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腿粗壮的贾赦[红楼]——听雨问雪(22)
这也是为何这二人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并不敢为非作歹,只能渡渡人,做些善事,就是害怕人间帝王下旨诛杀他们。
领了圣旨的人,身上也就带了帝王意志的龙气,或者说是天道的意志,修者们甚至连逃都不敢逃,只能束手就擒,否则,违了天意,连转世都难。
这些说起来玄幻,也没办法追究真假,但贾赦能伤他们,却只是因为手里的扇子那是用真正的龙骨所制,跟龙气庇佑屁关系都没有。
贾赦当时也听到了这两人的对话,对于凤命什么的,他是没懂,但听到龙气庇佑,他就知道这俩人说的应该是自己手里的龙骨扇或者是自己喝的红药龙血。
想着龙气确实有压制生灵的作用,不然暴君、主宰和风暴龙王什么的,宰杀之后也确实能帮着人增加攻击力或者降低敌方防御之类的能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于是,当时知道情况的爷俩,一个不愿意多想,一个压根儿没多想,就这么将事情抛到了脑后。
而逃跑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会儿却凄凄惨惨地窝在一座破庙里,尤其是受伤的癞头和尚,被龙骨伤了之后,抹了药却无法愈合。
跛足道人担心地问道:师兄,你这伤怎么办?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太虚幻境,让仙姑给治疗一下,要不这么流血也不是个事儿啊?
癞头和尚苦笑一声道:咱们这回去,师弟怕是也要受连累,跟着愚兄一起受罚了。
跛足道人摇摇头道:警幻仙姑出不了幻境,还得指望着咱们给跑腿,被骂上几句倒是逃不掉,受罚却不至于。
癞头和尚点点头道:不管怎么说,要把那块儿顽石送去备用的甄家那里,咱们都得回去说一声,还有那还泪的事情,怕是也要千难万难,咱们还是得好好筹谋一下,真是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兔子 投喂地雷x1
谢谢:读者,灌溉营养液+120200409 09:33:19
爱你们(づ ̄3 ̄)づ╭
第35章
贾代善请旨回金陵老宅守孝,当地和周边的人家自然是要过来探望的,只是贾代善以守孝需虔诚的借口直接闭门谢客,除了女婿林海的拜帖,他一个也没接见。
出京之前,贾代善就跟贾代化商量好了,他们要清缴府中的奴才,这是因为他们没想到,一个史氏身边的婆子家里,竟然能抄出三四十万两的金银,这还只是金银,不算其他报损的府中贵重器物。
拔出萝卜带出泥,两人稍微让人一调查,好家伙,这贾家的奴才们都是要翻天啊,一个个生活的比他们这些主子都牛、逼。
比如一个看门的门房,那都是有私宅,家中娇妻美妾不算,偶尔还要去花楼纾解一下,问怎么来的钱?
再一调查,人家交好的人家就说了,你家主子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这□□的奴才也不多让,京城谁不知道你们府上的门房,那是一打眼儿就能分出人的身份。
看着富贵的,点头哈腰去通报自然不在话下,稍微差些的,给了赏钱也会报上去,看着就穷酸、平常的,没有一定的孝敬,那是眼皮都懒得挑一下。
而作为贾家根基大本营的金陵老宅,好家伙,这头山高皇帝远的,那就更了不得了,一个个简直牛、逼坏了。
听说金陵县令断案,被告强占他人土地本是杖责之后,送去江边搬沙筑堤坝做三年苦力的,结果最后苦主不仅没有得到赔偿,还差点儿变成诬告。
原因是,被告是金管家外室的亲弟弟,金管家去找金陵县令,那县令是个刚正不阿的,金管家冷笑一声之后又给金陵知府递了个帖子。
再然后,那县令不得不改判,但县令终归是个好人,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是他顶头上司,最后县令和稀泥,那土地归了被告,原告就当是消财免灾了。
就算是如此,金家也没打算完,要不是偏赶上贾代善顺藤摸瓜调查到史氏打上了老宅内库还朝廷的银两的事情,县令的乌纱帽和原告的性命估计是都要保不住的。
