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恶灵对我宠爱有加[快穿]——噤非(47
话音刚落,原本热闹的寿辰大典一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目视前方,也有的确实觉得匪夷所思,正思忖着到底会是谁这么不怕死将太子出宫一事泄露出去。
余鹤不着痕迹地抬眼,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的表情变化。
特别是熹淑妃和若安的表情变化,熹淑妃就坐在瑜贵妃旁边,她稍稍偏头,同瑜贵妃悄悄说了句什么,尔后,瑜贵妃也马上跟着点头。
而若安的表情就很好玩了,之所以说好玩,而是他本来是一副胸有成竹似乎是知道谁才是始作俑者的表情,但不大一会儿他又眉头紧蹙,似乎是遇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眼看气氛一度僵化,余鹤灵机一动,忙凑到若廷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
若廷有些犹疑:真的要这么做么。
太子,信我呗。说着,余鹤还冲他骚气地挤眉弄眼一番。
若廷直起身子,深吸一口气,在众目睽睽下忽然站起身,对着皇帝一抱拳:
承蒙父皇厚爱,儿臣感激涕零,只是今日乃父皇的大喜之日,父亲为儿担忧的心情儿臣深表理解,但也不想父皇为此事而扫兴,再说,儿臣这不是平安归来了么,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件事不如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一句儿子的生死都是随风而去的屁事,父亲的生日才是顶天大事惹得皇帝连连赞叹,心道这这趟出宫太子果然成长了不少,说话都成熟了,甚至智商都跟着在线了。
若廷说得对,那朕暂时就不去追究。说着,皇帝一抬手。
霎时间,一排穿着绫罗绸缎的漂亮小姐姐迈着优雅步伐袅袅婷婷等上台来,抚琴弄弦,摇曳生姿。
然而这场绝美盛宴,恐怕除了皇帝和皇太后之外,根本再无人关注。
毕竟接下来的活动才是重头戏。
然而这皇帝就跟故意吊他们胃口一样,本以为一曲终了就到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结果接下来还有京城名声籍甚的戏班子前来助兴,完了还有武术团队上台表演。
皇帝可是乐呵了,台下的大臣心里都苦不堪言。
酒足饭饱之后,那些个表演人员终于消停了,也意味着,公开处刑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太监总管一声吆喝,每个人几乎都蓄势待发地等着上前祝寿。
说是祝寿实在有些夸张,毕竟皇帝撑死也才四十岁。
第一拨上去的是皇帝的那些兄弟叔伯,也就是那些王爷什么的,大概得有将近三十多人,有不少还是先皇的兄弟,都得有七八十岁了,送的东西自然也没什么新意,都是拿金银玉石堆砌起来的。
包括殷池雪,就送了一个比他脸盘都大的寿桃,看起来也挺没诚意,但胜在那玩意儿死沉,两个小太监合伙给抬上来的,这么看起来还挺像回事儿。
王爷送完了便是太师丞相之类的三品以上官员赠礼祝寿,余鹤大概看了看他们送的东西,千篇一律,没一个讨人喜欢的,也就连太师稍微动了动脑子,知道皇帝好山水画,送了幅黄公望的真迹。
轮到那些妃子,一个个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
但没用。
都敌不过瑜贵妃嘴甜说两句祝词。
轮到公主皇子们,长公主自幼擅书画,送了自己亲手绘制的百松图,皇帝一开心,当场赏了她绸缎百匹。
轮到若廷了,可以说几乎是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想看看这皇帝的大儿子到底能送出什么东西来。
若廷也是有点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余鹤,示意他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呈上给父皇。
并且他还挺有信心,觉得父皇一定会喜欢他送的礼物。
百寿图
是他特意派人前往全国一百多个县,请每个县的县令写下一个寿字,拓印下来,以烫金手法组成一整个巨大的寿字,且寓意也非常好,无意间就在拍马屁,什么皇帝深受百姓爱戴,于是百姓自发组织为皇帝祝寿。
既别出心裁又能投其所好。
若廷内心OS:小栗子你真是个小天才!
余鹤双手抬着若廷准备的礼物恭敬上前,接着在万众瞩目下缓缓打开
在看到他手中的贺礼时,若廷懵了
就连文武百官以及后宫三千全都懵了
这,这不是若廷眉头紧蹙,惊恐来袭,吓得他手指都哆嗦不停。
这绝对不是他送的贺礼!
想着,他抬眼望向余鹤,见他根本没有看自己,而是捧着那份贺礼径直走向皇帝。
小栗子他为什么要陷害自己?!
