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了个权倾朝野的病秧子——萝卜蛋(25)
沈墨轩喝了口茶,渐渐冷静
下来了,应道:确实,当时我得知你被贬后,也是恼火了一场,阿执入了宫后,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任凭我如何打探,就是探不出半点消息。只是听闻,阿执被皇帝藏起来了,我起初便以为阿执是咳咳,是年少轻狂。
他未好意思捅破,谢陵也心知肚明,接口道:你怀疑皇上借了沈执之手,想要一举铲除我和宁王两个心头大患。只是没想到,那密函上的内容不足已定罪,而我性情刚硬,从我嘴里套不出任何话。皇帝也不可能因此问罪宁王。
是,当年但凡你受不住刑承认了,谢家满门都要被抄了。沈墨轩说起这个,又愧疚道:谢兄,这事也不能完全责怪阿执。我当年捡他回来时,应该调查清楚的,他在沈家时,我应该好好引导他走上正途,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
谢陵微微一笑:我教了他六年,引他六年,他都没走上正途,甚至从背后狠插了我一刀,如此一算,岂不是我的罪过更大一些?
顿了顿,他又继续分析:如果阿执是宁王的人,他又怎么可能出卖宁王?目前来看,阿执似乎是宁王府安插来的眼线,可沈兄有没有想过,也许是有人故意混淆视听,想让我们转移目标。
你的意思是说,阿执其实还在为皇上做事,只不过皇上仍旧想铲除宁王,可因为某些原因不便出手,所以想借你的手对付宁王府?沈墨轩深思片刻,蹙眉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皇上急召你回京,并非是你在蜀地颇有建树,只不过是想借刀杀人!
沈兄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谢陵喝了口茶,想了想又笑道:当然,也许还有一个猜测,沈执的确是宁王府的人,当初约莫是想叛变宁王府,遂强拉宁王下水,打算玩一出玉石俱焚,顺便以此作为敲门砖,试图得到皇帝的信任。只不过没想到皇上多疑,不肯信他罢了。
这这好像也能说得通。沈墨轩用折扇敲了敲额头,苦恼道:那阿执来我沈家,到底又出于何种目的?我当年捡到他,到底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你若是仍旧想袒护沈执,就当是天意,若打算彻底舍
弃他,便当是人为了。谢陵语气淡淡的。
沈墨轩苦笑道:谢兄,你说这话好不负责任,这些都是咱们的猜测,未经证实。即便我舍得放弃阿执,那我爹娘呢?我总不好拿猜测之言,去同他们二老说吧?我娘不得打断我的腿?
谢陵笑道:看来沈夫人的确很喜欢沈执。
那可不?何止我娘,我爹还有心月都很喜欢阿执。沈墨轩微微叹了口气,思绪一下飘到了过去,我从前同你说过的罢,我当年捡到阿执时,他遍体鳞伤地蹲坐在台阶上,手边一个破碗,还是空的,正啃着别人不要了的西瓜皮,一见我就笑。我当时奇了,觉得挺有缘分的,就将人带回去,打算给他在府里谋个差事。
谢陵:嗯,后来怎么收为义子的,我大致知道。
具体的你不知道,因为阿执不让说,沈墨轩不知道想起什么了,微笑道:我爹娘伉俪情深,府里没那些莺莺燕燕。我娘当年生我的时候伤了元气,此生不能再生养了,一直以来很想添个女儿,刚巧我让人把阿执洗干净了,换了身干净衣裳。阿执长得实在是漂亮,他人又小,生得漂亮,好让人误会。
说着,他面向谢陵,笑容越发明朗,我阿娘当时一看见他,就特别喜欢,非要留下阿执,说什么给我当童养媳儿。虽是戏言,但我娘是真喜欢他。后来知晓阿执是个男儿身,失望是有一些,可终究抵不过喜欢,就将人收为义子了。当初知晓阿执是谢家的孩子,我娘还难过了许久啊!
谢陵:是啊,沈执别的出息没有,的确生得很好,就有这一点好处,抵得过别人十几样好处,有时候看他生得好看的份上,我都对他下不去手。
我也下不去手,言归正传,今晚听谢兄一番推测,我大致知道阿执的身份了,我如今只问你一句,他身上流着谢家的血,你认还是不认?
