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了?恨我?觉得我无情?顾郡辰突然轻笑了起来,一个要杀我的人,你觉得我该对他善良一点?继续,还有三根手指,手指不够就脚趾,本王喜欢他更重、更惨的叫声。是
暗室里,刺客的叫声越来越重,但是顾郡辰的说话声,依旧是风轻云淡:奇怪了,为什么本王觉得不够重?
王爷,虫卵找到了。
哦?顾郡辰站起来,去问问孟神医,这种虫卵孵化出虫子要几天,虫子吃光他断臂的肉,钻进他身体里还要几天?
是
够了。刺客喘着气,我招,我招供还不行吗?
郡一,准备纸张。
是大皇子。刺客咬牙切齿的道,是大皇子和秦尚书派我来杀你的。
顾郡辰眯起眼:理由?
我只是一个死士,我怎么会知道理由?刺客反问。
是吗?顾郡辰勾起嘴角,郡一,把他的口供记下来,让他画押,你派遣二十名御林军,带着口供和这个刺客回京城,交由皇叔发落。
可是王爷的安全郡一不放心。
我会让李忠铭暂代你的职位,何况还有孟德朗,暗水、暗土和暗火也在,没事。顾郡辰不在意,但是扣押刺客的人,除了郡一之外,他不放心任何人。
是
第二天
郡一就带着刺客和二十名御林军出发了。
西北军营
顾郡辰看着士兵们在操练,身后跟着五位副将、左右先锋。四个月下来的懒散,正在慢慢褪去,在于小将军回来之前,我相信西北军会越来越好的。他道,郡一
久未见郡一接声,顾郡辰愣了一下。
王爷,郡一侍卫今天并没有来。张副将道。
是啊,我也没看到。李忠铭道。
是本王差遣他习惯了。顾郡辰摆了摆手,他回京了,带着那晚偷袭本王的刺客。
王爷的意思是?已经伤愈的钱副将疑惑,是那天行刺王爷被断手的刺客?他不是被救走了吗?
是啊,不是有一群黑衣人用暗器袭击把对方救走了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对方不是被人救走的,而是在王爷那?戴副将问。
顾郡辰猛地看向他:不错,是本王趁乱命人把他带走了。扶丘国的偷袭太过巧合。
可是王爷做出这个安排是不是应该跟我们知会一声?戴副将道,这样大家也省的担心了。
戴副将所言有理,王爷应该跟我们说一下的。柯副将也认同。
西北军营五名副将,当日留在阵营的是柯副将和钱副将,上战场的是戴副将、张副将、还有一名沉默寡言的谢副将。
顾郡辰的视线在他们之中徘徊,众人不解他的神色,但顾郡辰是齐王之尊,他们也不敢放肆。过了一会儿,才听到他平静的声音:怎么,于私,他刺杀的是本王。于公,这是本王的私事。本王倒是不知道,和西北军营无关的事情,本王有知会你们的必要。
第157章
顾郡辰声音平静,听不出波澜。其实从顾郡辰来西北军营至今,一直都是冷冽平静的声音,唯有一次,就是刚到的时候听到于小将军失踪的事情,才有一点情绪。
他这般年纪,有这般的定力,真是少见。
五位副将沉默,虽然说刺客刺杀齐王是齐王的私事,但这件事毕竟发生在军营。可齐王现在又掌管着西北军营,而且这四个月的相处下来,他们多少是有点了解这个少年的。平时话不多,情绪也极少外露,他总是冷着一张脸,可天潢贵胄的高贵身份和尊贵气质,在他们这群人当中是非常显眼的。
王爷是不相信我们吧?戴副将突然开口,于小将军在的时候常说,军营是一个团体,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
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那又该如何?顾郡辰反问。
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那么对西北军营而言只会不利。扶丘国如果进攻,大敌当前,这样只会害了西北军营。戴副将道。
听你的意思,于小将军很信任你。顾郡辰反问。
当然,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于小将军都非常的信任。戴副将不忘带上大家。
是吗?如此,那你们觉得于小将军失踪前,为什么没有把他的事情告诉你们?
难道说钱副将想了想又想,真的有内奸?
内奸两个字,如平地炸弹。其实,这个想法在众人之间早就有了,但是没人敢真正的说出口。于小将军的失踪,便是有人这么怀疑了。这次刺客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闯进西北军营刺杀齐王,才是真正的导火线,如果没有内奸的帮忙,此刻怎么可能在不惊动西北军侍卫的情况下就直接找到齐王的营帐?
