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艾晓雅见她识趣,也笑着道:那就要麻烦肖太太了。
肖姨娘回到刘府后,砸了两个杯子,让心腹丫鬟出门找李婆子在老地方见面。
第二天一早,肖姨娘便自以为静悄悄地出了门,却不知,她前脚出了门,后脚刘氏便派了人跟上。
等她中午回家时,跟去的人却直接去了林家村,赵时悦听了消息后,交代好家里的事,立马套车去了县城。
李婆子傍晚正在堂屋里就着花生米,喝着小酒,时不时摸一下袖中刚得的十两银子,心里美得很。
突然听见敲门声,只当在酒楼做工的儿子提前回来,吩咐在房里绣花的儿媳去开门。
李婆子见进门的是赵时悦,心里咯噔一声,嘴上却笑道:哎呦,这不是赵掌柜家的哥儿吗,怎么有空来这里。
赵时悦微笑道:都说李妈妈八面玲珑,这回却是叫错人了,我现在可不是赵家哥儿,而是林家大夫郎。
李婆子脸色变了变,对儿媳妇道:你去酒楼接接福远,顺便买只甜皮鸭。
年轻妇人不敢多问,只得老实出门,赵时悦径直坐到堂屋正中的太师椅子上,说道:听刘太太说,李妈妈和肖姨娘好得很,我今天特地来向李妈妈请教一下,我家二弟妹和肖姨娘合伙的生意最后是亏还是赚呢?
李婆子看着这个老街坊家的干练小哥儿,心里突然气弱得很,咬牙直接道:悦哥儿,哦不!林大夫郎,你也别来逼我这个老婆子,我就是个拿钱办事的,可不敢得罪刘家。
噗嗤我还不知道肖姨娘能代表刘家了,刘家现在是刘太太当家吧。赵时悦慢慢收了笑,冷冷地看着李婆子,一字一顿沉声道:还是说,李妈妈觉得我林家比一个姨娘好得罪!
李婆子冷汗直流,先不说乡试结果如何,就冲林成文这个举人老爷,也不是她这种老婆子惹得起的,便如竹筒倒豆子般,把什么都说了出来。
赵时悦得到了答案,笑着递了五十两银票给李婆子,只说是请她喝酒的钱,便离开李家,去了梧桐巷。
赵时悦进门时,林方明两口子还在书房聊天,听见开门声都走了出来。
看见两人都在,赵时悦直接说道:四木今天有些不好,哭闹得厉害,你们快随我回去看看。
林方明不疑有他,到底是自己亲儿子,放下手中文稿,便打算回去。
艾晓雅倒是一点也不想走,可儿子生病,自己不回去,显得不太合常理,也只能收了两件衣服,上了车。
三人回到林家村时,家里的人都已经睡着了,赵时悦解释说孩子可能好了一些,让林方明两人也去休息,明天早上再说。
第二天,赵时悦一早就去了大伯父家,和大伯父单独在书房谈了半个时辰才回家。
回家时,林方旭两口子正在逗四木玩笑,艾晓雅看见他,说道:赵娘子说四木昨天只是嘴馋吃了点辣椒而已,大哥夫昨天是不是太过紧张了,也没说清楚,害我和相公昨晚夜担心了一晚。既然已经好了,下午我们就回县城去,我的成衣铺子快开张了,离不得人。
赵时悦淡淡道:不急,吃了早饭我们先去大伯父家一趟,他有些事情要交代。
艾晓雅两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赵时悦带着两人到大伯父家的时候,大伯父已经和大爷爷、六爷爷三人等在了堂屋里,其它人都打发了出去,俨然一副三堂会审的架势。
等三人见了礼,林成文才示意赵时悦开口。
赵时悦看了一脸莫名的夫妻两人,从刘老爷打算将庶女许给旭哥儿说起,再从肖姨娘怎么和艾晓雅认识,说到艾晓雅为其母女画衣服样子,再说到两人是如何在一起做生意的。
当听到他说艾晓雅就用几套新式衣服,占了六成利时,大爷爷气得用手杖重重地锤了两下石板,沉声问道:明哥儿,你媳妇儿做的这些事,你可知道?
