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远正笑盈盈的看着上面人的反应。他倒是要看看,原启要怎么处理。
原启坐在高位,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臣子吐沫横飞。他没有出言阻止,仅仅是眼神扫过一遍,那些人就渐渐的熄火了。
为什么呢?再高的怒火,也顶不住新帝那如寒潭般的双目啊!有些老臣心中感慨,幸亏这新帝还未上过战场。若是战场归来,那日后任谁也不敢与之对视?忠亲王二号,妥妥的!
吵闹终于停止了,朝堂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这个时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原启才开口说话。
他之所以没有阻止,实则就是想听一听下面的人会说什么。愤怒,总会让人说话不过心不过脑。看着这些臣子由刚开始的说面子话,到后来嚷嚷的将心里话吐来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也是有人对张庭那榜眼起疑的。只是因着种种原因,未说出口。今天有人出头了,他们就顺嘴说了。
原启的眼睛中寒风略过,百官神色尽在他掌握。是安远想要挑拨他与张合的关系,还是这个榜眼真的有问题?
传人证吗?
原启的眼中似有利箭射出,他丝毫没有被朝堂上人的心思左右。
又何必要传人证呢?
新帝冷着一张脸,在众人眼巴巴的视线下开口:
传张庭。
直接传榜眼,不是更好吗?他又为何,要顺着安远的心思走下去呢?
安远听到新帝的话,笑容稍稍收敛。啊,真的很没意思啊。这样一来,他用来搅混水的人,就派不上用场了。
大臣们离得近的相互对视一眼,不懂新帝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不传人证,而是直接传榜眼?难道新帝是信了那人的话,要直接治张庭的罪?
如此一来,张尚书的心,怕是要寒了。大臣们的心,也有一些凉凉。
只用了半刻钟,那张庭已经被带了上来。此时的他穿着七品官员的朝服,看神情有些畏缩,哪里还有当日中得榜眼时的得意之色。
不过,大臣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张庭没有上过朝,即便是张尚书的孙子,也没有几次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更不用说,正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在这处了。这散发的威压,不是一个刚中得榜眼的书生能受得住的。
原启看着站于中央的张庭,虽面上表情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心中已是有些怪异。不因为别的,这个张庭,看起来有些面熟。
原启寒目微迷,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呢?原启的眼睛稍稍睁大,他想起来了。
就在刚刚张庭慌乱抬头的那一刻,他看清了这个人的面容。张庭与昨日张尚书推荐的那韩山,竟然有三分相似。
原启脸上的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一双眼睛中似有寒星射出,直指张庭。这是因为张合不在此处,不然受他这一目光的,就会变成张合。
所以韩山与张合之间,真的只是门生么?
新帝俊朗的眉稍稍皱起,这跪在地上的张庭,比昨日的韩山还不如。张家真的已经开始没落了?
张庭。
新帝开口,声音扩散整个朝堂。其他人垂目不语,却竖起了耳朵。被点了名字的张庭,根本不敢抬头。弓着身子瑟瑟发抖,这礼数都做的有些勉强。
他这个样子,倒是让原启有些怀疑:他真的,这么可怕吗?那么为何,安远却总是盯着他看呢?
原启看着那边似在看好戏的安远,看着对方面上的笑容心想,这个人为何如此爱笑?
小、小人在。
张庭都没有敢自称为臣,昨日爷爷病倒在床,今日陛下就召见他。难道是知道了他这个榜眼得的不太正当?
可是、可是那韩山说过!没有人能查出来,他的榜眼事凭本事得来的!
张庭想起韩山的话,心绪稳了不少。连带着对韩山的厌恶,也少了一些。此时此刻,他只能相信韩山。
他又没有贿赂考官,他怕什么?
试卷是他亲自写的,他怕什么!
榜眼是他自己挣来的,他怕什么!
殿试策论答卷,是你亲自所作?