谢陵不说认,也不说不认,许久才道:他永远是我的人。
沈墨轩得他这句话,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不禁感慨道:你对阿执是真的很好,若换成是我,恐怕做不到你这份上罢。我同阿执的情分,初时的确是因为我母亲喜欢他,所以爱
屋及乌了。若我早知阿执入京之后会发生那样的事,当初怎么都不会放他离开沈家。
谢陵默然。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误认沈执是谢家的孩子,自己也绝对不会接他回来,更别提六年来的宠爱了。
若是没了这六年来的感情,如今更谈不上偏袒他,活剐了他还差不多。
偏偏在最错误的时间,遇见了一生所爱,偏偏二人之间隔着数不清的背叛和利用,也许有一天,自己倾尽全力地跨越山海,终究无法真正拥阿执入怀。
他其实也不喜欢波谲诡异的官场,可若没了权倾朝野的本事,以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要怎么保护喜欢的人。
接下来便是商讨对策,一直到深夜,沈墨轩才起身告辞。
谢陵将人送出房门,见今晚月色极好,想起沈执在牢房担惊受怕,心尖就疼。
谢兄留步罢,明日一早,我便带人去搜查尚书府,势必将你说的那份考题搜查出来。不管怎样,先把人弄出来再说,受大理寺的刑跟受家法终究是不一样的。
沈墨轩说完,拱手告退。
翌日衙差就将三人提溜到公堂当众受审,沈执以为主审官是良王殿下,沈墨轩应该是个副审官,谁知道到哪儿了才发现。
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良王殿下不是主审官,皇帝才是,不仅沈墨轩是副审官,谢陵也是。
沈执不明白,遇见这种事情,作为自己的亲哥哥,难道谢陵不该避嫌,怎么还能堂而皇之地坐在位置上,看着他跪在堂下。
不待他多想,头顶惊堂木一震,满场寂静,只听元祁淡淡道:堂下三人报上名来。
三人报了名字和考号,曹誉在狱中差点被沈执打死,立马开始叫嚷,声泪俱下道:姐夫,我是无辜的啊,那考题又不是我爹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考什么!我要是提前知道了,早考上会元了,怎么可能考不过沈执?姐夫,你可一定要相信我啊!
称陛下,公堂之上无亲眷。元祁神色平静,目光转向了沈执,冷笑道:你怎么说?
沈执抬眸,暗暗攥紧了拳头。即便不用去看,也知道谢陵此时此刻就坐在右上首,距离他不过十步之遥,一定神色淡然,古井无
波的双眸仿佛炎炎夏日中一汪清泉,哪怕天塌下来了,也不改神色。
也许,谢陵此时也在望着他,眸色深邃沉静,整个人置身于天地之间,如神明一般高高在上。而自己低贱如尘,早就失去了跟神明并肩的资格。
沈执缓缓呼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缓些:我没有作弊,也没人向我泄题,我是被冤枉的。
你放屁!曹誉破口大骂道:没人向你泄题,你怎么考得上会元?你这三年以来,人都不知道在哪儿,中书令回京才短短几个月,就能把你教好了?那他可真厉害啊,竟能化朽木为神才,若真有这般惊天之才,当初怎么会受你背后一刀!我看你就是青天白日说鬼话!
顿了顿,他又跪行几步,哭道:姐夫,沈执攀龙附凤,忘恩负义,京城人人皆知啊!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弟弟,就有什么样的哥哥!沈执不是好东西,可见和他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也不是什么好人!一坏坏一家啊,姐夫!依我愚见,抄沈执全家啊!
