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长夜(穿越 修真)——洛者书(65)
当下崇武之风盛行,要是哪国出了惊世的名将奇才,定然是要当爹一样好好供着的,不然郦觞也不会在古越享有那么高的地位,连王室都奈何他不得。
一想到郦觞,恨姝的牙根又痒痒起来,她捂着腮帮子顿了顿,又开始担忧起自家弟弟来。
希望在她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才好。
就在她默默在心中诅咒郦觞快点从马上掉下来摔死的时候,对面那位一直沉默的上将军突然清清嗓子,冲她拱拱手,然后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久闻长公主殿下舞姿超群,乃是师从于西域顶好的舞师阿弥若。
恨姝高贵冷艳地打量他一眼,微微颔首道:确有此事。
在下之前曾亲眼见过一次阿弥若的舞姿,自此念念不忘,总想着何时有机会能再见一次,谁知天妒英才,实在可惜。在下本以为再也见不到真正的西域之舞了,谁知机缘巧合之下,昨日又于宫内见了令师妹领舞的千花拜月,着实是令人难以忘怀。
他这番话本为从侧面恭维一下恨姝,没成想马屁拍到了马蹄上,那明艳英气的公主眉头一皱,张口便道:师父平生仅收了本公主一个弟子,哪里来的师妹?
沧流面色如常道:她手中有阿弥若的信物,我查验过了,是真的。
不可能,恨姝断然道,那骗子现在在哪?
纱丽见过师姐。
恨姝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个轻移莲步缓缓而来的美人。美人身段婀娜,面容殊丽至极,身上穿的那件七彩羽衣裙,正是师父生前最常穿的。
倒确实是个会讨师父喜欢的模样。
谁是你师姐?恨姝神色冷肃。
纱丽是在师姐出师后三年拜入师父门下的,纱缦华低下头,师父本想等到我能出师了,再将我的存在告知师姐,谁知,谁知还未等到那时,师父就
她最后一句几乎泣不成声,有晶莹泪珠顺着光洁面颊如溪流般落下,显得格外楚楚可怜。
恨姝默不作声地瞅了她一阵,觉得自己要是个男的,估计早就被这尤物俘获了。
这样吧,恨姝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道,除了那信物,你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若是有,我就信你。
纱缦华抬起头来,想了想道:师父在世时曾提过以前闲来无事时,常与师姐共舞,一人作剑器舞,一人作惊煌舞,以供彼此玩乐。如今,若纱丽能与师姐再现当日情形,不知师姐可否相信我?
恨姝蓦地看向她,眼眸中带了些许雾气,喃喃道:想不到师父连这个都说与你听也好,也好。
最后一个好字未落,她猛地站起身来,以一种旁人难以看清的速度跃至对面沧流跟前,接着一把抽出他腰间配剑,挽了一个悦目剑花,然后呼啸着朝纱缦华刺了过去
她动作轻盈到不可思议,也凌厉到不可思议,直有种威震山河势不可挡的气概,看得人忍不住替纱缦华担心,觉得这么柔柔弱弱一个小姑娘是否能接的住这道剑锋。
那剑光眼看着逼至跟前,纱缦华向后疾退几步,手上轻柔飘带向前一送一递,恰将那剑势缓冲至无形。
此道,名为以柔克刚。
恨姝眼中划过一抹微不可察的赞赏神色,手下动作却风雷不减,招招刁钻狠辣,直朝着对方接不住的地方送,纱缦华倒也有几分真本事,不但次次于险象环生中觅得生机,还能在配合的同时给恨姝使剑带去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两人都是美人,身段舞姿又各具风情,极其赏心悦目,燕王老色鬼看得兴高采烈,十分开怀
然而,乐极生悲这个说法,绝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燕王的震惊表情还未完全展开,就彻底凝固在了脸上。
一把方才还握在恨姝手中的利剑,此刻深深地插在了他的胸口上,那把剑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尚未来得及发出最后一声呼喊,便已彻底断了气。
同样震惊的还有满座朝臣,以及被众人视作始作俑者的恨姝。
她分明没有想将剑往那个方向掷,但那把剑在最后关头就好像不受她控制一般,直直穿透了对面少女的肩膀,然后速度不减地飞向了王座上的燕王。
师姐,纱缦华亦是满脸不可置信,却很快反应过来,一边捂着满是鲜血的肩头,一边催促她:你快走!