这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县令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心软,加之性格中的刚正,竟然就这么入了贾代善的眼,然后由贾代化保举,现在已经越级成了金陵知府。
那县令本是个穷书生出身,却没想到得了贵人的垂青,至此也算是有了靠山,一般人惧于贾代善,对他轻易并不敢出手,当真算是因祸得福。
投桃报李,他上任成了金陵知府之后,就与贾代善的女婿,翰林院出身的林海交好,扬州和金陵实在很近,两人守望相助,两地治安管理的很不错,在上面也是挂了号,算政绩的。
至于那个被告,贾代善没有那么闲,不过县令觉得这是自己的福星,案子再次重审,被告得到该有的惩罚,苦主也得到了该有的补偿。
想当然的,再刚正不阿的人,也是会生气的,更何况还是差点儿害得自己仕途尽毁的仇人,于是,那人现在生死,贾代善还真不知道,也懒得知道。
而更让贾代善和贾代化惊出一身冷汗的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金陵有了四大家族的名头,还有个护官符的存在。
护官符载录的是本省范围内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家族名姓,而贾家赫然排在了第一位。
这是那个知县感谢贾代善,觉得贾代善是个好人,贾家这边儿的事情,他这个家主不该这么稀里糊涂的背上这要被抄家灭族的罪名。
看着上面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据说这是暗指贾史王薛四家,再细一打听,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所有人都默认这最顶上的四家早就结盟,还放出话,本省内上任的官员必须保护他们的利益,才能立住脚跟,保住自己的官职。
贾代化和贾代善都气笑了,他们怎么不知道贾家和另外三家结盟呢?要是没记错,就贾家跟王家、史家,说不上死仇可也绝对算是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吧?
至于薛家,开玩笑,他们跟薛家主根本就不熟好不?这薛家也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时的功臣,后来有了紫薇舍人的封号,算是户部的官员。
但两家来往并不多,因为贾家先祖是真的冲在最前边的将军,而薛家主要负责筹集粮款,后来也是带着官职做了皇商。
不过,传言薛家实际上是为先皇培养暗卫,探听消息的人家,只是他们支持的不是当时作为皇子的皇上。
虽然后来皇帝登基后,欣赏薛家的敛财本事,非但没夺了他家皇商的资格,甚至没有除了他们户部职位,但暗卫却坚决不会再留在薛家手里了。
薛家也是识趣儿的,皇上登基的时候,他就主动将暗卫交上去了,皇帝整顿之后,将自己人参进去后,交给贾代善,也就是现在的锦衣卫,但这已经算不得暗卫了,他们被放到了明面上。
虽然这是薛家主动上交的势力,但贾代善接手,两家虽然不曾结仇,但其实已经算是竞争对手了,哪里会有结盟一说?
更主要的是,他们两个国公爷,自己怎么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大的能力,要是知道自己还有当土皇帝的本事,他们做什么在京城选择低调,恨不得夹着尾巴过活啊?
得到护身符内容的时候,两人很庆幸选择舍弃姻亲,得罪王家,给儿孙仕途让路,让他们用不着再藏拙,后期更是借着史氏的事情,彻底将史家撕开。
这次贾代善之所以亲自跟着折腾到金陵,主要就是为了彻底肃清贾家老宅这边儿的蛀虫,另外也将会从新选出合适的族老监管贾家旁支。
他们也是发了狠,两人商量了,万不得已就选择杀鸡儆猴,但凡倚老卖老又或者太不识趣儿的,就直接将人驱逐出贾氏宗族。
好在,因为顾忌着贾代善和贾代化兄弟俩,贾家人还是没有太大的胆子反抗,至于口服心不服的,贾代善也懒得搭理,只要不出来唱反调,他也默认就让人老实憋着,然后混吃等死。
至于两府家奴,他们选择将那些贪污清的,也没有太大劣迹的,就以为老太太祈福的名义直接发还卖身契打发了。