王爷,您认为内奸是谁?钱将军问,如果让老子知道他,非得打的断手断脚。妈的,这次害的老子受伤。
说起来,柯副将和钱副将留在军营,最后钱副将受伤,这对钱副将而言,的确是件气人的事情。
内奸是谁本王并不知道,也许本王知道就是不告诉你们。你们可以猜想,在这几天里,那个刺客是不是已经招供了。顾郡辰玩的是心理战术。如果招供了,内奸会怎样?如果没有招供呢?就看内奸是怎么想的了。
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钱副将先道。
难怪我们和扶丘总是打的水深火热,但是又没有结果,想来也是内奸的关系。戴副将道。
就是,一旦找出了内奸,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松口气了。柯副将也跟着道。
张副将看向谢副将:谢副将,你怎么了?最近不怎么说话。
随着张副将这么一问,大家都看向了谢副将。谢副将挑眉:要说什么?他反问,我的职责是执行任务,而不是问为什么。
这个谢副将的性格并不合群。
众人散了之后,李忠铭跟上顾郡辰:王爷。
嗯,从今天开始,你暂代郡一的位置。顾郡辰道。
是
顾郡辰又看向熬疗,熬疗也是个沉闷的人,话很少。好像从他来到西北军营,顾郡辰听到他开口的次数不超过五次。熬先锋有什么想法?
熬疗有些惊讶,没想到顾郡辰会问他。他想了想:我们不去找于小将军吗?如果是其他人,熬疗会怀疑对方有取代于小将军的意思,所以才不去寻找于小将军。但是齐王殿下和于小将军是表兄弟,而且是一荣俱荣的,所以熬疗才会选择问出心中的想法。
按照你的意思,该怎么寻找?顾郡辰问。于小将军接到扶丘国的密探,然后带着五百人去了洛河峡谷,结果音讯全无,我们的人在洛河峡谷附近找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初步怀疑,于小将军没有踏进洛河峡谷,那么你有什么想法?
熬疗道:不管于小将军有没有进洛河峡谷,他从军营出发到洛河峡谷的这段路,只要走过肯定会留下线索,而这段路,他肯定是走过的。
你说的这些,我们当然也会想到。李忠铭道,从我们刚到这里,我就带着人亲自去找了这段路。
熬疗和李忠铭也算熟悉的,李忠铭和于小将军的感情更是不错。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需要隐瞒。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于小将军说他接到密探的消息,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密探是谁?或者说这个密探是不是存在也不知道。第二、寇齐的事情你也知道,寇齐前脚才举报于小将军、后脚于肖小军就失踪,如果不是齐王殿下来探查这件事,会让人觉得于小将军是畏罪潜逃。第三、内奸,如果于小将军的失踪真的有问题,那么内奸可能知道线索。李忠铭道。
顾郡辰略带惊讶的看着李忠铭,难得李忠铭都能想到这些。
所以王爷偷天换日的带走刺客,是为了逼迫内奸?熬疗恍然大悟。
不全是。顾郡辰突然开口。
王爷的意思是?熬疗疑惑。
就是李忠铭也想不通。
如果扶丘国的偷袭和暗器蒙面人的出现是为了那个刺客,那么惊动的是不是太大了?他们付出的是不是也太大了?顾郡辰问,试想一下,刺客来刺杀我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他成功了我死了,一种是他失败了我活着。但不管是哪一种,他的结局也是注定的,逃得出去就是活着,逃不出去就是死。
我明白了。遨游开口,也就是说,他是做好死的准备的。既然做好了死的准备,那么就算他被抓了,结局也是死。
对,对于一个已经抛弃的棋子,你们分析一下,还有扶丘国偷袭的必要吗?还有暗器蒙面人来相救的必要吗?顾郡辰道。
那么按照王爷的意思,扶丘国的目的不是刺客,暗器蒙面人的目的也不是刺客,咱们先不谈扶丘国,暗器蒙面人的目的如果不是刺客,那么会是谁?遨游心一紧,顿时想到了一个可能,他们也是冲着王爷来的?
谁知道呢。顾郡辰不予猜测。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两次的刺客都是冲着自己来的,而且不是同一批,目的何在?而且派遣一个此刻前来突然顾郡辰想到一个可能性,难道说是来提醒自己?
刺客招供的主使人是大皇子和秦尚书,他们两人会来提醒自己?不是巴不得自己死吗?