恨姝瞥她一眼,方才混乱成浆糊的脑子却迅速冷静下来,她扭头看向那已围满了御医的染血王座,一字一句道:不是我做的。
然而一切都已板上钉钉,任凭她如何申辩,都来不及了。
此刻围在燕王身边的风桐还唯恐天下不乱似的,指着恨姝大声道:还不快去把那个妖女拿下,她肯定是刺客假扮的!
他不说拿下公主,非说公主是刺客假扮的,也不知是存了什么心思。
有侍卫领了命要来抓恨姝,却又被忙成一团的御医堵住,场面一时混乱至极。就在这时,一只冰冷的手倏然从身后伸来,拉了恨姝就往外跑,公主定睛一看,发现竟是先前到古越宫里去替如晦诊病的那个小郎中。
燕王不是我杀的,恨姝拼命挣脱君长夜的手,我不能走,走了就真说不清
可没等她说完,眼前便突觉一黑,恨姝不甘心地眨了几下眼睛,终究还是昏了过去。
君长夜背起昏迷的长公主,刚想转身离去,却又对上不远处沧流意味深长的眼神。
后者冲君长夜面无表情地略一点头,接着转身抽出身边侍卫的配剑,将之干脆利落地送进了正准备跑路的古越使臣胸口里。
解决了使臣后,沧流一把抽出那把血迹斑斑的利剑,挥剑指向古越方向,一字一顿高声道:杀君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悲伤又惶然的前燕王廷被鲜血激起了出奇的愤怒,一时间群情激奋,而这股激愤的群情化成了高得出奇的效率,不到半月,前燕就已集结了大批军队,联合周边对郦觞积怨已久的四国,总计十万人,由前燕上将军沧流任主帅,浩浩荡荡地向古越王都挺进。
自此,上古著名的六国之乱正式拉开序幕,而秘境里的这一时间,比古史所载提前了将近一月。
五国来势汹汹,打着要给前燕那枉死的废物王上讨公道的名义,誓要拿下古越王都,用郦觞魔头的血去祭奠他杀过的那么些无辜兵士;而古越这边,非但毫不示弱服软,反而真拉出一副嗜血嗜杀的架势来,战力凶悍骇人,来多少杀多少,郦觞更是亲自上阵,头一天便折了对方几员大将。
就这样,一方仗着人多,一方仗着人猛,一时间僵持不下,纷纷找好地盘安营扎寨,看样子,是打算打持久战。
至于燕王究竟是不是恨姝杀的,反倒不再有人去深究了。
毕竟,那只是一根□□,点燃了六国间深埋已久的积怨和矛盾,把原本强行粉饰的太平与和气炸了个七零八落。
然而,随战争一并而来的,是滚滚狼烟四起,饿殍哀鸿遍野,硝烟与鲜血共同组成人间地狱的主基调,随处可见战场上下来伤胳膊断腿的伤兵,惨叫声连连,叫人不忍细听。
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古越王一日日好转起来的身体。
先是双腿逐渐有了知觉,再到能勉强用上点力,随着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死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他甚至可以站起身来,扶着墙慢慢走上几步。
可每天夜里那种梦魇般饮血的感觉,却自此如影随形,甚至一天天愈发鲜明起来。
就好像,在用别人的鲜血来换他的寿命。
这种可怕的猜想令人不寒而栗,却弗一生出来,就在古越王心中扎了根,他白天要装作若无其事,处理堆积成山的军务政事,晚上还得强打精神翻阅众多神鬼古籍,想弄清楚这世上是否存在换命之说。
他看了很多书,也仔细推敲过个中细节和可能性,结果越推敲越心惊。最后,他索性把这些书都烧了,一日胜似一日地沉默下去。
前线不时传来大捷的战报,好像战场上只要有郦觞在,就不存在输的可能。
郦觞。
每每念及这个名字,心上都会倏然一痛,可疼过之后更多的,却是一种交织着爱和恨的复杂情感,他说不清那是什么,甚至只是连想一想,都觉得心如刀割。
古越王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见郦觞,亦从未如此惧怕见到他,但无论是想还是怕,他都不得不承认,温热胸膛里跳动的这颗心,已经彻底不受控制了。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可天从不遂人愿,以前古越王天天盼着郦觞意外身亡的时候,他老人家整天活蹦乱跳四处晃悠,可当古越王顽固的真心终于悄悄崩塌了一角,却偏偏就在这时出了问题。
