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王。李鸿道,他的纯和郡主和李泽订婚了。李鸿和李泽同年,都是称呼名字的。
    原来也是亲戚家了。纯阳王看上去是个慈善的好好先生,在说到这个玉佩的时候,那张端和的脸上有些动容,人嘛,年纪大了特别容易给感动,捉摸着如果三皇子是纯阳王的儿子,他要感动的哭了。
    当然,以上是李洛的想象。
    感觉到有人注视,纯阳王回过头来,朝着李洛微微一笑。李洛一愣,也跟对方笑了一下。纯和郡主是李泽的未婚妻,如果结婚的话,跟他扪之间还是很亲的,毕竟老国公和李老太爷是嫡亲的兄弟,李旭和李晨是堂兄弟。
    照宁帝也是意外:老三你大海,传太医看看老三的身体,都十五岁了,怎么这么不长心?虽然言语是怪罪,但是其实是关心。
    诺。
    父皇不用了。三皇子赶忙道,儿臣已经看了太医了,太医说没事,今日大家都高兴着,就不要打扰大家的兴致了。
    既如此,那便依你了。照宁帝想了想又道,大海,朕记得朕的私库里有一株百年的人参,事后拿去给三皇子补身子。百年人参,非常的难的。
    诺。
    谢父皇。
    大皇子眯起眼,没想到一直跟在他们身后,像个跟屁虫一样只会讨好人当小丑的老三,也有这样的心眼,他看向二皇子。只见二皇子始终带着温和的笑,一点其他的神色都没有。
    三皇子之后,大家都知道是齐王殿下了,所以所有人的视线看向齐王。顾郡辰起身:郡一
    郡一出去了一会儿,接着又进来了,跟着他一起进来的还有两人,那两人是齐王府的内侍,抬着一样东西。是什么?有了二皇子的血珊瑚,众人心想,这次不会又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吧?
    顾郡辰走到中央,他掀开盖在上面的暗红色的纱布,顿时一副锦绣的山河图,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后面的人或许看不到,但是前面的人却是看的清清楚楚。每一个地理位置,都清楚的标志着地方的名称。甚至在华国外,还有几处阴影。
    照宁帝猛地站起来:这是他的语气尤其激动,他来到那副画的面前,好。
    李洛好奇,他看不清顾郡辰到底画了什么,于是也动身,走到画的面前。这是华国的山河图吗?李洛问。
    是。照宁帝这才发现,身边有了个小不点,我国的壮丽山河,朕第一次见到完整的山河图。郡辰,你画了几年?
    七年。顾郡辰回答。
    七年,照宁帝心一紧。今年是他的四十整岁生辰,也是他皇兄的五十整岁生辰,他们兄弟俩差十岁。当年才十一岁的皇兄,要照顾刚刚出生的自己,还要防备被人算计。只要想起来,照宁帝一个铁骨铮铮的帝皇,都忍不住红着眼流泪。
    他英明一世,风华绝代的皇兄
    有了李洛的大胆行动,一些大臣也围了上去。
    王爷,这几处阴影是?秦尚书问。
    边境小国。顾郡辰回答,这里是西北边境,对面的是扶丘国。这边东南边境,对面的是曲龙国还有这边这边等这些都归拢我国,就成了真正的华国山河图了。顾郡辰说的平静,可是众人听了心底非常的震撼,十三岁的齐王殿下,好大的口气。
    收服这些小国,成为华国的附属地,多少年来帝皇都没有实现这个宏伟的愿望,齐王殿下的决心可真是强大。
    这幅画还缺点什么。李洛道。
    哦?缺了什么?照宁帝是真的高兴,以至于说着这样的话,也容忍了他。
    皇上可否给小臣文房四宝,让小臣在这幅画上动几笔?李洛道。
    你也懂画?照宁帝觉得有意思,你和郡辰是未婚夫婿,既是他送的画,你动上几笔也无妨,但是你可要想仔细了,这幅画他画了七年,可没有第二幅画让你来破坏。
    皇上放心,小臣动了几笔,这幅画才是真正的华国山河图。李洛自信满满。
    好大的口气,来人,文房四宝。
    百官猜测,这个李小侯爷又要干什么?