张庭听到了那来自头顶的冰凉声音,刚刚建立的信心又有些崩塌。但是一听这问话的内容,他又有了底气。因为那确实是他亲自写的,张庭微微挺直脊背。
回陛下,是小人亲自做所。
张庭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平缓了很多,不像刚刚那么慌张了。
语气的变化,最最瞒不了的就是这身在高位的几人。这个人说的是真话、假话打耳一听,就能辩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原启看向张庭的神情,更是冷然。既然是亲自所作,刚刚又为何犹豫?他知道这考试的试题是绝无漏题的可能,因为试题是父皇当时即兴所出。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启垂眸,看来,还要继续问下去。
可还记得当日所作内容?
当日所作内容?张庭听了,心中稍稍缓了一口气。这个他记得啊,何止记得,烂熟于心啊!
小人记得!记得!
原启听了这句话后,侧头看向旁边的内侍三宝。三宝公公见新帝眼神,躬身离去。不需片刻,三宝脸色稍红的又走了回来。
三宝公公手中拿着的,俨然是当初殿试那张庭答的考卷。三宝公公将考卷递到新帝的手上,后又退到了旁边当起了透明人。
原启打开考卷,入眼的字方正乌黑,略有些瘦弱,字如其人。不过也看得过去。他略微扫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俊眉稍稍上扬。
写的不错。
原启手拿着考卷抬起头,底下的大臣因为他的动作连忙低下头,掩饰刚刚在偷偷打量的行为。原启张嘴:
如此,你背来听听。
新帝这话一出口,底下人的都是瞪圆了双眼。今上这么什么意思?这谁背的下来?能记住自己写的大体内容就不错了
大家悄悄看向那跪着的张庭,心中默默给张尚书点了一支蜡。
而那张庭听陛下让他背,还真的就背出来了。由最初的有些磕磕绊绊,到后面竟然越背越顺溜。
众人逐渐被这考卷的文字所吸引,摸着胡须点头。他们的心中,不得不给张尚书竖起大拇指。实在是尚书的孙儿写的,太好了!
那些拥护张尚书的人听了,趾高气昂。那些诋毁张尚书的人听着,也慢慢的低下了头。但是这越听,怎么越觉得哪里怪异呢?
安远看着背的滚瓜乱熟的张庭,慢慢的眯起了眼睛。这双美目此时染上了毒辣的神色,虎视眈眈的盯着张庭。直将背的顺溜的张庭,被盯的一个卡顿被唾沫星子呛到了。
安远那红唇勾着:原来,问题在此处。
第12章 安王笑了有人要倒霉了
张合的两个嫡子才气出众他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孙子辈,确实是资质平平。近二十年了,也没有打出什么水花。
所以安远才会疑惑,疑惑这个张庭是怎么踩着一种考生的脑袋入了三甲。他本无意管此事,但是张合送上门来的脑袋,他岂有不收的道理?
他先是诈了一下张合,发现真的有猫腻后。又选了一个老不死的不在的时候,将这件事情挑出来。
他的目标很简单得到真相。手段更是简单:真假证人混淆众人,再严刑逼供。这榜眼到底是凭真本事得来的,还是凭手段得来了,立刻就会出结果。再看张庭这胆小如鼠的模样,安远刚刚就觉得怕是大刑都不用动,张庭就会乖乖开口了。
但是没想到原启竟然绕过了他的计谋,用了一种他未想到的法子。安远看着那些慢慢反应过来的臣子,再看向坐在高处的原启。
这个刚刚登基的帝王。
这才是个不矜不伐、心思缜密、扮猪吃老虎的人物。
他还真的是,小看原启了。回想近几年,这个原启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即便跟着上朝,也甚少发表言论。所以安远对这个太子本来的印象,也只是这幅好皮囊。
安远本以为这是个扶不上墙的,如今看来倒是个深藏不露的。
啧啧,这是随了谁呢?安远心中纳闷,原启的父母可都不是机灵的。
有意思,好像变得更有意思了。他喜欢。
张庭被呛到之后,缓了缓又继续嘀哩咕噜的背下去,直到结束。背完以后,他还稍稍得以的挺起了胸膛。这一次,他没有给爷爷丢脸了吧?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差点把爷爷的命都气没了。当然,跪在最前面的他是不会知道,后面的大臣看向他的目光,是多么的诡异的。
张庭背完,原启也看完了最后一个字。他抬起头,先是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开口。冷冷的声音,冻的在场的人一个哆嗦。
一字未错。
四个字,在拥护张尚书的臣子脸上,重重的掴了一巴掌。那仿佛实质化的啪啪声,就在耳前。那些人脸色通红使劲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没想到!