林方明脸色微白地说道:知道,我有给娘子提过,但她们只是合伙做生意而已,并没有牵扯到旭哥儿的婚事。
六爷爷听完冷笑道:嗤老夫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合伙人,专给别人送钱的。
赵时悦看二弟妹,面露不甘,打断她想要辩驳的话,说道:二弟妹,你们铺子开张时,你是打算找些年轻女子,穿了店里成衣,站在外面招揽生意吧。
艾晓雅冷声回道:只是为了更好的展示衣服罢了,哥夫何必说得如此不堪。
赵时悦不可置否道:肖姨娘可是给你说,从家里找几个丫鬟来穿?可惜她前脚给你这样说,后脚就让县里的牙婆帮忙去桃花坊,打算找一些暗娼来代替。
林方明听完哥夫说的话,脸色大变,慌忙拉着艾晓雅的手说道:走,我们赶紧进城,你去找肖姨娘,就说这生意我们不做了。
艾晓雅勃然大怒,甩开他的手道:凭什么!我前前后后忙碌了那么久,凭什么你们说不做就不做了。
林方明见大爷爷几人,脸阴得都快滴水,忙劝道:肖姨娘明显没安好心,铺子你又占六成,以后若是别人知道,铺子暗娼有钱财来往,她倒是没什么,大可以都推到你身上,你要怎么办?更别说旭哥儿以后是要出仕的,摊上这名声,以后怎么在官场立足。
林方明的话不但没有起到劝解的作用,反而更加激怒了艾晓雅,使她失了理智地喊道:我做我的生意,和旭哥儿有什么关系,凭什么什么事都得给他让道。凭什么为了你们的人生目标,我就要放弃自己的,我也是个人啊!
艾晓雅说道最后,已经杏目含泪,林方明听了她的话,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但又觉得她说的不那么对,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林成文懒得看自己二侄子的白痴相,只厉声道:明哥儿带着你媳妇儿回去掰扯!旭哥儿他们回来之前,都不准离开林家村,想明白了再说。
艾晓雅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林方明拖走了。
两人走后,林成文对赵时悦说道:勤哥儿家的,你过会儿从六叔家里,领两个护卫回去,看着他们两人,不得离开家半步。下午再拿了我的名帖去见见刘家太太,让她管好自家的人,手别伸得太长。
赵时悦得了吩咐,跟着六爷爷回去领人,然后去县城见刘太太。
族长林炳光见人都走后,眯着眼对林成文说道:没想到明哥儿这媳妇儿,志向大得很呢,我林家庙小,怕是妨碍到她大展宏图了。
林成文算了算日子道:此时想来也快发榜了,等勤哥儿回来再说吧,毕竟现在成举家是他在做主。
却说赵时悦去了刘家,和刘太太谈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离开。
刘氏送他出门后,立马派人将肖姨娘的院子看守起来,禁了肖姨娘母女的足。
等刘老爷爷回家听说后,又是一阵吵闹,可惜随着刘氏大儿子在生意上崭露头角,刘老爷说话早就没什么用了。
和刘家太太很快治住了肖姨娘不同,艾晓雅却没那么容易妥协。
林方明将人带回家后,关了房门劝道:娘子你怎么可以在大伯父他们面前那样说,林家本就将科举看得极重,你那样说,族老们绝对饶不了你的。
艾晓雅却哭道:那我忙前忙后的生意就这样扔掉吗?我付出的心血难道就这么不值钱。
林方明为难道:不是不值钱,可这世道就是如此,人人都更加看中科举仕途,又有什么办法呢?
艾晓雅见他满脸颓唐,靠在他肩头说道:相公,既然林家只容得下科举,我们分家出去吧,难道我们要一直这样,依附着别人,看别人眼色过日子不成。
艾晓雅见他微微回神,又继续道:我常想象的自在日子是,相公没事就写写书,作作诗,我开个成衣铺,自己画画样式。闲下来的时候,我把生意交给掌柜,我们一起去游历名山大川,看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的书院,再去见识见识金陵的繁华,对了,不知道吴宝玉从小生活的侯府还在不在?
