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迫成为风水先生的日子里——青衣杏林(
郁宁摇了摇头,说:我不愿理会他不是因为他前恭后倨芙蓉,你猜猜院子里的那些尸体,到底是有多少是他做的?
芙蓉一惊:少爷?
郁宁想了想,说:我方才想了想,若是周小公子真的如我们所见一般那般穷凶极恶,那苗女到底是眼瞎了还是心盲了,才会喜欢上他,连生死蛊都给了对方?但若是不是呢?那些事情又是谁做的呢?
古来也有不少捧杀之事,这种深宅大院里面,什么事儿没有?郁宁接了一句,顿了顿说:算了,与我们何干。
芙蓉低低的应了一声,郁宁突然拂袖将桌上的茶盏尽数拂下桌去,听见那些杯盏碎裂之声,淡淡的说:怨不得师傅恼怒起来就喜欢摔个杯子砸个碗的,委实出气。
***
半刻后王管事去而复返,禀报道:少爷,一切打点妥当。
嗯,那就出发吧。郁宁点了点头,对了,记得告诉先生和兰公子,今日我不回去了。
王管事道:少爷放心,方才属下令人回去收拾行囊之时,便已经告知过先生与兰公子了。
嗯,那就好。郁宁应了一声,带着人出去了。此时周府的人也得了消息,周侍郎正在大门口等着他,郁宁微微颔首就算是打过招呼了,自顾自上了马车。
周侍郎见他如此轻慢,不由拂袖,恨恨的上了自己的马车。
小鹤山就在长安府外四五十里,按照马车的速度大概要走两个半时辰左右。王管事办事十分的妥帖,除却该有的行囊之外,还另外派了两队侍卫跟随,亦有人快马去了小鹤山,令人清扫住处,准备饭食,连路上的驿站都已经派人去清过了,郁宁这一路顺顺当当的就过去了。
到达小鹤山的时候天际就只剩下一缕夕阳了,郁宁在马车中睡了一觉,醒来看了一眼天色就知道马上就要天黑了,黑灯瞎火的上山看祖坟那基本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不光看不出来,还找死。
他吩咐了人和周侍郎打了个招呼,两队人马分头行事,各自前往居所暂住一晚,等到明天早上再上山。
周侍郎接到郁宁传来的消息的时候气得把马车里的陈设砸了个稀烂,连手都在抖,随行的周管家不敢多劝,等他砸完了东西才劝道:大公子,郁先生说得有理,这天色昏暗的,上山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是他的祖坟他当然不心急!周侍郎恨恨的道:若不是他在府中的时候就有意拖延,上了马车还令不得赶路,此刻我们就该在山上了!
周管家不敢说再早半个时辰到,他们也上不得山。这小鹤山埋了不少达官贵人,山背面的山脚下还有一片乱葬岗,那是长安府百姓设坟之处,莫说是夜晚,便是此刻他瞧着都觉得心底里冒寒气。再说了这移坟迁坟一流的事情向来都是设在上半日的。他只能劝道:大公子莫气,这等风水先生大多都有些怪癖,大公子还是随着郁先生的好。
我为何要随着他?!周侍郎阴阳怪气的说:不过是一介白身,也敢对着本官无礼!若不是有国师作为靠山说到底,国师也不过是一个替人堪舆相宅的下三流罢了!
周管家大惊失色,连忙左右看了看,道:大公子,这话可说不得说不得啊!若是得罪了风水先生,灾祸立刻就是要降临的啊!且不说其他,若是叫郁先生知晓大公子这样说国师大人,郁先生心头恼怒在祖坟动些什么手脚,那可如何是好?!
他敢!周侍郎冷笑了两声:我父亲乃是当朝首辅,他有什么胆子做手脚?若是出事,国师也保不住他!