背的如此熟练,一看就是提早背好的!没想到张尚书竟然是这种人!大家愤愤不平,仔细回想一下也是!张合就有些恃才傲物,他的孙孙子子又能内敛都哪里去?
恐怕真的是肚子里面没有墨,靠着作弊夺得的榜眼!
可恶至极!可恶至极!这对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生们,可算得了公平?亏张尚书还到处收弟子,他们都替张合觉得丢人。
所以,在当事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大群人开始喷张庭了。没办法,老的还躺在家里面,只能先喷一喷这个小的,出出气了。
哎呀呀!真真的是越想越气!昨日安王提起,张合还那么理直气壮。怎么,是真觉得天衣无缝了?还是圣上明察秋毫啊!三言两语,真相就摆在他们面前了!
这结局,自然是不用说了的。张庭发现自己被拆穿后,直接吓到晕厥过去了。科举作弊,这辈子别想入士了。欺君之罪,打顿板子就扔牢里还是看在张尚书三朝为官的份上。
下朝的时候,属于张合那一派系的都哭丧着脸。能找靠山的已经赶紧行动去了,至于与张合沾亲带故的,这辈子估计没望高升了。被连累,一定是在所难免了!
原启只是罚了张庭,并没有提张合什么事。当然,这并不是他打算放过张合。他在等着对方,过来主动交出职权。
他看着安远走出殿门的背影,思绪深沉。
而这边,上朝完了,本来想闹点乐子,却阴差阳错干掉了老碍眼张合的安远,心情好的很。那眼中的笑意,坐于撵上一路到了工部都未消失。
笑的不好看吗?好看。但是路上遇到安王的人都缩着脖子,尽量不让安王发现自己。为什么呢?没事安王笑什么笑啊!
只要安王一笑,肯定有人要倒霉啊!
所以韩山很快就要倒霉了。
张尚书卧病在床,韩山焦急却无可奈何。他本以为在工部大展拳脚的计划要推迟到张尚书病好以后了,没想到宫里面竟然来人了。
而且,还是皇帝派人来的!
韩山差点激动的跳起来,果然!那个皇帝将他的话听进去了!记住他了!他看着那些排斥他的张家人露出的羡慕神情,恨不得站在房顶上叉腰笑一会。
当然,他没敢。他乖乖的穿了朝服,跟着公公入了宫。而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自己以为天衣无缝的夺榜眼计划,被揭露了。
韩山是从哪里得到的考题?当然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他混古代的唯一依仗也就是自己初高中学的历史了。
所以,他可以知道皇帝会出什么考题,所以他会知道礼帝要出游、大月要换君王了。所以,他才能唬住张尚书,让对方相信他是张家的子孙后代。
高高兴兴的到了工部,见到了那骨瘦如柴、脾气还怪里怪气的秦员外郎,韩山的激情瞬间被打击的少了一半。
他要给这样的人当秘书吗?估计没出三天,他就会疯。
韩山表面装作乖巧,秦员外郎让他看资料他就装模作样的看。其实心里面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一是心思没在这个上面、二是古代的文字太难懂、太费脑。
他深刻的认识到,跟在秦员外郎身边没有出头之日。看书的时候,心中已经在琢磨怎么表现一下自己让上面的人看到。
然后,韩山就听到了外面有人喊安王。韩山转头看向窗外,就见有几个臣子跪地对着一个人行礼。
那个人被黑衣褐甲的侍卫抬着,紫红的衣袍在阳光下极其显眼。那黑色的长发被玉冠锁着,那白的发光的肌肤
在韩山略有些痴迷的看向这个人时,这个人好似察觉到了有人盯着他一般、转过了头。这一转头,韩山终于看清了这个人的面容。
这个人玉冠之下有着一双极好看的眉眼,桃眸微微睁大,嘴角噙着笑。那病态的容颜给此人增添了一股子邪气,融合在一起就是致命的诱惑。