林方明想象着她描述的自在日子,笑着回道:在的,只是现在肯定不是吴侯府了,听说被先帝赐给了大皇长哥儿。
林方明说完,眼神暗了暗说道:是啊,等大哥回来,我们就分出去单过吧。
第二十九章
八月三十,张榜日。
林方旭一行人还不知道五仪县的种种,此时人在别院等着,心却已经飞去了贡院门口。
许家别院周围住的人家里,有好些家里都有考生,从早上开始,已经有好几拨报喜的官差,敲着锣过来,只是到现在都没有来许家别院的。
等待总是煎熬的,包括林方旭也不例外。
当大家都有些心焦的时候,便听见外面当当当响起一阵锣声,林方启一个箭步就窜了出去,打开大门时,见门口站着报喜的衙役,前面一人手里举着一个大红色竖匾,上面写着:捷报杭州许老爷讳仲康,高中浙江乡试第五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见到有人出来,高声叫道:快请许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许仲康被众人簇拥着站在门口,给了报喜的人发了红包,接了红匾后便又回去等着,毕竟屋子里还有三人没等到结果,他也不好太显摆。
不过此时已经报到了第五名,其实大家也都清楚,除了林方旭,其他两人这次怕是落榜了。
林方启倒是心态平和得很,高兴道:许师兄好样的,位列五魁啊!
许仲康也很高兴,嘴上谦虚道:我这算什么,旭哥儿看来至少是前四。
林方启却一点不谦虚,说道:没准旭哥能中解元呢,到时候就成大四喜了。
林方旭翻个白眼,刚要出言反驳几句,就听见外面响起了比刚才更加震耳的锣声。
几人走到门口,看见巷口比刚才人数还要多得多的衙役,举着镶金边牌匾过来。
林方启隔着老远便看见了牌匾上的字,兴奋得跳了起来,一把将林方旭扛起,大笑着喊道:旭哥儿,你真的中了解元了,解元啊!
给考生报喜的同时,杭州府衙也会快马加鞭,向中举考生家里报喜。
从八月三十日开始,大爷爷、六爷爷等族老就已经开始心急难安,族人也是每天都要往村头望几次。
浙江布政司下有八十一个州县,每年乡试中举名额只有九十五人左右,五仪县学风不上不下,上一届乡试一个中举的都没有。
乡试中举人数关系到本县县令文教工作做得好不好,李县令初来乍到,又是满怀雄心抱负,哪里能不重视。
再加上又出了个小三元,此时李县令已经命令衙役准备好炮仗、锣鼓,只等接到喜报,就要宣扬得满城皆知,大肆庆贺。
九月初五,李县令就得到消息,报喜队伍已经过了五仪山,赶忙命令衙役在北城门口等着,同时还汇集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等到第一支报喜队伍,高喊着,恭喜五仪县某某老爷乡试中了第九十五名。
百姓齐声欢呼,虽然并不一定都知道某某是谁,但不妨碍一群人簇拥着报喜的队伍,敲锣打鼓绕城一周,再去举人老爷家蹭吃蹭喝,讨个喜钱彩头。
去讨喜钱的百姓刚回到城门口的时候,又有一对骑士到来,依然高喊着,恭喜五仪县某某老爷乡试中了第七十三名。
李县令此时高兴得很,本来以为除了林方旭能再中一个就好了,没想到还多了一个吊车尾的,但吊车尾的也是举人老爷不是。
然而等在城门口的百姓却没有那么高兴了,前面两个队伍过后,就没有人再来,有些没了耐心的百姓已经回去了。
还没走的人中,纷纷议论道:不是说去年的小三元也参加了么,怎么没听到他的名字。
年纪太小了,应该等等再去的。
别是个伤仲永啊
