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生仙本就最看重对方的琴声,所以无论对方是不是真的没有察觉到他们,他也没有半分的在意。
俞生仙便是躺在这片白羽之上,将自己的头枕在了顾亦修的腿上,闭上眼睛十分惬意的听着琴声
顾亦修的手放在俞生仙的头上,看了眼那名琴师,便低下头,望向了枕在自己腿上的俞生仙。
显然,比起下面那位琴师弹奏的琴声,还是自己腿上的人儿更吸引他。
一直到琴声停止,那枕在顾亦修身上的俞生仙也没有动作。
顾亦修看了眼那从他们到来,再到他离开竹海,都没有看他们一眼,好似对他们完全不在意的琴师,视线便从琴师的背影上收回,落到了那盏已经熄灭的提灯上,最后才回到了俞生仙的面上,定在了俞生仙那牵起些许弧度的嘴唇上,眸光暗沉,头微微低下,似蠢蠢欲动
待俞生仙回味完了那琴声带给他的画面之后,才睁开眼,见顾亦修闭着自己的眼睛,以为他也是和自己一样,沉浸在了琴声之中,不由一笑,伸出手推了推他。
在顾亦修慢慢睁开了自己的眼,俞生仙也从顾亦修的身上坐起,对着顾亦修笑道:怎么样?是不是不虚此行。
顾亦修双眼在俞生仙的那开合的嘴上一瞥,点下头:恩。
俞生仙见顾亦修应下,双眼顿时一亮,以为自己和顾亦修有了共同欣赏之物,便对着顾亦修夸夸其谈了起来。
而顾亦修的双眼,则是实不实的瞟向俞生仙那开合的唇瓣
他们身下的白羽载着他们缓慢的飞出了竹海。
公鸡已经在打鸣,天也已经开始亮了
俞生仙他们回到了卜宅,便见到正站在卜宅门外,望着卜宅门匾的卜奶奶,身上散发的气息十分的古怪
俞生仙看了眼,便是从空中降落,来到了卜奶奶的身边,皱着眉:你
卜奶奶听到声音,便转过头,望向了俞生仙他们,和蔼的笑道:你们刚刚这是出去了吗?
俞生仙点下头,双眼依旧紧紧的盯着卜奶奶,面上没有一点的表情:你怎么出来了?
卜奶奶笑着道:我这还不是年纪大了,睡不着了,再加上逢月节到了,心里实在是难以平静,所以便出来走走。
俞生仙沉默了会儿,只道:你何必
卜奶奶一愣,又回过头,望向了卜宅的门匾:我只是忍不住自己,想要知道这最后的结果。
俞生仙:那你放心了吗?
卜奶奶摇头:我果然还是不行
俞生仙:
不过卜奶奶的话语突然一止,又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
留下了这两句莫名其妙的话之后,卜奶奶便拄着自己的拐杖,走进了卜宅里。
俞生仙看着卜奶奶的身影,又是一皱。
顾亦修拍上了俞生仙的肩膀,说道:别多想了。
俞生仙侧眸,望了顾亦修,舒展了眉头,应道:恩。
这一天白天,整个天泉镇便已经是进入到了过节的氛围之中,十分的欢庆热闹。
而特殊部门和相关部门他们也在相互合作,进行着危险预估,针对目前现在这个天泉镇的情况,做着最后的调整,同时还要维持着天泉镇的秩序,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俞生仙他们一行人反倒是最轻松的,倒是体验了一回这个逢月节的各样习俗,觉得还挺有趣的这个节日。
一直到夜幕降临,白天这个天泉镇安排的活动结束,那一串串的红灯笼再次亮起,所有的人都走向了河边。
俞生仙他们自然也跟着这个镇上的人一起往河边走去,没一会儿便见到了桥上排着的长龙。
俞生仙往桥上望了眼,见到了一个女人坐在桥上,似乎是摆着摊子一样,因为有石柱遮挡,所以看得并不是特别的分明。
俞生仙也没有特别去看上面是在搞什么名堂,便在长龙后面排起了队。
俞生仙也没有再看桥上,而是望着桥下的这条河。
黑夜里的河道,倒映着那一串串的红灯笼,将这个古镇的夜景完全的呈于河中,也是别样的美景。
突然,一盏又一盏的河灯映入了俞生仙眼里,俞生仙望向河道上方望去,便见到更多的河灯顺着河流漂流而下
河灯于河水中盛放,红色的烛火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倒映在着这河流之中,灯影错落,熠熠生辉。
俞生仙看着那忽闪忽闪的烛火,眉头微微一蹙:这是
排在俞生仙他们前面的老人听到俞生仙那带着疑惑的声音,不由转过身来,为俞生仙解惑道:嘿嘿,这也是我们天泉镇的习俗之一。
俞生仙看着自己前面那身体还算是硬朗,看着也时分健谈的老人,问道:什么习俗?
