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仔细一想,这里又不是重文抑武的宋朝。秦汉以军功封爵,游侠之风盛行,全民尚武。士族的佩剑不仅是装饰,亦是防身利器。不说便宜侄子崔琰是个剑术高手,曹操之子曹丕也凭借他的高超剑术在历史文献中留下各种奇闻秩事。如此想来郭嘉身手了得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
    那他为什么会觉得惊异呢
    崔颂想了又想,觉得大概是因为历史上的郭嘉因病早逝,后世文学作品与游戏形象中的病秧子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才给人一种病弱的固有印象吧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剑术卓绝的曹丕,其实也与郭嘉一样只活了三十多岁。
    一想到寿命的话题,崔颂不免有些沉郁。当日在婼族营寨,因为他二人在山洞内受了伤,外族医匠与乔姬曾为他们把过脉。当时除了外伤,并未检查出郭嘉的身体有别的病症,健康得不能再健康。或许是因为乔姬与那位医匠医术不精,无法检查出郭嘉的暗症,或许郭嘉在出征乌丸之际所患的乃是急症,并非是他体弱多病的缘故。
    崔颂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冷不防肩膀被轻拍了一下。
    怎么了吓着了
    不意识到这只是个玩笑,崔颂抬眼,与郭嘉对视了两秒,视线转向一旁,发现闹腾的马已经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被拴在马厩里。
    你的马还是一如既往地精神。
    崔颂暗道这个精神应该语带双关。自初见那回被郭嘉抽了一鞭子马屁股后,搦朽便一直耿耿于怀,每次见面都要闹腾一回。
    他替搦朽与郭嘉道了歉,并打了声招呼,走到马厩旁边,为搦朽解开缰绳。他先是严肃地教育了一番,严厉批评它想要撞人的行为。等说得差不多了,再给个甜枣,喂棵马草摸摸马背以示安抚。
    将这位小祖宗成功地哄住后,崔颂带郭嘉回房,互问近况。
    崔颂由此得知郭嘉的那位叔祖在他们离开外族营寨的第二个月就已去世,郭嘉带着未足岁的郭奕回到颍川,将郭奕认为亲子。
    在对那位亡故的郭家叔祖进行一番悼念后,崔颂问不免有些奇怪就算郭奕那位失踪的父亲已经罹难了,郭奕也应该由族里的已婚男子收养才是,怎么会让郭嘉一个未婚无子的年轻人养育
    郭嘉看出了他的疑问,正色道非我不愿与子琮细说其中的因由,只,家丑不可外扬,不想用这些无聊之事污了子琮的耳朵罢了。
    崔颂听他虽未明说,却直白地表了态,便不再多问,转言道
    奉孝怎的来了长安何时来的
    我将奕儿托付给族中长辈,便只身一人上路,于昨日来到长安城。将自己的经历寥寥带过,郭嘉忽而正容,若只迁都,董卓尚在外与众路兵马对峙那倒也罢,如今董卓缩回这一隅之地,意欲筑城自守,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天下之乱流,将随着董卓一同在长安城聚首。若长安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动荡,在那之前,怎么也要将你与元常二人带离此地。
    崔颂没想到郭嘉竟然是为了自己与钟繇而跋山涉水、以身犯险,他朝郭嘉郑重一揖恐怕颂要辜负奉孝的一番心意。
    便将荀攸与董卓的事一并托出。
    郭嘉早有预料无妨。元常那边也是如此。既是你二人的知交好友,嘉自不能袖手旁观。何况长安城虽风云涌动,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对郭嘉多有了解的崔颂其实早就猜到他的回答,因而崔颂的关注点并不在这段话上,而在另一个隐秘之处奉孝何时离的颍川
    郭嘉不加思索便给了回答,答完的瞬间,他意识到了端倪,抬眼看向崔颂。
    崔颂在脑中大致算了一下颍川到长安的路程,得出结果后不由皱眉长途跋涉,奉孝应当早些休息。
    哪怕只是得了一个大概值,崔颂仍然可以肯定郭嘉在赶路途中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几乎不曾休息,忙催他去小睡一会儿。
    然而郭嘉并未有休息的打算此事不急,你们的打算与计划我大致从元常那儿知道一些,你先与我谈谈城里的近况与董卓的动向。