林方武带着林家村的几个小子还有二木,也等在城门口,听着其它人的议论都脸色难看,二木想大声反驳说:小叔叔是天才,才不会落榜。可又觉得这样做,会像父亲说的那样,失了风度,只得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官道。
等到太阳偏西,漫天红云时,才从夕阳的金光中,奔来比之前要多的多的骑士,二木兴奋地高喊着:我小叔叔的报喜队伍来了,我小叔叔的
等骑士走近后,齐声高喊道:恭喜五仪林老爷讳方旭,高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刚刚还在旁边说着小叔叔过不了的人,此时却齐齐感叹道:小三元又中了一元啊。
这下是大四喜了吧。
听说才十五岁,大魏朝最年轻的解元郎啊。
林方武见众人簇拥着报喜的队伍进了城,才反应过来,几人赶紧驾着车,赶回林家村报信。
族长接到消息后,带着林成文去了侄子家,勤哥儿、旭哥儿估计还在路上,成举又是个没主意的,没人帮衬着不行。
赵时悦对自己小叔子有信心得很,半个月前就定好席面,此时前后院已经摆了二十五桌,凉菜已经上桌,热菜还在热水里温着。
二木回来后,赵时悦便敞开大门,将准备好的红包和喜钱拿出来,在院子里等着。
林炳光看后,觉得喜钱怕是不够,忙让林成文再准备一些,却见老六带着林方茂抱着一小箱子进了门,乐呵呵地说道:刚听小武他们说旭哥儿中的是解元,我就知道你们准备的喜钱怕是不够,茂哥儿把箱子给你哥夫,到时可别堕了我们解元郎的气度。
赵时悦刚要推辞,便听见敲锣声,却见本县县丞亲自带着报喜的队伍过来,后面还跟着五仪县好些富甲乡绅。
林成文和胡县丞是认识的,此时带着林成举迎了上去,不等他开口,胡县丞便先笑着说道:好你个林兄,族里竟然出了如此年轻的解元郎,真是可喜可贺啊!
林成文寒暄道:哪里,哪里,成举,这位是本县胡县丞,胡兄,这位乃在下堂弟,也是解元郎的父亲。
林成举忙要行礼,胡县丞自己也只是个举人,哪里敢在解元郎父亲面前摆谱,深深一礼,贺道:恭喜林贤弟,贵公子高中头名解元,实乃五仪县之荣耀啊。
林成举被堂哥拉了一下,忙拱手道:没有,没有都是大人们教导有方。
恋耽美
肖姨娘回到刘府后,砸了两个杯子,让心腹丫鬟出门找李婆子在老地方见面。
第二天一早,肖姨娘便自以为静悄悄地出了门,却不知,她前脚出了门,后脚刘氏便派了人跟上。
等她中午回家时,跟去的人却直接去了林家村,赵时悦听了消息后,交代好家里的事,立马套车去了县城。
李婆子傍晚正在堂屋里就着花生米,喝着小酒,时不时摸一下袖中刚得的十两银子,心里美得很。
突然听见敲门声,只当在酒楼做工的儿子提前回来,吩咐在房里绣花的儿媳去开门。
李婆子见进门的是赵时悦,心里咯噔一声,嘴上却笑道:哎呦,这不是赵掌柜家的哥儿吗,怎么有空来这里。
赵时悦微笑道:都说李妈妈八面玲珑,这回却是叫错人了,我现在可不是赵家哥儿,而是林家大夫郎。
李婆子脸色变了变,对儿媳妇道:你去酒楼接接福远,顺便买只甜皮鸭。
年轻妇人不敢多问,只得老实出门,赵时悦径直坐到堂屋正中的太师椅子上,说道:听刘太太说,李妈妈和肖姨娘好得很,我今天特地来向李妈妈请教一下,我家二弟妹和肖姨娘合伙的生意最后是亏还是赚呢?
李婆子看着这个老街坊家的干练小哥儿,心里突然气弱得很,咬牙直接道:悦哥儿,哦不!林大夫郎,你也别来逼我这个老婆子,我就是个拿钱办事的,可不敢得罪刘家。
噗嗤我还不知道肖姨娘能代表刘家了,刘家现在是刘太太当家吧。赵时悦慢慢收了笑,冷冷地看着李婆子,一字一顿沉声道:还是说,李妈妈觉得我林家比一个姨娘好得罪!
