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您别笑我,我以后也要做个忠臣的。李洛道。
    哦,做谁的忠臣?这句话,也可以说是试探。
    自然是皇上的啊。李洛理所当然的道,难道还能做谁的吗?
    是,是皇上的。皇后心想,不过一个六岁的孩子,自己想多了。你今曰进宫,跟皇上在御花园晒太阳?
    可不是,我是有事来找皇上商量的,可是皇上说去御花园走走,我就去了。李洛叹气,仿佛他的有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然后皇上睡着了,我的事儿还没说呢。
    哦?不如你同本宫说说,也许本宫也能帮你。皇后道。
    李洛摇头:还是算了,这怎么说也是前堂的事情,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麻烦皇后娘娘呢。噗嗤皇后又笑了:你真是人小鬼大。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昨儿三位皇子来侯府找我了,我跟他们说我开了一家慈善铺子,他们说想来帮我,我就跑来跟皇上汇报一声。李洛道,三位皇子真是好,一听可以做慈善,帮助老百姓,他们还愿意拿出银子呢。
    皇后自然知道他们这么做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但对一个单纯的小男孩,她可不会说,是啊,皇子们喜欢你呢。
    李洛在皇后寝宫坐了一会儿,吃了一点点心,拿了一点礼物出来了。礼物包括点心、还有几匹布料。出坤宁宫没多久,他又被请到了秦贵妃的寝宫。
    李洛在皇后寝宫说了什么话,在秦贵妃的寝宫也说了什么话,出来的时候,还是点心和几匹布。不过,秦贵妃给的布比皇后少了一匹,只是其中有一匹非常的珍贵。贵妃是妾室,她的赏赐不能超过皇后的,但是在材料上她动了心思。
    不管是贵妃还是皇后,都不是简单的女人。
    最后是昭仪来请了。出来的时候,还是点心和布,只不过,布比秦贵妃的又少了一匹,但布料却比不上秦贵妃的。
    这一趟进宫,李洛满载而归。
    御书房
    出宫了?照宁帝一边批阅奏折一边问。
    是的,小侯爷收货不小,三位娘娘都送了一些礼物。海公公道。
    哦?这个鬼精灵骗东西的本事可高着呢。对了,他说的那个太医,你派遣一个过去,就让那太医长期坐镇在他的铺子里吧。照宁帝想到什么。
    诺。
    郡辰在西北三个月了,于镇西还没有消息,那可是老将军唯一的孙子啊。照宁帝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头有些疼,朝堂里的那些家伙也坐不住了,要朕派一个武将过去代替于镇西镇守,你说派谁好?
    这奴才哪里懂这些?海公公道。
    你哪里不懂?一窝子狼心狗肺的东西,只知道自己的权益,看看他们推荐的是谁,哪一个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西北军可是郡辰手中唯一的军队,他们真是狠心。照宁帝冷声道,如果老将军还年轻些就好了。
    王爷今年十四岁了。海公公出声。
    是啊,十四了,转眼间再过上四年弱冠了,二十岁的灾过了,朕就册封他为太子。皇兄临终前的心愿,他总算没有辜负。
    当年圣上您还是齐王的时候,这个岁数也已经在西北军营了。李侯爷十岁从军,王爷现在的年纪,也是不小了。海公公道。
    你的意思,让郡辰代管西北军?照宁帝沉默了,他有些犹豫。皇兄就郡辰一个孩子了,他去西北,朕不放心。若是有个万一,他怎么对得起皇兄在天之灵。
    王爷身边武有郡一,还有孟神医相随,当年李侯爷的副将李忠铭也在左右,论西北的情势,谁有李忠铭熟悉?皇上不需要担心。海公公劝说,而且王爷只是待到找到于小将军为止
    。
    照宁帝陷入沉思。让郡辰在西北并不是不可以,但朝堂上的悠悠之口,怕是很难堵的住。如同照宁帝预料的那样,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官员们又提起了西北军的事情。
    皇上,于将军已经失踪三个月了,如果再不派遣将领镇守,怕是扶丘那边要开始蠢蠢欲动了。
    是啊皇上,西北有十万士兵,如果没有将军会成一盘散沙,到时候收拢起来怕就困难了
    。
    哦?照宁帝看着他们,你们推荐的人员,朕都看了,有熬疗、秦风、闵子聪这个秦风是秦尚书的侄子吧,朕有印象,六年前的那件事,他功劳不小,如今在五城兵马司里吧?正三品指挥使,是不是?末将秦风见过皇上。秦风出列,是的,末将在五城的南城。他们推荐你去西北镇守,你怎么看?照宁帝问。
    秦风不知道照宁帝问这句话的意思,他下意识的看向秦尚书,秦尚书眼神示意了一下。秦风忙道:末将听从皇上安排。