毕竟这里很多都是祖上陪着贾家老祖宗从战场上回来的,是有功劳的,他们不能做的太过,否则难免让人寒心。
而那些贪婪又恶毒的,要么毒哑了全家送去庄子里等死,要么送到煤矿那里干苦力,知道太多的,那就只能暴毙了,抄出来的钱财也多用于补偿被迫害的人家,再多的就送到善堂。
等一切都做完之后,贾代化就会代表贾家上请罪折子,虽然皇帝看在他们的面上,肯定不会重处理,顶多也就是罚个三年两载的俸禄,但这是个态度问题。
这几天,贾代善送老太太入土之后闭门谢客,却也没闲着,他就是着手开始处理两府老宅的奴才,以及命人彻底摸清贾家没个族人情况。
贾赦很是不耐烦处理这些,但又不能反抗贾代善,谁叫贾代善觉得自己得吸取教训,不能让儿子跟自己一样,不喜庶务,以至于险些酿成大祸。
于是,贾赦只能跟着耐着性子,在一边陪着贾代善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得不时的提出自己的建议,烦躁的贾赦很想大开杀戒。
磨着磨着,本来表情就不多的贾赦,已经变成了一张寒冰脸,就跟谁欠了他百八十万两银子跑路了似的。
再然后,贾家这些奴仆们惨了,他们很后悔自己没有一早就去交代自己的事情,因为,越到后面,贾赦处理的越狠。
贾代善也不多插手,他就在有的人或这人的祖上,确实早年为贾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被处理太狠的时候,才会插一句嘴,其他的,死活他并不在意。
因为想要贾赦以后上战场,贾代善现在就开始有意培养他的掌兵能力,一个好的帅将,必须赏罚分明的时候,又能硬的下心肠。
若是人哭喊求饶两声,你就心慈手软,那你永远掌控不了这个军队,所以,一个将军想要站稳脚,严和狠,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还有就是,贾赦的性子有些浮躁,依照贾赦的本事,做个刺杀者,足够了,可作为元帅或者将军,那还是差得远了。
所以,这次逼着贾赦来处理这些几乎都跟贾家祖上扯得上关系的家奴,就是对这三者的磨炼。
一直到最后,贾赦在被磨疯之前,终于静下心,不悲不喜地开始有条不紊的处理后面的人,他能做到,不仅不被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左右,甚至还能仔细的掂量他们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最合适的时候,贾代善笑了。
更让贾代善开心的是,他发现,小贾瑚对这些人的哭叫不仅不害怕,不同意人将他抱走,非得要留下来陪祖父父亲,尤其是他还对贾赦冷静指出对方功过,给出赏罚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观看,显然是很感兴趣。
他会皱着小眉头听贾赦提出的处罚结果,大约是想不明白,但却一点儿也不出声打扰,这说明,贾瑚怕是比他老子更适合做将领,贾家真的后继有人了!
第36章
看着诺大的两个府邸,最后只剩下那么二、三十个人,贾代善发出苦笑道:果然人心善变。
这里的人,都是贾家因为对他们绝对的信任,而放过来的,但如今,却找不出一个完全干净的。
眼前这些瑟瑟发抖的人就是调查后,没有大的过错,顶多也就是贪些小钱儿,或者是收些贿赂,却并没有胆子真的去参与犯罪。
贾代善叹口气,还是按照之前的商量,直接将人打发了,也让他们将自己这些年的钱财带走,就当是全了最后一点儿情面。
贾赦见贾代善从心往外的透着一股难过,他不是很理解,不过是一群背主的奴才,哪里就值得自家老子伤心难过了?
看不得自己便宜爹这个样子,贾赦顺手把自己怀里刚刚跟他练武,还没来得及洗漱换衣的贾瑚直接塞进了愣神儿的贾代善怀里。
这小子有龙血滋补,又天天跟着贾赦扎马步,很是有些分量,贾代善一个没注意,怀里就多了个热乎乎的肉球儿,吓得差点儿蹦起来把孩子扔了。
可把贾代善气坏了,想要起身抽贾赦一顿,又害怕摔了自己的金孙,只能气得直咬牙骂道:你个混账玩意儿,瑚哥儿身子骨还没长成,这要是我反应慢点儿,摔了他,你赔得起吗?
贾赦翻个白眼儿顶嘴道:我赔得起,你敢要吗?他是一点儿都不怕他爹的,那就是个纸老虎,也就能吓唬吓唬人罢了。
贾代善气啊,抖着手指道:你个不孝子,你还敢顶嘴?滚,给老子滚得远远地!