沈执平静道:对,曹公子说得好极了。
元祁脸色一沉,不悦地呵斥道:称陛下!公堂之上岂容你放肆,来人啊,先打他二十棍!说着,两旁的衙差见状,一左一右要将沈执按倒。
结果元祁又道:不是沈执。他点了点曹誉。
衙差不敢耽搁,忙将曹誉按倒,不消片刻,就响起了一阵堪比杀猪的痛呼声。
沈执眼观鼻鼻观心,一点也不想当众受杖,最起码他不愿意当着谢陵的面受杖。
元祁这次急诏谢陵回京,定是谋要事,为消谢陵的怨气,还不惜将沈执贬至谢府为奴,随意打罚。
因此,沈执断定,元祁绝对不会当着谢陵的面让人动手伤他,否则岂不是当众打了谢家的脸。更何况元祁此人最在意颜面,曹誉虽是无意冒犯,但将元氏一族骂了一通,元祁岂能容忍。
果不其然,二十棍过去了,曹誉直接疼昏过去,那两个衙差站那没动,就做好准备再打一人。目光一直落在沈执身上。
结果元祁摆了摆手,直接让两人下去了。
谢陵眉头一蹙,暗暗攥紧了拳头。不仅是他,满场的人都
若有所思起来,纷纷暗猜,皇帝是否对沈执还有几分旧情在。
沈墨轩缓缓呼了口气,不动声色地擦了把汗。
在场众人各个心怀鬼胎,无一人开口,元瑾见状,更觉得皇兄对沈执还有旧情,立马便道:皇兄,这个沈执一向心术不正,诡计多端,臣弟看不如用个大刑,抬夹棍上来,看他的嘴硬,还是骨头硬!
沈执面色平静,早就尝过夹棍的滋味,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更痛的都受过了,这些都是小孩子家的玩意儿。他很隐忍,普通的刑具对他没用。哪怕当场夹断他的腿骨,也撬不开他的嘴。
元祁神色不悦起来,语气尚可:屈打成招的法子,朕不会用。
皇兄!元瑾越发觉得二人还有旧情在,面露薄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要怎么审?
你退下。
元瑾还要多言,可见皇帝已经不耐烦了,赶紧把话吞了回去,万般不情愿地坐了回去。
沈执,朕不愿对你用刑,不代表不会对你用刑,你可要想清楚了,这考题到底是谁泄的?
沈执:我怎么知道是谁泄的?反正不是我泄的!我还觉得奇怪,为何我是会元,我应该连前十都考不上才对!
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元祁敲了敲惊堂木,待人声息了,才道:你是何意?
春闱一共分三场,我虽考了三场,可最后一场,我是半字没写!此话一出,众人更惊,就连谢陵都不动声色地坐直了,就听沈执道:在座各位皆知我是何样的人,实不相瞒,我就是天生狼心狗肺,不知好歹。不管我哥哥,不,应该是谢陵,不管他待我有多好,我都不会感激于他!
他伸手指着谢陵,试图将谢陵摘得干干净净,我恨他!当年谢家突逢大难,祖父死了,爹娘也死了,乱党纷起,全天下都乱套了,可他在哪里?他但凡顾念着我半点,我当年就不会走丢,更不会吃那么多苦!
谢陵狭长的眸子一眯,瞬间便猜出了沈执的意图,再联系沈执之前传入宫中的密函,以及这阵子的反应,还有什么不好猜的。
定然是皇帝想借此事大做文章,从目前来看,原因只有两个:一是,给自己一
个下马威,让他学着收敛。二是,试探沈执的衷心。
既然没人闯入谢府搜查,沈执也没有在府中藏过考题,而他又偏偏第三场考试半字没写,又能得出两个猜想:一是,沈执良心发现,想改过自新了,但一时半会儿又脱离不了魔爪。二是,皇帝还有其他打算。
第一条暂且不论,单说这第二条,如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周边国家不足为惧。唯一值得皇帝忌惮的,便是远在雁北的那位王爷。
再综合来看从雁北传来的密函,以及皇帝对沈执的态度,似乎更好猜了。
大致还是两种可能:一是,沈执本来就是皇上的人,只不过皇上想要自己对付宁王,想玩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二是,沈执其实是宁王的人,但不知出于何种理由,同元祁纠缠不清。
至于公堂之上,为何突然口出狂言,谢陵姑且认为是沈执的良心发现。于是神色坦然道:原来你这么恨我。
是!我就是恨你,我恨死你了!沈执一手指着他,一手暗暗掐大腿,逼着自己红了眼眶,你在外对我维护有加,实则对我非打即骂,恨不得我立马死了才好!