皇上,这是太子为您精心准备的贺礼。余鹤说着,毕恭毕敬将礼物呈上。
接礼物的是太监总管肖大富,也是从进宫前就一直带着余鹤的那个大太监,他本以为余鹤这小子机灵,跟了太子后定能想出什么奇妙点子帮太子拉拢人气讨皇帝欢心。
但当他看到那件粗布衣服以及那双布鞋时,就连见多识广的肖大富,都看不透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若廷失了力般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他实在是不能接受,明明是小栗子帮他出谋划策说是一定会让皇帝大开眼界,但到头来,却是上了他的套。
原来别人常说,深宫心计,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自己太蠢了,竟然毫无保留的去相信一个假太监?!
殿下,您上去说祝词啊。一旁的小太监看若廷愣在那边了,忙提醒道。
若廷这才回神,跌跌撞撞走上前去。
他双目无神,只是机械地念出那句早就烂熟于心的祝词:儿,儿臣恭祝父皇,福如东海,寿与天齐
皇上。就在这时,一直在一旁沉默的余鹤开口了。
这是殿下送您的礼物,一件寻常百姓家的布衣和一双布鞋。
此话一出,立马换来了群臣的窃窃私语。
他们真心觉得,这太子还是废,有没有出去体验人生过都是废物,说出来不够让人笑掉大牙的,什么东西?寻常百姓家的粗布衣物?
熹淑妃高傲扬起她的天鹅颈,笑得春风得意。
陛下登基以来,百姓从麻衣穿上了棉衣,从草鞋穿上了布鞋,北方大旱,积极减免税收,根据地方性质改种抗旱抗寒类作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这些全部都来自陛下的馈赠,都得益于百姓治国有道。
若廷讪讪看向余鹤,嘴巴动了动。
看不懂,实在是看不懂他。
这便是太子出宫半月所学所闻,正好籍此机会向陛下展示学习成果。
那一瞬间,若廷的瞳孔慢慢扩大,突如其来的惊喜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是毫无规矩地跟着附和:
小栗子说得对!
皇帝看着余鹤,忽而间笑了出来。
朕早知你嘴巴伶俐,却以为不过如此,但今日一见,才真是令朕刮目相看。
瑜贵妃坐在一边,几乎是喜极而泣,掩面欣慰地点点头:廷儿真的长大了。
就连一向严肃的皇太后都忍不住跟着附和道:
哀家听闻孙儿此次出宫更是破获了一桩命案,拯救了整个县的子民,那些枉死之人得以平冤昭雪,更甚助穷苦人家养花做植,百姓现在提起来都是对皇上赞不绝口,说太子能有今日作为都是皇上教子有方,而我们若廷,说是皇上的左膀右臂都不为过,相信你们父子齐上阵,定能将我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裕安康,国家长治久安。
母后所言极是,依朕看,太子若廷,以及其母妃瑜贵妃,还有他的跟班小太监全部都得重赏!皇帝开心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
果然领导都喜欢被拍马屁才是职场生存发展之道。
余鹤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轮到茗敏上前说祝词,皇帝一看这瘦了一圈的茗敏,更是了却了TM心头的一块心病。
之前外邦觐见,考虑着二位公主年纪都不小了,也该谈婚论嫁了,当时茗芸正好陪太后在西山寺祭拜,于是便让外邦王子见了茗敏,不成想那臭小子一看到茗敏这身材几乎是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男人确实都是视觉动物,就算是忠于人品也得始于颜值才行,这短短二十多天茗敏减肥成果尚甚,就已经是赠予皇帝最好的礼物。
赏!伏秀宫的也全部重重有赏!
终于轮到了若安上前赠礼贺词,可以说,若安一直都是众臣最看好的一位皇子,觉得他能文善武,有勇有谋,比起那废物太子不知强了多少倍,所以对于这次他的贺礼,诸位也是极其期待。
若安的贴身小太监弓着腰捧着一只长长的锦盒上去。
儿臣恭祝父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天伦永享,笑口常开。
余鹤撇撇嘴,果然这若安就是不一般,这么生僻的祝寿词都被他扒出来了。
若安说完,一摆手,示意小太监打开锦盒。
一轴画卷,豪气展开。
一个由无数小寿字组成的烫金大寿字赫然出现于众人视线中
若廷愕然,这不就是小栗子帮自己想的主意么!为何若安也会想到这一招?