那日前方有线报传来,说大军在荆鸣山遭到敌军三万人埋伏,突围途中,上将军身中数箭,重伤难治,目前生死未卜,他们已通知就近援军,正在往那边赶。
听到这个消息,古越王只觉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冰水,全身都冷得发颤,大概是他脸色实在太难看,刚好来给他送汤羹的恨姝当即询问,是否需要自己带人过去看看。
不用劳烦阿姊了,古越王缓缓松开紧握着那线报的手,把已经被揉成废纸的破烂扔到一侧纸篓中,接着沉声道:
孤亲自去一趟荆鸣山。
第84章 古战场(九)
去荆鸣山的路,并不太平。
古越王坐在马车里,深邃而悠远的目光透过车窗,穿过哄抢善粥的流民,落到不远处一对狼狈的母女身上。
小姑娘不过四五岁的年纪,被愁眉苦脸的母亲紧紧拉在身旁,胖乎乎的小手拼命端着一个破碗,里面盛着刚打好的半碗已经凉透的薄粥。
她们已经饿着肚子走了几天的路,手头能救命的东西,只有这碗靠着朝廷善施得来的米粥。
旁边本就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挤挤攘攘的哄抢流民,有人被别人推挤着不小心撞上来,小姑娘踉跄一下,手里的破碗掉到地上,粥全洒光了。她顾不上哇哇大哭,便急急忙忙地扑到地上,像小狗一样伸出幼嫩的舌头,拼命去舔舐那倾洒了一地的清汤寡水,而她身边的女人捂住脸,蹲在地上无声地痛哭起来。
无论江山如何易主,受苦的,永远是这些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
泪眼婆娑中,女人感觉有一只温暖的手扶住了自己的肩膀,她抬起头,看到是穿兵甲的古越士兵稚气未脱的脸庞,而那小士兵冲她咧嘴一笑,指着不远处一个新支起的棚子道:大嫂,那边是朝廷新设的施粥棚,正发干粮呢,我领您过去。
说完,他不甚熟练地抱起那还在舔地上残粥的小女孩,安抚几下,然后高喊着劳驾让一让,领着女人一路畅通无阻地向着施粮棚走去。
他边走,边向不远处那辆马车偷瞄,发现窗上帘子不知何时已经合上了,心中没来由有点失望,但一想到
是王上吩咐把拿来犒军的军粮拨出来分发给流民,而自己在做的是行善积德的好事,便立马又干劲十足起来。
可年轻的小士兵没想过,天下流民那么多,要真全指望朝廷拨粮,能救得过来吗?
古越王坐在马车里,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膝上覆盖的薄毯,兀自出神,也不知是在想着谁。
而窗外那些呼天抢地的民间疾苦,好像远在天涯,却又与他近在咫尺。
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锦绣帘子。
他以前没有仔细想过,只觉得杀降不详,而郦觞每次战胜必不留活口,让无数无辜之人枉死,实在罪大恶极,但现在看来,若是郦觞不杀那些战俘,而通通带回来当战利品,那对于古越而言,便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是深不见底的巨渊,把百姓辛辛苦苦耕耘的一切都吞噬殆尽。
若说战俘无辜,那百姓,不比他们更无辜么?
可他也明白,就算自己早知道这个道理,也未必会认同郦觞的做法。
想必那人也早就知道这点,这才什么都不肯辩解,哪怕被凭空而来的脏水泼得满身脏污,也不愿意让那活在太平虚影里不谙世事的王上蒙受良心的谴责。
可他何德何能,值得别人费尽心思保护至此?
王上,天色不早了,咱们是继续赶路,还是找个地方先住下?临时充当车夫的士兵探进头来问道。
古越王从汹涌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恍惚道:赶路吧。
语毕,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追问道:郦觞上将军现在如何了?前方可有新的消息么?
车夫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不过吉人自有天相,王上放心,上将军会没事的。
放心?
如何放心?
那人整天对天道大不敬,从不知敬畏鬼神,杀人放火无法无天的事干了一件又一件,到头来,可有哪个天神会想着护佑他么?
