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现。
    眼睛有些眼熟。李池道。
    游街之后,章练白想去望月楼找李家那些人,但是被人叫住了:户部尚书?
    第163章
    章练白心中有几分紧张,他不知道户部尚书叫他去做什么?但是自己刚中榜眼,心底也是有几分明白的,于是忙道:请。
    户部尚书府
    户部尚书在太子宴在世的时候,就跟他不对盘,那个时候齐王还只是王爷,西北的银两他总是扣下。这老匹夫能留到现在,就是因为六年前的内乱,他竟然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可见手段不简单。
    章练白见过大人。
    户部尚书摆摆手:老夫也不拐弯抹角了,今天叫你来,是要给你介绍一件喜事。
    喜事?听的章练白心跳一跳,难道说是他赶忙道:所谓喜事无非是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已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需到月底,不知大人说的喜事可是他乡遇故知?
    户部尚书眯起眼,章练白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相当明白。也许已经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所以马上引用了这句话,可实际上,他的确是要做媒。但现在被章练白这么一说,他哪里还开得了口?但户部尚书活到这把年纪了,说话也是直接,一个新科榜眼而已,他也不需要犹豫再三,便也直接道:你已有亲事?订婚了?
    年前订的婚,月底就成亲了。章练白也直接回答。
    哦?对方倒是有眼光,你们村子里的人?那个时候章练白只是一个举人,能说亲的应该也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吧?和秦尚书家的孙女比,那根本就是懒蛤蟆和天鹅肉之别。说起来自己的孙女已经嫁人了,不然他也想从新科一甲里选人。
    不是,是忠勇侯府的大小姐。章练白道。
    哦?户部尚书眯起眼,有些意外。怎么都没有想到是忠勇侯府的,章练白一个一穷二白的寒门子弟,怎么会和忠勇侯府的说上亲事?
    你们这是怎么认识的?户部尚书问。
    章练白心里有些不悦,这是私事,而且说出来也有损姑娘家的名声,但户部尚书却问了。可他不回答也不行。我跟大小姐原来并不认识,在说亲前只见过一次面。中秋灯会那天,我受侯府三房少爷聘用,为他们猜字谜。后来忠勇侯被绑架,我跟着他们一起找了一会儿,故而跟侯府的大少爷李鸿才认识。其实是李水云所聘,但章练白不想损姑娘的名声。
    忠勇侯被绑架的事情,全京城都知道,也因此齐王踢了人口贩子在京城的窝,这件事广为流传。所以章练白说的,户部尚书也是信的。
    后来是去年陛下生辰那天,李鸿兄问了我家中的情况,知道我没有说亲,便为我说了李淋小姐的婚事,再后来我请官媒上门提亲,亲事就定了下来。长兄为父,李鸿提起的婚事也说的过去,章练白只字不提李洛。
    原来如此,户部尚书明白了。既如此,老夫就不操这个心了,月底就等着喝榜眼你的喜酒了。
    原还不好意思请大人喝喜酒,今大人这么一说,练白没有父亲,厚着脸皮请大人坐一会高堂。章练白顺着道,也算给户部尚书脸面了。
    那老夫就坐一会高堂了,哈哈
    从户部尚书府出来,章练白发现自己的内衫有些湿了。户部尚书的态度非常的温和,但是他还是心惊胆战的,如果户部尚书因为这个原因而迁怒于他,恐怕有些不妙。
    大家都知道户部尚书和秦尚书关系很好,而秦尚书是大皇子的外公。身入朝廷哪个派系都不占,这是不可能的。他佩服李洛的胆识和胸襟,既和他成了姻亲,就必定和齐王那边牵连在起了。
    章练白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走下去。何况忠勇侯府的人都是不错,不管是李杨氏,还是那个温柔文静的姑娘。想到了李淋,章练白心头有些欢喜,男人想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总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更何况章练白家里穷,现今十九岁的他,连姑娘的手都没有牵过,更别说跟女人的那档子事情了。
    所以哪里能不期待?