老人:我们这个天泉镇,每到了逢月节天黑之后,便可以在桥上免费领取一盏河灯,再到上面放入河里,也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和睦,身体健康。
俞生仙望了眼那桥上的身影,喃喃道:免费吗?
是啊老人也望着桥上望去,说道:这一直都是柳家在办的,从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所以柳家为我们发放河灯,也成了我们当地的习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俞生仙沉默不言。
老人转过眼,又对着俞生仙说道:你别看外面很多地方都有和我们一样放河灯的习俗,但是我们这个天泉镇的习俗是不一样的。
恩?俞生仙好似有几分好奇的问道:哪里不一样?
老人压低了声音,显得有些神秘的说道:我告诉你啊我们天泉镇放的河灯燃得特别的久,而且,这些河灯它们最后还都会消失,我们祖祖辈辈都说这是我们的祈愿传递到了天上,所以这些河灯最后都会消失
俞生仙:难道不是别人打捞上来了吗?
老人摇头:不是,我们每年都会亲眼看着这些河灯消失,而且这些河灯消失的时候,还都是燃着的。
俞生仙想了想,问道:那是在哪里消失?
老人望下面指了指,就是顺着河流一出我们天泉镇,这些河灯就都会消失,所以啊我们这个天泉镇一直有一个说法,便是我们这个天泉镇里的这条河,是与天河相通的河,而我们住在这里的人,是与上天离得最近的人。
说着,老人的手指指向了天上,声音也越压越小,好似生怕触碰到了什么禁忌一样。
俞生仙他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走上了桥。
在桥上行走着,俞生仙偏着头,注视着那越来越多的河东,烛火映在他的双眼里,显得流光溢彩。
随着前面的人一个个领到了河灯离开,俞生仙他们也走到了领河灯的摊前。
走在俞生仙前面的老人在领河灯之前,望着那发放河灯的小姑娘,问道:小姑娘,你奶奶她今年没有来吗?
俞生仙看着这个小姑娘,这人便是之前他们遇到的那位和柳奶奶在一起的年轻姑娘。
柳小姑娘把河灯递了出去,对着自己面前的老人笑道:我奶奶她身体不好,所以今年都让我来干这个了。
老人闻言,大惊道:那你可以要把你的奶奶好好把身子养好啊
柳小姑娘也对老人:谢谢关心,我会把爷爷你的话带到的。
恩,辛苦小姑娘了。
老人这才送柳小姑娘的手里接过了河灯,往桥下走去。
俞生仙站在了摊前,目光还在摆放在这个摊上的河灯,在柳小姑娘将河灯递给他的时候,俞生仙才抬起头,望向了这个面带笑容的柳小姑娘,接过了河灯往桥下走去,随着大流。
俞生仙手里捧着这盏还未点亮的河灯,问自己身旁的顾亦修,说道:你有没有觉得,刚刚那个小姑娘的眼睛有点肿?