元祁忽道:沈执!
皇上!容臣先处理一下家事,谢陵起身拱手,不待元祁答应,又转过身来平静道:你继续说,我想听听你究竟有多恨我。
沈执知晓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冒着被元祁和谢陵两头打残的风险,骂道:你白日打我,晚上打我,一天十二个时辰,只要你在府上,我就没有一刻舒坦!说到底了,你就是怕爹娘怪你,所以才不肯杀我!
顿了顿,他环顾全场道:诸位,正像曹誉说的那样,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我能沦落至此,人人喊打,足够说明与我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如果是小坏蛋,那他就是彻彻底底的伪君子真小人,浑蛋人渣畜生!就该不得好死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堕入畜牲道,受人唾骂!
沈执一口气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脏话骂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然反抗!
元祁脸色阴沉,有心呵斥沈执住口,可又怕露出马脚,让谢陵察觉了,一直在暗暗忍
耐。
场上官员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你们听听,不肖子孙啊,不肖子孙!
中书令大人那样的品性,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弟弟?
谁不说呢,沈执此人当真是无可救药了!
谢陵目光一扫,场上便收了声,神色自始至终都淡然至极,也看不出来是喜是怒,沈执最最最怕他这副神态,知晓自己这回犯了众怒,不会有好下场了。
但他心里半点也不惧,只要想到这次能彻底将谢陵摘干净,以后就不欠他的了,就越发大声道:虽然我如此恨他,但我终究是谢家的孩子!泄题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即便恨死了谢陵,也不可能让谢家旁系几百口人同我一起丧命!各位大人若是不信,现在就去查我的试卷!看看我第三张考卷,到底是不是空白的。顺便再查一查,到底是内阁哪位太傅批改的,最好能拿一份备用试题过来,我当众写给你们看!
此话一出,元祁的脸色更加阴沉,抬手让人去取,早在他知晓沈执交了份白卷以后,就命夏司寻了一篇沈执曾经写过的文章补进去。
恋耽美
下来了,应道:确实,当时我得知你被贬后,也是恼火了一场,阿执入了宫后,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任凭我如何打探,就是探不出半点消息。只是听闻,阿执被皇帝藏起来了,我起初便以为阿执是咳咳,是年少轻狂。
他未好意思捅破,谢陵也心知肚明,接口道:你怀疑皇上借了沈执之手,想要一举铲除我和宁王两个心头大患。只是没想到,那密函上的内容不足已定罪,而我性情刚硬,从我嘴里套不出任何话。皇帝也不可能因此问罪宁王。
是,当年但凡你受不住刑承认了,谢家满门都要被抄了。沈墨轩说起这个,又愧疚道:谢兄,这事也不能完全责怪阿执。我当年捡他回来时,应该调查清楚的,他在沈家时,我应该好好引导他走上正途,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
谢陵微微一笑:我教了他六年,引他六年,他都没走上正途,甚至从背后狠插了我一刀,如此一算,岂不是我的罪过更大一些?
顿了顿,他又继续分析:如果阿执是宁王的人,他又怎么可能出卖宁王?目前来看,阿执似乎是宁王府安插来的眼线,可沈兄有没有想过,也许是有人故意混淆视听,想让我们转移目标。
你的意思是说,阿执其实还在为皇上做事,只不过皇上仍旧想铲除宁王,可因为某些原因不便出手,所以想借你的手对付宁王府?沈墨轩深思片刻,蹙眉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皇上急召你回京,并非是你在蜀地颇有建树,只不过是想借刀杀人!