    李淡则是看好戏,小不点总能找出存在感,把李家一干子弟都比下去了,好在长的还是我们李家的脸。
    待内侍拿来了文房四宝,李洛拿起毛笔,沾了一点墨水开始动手了,随着他动的每一笔,开始大家并不明白,但是范围越来越大之后,众人明白了,却恍然大悟,虽然他的这种画法很新颖,可是更加清楚的表达了画的意思。
    难怪他说,他动手之后,那才是真正的华国山河图。
    这是?照宁帝忍不住开口,这种线条断断续续的,真是好,这些浅色阴影的地方,也看的更加的清楚了。这样一来,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是虚线。李洛道,用虚线画出小国的面积,也更加清楚地表达了这幅画的意思,这些虚线总有一天会变成实线。
    实线?虚线?怎么理解?翰林院掌院开口,他的语气好奇极了。不仅仅是他,翰林院的其他侍读学士也是非常的有兴趣。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对这种文学上的知识,比谁都有求解的心情。
    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李洛介绍,实线是这种没有断掉的线,代表已经实现的事情,实实在在的。齐王哥哥的这幅画,除阴影部分外,这些面积都是我国的山河面积,是实实在在的。而虚线则是我们有这种想法,但是还没有实现的,所以这些效果的面积用虚线来表示,代表我们的想法总有一天会实现。
    好,果真是好。翰林院掌院眼睛一亮,小侯爷这番话,让老夫茅塞顿开。小侯爷也为我们翰林院提供了新的知识,好。
    不知道洛哥儿可还有其他的学问想法?杨老翰林问。
    第130章 西北出事了
    李洛眼珠子一转:我的确是还有一些别的想法,跟标点符号有关,比如句号之类的标点符号?什么意思?杨老翰林迫切的问不急,等宴会结束,老夫请小侯爷来翰林院喝茶,一起讨论讨论。二品翰林院掌院,摸着自己的胡子,笑眯眯的道。
    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洛每次看这个朝代的书籍,总有一点要抱怨,那就是标点符号,这个朝代只有段落和句号,长长的一句话读起来实在太累,主谓宾也分的不清楚。如果有了更加形象的标点符号,那么对文学史的发展,可所谓有着巨大的贡献。
    洛儿这么聪明,那给朕准备了什么礼物?照宁帝开始讨礼物了。
    这是李洛第一次,真正的走进了众人的视线,他的实线和虚线的说法,为他人生的第一步,迈开了重要的意义。
    顾郡辰忍不住纳闷,这个小混蛋还是踩着他的画,往上爬的。
    很想打他屁股,怎么办?
    天底下大概也只有李小侯爷,敢这样踩齐王殿下了。
    说起李洛会准备什么礼物,李家人都很感兴趣。帝皇生辰,大臣都不需要准备礼物,所以百官有些好奇,皇上竟然向李小侯爷要礼物了。
    但当日在御书房的人都知道,这礼物皇上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要了。所以李洛有四个月的时间准备呢。
    李洛笑着道:小臣的礼物要到晚宴才能开始,不过此刻大家兴致高昂,小臣也不能扫了皇上和众位大臣的兴致。
    哦?欲擒故纵,你倒是说说,你准备打算如何?照宁帝回到位置上,略带几分好奇的盯着李洛。
    华国的山河图上,空白着一片,小臣来题一首诗如何?李洛问,哟,还有这本事?照宁帝觉得有趣了,看样子我们的李小侯爷还有很多的本事啊,这题诗就不用了。你的字啊,朕是知道的,比起同龄人是端正,但是写在上面,就毁了这幅画了。
    李洛瘪瘪嘴:那小臣,吹箫,让小臣的侍卫舞剑。
    不行,兵器太危险。有官员道。
    是李长诚,李忠铭的儿子,可以信任的人。李洛道。
    小侯爷年幼无知也就算了,但是父皇的安全可不能拿来开玩笑。三皇子道。
    李洛对三皇子视若无睹。这个三皇子,除了嫉妒之外,什么用处都没有。
    皇叔,侄子做担保。顾郡辰道。
    今曰朕兴致好,就依忠勇侯的,你吹的是什么曲子?照宁帝今曰的心情是真的很好,顾郡辰的那副画太合他的心意了,既然李洛也想表现,就让他表现吧。
    正当这个时候,外面进来:报皇上,西北监督使求见。今曰皇上生辰,本应该在西北的西北监督使这个时候求见,难道说西北有重大事情?百官们议论纷纷。
    照宁帝闭起眼:宣。
    顾郡辰皱眉,西北监督使负责监督西北的情况,他求见,难道说表哥那边出事了?
    顾郡辰的表哥,于老将军的孙子,被称为于小将军,是李旭一手带出来的,今年二十六,在李旭死后,以二十二岁的年纪代替他镇守西北边境。如今于家的十万兵权,在他的手中。
    这个时候如果于小将军出事众人看向顾郡辰,是针对齐王殿下来的吗?