韩山的眼中痴迷神色更浓,他慢慢的与撵上之人对视上了。那双好看的桃眸映射出的光,似那冒着寒光的利刃。看人的眼神不,这根本就不像是看活人的眼神。
韩山一个哆嗦、回神,一个对视,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他扶着桌子,发现不知何时手中的书已经落到了地上。他也顾不得捡书了,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此时若是给他一个地洞,他铁定钻进去就不出来了。
此时屋内就他一个人,连个能稳一稳他心神的都没有。那、那个人是安王!安王好可怕,比、比画像上的可怕多了。
安王来这里干什么?韩山在屋里踱步,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而他忘了,工部在安远的手里面握着。安远想来,就来。
安远见窗边的人慌乱的移开了实现,嘴角一弯勾唇一笑。
找到你了。
其他屋里的人一听安王来了,都赶忙出来拜见。而没有出来的,就只剩下了韩山。秦员外郎发现自己的副手没有出来心中一颤,安王脾气反复无常,希望韩山不要触了安王的眉头。
从各个屋里面走出来跪在地上的人里,没有他要找的那个。安远抬手,侍卫听令放下撵。紫红的蟒袍浮动,他自撵上下来。也不管这跪在地上的人,直接入了那偏处的屋子。
跪在地上的人相互对视,皆是茫然之色。这安王没说让他们起来,他们也不敢起来。只能继续跪着,拿眼神往那处扫。安王去那里做什么?
只有秦员外郎,心快要跳出来嗓子眼了。他让韩山在那处看资料竟然!竟然真的撞上了安王。或者说,竟然真的被安王撞上了。
安远走过去,他一个眼神身旁的侍卫就为他开了门。安远走进去,侍卫站在门口。
吱呀呀的开门声音响起,韩山反应过度直接跳起来了。待他回过头就看到了那面上带着奇怪笑意的安王,这对视一眼后韩山直接啪叽一声坐在了地上。
恋耽美
原启坐在高位,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臣子吐沫横飞。他没有出言阻止,仅仅是眼神扫过一遍,那些人就渐渐的熄火了。
为什么呢?再高的怒火,也顶不住新帝那如寒潭般的双目啊!有些老臣心中感慨,幸亏这新帝还未上过战场。若是战场归来,那日后任谁也不敢与之对视?忠亲王二号,妥妥的!
吵闹终于停止了,朝堂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这个时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原启才开口说话。
他之所以没有阻止,实则就是想听一听下面的人会说什么。愤怒,总会让人说话不过心不过脑。看着这些臣子由刚开始的说面子话,到后来嚷嚷的将心里话吐来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也是有人对张庭那榜眼起疑的。只是因着种种原因,未说出口。今天有人出头了,他们就顺嘴说了。
原启的眼睛中寒风略过,百官神色尽在他掌握。是安远想要挑拨他与张合的关系,还是这个榜眼真的有问题?
传人证吗?
原启的眼中似有利箭射出,他丝毫没有被朝堂上人的心思左右。
又何必要传人证呢?
新帝冷着一张脸,在众人眼巴巴的视线下开口:
传张庭。
直接传榜眼,不是更好吗?他又为何,要顺着安远的心思走下去呢?
安远听到新帝的话,笑容稍稍收敛。啊,真的很没意思啊。这样一来,他用来搅混水的人,就派不上用场了。
大臣们离得近的相互对视一眼,不懂新帝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不传人证,而是直接传榜眼?难道新帝是信了那人的话,要直接治张庭的罪?