大公子,您哎!周管家见实在是劝不得他,便也不再搭话,免得周侍郎越说越是恼火。周侍郎这是绕进了弯路子里,叫他骂上几句,说不得出了心头恶气也就想明白了。
***
郁宁这头才不管周侍郎在想些什么,队伍与周府的分开后,绕着一个弯,走了不多时便到了一座宅邸前。这小鹤山虽然是这长安府中住民的埋骨之地,对他来说却是头一回来,不免有些新鲜。此处与隆山恰好是处在对角,若是凝神而视,还能看见隆山几分气场。
但是相对而言,此处已经在隆山神仙局的气场的边缘了,所受的气场辐射自然要少一些。郁宁凝神望去,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小鹤山的山腰上有一处气场黑气冲天,搅得整座山的气场都不怎么好,气场一坏,那就相当于整座山的风水都叫它给败坏了想必那处就是周阁老家的祖坟了。
不过所幸这庄子是在山脚下,所受的影响不多。
庄子里头的下人早已得知了今日少爷要来,几个管事引着一片得力的仆俾在外等候着。郁宁一下车,几十号人便齐齐行礼,道:见过少爷!
行了,都起来吧。郁宁下了车,叫了免礼,王管事正想引着他进去,郁宁却停下了脚步,道:摆个火盆出来。
是,少爷。芙蓉应了一声,叫人端了个火盆来,郁宁扬声道:都跨了火盆再进门。
随从们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是不敢违背郁宁的命令的,自郁宁起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跨过了火盆才进门。郁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王管事他们进去了。
这庄子郁宁一看就知道也是顾国师的手笔,一进门郁宁就发现了这里头也有一个隐而不露的风水局,虽说不是什么大局,却能保这庄子一片祥和宁静,也算是全了建这座庄子的本意了。
因着出门在外,芙蓉是不能擅离郁宁身边的,便吩咐了两个紫衣婢去替郁宁收拾房间,王管事道:少爷,热水和饭食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郁宁想了想今天也算是和虫子为伍了一天,又沾了周阁老府中的晦气虽然那晦气没有沾在他身上,但是他仍旧是不舒服,便吩咐道:先去洗漱一番吧王管事也令今日去过周阁老府中的随从一并都去清洗一番。
芙蓉见四下没有外人,低声笑道:少爷,火盆都已经跨过了,柚子叶还要备下吗?
郁宁想了想:若是有的话,还是备上吧。
王管事领了命:属下替其他人谢过少爷赏赐!
郁宁挑了挑眉:既然都说了赏赐,本少爷不赏些什么好像也说不过去了今日那些坠子什么的,都不用还给本少爷了,拿去戴着吧,有好处。
王管事闻言脸色故作夸张的一垮,低声惊叫道:属下失仪少爷原来还打算讨回去?
郁宁轻笑道:怎么,不行?不知道本少爷号称周扒皮?
王管事一怔,问道:这周扒皮是谁?
一个抠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地主。
第161章
翌日, 天色晴好,山有微风, 连天气似乎都回温了一些。
郁宁清晨起来练剑, 看见这等天气也不免愉快了起来。等到用完早膳饮过了药,周阁老府的下人才上门来请,来问说是不知郁先生可选好了良辰吉时, 几时才能上山修坟。
郁宁也不欲拖延,或许是习惯了国师府的生活,陡然换了床,虽然房间里点了同样的香料,他却还是没有睡好, 早日了事也好早日回长安府,便传令下去整装出发。
郁宁这头整理的很快, 不过一盏茶后, 王管事便来请郁宁上马车了,等到国师府的队伍都快走到山脚上了,周阁老府的车队才急急忙忙的赶了上来。
周侍郎骑着马,有些气喘吁吁, 对着郁宁拱了拱手道:郁先生见谅,府中还需要准备一些祭品石材, 故而来得慢了些。
周侍郎不必见外。郁宁神色清淡的点了点头, 放下了车帘,吩咐道:走吧。
周侍郎一大清早上就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按耐下不悦之色, 也吩咐周阁老府的车队加快行驶,超过了国师府的车队,在前引着路。