顾郡辰觉得越来越有趣了。
只不过,暗器蒙面人和扶丘国之间肯定有关系。因为真正凑巧的是这两批人。如此一来表哥的失踪,就更加有问题了。
夜晚。
西北的夜晚特别的宁静,但是这一晚对西北军营的很多人来说,并不宁静。内奸是谁?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开始相互怀疑了起来。曾经肝胆相照的兄弟,如今可能是内奸,这个可能让大家都不好接受。
而在将军府的顾郡辰,可以说是所有人之间,最平静的一个人。他等的并不是内奸会不会通知背后的人去救刺客,他等的是当刺客到了京城,当刺客的供状到了皇叔的面前,大皇子和秦尚书会怎么解释?
当年,孟德朗说自己活不过二十的时候,一群人表面没什么,心里估计都高兴。现在是他亲口承认的毒可以解决了,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看似平稳的一锅水,其实还是自己搅乱的。
而顾郡辰更加想知道的是,六年前对自己下毒的人和背叛父皇、皇叔的人,到底是谁。当年父皇和父皇的计划天衣无缝,如果没有人背叛,唐家的本家不至于为了保护皇叔被灭门。
大理寺卿在皇叔的生辰宴上被算计,因为洛儿的误打误撞不了了之,后来又碰到遇袭,因为五城兵马司南城的人巡逻被救,是因为大理寺卿找到了一点当年的线索,那么他线索所指之人到底是谁?
但只有皇叔知道。
古管家给他的信中,五城兵马司南城的指挥使是秦风,他是秦尚书的人。是巧合吗?顾郡辰不知道。
但是秦尚书是可以排除嫌疑的。因为当年的秦贵妃是齐王侧妃,秦尚书还是兵部侍郎,他和父皇、皇叔是一荣俱荣的人。
顾郡辰揉了揉太阳穴。
王爷。孟德朗为他点燃了香,王爷该好好休息了,王爷年纪还小,考虑的事情太多,会伤神的。
我父皇、我皇兄、我侄子全都死于六年前。孟德朗,如此的血海深仇,我怎么可能放下?这是第一次,他在孟德朗面前,如此清楚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血海深仇,当年他的侄子们还那么小。大皇兄年长我二十岁,我侄子跟我同年,听说大嫂当年怀孕的时候,怡巧母后也怀孕了。当时父皇和大皇兄觉得,我和侄子特别的有缘。
王爷孟德朗欲言又止。
第158章
顾郡辰闭上眼:孟德朗,当年本王是没有资格说血海深仇,可如今本王有了。
孟德朗沉默。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齐王的事情,但是齐王内心的痛他是明白的,六年前的内乱把华国的根也伤的太深了。
太子宴的嫡长子、嫡长孙全都死于那场内乱里。
停,原地休息到天亮,注意四周的情况,别让人劫走了囚犯。郡一道。他们走的是小路,小路比较快,虽然是官道比较安全,但顾郡辰就是要引人出来。
也许背后的人也知道顾郡辰的目的,但是如果刺客真的招供了,那么这是人证,这个险谁也不敢冒。
郡一严谨的观察四周,王爷说对方一定会来,就算不来对我们也没有损失。不过,人和供词是分开的,人在途中走的慢,供词早就快马加鞭的送回京城了。
不过,郡一带着刺客离开西北的第一夜,并没有遇到截囚的事情。
五天后,京城。
刺客的供词已经到了照宁帝的手中,照宁帝脸色铁青的看着信。
皇上。
传秦尚书和大皇子进宫。照宁帝放下信。尽管已经预料到刺杀侄子的肯定跟儿子有关,但是看到这封信,他还是心中震撼。亲兄弟尚且不顾手足,更何况堂兄弟。
秦尚书和大皇子马上来了,爷孙俩在御书房门口遇见,彼此心里跳了一下,不知道皇上同时传召他们有什么事情。但总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秦大人、大殿下,里面请。
秦尚书和大皇子进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皇上。
儿臣参见父皇。
照宁帝看了他们一眼:都起来吧,西北军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刺杀郡辰的刺客其实并没有被就走,而是被郡辰移花接木转移走了,这是那刺客的供词,你们一起看看吧。
是。大皇子上前,有些迫不及待,外公说这次刺杀老四的不是他们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是非常期待的,可是当他看到供词的时候,他双腿一颤,笔直的跪了下去,冤枉,父皇冤枉啊。大皇子声音颤抖,整个人都吓的慌了。
恋耽美
暗室里,刺客的叫声越来越重,但是顾郡辰的说话声,依旧是风轻云淡:奇怪了,为什么本王觉得不够重?