身负重伤,生死未卜。
一想到这八个字,古越王心中就一阵战栗,恨不得马上飞到郦觞面前,亲自确认他平安无事才好。
恋耽美
一想到郦觞,恨姝的牙根又痒痒起来,她捂着腮帮子顿了顿,又开始担忧起自家弟弟来。
希望在她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才好。
就在她默默在心中诅咒郦觞快点从马上掉下来摔死的时候,对面那位一直沉默的上将军突然清清嗓子,冲她拱拱手,然后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久闻长公主殿下舞姿超群,乃是师从于西域顶好的舞师阿弥若。
恨姝高贵冷艳地打量他一眼,微微颔首道:确有此事。
在下之前曾亲眼见过一次阿弥若的舞姿,自此念念不忘,总想着何时有机会能再见一次,谁知天妒英才,实在可惜。在下本以为再也见不到真正的西域之舞了,谁知机缘巧合之下,昨日又于宫内见了令师妹领舞的千花拜月,着实是令人难以忘怀。
他这番话本为从侧面恭维一下恨姝,没成想马屁拍到了马蹄上,那明艳英气的公主眉头一皱,张口便道:师父平生仅收了本公主一个弟子,哪里来的师妹?
沧流面色如常道:她手中有阿弥若的信物,我查验过了,是真的。
不可能,恨姝断然道,那骗子现在在哪?
纱丽见过师姐。
恨姝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个轻移莲步缓缓而来的美人。美人身段婀娜,面容殊丽至极,身上穿的那件七彩羽衣裙,正是师父生前最常穿的。
倒确实是个会讨师父喜欢的模样。
谁是你师姐?恨姝神色冷肃。
纱丽是在师姐出师后三年拜入师父门下的,纱缦华低下头,师父本想等到我能出师了,再将我的存在告知师姐,谁知,谁知还未等到那时,师父就
她最后一句几乎泣不成声,有晶莹泪珠顺着光洁面颊如溪流般落下,显得格外楚楚可怜。
恨姝默不作声地瞅了她一阵,觉得自己要是个男的,估计早就被这尤物俘获了。
这样吧,恨姝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道,除了那信物,你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若是有,我就信你。
纱缦华抬起头来,想了想道:师父在世时曾提过以前闲来无事时,常与师姐共舞,一人作剑器舞,一人作惊煌舞,以供彼此玩乐。如今,若纱丽能与师姐再现当日情形,不知师姐可否相信我?
恨姝蓦地看向她,眼眸中带了些许雾气,喃喃道:想不到师父连这个都说与你听也好,也好。
最后一个好字未落,她猛地站起身来,以一种旁人难以看清的速度跃至对面沧流跟前,接着一把抽出他腰间配剑,挽了一个悦目剑花,然后呼啸着朝纱缦华刺了过去
她动作轻盈到不可思议,也凌厉到不可思议,直有种威震山河势不可挡的气概,看得人忍不住替纱缦华担心,觉得这么柔柔弱弱一个小姑娘是否能接的住这道剑锋。
那剑光眼看着逼至跟前,纱缦华向后疾退几步,手上轻柔飘带向前一送一递,恰将那剑势缓冲至无形。
此道,名为以柔克刚。
恨姝眼中划过一抹微不可察的赞赏神色,手下动作却风雷不减,招招刁钻狠辣,直朝着对方接不住的地方送,纱缦华倒也有几分真本事,不但次次于险象环生中觅得生机,还能在配合的同时给恨姝使剑带去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两人都是美人,身段舞姿又各具风情,极其赏心悦目,燕王老色鬼看得兴高采烈,十分开怀
然而,乐极生悲这个说法,绝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燕王的震惊表情还未完全展开,就彻底凝固在了脸上。
一把方才还握在恨姝手中的利剑,此刻深深地插在了他的胸口上,那把剑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尚未来得及发出最后一声呼喊,便已彻底断了气。
同样震惊的还有满座朝臣,以及被众人视作始作俑者的恨姝。
她分明没有想将剑往那个方向掷,但那把剑在最后关头就好像不受她控制一般,直直穿透了对面少女的肩膀,然后速度不减地飞向了王座上的燕王。
师姐,纱缦华亦是满脸不可置信,却很快反应过来,一边捂着满是鲜血的肩头,一边催促她:你快走!