如此一来,张尚书的心,怕是要寒了。大臣们的心,也有一些凉凉。
只用了半刻钟,那张庭已经被带了上来。此时的他穿着七品官员的朝服,看神情有些畏缩,哪里还有当日中得榜眼时的得意之色。
不过,大臣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张庭没有上过朝,即便是张尚书的孙子,也没有几次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更不用说,正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在这处了。这散发的威压,不是一个刚中得榜眼的书生能受得住的。
原启看着站于中央的张庭,虽面上表情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心中已是有些怪异。不因为别的,这个张庭,看起来有些面熟。
原启寒目微迷,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呢?原启的眼睛稍稍睁大,他想起来了。
就在刚刚张庭慌乱抬头的那一刻,他看清了这个人的面容。张庭与昨日张尚书推荐的那韩山,竟然有三分相似。
原启脸上的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一双眼睛中似有寒星射出,直指张庭。这是因为张合不在此处,不然受他这一目光的,就会变成张合。
所以韩山与张合之间,真的只是门生么?
新帝俊朗的眉稍稍皱起,这跪在地上的张庭,比昨日的韩山还不如。张家真的已经开始没落了?
张庭。
新帝开口,声音扩散整个朝堂。其他人垂目不语,却竖起了耳朵。被点了名字的张庭,根本不敢抬头。弓着身子瑟瑟发抖,这礼数都做的有些勉强。
他这个样子,倒是让原启有些怀疑:他真的,这么可怕吗?那么为何,安远却总是盯着他看呢?
原启看着那边似在看好戏的安远,看着对方面上的笑容心想,这个人为何如此爱笑?
小、小人在。
张庭都没有敢自称为臣,昨日爷爷病倒在床,今日陛下就召见他。难道是知道了他这个榜眼得的不太正当?
可是、可是那韩山说过!没有人能查出来,他的榜眼事凭本事得来的!
张庭想起韩山的话,心绪稳了不少。连带着对韩山的厌恶,也少了一些。此时此刻,他只能相信韩山。
他又没有贿赂考官,他怕什么?
试卷是他亲自写的,他怕什么!
榜眼是他自己挣来的,他怕什么!
殿试策论答卷,是你亲自所作?
张庭听到了那来自头顶的冰凉声音,刚刚建立的信心又有些崩塌。但是一听这问话的内容,他又有了底气。因为那确实是他亲自写的,张庭微微挺直脊背。
回陛下,是小人亲自做所。
张庭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平缓了很多,不像刚刚那么慌张了。
语气的变化,最最瞒不了的就是这身在高位的几人。这个人说的是真话、假话打耳一听,就能辩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原启看向张庭的神情,更是冷然。既然是亲自所作,刚刚又为何犹豫?他知道这考试的试题是绝无漏题的可能,因为试题是父皇当时即兴所出。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启垂眸,看来,还要继续问下去。
可还记得当日所作内容?
当日所作内容?张庭听了,心中稍稍缓了一口气。这个他记得啊,何止记得,烂熟于心啊!
小人记得!记得!
原启听了这句话后,侧头看向旁边的内侍三宝。三宝公公见新帝眼神,躬身离去。不需片刻,三宝脸色稍红的又走了回来。
三宝公公手中拿着的,俨然是当初殿试那张庭答的考卷。三宝公公将考卷递到新帝的手上,后又退到了旁边当起了透明人。
原启打开考卷,入眼的字方正乌黑,略有些瘦弱,字如其人。不过也看得过去。他略微扫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俊眉稍稍上扬。
写的不错。
原启手拿着考卷抬起头,底下的大臣因为他的动作连忙低下头,掩饰刚刚在偷偷打量的行为。原启张嘴:
如此,你背来听听。
新帝这话一出口,底下人的都是瞪圆了双眼。今上这么什么意思?这谁背的下来?能记住自己写的大体内容就不错了
大家悄悄看向那跪着的张庭,心中默默给张尚书点了一支蜡。
而那张庭听陛下让他背,还真的就背出来了。由最初的有些磕磕绊绊,到后面竟然越背越顺溜。
众人逐渐被这考卷的文字所吸引,摸着胡须点头。他们的心中,不得不给张尚书竖起大拇指。实在是尚书的孙儿写的,太好了!
那些拥护张尚书的人听了,趾高气昂。那些诋毁张尚书的人听着,也慢慢的低下了头。但是这越听,怎么越觉得哪里怪异呢?