    刚订下亲事的时候,李淋绣了衣服、荷包和鞋子给他,他晚上还做过梦呢,梦里是痛快了,但醒来之后有些害羞的去洗衣服。
    他那几天心情特别好,他母亲都为他高兴呢。
    到了望月楼,没有看到李淋。
    李洛笑着解释:姑娘们都回府了,你就再忍上几天,反正很快就是你们章家的人了。
    章练白又是一阵脸红,他一个十九岁的青年被一个六岁的小舅子调侃,真是心里苦。皇上已经下了圣旨,我已经被认命为翰林院编修。这是一个好消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月银 25两,朝廷还赐良田350亩。
    华国朝廷最好的地方,就是每个官员朝廷都会给予良田补助,虽然补助的良田不在京城,但也是一个收入,外租的话一年也有300两左右的银子。加上章练白的月银一年也是300两,他们家就三口子,一个月有60两的开销,绝对足够了。
    来,为我们的榜眼干杯。李泽站起,最年长,先干为敬。
    多谢世子。章练白也不客气,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说什么世子,你随淋姐儿唤我一声泽哥就是了,反正迟早也得改口的。李泽风度翩翩到。
    李泽和纯和郡主可是京城有名的金童玉女。
    多谢泽哥。章练白改口的也快。
    吃好饭,李泽、李池等人就先告辞了,包厢里只剩下李鸿、李洛和章练白。
    章兄,如今你已被封为翰林院编修,你家又在城外,来回上朝总是不方便的,可是要住在京城里?李鸿问,之前不方便问,怕打击到章练白,现在章练白的事儿已经稳定下来了,就可以问了。
    章练白点头:鸿兄说的是,我前几天已经看了房子,打算先租一套一进的。
    一进的院子:一进的屋子为口字形,也就是四面墙,前面一面墙开了一道门,为正门,正门朝南,门墙朝内的那面,正门两边又各有两间屋子,称作南房,一共四间供下人住,也可作为客房。
    正门往里面一边,又有一道门,称作为垂花门。垂花门对面的房间,叫做北房,也就是正房。正房的格局是卧室和客厅,两房相连。
    这是口字形房的前后,至于左右分别是东厢房和西厢房。
    章家人口简单,只有章老母和章练白,就算往后会买几个仆人,一进也是够住的。北房(正房)供章老母住,东厢房作为章练白和李淋住的屋子。东西厢房的格局是,卧室、和卧室相连的客厅,还有一间和垂花门的墙壁相连的小房间,用做书房。
    而西厢房空着,留着给他们的孩子。
    这样的安排井井有条。
    章练白唯一担心的是李淋住惯了侯府大院,住一进的屋子会委屈她。
    买一套一进的屋子要800两左右的银子,位置是不错。但是一进的屋子都是用来过度期的,对一个家庭来说根本不适用。所以章练白也不会买。但如果是二进的屋子,要2000两银子,章练白连800两的都买不起,更何况2000两的。
    而如果由李淋的娘家出手,未免给章练白造成了心里负担。
    不如一起去看一下?也好熟悉一下路,免得去大姐家做客的时候找错了门。李洛提议章练白心里松了口气,也感激李洛的明白事理,给自己留了面子:请,我来带路。
    虽然章练白打算租的地方是一进的,但不得不说位置挺好的。而且连侯府还不远,按照马车的速度,李洛算了一下,估计十五分钟就能到了。这应该是特意为了李淋选的。
    这边的房子租金恐怕不便宜吧?李洛问。
    章练白点头:十两银子一个月。
    一年120两银子,的确是不便宜。这房子要不是在京城,在其他地方,也就1两银子一个月。大京城,果然是高消费的地方。
    350亩的地刚到,现在章练白一个月25两银子,扣除10两银子的租金,还剩下15两银子。
    夫妻俩加上老母亲,三个人三菜一汤也够了,约莫着两荤一素一汤。
    一个月15两银子也是够用。
    章练白家里没有亲戚,婚事是在侯府举行的,章练白请了几个平时对他们母子多为照顾的村里人。
    不过,莫欺少年穷。进翰林,又是一甲进士及第出生,以章练白的头脑晋升肯定是快的。现在七品,混个三年到六品,再混个三年到五品。虽然日子还是清贫,但李洛也喜欢这样清贫的亲戚。
    我听说新房子在搬家之前,要先住一个晚上。李洛道。
    这房子还没定呢。章练白笑了一下。他没有马上拿定主意,就是怕两个小舅子有意见,既然他们没有意见,那他就可以定下了。
    那先把房子定下了,大哥去通知母亲一声,带上几个人来打扫一下。李洛道。
    行,那分头行动。李鸿回侯府。
    李鸿离开之后,章练白带着李洛去找房东。李长诚赶的马车,章练白和李洛在马车上。
    第164章 两母亲见面
    房东是个生意人,这房子是他初来京城做生意的时候买的,章练白的官是三年到期的,所以他想跟房东签约三年,于是他们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每年100两银子的租金,把房子租下了。
    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能跟官员搭上一些关系总是好的。
    要不然怎么说官商大联欢呢?