果然,他还是看不懂小栗子。
父皇,这是全国百县的县令为父皇写下的寿字,组成一幅百寿图,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底下一片哗然,都在惊叹若安的学识与创意。
果不其然,皇帝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探过身子,接过那幅百寿图仔细看了看。
这可是皇儿特请百位县令所写?皇帝看着那幅百寿图,脸上的表情却有点奇怪。
看不出来多开心,只是很平淡的,非常平淡的
是。若安骄傲回答道。
只是当他抬头看到皇上的表情时,微怔了下。
嗯,皇儿有心了。皇上淡淡说道,接着他将百寿图交于一旁的肖大富,让他卷好放好。
一旁的熹淑妃死死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一片一簇,似乎是在心里分析皇帝此时的想法。
看到皇帝这个样子,大臣们也是有些懵逼,但又不敢说什么,只得讪讪低下头。
赠礼环节结束后,便是吃喝时间,这时候余鹤又不安分地上前了
皇上,其实太子还有一样贺礼要赠予皇上。
这下不光皇帝,就连若廷都在一边懵了。
若廷内心OS: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说着,余鹤一拍手,几个御膳房的厨师马上端着一只餐盘恭恭敬敬走了过来。
这是何物。皇帝好奇地望着餐盘中的食物,问道。
回陛下,这是太子专门为陛下准备的长寿面,民间并不似宫中这般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民间庆祝诞辰便是要吃一碗长寿面,寓意长长久久。
余鹤:我TM就不告诉你这是两块五一袋的方便面。
那一碗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面被端了上去,肖大富马上以银针试毒,确定无碍后才对皇上拱拱手。
煮的软绵绵的油菜,几片牛肉,一颗溏心荷包蛋,还有几只新鲜的基围虾
这都是从邵明旻的购物袋里淘来的,不得不说这死小子真是会吃。
放肆!这等糙食岂能入得了圣上金口!熹淑妃忽然间拍案而起,怒指余鹤。
皇帝摆摆手,示意熹淑妃别这么激动。
既然是寻常百姓家的食物,那朕权当是与民同乐,也来尝一尝。说着,皇帝拿过筷子夹了一根方便面。
方便面这种东西吧,特别是煮的,极少有人能不为之倾倒,这种垃圾食品的口感往往更得人心,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好!好吃!皇帝一尝,大惊。
吃多了山珍海味,不曾想过这寻常百姓的食物才是美食至尊,妈的,太好吃了,以后吃不到了可如何是好。
皇帝内心OS:呜呜呜,若廷,你才是朕的贴身小棉袄!
皇帝一高兴,当场赏了若廷一碗桂花莲子羹。
他知道若廷喜欢吃莲子羹,但之前一直嫌弃他是个小废物,甚至都不想耗费口舌同御膳房说让他们准备若廷的莲子羹,觉得他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而今天,他忽然对若廷有了信心。
是啊,何谓明君,不过是一句心系百姓。
你做事之前能不能稍微动动脑子!
一声尖锐的呵斥,吓得面前这个仅有十六岁的少年浑身一哆嗦。
镇定下来,他又马上凑过去:母妃,儿臣也是轻信了那小太监之言,才酿此大祸。
你父皇看到那幅狗屁百寿图,脸色都变了,你难道真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么?在他人看来,你动用你的权力命令百县县令写那寿字为皇上祝寿,他们买的是你殷若安的人情而不是皇上的人情,在皇上看来,你比他更得民心,危及了他的皇位,这是什么,这明摆着就是在篡权!
熹淑妃抓起桌上的小瓷杯似是泄愤一般摔在地上砸了稀巴烂。
她的胸口因为怒意而剧烈起伏。
母妃息怒,儿臣知错。若安赶紧又倒了一杯茶水递过去。
熹淑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半晌,她语气终于缓和了不少:而且你说,这百寿图是你无意间从那个小太监那得来的?