王爷,虫卵找到了。
哦?顾郡辰站起来,去问问孟神医,这种虫卵孵化出虫子要几天,虫子吃光他断臂的肉,钻进他身体里还要几天?
是
够了。刺客喘着气,我招,我招供还不行吗?
郡一,准备纸张。
是大皇子。刺客咬牙切齿的道,是大皇子和秦尚书派我来杀你的。
顾郡辰眯起眼:理由?
我只是一个死士,我怎么会知道理由?刺客反问。
是吗?顾郡辰勾起嘴角,郡一,把他的口供记下来,让他画押,你派遣二十名御林军,带着口供和这个刺客回京城,交由皇叔发落。
可是王爷的安全郡一不放心。
我会让李忠铭暂代你的职位,何况还有孟德朗,暗水、暗土和暗火也在,没事。顾郡辰不在意,但是扣押刺客的人,除了郡一之外,他不放心任何人。
是
第二天
郡一就带着刺客和二十名御林军出发了。
西北军营
顾郡辰看着士兵们在操练,身后跟着五位副将、左右先锋。四个月下来的懒散,正在慢慢褪去,在于小将军回来之前,我相信西北军会越来越好的。他道,郡一
久未见郡一接声,顾郡辰愣了一下。
王爷,郡一侍卫今天并没有来。张副将道。
是啊,我也没看到。李忠铭道。
是本王差遣他习惯了。顾郡辰摆了摆手,他回京了,带着那晚偷袭本王的刺客。
王爷的意思是?已经伤愈的钱副将疑惑,是那天行刺王爷被断手的刺客?他不是被救走了吗?
是啊,不是有一群黑衣人用暗器袭击把对方救走了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对方不是被人救走的,而是在王爷那?戴副将问。
顾郡辰猛地看向他:不错,是本王趁乱命人把他带走了。扶丘国的偷袭太过巧合。
可是王爷做出这个安排是不是应该跟我们知会一声?戴副将道,这样大家也省的担心了。
戴副将所言有理,王爷应该跟我们说一下的。柯副将也认同。
西北军营五名副将,当日留在阵营的是柯副将和钱副将,上战场的是戴副将、张副将、还有一名沉默寡言的谢副将。
顾郡辰的视线在他们之中徘徊,众人不解他的神色,但顾郡辰是齐王之尊,他们也不敢放肆。过了一会儿,才听到他平静的声音:怎么,于私,他刺杀的是本王。于公,这是本王的私事。本王倒是不知道,和西北军营无关的事情,本王有知会你们的必要。
第157章
顾郡辰声音平静,听不出波澜。其实从顾郡辰来西北军营至今,一直都是冷冽平静的声音,唯有一次,就是刚到的时候听到于小将军失踪的事情,才有一点情绪。
他这般年纪,有这般的定力,真是少见。
五位副将沉默,虽然说刺客刺杀齐王是齐王的私事,但这件事毕竟发生在军营。可齐王现在又掌管着西北军营,而且这四个月的相处下来,他们多少是有点了解这个少年的。平时话不多,情绪也极少外露,他总是冷着一张脸,可天潢贵胄的高贵身份和尊贵气质,在他们这群人当中是非常显眼的。
王爷是不相信我们吧?戴副将突然开口,于小将军在的时候常说,军营是一个团体,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
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那又该如何?顾郡辰反问。
如果做不到相互信任,那么对西北军营而言只会不利。扶丘国如果进攻,大敌当前,这样只会害了西北军营。戴副将道。
听你的意思,于小将军很信任你。顾郡辰反问。
当然,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于小将军都非常的信任。戴副将不忘带上大家。
是吗?如此,那你们觉得于小将军失踪前,为什么没有把他的事情告诉你们?
难道说钱副将想了想又想,真的有内奸?
内奸两个字,如平地炸弹。其实,这个想法在众人之间早就有了,但是没人敢真正的说出口。于小将军的失踪,便是有人这么怀疑了。这次刺客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闯进西北军营刺杀齐王,才是真正的导火线,如果没有内奸的帮忙,此刻怎么可能在不惊动西北军侍卫的情况下就直接找到齐王的营帐?