李婆子冷汗直流,先不说乡试结果如何,就冲林成文这个举人老爷,也不是她这种老婆子惹得起的,便如竹筒倒豆子般,把什么都说了出来。
赵时悦得到了答案,笑着递了五十两银票给李婆子,只说是请她喝酒的钱,便离开李家,去了梧桐巷。
赵时悦进门时,林方明两口子还在书房聊天,听见开门声都走了出来。
看见两人都在,赵时悦直接说道:四木今天有些不好,哭闹得厉害,你们快随我回去看看。
林方明不疑有他,到底是自己亲儿子,放下手中文稿,便打算回去。
艾晓雅倒是一点也不想走,可儿子生病,自己不回去,显得不太合常理,也只能收了两件衣服,上了车。
三人回到林家村时,家里的人都已经睡着了,赵时悦解释说孩子可能好了一些,让林方明两人也去休息,明天早上再说。
第二天,赵时悦一早就去了大伯父家,和大伯父单独在书房谈了半个时辰才回家。
回家时,林方旭两口子正在逗四木玩笑,艾晓雅看见他,说道:赵娘子说四木昨天只是嘴馋吃了点辣椒而已,大哥夫昨天是不是太过紧张了,也没说清楚,害我和相公昨晚夜担心了一晚。既然已经好了,下午我们就回县城去,我的成衣铺子快开张了,离不得人。
赵时悦淡淡道:不急,吃了早饭我们先去大伯父家一趟,他有些事情要交代。
艾晓雅两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赵时悦带着两人到大伯父家的时候,大伯父已经和大爷爷、六爷爷三人等在了堂屋里,其它人都打发了出去,俨然一副三堂会审的架势。
等三人见了礼,林成文才示意赵时悦开口。
赵时悦看了一脸莫名的夫妻两人,从刘老爷打算将庶女许给旭哥儿说起,再从肖姨娘怎么和艾晓雅认识,说到艾晓雅为其母女画衣服样子,再说到两人是如何在一起做生意的。
当听到他说艾晓雅就用几套新式衣服,占了六成利时,大爷爷气得用手杖重重地锤了两下石板,沉声问道:明哥儿,你媳妇儿做的这些事,你可知道?
林方明脸色微白地说道:知道,我有给娘子提过,但她们只是合伙做生意而已,并没有牵扯到旭哥儿的婚事。
六爷爷听完冷笑道:嗤老夫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合伙人,专给别人送钱的。
赵时悦看二弟妹,面露不甘,打断她想要辩驳的话,说道:二弟妹,你们铺子开张时,你是打算找些年轻女子,穿了店里成衣,站在外面招揽生意吧。
艾晓雅冷声回道:只是为了更好的展示衣服罢了,哥夫何必说得如此不堪。
赵时悦不可置否道:肖姨娘可是给你说,从家里找几个丫鬟来穿?可惜她前脚给你这样说,后脚就让县里的牙婆帮忙去桃花坊,打算找一些暗娼来代替。
林方明听完哥夫说的话,脸色大变,慌忙拉着艾晓雅的手说道:走,我们赶紧进城,你去找肖姨娘,就说这生意我们不做了。
艾晓雅勃然大怒,甩开他的手道:凭什么!我前前后后忙碌了那么久,凭什么你们说不做就不做了。
林方明见大爷爷几人,脸阴得都快滴水,忙劝道:肖姨娘明显没安好心,铺子你又占六成,以后若是别人知道,铺子暗娼有钱财来往,她倒是没什么,大可以都推到你身上,你要怎么办?更别说旭哥儿以后是要出仕的,摊上这名声,以后怎么在官场立足。
林方明的话不但没有起到劝解的作用,反而更加激怒了艾晓雅,使她失了理智地喊道:我做我的生意,和旭哥儿有什么关系,凭什么什么事都得给他让道。凭什么为了你们的人生目标,我就要放弃自己的,我也是个人啊!