安远看着背的滚瓜乱熟的张庭,慢慢的眯起了眼睛。这双美目此时染上了毒辣的神色,虎视眈眈的盯着张庭。直将背的顺溜的张庭,被盯的一个卡顿被唾沫星子呛到了。
安远那红唇勾着:原来,问题在此处。
第12章 安王笑了有人要倒霉了
张合的两个嫡子才气出众他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孙子辈,确实是资质平平。近二十年了,也没有打出什么水花。
所以安远才会疑惑,疑惑这个张庭是怎么踩着一种考生的脑袋入了三甲。他本无意管此事,但是张合送上门来的脑袋,他岂有不收的道理?
他先是诈了一下张合,发现真的有猫腻后。又选了一个老不死的不在的时候,将这件事情挑出来。
他的目标很简单得到真相。手段更是简单:真假证人混淆众人,再严刑逼供。这榜眼到底是凭真本事得来的,还是凭手段得来了,立刻就会出结果。再看张庭这胆小如鼠的模样,安远刚刚就觉得怕是大刑都不用动,张庭就会乖乖开口了。
但是没想到原启竟然绕过了他的计谋,用了一种他未想到的法子。安远看着那些慢慢反应过来的臣子,再看向坐在高处的原启。
这个刚刚登基的帝王。
这才是个不矜不伐、心思缜密、扮猪吃老虎的人物。
他还真的是,小看原启了。回想近几年,这个原启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即便跟着上朝,也甚少发表言论。所以安远对这个太子本来的印象,也只是这幅好皮囊。
安远本以为这是个扶不上墙的,如今看来倒是个深藏不露的。
啧啧,这是随了谁呢?安远心中纳闷,原启的父母可都不是机灵的。
有意思,好像变得更有意思了。他喜欢。
张庭被呛到之后,缓了缓又继续嘀哩咕噜的背下去,直到结束。背完以后,他还稍稍得以的挺起了胸膛。这一次,他没有给爷爷丢脸了吧?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差点把爷爷的命都气没了。当然,跪在最前面的他是不会知道,后面的大臣看向他的目光,是多么的诡异的。
张庭背完,原启也看完了最后一个字。他抬起头,先是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开口。冷冷的声音,冻的在场的人一个哆嗦。
一字未错。
四个字,在拥护张尚书的臣子脸上,重重的掴了一巴掌。那仿佛实质化的啪啪声,就在耳前。那些人脸色通红使劲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没想到!
背的如此熟练,一看就是提早背好的!没想到张尚书竟然是这种人!大家愤愤不平,仔细回想一下也是!张合就有些恃才傲物,他的孙孙子子又能内敛都哪里去?
恐怕真的是肚子里面没有墨,靠着作弊夺得的榜眼!
可恶至极!可恶至极!这对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生们,可算得了公平?亏张尚书还到处收弟子,他们都替张合觉得丢人。
所以,在当事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大群人开始喷张庭了。没办法,老的还躺在家里面,只能先喷一喷这个小的,出出气了。
哎呀呀!真真的是越想越气!昨日安王提起,张合还那么理直气壮。怎么,是真觉得天衣无缝了?还是圣上明察秋毫啊!三言两语,真相就摆在他们面前了!
这结局,自然是不用说了的。张庭发现自己被拆穿后,直接吓到晕厥过去了。科举作弊,这辈子别想入士了。欺君之罪,打顿板子就扔牢里还是看在张尚书三朝为官的份上。
下朝的时候,属于张合那一派系的都哭丧着脸。能找靠山的已经赶紧行动去了,至于与张合沾亲带故的,这辈子估计没望高升了。被连累,一定是在所难免了!
原启只是罚了张庭,并没有提张合什么事。当然,这并不是他打算放过张合。他在等着对方,过来主动交出职权。
他看着安远走出殿门的背影,思绪深沉。
而这边,上朝完了,本来想闹点乐子,却阴差阳错干掉了老碍眼张合的安远,心情好的很。那眼中的笑意,坐于撵上一路到了工部都未消失。
笑的不好看吗?好看。但是路上遇到安王的人都缩着脖子,尽量不让安王发现自己。为什么呢?没事安王笑什么笑啊!