沈兄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谢陵喝了口茶,想了想又笑道:当然,也许还有一个猜测,沈执的确是宁王府的人,当初约莫是想叛变宁王府,遂强拉宁王下水,打算玩一出玉石俱焚,顺便以此作为敲门砖,试图得到皇帝的信任。只不过没想到皇上多疑,不肯信他罢了。
这这好像也能说得通。沈墨轩用折扇敲了敲额头,苦恼道:那阿执来我沈家,到底又出于何种目的?我当年捡到他,到底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你若是仍旧想袒护沈执,就当是天意,若打算彻底舍
弃他,便当是人为了。谢陵语气淡淡的。
沈墨轩苦笑道:谢兄,你说这话好不负责任,这些都是咱们的猜测,未经证实。即便我舍得放弃阿执,那我爹娘呢?我总不好拿猜测之言,去同他们二老说吧?我娘不得打断我的腿?
谢陵笑道:看来沈夫人的确很喜欢沈执。
那可不?何止我娘,我爹还有心月都很喜欢阿执。沈墨轩微微叹了口气,思绪一下飘到了过去,我从前同你说过的罢,我当年捡到阿执时,他遍体鳞伤地蹲坐在台阶上,手边一个破碗,还是空的,正啃着别人不要了的西瓜皮,一见我就笑。我当时奇了,觉得挺有缘分的,就将人带回去,打算给他在府里谋个差事。
谢陵:嗯,后来怎么收为义子的,我大致知道。
具体的你不知道,因为阿执不让说,沈墨轩不知道想起什么了,微笑道:我爹娘伉俪情深,府里没那些莺莺燕燕。我娘当年生我的时候伤了元气,此生不能再生养了,一直以来很想添个女儿,刚巧我让人把阿执洗干净了,换了身干净衣裳。阿执长得实在是漂亮,他人又小,生得漂亮,好让人误会。
说着,他面向谢陵,笑容越发明朗,我阿娘当时一看见他,就特别喜欢,非要留下阿执,说什么给我当童养媳儿。虽是戏言,但我娘是真喜欢他。后来知晓阿执是个男儿身,失望是有一些,可终究抵不过喜欢,就将人收为义子了。当初知晓阿执是谢家的孩子,我娘还难过了许久啊!
谢陵:是啊,沈执别的出息没有,的确生得很好,就有这一点好处,抵得过别人十几样好处,有时候看他生得好看的份上,我都对他下不去手。
我也下不去手,言归正传,今晚听谢兄一番推测,我大致知道阿执的身份了,我如今只问你一句,他身上流着谢家的血,你认还是不认?
谢陵不说认,也不说不认,许久才道:他永远是我的人。
沈墨轩得他这句话,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不禁感慨道:你对阿执是真的很好,若换成是我,恐怕做不到你这份上罢。我同阿执的情分,初时的确是因为我母亲喜欢他,所以爱
屋及乌了。若我早知阿执入京之后会发生那样的事,当初怎么都不会放他离开沈家。
谢陵默然。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误认沈执是谢家的孩子,自己也绝对不会接他回来,更别提六年来的宠爱了。
若是没了这六年来的感情,如今更谈不上偏袒他,活剐了他还差不多。
偏偏在最错误的时间,遇见了一生所爱,偏偏二人之间隔着数不清的背叛和利用,也许有一天,自己倾尽全力地跨越山海,终究无法真正拥阿执入怀。
他其实也不喜欢波谲诡异的官场,可若没了权倾朝野的本事,以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要怎么保护喜欢的人。
接下来便是商讨对策,一直到深夜,沈墨轩才起身告辞。
谢陵将人送出房门,见今晚月色极好,想起沈执在牢房担惊受怕,心尖就疼。
谢兄留步罢,明日一早,我便带人去搜查尚书府,势必将你说的那份考题搜查出来。不管怎样,先把人弄出来再说,受大理寺的刑跟受家法终究是不一样的。
沈墨轩说完,拱手告退。
翌日衙差就将三人提溜到公堂当众受审,沈执以为主审官是良王殿下,沈墨轩应该是个副审官,谁知道到哪儿了才发现。
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良王殿下不是主审官,皇帝才是,不仅沈墨轩是副审官,谢陵也是。
沈执不明白,遇见这种事情,作为自己的亲哥哥,难道谢陵不该避嫌,怎么还能堂而皇之地坐在位置上,看着他跪在堂下。
不待他多想,头顶惊堂木一震,满场寂静,只听元祁淡淡道:堂下三人报上名来。
三人报了名字和考号,曹誉在狱中差点被沈执打死,立马开始叫嚷,声泪俱下道:姐夫,我是无辜的啊,那考题又不是我爹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考什么!我要是提前知道了,早考上会元了,怎么可能考不过沈执?姐夫,你可一定要相信我啊!