王爷,您认为内奸是谁?钱将军问,如果让老子知道他,非得打的断手断脚。妈的,这次害的老子受伤。
说起来,柯副将和钱副将留在军营,最后钱副将受伤,这对钱副将而言,的确是件气人的事情。
内奸是谁本王并不知道,也许本王知道就是不告诉你们。你们可以猜想,在这几天里,那个刺客是不是已经招供了。顾郡辰玩的是心理战术。如果招供了,内奸会怎样?如果没有招供呢?就看内奸是怎么想的了。
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钱副将先道。
难怪我们和扶丘总是打的水深火热,但是又没有结果,想来也是内奸的关系。戴副将道。
就是,一旦找出了内奸,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松口气了。柯副将也跟着道。
张副将看向谢副将:谢副将,你怎么了?最近不怎么说话。
随着张副将这么一问,大家都看向了谢副将。谢副将挑眉:要说什么?他反问,我的职责是执行任务,而不是问为什么。
这个谢副将的性格并不合群。
众人散了之后,李忠铭跟上顾郡辰:王爷。
嗯,从今天开始,你暂代郡一的位置。顾郡辰道。
是
顾郡辰又看向熬疗,熬疗也是个沉闷的人,话很少。好像从他来到西北军营,顾郡辰听到他开口的次数不超过五次。熬先锋有什么想法?
熬疗有些惊讶,没想到顾郡辰会问他。他想了想:我们不去找于小将军吗?如果是其他人,熬疗会怀疑对方有取代于小将军的意思,所以才不去寻找于小将军。但是齐王殿下和于小将军是表兄弟,而且是一荣俱荣的,所以熬疗才会选择问出心中的想法。
按照你的意思,该怎么寻找?顾郡辰问。于小将军接到扶丘国的密探,然后带着五百人去了洛河峡谷,结果音讯全无,我们的人在洛河峡谷附近找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初步怀疑,于小将军没有踏进洛河峡谷,那么你有什么想法?
熬疗道:不管于小将军有没有进洛河峡谷,他从军营出发到洛河峡谷的这段路,只要走过肯定会留下线索,而这段路,他肯定是走过的。
你说的这些,我们当然也会想到。李忠铭道,从我们刚到这里,我就带着人亲自去找了这段路。
熬疗和李忠铭也算熟悉的,李忠铭和于小将军的感情更是不错。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需要隐瞒。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于小将军说他接到密探的消息,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密探是谁?或者说这个密探是不是存在也不知道。第二、寇齐的事情你也知道,寇齐前脚才举报于小将军、后脚于肖小军就失踪,如果不是齐王殿下来探查这件事,会让人觉得于小将军是畏罪潜逃。第三、内奸,如果于小将军的失踪真的有问题,那么内奸可能知道线索。李忠铭道。
顾郡辰略带惊讶的看着李忠铭,难得李忠铭都能想到这些。
所以王爷偷天换日的带走刺客,是为了逼迫内奸?熬疗恍然大悟。
不全是。顾郡辰突然开口。
王爷的意思是?熬疗疑惑。
就是李忠铭也想不通。
如果扶丘国的偷袭和暗器蒙面人的出现是为了那个刺客,那么惊动的是不是太大了?他们付出的是不是也太大了?顾郡辰问,试想一下,刺客来刺杀我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他成功了我死了,一种是他失败了我活着。但不管是哪一种,他的结局也是注定的,逃得出去就是活着,逃不出去就是死。
我明白了。遨游开口,也就是说,他是做好死的准备的。既然做好了死的准备,那么就算他被抓了,结局也是死。
对,对于一个已经抛弃的棋子,你们分析一下,还有扶丘国偷袭的必要吗?还有暗器蒙面人来相救的必要吗?顾郡辰道。
那么按照王爷的意思,扶丘国的目的不是刺客,暗器蒙面人的目的也不是刺客,咱们先不谈扶丘国,暗器蒙面人的目的如果不是刺客,那么会是谁?遨游心一紧,顿时想到了一个可能,他们也是冲着王爷来的?
谁知道呢。顾郡辰不予猜测。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两次的刺客都是冲着自己来的,而且不是同一批,目的何在?而且派遣一个此刻前来突然顾郡辰想到一个可能性,难道说是来提醒自己?
刺客招供的主使人是大皇子和秦尚书,他们两人会来提醒自己?不是巴不得自己死吗?
