,李洛坐下,下人摆好点心,大伯一起再吃一点?早点做的不错。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洛没有问有没有吃过,李晖自然也不会说。反正也就再吃一顿早点,肚子又不是撑不下。
    平安在一边听着李洛的说话方式,心道小侯爷真是厉害,她得学着点。
    伯侄俩吃了一会儿早餐,李晖实在忍不住了,他以为李洛一个小孩,吃饭的时候总会说点什么,可没想到自己不开口,李洛也安静的很。洛哥儿,大伯今天有点事情想跟你商量。
    商量事情?李洛挑眉,有些好奇。他不明白李晖有什么事情要跟他来商量的,对于他们二房的事情李晖不是从来不插手的吗?
    如果李晖能在李老太爷面前说上一句,李杨氏带着李鸿和李淋也不至于被这也欺压。
    我年纪小,很多事情不懂,怕是不敢和大伯商量。李洛道,不过大伯如果有什么心事想找个倾诉的人,我也是可以的。
    前一句拒绝了,后一句又补上了。李晖总是领教了李洛的手段。以前看李洛对付别人,没有亲身体验过,他是感觉不到李洛的厉害,现在轮到自己体会了,李晖不得不眯起眼。
    小小年纪,真是厉害。
    李洛却微笑的看着他,任凭他打量。来找他商量事情,肯定是需要他帮忙的。所以李洛有资格摆高自己,而且李洛也不认为他会有需要李家这些人帮助的地方。如果有一天,他真出了事情,连顾郡辰都保不下他,照宁帝也留不住他,那么李家的这些人,压根儿没什么用处。
    李晖又笑了:事情是这样的,你们二房也从公中分了出去,我们大房好歹占着大字,不分出去也不太好,你觉得呢?
    李洛摇了摇头:这事儿我就不清楚了。当年二房分家的时候是父亲做的主,而且大房要分家的话,这是大房的事情,伯父问我一个小孩子,我肯定是不懂的。而且已经分出去的二房也不好插手的。不过,这既然是伯父自己的主意,直接跟祖父说就是了,有二房的先例在先,我想祖父应该也会同意的。只不过李洛话锋又转,我们二房分出去,是因为有皇上御赐的侯府,不得不住。大房如果分出去的话
    李晖这辈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丢脸过。
    李洛话中的意思非常的明确,你们大房分出去住哪里?住哪里?当然是想住侯府的。
    看着李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李洛很是高兴。当年李旭十岁从军,这其中固然有继母的冷眼旁观,但难道就没有别人了吗?比如李晖的生母,那个已经去世的姨娘当年如果深受老太爷宠爱的李晖把李旭当成弟弟,李旭在李家的处境又怎么会那样的不堪?哪怕是说上一句话,也不会逼得李旭十岁离家出走,为了生计而从军。
    作为李旭的儿子,不能为父挽回一点脸面,他枉为人子。
    小孩的声音淡淡的,有点冷漠,但是很清脆。小孩的眼神始终带着笑意,但就是这样的眼神,透着一股子什么都看透的精光,仿佛让任何一个人在他面前,都会现出原形。
    旁人都说李旭是得上天眷顾,才有这样聪明的一个儿子,李晖也不得不承认,李家这是三辈子烧香拜佛才有这样的子孙。
    不过,侯府太冷清了,我是不想大伯你们搬走的。李洛又道,声音变得可怜兮兮了,大伯,如果你们分家成功了,能不能别搬走?
    李晖的心被吊了起来,又被轻轻的放下了。
    小男孩是不是故意的?李晖无法判断。如果李洛是个弱冠的男子,他敢肯定这是故意的,但是李洛才六岁,六岁的人就算再聪明,真的会这样算计人吗?和洛哥儿L倾诉了一下,大伯有了一些想法,那就不打扰洛哥儿继续用餐了。李晖起身。再继续跟李洛说下去,他觉得自己不用分家了,直接被横着抬走了。这孩子说话的杀伤力太强了。
    李晖离开之后,李洛继续吃了一点。本来他准备这几天给顾郡辰写信的,但是既然李晖准备要分家,干脆就等这一波的事情过了再给顾郡辰写信。
    京兆府衙门解决事情的效率是很好的,昨天李晶才去申请的和离,今天府尹就来了:小侯爷,好几天不见了。
    好几天不见。李洛对府尹挺喜欢的,来,喝酒吗?