只要安王一笑,肯定有人要倒霉啊!
所以韩山很快就要倒霉了。
张尚书卧病在床,韩山焦急却无可奈何。他本以为在工部大展拳脚的计划要推迟到张尚书病好以后了,没想到宫里面竟然来人了。
而且,还是皇帝派人来的!
韩山差点激动的跳起来,果然!那个皇帝将他的话听进去了!记住他了!他看着那些排斥他的张家人露出的羡慕神情,恨不得站在房顶上叉腰笑一会。
当然,他没敢。他乖乖的穿了朝服,跟着公公入了宫。而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自己以为天衣无缝的夺榜眼计划,被揭露了。
韩山是从哪里得到的考题?当然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他混古代的唯一依仗也就是自己初高中学的历史了。
所以,他可以知道皇帝会出什么考题,所以他会知道礼帝要出游、大月要换君王了。所以,他才能唬住张尚书,让对方相信他是张家的子孙后代。
高高兴兴的到了工部,见到了那骨瘦如柴、脾气还怪里怪气的秦员外郎,韩山的激情瞬间被打击的少了一半。
他要给这样的人当秘书吗?估计没出三天,他就会疯。
韩山表面装作乖巧,秦员外郎让他看资料他就装模作样的看。其实心里面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一是心思没在这个上面、二是古代的文字太难懂、太费脑。
他深刻的认识到,跟在秦员外郎身边没有出头之日。看书的时候,心中已经在琢磨怎么表现一下自己让上面的人看到。
然后,韩山就听到了外面有人喊安王。韩山转头看向窗外,就见有几个臣子跪地对着一个人行礼。
那个人被黑衣褐甲的侍卫抬着,紫红的衣袍在阳光下极其显眼。那黑色的长发被玉冠锁着,那白的发光的肌肤
在韩山略有些痴迷的看向这个人时,这个人好似察觉到了有人盯着他一般、转过了头。这一转头,韩山终于看清了这个人的面容。
这个人玉冠之下有着一双极好看的眉眼,桃眸微微睁大,嘴角噙着笑。那病态的容颜给此人增添了一股子邪气,融合在一起就是致命的诱惑。
韩山的眼中痴迷神色更浓,他慢慢的与撵上之人对视上了。那双好看的桃眸映射出的光,似那冒着寒光的利刃。看人的眼神不,这根本就不像是看活人的眼神。
韩山一个哆嗦、回神,一个对视,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他扶着桌子,发现不知何时手中的书已经落到了地上。他也顾不得捡书了,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此时若是给他一个地洞,他铁定钻进去就不出来了。
此时屋内就他一个人,连个能稳一稳他心神的都没有。那、那个人是安王!安王好可怕,比、比画像上的可怕多了。
安王来这里干什么?韩山在屋里踱步,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而他忘了,工部在安远的手里面握着。安远想来,就来。
安远见窗边的人慌乱的移开了实现,嘴角一弯勾唇一笑。
找到你了。
其他屋里的人一听安王来了,都赶忙出来拜见。而没有出来的,就只剩下了韩山。秦员外郎发现自己的副手没有出来心中一颤,安王脾气反复无常,希望韩山不要触了安王的眉头。
从各个屋里面走出来跪在地上的人里,没有他要找的那个。安远抬手,侍卫听令放下撵。紫红的蟒袍浮动,他自撵上下来。也不管这跪在地上的人,直接入了那偏处的屋子。
跪在地上的人相互对视,皆是茫然之色。这安王没说让他们起来,他们也不敢起来。只能继续跪着,拿眼神往那处扫。安王去那里做什么?
只有秦员外郎,心快要跳出来嗓子眼了。他让韩山在那处看资料竟然!竟然真的撞上了安王。或者说,竟然真的被安王撞上了。
安远走过去,他一个眼神身旁的侍卫就为他开了门。安远走进去,侍卫站在门口。
吱呀呀的开门声音响起,韩山反应过度直接跳起来了。待他回过头就看到了那面上带着奇怪笑意的安王,这对视一眼后韩山直接啪叽一声坐在了地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