周阁老家的祖坟在半山腰再往上一些的位置,从山脚下过去要走大半个时辰左右,山路道因为小鹤山时常有权贵来祭拜的缘故倒是还算平坦,马车行驶也不算颠簸。
郁宁先前还在车中看外面的风景,后来就有点嫌弃总是掀着帘子累得慌,干脆就要了一匹马跟在车队中慢悠悠的走着。他上了马,芙蓉自然要紧随左右,她也不上马了,便跟在左右,令一名侍卫替郁宁牵着缰绳。王管事本也想下车,却被郁宁训了两声老胳膊老腿的瞎折腾,这才乖乖的坐在了马车上。
小鹤山被列为长安府中权贵埋骨之地,风水自然不差。小鹤山四周有几座比小鹤山略高一些的山脉,山脊婉约,柔和环抱,背靠的山又要比正前方的山再略高一分。虽未见流水,走在山中却能听见流水潺潺,细碎叮咚,想必此山中必有水脉。
郁宁料想的不错,再往上走了片刻,山腰处便有一条清浅的溪流自东南而来,往西北而去,蜿蜒如蛇;溪流清澈,清澈见底。水在山腰,便是腰带水,水流又平和,通俗来讲便是如同一位官员的腰带,若郁宁没有猜错,自这溪水往上所葬之人非富即贵。
他唤来王管事一问,果然如此。
还不等郁宁多欣赏片刻,前头周府就有一名骑士来报说还有小半刻便能到周阁老家的祖坟处了。郁宁示意加快行程,不多时,一行人便到了一出平坦之地,再往不远处望去,便是一片连绵的坟墓。
一到此处,郁宁便先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处平坦之地便是明堂,明堂叫人用青石板给铺得平坦又整洁,没有半点倾斜之态,四四方方。远处坟包用大理石等昂贵的石材累成了圆形,寓意天圆地方。
郁宁下了马,走到了青石板与泥土地接壤之处,他自地上拔了根草起来,低头嗅了嗅,随即厌恶的把草扔到了一旁,那草根气味不似普通的草木泥土清香,反而如同某些草药一般的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味道。
负责守墓的李伯迎了上来,拱手道:见过大公子,见过郁先生。
周侍郎没有心思去关注郁宁这等拈花惹草的行为,甚至在他眼中这等行为幼稚的简直可笑。他没有理会李伯,而是先去祖坟前拈了香跪拜,等到祭拜完了他才站起身,见郁宁丝毫没有祭拜的意思,有些不悦,却也不敢催郁宁上来祭拜。
他微微颔首,带着一股子身居高位居高临下之态,道:李伯,你可知罪?
李伯连忙跪下了,额头重重的磕在了青石板上,哭丧着道:小人身为守墓人,却没有守好祖坟,罪该万死!
周侍郎冷哼了一声,李伯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头,直到青石板上沾了血迹,周侍郎才叫他起来。周侍郎淡淡的看了一眼芙蓉等人,大有为奴为婢就该如此谦卑才是的意味在里面。他左右看了看,见祖坟完好,道:李伯你之前不是报祖坟叫人恶意毁坏了么?遗蛻失窃?为何此时一看,并无异样?
李伯没敢站起来,跪在地上回禀说:小人昨日发现坟墓叫人毁了些许,小人便急忙令人补上了,而大人遗蛻则是散乱不远处,小人观痕迹,应该是野猪所为至于失踪一事,是去长安府中禀报的刘管事太过急切,当时发现后便急急匆匆去回禀了,刘管事离开不久,小人便寻着了。
周侍郎狐疑的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万不可撒谎!
小人不敢!李伯连连叩首:小人数十年前被大老爷选做守墓人,一向忠贞不二,怎敢谎报此等大事!
大老爷指的就是周阁老。
周侍郎这才点了点头,问一次的郁宁道:郁先生?您看这
郁宁带着芙蓉走到了祖坟前,最中间的那个坟包便是遭毁坏的那一座。他看了一眼墓碑,论辈分应该是周阁老的曾祖父,在坟包的东南侧有明显的腻子修补的痕迹,大理石砖也是明显要白净一些,显然此处就是破损的地方。
周侍郎跟着郁宁一道走到了坟包前,他看着坟包已经被修补一新,道:郁先生,既然遗蛻已经寻回,祖坟也已修缮一新,我们是否可以功成身退了?
郁宁摇了摇头,道:挖坟,开棺。
一旁的李伯一听,惊呼道:不可!我昨日才将大人的遗蛻重新放入棺木之中,现下怎可重开棺木再度惊扰先人?!