    李洛也看向顾郡辰,但只见顾郡辰脸色平静,脸上除了冷漠的表情之外,没有丝毫慌张。
    西北监督使来到会场,他因为连续几天的赶路,所以身上灰尘扑扑的。下官寇齐,参见皇上。平身。照宁帝一双鹰眼看着寇齐,你不在西北,来京城做什么?
    下官有要事禀告。寇齐再次过下,下官告西北指挥使于镇西将军勾结扶丘国,这里有于镇西将军和扶丘国来回的秘密书信,是从西北将军府搜来的。
    顾郡辰放在桌子下的手一紧,而众人,多数以上的官员看向顾郡辰,想看看齐王殿下的反应。但是,齐王殿下沉得住气,一句冤枉的话都没有说。
    李洛心头则是震撼不已,对方特意挑这个时候来说,还没等皇上问什么要事,他就直接说了,可见他是故意的。故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顾郡辰和圣上为难,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于小将军一旦涉嫌,西北指挥使就要暂时交给别人代替了,如此一来,西北的兵权就落在了对方的手中,就算于小将军到时候被证明清白了,也没有回去的道理了。
    对方算计了于家,也算计了顾郡辰,这是谁开始对顾郡辰出手了。
    目的又是什么?皇位吗?
    照宁帝也没有说话,李洛能想到的事情,照宁帝更加能想到,这个时候,他如果顺着寇齐的话继续问下去,对于家和郡辰都是不利的,但是当着满朝百官的面,就算心是偏的,面上也不能偏。
    气氛,一时之间非常的紧张。
    不少官员看着顾郡辰,欲言又止,但是见他轻轻的摇头之间,却沉默了。先开口,则是做贼心虚,不开口,则由着别人算计。
    这件事不管先还是后,齐王终究是被动的。
    皇上。李洛再次站起来,皇上小臣自从回京之后,也熟读律法,有一事想请问皇上。照宁帝眼睛一亮:说。
    顾郡辰诧异的看向李洛,李洛回头,对他微微一笑,那一笑,那么温柔,又那么灿烂。如同第二次见面,李洛拉着他的手。洛儿,别胡来。
    皇上,倘若一个朝廷命官事先犯了国法,那么他再状告他人,是不是该先处理前面的事情,再处理后面他状告的事情?李洛问。
    李小侯爷。秦尚书开口,这是朝堂大事,小侯爷还是去一边玩乐吧。
    李洛听闻,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秦尚书这一些话,真是让人失望。我一个五岁的孩童都知道,西北之事非比寻常,也该知道关心关心。秦尚书此刻竟然只想到玩乐,这兵部尚书的位置是不是不适合秦尚书。
    你秦尚书活到这把年纪,特别是这六年来,照宁帝登基之后,再也没有人能打他的脸了,今曰李洛这番话颠倒黑白,打的他好疼。小侯爷真是口齿伶俐。口舌打结乃是隐疾,朝廷官员,谁不是口舌伶俐的?谁承认自己口舌不伶俐,今日就辞官回去。这是李洛的言下之意。
    小侯爷,外祖父是正二品尚书,你一个五岁小孩子,还请尊敬他。大皇子开口。
    朝堂之上圣上面前谈过国事,难道不是讲实话,说想法吗?还是说论长幼?李洛反问,何况,论长幼,秦尚书也不是我的外祖父,今日我外祖父,我祖父都在场,他扪尚且没有来教训我不尊长幼,大皇子这话言过其实了。李洛道。
    你?
    皇上。李洛跪下,本朝律法,西北监督使乃从三品的官员,西北指挥使乃正是三品的官员,什么时候下级官员有这个资格搜上级官员府邸的权利了?是有皇上您的圣旨还是有皇上您的口谕?若是没有,难倒是假传?还是私闯?李洛的话,义正言辞。
    京兆府府尹心里喝彩,我的妈呀,李小侯爷真是好口才。五岁孩童,圣上面前论律法,这胆魄,真是叫人佩服。
    跟何况李小侯爷这番话,没有一点的瑕疵。
    律法就是律法,下级官员没有这个权利。
    这位小朋友,我乃是事出从权。寇齐道。
    从三品的监督使,在正一品的本侯面前,连下官两个字都不会吗?难怪视本朝律法为为无物。李洛的声音沉了下来。
    顾郡辰看着李洛,一直一直看着,他甚至舍不得眨一下眼睛,他怕眨一下,就会错过李洛的任何一个神情。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的视线就是移不开。跪在那里的李洛,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吸引着他移不开视线的力量。
    李洛。
    顾郡辰双手握紧了拳头,从来没有这样渴望过这个人,此时此刻,他就想抱着他,紧紧的抱住他。
    你寇齐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被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叱喝的脸红脖子粗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紫色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色木屋并收藏穿越之小侯爷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