称陛下,公堂之上无亲眷。元祁神色平静,目光转向了沈执,冷笑道:你怎么说?
沈执抬眸,暗暗攥紧了拳头。即便不用去看,也知道谢陵此时此刻就坐在右上首,距离他不过十步之遥,一定神色淡然,古井无
波的双眸仿佛炎炎夏日中一汪清泉,哪怕天塌下来了,也不改神色。
也许,谢陵此时也在望着他,眸色深邃沉静,整个人置身于天地之间,如神明一般高高在上。而自己低贱如尘,早就失去了跟神明并肩的资格。
沈执缓缓呼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缓些:我没有作弊,也没人向我泄题,我是被冤枉的。
你放屁!曹誉破口大骂道:没人向你泄题,你怎么考得上会元?你这三年以来,人都不知道在哪儿,中书令回京才短短几个月,就能把你教好了?那他可真厉害啊,竟能化朽木为神才,若真有这般惊天之才,当初怎么会受你背后一刀!我看你就是青天白日说鬼话!
顿了顿,他又跪行几步,哭道:姐夫,沈执攀龙附凤,忘恩负义,京城人人皆知啊!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弟弟,就有什么样的哥哥!沈执不是好东西,可见和他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也不是什么好人!一坏坏一家啊,姐夫!依我愚见,抄沈执全家啊!
沈执平静道:对,曹公子说得好极了。
元祁脸色一沉,不悦地呵斥道:称陛下!公堂之上岂容你放肆,来人啊,先打他二十棍!说着,两旁的衙差见状,一左一右要将沈执按倒。
结果元祁又道:不是沈执。他点了点曹誉。
衙差不敢耽搁,忙将曹誉按倒,不消片刻,就响起了一阵堪比杀猪的痛呼声。
沈执眼观鼻鼻观心,一点也不想当众受杖,最起码他不愿意当着谢陵的面受杖。
元祁这次急诏谢陵回京,定是谋要事,为消谢陵的怨气,还不惜将沈执贬至谢府为奴,随意打罚。
因此,沈执断定,元祁绝对不会当着谢陵的面让人动手伤他,否则岂不是当众打了谢家的脸。更何况元祁此人最在意颜面,曹誉虽是无意冒犯,但将元氏一族骂了一通,元祁岂能容忍。
果不其然,二十棍过去了,曹誉直接疼昏过去,那两个衙差站那没动,就做好准备再打一人。目光一直落在沈执身上。
结果元祁摆了摆手,直接让两人下去了。
谢陵眉头一蹙,暗暗攥紧了拳头。不仅是他,满场的人都
若有所思起来,纷纷暗猜,皇帝是否对沈执还有几分旧情在。
沈墨轩缓缓呼了口气,不动声色地擦了把汗。
在场众人各个心怀鬼胎,无一人开口,元瑾见状,更觉得皇兄对沈执还有旧情,立马便道:皇兄,这个沈执一向心术不正,诡计多端,臣弟看不如用个大刑,抬夹棍上来,看他的嘴硬,还是骨头硬!
沈执面色平静,早就尝过夹棍的滋味,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更痛的都受过了,这些都是小孩子家的玩意儿。他很隐忍,普通的刑具对他没用。哪怕当场夹断他的腿骨,也撬不开他的嘴。
元祁神色不悦起来,语气尚可:屈打成招的法子,朕不会用。
皇兄!元瑾越发觉得二人还有旧情在,面露薄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要怎么审?
你退下。
元瑾还要多言,可见皇帝已经不耐烦了,赶紧把话吞了回去,万般不情愿地坐了回去。
沈执,朕不愿对你用刑,不代表不会对你用刑,你可要想清楚了,这考题到底是谁泄的?
沈执:我怎么知道是谁泄的?反正不是我泄的!我还觉得奇怪,为何我是会元,我应该连前十都考不上才对!