周侍郎也皱了皱眉,他原先觉得郁宁厉害,不过是被人吹鼓了一波富水城那余庆斋的八方封妖的风水局,但一见郁宁本人,无礼至极不说,又如此年轻,常言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便又觉得什么八方封妖,说不定就是叫人吹出来的名气罢了。
此刻他听郁宁要开棺挖坟,更是不耐烦到了极致,但仍旧是强忍着道:李伯说的有理,郁先生,为何要重新开棺?可是有什么不妥?
郁宁本就也看不上这位周侍郎前恭后倨的模样,自然也就懒得与他分析,只是道:开坟,启棺吧,棺中有不妥。
有何不妥?
等到开了棺,周侍郎一看便知。郁宁抬了抬手,国师府的侍从在他身后摆上了桌椅清茶,郁宁坐了下来,摆明了就是不容拒绝,等着开棺。
周侍郎见郁宁居然在坟前落座,方才隐忍的那些怒气便再也按捺不住,沉声道:郁先生,本官敬你是国师高足,处处以你为先,如今你竟然在坟前落座,丝毫不敬先人!郁先生可有将本官放在眼里!把当朝首辅放在眼里?!恕本官直言,郁先生若是来踏青的,又何必戏弄本官一家!
郁宁一手持盏,轻吹茶面上的浮末,饮了一口茶,才答非所问的道:周侍郎,开棺吧。
你!周侍郎一拂袖,道:不准开!先人已经被打扰了一次,怎可再开第二次!
棺中有恙,开棺吧。郁宁抬起眼睛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周侍郎,我遵我师之令前来替周阁老周全祖坟一事,还请周侍郎以大局为重,开坟,启棺。
郁宁最后一句根本就不是在对周侍郎说话,而是吩咐国师府的下人去开棺。周阁老府中随从一听哗然,李伯连呼道:不能开啊!郁先生!不能再惊扰了先人安稳啊!
周侍郎道:不准开!我若不准,谁敢擅自开坟!
郁宁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周府下人各个持着锄头木棍,警惕的看着国师府一行人,生怕他们就突然上来开棺。国师府能与郁宁带着的,皆是以一敌十之辈,一声令下不过顷刻就把周府下人都给擒住了,芙蓉不知何时站在了周侍郎身边,芙蓉一手捻着一枚薄薄的利刃,抵在了周侍郎喉间,人却低眉敛目的道:周大人,还请以大局为重。
恋耽美
芙蓉一惊:少爷?
郁宁想了想,说:我方才想了想,若是周小公子真的如我们所见一般那般穷凶极恶,那苗女到底是眼瞎了还是心盲了,才会喜欢上他,连生死蛊都给了对方?但若是不是呢?那些事情又是谁做的呢?
古来也有不少捧杀之事,这种深宅大院里面,什么事儿没有?郁宁接了一句,顿了顿说:算了,与我们何干。
芙蓉低低的应了一声,郁宁突然拂袖将桌上的茶盏尽数拂下桌去,听见那些杯盏碎裂之声,淡淡的说:怨不得师傅恼怒起来就喜欢摔个杯子砸个碗的,委实出气。
***
半刻后王管事去而复返,禀报道:少爷,一切打点妥当。
嗯,那就出发吧。郁宁点了点头,对了,记得告诉先生和兰公子,今日我不回去了。
王管事道:少爷放心,方才属下令人回去收拾行囊之时,便已经告知过先生与兰公子了。
嗯,那就好。郁宁应了一声,带着人出去了。此时周府的人也得了消息,周侍郎正在大门口等着他,郁宁微微颔首就算是打过招呼了,自顾自上了马车。
周侍郎见他如此轻慢,不由拂袖,恨恨的上了自己的马车。
小鹤山就在长安府外四五十里,按照马车的速度大概要走两个半时辰左右。王管事办事十分的妥帖,除却该有的行囊之外,还另外派了两队侍卫跟随,亦有人快马去了小鹤山,令人清扫住处,准备饭食,连路上的驿站都已经派人去清过了,郁宁这一路顺顺当当的就过去了。
到达小鹤山的时候天际就只剩下一缕夕阳了,郁宁在马车中睡了一觉,醒来看了一眼天色就知道马上就要天黑了,黑灯瞎火的上山看祖坟那基本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不光看不出来,还找死。
他吩咐了人和周侍郎打了个招呼,两队人马分头行事,各自前往居所暂住一晚,等到明天早上再上山。
周侍郎接到郁宁传来的消息的时候气得把马车里的陈设砸了个稀烂,连手都在抖,随行的周管家不敢多劝,等他砸完了东西才劝道:大公子,郁先生说得有理,这天色昏暗的,上山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是他的祖坟他当然不心急!周侍郎恨恨的道:若不是他在府中的时候就有意拖延,上了马车还令不得赶路,此刻我们就该在山上了!