顾郡辰觉得越来越有趣了。
只不过,暗器蒙面人和扶丘国之间肯定有关系。因为真正凑巧的是这两批人。如此一来表哥的失踪,就更加有问题了。
夜晚。
西北的夜晚特别的宁静,但是这一晚对西北军营的很多人来说,并不宁静。内奸是谁?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开始相互怀疑了起来。曾经肝胆相照的兄弟,如今可能是内奸,这个可能让大家都不好接受。
而在将军府的顾郡辰,可以说是所有人之间,最平静的一个人。他等的并不是内奸会不会通知背后的人去救刺客,他等的是当刺客到了京城,当刺客的供状到了皇叔的面前,大皇子和秦尚书会怎么解释?
当年,孟德朗说自己活不过二十的时候,一群人表面没什么,心里估计都高兴。现在是他亲口承认的毒可以解决了,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看似平稳的一锅水,其实还是自己搅乱的。
而顾郡辰更加想知道的是,六年前对自己下毒的人和背叛父皇、皇叔的人,到底是谁。当年父皇和父皇的计划天衣无缝,如果没有人背叛,唐家的本家不至于为了保护皇叔被灭门。
大理寺卿在皇叔的生辰宴上被算计,因为洛儿的误打误撞不了了之,后来又碰到遇袭,因为五城兵马司南城的人巡逻被救,是因为大理寺卿找到了一点当年的线索,那么他线索所指之人到底是谁?
但只有皇叔知道。
古管家给他的信中,五城兵马司南城的指挥使是秦风,他是秦尚书的人。是巧合吗?顾郡辰不知道。
但是秦尚书是可以排除嫌疑的。因为当年的秦贵妃是齐王侧妃,秦尚书还是兵部侍郎,他和父皇、皇叔是一荣俱荣的人。
顾郡辰揉了揉太阳穴。
王爷。孟德朗为他点燃了香,王爷该好好休息了,王爷年纪还小,考虑的事情太多,会伤神的。
我父皇、我皇兄、我侄子全都死于六年前。孟德朗,如此的血海深仇,我怎么可能放下?这是第一次,他在孟德朗面前,如此清楚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血海深仇,当年他的侄子们还那么小。大皇兄年长我二十岁,我侄子跟我同年,听说大嫂当年怀孕的时候,怡巧母后也怀孕了。当时父皇和大皇兄觉得,我和侄子特别的有缘。
王爷孟德朗欲言又止。
第158章
顾郡辰闭上眼:孟德朗,当年本王是没有资格说血海深仇,可如今本王有了。
孟德朗沉默。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齐王的事情,但是齐王内心的痛他是明白的,六年前的内乱把华国的根也伤的太深了。
太子宴的嫡长子、嫡长孙全都死于那场内乱里。
停,原地休息到天亮,注意四周的情况,别让人劫走了囚犯。郡一道。他们走的是小路,小路比较快,虽然是官道比较安全,但顾郡辰就是要引人出来。
也许背后的人也知道顾郡辰的目的,但是如果刺客真的招供了,那么这是人证,这个险谁也不敢冒。
郡一严谨的观察四周,王爷说对方一定会来,就算不来对我们也没有损失。不过,人和供词是分开的,人在途中走的慢,供词早就快马加鞭的送回京城了。
不过,郡一带着刺客离开西北的第一夜,并没有遇到截囚的事情。
五天后,京城。
刺客的供词已经到了照宁帝的手中,照宁帝脸色铁青的看着信。
皇上。
传秦尚书和大皇子进宫。照宁帝放下信。尽管已经预料到刺杀侄子的肯定跟儿子有关,但是看到这封信,他还是心中震撼。亲兄弟尚且不顾手足,更何况堂兄弟。
秦尚书和大皇子马上来了,爷孙俩在御书房门口遇见,彼此心里跳了一下,不知道皇上同时传召他们有什么事情。但总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秦大人、大殿下,里面请。
秦尚书和大皇子进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皇上。
儿臣参见父皇。
照宁帝看了他们一眼:都起来吧,西北军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刺杀郡辰的刺客其实并没有被就走,而是被郡辰移花接木转移走了,这是那刺客的供词,你们一起看看吧。
是。大皇子上前,有些迫不及待,外公说这次刺杀老四的不是他们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是非常期待的,可是当他看到供词的时候,他双腿一颤,笔直的跪了下去,冤枉,父皇冤枉啊。大皇子声音颤抖,整个人都吓的慌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