顾亦修看了眼俞生仙,摇头道:没有注意。
俞生仙听到顾亦修的这话也没有在意,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盏河灯上面。
我记得,柳家从那位仙家那里获得的法宝是燃灯吧。俞生仙又问道。
顾亦修:恩,没错。
俞生仙:虽然我并未见过那燃灯,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河灯必然是出自那燃灯。
顾亦修看着俞生仙手里的河灯沉默。
而且俞生仙的目光落到了这个河灯中间的红烛上,微微眯起了眼睛。
而且什么?顾亦修问道。
俞生仙:你看这个红烛。
顾亦修的双眼落回到了自己手里河灯的红烛上面,俞生仙才又说道:你不觉得这个红烛特别不一样吗?
顾亦修闻言,手摸上了这个红烛,是蜡烛,不过颜色的确比起正常的红烛更加的鲜艳
俞生仙:因为这个红烛是由人血凝成。
顾亦修那放在红烛上的手一顿,似乎有些意外的皱起眉:人血?
恩。俞生仙点下头,捧起了这个河灯放于自己的鼻下,眸光一闪:而且还是混血
顾亦修:混血?
※※※※※※※※※※※※※※※※※※※※
我能说这个琴师完全是为了他们俩的感情而存在的吗?也是操碎了心orz
第121章 冥河
俞生仙的手指在这个河灯中间的那根血色的红烛上滑下,说道:这个柳氏一族,只怕不是如那位古老爷子所言那般,只是出过圣人那么简单,他们一族里面的嫡系子孙应该和非人的种族结过姻亲,而他们的血脉还是代代相传,即便如此多年过去,也没有变得稀薄。
那位古老爷子到底还是对他们有所隐瞒。
顾亦修听懂了俞生仙的话语,不由看了眼自己手里的河灯,沉默不语。
俞生仙:我想,那位仙家之所以选择了这个柳氏一族,将那燃灯交给他们,多半还与他们一族特殊的血脉有关。
顾亦修开口:这个河灯需要用注入鲜血,那这个柳氏一族听从那位仙家的安排是为了什么?
俞生仙摇头:不论是什么,总归是他们柳氏一族心甘情愿的。
至于其中涉及到的隐秘,只怕也只有柳氏一族他们自己知道了。
俞生仙他们随着人流来到了放置河灯的地方,是一个能够通向河水的阶梯
而在下面,有不少正放着河灯,对着那向下漂流而去的河灯许着自己心愿的民众。
俞生仙他们也走下了阶梯,停在了那被水淹没的那节阶梯上,他手里的河灯自燃而起,火光瞬时在他的眼里跳跃。
红烛上,一滴蜡油盐着烛壁流下,如同血泪一般。
俞生仙定定的盯着那一簇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的烛火,某一个瞬间,俞生仙竟然在这个烛火中窥探到了万花筒之色
俞生仙目光微微一散,眨了下眼,才重新凝起,再看着河灯上面微微闪烁的烛火,和普通的蜡烛燃烧时并无什么不同,刚刚那一刹那犹如魔幻般的万花筒仿佛只是眼花的错觉。
俞生仙勾起嘴角,眼里闪过了一丝兴味,弯下腰,放入了河灯。
河灯在河面上轻轻起伏着
俞生仙将这个河灯轻轻的往前推了下,便见河灯微微旋转着,顺着河流,慢慢的远离了这个阶梯
那一盏盏的河灯,好似承载着希望,流向了远方一般。
在将这个河灯放入了过后,俞生仙他们便走上了阶梯,加入了那去看河灯最终会流向何处的大队伍里面。
显然,最后看这个河灯流到那里消失,已经成为了他们放河灯过后的一个活动了。
一直到出了这个天泉镇之后,俞生仙他们也到了那人流聚集的地方,便是那河灯最后消失的地方。
就是这里,也由着那些部门安排了专人看守,有穿着制服的修真者,也有穿着警服的人员。
俞生仙他们便看着那一盏又一盏的河灯顺着河流漂浮着,突然便消失不见,更远的河流上,再也没有了一盏河灯,那片河也归入了黑夜的沉寂之中
难怪这个天泉镇里面的人会认为他们的这条河是通向那天河,这样的神迹,也无怪乎这些居住在这个天泉镇里的人对这样一个荒谬的说法深信不疑。
而至于这些河灯真实的去向,俞生仙心里还是隐隐有些猜测的,垂下眼,手指轻轻摩挲着,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也没有任何的异常,那卜奶奶他们所担心的,还会发生吗?