贾赦很麻利地起身滚了,还顺便说道:你怀里的臭小子早上到现在还没解决臭臭呢,您注意点儿啊!
贾瑚看着他爹往大门口疾走,歪头问还在怒火中烧的贾代善道:祖父,一会儿瑚哥儿还跟您出去玩儿吗?
短短的几个月,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龙血洗涤的原因,贾瑚异常聪慧,说话虽然还是奶声奶气儿的,还有些大舌头,但却逻辑很清晰,说出的话跟个小大人儿似的。
贾代善反映了一下,贾瑚这是问他,他爹跑路了,那之前说让他们爷俩跟着去族里处理族人们的事情,还去吗?
于是赶紧抱着贾瑚追贾赦,边追边喊道:臭小子,你别跑!给老子滚回来!
贾赦脚步更快了,嘴里还不忘回道:爹,我滚远了,暂时回不来了!说完,一提劲儿,运起轻功直接跳墙逃了。
贾代善怒极反笑,对着贾赦消失的方向很有底气地道:好!滚远了是吧?那你最好别滚回来了!
又指着贾赦消失的方向教育怀里的贾瑚道:瑚哥儿别跟你老子学,那是个没出息的,遇着麻烦就知道逃,你记住,什么事情,都要直面面对,逃避是没有用的。
贾瑚歪头问道:祖父,你前天不是说,敌不过,赶紧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
贾代善一噎,赶紧给小孩儿解释道:瑚哥儿,这战场和平时生活是不同的,战场上,什么都没有活着不被抓重要,只有你活着,才有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
遇到不敌的时候,就要第一时间保存自己这边的实力,撤退、逃跑并不丢人。
但生活中,咱们就需要做到遇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量想办法将事情解决掉,否则,你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早晚还是得面对的。
这就和治病一样,与其最后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得不刮骨疗毒,莫不如及早面对处理,也许只需要破开皮肤,将毒血挤出就好了。
贾瑚歪头想了一下问道:比如昨天父亲处理的那些人?
贾代善拿出怀里的帕子给孙子擦汗,闻言点头道:确实,瑚哥儿很聪慧,那些人就是因为没早些重视,这才一天天胆子大了起来,最后变得肆无忌惮,只能如同坏掉的腐肉被割弃。
恋耽美
领了圣旨的人,身上也就带了帝王意志的龙气,或者说是天道的意志,修者们甚至连逃都不敢逃,只能束手就擒,否则,违了天意,连转世都难。
这些说起来玄幻,也没办法追究真假,但贾赦能伤他们,却只是因为手里的扇子那是用真正的龙骨所制,跟龙气庇佑屁关系都没有。
贾赦当时也听到了这两人的对话,对于凤命什么的,他是没懂,但听到龙气庇佑,他就知道这俩人说的应该是自己手里的龙骨扇或者是自己喝的红药龙血。
想着龙气确实有压制生灵的作用,不然暴君、主宰和风暴龙王什么的,宰杀之后也确实能帮着人增加攻击力或者降低敌方防御之类的能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于是,当时知道情况的爷俩,一个不愿意多想,一个压根儿没多想,就这么将事情抛到了脑后。
而逃跑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会儿却凄凄惨惨地窝在一座破庙里,尤其是受伤的癞头和尚,被龙骨伤了之后,抹了药却无法愈合。
跛足道人担心地问道:师兄,你这伤怎么办?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太虚幻境,让仙姑给治疗一下,要不这么流血也不是个事儿啊?
癞头和尚苦笑一声道:咱们这回去,师弟怕是也要受连累,跟着愚兄一起受罚了。
跛足道人摇摇头道:警幻仙姑出不了幻境,还得指望着咱们给跑腿,被骂上几句倒是逃不掉,受罚却不至于。
癞头和尚点点头道:不管怎么说,要把那块儿顽石送去备用的甄家那里,咱们都得回去说一声,还有那还泪的事情,怕是也要千难万难,咱们还是得好好筹谋一下,真是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兔子 投喂地雷x1
谢谢:读者,灌溉营养液+120200409 09:33:19
爱你们(づ ̄3 ̄)づ╭
第35章
贾代善请旨回金陵老宅守孝,当地和周边的人家自然是要过来探望的,只是贾代善以守孝需虔诚的借口直接闭门谢客,除了女婿林海的拜帖,他一个也没接见。
出京之前,贾代善就跟贾代化商量好了,他们要清缴府中的奴才,这是因为他们没想到,一个史氏身边的婆子家里,竟然能抄出三四十万两的金银,这还只是金银,不算其他报损的府中贵重器物。
拔出萝卜带出泥,两人稍微让人一调查,好家伙,这贾家的奴才们都是要翻天啊,一个个生活的比他们这些主子都牛、逼。
比如一个看门的门房,那都是有私宅,家中娇妻美妾不算,偶尔还要去花楼纾解一下,问怎么来的钱?