    好啊,喝上两杯小可,多喝了不行,待会儿还得去衙门办事。府尹道行,平安,上酒。
    李洛是不能喝酒了,但是闻着酒香也挺不错的。府尹倒是喜欢喝,但要去衙门不能喝多,也就过过口。
    葛家那边的和离已经弄好了,葛老爷也签名了,姑奶奶什么随时都可以去把自己的嫁妆拿回来。府尹道。
    辛苦府尹大人了。
    哪里哪里,吃了小侯爷不少水果,总得办几件漂亮的大事情。府尹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天,李洛送府尹到门口,然后叫来纪管家,让他告诉李晶,和离已经成功了,可以去葛家拿回她的嫁妆。她的嫁妆铺子在葛强手上,一千两的银子也花出去了,十八台的嫁妆也差不多没了,李晶也没有心思要去讨回来,所以这事儿她就这么算了。葛家她也不想过门了。
    而李晖去找李老太爷谈了分家的事情,三个儿子,李旭死了、李昊两个影子都看不见,李老太爷看着李晖,当年那么小的一孩子,现在已经老了。
    父亲,二房已经分出去了,我们大房人口多,而且我都这把年纪了,公中是不是也该分了?李晖直接又道,父亲,咱们只是分公中,这不都住在侯府,分了也不碍事。说出来真是惭愧,儿子出去跟人家喝个酒都没有钱池哥儿该该讨媳妇了,满姐儿也要嫁人了,儿子的院子真是穷啊。
    李老太爷想了想,安装他以前的脾气,那是不能分家的。侯府是没有办法,皇上赏赐的。但是现在反正都住在侯府,分了也没事。而且,经过李旭的死,自己被退休,又经过袁诚一家子的事情,李老太爷也想清楚了。
    当天就跟李老太太去说了分家的事情,哪里知道李老太太强烈反对。
    不行,哪有老的还在小的分家的道理?李老太太不同意。不分家也行,以后老大和池哥儿的良田所得归他们所有,还有他们的朝廷月例也由他们自己安排。李老太爷道。
    哪家子孙月例不是上交的?你这是什么道理?说出去不怕人笑死吗?
    李老太太大叫。
    老三家上交了什么?李老太爷问。
    老三没有职务,能交什么?李老太太道。
    所以老大和池哥儿也可以不当官让公中养着是吗?李老太爷反问,家可以不分,公中的资产也不分,大房的资产还给他们。老三那房因为老三不在,就由公中继续养着。
    可是
    没有可是,你年纪也大了,公中少一房可以轻松一点,或者整个公中交给老大媳妇管?老大媳妇是你侄女,你也挺信任她的,我看她平时做事情也非常的精明。李老太爷又道。
    想把公中的权利从她手中分配出去?李老太太才不肯:我就再管几年公中吧,让她们也好再轻松几年。
    是吗?李老太爷挑眉,他也不是傻瓜,只是不喜欢管家里的事情,既然如此,我就告诉老大,从下个月开始他们的月例不用上交了。他们的良田今年的收成也不用交了,从今年开始还给他们吧。
    第184章 李淡回京了
    8月上旬,西北军营。
    永义侯和御史大夫的粮食终于也到了。西北大军从去年10月份开始,日子越来越好了,而这好还是归功于李洛。李洛成了西北士兵心中的金童。
    这是什么?顾郡辰关注的不是大米,他已经习惯了大米的到来,他好奇的是另外一箱子的东西。
    是月饼。侍卫长道,中秋节快到了,小侯爷想着您在这里吃不到月饼,就做好给您带来了。
    月饼?顾郡辰挑眉,想起了去年的中秋节,那个时候小混蛋被绑走,自己那种焦心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熟悉。那一刻,心中无法体会其他的感觉,就是整个人都慌了。
    顾郡辰不喜欢吃甜食,但是想到去年中秋的情况,他的心情又有些眷念拿起月饼,咬了一口,然后眼神闪了一下,这月饼竟然是咸的,这是什么月饼?顾郡辰看了一下里面的馅,咸蛋黄?原来咸蛋黄还能这样吃。
    小侯爷说您不喜欢吃甜的食物,就给您做了咸的。侍卫长道,特意做的。
    他怎么就知道我不喜欢吃甜的了?既然知道,还给自己送甜食,这是存心故意的吗?但是特意做的四个字,有暖到齐王殿下心里了。
    侍卫长回答:月饼是在齐王府做的,管家提醒了小侯爷。
    顾郡辰想起了自己上一回给古管家的回信,自己好像隐约的提了一下关于食物的味道问题。
    什么隐约,他分明是非常明显又非丰常清楚的指出了,军队里不适合吃甜食。
    这是小侯爷给您的信。侍卫长又给了顾郡辰信。
    顾郡辰挥挥手,让他离开,然后自己打开信。这一次李洛的信比平时又厚了一点,顾郡辰看着信厚了,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但是只有第一张是信,下面的是图画,而图画里的是小人物,有点胖、有点丑又有点像自己。
    顾郡辰觉得真是奇怪了,明明那么丑的人,怎么就能看出有点像自己呢?Q版的画像,齐王殿下是不懂欣赏的。
    齐王哥哥,见信佳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到了中秋,祝你中秋节快乐。(然后是个笑脸符号。)
    首先,我们来八一八两件八卦的事情。第一件:我姑姑跟葛老爷和离了,葛家还想休妻,借机想吞并姑姑的嫁妆,真是禽兽不如,多亏了京兆府府尹的帮忙,和离解决的非常顺利。然后我把姑姑一家接进了侯府,侯府足够大,姑姑又是父亲唯一的亲姐,连别人都能住侯府了,更何况她呢?我觉得她有些可怜,现在的婚姻制度对女方特别的不保障。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