对,就是今日父皇寿宴上那个能说会道的小太监。
熹淑妃望着地砖,涂着鲜红蔻丹的食指在桌面上极具节奏感地一敲一敲,忽而间,她的手指猛地停下:
你不觉得他今日呈上那所谓的百姓布衣其实是早有准备么。
此话怎讲。
熹淑妃食指抵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你说,他故意在你的探子前将那百寿图随便放下还忘记拿回
说着,熹淑妃一声冷笑:一个小小的太监,还敢算计到皇子身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那母妃,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熹淑妃眯起眼睛,笑容漫上一丝狠厉:
还能怎样,自从他去了长清宫,太子可谓是平步青云,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的帮助,且看他能言善道,就连长公主那刁蛮任性的都被他整治的服服帖帖,既然如此那我们,只能,拔了他这颗眼中钉
恋耽美
余鹤不着痕迹地抬眼,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的表情变化。
特别是熹淑妃和若安的表情变化,熹淑妃就坐在瑜贵妃旁边,她稍稍偏头,同瑜贵妃悄悄说了句什么,尔后,瑜贵妃也马上跟着点头。
而若安的表情就很好玩了,之所以说好玩,而是他本来是一副胸有成竹似乎是知道谁才是始作俑者的表情,但不大一会儿他又眉头紧蹙,似乎是遇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眼看气氛一度僵化,余鹤灵机一动,忙凑到若廷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
若廷有些犹疑:真的要这么做么。
太子,信我呗。说着,余鹤还冲他骚气地挤眉弄眼一番。
若廷直起身子,深吸一口气,在众目睽睽下忽然站起身,对着皇帝一抱拳:
承蒙父皇厚爱,儿臣感激涕零,只是今日乃父皇的大喜之日,父亲为儿担忧的心情儿臣深表理解,但也不想父皇为此事而扫兴,再说,儿臣这不是平安归来了么,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件事不如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一句儿子的生死都是随风而去的屁事,父亲的生日才是顶天大事惹得皇帝连连赞叹,心道这这趟出宫太子果然成长了不少,说话都成熟了,甚至智商都跟着在线了。
若廷说得对,那朕暂时就不去追究。说着,皇帝一抬手。
霎时间,一排穿着绫罗绸缎的漂亮小姐姐迈着优雅步伐袅袅婷婷等上台来,抚琴弄弦,摇曳生姿。
然而这场绝美盛宴,恐怕除了皇帝和皇太后之外,根本再无人关注。
毕竟接下来的活动才是重头戏。
然而这皇帝就跟故意吊他们胃口一样,本以为一曲终了就到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结果接下来还有京城名声籍甚的戏班子前来助兴,完了还有武术团队上台表演。
皇帝可是乐呵了,台下的大臣心里都苦不堪言。
酒足饭饱之后,那些个表演人员终于消停了,也意味着,公开处刑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太监总管一声吆喝,每个人几乎都蓄势待发地等着上前祝寿。
说是祝寿实在有些夸张,毕竟皇帝撑死也才四十岁。
第一拨上去的是皇帝的那些兄弟叔伯,也就是那些王爷什么的,大概得有将近三十多人,有不少还是先皇的兄弟,都得有七八十岁了,送的东西自然也没什么新意,都是拿金银玉石堆砌起来的。
包括殷池雪,就送了一个比他脸盘都大的寿桃,看起来也挺没诚意,但胜在那玩意儿死沉,两个小太监合伙给抬上来的,这么看起来还挺像回事儿。
王爷送完了便是太师丞相之类的三品以上官员赠礼祝寿,余鹤大概看了看他们送的东西,千篇一律,没一个讨人喜欢的,也就连太师稍微动了动脑子,知道皇帝好山水画,送了幅黄公望的真迹。
轮到那些妃子,一个个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
但没用。
都敌不过瑜贵妃嘴甜说两句祝词。
轮到公主皇子们,长公主自幼擅书画,送了自己亲手绘制的百松图,皇帝一开心,当场赏了她绸缎百匹。
轮到若廷了,可以说几乎是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想看看这皇帝的大儿子到底能送出什么东西来。
若廷也是有点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余鹤,示意他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呈上给父皇。
并且他还挺有信心,觉得父皇一定会喜欢他送的礼物。
百寿图
是他特意派人前往全国一百多个县,请每个县的县令写下一个寿字,拓印下来,以烫金手法组成一整个巨大的寿字,且寓意也非常好,无意间就在拍马屁,什么皇帝深受百姓爱戴,于是百姓自发组织为皇帝祝寿。
既别出心裁又能投其所好。
若廷内心OS:小栗子你真是个小天才!
余鹤双手抬着若廷准备的礼物恭敬上前,接着在万众瞩目下缓缓打开
在看到他手中的贺礼时,若廷懵了
就连文武百官以及后宫三千全都懵了
这,这不是若廷眉头紧蹙,惊恐来袭,吓得他手指都哆嗦不停。
这绝对不是他送的贺礼!
想着,他抬眼望向余鹤,见他根本没有看自己,而是捧着那份贺礼径直走向皇帝。
小栗子他为什么要陷害自己?!