恨姝瞥她一眼,方才混乱成浆糊的脑子却迅速冷静下来,她扭头看向那已围满了御医的染血王座,一字一句道:不是我做的。
然而一切都已板上钉钉,任凭她如何申辩,都来不及了。
此刻围在燕王身边的风桐还唯恐天下不乱似的,指着恨姝大声道:还不快去把那个妖女拿下,她肯定是刺客假扮的!
他不说拿下公主,非说公主是刺客假扮的,也不知是存了什么心思。
有侍卫领了命要来抓恨姝,却又被忙成一团的御医堵住,场面一时混乱至极。就在这时,一只冰冷的手倏然从身后伸来,拉了恨姝就往外跑,公主定睛一看,发现竟是先前到古越宫里去替如晦诊病的那个小郎中。
燕王不是我杀的,恨姝拼命挣脱君长夜的手,我不能走,走了就真说不清
可没等她说完,眼前便突觉一黑,恨姝不甘心地眨了几下眼睛,终究还是昏了过去。
君长夜背起昏迷的长公主,刚想转身离去,却又对上不远处沧流意味深长的眼神。
后者冲君长夜面无表情地略一点头,接着转身抽出身边侍卫的配剑,将之干脆利落地送进了正准备跑路的古越使臣胸口里。
解决了使臣后,沧流一把抽出那把血迹斑斑的利剑,挥剑指向古越方向,一字一顿高声道:杀君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悲伤又惶然的前燕王廷被鲜血激起了出奇的愤怒,一时间群情激奋,而这股激愤的群情化成了高得出奇的效率,不到半月,前燕就已集结了大批军队,联合周边对郦觞积怨已久的四国,总计十万人,由前燕上将军沧流任主帅,浩浩荡荡地向古越王都挺进。
自此,上古著名的六国之乱正式拉开序幕,而秘境里的这一时间,比古史所载提前了将近一月。
五国来势汹汹,打着要给前燕那枉死的废物王上讨公道的名义,誓要拿下古越王都,用郦觞魔头的血去祭奠他杀过的那么些无辜兵士;而古越这边,非但毫不示弱服软,反而真拉出一副嗜血嗜杀的架势来,战力凶悍骇人,来多少杀多少,郦觞更是亲自上阵,头一天便折了对方几员大将。
就这样,一方仗着人多,一方仗着人猛,一时间僵持不下,纷纷找好地盘安营扎寨,看样子,是打算打持久战。
至于燕王究竟是不是恨姝杀的,反倒不再有人去深究了。
毕竟,那只是一根□□,点燃了六国间深埋已久的积怨和矛盾,把原本强行粉饰的太平与和气炸了个七零八落。
然而,随战争一并而来的,是滚滚狼烟四起,饿殍哀鸿遍野,硝烟与鲜血共同组成人间地狱的主基调,随处可见战场上下来伤胳膊断腿的伤兵,惨叫声连连,叫人不忍细听。
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古越王一日日好转起来的身体。
先是双腿逐渐有了知觉,再到能勉强用上点力,随着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死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他甚至可以站起身来,扶着墙慢慢走上几步。
可每天夜里那种梦魇般饮血的感觉,却自此如影随形,甚至一天天愈发鲜明起来。
就好像,在用别人的鲜血来换他的寿命。
这种可怕的猜想令人不寒而栗,却弗一生出来,就在古越王心中扎了根,他白天要装作若无其事,处理堆积成山的军务政事,晚上还得强打精神翻阅众多神鬼古籍,想弄清楚这世上是否存在换命之说。
他看了很多书,也仔细推敲过个中细节和可能性,结果越推敲越心惊。最后,他索性把这些书都烧了,一日胜似一日地沉默下去。
前线不时传来大捷的战报,好像战场上只要有郦觞在,就不存在输的可能。
郦觞。
每每念及这个名字,心上都会倏然一痛,可疼过之后更多的,却是一种交织着爱和恨的复杂情感,他说不清那是什么,甚至只是连想一想,都觉得心如刀割。
古越王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见郦觞,亦从未如此惧怕见到他,但无论是想还是怕,他都不得不承认,温热胸膛里跳动的这颗心,已经彻底不受控制了。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可天从不遂人愿,以前古越王天天盼着郦觞意外身亡的时候,他老人家整天活蹦乱跳四处晃悠,可当古越王顽固的真心终于悄悄崩塌了一角,却偏偏就在这时出了问题。
那日前方有线报传来,说大军在荆鸣山遭到敌军三万人埋伏,突围途中,上将军身中数箭,重伤难治,目前生死未卜,他们已通知就近援军,正在往那边赶。