    早在外族营寨的时候,崔颂就已领教过郭嘉对自己的轻忽仗着年轻康泰、精力充沛,便无节制的透支体力,非要一次性地将想要做的事都完成不可。再加上无节制的饮酒,哪怕现在看上去非常的健康,他的身体其实也存在着无数隐患。
    想到重病缠身的戏志才,崔颂忽然有些烦躁,甚至可以称得上恼火奉孝莫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君子一饮一食、一言一行都应有迹可循,万不可率性而为。
    潜台词做人要有自制力,该休息时就得休息,别不拿身体当回事。
    郭嘉虽然不明白崔颂为何突然发怒,却听得出他对自己的关心,及时改了口是嘉的不是,子琮且消消火。打也好,骂也罢,任君出气。切莫要让这头顶的火烧着了房子,若烧着了,我俩今夜可要流落街头了。
    崔颂有种一拳打空的无力感,然而面对郭嘉的玩笑与那蕴藏笑意、如若曈昽的明亮双眸,他胸中的那股子气就像一个被戳扁的气球,转眼就散了。
    崔颂舒展眉眼既如此,奉孝何不快些找个地方和衣而睡,莫非还要学那垂髫小儿,在睡前缠着父母听故事不成
    他同样以揶揄的口气以作回敬。郭嘉并不恼,回应道那便麻烦子琮了。
    崔颂
    他的本意是调笑郭嘉难道要像小孩子一样的听睡前故事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郭嘉靖顺水推舟,反将了他一军,就势让他做这睡前故事的讲师。
    崔颂打量着郭嘉眼中浓郁的笑意,眼眸一转,弯起了嘴角诺。竟真的讲起故事来。
    郭嘉还来不及惊讶,就听崔颂朗声道
    昔日有山,山间有庙,庙中一僧,提笔作赋。所作者何昔日有山,山间有庙,庙中一僧,提笔作赋
    其实也就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无限循环的魔改古文版。
    纵然隔了近两千年,郭嘉还是清晰地感受到了从前有座山这个段子的鬼畜。
    到第十五次循环的时候,郭嘉嘴角的弧度逐渐僵硬。
    直至第三十次循环,他解开外袍,飞快地往榻上一仰嘉已睡着,还请子琮饶过。
    终于扳回一城的崔颂停止精神侵害,满意地起身。
    城西,一个平民女子打扮的年轻女性低头快走,不期然的被一队卫兵拦住。
    抬起头来。卫兵队长命令道。
    自董卓迁都以来,每日都有卫兵随机抽取路过的行人调查来历,以防有身份不明的人混入城中。这些卫兵领着这样的差事,工作之余,不免存了些私心。
    他们时常拦住样貌美丽的女子盘问,假公济私,贪图口头上的便宜,甚至动手动脚。
    这些腌臜事,甘姬是知道的,她也尽量将自己打扮得又丑又土,没想到还是被盯上了。
    但她的努力总归有几分作用。这些卫兵虽然拦下她,却是兴趣缺缺,偶有咸猪手触碰,但几人眼中并没有迷色与绮念。
    卫兵们问她来历,她随口胡诌,说是城西李姓富户家的佣人。
    几个卫兵对视一眼,渐渐收了脸上的漫不经心。
    拿下
    甘姬一惊,嗫嚅道奴家惶恐,竟不知何时得罪了几位军爷。
    卫兵队长冷笑城西根本没有姓李的富户。大胆贼婆,你到底是哪方的细作,还不老实交代。
    他们几个常年在城西耀武扬威,城西的富户都被他们搜刮了个遍。有几只肥羊,怎会不知
    既是随意编造身份,此人必定来历可疑,这下可立功了。
    甘姬咬牙,想要用武力脱身。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卫兵的行动被一个将军装扮的中年男人喝止。
    游将军几个卫兵正想说明情况,却听那男人道。
    此人我认识,你们把她放了吧。
    卫兵们不敢违逆,各自退开。
    那男人救下甘姬,却并不与她交谈,甚至不曾看上一眼就转身离开。
    甘姬并不认识这位游将军,不明白对方为何要撒谎救下自己。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因由。
    习武之人通常耳聪目明,她眼尖地看到游将军走到一个清瘦身影的身旁,与他颔首,随他一同离开。
    甘姬认出了那道清瘦的身影,心中一动。
    原来是他
    卫兵队长上前冲她道歉,谄媚而辗转地询问她与游将军是什么关系。
    甘姬模糊地道我侍奉的郎主,正是游将军的上峰。
    原来是太师府上的姑娘,多有冒犯,还请姑娘大人不记小人过。虽然奇怪董卓府上的人为何要撒谎隐瞒身份,可卫兵队长并不敢贸然询问,乖觉地选择了沉默。