周管家不敢说再早半个时辰到,他们也上不得山。这小鹤山埋了不少达官贵人,山背面的山脚下还有一片乱葬岗,那是长安府百姓设坟之处,莫说是夜晚,便是此刻他瞧着都觉得心底里冒寒气。再说了这移坟迁坟一流的事情向来都是设在上半日的。他只能劝道:大公子莫气,这等风水先生大多都有些怪癖,大公子还是随着郁先生的好。
我为何要随着他?!周侍郎阴阳怪气的说:不过是一介白身,也敢对着本官无礼!若不是有国师作为靠山说到底,国师也不过是一个替人堪舆相宅的下三流罢了!
周管家大惊失色,连忙左右看了看,道:大公子,这话可说不得说不得啊!若是得罪了风水先生,灾祸立刻就是要降临的啊!且不说其他,若是叫郁先生知晓大公子这样说国师大人,郁先生心头恼怒在祖坟动些什么手脚,那可如何是好?!
他敢!周侍郎冷笑了两声:我父亲乃是当朝首辅,他有什么胆子做手脚?若是出事,国师也保不住他!
大公子,您哎!周管家见实在是劝不得他,便也不再搭话,免得周侍郎越说越是恼火。周侍郎这是绕进了弯路子里,叫他骂上几句,说不得出了心头恶气也就想明白了。
***
郁宁这头才不管周侍郎在想些什么,队伍与周府的分开后,绕着一个弯,走了不多时便到了一座宅邸前。这小鹤山虽然是这长安府中住民的埋骨之地,对他来说却是头一回来,不免有些新鲜。此处与隆山恰好是处在对角,若是凝神而视,还能看见隆山几分气场。
但是相对而言,此处已经在隆山神仙局的气场的边缘了,所受的气场辐射自然要少一些。郁宁凝神望去,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小鹤山的山腰上有一处气场黑气冲天,搅得整座山的气场都不怎么好,气场一坏,那就相当于整座山的风水都叫它给败坏了想必那处就是周阁老家的祖坟了。
不过所幸这庄子是在山脚下,所受的影响不多。
庄子里头的下人早已得知了今日少爷要来,几个管事引着一片得力的仆俾在外等候着。郁宁一下车,几十号人便齐齐行礼,道:见过少爷!
行了,都起来吧。郁宁下了车,叫了免礼,王管事正想引着他进去,郁宁却停下了脚步,道:摆个火盆出来。
是,少爷。芙蓉应了一声,叫人端了个火盆来,郁宁扬声道:都跨了火盆再进门。
随从们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是不敢违背郁宁的命令的,自郁宁起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跨过了火盆才进门。郁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王管事他们进去了。
这庄子郁宁一看就知道也是顾国师的手笔,一进门郁宁就发现了这里头也有一个隐而不露的风水局,虽说不是什么大局,却能保这庄子一片祥和宁静,也算是全了建这座庄子的本意了。
因着出门在外,芙蓉是不能擅离郁宁身边的,便吩咐了两个紫衣婢去替郁宁收拾房间,王管事道:少爷,热水和饭食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郁宁想了想今天也算是和虫子为伍了一天,又沾了周阁老府中的晦气虽然那晦气没有沾在他身上,但是他仍旧是不舒服,便吩咐道:先去洗漱一番吧王管事也令今日去过周阁老府中的随从一并都去清洗一番。
芙蓉见四下没有外人,低声笑道:少爷,火盆都已经跨过了,柚子叶还要备下吗?
郁宁想了想:若是有的话,还是备上吧。
王管事领了命:属下替其他人谢过少爷赏赐!
郁宁挑了挑眉:既然都说了赏赐,本少爷不赏些什么好像也说不过去了今日那些坠子什么的,都不用还给本少爷了,拿去戴着吧,有好处。
王管事闻言脸色故作夸张的一垮,低声惊叫道:属下失仪少爷原来还打算讨回去?