听到这个消息,古越王只觉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冰水,全身都冷得发颤,大概是他脸色实在太难看,刚好来给他送汤羹的恨姝当即询问,是否需要自己带人过去看看。
不用劳烦阿姊了,古越王缓缓松开紧握着那线报的手,把已经被揉成废纸的破烂扔到一侧纸篓中,接着沉声道:
孤亲自去一趟荆鸣山。
第84章 古战场(九)
去荆鸣山的路,并不太平。
古越王坐在马车里,深邃而悠远的目光透过车窗,穿过哄抢善粥的流民,落到不远处一对狼狈的母女身上。
小姑娘不过四五岁的年纪,被愁眉苦脸的母亲紧紧拉在身旁,胖乎乎的小手拼命端着一个破碗,里面盛着刚打好的半碗已经凉透的薄粥。
她们已经饿着肚子走了几天的路,手头能救命的东西,只有这碗靠着朝廷善施得来的米粥。
旁边本就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挤挤攘攘的哄抢流民,有人被别人推挤着不小心撞上来,小姑娘踉跄一下,手里的破碗掉到地上,粥全洒光了。她顾不上哇哇大哭,便急急忙忙地扑到地上,像小狗一样伸出幼嫩的舌头,拼命去舔舐那倾洒了一地的清汤寡水,而她身边的女人捂住脸,蹲在地上无声地痛哭起来。
无论江山如何易主,受苦的,永远是这些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
泪眼婆娑中,女人感觉有一只温暖的手扶住了自己的肩膀,她抬起头,看到是穿兵甲的古越士兵稚气未脱的脸庞,而那小士兵冲她咧嘴一笑,指着不远处一个新支起的棚子道:大嫂,那边是朝廷新设的施粥棚,正发干粮呢,我领您过去。
说完,他不甚熟练地抱起那还在舔地上残粥的小女孩,安抚几下,然后高喊着劳驾让一让,领着女人一路畅通无阻地向着施粮棚走去。
他边走,边向不远处那辆马车偷瞄,发现窗上帘子不知何时已经合上了,心中没来由有点失望,但一想到
是王上吩咐把拿来犒军的军粮拨出来分发给流民,而自己在做的是行善积德的好事,便立马又干劲十足起来。
可年轻的小士兵没想过,天下流民那么多,要真全指望朝廷拨粮,能救得过来吗?
古越王坐在马车里,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膝上覆盖的薄毯,兀自出神,也不知是在想着谁。
而窗外那些呼天抢地的民间疾苦,好像远在天涯,却又与他近在咫尺。
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锦绣帘子。
他以前没有仔细想过,只觉得杀降不详,而郦觞每次战胜必不留活口,让无数无辜之人枉死,实在罪大恶极,但现在看来,若是郦觞不杀那些战俘,而通通带回来当战利品,那对于古越而言,便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是深不见底的巨渊,把百姓辛辛苦苦耕耘的一切都吞噬殆尽。
若说战俘无辜,那百姓,不比他们更无辜么?
可他也明白,就算自己早知道这个道理,也未必会认同郦觞的做法。
想必那人也早就知道这点,这才什么都不肯辩解,哪怕被凭空而来的脏水泼得满身脏污,也不愿意让那活在太平虚影里不谙世事的王上蒙受良心的谴责。
可他何德何能,值得别人费尽心思保护至此?
王上,天色不早了,咱们是继续赶路,还是找个地方先住下?临时充当车夫的士兵探进头来问道。
古越王从汹涌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恍惚道:赶路吧。
语毕,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追问道:郦觞上将军现在如何了?前方可有新的消息么?
车夫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不过吉人自有天相,王上放心,上将军会没事的。
放心?
如何放心?
那人整天对天道大不敬,从不知敬畏鬼神,杀人放火无法无天的事干了一件又一件,到头来,可有哪个天神会想着护佑他么?
身负重伤,生死未卜。
一想到这八个字,古越王心中就一阵战栗,恨不得马上飞到郦觞面前,亲自确认他平安无事才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