    既如此,你便留在五城兵马司吧。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去镇守边境,这是谁推荐的?有没有脑子?突然,照宁帝开始发怒了。
    皇上息怒。
    息怒,你们把边境当什么了?把士兵当什么了?把边境的百姓当什么了?秦风他凭借六年前的功劳做了五城兵马司,可除此之外,他有什么经历?你们是推荐他去当士兵吗?照宁帝质问。
    秦风跪在那里,脸色很难看。皇上这分明是指桑骂槐,故意拿他开刀。他在六年前还只是五城兵马司的一个组长,后来凭借出色的功夫和过人的胆识,在众皇子造反的时候,出了很大的力,照宁帝登基,封他为南城的正三品指挥使,统领五城兵马司的一万人。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正三品指挥使,前途不可限量,可是现在,皇上却说出这番话。
    他和战场终身无缘了。
    武将,谁不喜欢上战场,统领三军,这是何等的英武。
    都起来吧,下次推荐人员的时候用点心思。何况五城兵马司何等重要,秦风已熟悉了一切,你们还能找出更适合的人选来代替他吗?要知道五城兵马司负责的是皇城的安慰,还是在你们的心中,京城安危、朕的安危都不及西北重要。
    打了一巴掌、再给一块糖,这话听在秦风的耳中,又舒服了。
    是啊,他保卫的可是京城的安危,保护的可是天子。将军固然是武将的心愿,可有什么比京官更好的?所以人总是很矛盾。
    臣等不敢。百官才起来,又马上跪下了。
    都起来,平身。照宁帝又看向另外几分奏折,熬疗,熬疗是哪位?回皇上,是末将。熬疗是四品武将,排在武将的末端。
    照宁帝眯起眼:你长得有些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回皇上,末将和父亲长得很像。熬疗道。
    你父亲是?
    六年前的京卫营指挥使,熬胜。熬疗道。
    照宁帝心猛地一跳。六年前,众皇子造反,熬胜带着京卫营驻守在城外的两万兵马,以血肉之躯为京城挡住了第一关。你是熬胜的幼子?他记得熬胜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也
    是的。熬疗道。
    当年照宁帝的父亲为了巩固京城的安危,建立了京卫营,没想到起来,说说你从军的经历。,诺。熬疗站起身,熬家世代都是武将,但门第不显。仁孝帝创立京卫营的时候,父亲以 第三名的成绩坐上了京卫营的指挥使。大哥熬前、二哥熬冲,都是京卫营旗下。末将当时年幼,想着两位兄长都在京城,就跑去军营了。末将当年去的,刚好是西北军营。后来李侯带领五千精兵回京城的时候,末将本来不在名单内,但京城有末将的家,末将恳求李侯,让末将一起回来。随后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你现在在哪个岗位?照宁帝问。
    御林军。熬疗道。
    后来照宁帝登基,御林军副将一干是信任的人。李旭怜惜熬疗牺牲了父亲和两位兄长,成了熬家唯一血脉,不忍心他再上西北的战场,所以和御林军指挥使打了个招呼,把熬疗留了下来。
    你在西北几年了?照宁帝又问。
    十四岁去的西北,十六岁回来,一共四年。熬疗回答,而今,他二十了。
    朕明白了,你退下吧。
    诺。
    接着,照宁帝又看了另一个人:闵子聪是谁?
    是闵老将军的孙子,今天不在。另一位武将道,昨儿晚上闵老太君病危,今儿闵子聪告假了。是他啊。照宁帝知道。
    退朝之后,照宁帝一直在想着熬疗。华国的武将其实不多,叫得上名堂的都已经老了,比如于老将军,比如闵老将军,这两位有点像,就是儿子都是没出息的,靠孙子。那位闵子聪是闵家这一代的单传,但武将世家,并不因为单传就不让他上战场。或许在他们的心中,战死在战场,也比弃武从文来的光芒。
    文臣看不起武将,可武将的心中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华国叫得出名堂的将军,李旭死了,仁乡侯在镇守边境。还有一位纯阳王,但是纯阳王已经不管朝中事物。如果说,要派遣一名将军去西北的话,论作战经验,还是纯阳王最合适。但是:大海,传纯阳王进宫。
    诺。
    第149章 派人杀齐王
    纯阳王进宫的第二天,皇上下了圣旨,西北十万军暂时有齐王负责、纯阳王任监督,熬疗和李忠铭为正四品左右先锋。
    圣旨一下,整个朝廷都轰炸了。谁也没有想到,皇上会派纯阳王过去。如果只是把十万军权交给齐王,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也没有从军的经历,自然没有人服气。但是有纯阳王去监督,谁敢说不行?