    成功套话的甘姬却是一惊。
    想到董卓的部将刚刚竟然跟在那个清瘦身影的身后,甘姬倏然轻笑。
    戏焕戏志才竟然能使唤董卓的人看来这回是天要助她。
    公子莫要怪妾心狠。
    低不可闻的呢喃,被风彻底吹散。
    第79章 作茧自缚
    早些时候, 甘姬虽被刘曜所胁迫,做了他的内应,但她并不曾直接对崔颂下手。究其原因, 一是乔姬与徐濯二人不好糊弄, 崔颂更是文武兼优、洞察明彻,无论她下毒还是动手都没有成功的可能,反而会暴露己身, 累及家人;二是主仆一场,多少有些情分在,她不想做得太过。又心怀侥幸, 以为只要不直接参与, 自己的小聪明就不会被人察觉。
    作为侍奉了崔颂多年的家婢,甘姬对这位看似好说话实则冷然的主君十分忌惮。可不知道是不是坠马失忆的原因,自从灵帝驾崩后,崔颂忽而变得温善起来。甘姬一面愧疚不安,一面却因为这分温善, 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正是这份不该有的心思,让她铸下大错。
    原来崔颂什么都知道她就像个跳梁小丑, 上蹿下跳, 殊不知自己的丑态早已展露无遗。而他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着, 不多说,也不多做阻拦, 一如以往。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崔颂用人向来不疑, 却也不会多加信任。
    作为主家,他堪称仁厚。只要不越过那条线,哪怕仆从做错了事,惹了大祸,他也不会过分怪罪。可一旦越过雷池半步,便是雷霆出手,毫不手软,再无转圜的余地。
    甘姬这个时候终于有了一分后悔。她恨自己被崔颂近年来的仁善麻痹,竟忘了他的不好惹。可这时候懊悔已经于事无补,她的家人是崔家的佃户,在受崔家的庇佑同时,亦被崔家所掌控着。若是崔颂回到崔家族地,将她的事告诉族长,那她的父母、兄弟就彻底完了。
    一想到后果,甘姬恐惧非常。恶念在恐惧的哺育下飞速萌芽,她狠狠地想既然横竖都没有活路,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崔颂回不到崔家族地即可。
    要知道世道动荡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既已打定主意,甘姬索性扯虎皮拉大旗,与卫兵们攀谈起来。
    卫兵们因为那游将军的维护存了几分奉承的心思,一时间,双方也算相谈尽欢。
    甘姬不动声色地套话,得到许多有用的消息,又根据几人的言行,找到目标,点名要求其中一个卫兵送她一程。
    在剩余几人的艳羡注视下,她与那个卫兵离开街市,来到人烟罕至的小巷。
    实不相瞒,待确定四下无人,甘姬忽然幽幽一叹,我奉太师之命乔装改扮,在城中游荡,乃是为了设局,试一试某位的忠心。
    一听此话,卫兵认定这是个天大的机会,忙殷勤道姑娘但请托付,小的一定尽心而为。
    甘姬颇满意卫兵的上道,故作欣喜道有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卫兵忙道不敢当不知太师要姑娘试探的是谁
    甘姬故意左看右看,在确认消息不会走漏后,让卫兵凑上前,在他耳边吐出了一个名字。
    卫兵一惊,带上了少许迟疑,不复原先的热络。
    甘姬见他犹豫,神色冷淡了些,浅笑道若你觉得为难,妾身另找他人便是。
    卫兵虽然心中有所顾虑,但一想到这女子是游将军力保的人,必然不是什么可疑分子。哪怕出了什么问题,也有游将军在前面担着,一颗心便放下一半。何况刚刚目击者甚多,十几个卫兵都看见了,不怕游将军不认。
    那卫兵便恢复了奉承之态不为难,不为难。姑娘勿恼,小的恰好有些门路,注定是要帮姑娘达成这事的。
    晌午时分,李儒回到府上。仆从接过李儒脱下的斗篷,为他宽衣倒水。等做完这些,见李儒坐着休息,并无他事,那仆从胆子放大了些,笑着进言府主,胡将军府上送来一美姬,容貌秀丽,擅长剑舞,现下正在门房处。府主是否要见上一见
    李儒近来压力大增,好不容易得闲,听到胡轸给他送来一个美女,哪有不应的道理。
    那奸猾小子,不枉我多次替他美言。李儒笑骂,让下仆把舞姬带上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最新章节