俞生仙下来的那一路都看着河里的河灯,他已经完全理解了,卜奶奶之前在提起那位柳奶奶时,为何会露出哀伤,还有那柳家小姑娘的异状,包括那位古老爷子之前所说的,尽他们自己所能,尝试着能不能改变这个劫数又是何意。
以这些河灯中间那根红烛的浓度,再加上如此多的数量,那位柳奶奶只怕已经是
诶?奇怪,河灯为什么都听在那里不走了?而且也没有消失?
突然有人发出了迷惑的声音,将俞生仙的思绪唤回。
俞生仙抬起眼,望向了这片河道之中
果然便见到了那一盏盏滞留在了河里的河灯,即便他们前面并无任何的遮挡物,这些河灯也没有再继续的往前漂流,而是就那样漂浮在河面上,没有再如之前一样,消失无踪。
这下,这个古镇里面的居民他们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显然十分的奇怪,这些河灯为什么没有再消失,以前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情形。
俞生仙眸光沉了沉,难道即便那柳氏一族的人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该来的还是来了吗?
而那些守卫在此地的修真者河警员,他们发现了河中的这一异状之后,立刻还是行动,把他们这里的消息通过特殊制作而成的对讲机,告诉给来了他们的同僚,同时也开始引导还在这里的镇民跟着他们离开,因为这是事先便有的安排,所他们修真者和当地警员对人群的疏导进行得无比顺利。
恋耽美
俞生仙便是躺在这片白羽之上,将自己的头枕在了顾亦修的腿上,闭上眼睛十分惬意的听着琴声
顾亦修的手放在俞生仙的头上,看了眼那名琴师,便低下头,望向了枕在自己腿上的俞生仙。
显然,比起下面那位琴师弹奏的琴声,还是自己腿上的人儿更吸引他。
一直到琴声停止,那枕在顾亦修身上的俞生仙也没有动作。
顾亦修看了眼那从他们到来,再到他离开竹海,都没有看他们一眼,好似对他们完全不在意的琴师,视线便从琴师的背影上收回,落到了那盏已经熄灭的提灯上,最后才回到了俞生仙的面上,定在了俞生仙那牵起些许弧度的嘴唇上,眸光暗沉,头微微低下,似蠢蠢欲动
待俞生仙回味完了那琴声带给他的画面之后,才睁开眼,见顾亦修闭着自己的眼睛,以为他也是和自己一样,沉浸在了琴声之中,不由一笑,伸出手推了推他。
在顾亦修慢慢睁开了自己的眼,俞生仙也从顾亦修的身上坐起,对着顾亦修笑道:怎么样?是不是不虚此行。
顾亦修双眼在俞生仙的那开合的嘴上一瞥,点下头:恩。
俞生仙见顾亦修应下,双眼顿时一亮,以为自己和顾亦修有了共同欣赏之物,便对着顾亦修夸夸其谈了起来。
而顾亦修的双眼,则是实不实的瞟向俞生仙那开合的唇瓣
他们身下的白羽载着他们缓慢的飞出了竹海。
公鸡已经在打鸣,天也已经开始亮了
俞生仙他们回到了卜宅,便见到正站在卜宅门外,望着卜宅门匾的卜奶奶,身上散发的气息十分的古怪
俞生仙看了眼,便是从空中降落,来到了卜奶奶的身边,皱着眉:你
卜奶奶听到声音,便转过头,望向了俞生仙他们,和蔼的笑道:你们刚刚这是出去了吗?