郁宁轻笑道:怎么,不行?不知道本少爷号称周扒皮?
王管事一怔,问道:这周扒皮是谁?
一个抠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地主。
第161章
翌日, 天色晴好,山有微风, 连天气似乎都回温了一些。
郁宁清晨起来练剑, 看见这等天气也不免愉快了起来。等到用完早膳饮过了药,周阁老府的下人才上门来请,来问说是不知郁先生可选好了良辰吉时, 几时才能上山修坟。
郁宁也不欲拖延,或许是习惯了国师府的生活,陡然换了床,虽然房间里点了同样的香料,他却还是没有睡好, 早日了事也好早日回长安府,便传令下去整装出发。
郁宁这头整理的很快, 不过一盏茶后, 王管事便来请郁宁上马车了,等到国师府的队伍都快走到山脚上了,周阁老府的车队才急急忙忙的赶了上来。
周侍郎骑着马,有些气喘吁吁, 对着郁宁拱了拱手道:郁先生见谅,府中还需要准备一些祭品石材, 故而来得慢了些。
周侍郎不必见外。郁宁神色清淡的点了点头, 放下了车帘,吩咐道:走吧。
周侍郎一大清早上就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按耐下不悦之色, 也吩咐周阁老府的车队加快行驶,超过了国师府的车队,在前引着路。
周阁老家的祖坟在半山腰再往上一些的位置,从山脚下过去要走大半个时辰左右,山路道因为小鹤山时常有权贵来祭拜的缘故倒是还算平坦,马车行驶也不算颠簸。
郁宁先前还在车中看外面的风景,后来就有点嫌弃总是掀着帘子累得慌,干脆就要了一匹马跟在车队中慢悠悠的走着。他上了马,芙蓉自然要紧随左右,她也不上马了,便跟在左右,令一名侍卫替郁宁牵着缰绳。王管事本也想下车,却被郁宁训了两声老胳膊老腿的瞎折腾,这才乖乖的坐在了马车上。
小鹤山被列为长安府中权贵埋骨之地,风水自然不差。小鹤山四周有几座比小鹤山略高一些的山脉,山脊婉约,柔和环抱,背靠的山又要比正前方的山再略高一分。虽未见流水,走在山中却能听见流水潺潺,细碎叮咚,想必此山中必有水脉。
郁宁料想的不错,再往上走了片刻,山腰处便有一条清浅的溪流自东南而来,往西北而去,蜿蜒如蛇;溪流清澈,清澈见底。水在山腰,便是腰带水,水流又平和,通俗来讲便是如同一位官员的腰带,若郁宁没有猜错,自这溪水往上所葬之人非富即贵。
他唤来王管事一问,果然如此。
还不等郁宁多欣赏片刻,前头周府就有一名骑士来报说还有小半刻便能到周阁老家的祖坟处了。郁宁示意加快行程,不多时,一行人便到了一出平坦之地,再往不远处望去,便是一片连绵的坟墓。
一到此处,郁宁便先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处平坦之地便是明堂,明堂叫人用青石板给铺得平坦又整洁,没有半点倾斜之态,四四方方。远处坟包用大理石等昂贵的石材累成了圆形,寓意天圆地方。
郁宁下了马,走到了青石板与泥土地接壤之处,他自地上拔了根草起来,低头嗅了嗅,随即厌恶的把草扔到了一旁,那草根气味不似普通的草木泥土清香,反而如同某些草药一般的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味道。
负责守墓的李伯迎了上来,拱手道:见过大公子,见过郁先生。
周侍郎没有心思去关注郁宁这等拈花惹草的行为,甚至在他眼中这等行为幼稚的简直可笑。他没有理会李伯,而是先去祖坟前拈了香跪拜,等到祭拜完了他才站起身,见郁宁丝毫没有祭拜的意思,有些不悦,却也不敢催郁宁上来祭拜。
他微微颔首,带着一股子身居高位居高临下之态,道:李伯,你可知罪?
李伯连忙跪下了,额头重重的磕在了青石板上,哭丧着道:小人身为守墓人,却没有守好祖坟,罪该万死!