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元祁敲了敲惊堂木,待人声息了,才道:你是何意?
春闱一共分三场,我虽考了三场,可最后一场,我是半字没写!此话一出,众人更惊,就连谢陵都不动声色地坐直了,就听沈执道:在座各位皆知我是何样的人,实不相瞒,我就是天生狼心狗肺,不知好歹。不管我哥哥,不,应该是谢陵,不管他待我有多好,我都不会感激于他!
他伸手指着谢陵,试图将谢陵摘得干干净净,我恨他!当年谢家突逢大难,祖父死了,爹娘也死了,乱党纷起,全天下都乱套了,可他在哪里?他但凡顾念着我半点,我当年就不会走丢,更不会吃那么多苦!
谢陵狭长的眸子一眯,瞬间便猜出了沈执的意图,再联系沈执之前传入宫中的密函,以及这阵子的反应,还有什么不好猜的。
定然是皇帝想借此事大做文章,从目前来看,原因只有两个:一是,给自己一
个下马威,让他学着收敛。二是,试探沈执的衷心。
既然没人闯入谢府搜查,沈执也没有在府中藏过考题,而他又偏偏第三场考试半字没写,又能得出两个猜想:一是,沈执良心发现,想改过自新了,但一时半会儿又脱离不了魔爪。二是,皇帝还有其他打算。
第一条暂且不论,单说这第二条,如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周边国家不足为惧。唯一值得皇帝忌惮的,便是远在雁北的那位王爷。
再综合来看从雁北传来的密函,以及皇帝对沈执的态度,似乎更好猜了。
大致还是两种可能:一是,沈执本来就是皇上的人,只不过皇上想要自己对付宁王,想玩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二是,沈执其实是宁王的人,但不知出于何种理由,同元祁纠缠不清。
至于公堂之上,为何突然口出狂言,谢陵姑且认为是沈执的良心发现。于是神色坦然道:原来你这么恨我。
是!我就是恨你,我恨死你了!沈执一手指着他,一手暗暗掐大腿,逼着自己红了眼眶,你在外对我维护有加,实则对我非打即骂,恨不得我立马死了才好!
元祁忽道:沈执!
皇上!容臣先处理一下家事,谢陵起身拱手,不待元祁答应,又转过身来平静道:你继续说,我想听听你究竟有多恨我。
沈执知晓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冒着被元祁和谢陵两头打残的风险,骂道:你白日打我,晚上打我,一天十二个时辰,只要你在府上,我就没有一刻舒坦!说到底了,你就是怕爹娘怪你,所以才不肯杀我!
顿了顿,他环顾全场道:诸位,正像曹誉说的那样,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我能沦落至此,人人喊打,足够说明与我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如果是小坏蛋,那他就是彻彻底底的伪君子真小人,浑蛋人渣畜生!就该不得好死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堕入畜牲道,受人唾骂!
沈执一口气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脏话骂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然反抗!
元祁脸色阴沉,有心呵斥沈执住口,可又怕露出马脚,让谢陵察觉了,一直在暗暗忍
耐。
场上官员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你们听听,不肖子孙啊,不肖子孙!
中书令大人那样的品性,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弟弟?
谁不说呢,沈执此人当真是无可救药了!
谢陵目光一扫,场上便收了声,神色自始至终都淡然至极,也看不出来是喜是怒,沈执最最最怕他这副神态,知晓自己这回犯了众怒,不会有好下场了。
但他心里半点也不惧,只要想到这次能彻底将谢陵摘干净,以后就不欠他的了,就越发大声道:虽然我如此恨他,但我终究是谢家的孩子!泄题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即便恨死了谢陵,也不可能让谢家旁系几百口人同我一起丧命!各位大人若是不信,现在就去查我的试卷!看看我第三张考卷,到底是不是空白的。顺便再查一查,到底是内阁哪位太傅批改的,最好能拿一份备用试题过来,我当众写给你们看!
此话一出,元祁的脸色更加阴沉,抬手让人去取,早在他知晓沈执交了份白卷以后,就命夏司寻了一篇沈执曾经写过的文章补进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