皇上,这是太子为您精心准备的贺礼。余鹤说着,毕恭毕敬将礼物呈上。
接礼物的是太监总管肖大富,也是从进宫前就一直带着余鹤的那个大太监,他本以为余鹤这小子机灵,跟了太子后定能想出什么奇妙点子帮太子拉拢人气讨皇帝欢心。
但当他看到那件粗布衣服以及那双布鞋时,就连见多识广的肖大富,都看不透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若廷失了力般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他实在是不能接受,明明是小栗子帮他出谋划策说是一定会让皇帝大开眼界,但到头来,却是上了他的套。
原来别人常说,深宫心计,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自己太蠢了,竟然毫无保留的去相信一个假太监?!
殿下,您上去说祝词啊。一旁的小太监看若廷愣在那边了,忙提醒道。
若廷这才回神,跌跌撞撞走上前去。
他双目无神,只是机械地念出那句早就烂熟于心的祝词:儿,儿臣恭祝父皇,福如东海,寿与天齐
皇上。就在这时,一直在一旁沉默的余鹤开口了。
这是殿下送您的礼物,一件寻常百姓家的布衣和一双布鞋。
此话一出,立马换来了群臣的窃窃私语。
他们真心觉得,这太子还是废,有没有出去体验人生过都是废物,说出来不够让人笑掉大牙的,什么东西?寻常百姓家的粗布衣物?
熹淑妃高傲扬起她的天鹅颈,笑得春风得意。
陛下登基以来,百姓从麻衣穿上了棉衣,从草鞋穿上了布鞋,北方大旱,积极减免税收,根据地方性质改种抗旱抗寒类作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这些全部都来自陛下的馈赠,都得益于百姓治国有道。
若廷讪讪看向余鹤,嘴巴动了动。
看不懂,实在是看不懂他。
这便是太子出宫半月所学所闻,正好籍此机会向陛下展示学习成果。
那一瞬间,若廷的瞳孔慢慢扩大,突如其来的惊喜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是毫无规矩地跟着附和:
小栗子说得对!
皇帝看着余鹤,忽而间笑了出来。
朕早知你嘴巴伶俐,却以为不过如此,但今日一见,才真是令朕刮目相看。
瑜贵妃坐在一边,几乎是喜极而泣,掩面欣慰地点点头:廷儿真的长大了。
就连一向严肃的皇太后都忍不住跟着附和道:
哀家听闻孙儿此次出宫更是破获了一桩命案,拯救了整个县的子民,那些枉死之人得以平冤昭雪,更甚助穷苦人家养花做植,百姓现在提起来都是对皇上赞不绝口,说太子能有今日作为都是皇上教子有方,而我们若廷,说是皇上的左膀右臂都不为过,相信你们父子齐上阵,定能将我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裕安康,国家长治久安。
母后所言极是,依朕看,太子若廷,以及其母妃瑜贵妃,还有他的跟班小太监全部都得重赏!皇帝开心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
果然领导都喜欢被拍马屁才是职场生存发展之道。
余鹤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轮到茗敏上前说祝词,皇帝一看这瘦了一圈的茗敏,更是了却了TM心头的一块心病。
之前外邦觐见,考虑着二位公主年纪都不小了,也该谈婚论嫁了,当时茗芸正好陪太后在西山寺祭拜,于是便让外邦王子见了茗敏,不成想那臭小子一看到茗敏这身材几乎是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男人确实都是视觉动物,就算是忠于人品也得始于颜值才行,这短短二十多天茗敏减肥成果尚甚,就已经是赠予皇帝最好的礼物。
赏!伏秀宫的也全部重重有赏!
终于轮到了若安上前赠礼贺词,可以说,若安一直都是众臣最看好的一位皇子,觉得他能文善武,有勇有谋,比起那废物太子不知强了多少倍,所以对于这次他的贺礼,诸位也是极其期待。
若安的贴身小太监弓着腰捧着一只长长的锦盒上去。
儿臣恭祝父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天伦永享,笑口常开。
余鹤撇撇嘴,果然这若安就是不一般,这么生僻的祝寿词都被他扒出来了。
若安说完,一摆手,示意小太监打开锦盒。
一轴画卷,豪气展开。
一个由无数小寿字组成的烫金大寿字赫然出现于众人视线中
若廷愕然,这不就是小栗子帮自己想的主意么!为何若安也会想到这一招?