    要知道纯阳王从初代开始就辅佐帝王。也是华国唯一一位异姓亲王,这一代的纯阳王,也是战场上出来的,只是现在卸下了兵权而已。派遣这一位去,皇上真是高招。
    更重要的是,纯和郡主和李泽去年订婚,今年要完婚了,纯阳王此去也待不了多久。慢则半年,快则三个月。而齐王在西北已经三个月了,再加上这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足够他去了解。更何况西北军本来就如同于家军,齐王殿下身上的另一半血脉,也是于家血脉。
    秦尚书府
    砰秦尚书把茶杯狠狠的砸在地上:皇上真是好算计,连亲儿子都比不上侄子,真是千古好叔叔。
    尚书大人稍安勿躁。其中一位官员道。
    伯父,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秦风问。
    哼。秦尚书冷冷一笑,让齐王殿下有去无回。大人的意思是?有一名官员做了一个隔断喉咙的动作。
    我们能让于镇西消失,自然也能让顾郡辰消失。秦尚书道,顾郡辰留不得了。
    可顾郡辰身边高手如云。郡一、李忠铭,还有皇上派去的两百御林军,现在纯阳王和熬疗也去了,恐怕
    怕什么?秦尚书不以为然,纯阳王大部队出发,需要一段时间,派人飞鸽传书,马上行动。诺。
    这件事无需让贵妃和大皇子知道。
    下官等明白。
    二皇子府
    秦尚书要派人暗杀老四?二皇子听到秦阅兵带来的消息,忍不住大笑,暗杀的好,就是应该暗杀。
    秦阅兵看着二皇子愉悦的样子,也忍不住嘴角勾起了笑容:的确,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对殿下只有好处。
    哦?你觉得是什么好处?二皇子笑着问。
    秦阅兵依旧笑着:如果齐王死了,西北的军权也落不到他们的手中,皇上不会允许他们坐大。如果齐王没死,这件事调查起来也调查不到殿下的身上,左右跟殿下无关,如果调查到他们的身上,那就好玩了。皇上怎么判是一回事,齐王肯定不会放过他丨丨1。不管怎么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殿下就是那个稳坐钓鱼台的人。
    秦尚书不重用你,真是可惜。二皇子道。他还记得刚刚认识的秦阅兵的时候,因为是庶子,并不得到重视,甚至被欺凌,他出手救了他。换来秦尚书身边这样一颗棋子,真是好。他还正愁着安排人进尚书府呢。
    如果齐王殿下死了,殿下觉得西北的军权,皇上会给谁?秦阅兵又问。
    二皇子想了想:也许就是纯阳王了。
    纯阳王也不简单。秦阅兵道。
    当然。二皇子从不怀疑,军权拿得起又放得下的人,谁敢小觑?而且,纯阳王和忠国公联姻,这门姻亲联的好。忠国公不管朝廷中事,手中没有实权,但世家的底蕴在,他们本家没有实权,分家确实有些能力,再加上仁乡侯。
    如此一来,岂不是都是齐王的力量了?秦阅兵心一惊。
    所以父皇才派遣了纯阳王去西北,纯阳王和老四的关系,因为忠勇侯府而牵连在了一起
    。
    如果小侯爷死了,牵连不是没了吗?秦阅兵问。
    不行。二皇子赶忙道,李洛这个孩子动不得。
    为何?一个小孩子而已。秦阅兵不解,李洛死了,还有其他李家子孙坐上忠勇侯。
    李洛失踪四年,忠勇侯的爵位一直留着,可见父皇的意思了。父皇和李旭的感情很深刻,如果动了李洛,父皇一定会查清楚。便是我们兄弟残杀,父皇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动李洛不行。何况,一个区区小男孩,今天没有李洛,也会有李家的其他人和老四牵连在一起。更何况,一个不能下蛋的男孩子而已。二皇子说着,又不屑了起来,不过,那个孩子挺可爱的。有些聪明,又有些单纯。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