再一调查,人家交好的人家就说了,你家主子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这□□的奴才也不多让,京城谁不知道你们府上的门房,那是一打眼儿就能分出人的身份。
看着富贵的,点头哈腰去通报自然不在话下,稍微差些的,给了赏钱也会报上去,看着就穷酸、平常的,没有一定的孝敬,那是眼皮都懒得挑一下。
而作为贾家根基大本营的金陵老宅,好家伙,这头山高皇帝远的,那就更了不得了,一个个简直牛、逼坏了。
听说金陵县令断案,被告强占他人土地本是杖责之后,送去江边搬沙筑堤坝做三年苦力的,结果最后苦主不仅没有得到赔偿,还差点儿变成诬告。
原因是,被告是金管家外室的亲弟弟,金管家去找金陵县令,那县令是个刚正不阿的,金管家冷笑一声之后又给金陵知府递了个帖子。
再然后,那县令不得不改判,但县令终归是个好人,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是他顶头上司,最后县令和稀泥,那土地归了被告,原告就当是消财免灾了。
就算是如此,金家也没打算完,要不是偏赶上贾代善顺藤摸瓜调查到史氏打上了老宅内库还朝廷的银两的事情,县令的乌纱帽和原告的性命估计是都要保不住的。
这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县令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心软,加之性格中的刚正,竟然就这么入了贾代善的眼,然后由贾代化保举,现在已经越级成了金陵知府。
那县令本是个穷书生出身,却没想到得了贵人的垂青,至此也算是有了靠山,一般人惧于贾代善,对他轻易并不敢出手,当真算是因祸得福。
投桃报李,他上任成了金陵知府之后,就与贾代善的女婿,翰林院出身的林海交好,扬州和金陵实在很近,两人守望相助,两地治安管理的很不错,在上面也是挂了号,算政绩的。
至于那个被告,贾代善没有那么闲,不过县令觉得这是自己的福星,案子再次重审,被告得到该有的惩罚,苦主也得到了该有的补偿。
想当然的,再刚正不阿的人,也是会生气的,更何况还是差点儿害得自己仕途尽毁的仇人,于是,那人现在生死,贾代善还真不知道,也懒得知道。
而更让贾代善和贾代化惊出一身冷汗的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金陵有了四大家族的名头,还有个护官符的存在。
护官符载录的是本省范围内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家族名姓,而贾家赫然排在了第一位。
这是那个知县感谢贾代善,觉得贾代善是个好人,贾家这边儿的事情,他这个家主不该这么稀里糊涂的背上这要被抄家灭族的罪名。
看着上面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据说这是暗指贾史王薛四家,再细一打听,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所有人都默认这最顶上的四家早就结盟,还放出话,本省内上任的官员必须保护他们的利益,才能立住脚跟,保住自己的官职。
贾代化和贾代善都气笑了,他们怎么不知道贾家和另外三家结盟呢?要是没记错,就贾家跟王家、史家,说不上死仇可也绝对算是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吧?
至于薛家,开玩笑,他们跟薛家主根本就不熟好不?这薛家也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时的功臣,后来有了紫薇舍人的封号,算是户部的官员。
但两家来往并不多,因为贾家先祖是真的冲在最前边的将军,而薛家主要负责筹集粮款,后来也是带着官职做了皇商。
不过,传言薛家实际上是为先皇培养暗卫,探听消息的人家,只是他们支持的不是当时作为皇子的皇上。
虽然后来皇帝登基后,欣赏薛家的敛财本事,非但没夺了他家皇商的资格,甚至没有除了他们户部职位,但暗卫却坚决不会再留在薛家手里了。
薛家也是识趣儿的,皇上登基的时候,他就主动将暗卫交上去了,皇帝整顿之后,将自己人参进去后,交给贾代善,也就是现在的锦衣卫,但这已经算不得暗卫了,他们被放到了明面上。
虽然这是薛家主动上交的势力,但贾代善接手,两家虽然不曾结仇,但其实已经算是竞争对手了,哪里会有结盟一说?