俞生仙点下头,双眼依旧紧紧的盯着卜奶奶,面上没有一点的表情:你怎么出来了?
卜奶奶笑着道:我这还不是年纪大了,睡不着了,再加上逢月节到了,心里实在是难以平静,所以便出来走走。
俞生仙沉默了会儿,只道:你何必
卜奶奶一愣,又回过头,望向了卜宅的门匾:我只是忍不住自己,想要知道这最后的结果。
俞生仙:那你放心了吗?
卜奶奶摇头:我果然还是不行
俞生仙:
不过卜奶奶的话语突然一止,又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
留下了这两句莫名其妙的话之后,卜奶奶便拄着自己的拐杖,走进了卜宅里。
俞生仙看着卜奶奶的身影,又是一皱。
顾亦修拍上了俞生仙的肩膀,说道:别多想了。
俞生仙侧眸,望了顾亦修,舒展了眉头,应道:恩。
这一天白天,整个天泉镇便已经是进入到了过节的氛围之中,十分的欢庆热闹。
而特殊部门和相关部门他们也在相互合作,进行着危险预估,针对目前现在这个天泉镇的情况,做着最后的调整,同时还要维持着天泉镇的秩序,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俞生仙他们一行人反倒是最轻松的,倒是体验了一回这个逢月节的各样习俗,觉得还挺有趣的这个节日。
一直到夜幕降临,白天这个天泉镇安排的活动结束,那一串串的红灯笼再次亮起,所有的人都走向了河边。
俞生仙他们自然也跟着这个镇上的人一起往河边走去,没一会儿便见到了桥上排着的长龙。
俞生仙往桥上望了眼,见到了一个女人坐在桥上,似乎是摆着摊子一样,因为有石柱遮挡,所以看得并不是特别的分明。
俞生仙也没有特别去看上面是在搞什么名堂,便在长龙后面排起了队。
俞生仙也没有再看桥上,而是望着桥下的这条河。
黑夜里的河道,倒映着那一串串的红灯笼,将这个古镇的夜景完全的呈于河中,也是别样的美景。
突然,一盏又一盏的河灯映入了俞生仙眼里,俞生仙望向河道上方望去,便见到更多的河灯顺着河流漂流而下
河灯于河水中盛放,红色的烛火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倒映在着这河流之中,灯影错落,熠熠生辉。
俞生仙看着那忽闪忽闪的烛火,眉头微微一蹙:这是
排在俞生仙他们前面的老人听到俞生仙那带着疑惑的声音,不由转过身来,为俞生仙解惑道:嘿嘿,这也是我们天泉镇的习俗之一。
俞生仙看着自己前面那身体还算是硬朗,看着也时分健谈的老人,问道:什么习俗?
老人:我们这个天泉镇,每到了逢月节天黑之后,便可以在桥上免费领取一盏河灯,再到上面放入河里,也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和睦,身体健康。
俞生仙望了眼那桥上的身影,喃喃道:免费吗?
是啊老人也望着桥上望去,说道:这一直都是柳家在办的,从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所以柳家为我们发放河灯,也成了我们当地的习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俞生仙沉默不言。
老人转过眼,又对着俞生仙说道:你别看外面很多地方都有和我们一样放河灯的习俗,但是我们这个天泉镇的习俗是不一样的。
恩?俞生仙好似有几分好奇的问道:哪里不一样?
老人压低了声音,显得有些神秘的说道:我告诉你啊我们天泉镇放的河灯燃得特别的久,而且,这些河灯它们最后还都会消失,我们祖祖辈辈都说这是我们的祈愿传递到了天上,所以这些河灯最后都会消失
俞生仙:难道不是别人打捞上来了吗?