    签好合同,章练白的心事也落下了。他们一起去了一进的屋子,李鸿已经带着下人来了,没想到连李杨氏也来了。
    看到李杨氏,章练白有些紧张。倒是李杨氏先笑着说:怕你们大男人的不认真,练白又是读书人,这打扫屋子的事情还是让我来吧。
    那就麻烦伯母了。
    李杨氏派人打扫卫生的时候,又在屋子门口上了香,一些女人懂的东西,男人的确是没法懂的。
    晚上章练白在侯府吃的晚饭,吃好晚饭后,他就回了一进屋。这不,还得主人住一个晚上。但是李杨氏不放心他一个人,又派了两个小厮跟着。
    李杨氏对章练白可是喜欢的不得了,这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满意,果然不假。
    第二天,章练白就回了乡下,他家在京城乡下,也算是京城人了。家里没东西要收拾,再说搬新房,过后也马上要成亲了,所以旧的被子家具都不要了,一律买新的。
    章老母和李杨氏还是第一次见面,虽然说两家说亲了,但是毕竟没过门,所以李杨氏也不好登门拜访。今日章练白和章老母搬到了京城,李杨氏便请了他们来侯府吃饭。
    章老母虽然长年身体不好,基本的时候都是躺在床上,但也并非行动不便。章练白雇佣了一辆马车到侯府,陪同的还有一个佣人。
    以前章练白是请了隔壁的大娘照看章老母的,每个月给了 200个铜板。隔壁大娘有儿有女,照顾章老母也是轻松,所以她也是很愿意。章练白回家的时候还会给他们带吃的,所以这照顾的也是两厢情愿的。现在他们来了京城,章练白就经人介绍,在别的村子里雇了一个老妇人。老妇人老伴死得早,一个人把女儿照顾大,女儿已经嫁人了,她也不能跟着女儿过去,刚好章练白这边雇人,就过来了。
    每个月500个铜板的月例,负责吃穿住。比老妇人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强多了。
    章老母一路上啊,心思就没有放下,侯府门第高,深怕被人看不起。但是一则心里又骄傲,为她的儿子骄傲。儿子不仅考了第二名,而且连亲事都说好了。同时,也为自己的没用感叹。她是在三年前病倒的,那个时候章练白16岁,因为她病倒了,所以章练白没有参加那一年的秋闱。否则,她的儿子早就是个进士了。
    想着,她的眼泪噗通噗通的掉。
    大娘,这大喜的事情呢,别哭坏了身子。老老妇人安慰。
    章练白一共雇了两辆马车,他坐在前一辆的马车,故而不知道后一辆马车里的事情。
    是啊,我们练白有本事,读书好,有找了这么一个好媳妇。可是可还是侯府啊,多么贵重的人家,我这是怕啊章老母穿着新衣服,暗红色的布料。这衣服还是李淋做的,还有章老母脚上的鞋子,都是李淋向章练白问了章老母的尺寸做的。章老母收到的时候,可是喜欢死了。
    也因此,她认同李淋是个贤惠的媳妇,为自己的儿子更加开心了。
    李淋的确是贤惠的女子,她并不聪明,甚至有些柔弱,但是她心肠很好。因为给章老母做了衣服和新鞋,所以让章练白更加的看重了。
    男人和女人之间,感情是一方面的,但是看重和尊重是比感情更重要的东西。
    侯府门口,李杨氏带着李淋和李鸿在门口迎接他们,李洛贵为侯爷,又是侯府的主人,自然不在里面。
    毕竟这不是李洛的婆婆,而且就算是李洛的婆婆,也没有李洛出来迎接的道理。在京城尊卑是在任何身份之上的。
    在章老母眼中尊贵的侯夫人,是个非常亲切的人,她长得并不像一般富贵人家的夫人那样难弄。李杨氏长得文气,但是比起同龄的富贵夫人又略显苍老,毕竟年纪轻轻死了男人。
    所以她还是有些苍老的,但是就算如此,侯夫人温婉的气质又怎么会是一个农村的老妇人可以比的?
    两个人论年纪还是李杨氏年老几岁,但看上去,连母女都可以做了。不过,李杨氏很热情的挽住章老母的手:终于把你给盼来了,快快进来,这一路可辛苦了?
    章老母有些羞涩,也有些放不开,但好在李杨氏的气质不逼人,她也没有来之前自己想象的那么拘谨了:是想早点来拜访您的,就是我这身子骨不好。不过吃了您让练白带去的一些药,倒是好了不少。章老母的病就是累的,需要好好的调养。
    什么您啊您的,我虽年长你几岁,但也差的不多。咱们很快就是亲家了,也是一家人了。李杨氏道,练白是个好孩子,我还要多谢你把他教养的那么好,才让我家淋姐儿有这个机会来孝顺你呢。
    章老母听她这样夸自己的儿子,更是高兴极了。还没有你家淋姐儿好,你看我这衣服鞋子,穿的真是舒服。
    不仅舒服,料子也是极好的。都是李杨氏原来布店的料子,送人真是妥妥的。
    一群人到了缘瑟院,李鸿媳妇准备了好吃的:都来了,这位是章大娘吧。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