周侍郎冷哼了一声,李伯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头,直到青石板上沾了血迹,周侍郎才叫他起来。周侍郎淡淡的看了一眼芙蓉等人,大有为奴为婢就该如此谦卑才是的意味在里面。他左右看了看,见祖坟完好,道:李伯你之前不是报祖坟叫人恶意毁坏了么?遗蛻失窃?为何此时一看,并无异样?
李伯没敢站起来,跪在地上回禀说:小人昨日发现坟墓叫人毁了些许,小人便急忙令人补上了,而大人遗蛻则是散乱不远处,小人观痕迹,应该是野猪所为至于失踪一事,是去长安府中禀报的刘管事太过急切,当时发现后便急急匆匆去回禀了,刘管事离开不久,小人便寻着了。
周侍郎狐疑的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万不可撒谎!
小人不敢!李伯连连叩首:小人数十年前被大老爷选做守墓人,一向忠贞不二,怎敢谎报此等大事!
大老爷指的就是周阁老。
周侍郎这才点了点头,问一次的郁宁道:郁先生?您看这
郁宁带着芙蓉走到了祖坟前,最中间的那个坟包便是遭毁坏的那一座。他看了一眼墓碑,论辈分应该是周阁老的曾祖父,在坟包的东南侧有明显的腻子修补的痕迹,大理石砖也是明显要白净一些,显然此处就是破损的地方。
周侍郎跟着郁宁一道走到了坟包前,他看着坟包已经被修补一新,道:郁先生,既然遗蛻已经寻回,祖坟也已修缮一新,我们是否可以功成身退了?
郁宁摇了摇头,道:挖坟,开棺。
一旁的李伯一听,惊呼道:不可!我昨日才将大人的遗蛻重新放入棺木之中,现下怎可重开棺木再度惊扰先人?!
周侍郎也皱了皱眉,他原先觉得郁宁厉害,不过是被人吹鼓了一波富水城那余庆斋的八方封妖的风水局,但一见郁宁本人,无礼至极不说,又如此年轻,常言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便又觉得什么八方封妖,说不定就是叫人吹出来的名气罢了。
此刻他听郁宁要开棺挖坟,更是不耐烦到了极致,但仍旧是强忍着道:李伯说的有理,郁先生,为何要重新开棺?可是有什么不妥?
郁宁本就也看不上这位周侍郎前恭后倨的模样,自然也就懒得与他分析,只是道:开坟,启棺吧,棺中有不妥。
有何不妥?
等到开了棺,周侍郎一看便知。郁宁抬了抬手,国师府的侍从在他身后摆上了桌椅清茶,郁宁坐了下来,摆明了就是不容拒绝,等着开棺。
周侍郎见郁宁居然在坟前落座,方才隐忍的那些怒气便再也按捺不住,沉声道:郁先生,本官敬你是国师高足,处处以你为先,如今你竟然在坟前落座,丝毫不敬先人!郁先生可有将本官放在眼里!把当朝首辅放在眼里?!恕本官直言,郁先生若是来踏青的,又何必戏弄本官一家!
郁宁一手持盏,轻吹茶面上的浮末,饮了一口茶,才答非所问的道:周侍郎,开棺吧。
你!周侍郎一拂袖,道:不准开!先人已经被打扰了一次,怎可再开第二次!
棺中有恙,开棺吧。郁宁抬起眼睛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周侍郎,我遵我师之令前来替周阁老周全祖坟一事,还请周侍郎以大局为重,开坟,启棺。
郁宁最后一句根本就不是在对周侍郎说话,而是吩咐国师府的下人去开棺。周阁老府中随从一听哗然,李伯连呼道:不能开啊!郁先生!不能再惊扰了先人安稳啊!
周侍郎道:不准开!我若不准,谁敢擅自开坟!
郁宁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周府下人各个持着锄头木棍,警惕的看着国师府一行人,生怕他们就突然上来开棺。国师府能与郁宁带着的,皆是以一敌十之辈,一声令下不过顷刻就把周府下人都给擒住了,芙蓉不知何时站在了周侍郎身边,芙蓉一手捻着一枚薄薄的利刃,抵在了周侍郎喉间,人却低眉敛目的道:周大人,还请以大局为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