更主要的是,他们两个国公爷,自己怎么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大的能力,要是知道自己还有当土皇帝的本事,他们做什么在京城选择低调,恨不得夹着尾巴过活啊?
得到护身符内容的时候,两人很庆幸选择舍弃姻亲,得罪王家,给儿孙仕途让路,让他们用不着再藏拙,后期更是借着史氏的事情,彻底将史家撕开。
这次贾代善之所以亲自跟着折腾到金陵,主要就是为了彻底肃清贾家老宅这边儿的蛀虫,另外也将会从新选出合适的族老监管贾家旁支。
他们也是发了狠,两人商量了,万不得已就选择杀鸡儆猴,但凡倚老卖老又或者太不识趣儿的,就直接将人驱逐出贾氏宗族。
好在,因为顾忌着贾代善和贾代化兄弟俩,贾家人还是没有太大的胆子反抗,至于口服心不服的,贾代善也懒得搭理,只要不出来唱反调,他也默认就让人老实憋着,然后混吃等死。
至于两府家奴,他们选择将那些贪污清的,也没有太大劣迹的,就以为老太太祈福的名义直接发还卖身契打发了。
毕竟这里很多都是祖上陪着贾家老祖宗从战场上回来的,是有功劳的,他们不能做的太过,否则难免让人寒心。
而那些贪婪又恶毒的,要么毒哑了全家送去庄子里等死,要么送到煤矿那里干苦力,知道太多的,那就只能暴毙了,抄出来的钱财也多用于补偿被迫害的人家,再多的就送到善堂。
等一切都做完之后,贾代化就会代表贾家上请罪折子,虽然皇帝看在他们的面上,肯定不会重处理,顶多也就是罚个三年两载的俸禄,但这是个态度问题。
这几天,贾代善送老太太入土之后闭门谢客,却也没闲着,他就是着手开始处理两府老宅的奴才,以及命人彻底摸清贾家没个族人情况。
贾赦很是不耐烦处理这些,但又不能反抗贾代善,谁叫贾代善觉得自己得吸取教训,不能让儿子跟自己一样,不喜庶务,以至于险些酿成大祸。
于是,贾赦只能跟着耐着性子,在一边陪着贾代善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得不时的提出自己的建议,烦躁的贾赦很想大开杀戒。
磨着磨着,本来表情就不多的贾赦,已经变成了一张寒冰脸,就跟谁欠了他百八十万两银子跑路了似的。
再然后,贾家这些奴仆们惨了,他们很后悔自己没有一早就去交代自己的事情,因为,越到后面,贾赦处理的越狠。
贾代善也不多插手,他就在有的人或这人的祖上,确实早年为贾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被处理太狠的时候,才会插一句嘴,其他的,死活他并不在意。
因为想要贾赦以后上战场,贾代善现在就开始有意培养他的掌兵能力,一个好的帅将,必须赏罚分明的时候,又能硬的下心肠。
若是人哭喊求饶两声,你就心慈手软,那你永远掌控不了这个军队,所以,一个将军想要站稳脚,严和狠,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还有就是,贾赦的性子有些浮躁,依照贾赦的本事,做个刺杀者,足够了,可作为元帅或者将军,那还是差得远了。
所以,这次逼着贾赦来处理这些几乎都跟贾家祖上扯得上关系的家奴,就是对这三者的磨炼。
一直到最后,贾赦在被磨疯之前,终于静下心,不悲不喜地开始有条不紊的处理后面的人,他能做到,不仅不被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左右,甚至还能仔细的掂量他们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最合适的时候,贾代善笑了。
更让贾代善开心的是,他发现,小贾瑚对这些人的哭叫不仅不害怕,不同意人将他抱走,非得要留下来陪祖父父亲,尤其是他还对贾赦冷静指出对方功过,给出赏罚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观看,显然是很感兴趣。
他会皱着小眉头听贾赦提出的处罚结果,大约是想不明白,但却一点儿也不出声打扰,这说明,贾瑚怕是比他老子更适合做将领,贾家真的后继有人了!