艾晓雅说道最后,已经杏目含泪,林方明听了她的话,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但又觉得她说的不那么对,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林成文懒得看自己二侄子的白痴相,只厉声道:明哥儿带着你媳妇儿回去掰扯!旭哥儿他们回来之前,都不准离开林家村,想明白了再说。
艾晓雅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林方明拖走了。
两人走后,林成文对赵时悦说道:勤哥儿家的,你过会儿从六叔家里,领两个护卫回去,看着他们两人,不得离开家半步。下午再拿了我的名帖去见见刘家太太,让她管好自家的人,手别伸得太长。
赵时悦得了吩咐,跟着六爷爷回去领人,然后去县城见刘太太。
族长林炳光见人都走后,眯着眼对林成文说道:没想到明哥儿这媳妇儿,志向大得很呢,我林家庙小,怕是妨碍到她大展宏图了。
林成文算了算日子道:此时想来也快发榜了,等勤哥儿回来再说吧,毕竟现在成举家是他在做主。
却说赵时悦去了刘家,和刘太太谈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离开。
刘氏送他出门后,立马派人将肖姨娘的院子看守起来,禁了肖姨娘母女的足。
等刘老爷爷回家听说后,又是一阵吵闹,可惜随着刘氏大儿子在生意上崭露头角,刘老爷说话早就没什么用了。
和刘家太太很快治住了肖姨娘不同,艾晓雅却没那么容易妥协。
林方明将人带回家后,关了房门劝道:娘子你怎么可以在大伯父他们面前那样说,林家本就将科举看得极重,你那样说,族老们绝对饶不了你的。
艾晓雅却哭道:那我忙前忙后的生意就这样扔掉吗?我付出的心血难道就这么不值钱。
林方明为难道:不是不值钱,可这世道就是如此,人人都更加看中科举仕途,又有什么办法呢?
艾晓雅见他满脸颓唐,靠在他肩头说道:相公,既然林家只容得下科举,我们分家出去吧,难道我们要一直这样,依附着别人,看别人眼色过日子不成。
艾晓雅见他微微回神,又继续道:我常想象的自在日子是,相公没事就写写书,作作诗,我开个成衣铺,自己画画样式。闲下来的时候,我把生意交给掌柜,我们一起去游历名山大川,看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的书院,再去见识见识金陵的繁华,对了,不知道吴宝玉从小生活的侯府还在不在?
林方明想象着她描述的自在日子,笑着回道:在的,只是现在肯定不是吴侯府了,听说被先帝赐给了大皇长哥儿。
林方明说完,眼神暗了暗说道:是啊,等大哥回来,我们就分出去单过吧。
第二十九章
八月三十,张榜日。
林方旭一行人还不知道五仪县的种种,此时人在别院等着,心却已经飞去了贡院门口。
许家别院周围住的人家里,有好些家里都有考生,从早上开始,已经有好几拨报喜的官差,敲着锣过来,只是到现在都没有来许家别院的。
等待总是煎熬的,包括林方旭也不例外。
当大家都有些心焦的时候,便听见外面当当当响起一阵锣声,林方启一个箭步就窜了出去,打开大门时,见门口站着报喜的衙役,前面一人手里举着一个大红色竖匾,上面写着:捷报杭州许老爷讳仲康,高中浙江乡试第五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见到有人出来,高声叫道:快请许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许仲康被众人簇拥着站在门口,给了报喜的人发了红包,接了红匾后便又回去等着,毕竟屋子里还有三人没等到结果,他也不好太显摆。
不过此时已经报到了第五名,其实大家也都清楚,除了林方旭,其他两人这次怕是落榜了。
林方启倒是心态平和得很,高兴道:许师兄好样的,位列五魁啊!
许仲康也很高兴,嘴上谦虚道:我这算什么,旭哥儿看来至少是前四。
林方启却一点不谦虚,说道:没准旭哥能中解元呢,到时候就成大四喜了。
林方旭翻个白眼,刚要出言反驳几句,就听见外面响起了比刚才更加震耳的锣声。
几人走到门口,看见巷口比刚才人数还要多得多的衙役,举着镶金边牌匾过来。
林方启隔着老远便看见了牌匾上的字,兴奋得跳了起来,一把将林方旭扛起,大笑着喊道:旭哥儿,你真的中了解元了,解元啊!