老人摇头:不是,我们每年都会亲眼看着这些河灯消失,而且这些河灯消失的时候,还都是燃着的。
俞生仙想了想,问道:那是在哪里消失?
老人望下面指了指,就是顺着河流一出我们天泉镇,这些河灯就都会消失,所以啊我们这个天泉镇一直有一个说法,便是我们这个天泉镇里的这条河,是与天河相通的河,而我们住在这里的人,是与上天离得最近的人。
说着,老人的手指指向了天上,声音也越压越小,好似生怕触碰到了什么禁忌一样。
俞生仙他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走上了桥。
在桥上行走着,俞生仙偏着头,注视着那越来越多的河东,烛火映在他的双眼里,显得流光溢彩。
随着前面的人一个个领到了河灯离开,俞生仙他们也走到了领河灯的摊前。
走在俞生仙前面的老人在领河灯之前,望着那发放河灯的小姑娘,问道:小姑娘,你奶奶她今年没有来吗?
俞生仙看着这个小姑娘,这人便是之前他们遇到的那位和柳奶奶在一起的年轻姑娘。
柳小姑娘把河灯递了出去,对着自己面前的老人笑道:我奶奶她身体不好,所以今年都让我来干这个了。
老人闻言,大惊道:那你可以要把你的奶奶好好把身子养好啊
柳小姑娘也对老人:谢谢关心,我会把爷爷你的话带到的。
恩,辛苦小姑娘了。
老人这才送柳小姑娘的手里接过了河灯,往桥下走去。
俞生仙站在了摊前,目光还在摆放在这个摊上的河灯,在柳小姑娘将河灯递给他的时候,俞生仙才抬起头,望向了这个面带笑容的柳小姑娘,接过了河灯往桥下走去,随着大流。
俞生仙手里捧着这盏还未点亮的河灯,问自己身旁的顾亦修,说道:你有没有觉得,刚刚那个小姑娘的眼睛有点肿?
顾亦修看了眼俞生仙,摇头道:没有注意。
俞生仙听到顾亦修的这话也没有在意,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盏河灯上面。
我记得,柳家从那位仙家那里获得的法宝是燃灯吧。俞生仙又问道。
顾亦修:恩,没错。
俞生仙:虽然我并未见过那燃灯,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河灯必然是出自那燃灯。
顾亦修看着俞生仙手里的河灯沉默。
而且俞生仙的目光落到了这个河灯中间的红烛上,微微眯起了眼睛。
而且什么?顾亦修问道。
俞生仙:你看这个红烛。
顾亦修的双眼落回到了自己手里河灯的红烛上面,俞生仙才又说道:你不觉得这个红烛特别不一样吗?
顾亦修闻言,手摸上了这个红烛,是蜡烛,不过颜色的确比起正常的红烛更加的鲜艳
俞生仙:因为这个红烛是由人血凝成。
顾亦修那放在红烛上的手一顿,似乎有些意外的皱起眉:人血?
恩。俞生仙点下头,捧起了这个河灯放于自己的鼻下,眸光一闪:而且还是混血
顾亦修:混血?
※※※※※※※※※※※※※※※※※※※※
我能说这个琴师完全是为了他们俩的感情而存在的吗?也是操碎了心orz
第121章 冥河
俞生仙的手指在这个河灯中间的那根血色的红烛上滑下,说道:这个柳氏一族,只怕不是如那位古老爷子所言那般,只是出过圣人那么简单,他们一族里面的嫡系子孙应该和非人的种族结过姻亲,而他们的血脉还是代代相传,即便如此多年过去,也没有变得稀薄。
那位古老爷子到底还是对他们有所隐瞒。
顾亦修听懂了俞生仙的话语,不由看了眼自己手里的河灯,沉默不语。
俞生仙:我想,那位仙家之所以选择了这个柳氏一族,将那燃灯交给他们,多半还与他们一族特殊的血脉有关。
顾亦修开口:这个河灯需要用注入鲜血,那这个柳氏一族听从那位仙家的安排是为了什么?