果然,他还是看不懂小栗子。
父皇,这是全国百县的县令为父皇写下的寿字,组成一幅百寿图,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底下一片哗然,都在惊叹若安的学识与创意。
果不其然,皇帝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探过身子,接过那幅百寿图仔细看了看。
这可是皇儿特请百位县令所写?皇帝看着那幅百寿图,脸上的表情却有点奇怪。
看不出来多开心,只是很平淡的,非常平淡的
是。若安骄傲回答道。
只是当他抬头看到皇上的表情时,微怔了下。
嗯,皇儿有心了。皇上淡淡说道,接着他将百寿图交于一旁的肖大富,让他卷好放好。
一旁的熹淑妃死死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一片一簇,似乎是在心里分析皇帝此时的想法。
看到皇帝这个样子,大臣们也是有些懵逼,但又不敢说什么,只得讪讪低下头。
赠礼环节结束后,便是吃喝时间,这时候余鹤又不安分地上前了
皇上,其实太子还有一样贺礼要赠予皇上。
这下不光皇帝,就连若廷都在一边懵了。
若廷内心OS: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说着,余鹤一拍手,几个御膳房的厨师马上端着一只餐盘恭恭敬敬走了过来。
这是何物。皇帝好奇地望着餐盘中的食物,问道。
回陛下,这是太子专门为陛下准备的长寿面,民间并不似宫中这般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民间庆祝诞辰便是要吃一碗长寿面,寓意长长久久。
余鹤:我TM就不告诉你这是两块五一袋的方便面。
那一碗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面被端了上去,肖大富马上以银针试毒,确定无碍后才对皇上拱拱手。
煮的软绵绵的油菜,几片牛肉,一颗溏心荷包蛋,还有几只新鲜的基围虾
这都是从邵明旻的购物袋里淘来的,不得不说这死小子真是会吃。
放肆!这等糙食岂能入得了圣上金口!熹淑妃忽然间拍案而起,怒指余鹤。
皇帝摆摆手,示意熹淑妃别这么激动。
既然是寻常百姓家的食物,那朕权当是与民同乐,也来尝一尝。说着,皇帝拿过筷子夹了一根方便面。
方便面这种东西吧,特别是煮的,极少有人能不为之倾倒,这种垃圾食品的口感往往更得人心,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好!好吃!皇帝一尝,大惊。
吃多了山珍海味,不曾想过这寻常百姓的食物才是美食至尊,妈的,太好吃了,以后吃不到了可如何是好。
皇帝内心OS:呜呜呜,若廷,你才是朕的贴身小棉袄!
皇帝一高兴,当场赏了若廷一碗桂花莲子羹。
他知道若廷喜欢吃莲子羹,但之前一直嫌弃他是个小废物,甚至都不想耗费口舌同御膳房说让他们准备若廷的莲子羹,觉得他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而今天,他忽然对若廷有了信心。
是啊,何谓明君,不过是一句心系百姓。
你做事之前能不能稍微动动脑子!
一声尖锐的呵斥,吓得面前这个仅有十六岁的少年浑身一哆嗦。
镇定下来,他又马上凑过去:母妃,儿臣也是轻信了那小太监之言,才酿此大祸。
你父皇看到那幅狗屁百寿图,脸色都变了,你难道真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么?在他人看来,你动用你的权力命令百县县令写那寿字为皇上祝寿,他们买的是你殷若安的人情而不是皇上的人情,在皇上看来,你比他更得民心,危及了他的皇位,这是什么,这明摆着就是在篡权!
熹淑妃抓起桌上的小瓷杯似是泄愤一般摔在地上砸了稀巴烂。
她的胸口因为怒意而剧烈起伏。
母妃息怒,儿臣知错。若安赶紧又倒了一杯茶水递过去。
熹淑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半晌,她语气终于缓和了不少:而且你说,这百寿图是你无意间从那个小太监那得来的?
对,就是今日父皇寿宴上那个能说会道的小太监。
熹淑妃望着地砖,涂着鲜红蔻丹的食指在桌面上极具节奏感地一敲一敲,忽而间,她的手指猛地停下:
你不觉得他今日呈上那所谓的百姓布衣其实是早有准备么。
此话怎讲。
熹淑妃食指抵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你说,他故意在你的探子前将那百寿图随便放下还忘记拿回
说着,熹淑妃一声冷笑:一个小小的太监,还敢算计到皇子身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那母妃,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熹淑妃眯起眼睛,笑容漫上一丝狠厉:
还能怎样,自从他去了长清宫,太子可谓是平步青云,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的帮助,且看他能言善道,就连长公主那刁蛮任性的都被他整治的服服帖帖,既然如此那我们,只能,拔了他这颗眼中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