第36章
看着诺大的两个府邸,最后只剩下那么二、三十个人,贾代善发出苦笑道:果然人心善变。
这里的人,都是贾家因为对他们绝对的信任,而放过来的,但如今,却找不出一个完全干净的。
眼前这些瑟瑟发抖的人就是调查后,没有大的过错,顶多也就是贪些小钱儿,或者是收些贿赂,却并没有胆子真的去参与犯罪。
贾代善叹口气,还是按照之前的商量,直接将人打发了,也让他们将自己这些年的钱财带走,就当是全了最后一点儿情面。
贾赦见贾代善从心往外的透着一股难过,他不是很理解,不过是一群背主的奴才,哪里就值得自家老子伤心难过了?
看不得自己便宜爹这个样子,贾赦顺手把自己怀里刚刚跟他练武,还没来得及洗漱换衣的贾瑚直接塞进了愣神儿的贾代善怀里。
这小子有龙血滋补,又天天跟着贾赦扎马步,很是有些分量,贾代善一个没注意,怀里就多了个热乎乎的肉球儿,吓得差点儿蹦起来把孩子扔了。
可把贾代善气坏了,想要起身抽贾赦一顿,又害怕摔了自己的金孙,只能气得直咬牙骂道:你个混账玩意儿,瑚哥儿身子骨还没长成,这要是我反应慢点儿,摔了他,你赔得起吗?
贾赦翻个白眼儿顶嘴道:我赔得起,你敢要吗?他是一点儿都不怕他爹的,那就是个纸老虎,也就能吓唬吓唬人罢了。
贾代善气啊,抖着手指道:你个不孝子,你还敢顶嘴?滚,给老子滚得远远地!
贾赦很麻利地起身滚了,还顺便说道:你怀里的臭小子早上到现在还没解决臭臭呢,您注意点儿啊!
贾瑚看着他爹往大门口疾走,歪头问还在怒火中烧的贾代善道:祖父,一会儿瑚哥儿还跟您出去玩儿吗?
短短的几个月,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龙血洗涤的原因,贾瑚异常聪慧,说话虽然还是奶声奶气儿的,还有些大舌头,但却逻辑很清晰,说出的话跟个小大人儿似的。
贾代善反映了一下,贾瑚这是问他,他爹跑路了,那之前说让他们爷俩跟着去族里处理族人们的事情,还去吗?
于是赶紧抱着贾瑚追贾赦,边追边喊道:臭小子,你别跑!给老子滚回来!
贾赦脚步更快了,嘴里还不忘回道:爹,我滚远了,暂时回不来了!说完,一提劲儿,运起轻功直接跳墙逃了。
贾代善怒极反笑,对着贾赦消失的方向很有底气地道:好!滚远了是吧?那你最好别滚回来了!
又指着贾赦消失的方向教育怀里的贾瑚道:瑚哥儿别跟你老子学,那是个没出息的,遇着麻烦就知道逃,你记住,什么事情,都要直面面对,逃避是没有用的。
贾瑚歪头问道:祖父,你前天不是说,敌不过,赶紧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
贾代善一噎,赶紧给小孩儿解释道:瑚哥儿,这战场和平时生活是不同的,战场上,什么都没有活着不被抓重要,只有你活着,才有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
遇到不敌的时候,就要第一时间保存自己这边的实力,撤退、逃跑并不丢人。
但生活中,咱们就需要做到遇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量想办法将事情解决掉,否则,你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早晚还是得面对的。
这就和治病一样,与其最后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得不刮骨疗毒,莫不如及早面对处理,也许只需要破开皮肤,将毒血挤出就好了。
贾瑚歪头想了一下问道:比如昨天父亲处理的那些人?
贾代善拿出怀里的帕子给孙子擦汗,闻言点头道:确实,瑚哥儿很聪慧,那些人就是因为没早些重视,这才一天天胆子大了起来,最后变得肆无忌惮,只能如同坏掉的腐肉被割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