俞生仙摇头:不论是什么,总归是他们柳氏一族心甘情愿的。
至于其中涉及到的隐秘,只怕也只有柳氏一族他们自己知道了。
俞生仙他们随着人流来到了放置河灯的地方,是一个能够通向河水的阶梯
而在下面,有不少正放着河灯,对着那向下漂流而去的河灯许着自己心愿的民众。
俞生仙他们也走下了阶梯,停在了那被水淹没的那节阶梯上,他手里的河灯自燃而起,火光瞬时在他的眼里跳跃。
红烛上,一滴蜡油盐着烛壁流下,如同血泪一般。
俞生仙定定的盯着那一簇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的烛火,某一个瞬间,俞生仙竟然在这个烛火中窥探到了万花筒之色
俞生仙目光微微一散,眨了下眼,才重新凝起,再看着河灯上面微微闪烁的烛火,和普通的蜡烛燃烧时并无什么不同,刚刚那一刹那犹如魔幻般的万花筒仿佛只是眼花的错觉。
俞生仙勾起嘴角,眼里闪过了一丝兴味,弯下腰,放入了河灯。
河灯在河面上轻轻起伏着
俞生仙将这个河灯轻轻的往前推了下,便见河灯微微旋转着,顺着河流,慢慢的远离了这个阶梯
那一盏盏的河灯,好似承载着希望,流向了远方一般。
在将这个河灯放入了过后,俞生仙他们便走上了阶梯,加入了那去看河灯最终会流向何处的大队伍里面。
显然,最后看这个河灯流到那里消失,已经成为了他们放河灯过后的一个活动了。
一直到出了这个天泉镇之后,俞生仙他们也到了那人流聚集的地方,便是那河灯最后消失的地方。
就是这里,也由着那些部门安排了专人看守,有穿着制服的修真者,也有穿着警服的人员。
俞生仙他们便看着那一盏又一盏的河灯顺着河流漂浮着,突然便消失不见,更远的河流上,再也没有了一盏河灯,那片河也归入了黑夜的沉寂之中
难怪这个天泉镇里面的人会认为他们的这条河是通向那天河,这样的神迹,也无怪乎这些居住在这个天泉镇里的人对这样一个荒谬的说法深信不疑。
而至于这些河灯真实的去向,俞生仙心里还是隐隐有些猜测的,垂下眼,手指轻轻摩挲着,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也没有任何的异常,那卜奶奶他们所担心的,还会发生吗?
俞生仙下来的那一路都看着河里的河灯,他已经完全理解了,卜奶奶之前在提起那位柳奶奶时,为何会露出哀伤,还有那柳家小姑娘的异状,包括那位古老爷子之前所说的,尽他们自己所能,尝试着能不能改变这个劫数又是何意。
以这些河灯中间那根红烛的浓度,再加上如此多的数量,那位柳奶奶只怕已经是
诶?奇怪,河灯为什么都听在那里不走了?而且也没有消失?
突然有人发出了迷惑的声音,将俞生仙的思绪唤回。
俞生仙抬起眼,望向了这片河道之中
果然便见到了那一盏盏滞留在了河里的河灯,即便他们前面并无任何的遮挡物,这些河灯也没有再继续的往前漂流,而是就那样漂浮在河面上,没有再如之前一样,消失无踪。
这下,这个古镇里面的居民他们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显然十分的奇怪,这些河灯为什么没有再消失,以前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情形。
俞生仙眸光沉了沉,难道即便那柳氏一族的人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该来的还是来了吗?
而那些守卫在此地的修真者河警员,他们发现了河中的这一异状之后,立刻还是行动,把他们这里的消息通过特殊制作而成的对讲机,告诉给来了他们的同僚,同时也开始引导还在这里的镇民跟着他们离开,因为这是事先便有的安排,所他们修真者和当地警员对人群的疏导进行得无比顺利。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