给考生报喜的同时,杭州府衙也会快马加鞭,向中举考生家里报喜。
从八月三十日开始,大爷爷、六爷爷等族老就已经开始心急难安,族人也是每天都要往村头望几次。
浙江布政司下有八十一个州县,每年乡试中举名额只有九十五人左右,五仪县学风不上不下,上一届乡试一个中举的都没有。
乡试中举人数关系到本县县令文教工作做得好不好,李县令初来乍到,又是满怀雄心抱负,哪里能不重视。
再加上又出了个小三元,此时李县令已经命令衙役准备好炮仗、锣鼓,只等接到喜报,就要宣扬得满城皆知,大肆庆贺。
九月初五,李县令就得到消息,报喜队伍已经过了五仪山,赶忙命令衙役在北城门口等着,同时还汇集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等到第一支报喜队伍,高喊着,恭喜五仪县某某老爷乡试中了第九十五名。
百姓齐声欢呼,虽然并不一定都知道某某是谁,但不妨碍一群人簇拥着报喜的队伍,敲锣打鼓绕城一周,再去举人老爷家蹭吃蹭喝,讨个喜钱彩头。
去讨喜钱的百姓刚回到城门口的时候,又有一对骑士到来,依然高喊着,恭喜五仪县某某老爷乡试中了第七十三名。
李县令此时高兴得很,本来以为除了林方旭能再中一个就好了,没想到还多了一个吊车尾的,但吊车尾的也是举人老爷不是。
然而等在城门口的百姓却没有那么高兴了,前面两个队伍过后,就没有人再来,有些没了耐心的百姓已经回去了。
还没走的人中,纷纷议论道:不是说去年的小三元也参加了么,怎么没听到他的名字。
年纪太小了,应该等等再去的。
别是个伤仲永啊
林方武带着林家村的几个小子还有二木,也等在城门口,听着其它人的议论都脸色难看,二木想大声反驳说:小叔叔是天才,才不会落榜。可又觉得这样做,会像父亲说的那样,失了风度,只得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官道。
等到太阳偏西,漫天红云时,才从夕阳的金光中,奔来比之前要多的多的骑士,二木兴奋地高喊着:我小叔叔的报喜队伍来了,我小叔叔的
等骑士走近后,齐声高喊道:恭喜五仪林老爷讳方旭,高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刚刚还在旁边说着小叔叔过不了的人,此时却齐齐感叹道:小三元又中了一元啊。
这下是大四喜了吧。
听说才十五岁,大魏朝最年轻的解元郎啊。
林方武见众人簇拥着报喜的队伍进了城,才反应过来,几人赶紧驾着车,赶回林家村报信。
族长接到消息后,带着林成文去了侄子家,勤哥儿、旭哥儿估计还在路上,成举又是个没主意的,没人帮衬着不行。
赵时悦对自己小叔子有信心得很,半个月前就定好席面,此时前后院已经摆了二十五桌,凉菜已经上桌,热菜还在热水里温着。
二木回来后,赵时悦便敞开大门,将准备好的红包和喜钱拿出来,在院子里等着。
林炳光看后,觉得喜钱怕是不够,忙让林成文再准备一些,却见老六带着林方茂抱着一小箱子进了门,乐呵呵地说道:刚听小武他们说旭哥儿中的是解元,我就知道你们准备的喜钱怕是不够,茂哥儿把箱子给你哥夫,到时可别堕了我们解元郎的气度。
赵时悦刚要推辞,便听见敲锣声,却见本县县丞亲自带着报喜的队伍过来,后面还跟着五仪县好些富甲乡绅。
林成文和胡县丞是认识的,此时带着林成举迎了上去,不等他开口,胡县丞便先笑着说道:好你个林兄,族里竟然出了如此年轻的解元郎,真是可喜可贺啊!
林成文寒暄道:哪里,哪里,成举,这位是本县胡县丞,胡兄,这位乃在下堂弟,也是解元郎的父亲。
林成举忙要行礼,胡县丞自己也只是个举人,哪里敢在解元郎父亲面前摆谱,深深一礼,贺道:恭喜林贤弟,贵公子高中头名解元,实乃五仪县之荣耀啊。
林成举被堂哥拉了一下,忙拱手道:没有,没有都是大人们教导有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